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测试题困扰!感觉心理不正常。希望得到专业回答或有姐妹可以开导。

努力加载中...
30){window.locatio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158&extra=page%3D1&page='+ doane(event);}">跳转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最近知道怀孕了心情一直比较激动,告诉老公了,但是他的反应不大,挺平淡的,我问他高兴么,他说高兴啊,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很激动啊,他说没有什么啊很正常啊,特别理智!可是今年前几个月他弟妹怀孕了,他挺激动的,整天和我说要给他弟妹买核桃之后邮寄过去,我说人家自己会买的,并且这种事都是老公做的(他弟妹和他弟弟一直生活再一起,倒是我们俩分居两地)而且又不是离的近不用买了邮寄过去,他就说我不懂他啊,坚持要买核桃邮寄,最后我想算了,不就是个核桃么,他有这个心愿正好他弟弟过来我们这边办事就带走好了,后来我还和他一起去买的核桃,他弟弟来了忘记带走了,这样这件事就算了。他弟妹今年11月生,前几个月他就说让我帮他弟妹家孩子起名字,他弟弟和他弟妹读书读的不多,说让他给起个名字,他就当做一件事来做,我觉得不管自己文化水平有多少孩子名字就算事翻字典也能起啊,而且我不愿意给人家孩子起名字,我就说不管,他还和我说让我给想想,可是前两天我问他给我们家孩子起什么小名的时候他却说随便,说名字就是个代号叫什么都行,这个孩子才是他的啊!他天天叨叨给他弟妹的孩子起名字,还说他侄子冬天出生怕冷,要给他侄子买空调(我家现在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呢我家经济条件也不富裕),买空调就要我俩一个月的工资,这还不算还说要给他侄子买婴儿车放到他家(就是他侄子的奶奶家)说回去的话还小可以用,最后补充了一句,咱孩子以后也能用的上。他整天说他弟妹对他挺好的什么好吃的都留给他吃,觉得人家对他好他也要对人家好。各位姐妹们,每次他这样的时候我就挺伤心的,他从来没有想给自己孩子准备点什么,从来没有想过和自己孩子怎么样,我现在怀孕44天,前一阵子总是DD隐隐疼,医生说怕先兆流产让我卧床休息,我让他开证明回来办准生证,他说再等等,等我两个多月快三个月的时候孩子稳定了再办万一要是流产了证明开了回去还要注销,最近我一和他说孩子的事他就说还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呢!我说孩子已经算事家庭的一员了,他说没有生出来就不算。我特别伤心,这两天很难过,我不明白是我心理不正常他做的是应该做的还是他心理不正常。早晨一想到他十一回来看我表现的并不很心急,我最近反应很厉害,每天就能吃点清水煮面,就等他回来给我做饭呢,他还不着急回来!好难过啊,哭了好几次了,每次一哭体温就升高浑身冷,是我太敏感么?[em05][em05][em05][em05][em05][em05][em05]
十二级宝宝, 积分 22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3 积分
你lg太不正常了。他弟妹是不是他当时的未婚妻,狂烈的至爱者,出于兄弟情谊,让给弟弟的?或者,现在和他弟妹有私情?这样说,lz别难过,说真的,看后第一感觉就是这样。正常的男人都知道,连gg都要避媳妇,更何况叔伯呢?这样殷勤,难道他弟弟就不反感?若真的从肉体到精神上,他和他弟妹都是清白的。那就要请他去看看心理医生了。实在不行,趁现在年轻,离婚,让他全身心的去慰藉他弟妹吧。看着就不像男人。另外,lz可以把这个帖子给lg看看,看看正常的人对他这种行为的评价,让他反省一下自己。有时间和他好好聊聊天,看看他心理到底装着什么。祝福
三级宝宝, 积分 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无语,好好和你老公谈谈吧,否则自己会很辛苦,宝宝也会很辛苦![em03]
十级宝宝, 积分 15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lz不要太难过啦,毕竟是有了身孕的人。什么事情都要想开点,现在宝宝在你的DD里还处于危险期噢~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病的一定是你LG吧?不说别的,就光说你有了BB这件事吧.有哪个男人知道自己要当爸爸了会是你LG这样的?我LG以前什么家务都不做,都等着我婆婆做的,但是现在他会主动做很多事情,我说骨头酸痛他就会主动按摩。。所以我觉得男人一旦心里装着一个家的话会变的成熟的。你应该好好跟你LG坦诚的谈一次,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最好不要直接问他,他跟他弟妹是不是有什么,你就问他,在他心里你跟BB算什么?地位在哪里~
但是...你一定一定要保重自己喔~祝幸福~!![em01][em01][em01][em01][em01]
十级宝宝, 积分 12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3 积分
楼主不要太伤心了。要为宝宝多想想。楼主老公的反应真的很有问题。。。我都有点怀疑你老公是不是和你弟妹之间有什么事??毕竟那是弟弟的老婆,该关心家人也不是这样积极吧。对自己的老婆倒有点不理不睬的。费解。。。。。。。。。。。。
十三级宝宝, 积分 2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8 积分
第一感觉是老公不太正常,妻子怀孕了,应该是首先关心爱人.爱肚子里的宝宝.其次你老公那么关心弟妹,是过份了.超之于夫妻感情.如果他和弟妹没有私情,那么建议他可以看看心理医生.是不是暗恋他弟妹.
