拍接片拍摄方法如向锁焦

拍摄接片的技巧分享
很多宽阔的大场面,采用广角镜头还覆盖不下,或者上下空旷的地方过多,细节过少,这样就需要用接片来解决了。所谓接片,就是将实际场景从左到右分解成若干段,每次只利用相机有限的画幅,拍摄其中的一段。完成全部拍摄后,在后期制作中,再将各个部分天衣无缝地拼接在一起扩放成照片。这样,就取得了超大画幅(理论上可以无穷多块拼接)的超细致画面。接片特别适用于大场景、超宽幅放大图片的需要。以前用胶片做接片,暗房操作是一个精细活,成功率不高,现在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用图片软件接片就非常方便了。
拍摄接片的技巧:
1、镜头。拍摄接片需使用标准或者中焦以上的镜头,广角镜头变形大,且可有暗角,拼接困难;最好使用定焦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注意在拍摄时不要变焦。
2、三脚架。拍摄前需要将三脚架校正水平,然后校正云台的水平,以保证相机在旋转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否则拼出来的片子将裁剪量很大。不使用三脚架拍摄接片的成功率很低。
3、快门线。使用快门线,如果可能的话将反光镜预升,保证图片的质量。
4、曝光。使用M档,手动设定曝光参数,手动对焦,锁定焦点,拍摄时要注意光线在一个相对的稳定期,一气呵成,保证每一张照片曝光一致,否则接片会有明暗。
5、取景。拍摄时应该首先旋转相机看一下拍摄的景物,计算一下要拍几张,相邻的片子要有一些层叠。
6、拼图。做接片的软件很多,如PhotoshopCS3,CS3里有自动拼图的程序,方法是:文件――自动――photomerge――浏览(选定图片)――确定,经过紧张的运算(电脑配置需高一些,不然容易死机哦),图片拼接成功!再“合并可见图层”,然后按需要调整图片即可。当然也可以用PS手工拼接,只是效率低很多。
没有玩过单反,不过我手机有这个功能,呵呵&Pages: ( 1/4 total )
荣誉会员级别: 皇家橡友VIP会员
发帖: 3000
威望: 3627 点
铁杆: 0来自:茂名人在珠海注册时间:
心得交流--风光接片的拍摄技巧和处理方法
上次去听了朱大师的课,受益良多。回来后就着手玩起接片。接片对于我并不陌生了,个人喜爱风光,以前玩小DC时有试玩过几张,但因PS功底不够,只用自动的全景软件处理,破绽百出啊。下面看一张以前用DC玩的室内接片:明显3P,光量不均,接口明显。当时软件是用了Canon的Photo Stitch。因为这张给用了所以才得以保留,别的全给我DEL。虽然自动的全景软件处理还是不够的,但对于PS不好的我来说,还是很方便,后面我也会找些简单的使用全景软件的方法跟大家交流。
最新评分记录(部分)威望:5(cowwin)威望:5(猩猩点灯)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http://4188..cn
发帖时间: 10:50
荣誉会员级别: 皇家橡友VIP会员
发帖: 3000
威望: 3627 点
铁杆: 0来自:茂名人在珠海注册时间:
好了,前事休提。我们开始先谈谈接片的最重要一环:前期的拍摄。拍接片有两种拍摄方式,1、定位转动接片拍摄;2、移位等距接片拍摄。定位好理解,就是固定原地不动进行拍摄,而移位则是要将相机保持水平进行移动拍摄。我画了张图,方便大家理解:大部分风光摄影都是采用了定位转动接片拍摄方法,我们平时看到的接片尺寸都是不断向外扩展的;移位等距接片拍摄不同于横向接片的尺寸不断扩展。它的整个拼接过程尺寸是不变,它常用作室内效果图或建筑摄影的制作。但是这种拍摄方式需要比较专业的操作,所以我们要谈的是第一项:定位转动接片拍摄。定位转动接片拍摄是最常见的接片拍摄方法,将相机架上云台之后,沿水平方向转动相机,并拍摄多幅照片,然后把它们拼接起来。拍摄中,一定要注意三脚架三只脚的支撑面要水平,这是保证升降杆垂直,使相机在左右旋转的任何角度上都保持同一水平高度的基础;另外就是相机机身的左右要调平,使画面的地平线达到水平状态,左右两张接片的衔接物体才可以顺畅连接;三是相机的摄轴要水平,不能有任何的俯仰,以防止被拍摄物产生透视变形。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http://4188..cn
发帖时间: 10:52
