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屁股撞了一下,瑞虎备胎罩掉却掉路上了

您要查看的信息不存在或者还未通过审批!2父亲驾龄已接近三十年,驾驶技术及车品都非常不错,作为老司机对汽车机械也非常了解。&br&我的驾龄不长,驾照是2010年8月才拿到的。但我从出生起就接触汽车,从小听着引擎声长大,如同The Stig一样血液里流淌着汽油,对汽车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br&拿到中国大陆驾照后又在法国断续开过三年车,中间有几次长距离自驾游的经历,里程总计超过一万公里,对欧洲大陆的交通规则与交通现状比较熟悉。&br&&br&以下的行车忠告,大部分是平日父亲的言传身教,也有一些来源于网络与自己的驾驶体验。如有谬误,烦请大家指出,有好的建议也希望大家留言。&br&&br&&b&认识篇&br&&/b&&ol&&li&汽车能开多快,它对人造成的伤害就能有多大。无论如何人的血肉之躯是无法与具有钢铁车身的汽车相抗衡的。ABS、ESP等电子设备可以辅助你避险,但汽车往哪里开、开多快是由驾驶者决定的。所以自己永远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时刻注意安全,自己不去撞其他的人和车,也尽量避免其他人或车撞到自己,做到防御性驾驶。&/li&&li&商业保险当然也是必须的,特别是强制的第三者责任险,最好能买50万以上额度的,国内一线城市请尽量买一百万以上的。度过新手期后请学习保险相关知识,选择性购买最需要的保险项目。&br&&/li&&li&车子是一件工业产品,所以使用它之前,请认真阅读它的使用说明书。不仅要了解车子有什么功能,还要把这些功能发挥到极致,这才是一个好的使用者。况且你为这些功能付了钱却不用也是一种浪费。&br&&/li&&li&不要把东西放在阻碍视线的地方,例如中控台或者后座后面的搁板。汽车工程师为了改善驾驶者的视野做了很大的功夫,不要让他们的心血因为车内花花绿绿的挂饰而白费。而且视线被遮挡会造成行车安全问题,这是最致命的,也是你最不希望看到的。&br&&/li&&li&车子的行驶证是需要跟着车走的,是车辆的身份证明,非常重要,最好放在自己钱包里。保险等车辆相关证明也是如此,但因为不太重要所以可以放在车上。驾驶证是个人身份证件,需要随身携带,不要放在车上。&/li&&li&车子的行驶证与登记证互为备份,其中一份丢失了都可以拿另一份去补,进而办理车辆转移登记手续。所以无论再隐蔽都不建议把行驶证放在车上,徒增不必要的风险。&br&而且很多地方二手车过户都比较水,不一定要求车主到场的。【@刘威(抱歉at里面实在找不到你对应的名字) 的回复提醒】&br&&/li&&li&在车子的储物格里面放一些现金、手电筒、创可贴和胶带等备用物品,以备不时之需。行李箱当中的应急工具箱也是非常有用的。&/li&&li&「对于借车这种事情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话车主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车子轻易不外借,要借也得给那些你愿意为他们承担责任的人。」&br&【9月8号更新】参见答案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借车能不能通过签协议免除自身连带责任?&/a&&br&简单来说,从《侵权责任法》颁布以来,就没有机动车所有人承担连带责任这一说了。&br&&/li&&li&认得路上的常见车型,这样你就可以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准确地向警察描述车辆特征,比如「一辆尾号585的银色广本奥德赛与一辆尾号804的浅蓝色马自达5在滨河大道西行方向赤尾人行天桥附近发生擦碰逃逸」。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使用手机拍照或者在车内安装行车记录仪,这些措施都有助于事故的处理。同时还能防碰瓷。&br&&/li&&li&你一定会为新车的第一道划痕,第一次擦碰而懊恼。但车只是个工具,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小划痕去索赔并不划算,我倾向于用补漆笔、喷漆和砂纸等粗略修补。&/li&&li&注意一年内的出保次数,尽量不要超过保险合同内规定的保费上涨线(一般是出险两到三次,或总计索赔金额超过若干人民币),以免因此影响下年的保费。&/li&&/ol&&br&&b&保养篇&br&&/b&&ol&&li&车子和人一样是要保养的,请根据说明书的指示定时或定里程进行保养和车况检查。4S当然可以保养保修,但是出保后如果能找到一家信得过的汽修厂定点保修更好,质量不一定比4S店差,但是更省钱。&br&&/li&&li&机油大致分三种:矿物油、半合成和全合成。4S店保养通常用的矿物油或者半合成油,同等使用状况下用半合成或全合成机油可以延长机油寿命,进而延长保养里程,可以通过机油试纸来判断机油衰减情况。&br&&/li&&li&原厂推荐的机油标号和类型是最保险的。但懂得一定机油知识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更换机油标号,可以使油耗更低,动力更畅顺。但不可以&b&随意&/b&更换机油标号,否则会对发动机造成不良后果。&/li&&li&轮胎不要节省,尽量换好些的。不管是夏利、吉利还是宾利,汽车动力再大也得通过四个轮胎才能发挥出来,用好一些的轮胎能减少安全隐患。&/li&&li&平时勤检测,勤去掉夹在轮胎花纹中间的小石块,磨损到1.6mm左右的警戒线就一定要换新轮胎。每隔一定里程要把前后轮胎交叉换位,使轮胎磨损更均匀。&/li&&li&第二套轮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静音等特殊需求。&/li&&li&给轮胎打气的时候,别忘了车里还有个备胎,要定期检查备胎的胎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br&&/li&&li&轮胎的厂家推荐气压一般都标在油箱盖或驾驶侧车门上,满载与空载情况下的胎压都是不一样的。跑高速建议打到满载情况的胎压。爆胎这件事不说别的,不管是谁也不想在夏天的太阳底下搬动十多公斤的备胎吧?&br&&/li&&li&【号备注】机械式胎压表误差在0.1左右,实际使用的时候影响并不大。&br&法国考驾照的交通手册上明确规定:在高速上行驶的时候轮胎可以多打0.2到0.3,来避免爆胎的情况。因为胎压不足易爆胎。&br&标准胎压是厂家经过测试后平衡了性能及经济性的一个参数,打到满载一般会高一点,的确偏离了这个平衡。&br&但轮胎在高胎压状况下,温度和压力上升都比低胎压时要慢,适当的高我认为会更稳妥一些。现在轿车轮胎都是低压胎,不是货车使用的高压胎。低压胎大部分情况是因为缺气而胎壁变形被碾坏,而很难因为胎压过高而炸开。&br&每条轮胎都会在胎壁上标示出允许的最高压力,一般轿车轮胎是常温态3.0左右。只要胎压不远超这个数值,是不会因为压力过大爆开的。&/li&&li&按照压缩比选择燃油是以往化油器车的经验,如今的发动机都是电喷的,会根据燃烧状况进行相应调节,只要燃油标号不低于推荐值就不会出问题。&br&&/li&&li&加高标号的汽油对发动机没有坏处,而且油耗会稍微低一点点。省油,但不省钱。&/li&&li&更高辛烷值的汽油不代表油品更好,国内有些油站的97号汽油是通过添加剂来帮助达到标准的,油品甚至没有正规油站的93号汽油好。&/li&&li&加油尽量去大公司的直营油站,油品比较有保证,不要去小油站或者大公司的挂靠民营油站。如果当地有外资的加油站也比较放心。如果在陌生油站加油后发现动力异常,可以考虑是不是油品不良的问题。&/li&&/ol&&br&&b&驾驶篇&br&&/b&&ol&&li&上车前,注意观察车子的外观和车轮状况,留意车周围有没有小孩或者宠物狗在玩耍,车轮气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br&&/li&&li&开车前调整好座椅位置和后视镜的位置。一脚把刹车和离合器踩到底时膝盖还能适当弯曲的坐姿是比较合理的,方向盘应调至双手手腕能自然落在其顶端的位置。&br&&/li&&li&挂P档或从P档挂到其他档位的顿挫感是因为变速箱P档卡锁的锁紧或释放,如果挂到D档的顿挫可能是因为冷车时的转速差异,N档转D档的顿挫也有可能是变速箱的匹配没有做得很好。&br&&/li&&li&挂档时快速通过R档时是不会执行换挡动作的。因为现在的变速箱都是电子信号控制的,短时间通过R档并不会触发换档动作。&br&&/li&&li&高跟鞋不是用来开车的,女性驾驶员可以在车上备一双平底鞋。&br&&/li&&li&让车上的每一个人都系上安全带,包括后排的乘客。12岁以下的儿童乘车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座椅。安全气囊、车身结构和吸能区只有在乘客都系好安全带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作用。&br&&/li&&li&方向打死之后要记得回一点,长期打死方向会导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处于最大输出功率,容易减少助力转向系统寿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不存在这个问题。&br&&/li&&li&车子启动以后要经常注意刹车是否正常,车辆满载时要比平时提早刹车。&br&&/li&&li&有机会的时候试试大力刹车,体验一下ABS顶脚的感觉。知道自己的车子在极限情况下的动态表现,大力刹车是每一个驾驶者都需要懂的技巧。当然大力刹车的时候要通过后视镜注意后车动态,最好在急刹车的同时开启双闪灯提醒后车注意,以免被追尾,如果后面跟着大货车还是别急刹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赶紧换个车道保命要紧。&br&&/li&&li&驾驶的过程中经常注意看后视镜,变线的时候更要多注意后视镜。按照个人经验,需按照6:2:2来分配前方、内后视镜与外后视镜的注意力。&/li&&li&变线前记得打转向灯,提醒他人自己要变线了。&/li&&li&变道时要通过第二排的侧窗观察自己的侧后方,观察盲区内动向。