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 macbook air壁纸尺寸 的尺寸和 CPU

> MacBook Air小尺寸封装处理器并不简单
MacBook Air小尺寸封装处理器并不简单
责任编辑:李鹏飞 【转载】
&&& 之前我们已经详细分析过MacBook Air使用的这颗小尺寸Core 2 Duo,但现在看来这颗芯片并没有这么简单。至少,并不能简单的将它看作小尺寸封装版本的Merom Core 2 Duo LV。
&&& 官方日前向媒体透露:“MacBook Air使用的Core 2 Duo处理器和965GMS芯片组都适用新的小尺寸封装技术(没错,芯片组也是微缩版的!),除了减少60%的面积外,该处理器的TDP为20W,使用现有Core 2 Duo技术,电压较低,但并非ULV版本。”
&&& 从MacBook Air真机中我们可以得知,其1.6GHz主频版本的电压为1.0V到1.25V,1.8GHz版本的电压则为1.1125V到1.25V。很明显,这一电压水平比正常的移动Core 2 Duo要低,但比LV版本要高。另外,该处理器TDP为20W,而LV版本Core 2 Duo L7700和L7500为17W。
Core 2 Duo
65nm Merom
1.80GHz - 2.60GHz
1.0375V - 1.3000V
MacBook Air
65nm Merom
1.60GHz - 1.80GHz
1.0V - 1.25V
Intel Core 2 Duo (Low Voltage)
65nm Merom
1.40GHz - 1.80GHz
0.9V - 1.2000V
Intel Core 2 Duo (Ultra Low Voltage)
65nm Merom
1.06GHz - 1.33GHz
0.8V - 0.975V
&&& 为什么Intel和苹果要选择一块发热量更大的处理器呢?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修改一颗处理器的封装并非我们想的那么简单。CPU封装(packaging)并不仅仅有保护核心(Die)的作用,处理器的针脚要从中引出,封装还掌管着FSB频率、电能输送以及数据输入输出的任务。因此,很明显Intel在缩小Merom处理器封装的时候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小尺寸封装在电力输送能力上不如全尺寸LV版本,需要更高的运行电压,并导致了更高的TDP。
&&&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把MacBook Air使用的这颗处理器看作是小尺寸封装(SFF)“稍微低一点电压”版的Merom Core 2 Duo。而我们刚刚报道的联想ThinkPad X300可能使用的也是这颗芯片,只不过频率更高达到2.0GHz。
&相关阅读:
·低端CPU不容忽视 8月31日处理器报价
&&·AMD精品八核 FX-8320处理器京东售949
&&·AMD新卡正式发布 8月29日处理器报价
&&·奔腾G3258居高不降 8月27日处理器报价
&&·第一代酷睿处理器是什么?回答出乎意料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精彩内容推荐
CPU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CPU排行榜
商家报价:
56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6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39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2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5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71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3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230用户点评苹果新一代MacBook Air下周更新 涵盖全尺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消息称,新一代MacBook Air处理器会升级,其有可能会选用1.4GHz i5-4260U、1.4GHz i5-4350U或1.5GHz i5-4360U。
现在有消息称,苹果会在下周发布新一代的MacBook Air,而它只是很普通的常规更新而已。
消息称,新一代MacBook Air处理器会升级,其有可能会选用1.4GHz i5-4260U、1.4GHz i5-4350U或1.5GHz i5-4360U,至于高配版MBA的处理器选择,目前还一头雾水,因为曝光的产品路线图中i7-4650U并没有接班人。
去年6月份,苹果发布MacBook Air,其搭载了Haswell处理,支持PCI Express以及更快的802.11ac Wi-Fi。
