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革兰氏染色法机理。

简述现代革兰氏染色机理。_百度知道
简述现代革兰氏染色机理。
提问者采纳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 ),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革兰氏染色法及其机理?可以有具体的实验步骤吗?_百度作业帮
革兰氏染色法及其机理?可以有具体的实验步骤吗?
革兰氏染色法及其机理?可以有具体的实验步骤吗?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细菌学家 Christain Gram创立.操作流程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载玻片固定.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在火焰上加热以杀死菌种并使其粘附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去掉浮色.  (4) 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分钟,倾去多余溶液.  (5)用中性脱色剂如乙醇(95%)或丙酮酸脱色30秒,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呈无色.  (6)用蕃红染液复染30秒,革兰氏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即被区别开.染色原理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染液复染后呈红色.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紫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稀释复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
利用不同微生物细胞壁与染料结合能力的差异微生物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微生物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和步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和步骤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08学生微生物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8学生微生物复习题
学​生​微​生​物​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革兰氏染色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