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办法自己制造小米4小米手机主题制作

关于创业的一切
早晚报、一周热文、嗅评
生活方式、文化思潮与八卦
为什么小米、乐视都要重复特斯拉造车的“故事”?
虎嗅注:近日,乐视掌门人贾跃亭发微博为乐视“See计划”揭开了神秘面纱——一个与造车相关的宏大计划。按照贾跃亭的说法,该计划已经悄悄运作了一年。目前乐视已经联手北汽,在美国硅谷组建了自己的团队。贾跃亭归国后,卧床大谈乐视造车计划,小米重臣黎万强远赴美国闭关死磕,成绩不俗情况下特斯拉中国被强势换帅……这三件事之间看似南辕北辙,其实背后隐藏着隐秘的关联,既攸关价值万亿美元的汽车市场,也攸关互联网的下一步发展。&一家影视公司,一家手机公司,如何讲新能源汽车的故事?&先说乐视。剔除萦绕数年的“绯红”光环,这家以视频切入的创业板龙头公司,实则已经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围绕“版权+媒体平台+硬件”构建了独一无二的生态圈。虽然资金链和政策面上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其在电视领域的魄力和成功,以及这个生态的独有性和想象力确实很动人,这是乐视市值超越老牌视频网站优酷的根本原因所在。&必须看到,乐视之前的“版权+媒体平台+硬件”生态只存在于影视和电视领域,现在它正试图把这个模式复制到汽车领域,甚或生鲜。不应该相信在乐视汽车上播放乐视视频的故事,一个孩子撑不起汽车这个大氅。个人猜测,乐视的目标就是制造高性价比的互联网概念汽车。反正视频网站的故事已经讲得七七八八,裹挟已有的用户,以现有生态为基础,过几年摇身一变为互联网汽车公司,有什么不可以?&再说小米。人红是非多,尽管大家对它成功背后的逻辑莫衷一是,但没什么人再质疑它的市场成功和对新领域的威慑力。个人认为:小米在实践中已经练就几把杀手锏:高性价比电子消费品的研制能力(Apple可以冷笑,三星只能苦笑)、以用户为核心的市场开拓能力(微信撇嘴)、极强的生态链把控能力(董总杏眼圆睁),以及小米模式在近似领域的快速复制能力。这四把杀手锏还可以进一步归结为——小米兵团优势。通过小米手机发展,小米兵团囤积了大量人才与现金储备,研发了“小米闪电战”的战术,发现了潜在的可占据巨大市场,加上极高的作战欲望和来势汹汹发展态势,当然还要加上厚积薄发数年前就发狠要干票大的的总司令雷军。当然,高速成长的背后,它需要迅速提高产品性能,进行技术研发和专利储备,解决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虚胖和未来被透支的弊病。&最后说特斯拉。经过10多年发展,从信息/互联网产业对传统商业的改造历史进程来看,整个发展遵循着从硬件(Intel)到软件(微软)再到互联网(Google),从为商业改造基础设施(信息化)到重构运营环境(CRM、营销服务),再到以自己为核心重构整个商业形态(Google之于新闻页,Amazon之于出版业)的递进过程。前人种树,后人砍柴。从芯片到互联网,从辅助到做主人,从营销、服务到实体制造业,从信息革命到互联网革命,现在信息已经彻底网络化,甚至社交都已经网络化……故事讲这里似乎快结束了。&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说的互联网并非狭义的PC和移动互联网,可粗浅理解为广义的连接;吞噬也并非消灭到,而是将之变成自己的一个部件。在这个信仰之下,我们认为接下来最好的商业故事,不再是市场层面,不再是营销层面,而是裹挟网络思维改变物理产品和制造业行业本身,将市场要素的关系重构。这是特斯拉正在做的事,从头到尾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来制造产品,构建生态,建立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然后以自我为中心重构整个行业。这对于特斯拉这种聚集了行业最优人才,获得了市场支撑、现金储备、研发力量等优势。虽然,乐视、小米体量和各要素暂时无法与之媲美,但本质上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探知了物理商品将要发生的裂变信息,全情投入,而且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乐视、小米造、特斯拉造车故事背后的逻辑&那么,乐视、小米和特斯拉在电动车上这个故事的背后发生了什么呢?这个诱人的趋势,如何去落地?&中央经济会议上都常常说的那个词——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回顾一下信息工业发展和比特世界吞噬原子世界的路径:最初是信息本身(图文、音视频信息),然后是可以完全信息化的服务行为(社交、网上夜总会等),然后是现阶段不能完全信息化的服务行为(GroupOn、美团,用O2O的方式暂时过渡),如上几种的特征是都通过现有的互联网通道(PC和移动)连接。