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四个成语的随笔。求形容热心帮忙的成语

与言相关的成语 | 包含言的成语 - 成语接龙大全网
和言有关的成语209个。关于言的成语主要有:薄唇轻言、杯酒言欢、闭口不言、币重言甘、变色之言、冰炭不言,冷热自明、博闻辩言、不苟言笑、不堪言状、不可胜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状、不恤人言、不言而信、不言而喻、不以人废言、察言观色、畅所欲言、沉静寡言、沉默寡言、陈言务去、成一家言、出言不逊、出言成章、出言无状、出言有章、大辩不言、大言不惭、谠言直声、得意忘言、德言容功、杜绝言路、顿口无言、讹言惑众、发言盈庭、烦言碎辞、放言遣辞、肺腑之言、风言醋语、风言风语、肤受之言、附耳低言、甘言美语、敢怒而不敢言、敢怒敢言、姑妄言之、顾左右而言他、广开言路、罕言寡语、豪言壮语、毫不讳言、胡言乱语、花言巧语、秽言污语、疾言遽色、疾言厉色、极而言之、季路一言、嘉言懿行、交浅言深、金口玉言、金玉良言、谨言慎行、酒后失言、举止言谈、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口出大言、苦不堪言、冷言冷语、流言蜚语、流言惑众、流言止于智者、落花无言、满纸空言、妙不可言、妙言要道、名正言顺、默默无言、难言之隐、讷口少言、讷言敏行、能言巧辩、逆耳之言、片言折狱、片言只语、片言只字、千言万语、前言不搭后语、钳口不言、巧言令色、巧言偏辞、巧言如簧、人微言轻、人言藉藉、人言可畏、人言啧啧、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仁言利博、三复斯言、三言两语、涩于言论、身轻言微、食言而肥、拭面容言、书不尽言、谈言微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甜言蜜语、甜言软语、听其言而观其行、徒托空言、退有后言、王顾左右而言他、妄言妄听、微言大义、危言耸听、危言危行、位卑言高、握手言欢、无可讳言、无言可对、无庸讳言、五言长城、勿谓言之不预也、西邻责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小小不言、询事考言、哑口无言、言必信,行必果、言必有据、言必有中、言不及义、言不尽意、言不由衷、言出法随、言传身教、言多必失、言而无信、言而有信、言寡尤,行寡悔、言归于好、言归正传、言过其实、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言人人殊、言三语四、言谈林薮、言听计从、言外之意、言为心声、言无二价、言行不一、言行相诡、言行一致、言扬行举、言犹在耳、言语道断、言语妙天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言之成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无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凿凿、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言重九鼎、妖言惑众、药石之言、要而言之、要言不烦、要言妙道、一家之言、一言半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言难尽、一言为定、一言一行、一言以蔽之、意在言外、隐忍不言、庸言庸行、由衷之言、有口难言、有言在先、语言无味、载笑载言、在官言官、啧有烦言、仗义执言、正言厉色、只言片语、知无不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言不讳、直言贾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理名言、中冓之言、忠言逆耳、自食其言、自言自语、总而言之、坐言起行、
和言相关的成语
第一个字包含言的成语:
第二个字包含言的成语:
第三个字包含言的成语:
第四个字包含言的成语:
与言有关的成语
出处:春秋·无名氏《灵枢·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意思: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意思: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意思: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意思: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出处:《汉书·匡衡传》:“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
意思: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出处:《晋书·王沈传》:“尧、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谏者,以其款诚之心者也,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
意思: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出处:《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意思: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意思: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意思: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史记·大宛列传》:“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意思: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意思: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其术可以心得,不可言喻。”
意思: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出处: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意思: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意思: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意思: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意思: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意思: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意思: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桢》:“熊司副开元请对,意在攻周辅延儒,故请屏人,诸臣请退,皆允之,惟延儒等请退,则谕止之,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
意思: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出处:《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意思: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旧唐书·梁崇义传》:“梁崇义,长安人,以升斗给于市,有臀力,能卷金舒钩。后为羽林射生,从来瑱于襄阳,沉默寡言,众悦之,累迁为偏裨。”
意思: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出处:唐·韩愈《与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意思: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出处:《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意思: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意思: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意思: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意思: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意思:说话有条理。
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意思: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意思: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唐·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元稹)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意思: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出处:《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意思: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出处:《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意思: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意思: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王庆被范全说得顿口无言。”
意思: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意思: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意思: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出处:《汉书·刘歆传》:“分文析字,烦言碎辞。”
意思: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出处:晋·陆机《文赋》:“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意思: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
出处: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意思: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出处:汉·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诳误。”
意思: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出处:汉·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诳误。”
意思: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出处:《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意思: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意思: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你们可密访著船家周四,用甘言美语哄他到此,不可说出实情。”
意思:甜美动听的话。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意思: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意思: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出处:《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汝)妄言之,女(汝)亦以妄听之奚。”
意思: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意思: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意思: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意思:罕、寡:少。很少开口说话。形容沉默寡言。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丘濬)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豪言警语,如壮涛激浪,飞雪走雷,去触山而迸发。”
意思: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意思: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
意思: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意思: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
意思: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意思: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意思: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意思: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意思:比喻信用极好。
出处:《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意思: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意思: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出处:晋·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栖迟穷巷,守此困极。”
意思: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意思: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意思: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意思: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
出处: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意思: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yán,kuài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意思: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御者见考叔口出大言,更不敢上前,且立住脚观看。”
意思: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意思:堪:能。痛苦或困苦到了极点,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七:“只这冷言冷语,带讥带讪的,教人怎么当得!”