此外,消息人士还透露,本次更新MacBook Air涵盖了11寸和13寸,而苹果的确在开发12寸的MBA。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孟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数码官方微信
播放数:42372
播放数:86717
播放数:133250
播放数:47540
48小时点击排行这次真要来了?12英寸MacBook Air猜想
日 01:30&&&出处:&& 作者:王普&& 编辑:王普
  苹果自推出MacBook Air系列之后,机身尺寸就一直限定在11英寸和13英寸两种,而且MacBook Air每年的升级基本上都只是硬件层面,外观设计几乎没变。如果苹果本次发布12英寸MacBook Air,那么它将成为苹果首款12英寸MacBook笔记本电脑。  作为一款新尺寸的机型,大家自然而然对它的外观设计充满兴趣。此外,有关新机型会采用哪种处理器、以及新机型发布后现有产品该如何处理等也令大家充满疑问,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展开苹果12英寸的猜想。猜想一:12英寸MacBook Air屏幕将采用Retina高分屏  2012年,苹果首次推出配备Retina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因其拥有更加清晰的显示效果受到了众多用户的欢迎。然而,更为轻薄的MacBook Air系列屏幕分辨率一直没有升级,让不少MacBook Air的粉丝略感失望。  而且苹果Mac产品线中,MacBook Pro已经全线标配Retina屏幕,也有5K屏Retina版本,MacBook Air升级Retina屏幕势在必行。随着苹果即将发布12英寸新款MacBook Air的消息传开之后,大家广为期待采用Retina屏幕的希望也自然落在了这款新品身上,当然这也是本次12英寸新品备受大家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图片来自:9to5mac  从12英寸MacBook Air的曝光信息,结合之前MacBook Air系列一直没有升级屏幕分辨率的因素,本次发布的新品配备Retina显示屏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之高,等待配备Retina屏幕MacBook Air的同学相信终于可松口气了。反过来说,近期Windows平台也增添了不少轻薄型猛将,比如:戴尔XPS13、NEC LaVie Z等,如果苹果即将发布的MacBook Air没有采用Retina屏,那么仅仅凭借轻薄的机身和出色的做工依然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  而有关详细的屏幕分辨率目前没有信息曝出。依据苹果的风格,笔者猜测12英寸MacBook Air的屏幕分辨率或将维持在13英寸Retina MacBook Pro相同的级别。猜想二:外观将重大改变,更轻薄的机身,更少接口  在最近几年,苹果MacBook Air系列的外观基本没有太多改变,这一次曝光出的新款12英寸MacBook Air的外形设计自然也让不少网友充满期待。前段时间,国外知名渲染设计师Martin Hajek根据网络流传的信息制作了3D版12寸 MacBook Air的渲染图,不得不说渲染图中的设计还是很棒的。图片来自:9to5mac  从设计师的渲染图中可以看出,新款12英寸MacBook Air机身尺寸更加小巧,甚至比起现有11英寸机型还要更显紧凑,尤其是在键盘部分,几乎已经贴到了机身边框。同时也有消息指出,新款12英寸MacBook Air键帽间距将有所减小,不知道这样的小改动能否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不仅如此,笔者猜测新的MacBook Air受限于轻薄紧凑的机身设计,甚至还有可能取消键盘背光灯,当然可能性也只有一半,苹果毕竟是一家注重用户体验的公司,键盘背光的实用性还是很高的,具体只能等产品出来后再看。新12英寸MacBook Air渲染图,机身接口图片来自:9to5mac(左为新12英寸MacBook Air,右为现款11英寸MacBook Air)  不仅仅是机身的外观改变,笔者预测新款12英寸MacBook Air在机身厚度上将再次突破极限,将比现款11英寸机型更为轻薄。当然,这一切都要以牺牲扩展接口为代价。目前有各种消息流传苹果新款12英寸设备将仅配备一个USB 3.1 Type-C接口,甚至为了推蓝牙耳机连耳机接口也要取消,由此引得网友纷纷讨论。  在笔者看来,新款MacBook Air在外观上的改变是必然的,但是对于目前使用率及重要性极其高的USB接口来说,虽然USB 3.1 Type-C兼有充电、视频输出等功能,但是仅有一个接口确实不够用。同时还有一种消息称苹果会为12英寸MacBook Air配备专用扩展坞来增强使用体验。图片来自:9to5mac  此外,自从戴尔新XPS 13发布之后,该机采用的超窄边框屏幕设计也为笔记本确立了新的设计方向。但对于目前步伐稳重的苹果来说,超窄边框设计并不是它们值得突破的重点。因为MacBook Air机身一直采用流线型设计,机身边缘采用了收边处理、十分轻薄,而如果要在如此紧凑的机身还要采用窄边框屏幕设计,对制作工艺来说是非常苛刻的。因此,我们猜测新的12英寸MacBook Air上不会使用超窄边框设计。