荣誉会员级别: 皇家橡友VIP会员
发帖: 3000
威望: 3627 点
铁杆: 0来自:茂名人在珠海注册时间:
下面来说说接片拍摄的要点:1.事先做好计划对将要拍摄的景物实现拟定拍摄方案:用几张来接,每张从何处起到何处止。注意每张接片的两侧边缘部分要事先选择带明显特征的标记性景物,这一景物应该不是很远,有鲜明的轮廓特征便于PS重叠时辨认,才能更好的使两张片子衔接过渡得无疑点。上次朱大师的强片,一是12P二是上下名4P,我还真未能做到,最多只试了9P。不过个人建议最好是在4-5P,视角是在180度也方便拼接。9-12P已经是360的角度了,变形很重的。2.注意拼接重叠部分要留多少由于每张照片的边缘部分难免有轻度变形,而且一般镜头都是中央分辨率高、成像距离也是中央部分更为准确,边缘部分距离稍大而成像锐度稍逊,所以对画面要求越高,每张照片的搭接重合部分应该越多。135篇幅以下的相机,拼接一般应在1/4到1/5,不要太少,以免后期拼接不易辨认。3.最好使用中焦距定焦镜头因为中焦定焦镜头是各类镜头中分辩率最高、变形最小的。拍摄接片的镜头焦距最低也不要短于35mm。实[敏感字]明,使用定焦镜头接片的效果好于变焦镜头。必须要使用变焦镜头时,要尽量使用其成像质量最高的焦距位置,拍摄机位前后要服从于焦距的使用,不要图方便任意变焦;因为广角、超广角透视变形较大,不利于事后片子之间的衔接。其实用广角拍也是可行的,我也试过用24-30mm 拍了几张,但重要是要横拍,且不要多于3P,不然变形可不是那么方便拉正回来的。因我前面说的“不要短于35mm”是指135全幅机,ASP的话,24mm折换回x1.5,不就刚好嘛。定焦好说,那变焦呢?最直接方法是,找些多砖面的墙,换不同的角度试拍过,看哪个变形最小就用哪个吧。这也是最好的方法。4.使用三脚架,最好采用能水平旋转角度的云台,使用反光镜预升和快门线这样拍摄出的元素照片处于同一水平线高度,再加上云台有角度刻度,便于均匀转动相等的角度掌握搭接重合数值(特殊情况下,不必非得每张片子搭接相同的角度);而且每转一个角度,要记得把云台锁紧再拍摄。使用反光镜预升和快门线是风光片拍摄的必须,不算特殊要求;自然,这是说最好的就是使用三脚架,但不用嘛也是可以的。我就很少用。来个小技巧:看好取景器里的构图。将四角的对焦点作为辅助线,固守所选景物的水平线。当然,如是三个对焦点的机子会没那么方便了,且要求高画质也是一定要用三脚架为好。5.拍摄过程中不要变焦(针对变焦镜)不同焦距的元素照片拼接时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尺寸变换,很难掌握的哦;也许有人认为,看似可以取中间部分,但并非那么简单。焦距的变化会使空间压缩或扩张,看似可以拼合的地方也无法重合。拍摄过程中变焦,那可是玩慢门变焦拍夜景了,那个下次再探讨。6.拍摄过程中可以手动控制调焦点因为在宽阔的视野里,各个元素的视觉主体不一定在同一个调焦距离上,有的可能在中近距离有需要表现的景物,而换一个角度就只是远景,中近景是空的,所以各张相片不一定非要固定在同一调焦距离上。当然,这点只是一个前提,就是说不相信镜头自动对焦时的方法而已。7.保持各张相片曝光度的一致性这也是为了在事后接片时各片的色调、反差趋于一致,便于消灭拼接痕迹。传统的教材、经验中都是说,“先把各个角度元素片测光一遍,取平均值改为手动曝光”。但是经过反复实践验证,这种说法需要改变。因为宽阔的场景中有可能某些元素片需要改变光圈以调整景深,还有可能因为较长的拍摄实践,导致阳光变化或是来了云彩,这时还抱着固定的曝光数值不放,反倒可能会使拼接失败。倒不如逐张准确测光,保证张张成功来得好。但这个也是因场景而异,如场景的光差比不大时,还是最M档固定光圈快门值要好些。自然,大家都会将光圈收到F11或更高的F16,F22吧。别开最大光圈来玩哦,肯定是糊的。更不会有朋友第一张是早晨6点拍摄,第四张变成下午两点拍摄,然后再来拼吧?时间时可以间隔一点点,象朱大师的做法,拍了晚霞时的天空再拍夜景的城市,但前提是有一个很好的过渡。8.注意有计划地删节景物有了一定经验的影友,可以利用接片的特点,在考虑周密的前提下,对不利于构图的景物进行删节。例如,在宽阔的山景中有一棵非常不合时宜的电线杆,就可以找出旁边相近似的景物衔接后,把它“跳过去”。当然也可以使用PS技术事后通过剪裁消除。