十级宝宝, 积分 14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5 积分
是觉得有点不正常,不过,或许是你LG觉得他弟弟钱比较多,贡献比较多,他比较愧疚,知道弟妹怀孕后想通过关心弟妹这种方式表达他对弟弟的关心呢?也许他会觉得,他是在关心弟弟的孩子,这样他弟弟也会很高兴的,觉得大哥关心他。我猜想的而已,LZ有机会还是和LG谈清楚的好,闷在心里对身体不好。
一级宝宝,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谢谢各位姐妹,我觉得我老公和他弟妹倒是没什么,应该是老公心理有点不正常,他总是觉得他弟弟和他弟妹对他好,他总是想回报给人家,但是他就走了极端,听了大家的分析,我也觉得我老公可能是心理的问题大些,因为急切的想回报人家对他的好所以就走入关心弟妹的误区,他总是说关心他弟妹就是关系他弟弟就是关系他侄子,他认为他是做大伯的这样关心的全都是关心他侄子没有什么不对的,就是因为他是这样想的,所以才这么奇怪的走入关心他弟妹的这种怪事中,他这么关心他弟妹除了要给她弟妹买核桃他弟弟说不用了他们那里有卖的以外他弟弟都不知道的,我当时就说过人家那里也有卖核桃的核桃那里没有卖的啊,他说咱们给的和人家自己买的是不一样的。平时老公对我也不错,挺疼我的,把好吃的留给我吃,我说我腰酸扫不了地每次都是老公扫地拖地,还怕我累不让我下厨房,他总是抢着做饭。就是一碰到他弟妹的事情就变了!有一次我们因为我觉得他过于关心他弟妹的事情吵的很厉害,他说我为什么总是因为这个和他吵架,是不是要吵到离婚啊,我说如果我们是因为他弟妹离婚的我也不会让他弟妹就这么逍遥的!他说你难道要把人家弄到离婚吗?我一开始没有和他弟妹不合,我们又不认识也不熟悉,就是每次回他家他弟妹都欺负我我才开始讨厌这样一个女人的,一个总愿意踩着别人头的女人,而且我很看不惯他弟妹的作为,整天不管是在院子厉害是客厅总是和他弟弟抱在一起,一点都不知道什么叫避讳什么叫羞耻。当着公婆整天把回房抱老婆睡觉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这那里是个正经女人的所为啊。
五级宝宝, 积分 2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 积分
我想如果他弟妹人品有问题,就更不能跟这种人来硬的。你现在得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万一是想把你的孩子气掉呢?不能让坏人得逞。
六级宝宝,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楼主,刚怀孕时孕妇的心情会与以前不太一样,比较敏感、多疑、爱生气,建议你再观察你老公一段时间,也许事实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十级宝宝, 积分 14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 积分
你LG是有点不正常,和他好好谈谈,要想回报自己的感激也要找对方法,而且应该和你商量着来。再怎么着也要顾及你的感受啊,他不能只想着别人对他好要回报,难道你辛苦为他怀孕生孩子,他不应该感激吗?
30){window.locatio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4158&extra=page%3D1&page='+ doane(event);}">跳转
分享到站内:
分享到站外:
姐妹都在抢
疯狂造人APP“基础体温”教你测排卵、测好孕、测黄体,告诉你关于体温的秘密!
疯狂造人APP手机记录排卵试纸强弱阳变化,帮你找准排卵时间,把握最佳受孕良机!
播种网移动版
关于播种网社会实践报告_系部: 护理系 专业: 护理.doc__word文档免费下载_心理疾病
相关Word文档:
Word文档搜索:
社会实践报告_系部: 护理系 专业: 护理_心理疾病
【Word文档《社会实践报告_系部: 护理系 专业: 护理》正文文本内容概要:】Doc格式word文档免费下载地址见本文末页
社会实践报告系部: 护理系 专业: 护理年级: 09级 班级:k-3 姓名:郑周敏 学号:实践单位: 遵义市儿童福利院实践时间: 2010 年8月2日至日共3天今年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报告活动,总觉得我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于是我来到了遵义市儿童福利院,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奉献我的一份爱心.8月2日我们第一天去儿童福利院.去之前,我反复的思索,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怎么样呢?他们适不适应这儿的生活?我和他们能不能很好的沟通?我能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能不能帮助他们而不伤害他们的自尊?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需要些什么……走进了儿童福利院的那一刻让我很感触,这里竟有三十几个孩子,看见他们的时候我心里一惊,突然我感觉有点不知所措.他们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不怎么正常的,要么是肢体的、要么是心理的.他们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么正常,看到他们不知道怎么的心里生出一丝恐惧感,但所有的恐惧都被一张张微笑的脸给消除了,他们对于我们没有恐惧感,对我们微笑.但他们的一些动作让我感觉到了他们的一些内心对爱的渴望,他们抱着我们,牵着我们的手,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希望得到爱、得到别人关心,也许这儿的环境不错,但他们更渴望有一个家,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哪怕家里很苦,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了解才知道他们很多已经在这生活了很久很久,他们不能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内心需要爱,他们大多都是因为身体的残缺而被父母抛弃,命运对他们有着太多的不公平但他们还是很坚强的活着.工作人员安排我们负责几个"正常"孩子的学习辅导,这不得不让我们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这几个孩子身上,这让我感觉到对其他孩子有一丝隐隐的愧疚.我们同时也为他们播放了预防手足口病的视频,给他们播放喜剧《人在逋尽.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希望通过我们所做的让他们健康快乐.