自己也尽量避免在其他车的盲区范围内长时间行驶。&br&&/li&&li&变线的时候尽量比别人快,让后车踩刹车的变线不是安全的变线,如果变线条件不足应该放弃变线。否则很容易别到后车,引发不必要的纠纷。&br&&/li&&li&从匝道转入主道时一定要注意主道的车子,必要时减速让行。并入主线时一定要尽快加速到车流均速,成功并线的标准就是不让主道的车子刹车减速。我觉得欧洲一部分国家的做法很好:每次主道的车辆路过匝道时都会变线到快车道,给右边车辆充足的空间并入主道。&br&&/li&&li&每一次上路其实是一次占用道路资源的行为,在不超速的情况下请尽量把车开快些,这样交通会畅顺很多。不要在城市快速道上慢行,最危险的不是绝对速度,而是相对速度。车流时速80,自己时速只有40其实也很危险。&br&&/li&&li&学会防御性驾驶,眼光放远一些,预判路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同时心中要及时想到合理、有效的对应方案。&br&&/li&&li&想要在高速上保持安全车距,就需要遵守两秒法则,即车距保持两秒内车辆行驶的距离。在前车驶过路标、桥墩或车道线等标志物时默数两秒,如果本车能在两秒以上驶过同一标志物,就说明自己保持了足够大的车距。&/li&&li&在路上尽量远离大货车与大客车,尾随大货车可能会被货斗掉落的杂物砸坏挡风玻璃,大货车后轮卷起的碎石也很容易把前挡风玻璃刮花。被大车尾随就更危险了,国内大货车安全标准不高,超载严重,刹车距离要比小车多不少,非常容易追尾前车。而且国内大货车的后防钻杆普遍形同虚设,不管是悍马还是宝马,追尾时钻到大货车底下的后果都会非常严重,再硬的钢材也扛不住这么意外的碰撞。&br&&/li&&li&行车的时候不要与其他车辆长时间并排,这样会使得你的注意力分散到两侧,忽视前方的状况。也会阻碍后面的车辆超车,没有公德。&br&&/li&&li&车灯不光能照亮道路,也能让别人注意到本车。所以天色灰暗,无法快速清楚辨识其他车辆的时候就应该打开前车灯了,深色车辆尤其注意。&br&&/li&&li&市区夜晚会车时不要开远光灯,前面有车的时候也不要开远光灯,变线提前打灯。雨雾天能见度很差的时候打开前后雾灯,非紧急情况尽量不开双闪灯。夜晚超车时,如果前车走神偏离了车道,可以适当闪动远/近光灯并鸣喇叭提醒对方。&br&&/li&&li&如果有人在你正后方闪动远光灯的话那应该是你开得太慢了,有条件的话可以变道让行;有人在你侧后方闪动远光灯的话那就是要超车了,这个时候要保持行车路线,不要变线。&br&&/li&&li&通过任何路口的时候要减速慢行,脚永远要放在刹车上而不是油门上,毕竟你不知道路口会冲出来什么,行人、非机动车和不守规矩的车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br&&/li&&li&等红灯的时候如果时间较短建议踩住刹车踏板,如果时间较长的话可以挂空挡拉手刹,自己可以放松一下右脚,后面的司机也不会被明亮的刹车灯晃到眼睛。&br&&/li&&li&绿灯起步排在第一位的时候,如果周围视野良好,没有行人冲出来的话,请不要吝啬那一点汽油,果断大脚油门起步,这样一个信号周期可以多过几辆车,后面的人会感激你的。但如果车子两边都是大巴或者视线不好的话那起步就要小心,因为你不知道大巴车头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闯红灯的冒失鬼。&br&&/li&&li&作为司机要照顾好车上的每一位乘客,告诉不熟悉车内设备的他们哪些开关是干什么用的。行车时要锁住全车车门,有儿童的时候记得锁上儿童锁。下车的时候,乘客必须听从司机指挥,不要自行打开车门,司机要通过后视镜确认后方安全后才能让乘客下车。&br&&/li&&li&开在小路上也要留意路边停着的汽车,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打开车门,所以有条件的话尽量和它们保持一定距离,如果避让不开则尽快减速。另外注意它们的车头,可能会有行人突然冲出来。&br&&/li&&li&下雨天为了确保安全,可以打开后视镜电加热烘干后视镜上的小水珠。如果侧窗玻璃有些模糊,影响视线,可以通过升降玻璃来刮掉积水。&br&&/li&&li&雨天开高速要减速慢行,避免急刹车与急打方向。上次我在深汕高速亲眼看到一辆还没上牌的凯美瑞在暴雨中因为急打方向失控撞护栏。在市区压过路边积水的时候尽量慢点开,避免溅到路人。若看见前方有深的水坑尽量绕开。&/li&&li&涉水时最好换到手动换挡模式,在确保水面始终低于进气口的情况下换入低档,稳住油门低速通过。如果涉水中途熄火则不应再次尝试启动,否则发动机会因此需要拆开大修,这个修复费用可就贵了。&br&&/li&&li&不幸在路上抛锚的时候,一定要在车子后方足够远的地方立起警示牌。人最好离开车子,在公路护栏后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br&&/li&&li&对路况不熟悉的时候不要随意掉头、变道或者倒车,很多事故就是因为司机不认路的时候鲁莽处理,后车躲避不及撞上而发生。错过路口时千万不要紧急停车,应该直接往前走,在前面路口掉头,或者下出口去对向高速往回开。&/li&&li&去陌生的地方要事先查看地图,记住关键路标,在路上参考导航,遵照实际交通情况行驶,力求做到心中有数。&/li&&/ol&&br&&b&停车篇&br&&/b&&ol&&li&停车前可以把单侧后视镜往下翻15度,方便观察地面标线及路沿。现在很多车倒车时候可以自动下翻后视镜,这个功能非常实用。&/li&&li&停好车后注意观察车子有没有停正,有没有占用多个车位,有没有给旁边的车子留下开车门的空间。不注意这些容易被别人刮蹭,给别人方便也是给自己方便。&br&&/li&&li&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在车辆左边留多一些空间,其他车的副驾驶一般没有司机细心,猛一下推开门容易碰到右边的车。&br&&/li&&li&车驶入地下室请马上开启近光灯,不要因为地下室灯光够亮就偷懒,开灯是为了让别人注意你。倒车的时候要把音响调低音量或关掉,不然音乐会分散注意力,甚至让你错过倒车雷达的警示声音。&br&&/li&&li&倒车时可以利用刹车灯和前后灯光进行距离估算,有的时候比倒车雷达更好用。&/li&&li&SUV、MPV、两厢车和旅行车的尾箱门开启角度非常大,尾箱门会升得很高,在地下室打开尾箱的时候要防止尾箱门碰撞到地下室的通风管道。&br&&/li&&li&下车的时候,记得确认所有门窗都关闭了,尤其是天窗,不然下起雨来就惨了;同时还要确认所有电器和灯光是否关闭,否则第二天电池没电,就会打不着火。&br&&/li&&li&停车时车内不要放显眼的财物。&br&&/li&&/ol&&br&写了这么多,概括起来就是开车给人方便,别人就会给自己方便。&br&处处为人着想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br&------------------------------------------------------------------&br&被收入知乎日报,承蒙厚爱,请各位多指教。&br&&a href=&/story/4143631& class=&internal&&新手上路,听听老司机的忠告&/a&
父亲驾龄已接近三十年,驾驶技术及车品都非常不错,作为老司机对汽车机械也非常了解。我的驾龄不长,驾照是2010年8月才拿到的。但我从出生起就接触汽车,从小听着引擎声长大,如同The Stig一样血液里流淌着汽油,对汽车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拿到中国大陆驾…
10.29&br&有人提到轮胎螺丝锁紧所需要的力道的问题。&br&&br&是的,并不是多大的力都可以,毕竟用力过大会拧断螺栓,或者致使滑牙。&br&拧紧需要130公斤的人道,一般可以用扭力扳手来测试。&br&如果车主有需要可以购置一把,短的也可以。&br&&img data-rawheight=&293& data-rawwidth=&500& src=&///c79a80d31f0f4f6d38fcc2956de5cfd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79a80d31f0f4f6d38fcc2956de5cfd6_r.jpg&&&br&当用扭力扳手拧螺丝时,如果达到130公斤会发出嘎达嘎达的声音。&br&说句题外话……女车主野外遇到需要更换备胎的情况还是颇为棘手的。&br&这毕竟是个体力活儿……&br&——————————————————————————&br&狗尾续貂&br&&br&一般被拖车拖进本公司,分以下几种情况。当然全都不是事故车。&br&&br&1. 爆胎&br&2. 无法启动&br&3. 机油灯亮&br&&br&1. 爆胎&br&&br&胎压:&br&注意轮胎气压,一般是2.4-2.5,不会超出很多。&br&注意日常行驶习惯,轮胎一般没有危险。进4S店后,工人都会为您和您的爱车检查轮胎气压。&br&工人会使用专业的轮胎打气机,设定好气压后会自动调整。当然你有需求比如想打2.6,告知售后接待,他们会为您处理。如果您想打4.0,签完【生死状】我们也会为您处理……&br&&br&花纹:&br&轮胎请使用与原车相同的轮胎品牌,花纹要一致。至少前后两个胎的花纹需要一致。&br&轮胎花纹会有速度级别,可以向下兼容。&br&&br&我想说下更换备胎的细节……&br&&br&千斤顶:&br&更换备胎需要用千斤顶,随车附赠的千斤顶一般在后备箱。但是可能会不好用。有需要可以另外配置一个。&br&&br&备胎:&br&一般藏在后备箱饰板的下面,有些车可能会悬挂在底盘上。&br&另外,有些车的备胎与常用胎的规格是一致的。有些则不是。备胎也有速度级别,超出制定速度会有危险。&br&备胎因为不常用,磨损程度与常用胎会有不一致,可能会导致跑偏。&br&&br&千斤顶的使用位置:&br&&img data-rawheight=&444& data-rawwidth=&510& src=&///b67d65ab10429c24afdb92f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b67d65ab10429c24afdb92f7_r.jpg&&&img data-rawheight=&404& data-rawwidth=&450& src=&///bf95cacecbf061a9e45279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bf95cacecbf061a9e45279c_r.jpg&&刚从系统上截的图,恕不能放全。