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201届六三班李益凡

贾平凹从“剽窃案”陷入“嫖妓门”(33)
附录:(3)第六届“天马”文化旅游节文博会展览词
&&&&&&&&&&&&&&&&
武威作家群体硕果累累&
&&&&&&&&&&&&&&&&
凉州兵团成为学术课题
2006年,在甘肃省社科联主办的《社科纵横》杂志第12期上发表了兰州大学学者院中科先生的《文学的本土情怀和大众视野——论“凉州兵团”在文坛的崛起》一文,对凉州兵团的形成和崛起做了全面的论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社会的大变革,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历史条件。早在粉碎“四人帮”、党中央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初,武威地区就有一大批新老作者拿起笔来,用自己的心声,歌颂党和人民的胜利,揭露极“左”思想的毒害,热情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崭新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进一步追踪时代前进的步伐,感应历史发展的脉搏,深入生活,解放思想,在追求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多层次、全方位准确而有深刻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同时,追求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个性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武威文学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喜人局面。武威的自然地理山水风光有雪域高原、祁连冰川、黄土大山、森林草原、河西绿洲、大漠瀚海、峻岭险峰、天马骆驼、胡杨红柳,无不与中原南国大相异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活跃在西部文坛的武威籍或以凉州为第二故乡的16多位作家,在武威文化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吸吮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长大,血液中流淌着武威人的粗犷豪放,共同以大西凉为创作背景,在思想倾向、创作见解、审美趣味、文学风格等方面较为相近相似,在创作实践中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了一个文学派别——“凉州兵团”。
文学是一定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花朵和果实。甘肃地跨多种经度、纬度地带,自然风光类型多样。雄浑壮美的戈壁沙漠、规模宏大的雅丹奇观、白雪皑皑的冰川雪山、一望无垠的草原牧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风光秀丽的陇南美景等等。种类之多,景观之奇,为世间罕有。河西走廊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文化纽带”,“凉州”是古代北中国三大文化中心之一,曾经有过金戈铁马、耀武扬威的辉煌过去。
上古大禹治天下分九州,汉时武帝置十三州始有凉州。凉州大地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南面祁连、北抵沙漠、东接黄河、西通欧陆,汉置四郡武威居其一;这里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素有“河西天府”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五凉”朝代交替、政权更迭、英雄辈出,无数文人豪士留下千古绝唱。仅武威人自己创造的文化,自己培育的文人就令国人惊叹。独具一格、上承建安、下启隋唐的“五凉文化”是武威人创造的;五言诗的先河是凉州北朝诗人阴铿先开的;唐玄宗、杨贵妃亲自教习的宫廷舞《霓裳羽衣舞》——西凉伎乐,是武威人所创的;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唐代大历十大才子之一的李益是武威籍的;千载不衰、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狮子舞是武威产的;西方佛教文化是经武威消化而传向内地的;何况,武威还是全国保存西夏文物最多的地方之一。有如此之多文化积累和创造的城市,天下又有多少呢?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政论家、《世界论坛报》总主笔王北固于1999年发表了《凉州兵团在三国史上的特殊地位——从马超助刘备取蜀说起》的论文。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王家达借用历史学家总结出的响亮名称,给这个作家群体冠以“凉州兵团”的美誉!他们以弘扬丝路文化,复兴“河西文化带”为己任,这批作家有了比较一致的思想倾向与文学见解,采用相同的创作方法,因而形成相近相似的文学风格,从此进军全国。
文学流派的形成是民族文学成熟与繁荣的产物。自1979年以来,以《红柳》文学杂志为阵地,武威绿洲上出现了两支并列的作家队伍:
一、地域支派:张驰、潘竟万为代表的“西部天马”系列,董洪、王登渤、王登友为代表的“民族融合”系列,雪漠、唐达天、姜有成、杨澄远、盛九曲为代表的“大漠瀚海”系列,阎强国、许开祯、文梓、杜万青、张奋武为代表的“黄土山庄”系列,颜明东、乔高才让、才旺瑙乳、旺秀才丹、靳万龙为代表的“雪域草原”系列,李田夫、雪琪、李学辉、高尚升、罗文擘、董堂寿为代表的“绿洲农村”系列,王梦鲜、石万鲁、买光立、寇明林为代表的“戈壁山川”系列,李林山、赵国珍、张澎、连芝爱、赵旭峰为代表的“五凉风情”系列,宋振林、吴子胜、王雪峰、梅生虎为代表的“祁连散文”系列,徐万夫、张永钟、杨依峰、谭玉珍、张柏年、白风麟为代表的“河西古诗”系列,冯田民、杨才年、刘期相、岳永进为代表的“西凉歌词”系列;
二、时代支派:陈玉福为代表的“1号”系列长篇小说,徐兆寿、崔德明为代表的“非常心理”系列,马燕山、汪泉、阎世德、王文元为代表的“新闻主义”系列,史生荣、院中科为代表的“围城教授”系列,姬广武、王相山、郭开洲为代表的“人口移民”系列,李本琛、师永刚为代表的“长城军旅”系列,赵燕翼、陈兰云、董伟、黄梦芸为代表的“丝路少年”系列,古马、朵生春、谢荣胜、刘润和、叶舟、付石磊、陈福林、杨菊荣、彭华为代表的“边塞新诗”系列等等。
这两个支派的作家们的创作个性五彩缤纷,显示出了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他们从各种角度反映西部的风土人情,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凉州兵团”。
1990年10月,武威文联为国庆40周年献礼主编了武威地区文学作品选集《戈壁·
绿洲·旭日》,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对“凉州兵团”阵容的初次检阅。时任武威地委副书记的杨兴昌同志在名为《印象与期望》的前序中预言说:“在我们武威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生活着具有典型中国西部人特征的、勤劳质朴的一百六十多万劳动人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又是逢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那么,有了我们这样一批深沉地热爱武威,坚实地植根武威,执著地追求艺术的文学工作者,而在经济和其它方面的暂时的落后,就不会也不能妨碍我们这里产生好作品和大作者的。事实已经在证明并且不断在验证这一点。”
日和4月17日,在武威籍作家长篇小说的新闻发布会和首发式上,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家达两次称赞:“武威的作家在甘肃文坛上迅速崛起,形成了‘凉州兵团’,他们为甘肃文坛争了光!”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到来之际,“凉州兵团”在西部文坛崛起亮相会于兰州的黄河楼船上召开,一个青年作家群集体亮相,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因而“凉州兵团”宣告崛起,这在西部文坛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们其中有人荣获了“冯牧文学奖”等许多省部级乃至全国性大奖,多次受到了著名评论家雷达,中共武威市委书记张绪胜和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兼文联副主席及甘肃省文学院院长冯树林等人的高度称赞,有的作品还被拍成了影视剧,在全国文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凉州兵团”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西部天马”系列: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理上沉淀着一种“马崇拜”的精神内核,不仅无数英雄的辉煌历史是在马背上写成,历来盛世的繁荣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也都离不开马背的驮载。
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它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龙雀,既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的极品,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图形。99匹铜车马仪仗队将排满阵中,紧随“左骑千人官”张江身后奔驰。铜俑马个个腿劲臀圃,形成浩浩荡荡之气势,显示出“破羌将军”席卷河西走廊,并吞羌敌匈奴之雄心,使人大有时空倒转,光临古战场俯瞰骑兵排山倒海阵势的惊叹感觉。
从野马的驯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同我们民族走向文明,走向统一和繁荣的步伐一致的!骏马是河西走廊羌族先民的图腾,天马成为汉代英雄的化身,维护丝路最早的战争就是汉武帝发动的汗血马之战,所以骏马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讴歌的意象。
1983年李田夫在《陇苗》4月号发表报告文学《铜奔马出土记
》,后又在《红柳》杂志和《报告文学》杂志上转载。
日杨澄远在《兰州报》第3版上发表《铜奔马出土的故事
1986年武威文联主席潘竟万的民间文学集《天马的故事》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7年董洪的诗歌《马超龙雀》被编入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的朝觐》一书,武威知名作家李田夫据此改编成了一个童话故事,发表于《小白杨》杂志上。