每天中午,我们会和他们一起吃饭,通过几天的接触,没有看见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哭过,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们还是很快乐的活着,他们的饭菜也没有我想象中这么好,而他们都吃的很开心,虽然都有一些残缺,但他们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解决的,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如:洗碗、洗衣、打扫卫生,但对于他们都很不容易,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在内心里我觉得他们很优秀.、在几天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他们与外面的孩子其实仅一墙之隔,但他们和外面的孩子有极大的不同.智力上有点障碍的孩子他们一天无忧无虑的,他们也许不懂,他们亲昵的叫着我们,我们也陪他们玩,看着他们开心的笑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最为特别的是智力不怎么正常的那一小部分孩子,他们对陌生人极为强烈的排斥.其中有一个叫王郡紫的,她今年12岁,上四年级,她是一个瘦弱而又很漂亮的女孩,最初和她接触她十分排斥,不愿别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无论问她什么她都会回敬你三个字"不知道",当我想要送她小礼物时她只给了我两个字"幼稚".在我看来她这样的年龄,一些漂亮的小礼物她会喜欢的呀!可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她在福利院呆了4年了,她比院墙外的那些孩子们要懂事得多.几天下来和她熟了她开始和我们聊天开玩笑等等.这让我感到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用心去对待他们,就算他们是冰我们也能用爱将他们融化.在学习上她遇到什么问题只希望我给她一点提醒不需要我的答案,她只要一个人静静地想几分钟,她的这种习惯让我感到吃惊,很多同龄的孩子都希望别人给她答案,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但她的世界好像只有学习,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中,也许她是个不认输的人,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吧!另外还有一个小孩叫马小庆,今年十二岁,读二年级,在儿童福利院住了四年,一个没有身体缺陷的女孩,但口齿有些不清楚,话说得不怎么清楚,但是个很开朗的人,会跟我们打招呼,她很喜欢动漫电视剧《喜羊羊和灰太狼》,她会给我说电视中的情节,她乐观的心态让我也感觉有点自愧不如.另外的几个也有不同的特别之处.
转载本word文档请注明出处:
如本word文档无法正常下载,请检查浏览器弹出窗口设置;或鼠标右键菜单选择“另存为”。后缀为doc格式的word文档可用word97、word2003、word2007、word2010、wps等浏览;
后缀为docx、pptx、xlsx等格式的office文档可用word2007以上版本浏览,word2003及以下版本需安装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文件格式兼容包FileFormatConverters.exe。
全站word文档tags
相关word文档免费下载----> 文化及其它考量学界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取向
文化及其它考量学界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取向
&&&&&&&&&&
心理病理学&&&&胡志伟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讨论大纲一些问题前人对心理疾病的看法对心理疾病的界定:文化及其它考量学界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取向&&&&&&&& 课堂活动一些和心理疾病有关的问题&&&&请回答以下有关的问题:一、只有很少数的人(不到1%)会得心理疾病(答案)心理疾病二、罹患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可能会莫名其妙的打人(答案)心理疾病三、得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有可能完全痊愈(答案)心理疾病四、得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由於一个人想不开才会得到(答案)心理疾病五、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遗传的,所以如果我们家没有人得过,我心理疾病就一定不会得(答案)?六、心理疾病的心理疾病的病患就是疯子,他们的症状都一样,那就心理疾病的是「发疯了」(答案)?注:以上问题是参考「心灵园地」,黄怡翔小姐的文章编撰的&&&&&&&& 心理疾病的定义&&&&?现在的人看到的一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在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人和埃及人也看到同样的症状。?不同的是,受到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古世纪的西方世界认为,心理疾病是因为一个人受到魔鬼附身或受到巫术的蛊惑的影响,而产生的现象。?所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心理疾病」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定义,甚至形成的现象:而心理疾病的诊断更是一种文化下的产物,有时候甚至是人们用来标示异端的标记。&&&&&&&& 1400s&&&&对被认为魔鬼附身的人施行环锯手术(trepanning;钻孔)以释放魔鬼&&&&&&&& 其它「医治」的方式&&&&饥饿鞭打浸水驱魔&&&&&&&& 1800s&&&&?像货物一样的关在医院里?认为是一种咎由自取的问题&&&&&&&&“BedlamHospital”&&&&&&&& 现在&&&&?现在的人当然不再认为「心理疾病」是受到超自然力量的影响,所产生的症状。?现代人认为「心理疾病」是:影响一个人行使正常社会功能(和他人互动或工作等)及影响一个人的自我健康感的不正常思维、情绪和行为。?所谓的「正常」或「不正常」和一个社会文化的界定有关;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界定。更有趣的是,一个社会所认为的「正常」或「不正常」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今天接受的许多「正常」的事,在几时年前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所以上述的情形下,对「心理疾病」的定义留下了模糊的空间。