猜想三:处理器成最大悬疑: Core M可能性较大,更希望看到低五代Core i处理器  去年推出了14nm制程Core M处理器,能耗比提升巨大。自12英寸MacBook Air传言一出,就有信息曝出该机型将配备Intel最新的Core M系列处理器,超低功耗和发热可以无需主动风扇散热。& & 当然,如果苹果要将12英寸的MacBook Air的机身做得更薄,那么机身的散热性能必定受到影响。这时,支持无风扇设计的Core M就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也就是说,如果12英寸的MacBook Air真的采用了无风扇设计,那么采用Core M处理器也就是唯一的选择。当然,笔者更希望看到配备第五代Core i处理器的新品,毕竟11英寸和13英寸MacBook Air一直用的酷睿i系列,运算性能有足够保证。猜想四:现有11英寸、13英寸MacBook Air将有何变化  如果苹果推出全新的12英寸MacBook Air,那么它也必定会考虑好新产品的受众群体,新产品上市后原有机型也将面临新的处境。然而,即将推出的12英寸设备正好位于11英寸和13英寸之间,这让的新尺寸出现不免让大家对原有产品是否停售引发了担忧。  原有机型的变化与新机型会采用何种处理器有着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如果苹果此次发布的12英寸新品搭载了功耗更低的Core M处理器并且为无风扇设计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苹果会继续销售原有11和13两个尺寸的MacBook Air,以此来满足不同性能需求的群体;如果此次发布的12英寸新品搭载了Core i处理器并配备Retina屏幕,那么在性能上我们无需担心,因此苹果也很可能停售原有11和13英寸机型。  就在前两天,传闻苹果12英寸新品发布后原有11和13英寸机型将会降价出售。关于此消息,依据苹果以往对新款与旧款产品的处理来看,确实有可能会进行降价出售,甚至最后停售。竞争对手--新XPS 13和Surface Pro 3等MacBook Air 11(左)、戴尔新XPS 13(中)、MacBook Air 13(右)& & &最近几年,苹果MacBook Air系列以其独有的外型设计俘获了很多网友的眼球,产品设计虽然经典,但是由于连续多年来外观没有变化,而且随着Windows阵营厂商奋起直追,近两年包括了戴尔新窄边框XPS 13、联想Yoga 3 Pro等机型都有着不错的表现,甚至微软自家的Surface Pro 3都在使用体验上也大大提高,这些无疑都让苹果感到“亚历山大”。  从便携性来讲,新XPS 13与联想Yoga&3 Pro表现已经足够出色。同时最新的12英寸MacBook Air如果像渲染图中那样轻薄,那么MacBook Air在便携性上将会扳回一局。  从硬件配置方面来看,联想Yoga 3 Pro采用了Intel Core M处理器,如果新MacBook Air也采用Core M处理器,那么性能上将处于同等水准。虽然对于采用Intel第五代Core i处理器的XPS 13来说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Core M依然能够满足日常办公使用需求。  因此苹果即将发布的12英寸新款MacBook Air,也将会针对以上几款Windows重点产品进行反击,让我们拭目以待。&全文总结:  除了上面笔者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外,相信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新款机型的售价。结合上述预测信息,新款12英寸的MacBook Air由于升级Retina屏幕等原因,最终价格预计和现有13英寸的MacBook Air机型售价相当。而有关发售日期方面,根据苹果长期以来新品发布的规律,新产品上市后在两个星期左右基本就可以买到水货产品。与此同时,苹果在逐年改善中国大陆发售新品的时间,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新品发布后很快就能买到国行产品。  最后,针对苹果新12英寸MacBook Air的猜想和预测就为大家解读到这里。在看完本文的同时,相信大家对苹果公司即将发布的12英寸MacBook Air有了一定的了解与预期。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苹果公司12英寸新品的发布信息,感兴趣的朋友请保持关注。此外,如果您对文中观点有其他看法,也欢迎与泡泡网笔记本频道官方微博进行沟通、交流。■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41.9万人浏览 22.5万人浏览 20.7万人浏览 5.4万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4019 编辑宋宋和大国推出的脱口秀节目4202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110709编辑部的故事 100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662科技生活MacBook Air 128GB 容量日常使用是否比较紧张?