1992年8月张弛创作的长篇小说《汗血马》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品对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马崇拜”集体心理做了微观上的考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现实主义力作,其中篇小说《驽马》也获得了好评,他本人曾获中国作协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颁发的《当代》文学奖等。
1992年王相山、宋振林在《金星》第5期发表报告文学《马超龙雀之谜一解》,后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10余家报刊节选。1993年范秉中据此改编,沈勇绘图在《奥秘画报》第4期上发表《马超龙雀之谜》的连环画。&
1992年8月董洪、张景发在香港未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欲饮琵琶马上催——西凉美酒史话》一书中发表《飞马奔雀》的史话体故事。
1992年8月董洪在《诗刊》社主办的《未名诗人》杂志上发表了《秦汉图腾》(组诗三首)。
1992年王相山发表散文诗《梦醒天马》。
日董洪在《甘肃广播电视报》第5版上发表散文《铜奔马的荧屏缘》。
1994年4月董洪在《甘肃日报》的周末版上发表散文《铜奔马之缘》。
日董洪在《兰州晚报》第5版发表散文《郭沫若与铜奔马》。&&
1994年甘肃飞马艺术传播有限公司采用董洪的剧本《飞马奔雀》筹拍10集电视连续剧,被《光明日报》、《甘肃日报》、《贵州日报》等10余家报纸炒作,影响颇大;后来启发香港星光娱乐有限公司拍摄出了武侠片《铜马铁燕传奇》。
日董洪在《民主协商报》发表史话《金马张与铜奔马》。
1999年9月,董洪的纪实散文《铜奔马出土之谜》荣获甘肃省旅游局、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纪念铜奔马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征文一等奖。
1999年9月,董洪的艺术论文《飞马奔雀——中国旅游标志原始最准确的名称》荣获甘肃省旅游局、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纪念铜奔马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征文一等奖。
1997年7月《甘肃日报》上开始连载陈作义的报告文学《铜奔马出土记》。&&&&&&&&&&&&&&&
1997年陈作义在《纵横》杂志第11期上发表《武威铜奔马出土的前前后后
日陈作义的《武威铜奔马出土记》被《作家文摘》转载。
1988年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刘期相的中篇小说《铜奔马》(单册)。
2004年9月董洪25000字的纪实文学《铜奔马腾飞记》在新浪网上发表,并被多家网站转载或节选。
2004年与师永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的骑兵》同名的电视连续剧由中央电视台摄制播出,引起很大轰动。
二、“民族融合”系列:
历史上的武威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大熔炉,所以反映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凉州会盟”等重大历史事件成为近年来的创作焦点。
1986年,李伯衡以弘化公主出嫁和亲吐谷浑为题材编写的话剧剧本《箭插河源》在《甘肃戏剧》杂志上发表。
1994年,由徐祜编剧,武威地区歌舞团首先排练出了内容反映八思巴伯侄赴“凉州会盟”从而使西藏和平纳入中国版土的歌舞剧《凉州会盟》,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的外围演出。
1995年,由王登渤编剧,甘肃话剧团排练出了大型话剧《马背菩提》,参加了甘肃省新剧目调演,获得该年度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少数民族戏剧孔雀奖。
2005年,由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董洪和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王登友联袂,历时8年创作的长篇电视小说《雪域天骄——凉州会盟演义》被列入甘肃“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最能体现本土情怀和区域文化特点”,故成为“凉州兵团”在甘肃文坛崛起的标志性作品。