&&&&&&&& 文化和心理疾病的定义&&&&?在西方社会中,住在城市中的人视为竞争性和保护自己是理所当然的现象,这种态度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下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人格低下,甚至病态的行为。?因为「正常」在某种程度是一种「文化」定义下的产物,所以判定一个入罹患「心理疾病」(或对「心理疾病」下定义)时,必须要考虑「文化」的因素。?例如,Amish重视谦逊、温和、以及自我控制;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过度驱赶马匹、过分严厉地对待家畜、或奢侈地购买和消费,这个人的情绪可能不正常。?和台湾民间宗教信仰一样,信仰一种称为Santeria宗教的古巴裔美国人相信,人能够被附身(类似乩童),然后和死去的祖先沟通。不熟悉这种信仰的医生可能会错误地判断这样的人是心理疾病患者。?因此诊断心理疾病时,医师或心理学家需要了解病人所属的文化或次文化。&&&&&&&& 文化和心理疾病&&&&?对心理疾病看法的心理疾病看法的一些跨文化的相似处:心理疾病看法的美国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对「疯狂」的界定与其它文化的界定有相似,也有相异之处。例如,他们认为「疯狂」的人会:自言自语、对著不存在的人尖叫、做出奇怪的表情等。然而,他们也认为,一个疯狂的人会:相信一个自己所爱的人被魔法害死了、相信自己是一种动物、喝尿、以及杀狗。?文化对病患行为的影响在爱尔兰乡村,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天主教徒。在那里,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比其它地方的患者更可能出现奇怪的宗教幻想;例如,相信自己的身体被圣母玛丽亚所占据。?这些例子显示,当一个人罹患心理疾病时,他的行为和思维会受到文化中的某种想法的影响,做出奇怪,不合文化的表现。&&&&&&&& 心理疾病的流行率在不同文化之间,甚至在同一文化中的不同区域,都有可能不一样,虽然目前研究者还不完全清楚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为何。(下表呈现了一些Campton和胡海国等的研究结果;酗酒、精神分裂症、以及严重沮丧的流行比率)&&&&&&&& 只能根据「文化」界定心理疾病吗?只能根据「文化」界定心理疾病吗?&&&&?如果「正常」或「异常」的定义因文化不同而不同,那麼我们如何根据「文化」的界定,认定一个人罹患心理疾病呢??上述问题的答案是,有关的从业人员可以根据几种不同的标准,界定「异常」(或正常)。?(一)统计标准:偏离统计平均太多的行为(或情绪和思想)。?问题,在这种界定标准下,非常聪明的人是「异常」的。?(二)适应标准:会影响一个人在社会或工作的情境中,有效行使自己角色的行为(或情绪和思想)。?(三)安全标准:可能影响一个人或其他人之安全的行为(或情绪和思想)。?(四)认知标准:和应有状态相距太远的行为(或情绪和思想)。?(五)社会常模标准:偏离社会文化所能接受的行为(或情绪和思想)。&&&&&&&& 谨慎使用「心理疾病」的标签谨慎使用「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学家ThomasSzasz()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症状有问题时,才应该被治疗。他并提出,心理疾病是「社会」迫使社会中的人遵守社会规范的工具。?这种观点可被称为「标签理论」(labelingtheory)。根据标签理论,「心理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标记异端的一种方式。?「标签」是危险的,因为它具有诬蔑的功能。它会将「病人」定型,使得社会中的人歧视「病人」。更重要的是,被标记的人也可能接受自己是一个疯子,因此真的开始扮演疯子的角色。DavidRosenhan的研究证明了上述的问题。?(一)Rosenhan和其他7个来自美国各地的(正常)人,假装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然后在多个心理疾病院挂号。?(二)他们向医生述说自己的症状;如,听见一个声音说「空虚」,「空洞」或「呼」等字眼。除了一个以外,这些人后来都被诊断患了「精神分裂症」。?(三)当Rosenhan等人住进心理疾病院后,他们开始表现正常人一样行动,并告诉医生他们不再听见声音了。?虽然如此,院方人员仍然将他们的行为解释为心理不正常的证据。例如,当这些「假病人」在病房做了笔记时,院方人员在记录中,将这些行为解释为「病人古怪的记笔记行为」。?(四)这些假病人平均花了19天才得到释放;不但如此,他们还被加上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提前释放」的注解。&&&&&&&& Rosenhan的研究&&&&?Rosenhan的研究引起了一场备受争议的风波,因为研究结果似乎证明「心理疾病是一种主观的疾病」,甚至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也无法有效的区辨一个人有没有生病。?注:有些人认为,Rosenhan的研究虽然生动,但结论却不正确。批评Rosenhan的人提出,人们只能在背景中理解其他人的行为的意义。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再参加合唱团练唱时唱歌,我们为认为这个「唱歌」的行为是正常的。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上课中唱歌时,我们会认为这个行为是奇怪的。?「记笔记」对於一个「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来说,确实是不正常;所以,如果Rosenhan和他的同僚的确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时(亦即,他们没有捏造「症状」的话),医生们做的就是适当的推断。?另外,批评Rosenhan的人提出,「提前释放」是一个医疗术语,意味著一个病人以前的症状已经不再存在了。?总结来说,批评Rosenhan的人认为,Rosenhan的研究证明,如果够努力的话,人们能够愚弄一个有经验的医生。&&&&&&&& 答案&&&&?问题:只有很少数的人(不到1%)会得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答案:根据年两项在美国作的大型调查,二成到三成的成年人曾经受到某种的心理心理疾病所苦。换句话说,平均每五个人里面(至少)疾病就有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时期罹患过精神疾病。?