这个现有通道的优点是,通道是现成的,基础设施都建设好了,递进改良,容易联合传统行业,先联姻联盟,时机成熟,摔杯为号,起事(嗯,搜房说的就是你,跟大众点评和美团合作的企业也要长点心)。&这个通道的缺点也很明显:都要经人,先把物理世界变成信息,再通过网络传递,人解码接受再做出反馈。人是靠不住的。作为“硬件-软件-湿件(人)”构成的互联网来说,人已经成为制约整个网络发展的部件了。既然人是障碍,那就绕过人。不要用人解读信息再做出判断,比如:不要人说要去哪,地图给出路线,人做决定再出发。互联网汽车直接给干了完事。自动驾驶一定超过人的驾驶,学驾照这事将成为历史笑谈,将来的高速公路可能会禁止人肉驾驶。&以麦克卢汉“肢体延伸”的理论来看,目前的互联网已经把人的效能发挥的差不多了,人的五官能已经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如果不能改造人,就要把人的官能权力下放给程序和机器。结合程序智能、运算盈余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互联网汽车将替代传统的机械汽车。不只汽车,天地之间,目光所及,一切都将智能和网络化。这就是物联网的故事。小米、乐视和特斯拉的故事这是这个大历史大趋势中的一朵小浪花。它们能走多远要看自己的造化,它们走不完,后面的人会扛起枪接着上。&选择造车的两个突破点&为什么是汽车?其实也不只是汽车,很多领域都在发生,只不过汽车这个领域够特殊,吸引了足够的目光,资本都往这里去,于是这个堤坝也会率先垮了。&虽然经过100年的发展,汽车市场已经发育成熟,但仍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看上面这张表,只有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和2009年,产量出现了短暂下滑,很快又超过了2007年的高点,进入新一轮稳健增长。不算后市场,新车市场在全球的规模便以亿万美元,汽车制造也是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简单概括就是市场够大。这还不是要点,要点是这个庞大的市场自出现以来,产品没有出现过本质的变化,也就是说无论在四个轮子一个沙发这件事上,还是用户踩油门驾驶汽车这件事上,100年来没有发生过本质变化。敢进入这个成熟市场,是因为在驾驶这件事上,现在已经具备了实现质变的可能。电池技术,芯片、感应器和互联网的发展,在物理条件上已经做好了储备,可以做改变了。对比下传统汽车和互联网汽车的关键性能就可以知道,未来属于谁了……&&长路漫漫,破局有两个方向:&1、电脑+轮子,令汽车具有巨大的延展性,不断升级系统,通过半自动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重新定义汽车和驾驶,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汽车性能,和用户行为多样性。2、建立全新销售模式,打破现有低效的“厂商-经销商-消费者”体系,渠道集约,更多利益让给用户。&在现实层面看,互联网汽车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研发和市场拓展,甚至是法律法规方面(和州政府打官司的特斯拉可以叹气了)的困难;传统厂商也拥有巨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优势与劣势,在传统与新厂商之间隔着一把闪亮的双刃剑——互联网思维。有了它,劣势也能成为优势;没了它,巨大的优势也会成为负累。&对于“互联网思维”这个被热捧又被黑透的词,有机会再详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张小龙最近的那个演讲了解),需要在这廓清一下的是,这里的“互联网思维”不是雷军那个“专注、极致、快、口碑”。本文作者:特迷/TeslaHead——全球最大特斯拉爱好者社区,微信公众号:teslahea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html
后参与评论
不看好他们造车。手机和电视如果坏了我可以换一个,
但车万一刹车什么的出些问题,被换的就是我了。
xinqing7911:
那别人买了这车,你就没有被换的可能么, 哈哈
xinqing7911:
那别人买了这车,你就没有被换的可能么, 哈哈
每次看到雷B上头条,我都会送他三个字“屌爆了”
因为musk开放了电池专利?
看吧,小米汽车要出来了!
