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熟悉复合材料软件fibersim hf 1.1的

西门子PLM 宣布发行2012版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软件FiberSIM_行业新闻_烟台海伦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烟威地区最大的玻璃钢制品厂家,烟威地区最大的冰乙酸销售基地-烟台海伦化工!
当前位置: &
西门子PLM 宣布发行2012版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软件FiberSIM点击数:770
Fibersim 2012 为致力于复合材料工程设计的行业提供可降低风险的解决方案
Siemens PLM Software 的新版本使航空航天、汽车和风能行业能够通过确保纤维走向满足规格要求来优化复合部件的重量、成本及性能
& & & &2012 年 3 月 6 日,德克萨斯州普莱诺 - 今天,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Siemens Industry Automation Division) 的一个业务部门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 软件及服务的全球领先提供商Siemens PLM Software 宣布了 Fibersim& 软件 2012 版本的发布。Fibersim 能够对创新且耐用的轻型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进行优化,从而降低整个航空航天、汽车及风能行业的风险。 该软件由Vistagy 开发,这家公司于 2011 年 12 月 7 日被 Siemens 收购,现在是 Siemens PLM Software 的一个业务部门。
& & & Fibersim 2012 能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对所需的纤维走向进行定义、沟通和验证,确保其满足规格要求,从而可以降低复合材料部件在性能方面的不确定性。 通过消除设计解释错误,此新版本能够显著降低生产出不符合设计标准的部件(不但其行为无法预测,而且重量和成本都超过必要范围)的风险。
& & & Fibersim 是世界领先的复合材料工程软件。航空航天、汽车、风能及其他行业的领先企业能够使用此软件成功应对整个工程设计过程中的挑战 - 从支持概念设计、定义详细的层压、模拟层面敷层并生成制造数据馈送至验证质量。 Fibersim 已完全集成到行业领先的 3D 商用 CAD 系统中。
2011 年,BAE Systems Composite StructuresNordex和 MBDA Missile Systems等行业领先企业均已选用 Fibersim 来完成复合材料的设计工作。
& & & & &从复合材料部件的设计阶段到制造阶段,纤维走向的不精确会导致设计达不到最佳水平&,Bombardier Aerospace 实验、设计、材料和工艺部门主管 Guy Lambert 说道。在 2009 年,Bombardier Aerospace 选用了 Fibersim 软件对其所有复合材料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实施标准化。&要相信制造出的复合部件能够按照预期发挥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工程师需要考虑纤维走向的变化,这会导致生产的部件重量更大且成本更高。使用 Fibersim,工程师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能够对纤维走向进行定义、沟通和验证,这为他们生产出一流的部件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Fibersim 2012 的具体优点包括:
&增加了优化设计的机会
Fibersim 2012 提供了一个新的骨架型 Rosette,工程师能够沿着某一路径定义所需的纤维走向,并且随后在整个开发周期可以对此进行沟通和验证,因而可增强制造复合材料部件能够按预期发挥作用的信心。 在制造部件中保持所需的纤维走向 - 无论是飞机桁条、汽车 C 型框架,还是 60 米风力涡轮机叶片- 对于优化重量和性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精确模拟复合材料保持复杂形状的方式
&Fibersim 2010 为多层材料引入了先进的新型材料和工艺模拟方法,包括无褶皱织物和层面成型模拟。 Fibersim 2012 基于这些功能模拟许多材料和制造工艺,这些工艺与首次使用的骨架型模拟方法配合,应用于使用铺放纤维方法进行部件的生产。 沿着飞机结构桁条、汽车 B 柱或风力涡轮机叶片模具上划线的路径铺放纤维将导致局部弯曲和变形。 在设计阶段尽早发现这些问题,可以事先做出重要决策,从而确保在及时并高效的方式下实现预期的部件强度。
&在设计阶段和分析阶段之间高效地传达完整的部件定义
新版本在多轴材料和核心数据的交换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它允许分析人员和设计人员在整个重复的开发周期内对两个关键设计组件进行有效的沟通。 要对部件刚度和强度进行准确分析,就有必要将航空航天、汽车和风能设计中常见的多轴材料和核心材料包括进来。
&简化复合部件的开发和归档
Fibersim 2012 简化了复合材料的开发工作,它新增了直观的设计和归档工具,适用于具有不同水平复合材料经验的工程师。 最具挑战且最耗时的设计任务就是捕获不同厚度区域的现成规格。 Fibersim 2012 新增了外伸编辑器(Stagger Editor),这是一个可视化的拖放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捕获这些规格。 较大的航空壁板,如机翼、安定装置或尾翼,都具有大量不同的下降剖面图。 通过&外伸编辑器&可以很容易地绘制剖面图并减少设计误差。
Fibersim 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作为 Aerosuite& 软件和服务产品组合的关键组件使用。此软件提供了从初始设计到质量保证的一套综合解决方案,使用此软件,飞机设计人员和制造人员可以以更少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对部件和总成组件进行优化。 Aerosuite 还包括用于设计和制造复杂总成组件和大型飞机结构的 Syncrofit& 软件、用于制定飞机结构质量评估计划的 Quality Planning Environment& 软件以及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的 Vistagy 专业服务。