另外,Comptom,Helzer和胡海国等(1991)在美国和台湾两地总共调查了18,320人;根据他们的资料,有21.56%在台湾地区的人和35.55%的美国人,在一生中曾经罹患某种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心理疾病&&&&&&&& 答案&&&&?问题: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可能会莫名其妙的打人心理疾病?答案:只有少部份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患者具有暴力攻击心理疾病倾向。?心理疾病的心理疾病的病患攻击别人的动机和一般人一样;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一般人不同的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病患因为(A)分不清真实世界发生的事和他们幻想中发生的事,(B)比一般人更加需要安全感,所以他们会有攻击一些「无辜」的人。&&&&&&&& 答案&&&&?问题:得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有可能完全痊愈心理疾病?答案:是的。?经过适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再配合复健及保养,很多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是可以回到心理疾病发病前的正常状态的。?视个人病情和疾病种类而定,有些人不必再吃药,有的则需长期服用药物以避免复发。&&&&&&&& 答案&&&&?问题:得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由於一个人想不开才会得到心理疾病?答案:和其他生理病一样,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由很多可心理疾病能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包括遗传、个人体质、脑内化学物质分泌、幼年经验、环境压力…等。…?有些人认为,一个人会得到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因为他做心理疾病过坏事,受到报应。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事实上,监狱裏很多被判刑的重刑犯,他们却没有得到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心理疾病&&&&&&&& 答案&&&&?问题: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遗传的,所以如果我们心理疾病家没有人得过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我就一定不会得心理疾病?答案:许多心理方面的疾病的确都可能和遗传有关,但遗传并不是导致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心理疾病唯一因素。?除了基因之外,环境因素、生活压力、幼年时,父母的对待方式等,都是可能造成一个人罹患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原因。心理疾病&&&&&&&& 答案&&&&?问题:心理疾病的心理疾病的病患就是疯子,他们的症状都是一样的心理疾病的?答案:研究者将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而每一个心理疾病种类中,又有细目的分类。?例如,精神分裂,情绪障碍、恐慌症、强迫症,及人格违常等等,都是一些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类别。而一般人比较熟悉的心理疾病忧郁症和躁郁症,则都是情绪障碍方面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心理疾病?一般人心目中的「疯子」可能指的是那些会自言自语、无故做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的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确有可能会说一些奇怪的话,做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事。但「精神分裂症」只是一种心理疾病,罹患其它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种类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患者不一定会做出同样的事。心理疾病?尤其,「疯子」是一个骂人的话,任何不幸罹患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人,都不该被这样称呼。&&&&&&&& 学界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取向&&&&胡志伟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 五种取向&&&&?一位心理学家判断、理解,甚或诊治心理疾病的方式都和这位心理学家所采取的理论取向有关。?以下将介绍几种研究心理疾病的理论取向。(一)心理动力论?(二)「认知/行为主义」观点?(三)生理取向?(四)系统理论?(五)描述取向&&&&&&&& 心理动力论观点(Psychodynamic心理动力论观点Perspective)&&&&?心理动力论的学者将心理疾病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别:?精神经官能症(neuroses)、人格疾病(personalitydisorders)和精神症(psychoses)。?精神官能症的问题多和生活有关。例如,恐惧症,不断的自我怀疑,以及经常出现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例如,与权威人物(如,父亲)间的麻烦)。?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生这类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不会妨碍人们正常行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功能。?人格疾病会严重影响一个人和其他人建立关系(如,无法和另一个人发展出亲密、信任或爱的关系),也会想一个人正常的工作。?罹患人格疾病的人用高度扭曲的方式来解释人际之间的各种事件,而且很容易沮丧或绝望。?罹患精神症的患者往往和现实脱节,活在自己塑造的世界中。?一个精神症患者可能会听见一个声音叫他自杀,他也可能会幻想某个人或某个组织(如,国安局,CIA)正试图暗杀他。&&&&&&&& 心理动力论观点&&&&?