造一时的热闹而已
哦,联网了,智能化了就不是四个轮一沙发了?质变不在这地方吧
哎呀~淘小猫旗舰需要有空闲时间的亲,来做点闲余差事,每天结工钱的喔,一般40~100左右。要求:做事认真,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Q:877—284—374)
慢慢发展吧,现在汽车上的高科技和十年前相比确实不能同日而语啊
特迷——中国特斯拉爱好者社区9月19日,第三屆江蘇網路文化季開幕,主題是“互聯你我 圓夢江蘇”。[]
廣場舞究竟路在何方?“在哪兒跳、怎麼跳?”[]
2003年面世的“校訊通”,其本身已不僅是一個資訊平臺。[]
& &&&& & 正文
小米12.66億入股美的集團 董明珠:我急什麼?
【字號:&&】【】
  昨日(12月14日)下午,美的集團發佈系列公告稱,美的集團擬向小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科技)定向增發5500萬股,募集不超過12.66億元。發行完成後,小米科技將持有美的1.29%股份,並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為美的董事。
  美的集團在公告中表示,美的將與小米科技在智慧家居生態鏈以及移動網際網路電商業務展開深度戰略合作。
  多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美的與小米聯手,最大的意義在於實現雙方産品的互補以及渠道的互補。中國家電商業協會行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認為,在智慧家居方面,美的的智慧家居需要端口,而小米需要借助這個端口構建自己的生態鏈;而在物流方面,小米強于線上而美的強于線下,美的將通過渠道互補,打通線上線下,為客戶提供全生態鏈服務。
  此外,由於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與雷軍有“10億賭約”,此次雷軍與美的合作,也讓董明珠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巧合的是,同樣在14日當天,董明珠在演講中提到小米和美的合作,她表示自己並不著急。
  小米將持美的1.29%股份
  自上週一(12月8日)美的集團宣告重大事項停牌後,市場傳出美的集團將牽手小米公司的各種猜測。這些猜測的根據是,12月6日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前往廣東順德美的集團總部,拜訪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亨健以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等相關人士。
  對於上述猜測,雙方均未承認。12月9日,小米發佈空氣凈化器,或許正逢美的集團停牌關頭,小米方面亦否認産品由美的代工。
  昨日晚間,美的集團的系列復牌提示性公告正式揭曉“謎底”,並宣佈于12月15日復牌。上述公告稱,基於對雙方企業戰略、經營策略、行業地位、公司治理、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高度認可,美的將與小米旗下公司之一小米科技建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全生態鏈戰略合作。雙方將以面向用戶的極致産品體驗和服務為導向,在智慧家居及其生態鏈、移動網際網路業務領域進行多種模式深度的戰略合作,並對接雙方在智慧家居、電商和戰略投資等領域的合作團隊,積極探索多種合作模式,圍繞但不限于智慧家居及網際網路電商業務方面的合作。
  為此,美的集團將以每股23.01元的價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發5500萬股,募資不超過12.66億元。定向增發完成後,小米科技將持有美的1.29%股份,並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為美的集團董事。
  美的集團表示,“小米作為智慧手機等智慧設備行業的領先網際網路企業,在智慧家居生態鏈構建、移動網際網路認知與應用實踐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與成功經驗,通過合作,有利於本公司借鑒小米的産業運作、公司治理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資本市場運作經驗,提升新興産業投資運作能力與公司治理水準。”
  對此,家電研究專家劉步塵表示,小米找到美的合作,實際上是對其在家電行業的地位以及美的未來發展方向的認可,“小米成為美的的戰略股東後,將會參與美的未來的重大決策甚至內部管理,這意味著美的的股權結構更趨於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牽手小米的背後,是另一白電巨頭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與雷軍的10億賭約。實際上,在美的集團停牌期間,美的與小米戰略合作傳聞瘋傳之時,董明珠就曾發表個人看法。劉步塵坦言,“美的牽手小米,對其未來發展及其與格力之間的競爭,都有好處。”