&Fibersim 最新版本中的创新理念源自于我们深信应对复合材料工程设计和制造挑战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开发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 Fibersim 产品和市场策略主管 Leigh Hudson 说道。 &Fibersim 2012 提供端对端的解决方案,可开发和优化航空航天、汽车、风能和其他行业通用的复合材料部件类型,能够让我们的用户按照时间表和预算开发可靠的产品,并最终实现他们的目标。&
包含先前 Vistagy 运营的 Siemens PLM Software 业务部门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工程设计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可创建详实的产品说明,在设计阶段之初即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通过应用专业的流程知识和专业领域技术,我们的产品增强了商用 3D CAD 平台,如 Catia&、Creo Elements/ProTM 和 NXTM,能够解决某些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问题。 通过此举,客户显著提高了他们对工程数据的再利用,最终实现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等目标。 现在,航空航天、汽车、风能产业的数百家一流制造商都在使用这些产品,包括庞巴迪宇航公司 (Bombardier Aerospace)、通用汽车公司 (General Motors) 和中材科技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Sinomatech Wind Power Blade Co.)。
关于 Siemens PLM Software
Siemens PLM Software 是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Siemens Industry Automation Division) 的一个业务部门,也是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 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装机量 700 万套,在全球拥有 71,000 多个客户。 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普莱诺,Siemens PLM Software 与各公司携手创造开放式解决方案,从而将更多的理想转变为成功的产品。 有关 Siemens PLM Software 产品和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访问/plm。
关于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位于德国纽伦堡)支持工业客户的整个价值链 - 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和服务,其提供的自动化技术、工业控制技术和工业软件的完美结合在业界无人能及。 通过自己的软件解决方案,该公司可以将新产品的上市时间缩短 50%。 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包括五个业务部门: 工业自动化系统部、控制部件与系统工程部、传感器与通信部、西门子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部与水处理技术部。 有关更多信息,请访问 /industryautomation。
&注: &Siemens 和 Siemens 标识是 Siemens AG 的注册商标。 NX、Vistagy、Fibersim、Syncrofit、Quality Planning Environment 和 Aerosuite 是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或其子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Catia 是 Dassault Syst&mes 的注册商标。Creo Elements/Pro 是 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和/或其子公司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商标。 所有其他商标、注册商标或服务标志均属于其各自的持有者。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或侵犯您的有关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感谢您的合作!
联系人:李先生 电话:。
上一条:下一条:FiberSIM在飞机复合材料壁板设计中的应用--《装备制造技术》2013年08期
FiberSIM在飞机复合材料壁板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复合材料以其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疲劳性能好和可设计性,现已广泛应用于飞机的主结构设计中。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较金属结构复杂,应额外考虑内部铺层结构设计。FiberSIM作为数字化设计制造一体化软件,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讨论了FiberSIM辅助机身壁板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设计点,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复合材料蒙皮制造仿真结果的影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V261.97【正文快照】:
目前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飞机的主结构设计中,B787和A350飞机复合材料用量约占结构总重量的50%。复合材料设计涉及零件几何形状和内部铺层结构的设计。铺层结构设计需要协调铺层角度、铺层数量、铺层顺序等设计变量,使层压板结构性能最优化,同时还应满足制造工艺性要求。数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虞红;[J];上海航天;1991年05期
车相福;;[J];中国包装;1993年02期
丕扬;;[J];玻璃钢;1999年04期
林一平;[J];世界汽车;2000年03期
刘土光;[J];舰船科学技术;2005年03期
龙春光;戴春霞;华熳煜;;[J];润滑与密封;2005年06期
廖美春;郭志昆;陈万祥;;[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肖小颖;姜秉元;;[J];电镀与精饰;2006年05期
韩振宇;孟庆鑫;富宏亚;付云忠;王永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刘利国;;[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九领;鲁金华;;[A];探索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刘时风;王勇;陶雪荣;陈显锋;;[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佟景伟;沈珉;王世斌;李鸿琦;穆祥新;;[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郜永娟;刘正英;杨鸣波;;[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马寒松;;[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张昌天;李晶晶;江大志;肖加余;;[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益小苏;王震;刘志真;杨慧丽;丁孟贤;李宏运;;[A];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09年
郑媛心;王言伦;王孝军;杨杰;;[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王先平;王伟国;李春;程帜军;方前锋;;[A];第九届全国固体内耗与力学谱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杨宜谦;;[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亚兰;[N];中国化工报;2008年
郑英;[N];江阴日报;2010年
黄丽娟?胡伟滨
王方遒;[N];哈尔滨日报;2007年
朱剑红;[N];人民日报;2007年
刘棉柳;[N];广东科技报;2005年
杨静;[N];中国建材报;2006年
尔基;[N];现代物流报;2007年
朱江;[N];中国建材报;2008年
广文;[N];人民公安报;2008年
洋洋;[N];中国航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聂军武;[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袁磊;[D];东北大学;2008年
许文娇;[D];东华大学;2011年
尹昌平;[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康建立;[D];天津大学;2009年
庄健;[D];吉林大学;2011年
韩相华;[D];兰州大学;2010年
王宝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孟黎清;[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卜军;[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石品品;[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沈艳萍;[D];苏州大学;2011年
蔡国锋;[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梁少旭;[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李国琴;[D];东华大学;2011年
金莹莹;[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蒋园园;[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滕祥萌;[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姜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基于FiberSIM的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_仪器仪表_中国百科网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基于FiberSIM的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是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复合材料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特别是在航空工业,各种先进的飞行器无不与先进的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软件和数控相继出现,使数字量传递成为可能,为复合材料构件实现数字化提供了基础。复合材料数字化即复合材料设计制造一体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CAD/CAM、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并首先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研制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形成该项技术的基础主要有两点:一是依赖于模线―样板的复合材料制造过程转变为可根据计算机数据文件进行全面运作的制造过程;二是针对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特点的工艺性评估软件的形成。