以上是接片拍摄时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但是在现实中很难按照我们规划好的去做,往往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片段的变形或曝光不准等问题。总之,接片是一个说来容易做来难,主要靠实践来掌握的技术。上文也仅仅是经验教训的总结,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拍摄时的现实情况,大胆突破创新。特别提醒大家,每次实拍时都最好事前有个计划、留下拼接过程中的步骤、出图后再回头做个总结。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http://4188..cn
发帖时间: 10:55
荣誉会员级别: 皇家橡友VIP会员
发帖: 3000
威望: 3627 点
铁杆: 0来自:茂名人在珠海注册时间:
那片子拍好了就开始来拼接:三种不同的拼接方法1.自动的全景软件处理开篇前说过,我之前有用过Canon的Photo Stitch。结果出来的片子,还是破绽百出。那再来比较一下这个:有差别不?第一张是用Canon的Photo Stitch做的,而第二张,是PanoramaMaker。我们先来看看PanoramaMaker,这算是给不会PS的朋友最好的方法了。不过前提是你英文好,要不去下载个全中文版的,我就不知有没有了。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http://4188..cn
发帖时间: 11:00
荣誉会员级别: 皇家橡友VIP会员
发帖: 3000
威望: 3627 点
铁杆: 0来自:茂名人在珠海注册时间:
PanoramaMaker的教程:(转载)这个软件也是向导式的,一开始提供了四种接片类型,分别是水平全景(Horiz)、垂直全景(Vert)、环场全景(360°)、矩阵全景(Tile)。按照官方的解释:不同的图片素材适用于不同的全景图像制作方式。水平全景(Horiz):适用于森林、运动场、峡谷等空间宽广的景象,拍摄一组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的水平连续影像。垂直全景(Vert):适用于由上而下的垂直景象,如摩天大楼、灯塔、瀑布等自然景观。环场全景(360°):制作360°环场影像,创造出身历其境的实景虚拟效果。矩阵全景(Tile):适用于所有可容纳在矩形范围内的影像,如寺庙、纪念馆、雕像、壁画等,依照排列组合方式拍摄影像后,可将原景重现。除去模式选择之外,还有根据拍摄所使用的相机镜头(Camera lens)来调节照片中景物变型的选项,下拉菜单中给出了大部分镜头的参数,如果不想麻烦的话,就选择默认值Automatic(自动)好了。下面的选项是输出文件的大小,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吧。另外值得称道的是,这个软件可以自动调节照片的曝光,推荐那些使用小数吗的用户在拼接的时候选择这个,这样可以避免照片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选择完成之后就可以添加素材了,记住也是要按照顺序添加,之后一路NEXT,拼好的图像就出现了,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继续NEXT保存图像,也可以进行手动微调.预览窗口的右侧有“FineTune”工具,,点选之后鼠标指针会变成一把启子的形状,用鼠标在不太满意的图片接合点上单击,立即可以看到软件选择的缝合参考点。用鼠标拖曳左右图像中参考点的位置,使之更加精确。一切完成之后,在主菜单可以单击“Edit”按钮进入编辑窗口,在此可调整图像亮度(Brightnees)、对比度(Contrast)、旋转角度(Rotate),或对图像进行重新裁剪。都调整完成之后,就可以点击SAVE保存你的图像了.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http://4188..cn
发帖时间: 11:08
荣誉会员级别: 皇家橡友VIP会员
发帖: 3000
威望: 3627 点
铁杆: 0来自:茂名人在珠海注册时间:
2.半自动操作技巧,PS CS3里的Photomeyge功能具体操作步骤:全部调整好所有待接图片的文件名次序;在CS3菜单栏中,点击→“文件”→“自动”→photomerge→浏览→选择刚刚保存的全部调整好的待接图片,→“确定”→再点击“照片合并”对话框中左侧“版面”选项栏中的“互动版面”(不要点击“照片合并”对话框中左侧“版面”选项栏中的“自动”选项),→再点“确定” →在弹出photomerge编辑窗口以后再次点击“确定”,等待CS3自动接好以后进行“剪裁”,然后“保存”。体会:经过实操比较,由于photoshop CS3对CS2自动接片功能进行了优化,因此,使用它拼接后的全景照片,其质量大大优于photoshop CS2。不过,待接图片实景无法对齐的和色调不一致的图片,应先进行手动调整,然后使用CS3拼接确实是一个既快又好的方法。但是前提是要下足功夫,要不出来的片子还是要按以下的方法再进行调整哦。来看一下我拍的这两张用photomeyge功能自动拼出来的效果如何: 细节上还是不够的哦。再看我手动拼的: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http://4188..cn
发帖时间: 11:12
荣誉会员级别: 皇家橡友VIP会员
发帖: 3000
威望: 3627 点
铁杆: 0来自:茂名人在珠海注册时间:
3.全手动拼接(以雨雾桂林一片为例,9P接片)首先是新建一个文件,大小要根据接片后的张算来算。例子是9P,竖拍的,1P约是30X45厘米那9P就是280X55厘米(画布大些方便修正透视)。我的方法是:先调入第一P,新建一个图层,直接修改这张图的画布大小:将背景填为白色,在边和下边各拉一条辅助线,再调入所有要接的图片,按图层次序排放好:由左边开始,定好首张的位置,上下各拉两条辅助线,在图中找个好的元素以“井”字作为定点,在保持水平与垂直的基础上,拼第二P上去,再根据“井”字定点调节透视与角度变形:调节透视与角度变形的操作要细心,最好是放大图片来调整。拼好后,在第二P上建立蒙板(因为次序第二P在首P上层,次序也可以反过来的,主要是看哪一P的画质好就放哪一P在上层),调节橡皮擦大小和不透明度(大小可根据实际应用调节,不透明度约在20%-30%),在蒙板层擦掉两P拼接处的生硬部分(可看前期注意事项8:有计划地删节景物):然后调节第二P的曲线,色阶等与第一P的一样,效果如下:方法同上,把余下的几P一一拼上,再根据“井”字定点调节透视与角度变形,建立蒙板,在蒙板层擦掉两P拼接处的生硬部分,调节曲线,色阶等与前一P的一样。最后效果如下:放大图片,仔细检查好各拼合位置的衔接过渡,再调好整体的色阶色彩等,一个要做到衔接无疑点整体色彩一致。然后删掉中间不用的辅助线,只留下上下左右各四条,以方便剪图:裁剪工具,按原留好的辅助线位置调好大小,裁剪确定:合并所有图层后,就是一张拼接好的全图了,至于后期的色彩,饱和是鲜艳或平淡,就按个人喜欢的去调整吧,就不属于接片的方式里面了。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http://4188..cn
发帖时间: 11:21
荣誉会员级别: 皇家橡友VIP会员
发帖: 3000
威望: 3627 点
铁杆: 0来自:茂名人在珠海注册时间:
好了,接片出来了,如何?其实后期功夫是要有一些的,但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前期的拍摄,只要拍的角度准确无误,那不管是自动还是手动,只要把图片一放就能对上了,根本不用去调透视和变形,对吧。本文仅是我个人对学习风光接片的一些经验体会与总结,如有错误观点或写得不够明解,我们再深入交流探讨。
欢迎光临我的摄影博客:http://4188..cn
发帖时间: 11:25
级别: 中级橡友
威望: 495 点
铁杆: 0来自:珠海注册时间:
沙发,先顶再看
发帖时间: 11:28
级别: 中级橡友
威望: 235 点
铁杆: 0来自:珠海注册时间:
收藏了,伟大巨作,坐板凳慢慢看
狗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砖头扔给我,还要给水泥。
发帖时间: 11:28
&Pages: ( 1/4 total )
& 橡树摄影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拍摄接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