打算买一台MacBook笔记本 ,手头有10000元,在网上看了不少资料,好像都偏向于推荐MacBook Air ,性能应该足够吧。现在纠结于是买MacBook 128G SSD的还是256G SSD,128G如果另外装个虚拟机加Windows7(为了在必须使用Windows的情况下使用,如网银),日常使用是否会比较紧张?因为网上很多文章都说MacBook Air 基本升级空间为零,所以不知是否应该追求8G内存?另外,大家买MacBook 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买的呢?现在可能考虑在卓越买,不知是否靠谱?PS:第一次买苹果产品,主要是比较看重Mac OS,之前用Win7。平时基本不玩游戏,浏览网页、看电影、偶尔写写代码。经常尝试各种软件,下载大量资料、视频。
当然,在使用方面可能也会考虑比较合理的搭配,像大家推荐的SSD 加外置移动硬盘可能比较适合我吧,为了增加一倍的SSD容量付出的费用不成比例。
按投票排序
硬盘是一个永远不够大的东西,钱也是一个永远不够多的东西。256G 比 128G 贵大约 2k 。2k 可以买大约 4 个 1T 的 USB3.0 移动硬盘,根据经济情况自己掂量吧,反正我觉得买 256G 的不值。另外,别在Mac电脑装Windows系统,否则整个 Mac 电脑都浪费了,损失相当于6k+(因为Win笔记本大约4k,硬盘还大)。非要用网银的话,挂个 15G 左右的虚拟机 XP 足够了。当然,如果你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忽略我的回答。update:这是她装完 iWork、iLife 和虚拟机之后的状况。除此之外,还装有 QQ、旺旺 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游戏有 Braid、Limbo、Botanicula。反正她不用 Adobe CS6,我觉得再装个 FCPX 剪片子都没问题。这是她装完 iWork、iLife 和虚拟机之后的状况。除此之外,还装有 QQ、旺旺 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游戏有 Braid、Limbo、Botanicula。反正她不用 Adobe CS6,我觉得再装个 FCPX 剪片子都没问题。update2:有知友提到方便问题,这个我也想到了,只是前面没说。MacBook Air 机身是挺方便,但还得带电源适配器这么一块砖吧?随身携带的砖块个数为0和1之间“麻烦值”差距较大,因为要有专门的口袋去分配(否则怕把主机压坏),但1和2(砖块个数)之间“麻烦值”差距就相对小很多了,两块砖可以放在一个口袋嘛。使用的时候挂着就挂着,就当它是鼠标或者电源适配器了,况且 USB 3.0 呢,剪片子也刷刷的。所以我认为如果不是很有钱的话,多花2k买这么点方便也不是很划算。
11寸128G用户用了一年多表示毫无压力。日常只用MAC,网银使用虚拟机装XP,大量资料全放移动硬盘,做开发时偶尔会外接显示器。最凶狠的时候用她剪过片子,我对不起她。AIR在淘宝最便宜,其次amazon等,其次苹果官网,其次实体店
12年128G air表示容量尚够,建了三个虚拟机(ubuntu,bootcamp win7,OS X 10.6),存放了8G左右的音乐5G左右的图片和各类代码,1G左右的电子书,尚有剩余空间大约10G。(图上貌似有彩蛋)(图上貌似有彩蛋)如果题主嫌128G硬盘不够,可以买低配的Air(大约7k出头的样子),然后去淘宝买一块256G的air用硬盘,2k左右,把自己的128G硬盘卖给奸商还能省好几百。我问过app store,Air自己换硬盘后不影响除硬盘外其他部件的保修。我自己的解决方法是raspberry pi+移动硬盘做了个Time Capture。优点是便宜,缺点是速度慢,大约8M每秒的样子。
如果你要「下载大量资料、视频」还要装虚拟机或者双系统,那 128G 肯定是不够的,256G 也只是勉强凑合。条件允许的话上 512G 才是王道,或者如果经常固定在某个地方使用的话可以考虑买个 NAS 网络存储器,容量可以在 TB 级别。比如我是 512GB SSD + 2TB NAS 网络存储。内存的话,看你的应用场景 4GB 足以。购买途径的话,如果价格不是问题,考虑到是第一次买苹果产品,优先实体苹果店、其次苹果官网、再次苹果授权经销商,然后考虑卓越京东这种三方网站,淘宝垫底。
10000元你为何不选择Retina Macbook Pro呢?我的RMBP,128G的SSD,把平时常用的装上,虚拟机用的Parallels Desktop+Win TinPC,用了三个月,现在总共还有80G空间。要说够还是够的,但是同意上面的说法,硬盘是永远不够的,我现在的歌之类的都是放在SD卡里,另外在外置硬盘备一份。否则硬盘早满了,其实不放电影和音乐在SSD里,120G完全够了。银子足的话,还是推荐硬盘大点的,但是128G不至于不够用,只是不够方便而已。银子不够的话,SSD加SD卡,买个64G的SD卡,能扩充很多,注意SD卡里的资料备份就是了。