从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看,这三类疾病在「功能」上形成了的一个渐渐严重的阶层(上表)。?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人虽然可能具有各种精神上的问题,但是他们通常能够「爱和工作」;而越趋向「精神症」的患者,他们的病情似乎就变得越严重。?有趣的是,心理动力论者从病因学(etiology;或疾病起源)的角度来看这三类心理疾病时,也可将它们视为)是位於一个「从环境因素渐渐过渡到生理因素的连续向度」上的不同位置。?精神症主要起因於生理异常(再加上一些环境因素的刺激),而罹患精神官能症和人格疾病的人多是因为环境因素(特别是儿童时代的经历)造成的(当然也要加上一些生理因素(如比较敏感的性格)的影响)。&&&&&&&& 疾病评估&&&&?要评估一个人的心理疾病状况,一位心理动力学者会针对以下事项,向病人(或其亲人)收集资料:目前处理事情的功能水准生活中的压力症状可能的起源和原因病人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重要事件等。?医生使用这些讯息来做出一个病人的「心理动力的形成档」(Psychodynamicformu1ation);在这个「心理动力的形成档」中,治疗者做出一些有关病人「人格结构」和「症状意义」的假设。?藉著「心理动力的形成档」,治疗者试图回答以下的问题:?(一)病人的希望和恐惧是什麼(二)这个人具有哪些可以运用的心理资源(三)他如何看待自已和他人?&&&&&&&& 疾病评估&&&&?第一个问题处理的是这个人的动机和冲突。心理动力学者将精神官能症的症状看作是,各种矛盾动机在表达上的一种折衷。从这种观点来看,症状通常反应了希望和恐惧在潜意识中的冲突,以及病人用来解决它们的防御性努力。症状也可能来自於病人在儿童时代得到的信念(例如,认为愤怒是不对的),以及信念和现实状况发生冲突后,形成的结果(例如,否认「实际发生的结果」)。?第二个问题和自我功能有关(能否清楚地思考,并做出合理的决定,来调节冲动、情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冲突)。?第三个问题和病人的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有关。如,这个人能否与其他人形成有意义的关系,并且保持自尊。&&&&&&&& 认知一行为主义观点(Cognitive认知一行为主义观点BehavioralPerspective)&&&&?在临床心理学中,许多从心理学者都自认是「认知/行为」主义者;这类学者在理解和处理心理疾病时,运用了他们对行为学派(古典和操作制约)的理解,并纳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这类研究者虽然也重视病人的「人格结构」,但和「心理动力论」的研究者不同的是,他们还关注病人在表现出某些症状时的环境状况与心理历程;例如,在产生一种焦虑反应或生理症状(心跳加速)前,环境中出现了何种刺激?病人心中的想法为何??从行为主义观点看,许多问题都涉及了因为「制约」而形成的不良情感反应有关。亦即,一个中立刺激变得能够引起情感反应。?例如,一个人在学校发言时有过糟糕的经历(如,被同学或老师羞辱),因而变得在人群中发言就感到焦虑。(一种将焦虑概化的情况)。?更糟糕的是,他对人群的焦虑可能导致他躲避人群;这不仅会使这个人对社会的焦虑持续,而且影响他的社交能力,使他在社交场合更行焦虑。?治疗者会仔细评估产生焦虑的条件;并试图发现引发它的刺激。?并问:到底是什麼刺激透过了古典制约变得与沮丧连结在一起?&&&&&&&& 认知一行为主义观点&&&&?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心理疾病反应了认知功能紊乱和自我性念不佳,例如,病人的:?自我期望较低?负面的自我看法?惯性的倾向相信「情况是没有希望的」?许多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点。例如研究发现:?沮丧的人会寻找关於自己的负面讯息?焦虑症的病人会注意那些不会引起他人注意的潜在威胁性刺激,或他们会将一些含糊不清的讯息做负面解释。例如,他会将一些别人不经意
的评论做扩大的解释。?所以处理病人时,治疗者会探讨,到底是何种不理性的信念和认知过程,让病人产生(或保持)紊乱的行为和情绪。&&&&&&&& 生理取向(BiologicalApproach)生理取向&&&&?采用生理取向的研究者会在「大脑」中寻找心理疾病的根源。?许多生理取向的研究者将他们注意力集中在「神经传导物质」的功能异常上;因为过多或过少的「神经传导物质」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例如,「焦虑」是透过包括「杏仁核」和「额叶」以及其它神经结构所造成的「焦虑回路」的激化而产生的。因此,当这个人的「焦虑」回路有异常的状态(见下),这人就可能比较会焦虑。例如:A.有关的神经传导物质(肾上腺素和新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了B.某些神经组织(如,杏仁核)过分敏感?因为心理疾病和「遗传」有关,因此生理取向研究者会仔细地评估各种心理疾病的家族历史。&&&&&&&& 素质-压力模式(TheDiathesisStressModel)&&&&?这是一种整合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心理疾病模式?这种模式主张,具有某种「素质」的人比较可能会在具有压力的环境中出现心理疾病的症状。?「素质」可能是生理因素(例如,因为肾上腺素过度活动引起的焦虑症状),具有遗传倾向。?「素质」也可能是环境因素。例如,病人的「过去经验」(如,父母经常性的批评,儿童时代失去亲人,失去爱人,工作失败)。&&&&&&&& 系统取向(SystemsApproach)系统取向&&&&?采用「社会系统」取向的治疗者会在个案的社会背景中,寻找心理疾病的根源。?也就是说,系统取向(systemsapproach)企图在个案所处之社会群体(如,夫妇、家庭、或更大的群体)中,找出解释个案行为的解释。?例如,一个在学校具有攻击性的问题孩子,他的行为可能是一个更广泛的系统(问题家庭)所造成的。?每一个人都是「系统」(system)的一部分;而系统中某一个部分发生的事会影响其他的部分。从这种立场来看,如果我们要诊断病人的问题,但不考虑病人所处的系统,就像试图找出为什麼一辆汽车变的比较油耗,但却不考虑交通情况一样。&&&&&&&& 家庭系统(FamilySystems)家庭系统&&&&?许多系统取向的研究者都采用「家庭系统模式」,将病人的症状看成是家庭功能紊乱的表徵。?亦即,将病人视为「症状的载体」,真正的问题在於家庭,而不主要在於个人。?例如,一对夫妇带著孩子来看医生,因为他在学校常破坏公物或别人的东西,而且惩罚也没有效果。治疗者会询问父母的婚姻状态,看看在孩子开始出现问题之前,这对夫妻的婚姻是否美满。?研究常发现,孩子的症状和父母的婚姻关系有关,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一个不好的婚姻而不是一个不好的孩子。?治疗者会要求父母一起来帮助这个孩子解决他的症状。?许多个案显示,当孩子的问题解决了,父母的婚姻问题也解决了。因此,这个孩子不仅透过他的症状表达了父母的婚姻问题,而且透过出现症状帮助维持他们的婚姻。