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病句修改技巧病句技巧

高考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辨析技巧
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一个句子凡是应该有的成分而没有,就是句子的成分残缺。句子的成分残缺会导致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相反,因滥用词语而造成重复的,就是成分赘余。
【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中的&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指本考点不仅考查病句的辨析,也考查病句的修改,但广东卷一直只考查前者。广东高考病句题的命题方式都是考查没有语病的一项,并且考查重点明显,《考试说明》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都是考查重点,广东卷主要以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两者为考查对象,其中成分残缺或赘余几乎年年被考查。
【真题引导】
本文重点梳理一下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请看近几年广东高考病句中成分残缺或赘余的例子:
例1:(2007年高考广东卷)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解析:&诗一般的语言&前面缺介词&用&。
例2:(2008年高考广东卷)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解析:&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
例3:(2009年高考广东卷)A.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解析:末句主语残缺。
例4:(2011年高考广东卷)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解析:B.&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兼语句式误用,造成主语残缺。
例5:(2012年高考广东卷)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解析:成分残缺。&引起&前缺主语,应在&引起&前加&这些发现&。
例6:(2013年高考广东卷)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解析:成分残缺,&缓解&没有宾语,应改为&缓解地铁线路载客压力&。
例7:(2013年高考广东卷)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解析:成分赘余(语意重复),&短期内&与&一时&重复,去掉&一时&,或者去掉&短期内&,将该句改为&一时难以恢复&。
纵观今年全国各省的高考试卷,病句题也有不少考查成分残缺或赘余的。
例1:(2014年新课标卷II)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解析:&将相关理论&改为&使相关理论&;&实施&改为&实践&。
例2:(2014年浙江卷)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解析:A项,重复累赘,&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例3:(2014年重庆卷)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技术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人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
解析:在&已进入&前加&重庆&。&夜景&&进人&&城市之一&,配搭不当,造成后一分句缺主语。(或将&已进人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改为&已成为世界四大城市夜景之一&)
例4:(2014年湖北卷)B.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已达到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解析:B成分残缺。应为&老龄人口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语序不当和成分残缺。应为&不仅公民&,后面&集合&&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建成&。
例5:(2014年辽宁卷)A.一切儿童文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解析:A.成份残缺,在句尾加&真谛&。 C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将&实施&改为&实行&,在&有航空爱好者&前加&其中&。
例6:(2014年全国大纲卷)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解析:C项,成分残缺,应该在&从过去&前面添加&经历&以和后文的&阵痛&搭配。
例7:(2014年山东卷)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解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
【寻找规律】
成分残缺主要是指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及缺状语、缺中心语、缺关联词、缺介词等。通过对以上高考真题的归纳,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规律1:看见介词开头,检查是否主语残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为了)。
如:(2014年山东卷)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
规律2:看见多个分句,检查是否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
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引起&的前缺主语,应在&引起&前加&这些发现&)
规律3:看见多个分句,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检查是否谓语残缺。
如:(2014年全国大纲卷)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成分残缺,应该在&从过去&前面添加&经历&以和后文的&阵痛&搭配)
规律4:看见动词后宾语过长,检查动词后是否带有宾语中心语。
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缺增加&情况&)
规律5:注意动词前面状语,看是否缺介词。
如:(2007年高考广东卷)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解析:&诗一般的语言&前面缺介词&用&)
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谓语赘余、虚词赘余、重复出现和可有可无的情况。做题时也可以有以下规律可循:
规律1:看见多个否定词,检查是否语义重复,表意相反(禁止、排除、忽视、杜绝、否则&&)
如:(2014年浙江卷)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去掉&不&字)
规律2:看见关联词连用,检查是否语义重复。
如: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要求仔细审题。(去掉&因为&)
规律3:滥用介词,造成语义重复。
如:娱乐明星们搔首弄姿的形象常常见诸于荧屏,这对于喜爱模仿的少年儿童是有负面影响的。(去掉&于&)
规律4:看见文言词语、书面语,检查是否语义重复。
如:《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躬耕修典&即&编纂&,重复)
规律5:看见数量短语,检查是否表约数的词语重复。
如: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雨,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前后不能有重复表示约数的词语,&超过&和&以上&重复,应去掉一个。
句中有&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近&、&约&、&超过&这一类词语时,要注意它们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不能是概数。
类似的赘余错误用法还有:
1. 这其中、这其间
2. 付诸于、见诸于
3. 出自于、来自于
4. 差距悬殊、悬殊很大
5. 涉及到
6. 又再度
7. 过分溺爱
8. 可以堪称
9. 极少罕见
10. 我的家父
11. 互相厮打
12. 胜利凯旋
13. 提出质疑
14. 报刊杂志
15. 我的愚见
16. 卫冕桂冠
17. 多年夙愿
18. 付梓印刷
19. 如果一旦
20. 原始初衷
21. 不幸的噩运
22. 用过的垃圾
23. 优秀的美德
24. 一旦有一天
25. 无数莘莘学子
26. 人际间、国际间
27. 更加弥足珍贵
28. 之所以&&的原因
29. 并非是、绝非是、岂非是&
30. 您令郎&
31. 邂逅相遇&
32. 惟其因为&
33. 切忌不要
34. 亲眼目睹&
35. 一致公认&
36. 随便苟同&
37. 非常奇缺、非常酷爱
38. 太过苛求&
39. 无故平添&
40. 正方兴未艾&
41. 大多以&&为主
42. 出钱资助
43. 过高的奢望&
44. 多余的废话&
45. 喜爱和青睐&
46. 浑身遍体鳞伤&
47. 百姓生灵涂炭
48. 被人贻笑大方
49. 第一部处女作
50. 特别穷凶极恶&
51. 独自孑然一身
52. 眼睛望穿秋水&
53. 妄自菲薄自己&
54. 出乎意料之外&
55. 其目的是为了
56. 黄发垂髫的孩童
57. 来我校莅临指导&
58. 难言之隐的苦衷&&&
59. 刻骨铭心的难忘&
60. 破天荒的第一次
61. 过分的溢美之词
62. 无报酬的义务劳动&
63. 怙恶不悛不思悔改&
64.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65. 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
66. 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67. 时速可达100公里/小时
68. 好像没听到似的充耳不闻&&
69. 一直耿耿于怀,
70. 迄今也未忘记&&&&
71. 有助于对&&研究