mba的128g够不够主要取决于用途是什么:首先对于一个128g的ssd,如果将其作为数据存储盘是绝对不现实的,所以128g够用的前提是有一个额外的存储盘(专门存放电影 音乐 照片 安装文件 这些数据。。。)对于一般用户,在日常主要的操作是:上网,电影,下载,音乐 和
游戏 。。。上网使用浏览器,电影音乐下载也只是一个程序,所以在数据都在存储盘的前提下,128g是完全够用的。对于游戏,mba的性能决定了其注定不可能运行大型游戏,所以这点对于存储方面基本没有压力。还有另外两个需要考虑的因素,网银 与 ios设备:在国内有些网银只支持ie浏览器(招商银行的专业版只有windows版本),所以还必须使用虚拟机或者bootcamp,如果安装的是windows 7 or 8的话,预留的空间至少是20g有些用户喜欢将ios程序de安装文件保存在电脑上,对于一个64g的iphone,安装文件+备份大小有可能超过40g综上所述,128g是够用的,但是用起来难免会空间紧张。。。另外对于1w以下的macbook,12年的13寸 retina macbook pro 拥有更好的屏幕(air的屏幕是所有macbook里面最差的),个人觉得这个性价比更高。。。
资深程序猿,自称,差不多9k入手AIR11。硬盘128G,内存和cpu都升到最高。。很好用啊。带咖啡馆低调奢华有内涵啊。。。特别是我屏幕上都是代码。。。在下全能程序猿、攻城狮。。现在还兼职运营。。。。。开ps修下图啊,切图改logo完全无压力。网银的话,我基本用alipay和招行信用卡。连工行都用safari可以直接登录了。。消费没试过,因为都用招行信用卡(基本只有京东和线下消费买东西才用它)不然都用alipay了。然后装个virtualbox..开起来也好快。。基本用下开农信银行等比较落后的银行采用的。。。很少用虚拟机偶尔用而已。。手势及快捷键花点时间熟悉下很好的。。。我妹说看我用air11的手势表示很帅。。。。我弟弟也买了air13.。。但是我觉得还是我的air11好。。起码应该算同等性能的全球最轻薄的了。。跟我手机差不多了。。。现在出门都是带个邮差包即可。。以前用t400背个好重的大背包那个累。。。
为什么没人吐槽一下苹果丧心病狂的永远配置这么小容量的ssd呢?
用Mac就要有抛弃Windows的觉悟,我现在是12年中版的MBP 13',自己把500G硬盘换成了128G的三星830。我现在拿旧硬盘配个盒子做TimeMachine,外加存储视频,大型的安装镜像等等东西。感觉空间还是很足够的。
甭管什么笔记本,只要用来存数据,128G就不够用,可以参考我的使用方法(我没苹果,用的IBM):128G SSD+IBM底托,把光驱位换成硬盘位——-________-'' mac是不是没法用底托……LZ可以考虑买个512G的SSD还上……凑合用吧
看上去和我使用习惯差不多128G肯定不够 128G+移动硬盘 虽然便宜 但电脑可能没有闲置空间 移动硬盘就得挂在电脑上离不开了 时时刻刻都带着移动硬盘还是有点麻烦 除了容量问题还得考虑下方便嘛
不然干嘛买air256G严格来说也不够用 但相对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装完虚拟机 存资料 然后还有一些闲置空间 不至于出现下载时还得先删东西的情况 电影视频什么的比较大 放电脑里太奢侈啦 也不一定要随身带着 放移动硬盘里比较好 准确的说是256G+移动硬盘哈电影视频不保存在电脑里还有一个好处 方便用时间机器来整机备份 省的设置排除文件夹了 电影太大备份慢而且没什么必要 512G太贵太不划算了
买的话 淘宝上可以找到香港代购挺便宜 但是只有一年的保修 国内行货是整机保修一年 主要部件三年买行货的话 当然是啊 靠得住而且相对便宜点 但无论什么渠道买 都建议购买applecareplan延长保修 苹果的硬件问题主要是换新 万一停产了 直接换下一代产品 还是挺值的 毕竟三年内换电池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电池性能降到80%以下 苹果都是给免费换 自费的话一千多另外虚拟机就很方便很好用了
实在不推荐双系统 麻烦而且浪费空间 附图供参考
电脑里软件有两百个左右 文件主要是图片 PDF 安装程序
两个虚拟机 xp+win8电影放在外置硬盘里
64g无压力的路过。前提是专本专用。只用来办公,真的就是办公,32G都够了。看片什么换台电脑好了。