  “軟硬”結合共用銷售渠道
  2014年美的集團主攻渠道重塑及智慧家居,今年3月,美的發佈“M-Smart智慧家居戰略”。隨後,各事業部展開系列“M-Smart智慧家居戰略”産品落地行動,搶佔智慧家居市場。
  此次與小米合作正好契合公司今年的發展戰略。美的集團表示,“此次雙M聯手,是美的集團本年度最大的跨界合作。”
  劉步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美的缺乏手機産品,智慧家居需要一個操縱系統,而這個操作的終端就是手機。美的還需要有個顯示終端,而手機和電視恰恰是小米的産品。一旦合作,小米和美的就形成了産品互補關係。”
  對於小米來説,牽手美的亦是其首次投資入股家電企業。手機、機頂盒以及電視是小米的三大核心産品,但從不涉及産品製造的小米也需要尋找一個製造能力強、設計能力強的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於是就找到了美的。”劉步塵表示。
  洪仕斌表示,美的的智慧家居需要一個端口,但倘若選擇進入手機領域,缺乏製造經驗、端口開發技術;小米以手機為核心構建自己的生態鏈,一直在想辦法滲透到智慧家居領域,想要快速在智慧家居領域鋪開,小米也離不開智慧家居巨頭美的。
  銷售渠道方面,小米商城已經發展為小米除手機外最強的一支力量,而美的亦在今年下沉建設旗艦店,重塑渠道。目前,美的已經擁有超過1600家旗艦店,三四級市場覆蓋率達65%,地級市場覆蓋超過20%以上。
  小米此前一直從事手機等小件家電的銷售,涉足電視後,小米的電商發展亦面臨瓶頸,電視等大件家電的配送成為問題。“它找不到更合適的企業來做大件家電的物流。”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表示。
  劉步塵告訴記者,未來小米的産品或將進入美的的渠道,消費者將可以在美的的線下旗艦店購買小米産品。“這也有利於豐富美的專賣店的産品結構,未來綜合型家電企業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此外,劉步塵認為,亦不排除小米再進入新的産品領域,委託美的代工産品,“等於美的開發了一個新的客戶。”
  同步播報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小米和美的合作,我急什麼?
  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14(第十三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舉行。14日下午,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先後兩次登上年會講壇發表演講。以下是部分演講內容:
  為什麼有人用小米手機呢?因為蘋果、華為貴,小米便宜。我買一個便宜貨,我不是買了高品質的産品,概念上還是要清楚的。當然作為中國的企業,我希望雷軍的企業走出國門,但是很遺憾剛剛走出去就被封殺了,“你偷了人家的專利,一個偷別人的東西的人還稱為偉大企業?要是我的話我就不好意思説。”
  昨天我在網上看了一篇文章,“聽説小米和美的合作了,董明珠有點急。”我急什麼?如果有一天你的專利比我多,你的品質比我好,我真的有點急了,我得改變自己,我要加油了。
  你們今天在座沒有選擇格力空調,回去一定要換。你們回家用,如果你換了格力空調,你電費一年不節約兩千塊錢你找我,我給你換貨,因為我代言做了廣告,我説話算話。
  大家都説董明珠太強了,又説人家不好,我聲明一下,我不是説人家不好,我只是告訴大家事實真相。昨天我看到雷軍在會上已經有一篇演講了,但是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的,希望雷軍走好。我希望他能改改,隨著跟我賭了10個億,我認為他跟華為賭,跟世界上手機行業最頂級的賭,那是真正的賭。現在雷軍也做空氣凈化器了,你做就做好,結果把日本的人挖來。還説我的凈化器不賺錢,只換芯,我告訴你,格力的凈化器不用換芯,以後你們回去只買格力的空調。
  雷軍跟董明珠賭,誰贏誰輸?我告訴你,肯定我贏!本來這個賭局不公平,他做手機,我是做空調,都不對等的賭,沒有什麼價值。但是有一點可以賭,我們格力有1.4萬項專利,目前在中國企業裏面,我們排在第十名,你小米有多少?這點我贏了;第二,我從來不拿別人技術,我也不偷別人技術,我一定要自己創造;第三我希望雷軍贏,雷軍好,改變自己的思維,加大自己的創新,在手機上跟你的第一名比,不要跟我比,你做到全球手機老大,我認為你是真正的老大。
  原標題:小米12.66億入股美的集團董明珠:我急什麼?
  稿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
&&責任編輯:鐘江為、崔欣&&
去世時的蔣介石仍然是我們最熟悉的蔣介...
據香港媒體報道,劉嘉玲、梁朝偉及好友...