意思: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
出处:《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意思: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
意思: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意思: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意思: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
意思: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
出处:晋·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意思: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出处: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意思: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意思: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意思: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总觉得无论何等人家,他那家庭之中,总有许多难言之隐的;若要问其所以然之故,却是给妇人女子弄出来的,居了百分之九十九。”
意思: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意思: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出处:《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意思: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出处:《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意思: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出处: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
意思:零零碎碎的话语。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
出处: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
意思: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唐·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意思:形容说得话很多。
意思: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出处:《庄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梗耳!”
意思: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出处:《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意思: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意思:巧言:浮华不实的话;偏辞:便巧的话。指花言巧语。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意思: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意思: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意思:籍籍:纷乱的样子。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
出处:《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意思: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意思: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意思: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意思: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意思: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
意思:几句话。形容话很少。
出处:《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意思:形容说话迟钝。
出处:《后汉书·孟尝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
意思: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意思: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妇人轻丧武夫功,先轸当时怒气冲,拭面容言无愠意,方知嗣伯属襄公。”
意思:拭:擦;拭面:擦去别人吐在自己脸上的唾沫;容言:听取别人意见。泛指接受别人的批评,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
shū bù jìn yán
出处:《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意思: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意思: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yán,xià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意思:。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意思: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出处:宋·赵长卿《柳梢青》词:“甜言软语,长记那时,萧娘叮嘱。”
意思:甜蜜温柔的话。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意思: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意思: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出处:《尚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意思: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意思: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出处:《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汝)妄言之,女(汝)妄听之奚。”
意思: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出处: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意思: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意思: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出处:《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意思: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出处:《孟子·万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意思: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出处:《后汉书·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意思: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意思: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师曰:‘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
意思:对:对答,回答。没有话来回答。
意思: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出处:《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意思: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意思: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意思: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意思: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意思:指细微的,不值得一提的。
出处:《尚书·尧典》:“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
意思:询:查询;考:考核。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意思: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xìn,xíng
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意思: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意思: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意思: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意思: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意思: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意思: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意思:言: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意思: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意思: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意思: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意思: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yóu,xíng
出处:《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意思: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意思: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意思:正传:正题或本题。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出处:《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意思: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意思: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出处:《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意思: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意思: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小生欲待要不去,悬心挂意,怎生撇得?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使人惶恐,好两难也呵!”
意思: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出处:《晋书·裴秀传》:“乐广尝与頠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
意思:林薮: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指关于谈论的人。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意思: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意思: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意思: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意思: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意思: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出处:《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意思: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意思: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意思: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意思: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出处:《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意思: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出处:《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意思: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zuì,wén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意思: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zhūn,tīng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而谆谆,听我藐藐。”
意思: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意思:之:代词,指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wén,xíng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意思: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意思: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道:‘言之有理。’”
意思:说的话有道理。
出处:《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意思:物:内容。文章或讲话有具体内容。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意思: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zhī zhūn
zhūn,tīng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而谆谆,听我藐藐。”
意思: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出处: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意思: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出处:《汉书·眭弘传》:“妄设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意思:妖言:迷惑人的邪说。用荒谬的鬼话迷惑人。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
意思: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意思: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晏含笑而赞之曰:‘可谓要言不烦也。’”
意思: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出处: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意思: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意思: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意思: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意思: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意思: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一言难尽,来探望你这歹孩儿索是远路风尘。”
意思: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意思: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清·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意思:每句话,每个行动。
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意思: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此绝句极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
意思: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意思: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
出处:《周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意思: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出处: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意思:衷:内心。出自内心的话。
出处:宋·苏轼《醉睡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意思:言:说。虽然有嘴,但话难以说出口。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二:“他有言在先,你今日不须惊怕。”
意思:有话说在头里。指事先打了招呼。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
意思: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
出处:汉·杨修《节游赋》:“于是迂回详观,目周一倦,御于方舟,载笑载言。”
意思:边笑边说话。
出处:《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意思: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出处:《左传·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
意思:啧:争辩;烦言:气愤不满的话。形容议论纷纷,报怨责备。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二:“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意思:执言:说公道话。为了正义说公道话。指能伸张正义。
出处:《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意思: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意思: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出处: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意思: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yán,yán
出处:宋·苏洵《衡论·远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意思: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出处:《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意思: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处:《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意思: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出处:《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意思: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意思: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出处:《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意思: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出处:《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意思:指说了话不算数。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意思: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出处:《容斋随笔·卷六·洗儿金钱》:“若总而言之,殆不可胜算。”
意思:总的说起来。
出处:《荀子·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意思: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
按首字拼音首字母查成语
其他成语接龙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帮忙 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