我去年九月底买的MacBook air,8G内存,i7,256GB硬盘。bootcamp了win7 64位双系统。我给win分配了80G,剩下的是OS X的。我和题主的需求除了我不写代码基本完全一样,我也超级喜欢搜集资料。所以我单独给mac配备了一个1TB的硬盘,希捷的,记得买的时候不到610。现在用起来的感觉就是,win的所有软件都装在C盘下,感觉好别扭,但又极少用win所以忍了。Mac没必要那么大的地方,系统占得不多,平时用的资料其实都到不了20GB,剩下的全放在硬盘里,感觉也挺方便。新出的air好像降价了,所以10000好像可以买和我同样配置。我觉得目前使用没有任何带不起来的感觉。我没追求大硬盘而是买了i7,8GB原因是硬盘可以外接,而处理器和内存不支持增加。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题主参考。
-我的配置是:MacBook Pro 固态硬盘240GB+机械硬盘500GB。如果你要买MacBook Air,硬盘最少要买256GB的配置(128GB是极度不够用的),再搭配其他存储方案。话说MacX上13寸的港行高配AIR也才8398呀,,10000的预算够再搭配个别的存储设备了。-
2011中 2G/64G乞丐版路过。没有囤电影的习惯,看了就删或者存移动硬盘,音乐都转m4a了,只有一些文档,pdf,code,图。其实很想要个128G的,做个WIN7双系统,我坚信这配置win下还是能玩dota的(暴露了),2G内存跑虚拟机还是慢,网银无压力倒是,改天淘宝个128G的ssd换上。
没有具体的条件,没法给出具体的结论。是否经常携带外出,是否有其他机型搭配,外出是否有网等等。以我和本科同学为例,一个坐班为主,单位有台式pc,家中有win本,mac的作用是会议室记录、短期出差、外出旅游时便携,大部分情况下也能保证有网,直接一个云盘同步就解决了,256G空着大半,文档能占多大空间?另一个经常出差,带着pro高铁飞机到处跑,不可能带双机,工作休闲都是他,除了win双系统要装几个平常打发时间的游戏,工作还经常要处理照片视频,512G都紧张的要死好么。你的环境网络能保证吗?你是以文字为主还是以照片视频为主?经常外出一个电脑解决所有问题还是偶尔外出专职做某一项?如果是前者,128G不够用才见鬼了,如果是后者,512G够用才见鬼了
不够,有前车之鉴
128完全够了,主要看你怎么用它……觉得不够添置一个移动硬盘不就好了……
看了LZ的使用需求,Air的性能绝对足矣。不过拿Air的SSD储存大量视频资料的话,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有移动硬盘就好。我自用13' 128GB Air,除了重要和常用资料文件存在电脑里,其余都备份在移动硬盘上,性能和存储绰绰有余~
不紧张。大量不常用但体积大的文件(照片视频音乐),全部丢在家里的NAS上。NAS本身支持Time machine,还可以平时全系统备份Air。MacBook Air 与 MacBook Pro 差别多大?
按投票排序
前言 - Macbook的前世今生拼参数是很容易的。快就是快,同规格的i7一定比i5快,同系列的i7主频高的快。我们都知道。于是广大笔记本电脑厂家进入了一种保守的竞争体系:拼参数。我的CPU是多少,内存多大,硬盘多大。其他看不见的地方?成本越低越好。于是我们看到方方正正的黑灰色的工程塑料占据了主流,各种高性能配置的参数单背后是表现拙劣的屏幕,手感弱暴的键盘和那个基本不可用的触摸板。还好,我们还有苹果,还有Macbook。一个愿意花成本到设计上的,相信有用户不止看参数的有趣公司。“人们会对笔记本电脑的质量和体积有本能的反应”乔布斯先生如是说。Macbook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99年的iBook。当时苹果率先打破了电子产品黑色冰冷的外观,引入了多彩糖果色的设计风格,半透明的塑料壳,着实为笔记本电脑业界打开了一扇大门。iBook首创了“苏醒”功能。你不用每次都关机再把电脑放入包中,合上就走。再次打开屏幕,电脑会自动“苏醒”过来。现在已经是业界标配。2001年初,苹果很快推出了面向专业用户的笔记本电脑:Titanium Powerbook G4,也就是现代Macbook Pro的前身。全金属的外壳给人硬朗的感觉,在当时也做到了顶级的轻薄。但由于钛制外壳的工艺复杂,制造难度和成本偏高,并且存在目前仍然无解的掉漆问题,因此这一材料没有被沿用下来与2003年被铝制外壳的G4取代。2006年,苹果再接再厉“Snow White”白雪公主设计风格的Macbook,和铝制的Macbook Pro。国内的果粉给Macbook取了一个亲切的外号:“小白”。从此苹果电脑史上最重要的产品线Macbook拉开了帷幕。但乔布斯带领的苹果显然不断的挑战着自己的工设能力。短短两年之后,凭借Unibody的一体化设计,加上大胆的裁剪功能和扩展接口,令人赞叹美到窒息的“Macbook Air”横空出世。一体化设计和制造不仅可以让笔记本更紧凑,更轻薄,同时强度也大大提升。超薄的外观、大胆的接口剪裁,借鉴于SONY的浮岛式键盘,这款看似来自未来的产品到今天仍让人叹服。