&br&这是一辆SUV,但轿车的底盘也是类似的。&br&&br&总结,就是顶在侧梁上,汽车底盘两边会有一条很坚固的梁,通常不会很厚,两层。顶在这个位置即可。&br&&br&更换细节:&br&首先声明,我从来未在野外更换过备胎,但在工作中更换过很多。以工作经验为准,望见谅。&br&&br&首先拧松螺栓,&br&待换胎如果被千斤顶顶起后,因为轮胎会旋转而导致无法顺利拧松螺栓。&br&随后用千斤顶顶起待换胎,不需要顶的太高,离地几公分就可以。&br&之后拧下螺栓,但车胎和钢圈可能第一时间无法自然落下,因为切合时间长。此时可以用脚蹬几下,不要蹬钢圈,蹬轮胎。&br&代换胎落下后,将备胎对准轴承。此时很尴尬,有两种规格的轴承,一种是用螺栓固定,一种用螺帽固定。&br&螺帽固定的话可以架在突出的轴上,比较方便。螺帽的话需要扶稳后对眼,比较考验体格。&br&之后螺帽或螺栓以对角的方式带紧,不晃动即可。此刻要注意,螺纹一定要对准,带上的时候一定要顺滑,千万不可用蛮力。如果是带轴的轴承螺纹损坏的话就要总成更换了。&br&最后放下千斤顶,用工具紧固螺栓或螺帽。具体用多少力……这我无法表述。姑娘们不行可以用脚蹬,站在工具上也没关系。&br&&br&2. 无法启动&br&&br&一般常见的是……电瓶没电以及遥控钥匙没电。&br&&br&电瓶:&br&电瓶没电的话可以借助工具,一般就是两根带夹子的铜线,以俗称【邦电】的方式启动,之后依靠发电机给电瓶充电。但邦电时需要分清先正极还是先负极。这一点。我忘了……&br&&br&但是电瓶也有可能会损坏,那就充不进电了。&br&邦电成功后第一时间去找4S店更换电瓶,或者路边摊也可以。但切莫熄火,因为你无法再次启动。&br&&br&电瓶的状况,4S店检测时都会用机器测量。会打印出测试报告单给您审阅。&br&&br&遥控钥匙电池:&br&现在一些汽车开始使用遥控钥匙,一键式启动。但遥控钥匙电池也是会耗尽的。这种电池市面上应该有卖。记住规格就可以。拆卸也比较方便。&br&&br&3. 机油灯亮&br&机油是非常重要的,和冷却液一起使活塞能够顺利运动。&br&如果机油灯亮了,说明你的机油缺失。一般的情况是您的车在行驶过程中触碰到了障碍物,导致油底壳受损。又或者机滤固定有问题,导致机油泄漏。&br&&br&如果机油灯亮了,就不要再行使了,叫拖车吧。&br&另外一样的是水温表。此刻你可以打开引擎盖看下副水壶是否缺少冷却液。切莫打开水箱盖,高温高压。&br&当然有可能是水箱问题,也有可能是散热风扇问题。&br&如果缺少冷却液,请不要继续行驶。&br&&br&机油与冷却液如果缺失,会导致汽缸壁温度升高,摩擦困难。严重的话会磨损缸壁,俗称【拉缸】。&br&拉缸了……就完了。&br&&br&刚才问了下工人,补充下。如果缺防冻液,可以加点矿泉水什么的。前提泄漏不严重。之后到店里排查,顺便更换防冻液。&br&工人提到,缺水可以补。如果没有泄漏,可以开一段,冷一段……&br&【机油灯亮了,千万不能开】——原话……&br&&br&以上浅见,望指教。
10.29有人提到轮胎螺丝锁紧所需要的力道的问题。是的,并不是多大的力都可以,毕竟用力过大会拧断螺栓,或者致使滑牙。拧紧需要130公斤的人道,一般可以用扭力扳手来测试。如果车主有需要可以购置一把,短的也可以。当用扭力扳手拧螺丝时,如果达到130公斤…
高速行驶发现脚刹失灵:
&br&&br& 如果是手动挡,分两种情况,
&br&&br& 第一种:手刹也tmd不能用了:
&br&&br& 1。保持冷静,冷静冷静,观察前方是否有车辆。如果是大型车辆。且距离很近。切记接下来的动作要迅速。如果是小型车辆。接下来动作也要迅速冷静。但是后果会好一些。
&br&&br& 2。松开油门。同时打开&b&双闪。提醒其它车辆让你。长按喇叭。鸣笛提醒前后车辆。 开始变道到紧急车道。&/b&
&br&&br& 3。注意,如果是手动挡,要逐步减挡,不要一下减到最低挡。如果前方道路通畅的话,一挡一挡减,这样车辆不容易失控。减挡就是减速啊。虽然会很伤车子。
&br&&br& 4。档位减完之后。差不多车子速度很慢了。注意观察前后。拔钥匙吧。
&br&&br& 总结一下:正个过程一定要注意提醒前后车辆避让你。换挡一定要逐级换下去。不然车子容易失控。
&br&&br& 如果前面有紧急情况,那就一下减到底。
&br&&br&&b&如果实在避免不了。挑一个小型车辆的屁股撞上去,衡量标准是:他的后屁股碰撞部位低于a拄。不要去撞大型车,尤其是卡车。车头根本就不直接受力,直接塞到大车底部,a拄被撞断,然后人就悲剧了。&/b&
&br&&br&&b&
&br& 第二种情况:手刹还能用。
&br&&br& 1。就算手刹能用,也不能在高速的时候用手刹啊,哥们,一定是翻车的。
&br&&br& 2。鸣笛,打开双闪,这是必须的。&b&变道到紧急车道。&/b&
&br&&br& 3。松油门。减挡。
&br&&br& 4。和手刹不能用的情况不一样的是,速度减到四五十的时候,你就可以直接拉手刹了。如果后面没有车辆紧随的话。。。。
&br&&br& 如果是自动档的车辆发现刹车不能用的时候只需要做两件事:
&br&&br& 1。鸣笛双闪示警。 &b&变道到紧急车道。&/b&
&br& 2。松油门。
&br&&br& 其实车辆最可怕的不是刹车失灵。
&br& 是tmd刹车失灵的前提下自加速。这个,基本上很难控制。丰田在美国就闹过。
高速行驶发现脚刹失灵: 如果是手动挡,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手刹也tmd不能用了: 1。保持冷静,冷静冷静,观察前方是否有车辆。如果是大型车辆。且距离很近。切记接下来的动作要迅速。如果是小型车辆。接下来动作也要迅速冷静。但是后果会好一些。 2。松…
我来以自身的经验说说这个问题:&br&&br&我亲手教过女朋友开车,在她买了新车要上路以前,我大概给她做了三天的场地培训和七天的实际道路培训。其实对于女司机来说,培训要注重:&br&&br&1. 建立信心,我见过不少女司机,因为在驾校或是上路时候出过事故,而造成心理阴影,所以这时要给她们信心,让她们知道事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尽量避免的,不要惧怕事故。除非自己作死,一般来说,事故对于增强驾驶经验是有帮助的。&br&&br&2. 严格把关,这点其实要考验各位朋友自己的驾驶水准了。如果你自己都是个二把刀,不懂标志标线,不知开车的原则,不懂开车基本礼仪,甚至连安全带平常开车你都不系的话,我劝您还是别凑热闹了,把您自己的这些坏毛病改掉先。这里要注意,不能把女司机特殊化,要充分注重男女平等。我在副驾驶坐着的时候,曾经把有10年驾龄的男司机,骂下过驾驶座,情况多严重呢?他直接等红灯时,打开车门子就走了。这还不算,我把我女朋友多次骂哭过。我想说的是,该让她长记性的时候,别动用你那点儿怜悯心,要命的东西比掉几滴眼泪重要的多。她哭了你还可以哄,她残了死了,你死都不解决问题。&br&&br&3. 用场地模拟实际道路状况,带她到实际道路上锻炼,你自己开给她看。场地的时候,这个确实是有限制的,我那时候还好。北清路那时候刚开始建设,北边的产业园没有人,都是路。我就在那里实施场地训练的。首先的训练,就是普通的驾驶,如何调节座椅,方向盘,镜子,如何正确的握方向盘,如何看仪表,重新讲一遍。让她来开,你来发现问题。我还带了很多桩筒,摆出各种停车位,来教她如何去停。我给她一遍遍演示各类角度。演示完毕让她去停我来看。这点很重要,好多女司机坏就坏在了停车上。我女朋友开车快10年了,什么车位都难不倒她。然后就是用桩筒等锻炼她的观察,比如直角转弯,比如 S 弯,你要让她下车看你的行车轨迹,你要在车上跟她说这种路线你应该看哪儿,怎么判断车能不能过的去。女司机一个常见问题,是“顾头不顾腚”,好多我见到的女司机事故,就是观察不够,恶向胆边生造成的。最后就是让她体验极限状态下车的状态,比如我让她直线加速到 100km/h 然后不顾一切的一脚跺死刹车,感受重刹车的感觉,以及 ABS,ESP 出现后车的动态。我带她 60/70 km 过直角弯道,让她感受车的侧倾,以及侧滑甚至推头或转向过度,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也会让她试一试,这是让她了解车在一个接近极限的状态下的反应,当她了解了这种反应后,遇到了才不会慌张。那时候,我还特意选择极端天气让她试车,比如大雨,比如大雾,和大雪。让她知道这些条件下,车的动态反应。&br&&br&4. 实际道路,我陪她大概一周多,就是正常走上班下班的路。路上我不会像一般陪练那样,让你开慢点二稳为主。我都是让她放开开。比如四环允许的条件下,我就她开80。而且教他最重要的道路技术动作,并线和超车。这个一定要教,手把手的教。我当时就是说,你必须做到干脆利索的并线,且最好不要影响到别人。超车就更不用说了,她一开始害怕,看见对向来车就不敢。我说对向永远会有车,只要判断好时机,做好加速,保证安全就没问题。我会告诉她如何快速降档加速,如何靠档位控制速度。这些必须要让她知道。另外就是驾驶礼仪问题,什么时候该让,什么时候不该让要让她知道。不能教她一味的让,很多事故发生不是因为抢,而是瞎让。另外,要让她知道什么是怕,这点也很重要。这里让我想起一个事情,中关村北大街清华西门到清华附中间有个大角度的弯道,北京的朋友应该都知道。06年的时候,我带她用这条弯道做过练习。虽然我选择半夜两点,但是我首先说我是违反了交通法的。这个弯道很有特点,所以我才不惜违反交通法带她来练习。我让她用正常的速度过,然后慢慢提速过,最后我让她用 95KM/h 的速度过,她过完了后浑身吓得出汗,我说这就对了,知道怕,开车就成了一大半儿了,不知道怕的人最容易出事故。那个弯道后来我带她体验了一把接近110的速度过,该死的是她反应明显很平淡了。另外,上路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教给她如何观察,多方事故么,总结起来就两点,你撞别人,别人撞你。这两点要避免,那就是观察,你好好看看,老司机开车鲜有一直看前方的,除非他开了时间太久,已经开愣了,这时候非常容易发生事故。正常情况下,开车要不停的看四点,正前方,左镜子,车内后视镜,右镜子。不停的来回观察,因为路上情况瞬息万变,你多观察心里就会有数。多次别人要撞我的时候,我躲开或是减小事故损失都是源于观察,下意识的我就能找到一个逃脱方案。另外,一定一定告诉她,右并线的时候,&b&不能只看反光镜。