72. 无声的潜台词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中学)(责任编辑:彭 琳)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征订启事" target="_blank">&&广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
征订启事" target="_blank">&&广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教育杂志社 高中修改病句方法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1.(1)考虑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 规律: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2)考虑关联词是否配套。规律: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
(3)考虑分句间语意自然形成的关系是否与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相符。
2.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
3.句子含有“否定”词时,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 规律: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
4.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句子是否缺主语。
5.句中有几个概念并列时,要考虑几个概念能否并列和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规律:并列成分在意义上不能有交叉关系,范围上不能有包含关系;要把并列成分拆开分别与前后相关成分一一对应搭配;颠倒逻辑关系恰当。
6.句子中有“与”、“和”、“对”、“对于”时,要考虑主客位置是否倒置。
7.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致。
规律:谓语是“是”等词时,主语和宾语应该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 动。
8.句子中有代词时,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9.句子谓语是“避免”“预防”、“防止”、“忌”、“仿造”等词时,可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10.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或是否产生歧义。
11.句子中有谦辞或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
12.句子出现数词和集体概念的名词时,要考虑是否搭配。
13.句子有“关于”、“对于”、“对”时,要考虑是否混淆了三个词的用法。
规律:“对于”,介词,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有些用“对”的句子不能改用“对于”;“关于”,表示关涉,有提示性质。
14.修饰成分方面出现的毛病,一般是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和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的一般语序是: ①领属性定语或时间、处所定语;②称代性或数量性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应当注意,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定语之前。
多项状语的一般语序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度向词或短语。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快速识别高考语文病句的8个答题技巧
编辑点评:
对于高考语文复习,考生怎样才能快速识别高考语文病句,提高做题效率和正确率呢?小编整理了快速识别高考语文病句的8个答题技巧,帮助考生掌握高考语文病句的答题技巧,快速识别病句,只要答题方法得当,语文拿高分不是问题。
快速识别高考语文病句的8个答题技巧
一、留意句中的介词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例:
①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②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湮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
③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诸&即&之于&,与&于&重复。)
二、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错,但我们须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否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例:
①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溺爱&含有&过分宠爱&的意思。)
②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的意思。)
三、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例:
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这&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呢?)
②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
&四、留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
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并列短语,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误。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该留心。例:
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②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报道了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例子,&各种传媒&和&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五、留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例:
①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②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
六、留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等。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例:
①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②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滥用否定,表意相反,应把&不&去掉。)
③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部书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三重否定,把意思表达反了。)
七、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语
有些短语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考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例:
①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目的&和&为了&都表示&目的&,用语重复,必须删掉其中一个。)
②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后面跟的情况是不确定的,而&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是一种确定性情况,所以应改为&尽管&。)
③世界稀有雉类,和大熊猫一样获得中国国宝称誉的四川山鹧鸪近年成倍减少,目前仅有两千多只,因此筹建山鹧鸪保护区已迫在眉睫。(&成倍减少&不合逻辑,在表示数字增减时,不能用&成倍&来说&减少&。)
八、留意句中的&是&
&是&在句中表示判断。命题时,往往在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例:
①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这个句子中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
②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后一个判断句的主语是&国民素质&,它是&多方面的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是&后面的宾语&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缺少了名词性的中心语&因素&。)
&&点击查看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复习首先应该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适当的注意复习方法,来看看小编为你整理的2014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资料:文学常识汇总吧。
最新2015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信息由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精品高考语文答题技能之修改病句,高考语文修改病句,2015高考语文修改病句,初中修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高考语文答题技能之修改病句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病句练习及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