&|&&|&&|&&|&&|&
中國江蘇網(江蘇中江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移動網資訊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因特網資訊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文字大小 &
【編者按】本文來自C114中國通信網,作者張宇鋒。原文可參看:近日,雷軍一直在其微博上為小米4c造勢。在他介紹小米4c新功能的微博中,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新功能——高鐵模式。看到這個微博,我心理的想法和圖中評論區的@loneizhao前輩一樣,抹淚飄過……下面我先簡單來談談——手機在高鐵上為什麼不好上網?舉個栗子:一輛車高速向你的方向駛來時,你會感覺到車的聲音越來越尖銳;當車開過你的位置並高速駛離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車的聲音越來越低沉。根據初中的物理知識我們可以知道,音調是人對聲音頻率的主觀感受。所以,車駛向你的時候,聲音的頻率是在升高,而駛離時聲音頻率則是在降低。但是司機在車內不會有這種感覺,這是因為音源(汽車)的振動頻率並沒有改變。物理上對這種波源與觀測者位置發生變化時頻率隨之改變的現象稱作「多普勒效應」。由於無線電也是一種波(電磁波),所以無線電通信中也會產生多普勒效應。同一頻率下,移動速度越大,多普勒效應造成的頻率偏移越大,無線通信越不穩定。也就是說,在時速350的高鐵上可能沒法上網,但是在時速300或者250的高鐵上還是可以在低速率下使用的。(感謝盛光祖部長為高鐵網絡優化做出的巨大貢獻。)目前高鐵附近的網絡優化以增加基站密度為主要方式,然而成效有限。最有效的方式應該是在車輛上安裝直放站,通過微波鏈路與運營商傳輸網連接,這樣可以徹底解決多普勒效應造成的頻率偏移。但這涉及到幾個問題:第一,鐵路對於這種解決方式持何種態度暫不明朗;
第二,安裝方案需要車輛製造廠商設計;第三,長途列車會橫跨若干省份,目前三大運營商各省公司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不同省份的微波傳輸採用的是不同型號甚至不同品牌的設備,列車上安裝的微波鏈路可能在部分省份不可用。所以目前高鐵沿線網絡優化仍以砸錢加基站為主。下面我們來談談小米4c一個4G終端設備,或者叫做手機,它的無線電頻率是由基帶決定的,而基帶是由處理器決定的,如果小米能在射頻模塊層面上解決多普勒效應,那麼採用同一處理器的所有手機都應該支持這一功能。根據小米和雷軍本人的微博,小米4c採用的是高通驍龍808處理器。這種處理器是驍龍去年底推出的一款4G全網通處理器,目前採用此處理器的手機包括LG旗艦G4、摩托羅拉Moto X Style、鎚子T2、微軟Lumia950和即將上市的LG Nexus 5X。有意思的是這幾種手機在宣傳中都沒有提到自己支持「高鐵模式」。而且高通官網上並沒有提出高通研發了此類技術(高通一向喜歡高調宣傳新技術)。因此,我們可以認定,驍龍808這款處理器並不能解決多普勒效應。如果硬件不能解決問題,那隻能軟件解決了。但是軟件並不能改變無線電模塊的發射頻率——因為小米手機不是SDR電台。那軟件可以改變什麼?看到雷軍微博中那句「基站切換失敗率降低約90%」我突然明白了:不切換就不會切換失敗了。通過公開資料,我的一位同事推測小米的「高鐵模式」是通過軟件,讓信號質量即使處於一個非常低的狀態時,仍然不切換小區,讓用戶在極低的速率下保持連接,以達到「不斷網」的宣傳目標。不管技術上有沒有革新,也不管軟件作沒作弊,只要雷軍這條微博發出來,以後用戶乘坐高鐵使用小米4c時,如果網絡好,用戶會說小米手機好,而網絡不好,用戶會罵運營商。這是教科書式的一次宣傳。在我為了寫本文查閱資料時,發現有一篇叫的文章,此文對通信界的質疑做出了反擊,然而文中大部分篇幅都是在介紹為什麼高鐵上信號不好,只有最後三行提到了「高鐵模式」,而且也沒有給出原理。結論:小米「高鐵模式」的誠意還不如360「孕婦模式」。想在手機查閱更多社交網絡資訊?
【本文版權歸雷鋒網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添加雷鋒網微信公眾號(微信號:leiphone-sz)進行交流。 】
分享到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222 人訂閱
No categories found.
| 友站連結:
Powered by金屬外殼小米 4 亮相?小米年度發表會 Live 直擊!
型號相關文章
全站熱門文章
金屬邊框、大光圈相機
四核心處理器
5 吋 IPS TFT
3GB RAM / 16GB ROM
Facebook 專頁,新機/評測/市場動態,隨時掌握!
我是人 我反韓小米發佈小米4i , 香港台灣同步賣 , 只需 HK$1599 - Qooah
EVEN MORE NEWS
POPULAR CATEGORY
Your name:
Your email address:
Send post to email address, comma separated for multiple email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手机主题破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