&/b&我强调过多次,一定要转头,我教了我朋友转头,这么多年她没有因为右并线出过一点事故。另外,你观察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判断别人是否要撞你,以及你该怎么处理。比如你看车,不能只看前车,你最好能看远点儿,多数追尾要不就是你跟太近,要不就是你走神,要不就是你观察不够,如果你能看到前车的前车,这种事故大部分都能避免。&br&&br&5. 最后,我带着她开,我开车在前面,让她在后面跟住我,,说好了我怎么开她就怎么开。我带她跑过几圈四环,跑过普通道路,跑过高速。我会跟她说哪个地方她开的不好,哪些地方处理得很好。再后来,我就跟她后面开,推着开。说白了我就是用车跟的很紧来压迫她,让她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锻炼心理素质。因为这种时候她处理不好的话,100%会造成我追尾。&br&&br&好在10年过去了,我这个教出来的徒弟,开车还是很让我放心的,起码没主动撞过别人,这就很让我欣慰了。另外,交给她一点力所能及的机械知识很必要,起码你要让她知道什么水加到什么壶里对吧?我就见过女司机拿玻璃水往防冻液壶里加的,还有拿着防冻液往机油壶里加的。&br&&br&总之,开车要从实践里面出来,好不好要看老师和她自己,好多人开了好多年车,自称老司机,可我坐上去5分钟都没有我就想下车。女司机的心里素质,判断能力,并不天生比男的弱,或者说弱很多,只要方法得当,教的人自己过硬,那是没问题的。不过,对于一般家庭女司机来说,或者她们开开城市道路还是很好的,但是一上了高速,省道之类的,就不行了,这些我也多见。对于这种情况,我的意见是,这时候还是避免让她们跑这种长途路线,高速上长途大货车这种东西,她们多数是应付不来的。&br&&br&最后我想跟你们说的是,我开车最早也很愣,不过我爸是个老司机,我的一些朋友也是非常好的司机,不乏还有赛手,试车手等,他们教了我很多。而且,我的技术和总结是也在事故中出来的,这几次事故但凡有一次处理不好,我100%不可能在这儿跟你们探讨这个问题了。所以,开车这事儿,一定要好好练,千万别儿戏。&br&&br&要起到教育目的,要让你们看看真实的事故,这是我07年的一次怀柔跑山发生的事故,我救了好几把,总算是撞上了最后一截护栏,差几米,我就掉山下面去了,后一张图桥墩外就是悬崖,,&br&&br&&img src=&///37bfde18344a2efdf79465cdf3c96f49_b.jpg& data-rawwidth=&4368& data-rawheight=&29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8& data-original=&///37bfde18344a2efdf79465cdf3c96f49_r.jpg&&&br&&img src=&///0fdf71431c9ddfadd0353f_b.jpg& data-rawwidth=&4368& data-rawheight=&29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68& data-original=&///0fdf71431c9ddfadd0353f_r.jpg&&
我来以自身的经验说说这个问题:我亲手教过女朋友开车,在她买了新车要上路以前,我大概给她做了三天的场地培训和七天的实际道路培训。其实对于女司机来说,培训要注重:1. 建立信心,我见过不少女司机,因为在驾校或是上路时候出过事故,而造成心理阴影,…
是我,我又来了。&br&我又来回答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了。&br&&br&题主的问题,看题目看似比较简单,其实内藏玄机。&br&但看内容,似乎除了问紧急刹车之外,还有日常驾驶方面的东西,而且还问到源头为什么这样!&br&&br&我能拍拍题主肩膀送一句,题主你有特别的问问题技巧!&br&我们来研究一下制动的艺术吧。&br&&br&如有任何纰漏错误的地方,请不吝指正,不胜感激!&br&&br&先上结论:&br&&b&紧急刹车情况下,要想缩短制动距离,最快时间踩下刹车才是王道,踩不踩离合的差别远没有踩下刹车时间的快慢的差别大。&/b&&br&&br&&br&&b&日常驾驶,先收油门,有必要再踩刹车,最后为了避免发动机熄火才踩离合。&br&&/b&&br&------------------------理论部分----------------&br&&br&先来分析制动这个操作过程。&br&&br&当驾驶员进行制动操作时,他在尝试实现以下目的:&br&&ol&&li&降低车速或者使车辆停止。&/li&&li&在已经实现了1的基础上避免发动机熄火。&br&&br&当车辆被制动时,车速下降。当车速低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不踩下离合,中断发动机到轮胎的动力连接的话,发动机转速会继续下降,此时发动机的输出不足以克服传动过来的阻力扭矩,接着会抖动直至熄火。&br&&/li&&/ol&&br&&br&接下来来看一种叫发动机制动(engine brake)的工况。&br&如何获得这种工况呢,很简单,只要行驶时完全松开油门让车辆滑行就可以了。&br&&br&当驾驶员松开油门时,意味着驾驶员希望减少发动机输出。判断出这种情况后,ECU(汽车电脑)会控制发动机停止喷油,不再输出动力。由于轮胎通过传动系统依然和发动机连在一起,&b&汽车的惯性前进会倒拖着发动机转,汽车一部分的动能用来拖动发动机转,这样可以产生制动汽车的效果。&br&&/b&&br&(偷偷插播一句,很多大货车大卡车上会有一个专门的开关按钮来开启engine brake这个功能的,当然大卡车的engine brake功能做成了一个系统,外加了很多专门的机构部件,比普通家用轿车要复杂得多。)&br&&br&当踩下离合时,传动断开,自然就失去这种制动效果。题主提到的制动时踩下离合会延长制动距离,应该是指失去了发动机制动这部分制动效果,会导致制动距离变长。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我们放一放,先看如何最大化利用制动效果,后面再接着分析制动距离的问题。&br&&br&--------------制动的艺术----------&br&&br&说到这里,应该会有知友说,哪有这么麻烦,只要是想要让车辆减速,我就同时踩离合和刹车,控制住车辆就好了呀。&br&&br&当然,从操作的角度来讲的确是可以的,没有任何问题。&br&&br&但是无往想说的是制动的艺术。&br&&br&&b&&u&&i&(不就一个刹车么,我爱怎么踩就怎么踩,还艺术!哈哈哈你们这帮死工科男真搞笑?!莫名其妙!)&/i&&/u&&br&&/b&&br&咳咳,我其实说的是驾驶技术。还有什么比追求极致的那种感觉更棒呢?&br&&br&来从以下方面考虑。&br&&br&&ul&&li&当只是为了获得减速而不至于车辆停止的制动效果时,采取踩下离合和刹车,摩擦盘与压盘分离;当车速下降,松开离合踏板,摩擦盘与压盘结合,此时飞轮的转速与变速箱的输入轴的转速是不一致的,这意味着会有相对转动,也就是说会造成离合器的磨损。&br&&br&&br&&img src=&///d6fe6d923e8b1c7f8e2ae1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6fe6d923e8b1c7f8e2ae1e_r.jpg&&&br&&br&&/li&&li&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b&我就知道肯定没有好好看前面关于engine brake的介绍!&/b&),在进入发动机制动的时候,发动机是停止喷油的。也就是说最大程度上利用发动机制动是能达到省油的目的的。&/li&&/ul&&br&来来,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一个优秀的驾驶员是如何追求最大化利用制动来达到节油和减少损耗的:&br&&ol&&li&踩下制动踏板之前收油门,先最大程度的利用发动机制动。&/li&&li&当发动机制动不能提供足够的制动效果时踩下制动踏板,这个好理解,踩下制动是要摩擦损耗制动器的。&/li&&li&在不得不踩的时候踩下离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制动效果。&br&&br&&/li&&/ol&-----------------更新----------------&br&关于发动机制动的所起制动效果这一块,其实在普通家用级别的车里面,所起作用与制动器所起左右比的确不是太明显的。但在大卡车大货车这一块的应用是很普遍的,有专门的engine brake系统,有控制engine brake的开关,甚至还有控制engine brake的功率大小的高中低档位。大型汽车一般所用都是大型发动机,普遍是柴油机,加装专门的engine brake系统之后,所起的&u&制动效果&/u&和&b&&u&缩短制动距离效果&/u&&/b&还是很明显。&br&&br&------------------ 更新完毕-------------&br&&br&&br&&br&--------------------特殊情形的制动操作----------------&br&好了,我们继续来回答题主的问题,接下来讨论下坡时和紧急制动。&br&&ul&&li&下坡时,最好的情况就是&b&根据车速选择合适的档位来利用发动机制动&/b&,特别在长下坡的情况,这样能避免经常踩刹车带来的制动器温升引起的制动热衰退。&br&&/li&&/ul&&br&&br&&ul&&li&&b&紧急刹车情况,肯定是需求最大的制动效果,不用想了,第一时间要踩下刹车吧。至于要不要踩下离合都是可以的。&br&&br&这两者的区别是:不踩下离合,制动的效果最大化,最后可能发动机熄火了;踩下了离合,发动机制动的效果不能利用,最后发动机可能不会熄火。&br&&br&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临危不惧,发挥优秀驾驶员的素质,第一时间踩下了刹车,利用最大化的制动效果,并且在必要的时刻踩下了离合,发动机没有熄火。&/b&&br&&/li&&/ul&&br&---------------制动距离------------&br&&br&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制动距离(Stopping Distance)。