这部重大历史题材的英雄主义长篇小说从政治、文化的高度,从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凉州兵团”创作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视点,抓住了历史的着眼点。历史上的凉州会盟决不是一次简单的和平谈判,当时蒙古大军扫平了蒙古各部,消灭了西夏王国,占据了北中国广大的疆域,凉州王阔端虎视眈眈陈兵乌思藏边境,战争一触即发,然而具有完全不同历史习俗和民族传统的两个国家却出乎意料地和平统一了,避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杀戮和征伐。这一切毫无疑问地归结为“凉州会盟”的历史功绩。作品以蒙太奇式的手法,以跨越时空的笔触,以电视场景式的描写,从地方风俗、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700多年前发生在凉州大地上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今天读来仿佛嗅到的是远去的硝烟,展现出来的却是和平、繁荣和智慧的力量。在台独分子和达赖等海外反华分裂势力摇唇鼓舌、猖獗一时的今天,这部具有鲜明凉州地域特色的历史小说无疑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难怪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王家达先生多次强调:“《雪域天骄——凉州会盟演义》是形成‘凉州兵团’里程碑式的作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指示以此为蓝本改编电视连续剧《武威会盟》,并亲自担任顾问,这不但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该剧的拍摄对于贯彻执行《反分裂国家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政治意义。
2005年,李本深编剧的历史题材影片《月圆凉州》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北京首映活动,后来还登上联合国总部的大雅之堂,受到温家宝总理的称赞,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
三、“大漠瀚海”系列:
武威东面的腾格里大沙漠是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民勤县处于戈壁沙漠四面合围的死亡之海,温家宝总理指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常年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作家,目睹和体验着大自然对人的压迫虐害和人对自然的顽强抗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就会显得格外深沉。
1986年武威文联主席潘竟万的长篇小说《沙漠奇遇记》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随后又发表长篇小说《山羊特使》、长篇报告文学《大漠风采》、《鲜红的太阳》。
1989年10月李田夫的短篇小说《大漠恩怨》编入敦煌文艺出版社《国庆40周年武威作家献礼文集》一书。
1989年10月姜有成的散文《沙漠深处》编入敦煌文艺出版社《国庆40周年武威作家献礼文集》一书。
1989年10月焦西生的沙乡散文《月是故乡明》编入敦煌文艺出版社《国庆40周年武威作家献礼文集》一书。
2001年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祭》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一个小村庄一家几代人的生活场景,读者从这个座落于丝路古镇大漠边缘农村的悲欢离合中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从一个家庭的兴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俗话说,一滴水知大海,一落叶知天下秋,雪漠营造的世界正是这种小中见大的宏伟架构。雪漠于200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猎原》同样获得好评。
2003年唐达天发表了中篇小说集《悲情腾格里》,长篇小说《绝路》、《毛卜喇》,他的作品以描写西部大漠见长,被誉为是甘肃文坛的实力派作家之一。
2002年阎世德的报告文学《沙尘暴:千里河西的梦魇》被国家教育部教材编辑室全文收编在全国中学生自读课本。
2006年,汪泉的长篇小说《沙尘暴中的深呼吸》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原甘肃省文联副主席赵燕翼等人的高度称赞。
四、“戈壁山川”系列:
西部小说家们的审美情感中积淀着西部的地方文化的因素,这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都有所表现,也是这些与西部土地和人民血肉相联系的作家们自觉地从西域文化中吸取营养的结果。广阔而寂寞的西部因为有了无垠的戈壁进而有了苍凉感,作家们由西部古营垒、汉长城、万顷坟冢、苍凉的烽火台、狼烟墩的西部感受,经过审美情感的蒸腾,在小说中以哲理的人生体验款款传达出来。“凉州兵团”和西部文化息息相关,他们曾明确表示自己“心属山河”,西部的土地,尤其是戈壁,成为“凉州兵团”作家生活的有机部分,他们的小说中那些回肠荡气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来自他们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大戈壁对豪迈又苍凉的汉长城等意象的深切感受。
1988年2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潘竟万搜集的凉州民间故事集《凉州传奇》,由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他还出版了传说故事集《祁连山传说》,长篇报告文学《神奇的大山》,长篇历史风俗集《丝路重镇凉州》等。
1988年戴冬生的中篇小说《翠喜和她的两个黑娃》在武威文联主办的《红柳》杂志上发表,使武威文庙的老文物工作者感动地痛苦流涕……