高性能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为生产轻质高性能的产品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是高的材料成本以及设计和制造复合材料产品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复合材料的使用效益。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复合材料生产效率,缩短复合材料产品的开发时间,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工具损耗及生产时间,美国VISTAGY公司在CATIA软件平台上开发了用于复合材料设计和分析的软件FiberSIM。FiberSIM的复合材料铺层仿真技术能够预测复合材料铺层如何与复杂的工装表面贴合,并把贴合的结果形象地表示出来。FiberSIM软件支持整个复合材料的工程过程,可以使设计人员同时在零件构型、材料、结构要求以及工艺过程约束之间进行权衡。设计人员使用FiberSIM软件能快速可视化铺层形状和纤维方向,在设计阶段发现制造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采用FiberSIM软件可以进行复合材料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工程设计、曲面展开、铺层定义等,并通过相应接口将定义信息传递至自动下料机、铺层定位仪,直接利用设计数据进行数控剪裁、预浸料定位铺层,完全取消了图纸并提供了复合材料零件数字化定义的单一产品数据源,能提供正确完整的产品定义信息,不会由于不正确或不完整的尺寸以及数据传递错误造成返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FiberSIM软件的铺层展开研究软件是实现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任何软件都不能脱离人的控制,在进行数字化设计之前要对软件进行研究,确定设计原则。预浸料有一定的幅宽限制,大型复杂复合材料构件通过仿真分析,如果铺层超出材料的幅宽限制,则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将铺层进行分割,分开的铺层片之间需要进行对接或搭接,偏移量的大小及拼接位置要根据设计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通过软件分析或试验最终确定。对于复杂曲面上的铺层,进行二维展开时,既要保证铺层能够展开,还要保证展开的铺层铺到3D模型上边界一致,往往存在较大的困难,只有当制造可行性分析表明纤维变形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才可以进行铺层展开。但是,确定极准确的铺层展开是不可能的,该情况可以通过制造世界地图的问题进行解释(如图1所示)。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方法把地球绘制成平面图,但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一些方法准确地绘制了曲面的面积,而另一些方法则准确地绘制了形状。这些条件互相独立,根本不可能既确保形状又保证面积,除非增加许多剪口。理论上,如果一个世界地图有足够多的剪口,那么这个地图在形状和面积上则相当准确。但是,一般人则难以辨认。在复合材料铺层展开问题上与绘制地图一样,复合材料铺层展开是将每一自由曲面绘成平面,如果在一个铺层上应用太多剪口,则铺层将很难铺放,并危及到零件的整体性。当FiberSIM软件开始计算铺层展开时,首先从铺放起始点开始计算。通过起始点确定两种基本的曲线,一种沿着纤维方向,另一种则与之垂直。这些基础曲线在铺放曲面上于2个方向产生偏移,显示制造可行性模拟的网格。网格围绕着铺放起始点接近于完整的正方形,但是偏移铺放起始点后形状开始变化,单个网格从正方形逐渐变成菱形。当生成铺层展开时,网格又被还原成正方形。这就是引起铺层展开不准确的原因。保证展开曲面最大准确性的方法是保证所有的单元格在3D状态下接近正方形,制造可行性分析网格表明在铺放起始点周围纤维变形极小。在曲面有较大曲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铺放起始点来减小铺层的变形。当纤维局部变形严重时可以对其打剪口来消除变形,即在铺放起始点与变形区域之间通过打断连续纤维的形式使纤维不至于变形过大。对于较复杂的零件,仿真后多出现许多变形严重区域,不能满足设计和制造要求,影响零件的质量,但又不能在一个铺层上应用太多剪口。正确地设计剪口位置和剪口尺寸,可以消除或大大减少纤维变形,减小对纤维的损伤。分开和连接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铺层展开在接近铺放起始点处最准确,从本质上看,在一个展开的铺层上设置多个铺放起始点,即把3D铺层切成几片,可以有效解决铺层变形问题。根据不同零件的不同要求,把单个铺层切开后各铺层之间采用搭接或对接的形式铺层重新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FiberSIM软件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设计原则。进行复合材料数字化设计时除要符合复合材料一般设计要求之外还要遵守以下原则:?分开的铺层片之间需要进行对接或搭接,一般在连接区和有配合要求的区域对接,在没有严格要求的地方搭接,搭接区域一般为15mm。?对铺层进行制造可行性分析时,如有部分纤维变形过大可采取优化铺放起始点、优化拼接位置、局部区域打剪口、铺层分开后连接等方法以消除纤维变形过大的问题。对于铺设方向的垂线方向大于预浸料幅宽的铺层,客观条件要求必须要将预浸料分成片,可通过逐步优化分片的位置和铺放起始点使其通过仿真要求,对于特别复杂零件可在局部打剪口。对于铺设方向的垂线方向小于预浸料幅宽的铺层,一般采取优化铺放起始点来消除纤维变形过大,必要时可在局部开设剪口,剪口主要分为U型剪口与V型剪口,前者适用于铺层局部受压引起的纤维变形,开剪口后不须打补片;后者适用于纤维由于拉伸引起的纤维变形,开剪口后需要打补片。对于铺层分开后连接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否则一般不用。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应用研究1数字化设计(1)涵道垂尾右侧皮数字化设计。涵道垂尾右侧皮结构尺寸约为3000mm×2000mm,为4块蜂窝组成的夹层结构,各蜂窝边缘采用30°切角形式,蜂窝上侧的蒙皮采用一层碳纤维布,下侧采用两层碳纤维布,蜂窝边缘用碳纤维预浸布加强。