&br&&br&&b&当驾驶员意识到要将车辆停下来到车辆完全停下来所产生的距离,由两部分组成:&br&反应距离(Thinking Distance)和刹车距离(Braking Distanc)。&/b&&br&&img src=&///902c20b7da34e6f52bd5c92a871858cb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br&从前面的分析看,&b&在相同的反应距离情况下,踩离合会丢失了发动机制动这部分制动效果,理论上制动距离的会比不踩的要长&/b&。至于有多少差别,这个我没有找到相关数据或测试结果。如果有研究这块的知友,欢迎进行补充指正。&br&&br&&b&而在紧急情况下,&/b&&br&&b&100km/h的速度,0.1s的反应时间的差别就有2.78m制动距离的差别,所以反应时间对刹车来说还是很重要的。紧急情况,不要犹豫,第一时间踩刹车。&/b&&br&&br&&b&在没有排除反应时间的影响的情况下来讨论制动距离就是耍流氓&/b&。&br&&br&PS:&br&&br&有知友引用某汽车网站对紧急刹车情况下踩离合与不踩离合的制动距离测试结果,证明其两者差不多。&br&我特地去找了该网站的文章来看,其结果显示,100km/h到静止,踩离合反而要比不踩制动距离要稍微短一点。&br&&br&从文章看,其应该测试的是stopping distance,但没有看到其测试有排除掉thinking distance的影响。因此,我认为数据不够充分,不足以支撑其所得结论。&br&&br&欢迎该网站公布具体测试方法过程及数据,一起讨论研究什么的最有趣了。
是我,我又来了。我又来回答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了。题主的问题,看题目看似比较简单,其实内藏玄机。但看内容,似乎除了问紧急刹车之外,还有日常驾驶方面的东西,而且还问到源头为什么这样!我能拍拍题主肩膀送一句,题主你有特别的问问题技巧!我们来研…
从个人观点来说,比亚迪的管理以及营销能力存在很大问题。&br&
首先,比亚迪的管理其实离丰田本田这些企业有很大差距,此前比亚迪疯狂扩张,4s店的品质良莠不齐,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包括库存的积压。&br&&br&
比亚迪曾经是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黑马。2003年,其通过收购西安秦川进入汽车业,2005年推出首款自主产品F3,此后连续5年保持100%的增速,震惊整个汽车业。&br&&br&对于题主所说的“比亚迪开发出独立高档品牌的汽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摆脱比亚迪在人们心目中的不良影响。”我相信比亚迪是考虑过的,但是实际操作太难了,改变在人们心目中的不良影响真的太难,比亚迪主打的是中低端车,独立创作一个品牌是非常难,尤其是对于汽车行业而言,需要很大的运营成本。&br&---------------------------------------------------------------------------------------------------------------------------------------&br&&br&&b&一&/b&&br&
比亚迪现在最大的问题是LOGO和企业商标问题,推出多品牌战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也会导致很严重的问题。例如宝洁推出多品牌战略,在过去取得不少的成就,但是今年就要削减100个品牌。所以,管理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同行吉利也搞过多品牌,英伦、全球鹰和帝豪,三个品牌,把吉利旗下不同的车型划分到三个品牌里面,但是也导致管理上的问题——运营成本加重,因为三个品牌需要独立运营。实际上,只有帝豪取得一定的成绩。全球鹰品牌和英伦品牌低迷的原因,则是吉利新产品推出速度缓慢,产品设计已逐渐过时,且产品定位混乱而导致的。还有,最近吉利打算把全球鹰和英伦划为吉利的品类或者取消掉。&br&&br&&ul&&li&个人认为,根据比亚迪的产品结构来实行多品牌战略。第一,很多人不喜欢BYD的标志,以及读音,本人是觉得比亚迪此前的蓝白标志以及现在的标志是非常丑,丑到没有朋友那种。一看就是山寨的感觉。那么,怎么改变这种形象呢?多品牌战略以及系列战略,首先,根据比亚迪的产品结构,首先可以把电动汽车(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重新划分出来,使用新的logo,新的名称。&/li&&br&&li&原因:从品牌定位上来说,比亚迪是国内电动车的一哥,只要是第一,就可以拿出来炫,尤其是在中国,你在某个领域第一必然要拿来宣传。实际上呢,比亚迪做广告的能力非常差,比亚迪营销部门一定要反省!!!小米手机1-3的外观是不敢恭维,第一款没有设计的设计;第二款,山寨魅族的熊猫色;第三款,5.5的机身,5寸的屏幕。但是,小米就是整天说跑分第一!!!实际上,中国人就喜欢第一。所以,比亚迪通过电动车的品牌独立来改变自己的形象。&/li&&li&宝马的品牌核心——终极驾驶机器;奔驰的品牌核心——舒适;沃尔沃的品牌核心——安全!所以,最适合比亚迪的品牌核心就是电动车,电动车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技术。&/li&&li&随着国内很多人越来越了解特斯拉,比亚迪也可以借用特斯拉来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来搭顺风车,促进电动车品类在中国的开展,能够拿下国内统一的电动车充电标准的话,呵呵,未来是你的。&/li&&br&&li&而且,对于未来的十年,电动汽车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成本包括硬件成本,推广成本(简单地说是地域阻力,实际上只有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a href=&/link?url=hsfP6rD2F5FyXmncr5hO1GTCxYCv0rJgXZ2IchRxUv1BZPq-gCL3lLa_M5xYgNlD9xT9_YQhKMtlYNKAAwOuMmA5EeOVDzgCdF4Xs1Wy38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北京插电混动车或难享受地方补贴 比亚迪秦等躺枪&i class=&icon-external&&&/i&&/a&)。比亚迪其实很想发力电动车的,但是现在是漫不经心,电动车的推广存在很大的难度,现在比亚迪的电动车重心都在电动大巴上。王传福直言:“如果家庭消费一旦启动,比亚迪分分钟就可以造出特斯拉。”我认为这个是笑话,王传福和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最大的差别在于王传福是工程师起家,而埃隆·马斯克做过Paypal,环保跑车公司Tesla,空间探索技术公司,他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师了。 &/li&&li&所以,只能让比亚迪的车更加高端化,品牌独立后,去除BYD的标志,价格售价在10w-20w比较合适。还有就是车身设计不要再山寨别人的,丰田都被山寨怕了,比亚迪某款神车是雷克萨斯的弟弟!!!&/li&&li&特斯拉的定位是电动跑车,不是简单的电动车!!!比亚迪的车卖到20w(排除比亚迪的公交车)贵不贵,贵,非常贵。特斯拉知道利用锂电能源做车的成本不低,但是利用电动车的特点,做出跑车的性能。跑车卖到60-70w的价格,贵不贵?跟gtr比,跟911比,跟盖拉多(原来写错了,感谢@李沫的提醒)比呢? &/li&&li&还有,个人认为“比亚迪·秦”这个名称非常糟糕,既然是电动车,就不要搞什么“秦”,秦不是代表未来,而是过去。秦,让我们联想到的是秦朝,跟电有关系吗?既然你的是电动车,就应该名字体现有关电的,或者科技感很强的。“秦”字虽然有“初始”的意思,但是联想的顺序是。“秦朝”&“初始”,秦朝是候鸟马月的事情了......特斯拉这个名称,可以想到交流电之父特斯拉,从品牌形象构建来说,可以引用经典的故事,例如特斯拉和爱迪生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之争,对于很多人来说爱迪生就是权威,但是特斯拉所坚持的交流电技术影响到我们现在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来,特斯拉电动车的品牌内涵就有了——革新!反传统!,这样一来,光辉形象就出来,就不用耗费心思去搞什么子虚乌有品牌形象了!!!所以,特斯拉在美国硅谷的销量比其它地方好,恰巧美国硅谷的it新贵喜欢新异的产品,还很有钱的。&/li&&/ul&---------------------------------------------------------------------------------------------------------------------------------------&br&二&br&比亚迪还有个硬伤就是品牌规划,比亚迪f3、f6和思锐速锐命名问题,应该像丰田的产品线,模糊丰田两个字,例如花冠,应该说是丰田花冠,但是大家一般说“花冠”这两个字。对比一下比亚迪F3和思锐F3,哪个好听呢?而且消费者可以通过,思锐和速锐知道这两个品牌差别,同样比亚迪车型的设计围绕这两个字而设计。&br&&ul&&li&思可以多点给人思考的地方,可以更加睿智,车尾厚度可以更加厚一点,显得有内涵,稳重。&br&&/li&&li&速锐侧重于速度和操纵性,车身线条设计更加锐利,菱角分明。&/li&&li&品牌规划的优点在于,能让消费者迅速了解你,迅速了解你的内涵。这个必然拉到htc和三星,htc是曾经的Android系统一个,但是被三星超越。htc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命名非常混乱,而三星就很明显(简单的代号,例如S系列,S1、S2、S3.......),并且让人知道i9300肯定比i9100高级,但是很多人记不住htc的型号。