1989年张弛发表于《当代》杂志上中篇小说《甲光》从宇宙万物和人之活动的相互感应的宇宙观出发,在悲壮、神秘的氛围中写出了这场西路军兵败河西的人间悲剧。大自然的种种怪诞都成了红军兵败的征兆,人生的苍凉之气弥漫于全篇。他的《汉长城》、《童子魂》、《杏林风水》和《甲光》一样,都充盈着对一种超乎世俗的刚烈人格的渴望与追求。
1989年第10期《飞天》杂志发表了张弛的中篇小说《村谚·火烧云》,其中笼罩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天地与我为一的哲学观念。
1988年阎强国在《当代》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红色的云雾》被兰州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云雾》,他的小说呈现着本土的苦难和苦难之中的人性之美,二者交织成小说的主旋律。他本人曾获中国作协颁发的庄重文文学奖。
1988年雪漠的中篇小说《长烟落日出》在《飞天》杂志发表,获得好评。1989年10月编入敦煌文艺出版社《国庆40周年武威作家献礼文集》一书。
2005年10月八卷本的《陈玉福文集》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他因此成为出版文集的第一位甘肃作家。他的中篇小说集《马莲花》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塑造了一位倔强刚毅的西部女性形象。
日,《西部商报》披露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一位经历坎坷,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63岁农妇张桂英,用12年的心血写成了一部名为《月亮弯弯》的3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被《西部商报》网站连载。
五、“1号”系列长篇小说:
作家陈玉福站在时代的前沿,高扬时代主旋律,以“1号”系列著称于文坛。其《1号会议室》、《1号检察官》等系列作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关注国计民生、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重拳直击的方式捣向社会敏感的神经,发出了反腐倡廉的时代强音,曾荣获“第四届敦煌文艺奖”等大奖。以写“1号系列”长篇小说走红,被媒体誉为“1号作家”。
陈玉福,60年代出生于甘肃省凉州四十里堡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一级签约作家、编剧,华夏文化研究会文学创作委员会主席,金昌市作协主席,1号工作室《网文选刊》主编,兰州商学院兼职教授。
1978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著有“1号系列”长篇小说《1号会议室》《1号别墅》《1号考查组》《1号专案组》《1号检察官》等6部,中篇小说集《马莲花》,短篇小说集《西部狼》,电影文学剧本集《人生有几博》,电视文学剧本《西部人》(60集)和《陈玉福文集》(8卷)等,500余万字。曾以长篇小说《1号会议室》(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享誉文坛。“1号”系列长篇小说被海内外100多家报刊杂志、网站连载,其中有3部登上了全国百家书城十大畅销书排行榜。作品曾获第四届敦煌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
2004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在北京举行了“陈玉福‘1号系列’长篇新作《1号检察官》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陈建功、张胜友、田滋茂等领导和雷达、李建军、崔道怡、张颐武等20余位著名文艺评论家参加了研讨会。日,中共金昌市委、市政府和甘肃省文联、甘肃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在兰州举行了8卷本《陈玉福文集》首发式。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兴、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瑞民、中共金昌市委副书记康坚等领导和省内外作家评论家160多人参加了首发式。
研讨会和与会专家给予小说和文集很高的评价,《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人民网、新华网等100多家新闻媒体作了详尽报道。
六、“非常心理”系列:
作家徐兆寿的作品将思维的触丝伸向莘莘学子的心灵深处,以《非常日记》为代表的“非常”系列作品,一步步地将读者引领到人类文化的源头,仿佛探险者的选择,充满了荆棘又乐此不疲。作为一名生长和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青年学者,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群活生生的青年,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青春、青春期的种种表现,进而通过作品所表现出的理解和探索。如果《非常日记》围绕大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和性的困惑提出了问题,那么《非常对话》则是作者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对当今社会和所处社会环境的高度的责任感,是一个学者应有的责任感。《非常对话》的访谈对象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性文化史研究专家刘达临教授,从和刘先生的对话中,婚姻、家庭、社会、性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揭示了“性”是肉体的也是灵魂的更是文化的多重主题。作者用这种别样的方式解答了《非常日记》中存在和提出的社会命题。相继出版的《生于1980》和《非常情爱》从不同的侧面超越了对现象和本质的思考,从情感和理性的高度,诠释了爱情、财富、否定、追求,失败、成功交织的情感体验,是真正的“把思想和信仰的命题发挥到了饱和程度的作品”,表现了不平凡的冲动和张扬的个性,从西部走向全国,奠定了作为校园派当红作家领军人物的地位。
