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接地点三相电机中性点接地线相连接的线称为什么?

单相接地故障检测、选线和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单相接地故障检测、选线和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实施
【摘要】: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和定位是一个难题,要在线路上定位故障点更是困难。文章介绍的动态阻性负载投入法,在故障后短时投入一种专门的动态阻性负载,利用专门设计的接地故障指示器或在FTU中增加相应软件模块,可以用于故障选线,确定故障区段,定位故障分支和故障点。该方案适用于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不接地系统。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M862【正文快照】:
O概述 我国的配电系统是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除个别系统是小电阻接地系统外,大多数系统是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称为非有效接地系统,非有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的准确定位是一个世界难题。多年来,各国专家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接地故障选线方面取得了较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毛鹏,孙雅明,张兆宁,杜红卫;[J];电网技术;2000年06期
贾清泉,肖鹏,杨以涵,刘连光,宋家骅;[J];继电器;2001年03期
刘宇,申东日;[J];继电器;1998年04期
贾清泉,刘连光,杨以涵,宋家骅;[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勇高;滕锦芬;刘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徐浩强,薛磊;[J];高电压技术;1993年02期
张方元;[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金秋生;;[J];电工技术;2000年09期
朱大萌,孙宏军;[J];电测与仪表;2004年06期
冯玉毅;原传瑾;;[J];仪器仪表用户;2007年03期
徐飞;李国友;孙建华;;[J];云南电力技术;2009年04期
周亚;王学玲;;[J];农村电工;2011年01期
唐会生;柳迎春;;[J];民营科技;2011年06期
张芳榴;[J];高电压技术;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建;何建军;王官洁;;[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穆毓;梁志瑞;苏海峰;路文喜;;[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任小庆;;[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余应厚;;[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孙镇华;候义明;;[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戴光武;都洪基;贾磊;章柯;施玲君;;[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王凤;康怡;苑娇阳;;[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志霞;朴在林;罗岩;;[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刘冲;马星河;张根现;杨跃军;邹有明;;[A];煤矿安全、高效、洁净开采——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袁剑;王江华;何志元;;[A];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水电厂(站)机电设备运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建民;[N];国家电网报;2008年
朱克明 张海军;[N];国家电网报;2008年
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张纯岗;[N];机电商报;2006年
伏顺德?郑尚雄;[N];西南电力报;2007年
王增科?尹红波
贾晓卫;[N];国家电网报;2008年
魏正加;[N];华东电力报;2009年
胡江丰;[N];中国电力报;2005年
张建 宋伟春;[N];国家电网报;2009年
心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姚瑶;[N];中国电力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云东;[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王清亮;[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周永勇;[D];重庆大学;2010年
梁睿;[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季涛;[D];山东大学;2006年
潘贞存;[D];山东大学;2006年
严凤;[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徐志强;[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张利;[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柯硕灏;[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学保;[D];天津大学;2010年
夏长根;[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朱秀香;[D];济南大学;2011年
刘娟;[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叶杰宏;[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韩叙;[D];燕山大学;2010年
李健东;[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战祥新;[D];青岛大学;2006年
韩涛;[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杨金飞;[D];天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_百度百科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网采用的电缆线路越来越多,电缆线路的增加导致系统电容电流急剧增加,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下电容电流的不断增加对设备绝缘的安全和保护设备的配备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DL/T620-1997标准规定当系统电容电流超过10A时,中性点需经消弧线圈接地线电压保持不变,允许继续运行2h,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减轻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其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选择也是困扰电力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正确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十分必要
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首先系统发生瞬间单相接地故障时不断电。消弧线圈是一个具有铁心的可调电感线圈,当由于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外力破坏、运行人员误操作、内部过电压等任何原因引起的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消弧线圈呈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的方向相反,可以使接地处的电流变得很小或等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处的电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危害,自动消除故障,不会引起继电保护和断路器动作,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不被动
由于消弧线圈能够有力地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虽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
倍,三相导线之间线电压仍然平衡,发电机可以免供不对称负荷,电力系统可以继续运行。特别是在电源紧张或停电后果严重时,有足够的时间启动备用电源或转移负荷,避免突然中断对用户的供电而陷入被动局面。
对全网电力设备有保护作用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与故障点的位置无关。由于残流很小,接地电弧可瞬间熄灭,有力地限制了电弧过电压的危害作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避雷器、避雷针等,只能保护具体的设备、厂所和线路,而消弧线圈却能使绝大多数的单相接地故障不发展为相间短路,发电机可免供短路电流,变压器等设备可免受短路电流的冲击,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不必动作,断路器不必动作,从而对所在系统中的全部电力设备均有保护作用。
电磁兼容性好
当今社会,多种信息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国防、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抗干扰能力却很差,电磁兼容问题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强电干扰弱电,电力系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最好地解决方法是引入光纤,却存在着投资增加。实际上,由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有效地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所以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办法,补偿系统能够向通信系统提供良好的电磁兼容环境。原  题: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这种系统称为()选  项:A.TT系统B.TN系统C.IT系统D.保护接地系统参考答案:B考点解析:参见教材P82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与保护型式分为三类,分别是TN、TT和1T系统,表达系统结构及保护方式的两位字母解释是:前一位字母:若为I表示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该位字母若为T则表示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后一位字母:若为T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该位字母若为N则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该题针对安全生产技术中的“触电防护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
收藏分享:
举一反三:
与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类似的试题有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中性点引来的零线相连接,称为接零保护。( )
【正确答案】对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电气设备。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中性点引来的零线相连接,称为接零保护。 责任编辑:lala
收藏分享:
举一反三:
与在电气设备运行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中性点引来的零线相连接,称为接零保护。( )类似的试题有
推荐试卷:
建筑模拟试题章节练习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性点接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