&/li&&/ul&-----------------------------------------------------------------------------------------------------------------------------------&br&虽然还有很多想写的,但是先码到这里了,花了我1个多小时写,死了很多脑细胞......比亚迪又没有给我稿费、咨询费......&br&&br&&b&-----------------------------------------------------------你是可爱的分界线------------------------------------------------&br&&/b&(更新)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知友留言,本人才疏学浅,希望能够与大家探讨。比亚迪公司真的要给我咨询费啦!比亚迪公司的员工如果看到这篇文章,记得推荐给王总,招我过去,哈哈。&br&&br&&b&Q1:关于我所了解的比亚迪&/b&&br&&ul&&li&本人有邻居在深圳比亚迪学校读过(民办初中,貌似升学率还不错),我从那时候起就知道比亚迪了。还有我了解比亚迪是通过互联网、传统传媒以及在路上看(天天看比亚迪的公交车)。&/li&&li&我的母校有跟比亚迪合作的锂电池实验室。我当时还是对电池很感兴趣的,而且有同学的课题是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最后还是知道搞科研的伤不起,例如原料拿去马弗炉里面高温加热,然后混合不同配比的原料,然后做测试。就是为了搞数据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过程非常枯燥。最怕的是最后得到的数据太差,要补做......)。&/li&&li&其实,我写这篇回复是想指出比亚迪公司的&b&管理问题&/b&,按照现在的情况,比亚迪搞不起“高端的品牌”,收购高端的品牌风险太大。在我眼中,比亚迪更像是“工厂店”,比亚迪需要不断的调整(从比亚迪的经营角度上我不想多说,具体问题我不懂,还有这个题目是关于“&b&品牌&/b&”)。&br&&/li&&li&比亚迪之前经历过迅速发展带来的痛,王传福也有所醒悟(详情请度娘:王传福坦承比亚迪三大错误 扩张过快品质没做好)。公司的某些行为变得保守,这几年比亚迪的广告明显少了,前几年还有比亚迪在深圳电视台的一路。(吐槽比亚迪的广告,)&/li&&li&我个人比较佩服王传福的,毕竟在中国搞研究和实业太难了。比亚迪之前引以为傲的是类似三星的“垂直整合”。我记得看过一篇新闻,总所周知,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大家也知道日本的电池是世界第一,没有之一。例如三洋的爱老婆,松下的18650锂电(特斯拉主要采用松下电池,现在准备和松下建厂扩大产能。)比亚迪当时是搞不起日本电池厂商的生产线,因为成本太高了,利用半自动和半人工的方法大批量生产电池,成本算下来还是比日本厂商的电池价格低......&/li&&li&推荐这篇文章:&a href=&/stock/ssgs/560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比亚迪“垂直整合”未能与时俱进&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br&&br&&b&Q2:关于比亚迪这个名字(大家在评论里面写到这个名字存在很多问题,按照目前的情况,估计比亚迪公司不会修改比亚迪这三个字,修改车标的成本也比较高。【强烈要求比亚迪公司给之前蓝白车标的F3免费更换车标】本人也搜集相关资料,查到了beyond这个词)&/b&&ul&&li&(1)个人认为比亚迪BYD的内涵,实际是可以改为:&br&&/li&&li&英文版本:“Beyond,Build Your Dream!”&br&&/li&&li&中文版本:“超越,成就你的梦想!”&br&&/li&&br&&li&beyond这个英文单词,要内涵,有内涵;要情怀有情怀。(beyond本身为超越的意思,符合比亚迪的公司文化。&b&Beyond也是著名乐队的名称&/b&,给人一种有情怀的感觉。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想用两个句子来描述这个词——更具创新,不乏经典。正如Beyond乐队,那首“光辉岁月”,激荡了多少人的心,Beyond不仅代表一个时代,更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比亚迪的公司文化和beyond这个词非常吻合,比亚迪的磷酸锂铁电池算是一种创新。再者,比亚迪公司在深圳,深圳也是一个年轻、充满创新的城市。还有,人人都喜欢“进取”这个词,我相信很多人喜欢看周星驰的电影在于每个“屌丝”终有一天通过升级打怪,当上大英雄,出任救世主,迎娶秋香姐,走上人生巅峰。&/li&&li&ps:至于会不会和Beyond乐队产生版权问题值得考虑。&/li&&br&&li&(2)BYD因为谐音关系,产生很多歧义(例如:biyangde)。比亚迪公司应该通过广告侧重宣传“beyond”的含义——BYD不是biyangde,是beyond的,是不是顿时高端大气上档次?比亚迪BYD是源于“Beyond”这个单词(这个来源不清楚,希望BYD公司的相关人员核实。)&/li&&li&狗剩≠GODSON&/li&&li&我觉得beyond非常适合比亚迪,不仅音似,形也相同。我真的很想吐槽比亚迪之前的“一路同驰骋......”&/li&&br&&li&(3)英文字母直接作为车标的企业也不少,想做得好的很难。KIA(起亚)、FIAT(菲亚特)、Ford(福特)&br&&/li&&li&福特的英文logo像是跳跃的“兔子”,我觉得这个设计很赞,我个人觉得logo设计应该拟物形象化,小米手机虽然很山寨,但是那个miui的logo设计很不错,看起来很用“心”。从个人的观察角度来看,logo设计我觉得要满足两点要求:非常小的情况能看清楚,大的情况依旧很漂亮。&/li&&/ul&Q3.&b&补充一下比亚迪产品线命名问题,大众、福特、丰田的车型一般都有一个英文名加中文名,如果只有一个型号,给人的感觉冷冰冰的,缺乏感情。宜家产品的特色就是每个产品都有一个拟人的名字(传说宜家创始人记不住型号名字,因此把名字形象生动化)。产品线(命名)混乱是兵家大忌,htc出来躺枪......&/b&&br&&img src=&///28f4e69cfba3ca7d7c43_b.jpg& data-rawwidth=&999&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9& data-original=&///28f4e69cfba3ca7d7c43_r.jpg&&&br&&b&
PIC.1 BYD车型命名&/b&&br&&br&&br&&br&&img src=&///07d93c448d683ecf015c30_b.jpg& data-rawwidth=&976&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6& data-original=&///07d93c448d683ecf015c30_r.jpg&&&br&&b&
PIC.2丰田车型命名&/b&&br&&br&&img src=&///b1be331b3a9e871a0cea32_b.jp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8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b1be331b3a9e871a0cea32_r.jpg&&&b&
PIC.3大众车型命名&/b&&br&&b&
中文名是不是比英文加数字有感觉?&/b&&br&&br&&br&&b&Q4.汽车和手机&/b&&br&&ul&&li&&b&我引用手机是更加“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品牌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共通的。引用htc的例子是想说明htc机子是什么作死的,型号那么混乱,会给消费者造成很大认知困惑。 引用小米是虽然小米设计很山寨(能发现小米1-4代外观的传承吗?没有),但是从营销的角度上是成功的。&/b&华为、中兴也推出自己的互联网品牌——华为荣耀、中兴nubia。之前跟我的老师讨论过“国产手机如何与外资品牌手机对抗”的问题,最后讨论到魅族的社区文化。小米的成功也有得益于它的社区文化。&b&。&/b&当然,基本所有国产企业走这条路线是正确的,毕竟汽车行业的售后很重要,比亚迪可以通过改善服务来提高好感,组建官方车友群,为车友的保养问题、改装问题提供专业指导。&br&&/li&&br&&li&现在汽车越来越大众化,而不像以前那样车子=房子(现在几万块能买一辆车,但是能买一套房吗?)。上个世纪90年代,如果有人开捷达已经算混得很不错了。但是现在拥有一辆车不是神话,车子更像是家用的“高级电器产品”。但是我同意一点,自主品牌汽车推出高端品牌并不是做手机那么简单,有太多的东西要考虑。&/li&&/ul&
从个人观点来说,比亚迪的管理以及营销能力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比亚迪的管理其实离丰田本田这些企业有很大差距,此前比亚迪疯狂扩张,4s店的品质良莠不齐,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包括库存的积压。 比亚迪曾经是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黑马。2003年,其通过收购西…
&p&德资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世界500强。目前被公司调到德国这边工作。&/p&&p&如果不考虑成本,办法肯定有的。大气一点,直接用钱砸,把奔驰宝马整个公司买了。当然,人家以前怎么干,今后还是怎么干。咱不插手,只是背后的所有人变了,变成天朝国产汽车的海外基地了。&/p&&p&如果觉得这个方案太过蛮横,还是想从头做起,那么需要考虑如下因素。&/p&&p&1.