&&&&&&&& 家庭系统模式&&&&?治疗者常会藉著「角色扮演」来发觉家庭中的问题。?诊疗时,治疗者请家中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让孩子便扮演爸爸),透过他人的演出,让家中成员理解自己的行为。?透过表演,治疗者可以知道:?孩子是否变成搪塞问题的代罪羔羊?孩子和父母的角色是否被逆转了(孩子照顾父母,注意父母的需要,并且承担父母的责任)?家庭成员间的界限(家庭成员间,身体和心理上的互动限制)是否不够(过於干涉彼此的事物,成员没有隐私和自主空间)或太远(家庭成员之间很少接触,甚或有脱离的份子)?家庭成员中是否有联盟关系(冲突中,哪些人是站在一边的:一个孩子吸毒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父母和其他兄弟姐妹联合起来排斥自己的挫折感。)?治疗者透过收集、理解、评估家庭中的问题,然后带入新的人际互动模式与关系。&&&&&&&& 心理疾病诊断&&&&?前述的理论取向似乎都对心理疾病的成因做出某种假设。?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诊疗者却多采用一种「无理论」的描述取向的作法,对个案的心理疾病做归类。也就是说,这种取向并没有任何有关病因的特定看法。?在描述取向中,对心理疾病的诊断是根据「临床的症候群」(clinicalsyndromes:或一群同时发生的症状)来分类的。例如,在忧郁症的症候中,「低沈的情绪」经常伴随著「对各种活动失去兴趣」、失眠、失去食欲、注意力不集中,自尊降低症状。&&&&&&&& DSM-IV-TR&&&&?直到1950年代早期,心理学家和心理疾病学家还缺乏一套诊断心理疾病的标准。?来自各种学派的心理学家使用自己偏爱的术语,在学者言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无法对(大多数)心理疾病做出系统性的实验研究。这种情况一直到「美国心理疾病学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AmericanAssociation)发表了第一版可以供医生做诊断参考用的临床症状手册(称为「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TextRevision;现在是第4版的修正版故称DSM-IV-TR),才发生变化。?/capsules/disorders/dsm4TRclassification.htm&&&&&&&& DSM-IV&&&&?DSM具有两种功能:?(一)根据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或症状,将各种心理疾病加以分类;因为采用的是客观的「症状」,故不同的治疗者会将具有相同症状的病人归入同一类别。?(二)统一对疾病的命名,有助研究者(治疗者)间的沟通。?所以在DSM的帮助下,研究者和治疗者,不论他们采用哪一种理论,都能够用相同的方式诊断病人。&&&&&&&& DSM-IV&&&&?DSM-IV使用多轴系统(multi-axialsystem)进行诊断;每一位患者的诊断都应包括五个轴向。这些轴不仅包括「心理症状」(和「人格紊乱」),还包「医疗条件」和「环境压力源」等事项。?第一轴向:一些可能影响病人行使社会功能或让病人产生压力的临床症状(如,焦虑症等主要的心理疾病)?第二轴向:影响病人行使正常社会功能的人格违常问题(如反社会、自恋narcissism等性格,)?第三轴向:一般「非心理疾病」的生理或医疗状况,这些状况可能影响第一或二轴向的心理疾病?第四轴向:病人的心理(如,是否发生过「心理创伤」的事件等)及所处社会或环境上的问题(如,这个人的支持系统、经济状况、教育背景、职业等);这些问题会影响第一或二轴向的心理疾病(诊断、治疗和愈后)?第五轴向:整体评估病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在一个0-100分的量表中,评估病人在自我、社会生活和工作上的功能&&&&&&&& 后面两图是治疗者诊断时,用的诊断表治疗者透过这5个轴,对病人进行归类和评估&&&&&&&& 在DSM(IV)第一轴将心理疾病分成14类&&&&?通常初诊断发生於婴儿期、儿童期或青春期的疾患(智能不足、过动儿等)?胡言乱语、痴呆、失忆性及其他认知上问题(如因为年老形成认知能力或记忆上的问题)?因为一般性医学状况造成的问题(如,因为大脑受创引起的忧郁状况)?物质关联疾病(酒精或药物滥用等;图为醉倒在美国街头的流浪汉:link)?精神分裂症?情绪困扰&&&&&&&& ?焦虑性疾病(如,恐惧症)?身体型疾病(如,虑病症;总感觉这里痛、那里不对劲,但看了好多医生就是找不出病因)?虚假型疾病(故意假装身体或心理有问题,以便让自己处於「病人」的身份)?解离型疾病(如,多重人格)?性及性别认同的疾病(性功能障碍、恋童癖或曝露狂等)?饮食疾病(如厌食症、暴食症等;木匠兄妹或宫泽理惠就是厌食症的例子)?睡眠疾病(如,嗜睡症、梦游等。患者可能走路走到一半就突然睡著了)?适应性疾病&&&&&&&& DSM-IV-TR&&&&?在DSM-IV-TR的归类中,除了上述(第一轴)的14大类精神疾病外,还包括:?第二轴的人格违常,?由第三轴所描述的生理状况所造成的心理疾病?其它应该被临床医疗处理的状况:如,虽然还不到被诊断为心理疾病的状态,但却应该被小心的处理&&&&&&&& ?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性疾病(如,相信自己是神的使者,有幻听或幻视等症状;图为一个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画家所画的画)&&&&&&&& 情绪性疾病(如,忧郁症或躁郁症等「情感症」)&&&&?一些忧郁症的亚型及引起的原因&&&&&&&& 适应性疾病(如,受到某种明显的压力(如,搬家)影响,暂时造成无法适应的现象)如,参与许多越战的美国士兵回到美国后都有不适应的现象&&&&&&&& ?人格违常(反社会型、边缘型、自恋型等人格)下表列了一些人格违常的亚型&&&&&&&& 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一个工作组於年期间,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诊断标准参考《ICD-10研究用标准》和美国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完成DSM-4)》,同时结合现场测试结果作适当修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CCMD-3工作组陈彦方&&&&&&&& ?CCMD-3分类连结&&&&&&&& ?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心理疾病?Link1?Link2&&&&&&&& 精神分裂症&&&&资料来源:白雅美医师&&&&&&&&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在二十世纪以前,被命名为「早发性痴呆」(Dementiapraecox),已陪伴人类至少达数千年之久。