七、“新闻主义”系列:
马燕山的《天堂向东,兰州向西》首开新新闻主义小说先河,以兰州为背景,青春、前卫、独特,以其富有兰州地方特色的诗性叙述,向读者讲述了离天堂近在咫尺的兰州的风土人情。作品中的主人公群体个个都是生活中的凡夫俗子俗女,社会的多元价值观打破了婚姻“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人类的部分生存方式随遇而爱、随爱而居,马踏和柳鸣的结合说不上什么实质的爱情,是文学搭起的鹊桥;两人的分手也说不上有恩怨情仇,是凌波仙子似的飘然离去;两人的告别,更是表现出一种愤怒的宽厚和诗意的超脱。刚届不惑之年的燕山自然表现了颇多的感慨,作品突现了宽宏大度、热爱生活、追求真实的人间道理,将悲欢离合寄情作品结构,展现了对都市兰州的赞美和热爱,再现了居住在黄河岸边原始和现代交汇点上的都市人吃羊肉、嚼大蒜、品咖啡、喝啤酒、光脚丫子、谈情说爱、拼命赚钱、追求幸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
八、“围城教授”系列:
当今社会,大学之大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史生荣做为“凉州兵团”的主将之一,在短期内出版了几部有份量的作品,在文坛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作者描述大学和社会的力作《所谓教授》等“教授”系列作品,以围城式的戏谑笔法,表达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和失落的强烈批判。社会的复杂性已经不能用“好”和“坏”来区分形形色色的人群,大学象牙塔里的教授群体同样也不能简单地这样划分。面对多元化的社会现象,我们需要的是振兴和鼓舞的勇气。
“凉州兵团”这道文学风景目前已成为甘肃文坛津津乐道的话题。近年来,甘肃在小说、诗歌创作等领域取得显著的进步,一批有实力、队伍整齐的中青年作家以活跃的创作态势日益引起文坛的关注,正在形成“文学陇军”,而“凉州兵团”的正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
“豪放”是“凉州兵团”的精神气质;“粗犷”则是“凉州兵团”的“文化品格”。这是由武威的历史,武威的地域,武威的文化及民俗风情所决定的。翻开武威这本大书,它的那一段南下东进、逐漉问鼎、驰骋沙场、守卫疆城的历史不是“豪放”而悲怆的;它的那一次作为,不论保存中原文化、消化传播西方文化、萨班会盟凉州促进西藏版图的归顺,还是忠于汉晋的挚心,哪不是豪放而大气的?它的那一个文化景点,那一句塞外诗章不是豪放而粗犷的?它的那一处风情地貌不是豪放而朴野的?
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士风壮猛……凉州士民所以推锋执锐,父死子战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汉故也”(《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可见,武威人的这种豪雄之气更是一种与国家安危系系相关的大气、豪气、雄气与正气,人间之气还有那一种与“父死子战”为国捐躯而“无反顾之心”,忠于汉室江山的爱国之气更为雄浑赤诚呢?“豪放粗犷”是武威人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这也是北中国地域的灵气给予的,北中国的历史造就的,更是北中国的文化养育的。
“凉州兵团”的崛起,在甘肃乃至全国文坛无疑是这个多极趋势中不可忽视的一极。近年来甘肃作家在全国文坛频频亮相并获奖,与“凉州兵团”作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的“2004甘肃文学论坛”上,与会评论家对西部的这批以“凉州兵团”为骨干的作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凉州兵团”虽然以武威籍作家和以武威为第二故乡的作家为集合群体,但是凉军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内容和气势却远远地超越了这个地域范畴,表现了突破本土特色走向世界的雄心和魄力。因此“凉州兵团”是本土的也是大众的;是文化的更是超越时空的;是凉州大地孕育出来的既有本土情怀又具有大众视野的、涵盖了社会不同阶层文化结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
“凉州兵团”作家不胜列举,然而透过这些散发着浓浓乡情的作品,不难看出凉州作家站在凉州大地上看世界,吮吸的是凉州母亲的乳汁,奉献给社会的却是鲜花和果实,“凉州兵团”已基本上具备了形成作家群和文学流派的实力。天马的精神是武威的精神,天马就是武威人的象征;天马的精神是雄性的,武威文化孕育出来的“凉州兵团”自然也是雄性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