设计&/p&&p&设计是需要积累的。后人是在前面几代工程师的基础上慢慢改进的。&/p&&p&即使你花大价钱请来原班人马,他们也无法平地给你设计一个顶级汽车来。&/p&&p&况且,作为世界顶尖级的车企,很多汽车上的改进,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现成的方案。所以,根本找不到可借鉴的东西,这些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和挫折中取得的。&/p&&p&国内大多数车企恐怕还多是借鉴国外车企已有的一些东西,来设计汽车的。这个高下立刻可见。&/p&&p&此外,汽车行业的设计,是需要很多辅助工具的支撑的,包括硬件,软件等等。顶尖企业里面的很多工具都是自己公司做的,典型的长期需求积累,量身定制,外面根本没有,有钱都买不到。&/p&&p&当然,你可以说基本上外面也能买到类似的第三方设计工具。但是对于通用的东西和定制出来的东西的区别,你可以想象一下外面连锁店糕点和顶级酒店秘制糕点的区别。&/p&&p&2.
生产&/p&&p&生产的工艺,流程,品质监控,没有太多涉足过,鉴于前面有人已经提过了,我也不参和了。&/p&&p&然而,本人之前在生产汽车配件的设备部门工作过,我想从生产设备方面补充一下。&/p&&p&这个也是悲剧,在天朝,你可能连一个看似简单的螺丝都找不到,需要进口。别笑,按照德国人的标准,这种事情屡见不鲜。&/p&&p&制造生产汽车的设备生产线,不比生产汽车本身简单。所以除了一些简单的,要求不高的设备外,其他都需要进口。&/p&&p&你可以说,我花大价钱,请奔驰宝马同样的供应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图样图森破阿。&/p&&p&首先,很多产品的制造,是和产品规范紧密相关的。人家不可能依照奔驰宝马的产品规范,给你提供设备,这不仅没有意义,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通常供应商都有保密义务的。&/p&&p&那么,你自己提需求买设备了。生产方面很多细节的需求,也是要不断积累经验的,并且这个也和设计是紧密相关的。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你就必须要考虑如何生产了,譬如,如何进行产品测试,&/p&&p&测试标准是什么,精度误差范围是多少等等。&/p&&p&所以,提不出好的要求,就得不到好的生产设备。而提要求的能力,目前也不是钱能解决的。&/p&&p&3.
供应商&/p&&p&前面生产部分,已经部分提到了供应商的状况。这里再补充一些。&/p&&p&我所知道的我们公司在德国的某些供应商,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以中国人的看法,这纯粹就是一本地作坊。人少产品也少,看起来很不稳定。可是人家能数十年如一日的为我们提供非常稳定高质量的产品。&/p&&p&可能也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部件,但是就是在别的地方买不到。&/p&&p&你能想象这种事情发生在天朝吗?或者这时,你想花钱找他们买,对不起,不卖。&/p&&p&这种德国的本地小供应商可能只要有一两个大公司客户就能喂饱,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共生的关系,联系非常紧密且稳定。如果还有额外的生意过来,有可能产能不够,或者根本就是不差钱,也不想扩张。&/p&&p&没办法,德国人的有些文化,和中国人的很不一样。&/p&&p&4.
人才&/p&&p&高校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类汽车人才。德国的教育体制又保证了不仅能提供优秀的工程师,还能提供合格的低端技术人员,这些都是汽车行业设计,制造,管理所必需的。&/p&&p&另外,企业也给高校提供了非常多的实习,论文机会,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赞助,造就了大量的人才储备。&/p&&p&不少企业里面的中高层,也会转去学校里面当教授,这样的教授,不仅具有理论知识,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p&&p&企业文化方面,企业给工程师提供了很多机会,能让他们在一些很窄的领域进行长时间的钻研,达到精益求精的结果。很多人可以自豪地说:我做的东西,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在做。&/p&&p&敝人有幸,周围有不少工程师都是这样的。&/p&&p&这些方面,完全就不是钱能解决的。政府及社会在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p&&p&总结来说,德国汽车的成功,绝对不是孤立的几个著名车企的成功。背后还有无数个著名,非著名的公司组成的强大产业链,以及政府,学校对于政策,环境,人才的支撑。&/p&&p&所以,还是那句老话,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p&&p&知乎处女答,轻点踩,谢了!&/p&
德资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世界500强。目前被公司调到德国这边工作。如果不考虑成本,办法肯定有的。大气一点,直接用钱砸,把奔驰宝马整个公司买了。当然,人家以前怎么干,今后还是怎么干。咱不插手,只是背后的所有人变了,变成天朝国产汽车的海外基地了…
居然上每日推荐了!?那我必须来加料,否则对不起小编们。多图了,流量党人注意。&br&  下面评论里有人果然说我是韩系车托了,那我先来表明立场:自己买车选择次序大致是&b&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b&&b&但是,给朋友推荐车型时,&/b&&b&我会&/b&&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比如我自己在买丰田之前,第一首选是K2,被亲爱的老爹否定了,理由和大家一样:韩国车不行!后来绝定了301,老婆却不是很满意。呵呵,都是缘分。&br&  大家爱说个人经验,我也谈一下把,要关注整体,样本也要有:我舅是的士司机,他告诉我,他们公司的韩国车(上一代伊兰特,不是悦动)10W公里开发动机,德系车(当然是老桑塔纳和捷达)40W,日本车20W(铃木SX4,不知道东南的三菱我舅划到哪里……另外,从他的语气来看,日本车的数据不是非常肯定)当时我是不以为然的,10W?估计5-7年我就再换一辆了,哪里到10W公里?凸^-^凸&br&&b&  从&/b&&b&不喜欢涡轮增压,不喜欢双离合,机械增压、8AT和CVT自是极好的。&/b&&b&这叫啥,我这叫情怀~&/b&&br&  当然,这里不包括ABB这类高端品牌,那必然还是他们的天下。我会告诉你们我现在最希望入一辆DS5吗!我会告诉你们看到Macan真车时,我就醉了吗?双色球颜射我吧!(等等,前面两车都是涡轮增压的?&b&这操蛋的市场!&/b&)&br&&img src=&///3bef8eeafb88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3bef8eeafb887_r.jpg&&&br&=============================UPDATE 2====================================&br&6 关于韩系车的动力总成&br&  废话不多,直接上图。&br&&img src=&///734aba51c16bef63a54a053ad12f8d34_b.jpg& data-rawwidth=&1236&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6& data-original=&///734aba51c16bef63a54a053ad12f8d34_r.jpg&&  由上图可知,朗动139.80kg/L,高尔夫149.11kg/L,福克斯147.84kg/L,卡罗拉154.63kg/L。(整车质量/实测油耗,我不知道这个专业名词是啥,文科生,不谢)可见1L油,卡罗拉、高尔夫、福克斯都能带动150kg的质量,而现代朗动只带动140kg,&b&完全是两个等级&/b&。特别注意的是,朗动的标称马力还是最大的。因此从整体来看,第二大的车身,最轻的质量,跑出了第二大的油耗。压榨出来的那点动力,只比福克斯快了0.2秒,可是人家比你重了近100kg。对比了那么多,终于韩系车露怯了。&br&  关于变速箱,丰田有爱信,大众有DSG(也用爱信的6AT,貌似奥迪的CVT也是爱信的),日产有Jacto的CVT,Honda有平行轴,宝马还有ZF的8AT。现代的变速箱却很少提及,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变速箱也不是韩系车的专长。&br&  再看另外一方面,爱信和ZF作为供应商,供应了大量的厂商,多到我都懒得列举。但是韩系?我记得某自主品牌(长城?)用的是现代提供的AT变速箱……你看,人家东西卖不掉,只能“忽悠”自主了……&br&&b&不过这块数据实在不多,烦请专业人士多做分析。&/b&&br&=============================UPDATE 1====================================&br&5 关于韩国车的安全性&br&  安全性,一定一定是大家最最最关心的问题,重视程度甚至超过对车型动力总成。So,为了公正起见,我仅选择抽取近09年后E-NCAP的碰撞结果(09年前没有总分,不易于统计,希望详细了解,点这里&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ME | Euro NCAP&i class=&icon-external&&&/i&&/a&)。Class选择small family car 和large family car。同样抽取大众,丰田,福特,现代(因为韩国车在欧洲真不十分畅销,&b&所以有可能选取同平台的起亚车型&/b&),之所以不把宝马、沃尔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品牌纳入,一是由于高端品牌在安全性上高于一般品牌是必须的,二是韩国高端车市场空缺,无法对比。&br&  话不多说,看图:&br&&img src=&///b2668029ffa04e8af0a9d_b.jpg& data-rawwidth=&978&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8& data-original=&///b2668029ffa04e8af0a9d_r.jpg&&  真心没有&b&显著差距,&/b&不知道各位日韩车黑做何感想。(哼哼,我知道,你们一定说E-NCAP是欧洲测试的,车辆与国内在售的不一样!好把,如果我引用C-NCAP,你们一定就跳出来说,国内测试都是造假的!好把,请问什么数据是真实的?您的嘴?臣妾我真心做不到!)&br&  现在,我将同一年度(2012),用统一标准测试的现代i30(应该就是国内朗动,起码同平台同级别)福特福克斯和大众高尔夫做详细对比,四色成绩分别对应:成人保护,儿童保护,行人保护和安全辅助(就算ESP啥的):&br&&img src=&///c18afb8954d_b.jpg&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c18afb8954d_r.jpg&&&img src=&///e622c52e9c45723afcb808f4dae5aafe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e622c52e9c45723afcb808f4dae5aafe_r.jpg&&&img src=&///4ea1ed8d071d9de68012ddb33fb0fb54_b.jpg& data-rawwidth=&873& data-rawheight=&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3& data-original=&///4ea1ed8d071d9de68012ddb33fb0fb54_r.jpg&&  从对比可以明显看出,现代不仅没有与其他两个品牌有太大差距,甚至在儿童保护和安全辅助上赢了对手,特别是在安全辅助上,高15%。其余几项,现代落后不超过5%。在此我多说一句,本题讨论的是&b&韩国车整体水平&/b&,那么个别车型,个别市场(你懂),不在讨论范围内,&b&即只谈能不能在规模上做得到,不谈有没有做。&/b&&br&夜深了,关于动力系统等的对比明天(或者后天,或者不)再更新,如果我能百度到想要的数据的话。&br&&br&  有预告么?&b&有,大概是我黑韩国车的开始。o(∩_∩)o ~~各位么么哒!&/b&&br&&br&==============================&b&原 文&/b&=====================================&br&&b&1