到二十世纪初,才被一位瑞士精神科医师布洛尔(Bleuler)命名为精神分裂病(Schizophrenia)。它源自於两个希腊字的合并。Schizo的意思是分裂或裂开;phren则指心灵。它原始意思是指心灵(人格)的分裂。&&&&&&&& 什麼是精神分裂症&&&&?这是心理疾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思考、知觉、行动、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碍,患者与现实有明显的脱节,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根据布洛尔(Bleuler)的长期观察,精神分裂病最原始、核心的症状可以用四个A的英文字加以描述。这四个A代表四个层面障碍:?联想(Association)障碍?自闭(Autism)?情感(Affect)冷漠?情感矛盾(Ambivalence)?换句话说,精神分裂病病人常常较自我封闭,思考方式为自闭性(与外界脱节),且在连贯上较松散。他们在情绪的表达上倾向冷漠,有时也会出现思想与情绪不一致的现象。另外一个特徵,则是对人常常出现情感矛盾,即对人同时保有正、负两种情感。&&&&&&&& 精神分裂症&&&&?现在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包括:?行为:奇怪的行为或重覆某动作;?认知:现实感差、不合逻辑的思考、妄想等;可能产生幻觉或错觉,以「听幻觉」最常见?情绪:在情感上表现不适当,无缘无故的哭、傻笑、过度的悲伤或快乐;?社交:可能退缩沈默,不跟别人来往;也可能好争论、有攻击行为出现;?最初发病时,患者常在日常生活功能上发生障碍(例如:不想上学、学业成绩下降,不想上班或工作效率减低,不喜欢出门,也不喜欢和别人说话常想玄学或假科学事情),之后陆续可能产生一些更严重的思考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数种亚型;这些亚型的症状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当诊断时,医生会根据下面这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同特徵进行判断。这些共同特徵为:?A.症状:以下五项症状具二个以上,至少持续一个月?(1)妄想(特别是奇异内容的妄想)?(2)幻听(特别是批评性或对谈性的听幻觉)?(3)混乱的言语(语无伦次,脱离现实的言谈等)?(4)有混乱的或僵直的行为?(5)负向症状,如表情平淡、思考或语言贫乏、生活退缩或无意志力?(假如妄想是怪异的,或幻听内容是不断地批评病人的行为或思想,或有两种以上的声音在交谈。则只要合乎「A」中的一个项目即可。)&&&&&&&&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B.社会/职业功能失常:工作、人际关系、或自我照顾功能显著降低?C.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至少六个月,六个月中至少一个月符合「A」之标准。?D.排除情感性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疾患。?E.排除药物及内科情况。?F.与广泛性发展疾患之关系:若有自闭症或广泛性发展疾患,只有当幻听或妄想持续显著一个月,才可下精神分裂症之诊断。&&&&&&&& 精神分裂症亚型&&&&?1.妄想型(paranoid):病人敏感不安,常有被害妄想。也常出现幻听,发病年龄约在二十至三十岁。?2.混乱型(disorganized):发病年龄常在二十岁以前。常出现退化现象,例如:傻笑、胡言乱语、退化幼稚行为、自我照顾功能退化等等。?3.紧张僵直型(catatonic):发病年龄在十五岁至二十五岁,这种或呈现紧张、脸部没有表情、行动迟缓、呈现静呆状态;或者乱跑、乱喊、亢奋失序,呈现躁动状态。?4.未分类型(undifferentiated):无法明确的被归入上三类的病人&&&&&&&& 精神分裂症:紧张僵直型&&&&&&&& 相关讯息&&&&?幻听内容:可包括噪音,音乐,单字(词),句子,对话?自杀:自杀企图:50%,自杀成功:10-15%?病识感:不佳?好发病年龄:15~35岁。但也有5~6岁的精神分裂病人.&&&&&&&& 相关讯息&&&&?终身盛行率(lifetimeprevalence):在美国的研究结果为1至1.5%,在台湾的研究结果则为0.23%到0.3%。?男女罹病比例:相当接近;但女性初次发病年龄在25到35岁间,比男性(15到25岁)晚。一般来说女性患者的预后可能性较男性佳。&&&&&&&& 精神分裂病的可能病因&&&&?心理与环境因素:除了生理因素外,「心理」、「家庭」、挫折或生活事件(如:联考失败、感情受挫、婚姻或家庭冲突等)也都可能是诱发一个人出现诱发一个人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的症状。诱发一个人出现的症状?许多人误以为精神分裂症完全是由上述这些「诱发因素」所致,如果只处理这些问题,往往会徒劳无功,延误治疗,因为该症还有生理的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病的可能病因&&&&?遗传、体质:目前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往生化学和遗传学领域发展。?(1)生化学研究:由於1960年代抗精神药物的开发,证实能治疗妄想、幻听等症状,以及食用安非他命后可能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而抗精神药物和安非他命皆与dopamine这种神经传导物质有关,因而有人推测精神分裂症的生成与脑中dopamine量的变化有关。?当dopamine在脑中传递增加时,可能出现心理疾病症状。若加以阻绝,使其传递减少,则有助於症状之解除。?如今认为并非dopamine单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的变化,而与其它的神经传导物质,如serotonin等失去平衡也有关。&&&&&&&& 精神分裂病的可能病因&&&&?(2)遗传学研究:以下为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人罹患精神分裂症:1%,伯叔舅姑姨中有人罹患精神分裂症:3%同胞手足中有人罹患精神分裂症:9%;父母亲有一方患病时,其子女之罹患率:13%;双亲均为患病者:46%。异卵双胞胎之共患率(concordancerate):17%同卵双胞胎之共患率则为48%至83%。从以上的数据来看,精神分裂症的确与遗传有关。&&&&&&&&
分享给好友:
All Rights Reserved 图宝贝
本站声明:本站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友情链接请加QQ,要求PR 或者 BR >=2(联系方式: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疾病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