涵道垂尾右侧皮为典型的复杂曲面下多蜂窝组成的夹层结构,对其进行数字化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蜂窝上表面铺层的设计,由于蜂窝上下表面的形状不同,为了工艺仿真的精确,分别定义上下2个模具面。当对右侧皮蜂窝上表面进行铺层仿真时,在铺层中出现红色区域,表明该区域纤维偏移过大,此种情况是不允许的。此种情况可以用上述所提到的方法进行改善。将所有铺层重新设计后可以清楚地看到预浸布在蜂窝上下表面的铺贴形式,涵道垂尾右侧皮仿真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完成仿真并确保每一层都满足要求后,应用软件生成投影文件和下料文件准备进行后续工作。图2涵道垂尾右侧皮的数字化设计(2)波音737某全复合材料整流罩数字化设计。波音737某全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尺寸约2000mm×1900mm,为蜂窝夹层结构,蜂窝上、下表面各采用3层玻璃布,边缘用玻璃纤维加强。对波音737某全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进行数字化设计的主要难点是在复杂曲面上解决预浸料超宽问题。由于结构尺寸大于预浸料幅宽,因此必须在小于预浸料幅宽的位置将其断开。又因工装表面曲率比较复杂,铺设不当容易引起纤维翘曲,因此,铺层的断开又要考虑到纤维翘曲的因素,必要时还要在局部纤维偏转角度大的地方打剪口以降低纤维变形。对该结构进行数字化设计时首先要在定义好的边界内预铺一层并进行仿真,观察仿真结果,其中蓝色区域代表纤维处于最佳铺放状态;黄色区域代表铺设时纤维偏转已达到警告角度,此时纤维的偏转程度仍然可以接受,可以继续使用;红色区域代表纤维偏转角度已超过临界角,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必须把预铺设过程中可以看到的红色区域消除掉。考虑预浸料幅宽以及尽量使纤维偏转角最小的原则,在合适的位置将一整层断开,分成两块布,可以看见红色区域被消除,两块布又都在预浸料幅宽之内,如图3所示。以此办法继续进行铺放直到铺设完成。完成仿真并确保每一层都满足要求后,应用软件生成投影文件和下料文件准备进行后续工作。图3波音737某全复合材料整流罩的数字化设计(3)主减平台数字化设计。主减平台结构尺寸约2000mm×1000mm,为蜂窝夹层结构,蜂窝边缘为30°切角形式,蜂窝上下表面各采用4层碳纤维布,边缘用碳纤维预浸布加强。对主减平台结构进行数字化设计主要难点是如何处理铺层连接之间的关系。对该结构进行数字化仿真步骤与其它结构件类似,所不同的是该结构需要铺8层预浸布,且每层布都超幅宽。如果按照之前的设计方法铺层搭接线之间平行,势必会产生同一铺层分成三片的情况,这不仅破坏了铺层的整体性,而且对零件的强度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铺层搭接线之间应改为交错式排列以解决此问题,该结构的仿真效果如图4所示。以此办法继续进行铺放直到铺设完成。完成仿真并确保每一层都满足要求后,应用软件生成投影文件和下料文件准备进行后续工作。对主减平台结构进行数字化设计主要难点是如何处理铺层连接之间的关系。对该结构进行数字化仿真步骤与其它结构件类似,所不同的是该结构需要铺8层预浸布,且每层布都超幅宽。如果按照之前的设计方法铺层搭接线之间平行,势必会产生同一铺层分成三片的情况,这不仅破坏了铺层的整体性,而且对零件的强度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铺层搭接线之间应改为交错式排列以解决此问题,该结构的仿真效果如图4所示。以此办法继续进行铺放直到铺设完成。完成仿真并确保每一层都满足要求后,应用软件生成投影文件和下料文件准备进行后续工作。图7应用数字化技术制造的各零件结论通过FiberSIM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改变了复合材料传统的制造模式,由依赖模线―样板进行制造的模拟量传递转变为由计算机设计数据直接转化为制造信息的数字量传递,信息更加准确,体现了并行工程的设计理念。针对复合材料设计特点,应用复合材料设计软件FiberSIM对涵道垂尾右侧蒙皮、波音737某全复合材料整流罩和主减平台进行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打通了复合材料构件设计、制造的数字化流程。与传统设计、制造方法相比数字化设计制造的优势在于:?采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手段,实现产品设计与工艺并行工作,与传统的设计制造方式(包括设计方案制定、结构初步设计、强度计算、结构详细设计、工艺可行性分析、零件建模、零件图绘制、图纸发送、工装设计、工装制造、工艺员熟悉图纸、计算材料、下料、预浸料切割、工人生产准备、预浸料铺放、热压罐加压固化、切边、质量检测等)相比周期缩短15%以上;?采用无余量数控下料,原材料节省20%以上;?采用数控下料后,下料工人由原来的8人减少到5人,节省人力成本37%,生产效率提高25%以上,同时,采用数控下料避免了人为造成的差错,保证了工作质量;?采用激光铺层定位系统辅助工人进行预浸料铺贴,保证了铺贴质量,减少了人为造成的差错。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西门子推出复合材料行业用最新版Fibersim软件
&&来源:复材在线&&作者:复材在线&&浏览次数:1719
西门子推出复合材料行业用最新版Fibersim软件,可使产品缩减高达80%的设计和分析时间,使制造流程的设计周期缩短高达50%,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及风能等行业的众多领先制造企业。 Siemens PLM S...
西门子推出复合材料行业用最新版Fibersim软件,可使产品缩减高达80%的设计和分析时间,使制造流程的设计周期缩短高达50%,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及风能等行业的众多领先制造企业。 Siemens PLM Software专业工程软件高级副总裁Steve Luby 表示:“制造复合材料产品需要跨学科的并行工程方法,在开发周期的所有阶段,学科之间都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换。Fibersim 13的增强功能使得工程师能够从CAE模型表达的复合部件导入并更新其CAD模型,从而提供一个高效的设计优化工具,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搜索其他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ibersim安装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