所谓的用车体验大多不靠谱&/b&&br&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网络上,很多人都会对各类车型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当然是OK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就是所谓的观点,体验,真相,很多谈的都是&b&个例&/b&,只能作为&b&参考&/b&,而非&b&结论&/b&。无论此人的名头是什么,只要是&b&无责任&/b&个体的发声,请多一份怀疑。所谓无责任个体,就是论坛上各种用车&b&经验&/b&,所谓的修车师傅的&b&忠告,甚至包括专业汽车网站(这点貌似我说的废话)。&/b&&br&&b&  愿意有三:&/b&&br&一是在互联网世界,你怎么知道和你聊天的不是&b&一条狗&/b&?键盘侠、水军,砖家充斥着整个互联网,所谓的真心推荐、诚挚意见、宝贵经验都&b&无从考证&/b&&b&真实性&/b&。(准确的说法,是考证的成本太高)比如,我说我是专业汽车网站X家小编,你信吗?就算是修车店的师傅(&b&水平你造吗&/b&),开了多年车的司机(&b&开过宝马还是奔驰你造吗&/b&),所给的经验都不能算客观,仅供参考。&br&  二是&b&样本无法代表整体&/b&。先退一步,假设网上说的案例,经验都是真实的,但是这些仅仅只是随机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全部情况。比如,目前速腾断轴事件,已知投诉约有700余件,仅仅计算已知今年1-7月速腾累计销售182272辆(见下图,数据来源:新浪汽车),&b&仅占销售量的0.4%&/b&,我还没有把去年的速腾销量计算在内,否则比例更低。那就好奇想问,到底是用户是使用不当,还是速腾质量确实有问题?这其实需要厂家、国家有关部门或NGO出面,发布权威的调差报告才能下定论。&b&(呵呵,这就是厂家无耻的地方,因为真实的数据,只有厂家自己知道。所以,你们以为我是大众粉?图样!!)&/b&&br&&img src=&///0ea2fc55fd46fa3b6d3f5bbdf0661732_b.jpg& data-rawwidth=&786&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6& data-original=&///0ea2fc55fd46fa3b6d3f5bbdf0661732_r.jpg&&&br&&b&  三是个体无需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即站着说话不腰疼。&/b&对于提出观点的人来说,不是自己掏钱买车,又无需承担买错车型的后果,因此可以很轻易的做出对车型有“偏颇”的判断。当然,这里指的不是所有人,只不过请看&b&第一条&/b&。&br&==================================分割线==================================&br&&b&2.
撇开价格谈车型优劣都是耍流氓&/b&&br&  如果夏利只卖3000块,它就是神车。如果1.6L的高7敢卖30万,哪凉快哪里呆着去。&b&品牌和车型的定价就基本决定了这个品牌和车型的定位。&/b&从这个方面来看,&b&韩国车确实不如欧美日&/b&。现代起亚自己已经认怂了,大家也不要争。毕竟做企业的都不是慈善家,没人会与利润过不去,能卖的贵,为什么不卖呢?当然是因为韩国车就算标价高了也卖不动,是徒劳,为了销量还需要降价,进而造成品牌掉价很快很大的不良印象。&br&  所以,举个实例。既然很多人都已紧凑级为例,那我也选择该级别几辆代表车型(即全球战略车型,而不是像朗逸那种特色产品)做对比,且均均为&b&自动档入门车型&/b&(因为厂商经常将手动乞丐版报价拉低,造成车型整体便宜的假象)。&br&&img src=&///711a1bdf8d_b.jpg& data-rawwidth=&1543&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43& data-original=&///711a1bdf8d_r.jpg&&  对比上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售价高7&福克斯&卡罗拉&朗动,在终端零售价上,哪怕是上市2年有余的福克斯,价格依然高过刚刚上市的卡罗拉。虽然从配置上看,高7和福克斯多了ESP和日行灯,当这两样的成本差价绝对没有售价体现的那么多。也可以说,正是由于大众和福特的品牌溢价水平更高,因此可以支撑起略高的配置。好,这就是四国&b&汽车工业平均水平&/b&的基本体现。如果还不理解,请参考iPhone,当初4999就是手机的标杆,哪怕三星盖世系列也卖过4999甚至更高,但是3个月后,iPhone还是4999,三星大约就只有4599了。&br&==================================分割线==================================&br&&b&3. 不谈论需求的,都是大流氓&/b&&br&  日韩车的一大特点就是空间大,省油其实还是第二位的。对比起福克斯和高7,纵向空间一般是日韩系车型获胜。这一点,就算是车黑也不会否定。所以,这就很自然的扯到了一个评价车型最为根源性的问题,即&b&评价体系&/b&。而且体系本身,也会有很多质疑。比如,喜欢驾驶,对操控有要求的人,对动力,底盘,悬挂要求就高;仅仅只是城市代步的买菜车,要求的就是舒适,省油;如果家人人多,或者家人身材就比较高大,那么空间才是首要考量。(这几样的前提都是价格相同)&br&  SO, 假设有A、B、C三人,分别列出自己的评级体系,可能是这样的:&b&(我仅仅提供一种分类方式,仅供说明,其实考量项目还有很多,比如售后、品牌因素等)&/b&&br&&img src=&///aba5a240bd61ef4e5e01b437ebe3271d_b.jpg& data-rawwidth=&811&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1& data-original=&///aba5a240bd61ef4e5e01b437ebe3271d_r.jpg&&  可以明显看到,需求不同,同样两款车型的评价就不会相同。这也是各大汽车网站在横向对比评测之间的猫腻,哪怕&b&单项客观公正无比,仅仅在评价体系上做一些手脚,就可以把原本实力相当的车型拉开一个档次&/b&。当然,这是个别网站才这么掉节操,更多是由于评价纬度上有所欠缺,直接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评测分数与实际的销量并不成正比。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例子是汽车X家做过的两个横评:排名第一的蒙迪欧致胜卖不过上一代雅阁,评价倒二的新RAV4销量前三……(此处绝非黑X家,我是其忠实用户)&br&==================================分割线==================================&br&4. 期待真正的NGO&br&  只有真正独立靠谱的第三方,也就是NGO的出现,才可能有可靠调查,理性分析,才获得真实的汽车可靠性,这亦是题主问题核心,让我们共同期待。随附美国这几年的调查结果:&b&虽然总体仍然不行,但是已经努力进步,近几年已达到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是我对韩国车的最终看法。 &/b&&br&&br&&a href=&.cn/news/882-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车辆可靠性调查排名列表&i class=&icon-external&&&/i&&/a&&br&2012&a href=&/others/559713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图文】J.D.Power美汽车可靠性报告出炉 丰田夺魁&i class=&icon-external&&&/i&&/a&&br&2013 &a href=&/auto//457235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D.POWER发布2013年车辆可靠性北美排行榜&i class=&icon-external&&&/i&&/a&&br&2014 &a href=&http://www./rp/72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D. Power发布2014年美国新车质量可靠性排行榜 保时捷夺冠,汽车中国&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利益相关:别克、雪铁龙、丰田车主(&b&先后拥有,别误会&/b&)
居然上每日推荐了!?那我必须来加料,否则对不起小编们。多图了,流量党人注意。 下面评论里有人果然说我是韩系车托了,那我先来表明立场:自己买车选择次序大致是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但是,给朋友推荐车型时,我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自己…
机械类本科知识,受邀科普吧。&br&&br&发动机转速 / 总速比 = 输出轴转速&br&&br&输出轴转速 * 轮胎半径 = 轮胎线速度,也就是正比于车速。&br&&br&升挡时车速变化很小,输出轴转速变化也很小,速比变小,发动机转速当然变小了。&br&&br&-----------------&br&&p&问题描述改了……题主你之前确实描述不清啊……&/p&&br&进一步说明原因么,&b&&u&一句话,就是离合器接合,要求发动机转速与变速箱输入轴转速必须同步,离合器的摩擦力把发动机转速拉下来了&/u&。&/b&至于为啥不是车速上升,那是因为:&br&&br&&b&&u&1. 发动机无法提供短短零点几秒换挡时间内车速上升所需要的巨大扭矩。&/u&&/b&&br&&b&&u&2. 相对于整车质量来说,发动机转动惯量太小了&/u&&/b&。&br&&br&刚想了一下,其实再进一步解释可以用到很多汽车理论的知识,如果周末有时间的话来补充补充。真要去算算还蛮有趣的,我们可以脑洞大开地算算,如果发动机转速不变,车速上升,将会出现一个多么变态的发动机,和多么奇葩的换挡。
机械类本科知识,受邀科普吧。发动机转速 / 总速比 = 输出轴转速输出轴转速 * 轮胎半径 = 轮胎线速度,也就是正比于车速。升挡时车速变化很小,输出轴转速变化也很小,速比变小,发动机转速当然变小了。-----------------问题描述改了……题主你之前确实描…
9790 人关注
1207 个回答
1569 人关注
16516 人关注
352 个回答
7210 人关注
4956 人关注
587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备胎拿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