Unibody很快被推广到了Macbook全产品线,确定了当代Macbook整体的铝合金一体成型风格。不久后小白也宣布停产,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苹果不断的升级CPU、GPU,进行了全SSD化,并在12年推出Retina Macbook Pro, 13年全面升级PCIE SSD。不断给用户带来惊喜。终于2015年3月,苹果推出蓄谋已久的Retina Macbook 12,搭载Intel 14nm CPU,无风扇设计。产品体系 - 稳健的1+2+2在2015年Macbook线原有产品进行了小幅更新(除了RMBP 15),产品线在之前的2+2体系,变成了1+2+2。当然这也是Cook上台之后苹果的发展趋势了。原来所谓2+2体系,是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确定的“简化产品线+只做精品”策略下的产物,所以砍掉小白和MBP17两条产品线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斯人已去,但Cook确实是运营好手,不断降价的同时,仍然把Apple的优良基因传承至今。1+2+2对应着极致轻薄、主流用户和专业用户,不会多到眼花,也不会少的没有选择。他们就是:极致轻薄:MacBook 12,主流&入门:Macbook Air 11&13,专业:Retina Macbook Pro 13&15。产品解析 -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厚度:MB12领先,MBA和RMBP差不多,MBA得益于前端收窄的设计,看上去更锐利。重量:MB12占优,剩下两者差距不大。MBA13比RMBP13轻大约200g。续航:都差不多是1天正常使用的量。屏幕:MB和RMBP占优。无论屏幕分辩率、还是可视角度、色域均轻松胜出。性能:考虑到CPU, GPU的差距与屏幕分辨率的差距对应,全系又都用SSD,所以其实MBA11,MBA13和RMBP13的运行程序速度和生产力是差不多的。RMBP15因为是常压CPU还可以选配独显性能强一些。而MB12明显弱不少。性价比:上文提到只有RMBP15性能优势明显,但价格也水涨船高。所以,性价比各款其实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选择来说也简单了,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即可。目前笔电的主要瓶颈是硬盘,其次是显卡。Retina屏幕作为一个加成,喜欢的请一定上,不喜欢的也不需要有纠结总体区别MB极致轻薄,RMBP屏幕更好,MBA续航更好。其中RMBP15可以上4核i7+独显,性能给力。其他几款相对更具性价比。定位方面MB12首选1299美元的入门款,定位于对性能需求不太高,但喜欢好的设计这一人群。买来好的设计,可以是为了自己欣赏,也可以是为了show给别人看,我觉得都无可厚非。而光是设计,就值这个价了。扩展能力很低,需要考虑到。RMBP13主流选择入门款,1299美元,那一块Retina屏幕是关键。此外Iris集成显卡可应付主流应用需求,9小时+的电池,完美的工业设计,顶尖的做工,流程的操作系统。是目前笔记本电脑的极致形态。打败他的,可能就是刚刚发布的Retina MacBook 12了,但性能方面RMBP的i5仍然领先Core M很多。 MBA13Macbook Air 13, 入门款999美元起。比RMBP13便宜了300刀,同样近乎完美的笔记本,更给力的12小时+电池;不减配的显示核心,完美的外观设计、重量控制、做工和成熟的操作系统。对于Retina屏幕不感冒的同学,MBA13是更理性的选择。 RMBP15预算更为充裕,希望买一台主力机,并且希望2年内保持流畅运行:RMBP15无悬念。1999美元的集显版个人不推荐但有其存在的意义,2499美元带独显的版本起是非常棒的高性能生产力工具。因为购买RMBP15的同学都是当主电脑长期用的,所以从财务的角度看,稍微多花一些换更长的使用时间还是合算的。MBA11追求极致便携,入门款只要899美元,在家或办公室外接键鼠+显示器即可。除屏幕外和13寸的性能几乎没有区别的。飞机上,咖啡馆里的小霸王。信息来源:
主要差别无非是CPU、显卡和内存上限(Air 最多8G,Pro 16G)。这些部件的性能差别在大多数应用上体现得不明显(换句话说就是此时工作效率高低取决于用户输入的快慢、网速快慢等等其他因素。)但在以下一些特定应用下,从高配Air换成高配Pro可以获得极大提升:音/视频渲染(转编码) 这是除了跑分软件之外,能让现有任何CPU全部核心轻松满载的任务了。这时候CPU是瓶颈,如果软件支持显卡加速(CUDA、OpenCL之类),那么一块强悍的显卡可以帮着把渲染速度提高一些。举个假想的例子,一个用户每天等待Air渲染的时间是4个小时,换成Pro可以缩短到2.5小时,每天1.5个man-hour的成本差距,令Pro和Air的价差不那么重要了。视频编辑 除了渲染之外,处理视频更多的时间估计花在了编辑上。拍了许多clip,要剪辑、加特效、调色等等一系列调整。这时候内存和显卡比较关键。内存不够大,则许多clip不在内存里,预览起来还得去硬盘读取,卡!显卡不够快,好多特效无法实时预览,得交给CPU渲染个几秒甚至几十秒,才可以看到效果,真卡!Photoshop 这又是个CPU和内存需求挺大的应用。看看Nikon D800出来之后,多数人哀怨地换了机器,只为了能快点处理每一张照片。我不知道Adobe处于什么考虑,PS目前基本没什么显卡加速(好像最新的3D相关的功能会用到?)或许将来会加入这方面功能。游戏 现在的游戏真是越来越喜欢当硬件杀手了。显卡、CPU是主要瓶颈。不过我建议玩游戏为主就别买Mac了。(扫雷控或者怒鸟控可以无视这么一条。)科学计算 我在Air上跑程序分析数据需要花好久,同样的程序换到四核心的i5上就几乎快了一倍。所以现在我都是远程连到台式机上干活的。这效率实在差太多了。还会有各种应用需要显卡、CPU越快越好,内存越大越好。不过这些对于多数买家来说,看起来挺遥远的。我的经验是,需要高性能的用户群(比如上面提到的经常处理照片、视频的,或者大量3D游戏的),自己很清楚自身需求,在面对这个选择的时候,不大会迷茫。--------补充一下,@周小淏 说的很对,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区别很可能就是目前用户能感受到的最大提升了。 提到Air运行iLife无压力是没错,不过我记得iMovie的编码器性能和Final Cut配套的Compressor是不能比的,同样一台Mac Pro,渲染同样的视频,Compressor比iMovie快不少。于是又回到一个“家用/爱好 vs 工作需要”的不同需求上了。
正好我在使用Mac Book Air 13寸和Mac Book Pro 15寸,这里将我自己的使用心得跟你分享一下:去年买的i5处理器的Air 13,日常应用感觉都可以对付。如此轻薄的本本,使用起来非常流畅,用了半年多,从未关机一次,也从未死机一次,(仅限os x系统...)随身带着就走,以至于上下班随时都背着她,没有太大负担。今年以来,多了一些图形处理任务,在使用Photoshop与Coreidraw打开一些超过几十M大小的图片,Air显得力不从心,运行Diablo3更是非常勉强,我渐渐起了要抛弃她的念头。正好公司有一台15寸的Pro,i7处理器,HD6490显卡,4GDDR1333内存,我弄了过来,我以为比起我以前的Air会有翻天覆地的提升,其实不然.受限于5400转的硬盘,首先在启动速度上,Pro就输给了Air,当然,2012的新款Pro也有SSD的了,不过价格是相当坑爹.然后在处理多任务的时候,还是感觉卡顿,比之Air提升不大,当然游戏效果因为有独立显卡支撑,还是比Air高杆不少.除此之外,就是肩膀的负重感觉多了几倍,现在也不想天天背着电脑回家了.还有一点就是,机械硬盘的家伙,不关机携带,总是感觉心里毛毛的,始终没有Air一合盖就走的潇洒啊!——————————日补充————————————目前又换回了 air 13寸的新版,说实话,这个便携性太重要,作为一个离不开电脑的人,轻薄才是第一需求。而且现在的HD Graphics 5000显卡,也可以满足一般游戏的需要,运行 PS 更是不在话下了。__________________日更新—————————————又换到MBP retina 13寸。便携性依然具备,而且那显示效果,看了一眼,无法再忍受其他电脑的颗粒感了。。。
最最重要的区别忘记说了,就是MBP具有可升级性,加内存啦,更换硬盘了,还有人拆了光驱换上SSD的。MBA顶多换个SSD就无力了。-------------------------更---------------新--------------------------------其实MacBook Pro有很多分支,例如Retina、雾面屏什么的。引用在里的回答:接着说MAC,因为该系列里面的电脑少(各款中的高配和低配型号对该款特性影响不大)。MacBook Pro 15寸:个人认为它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屏幕经过专业出场调校色彩还原度高,尤其雾面屏大幅度降低反光的可能性,而且续航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便携性尚可(我一直觉得它好重),价钱是最大的硬伤。我觉得它非常适合不能在固定场所办公和处理影像的人以媒体工作站的形式使用,举例:设计行业,影视行业,新闻行业等工作者。MacBook Pro 15寸 Retina:同上面那款相比,除了换了高清屏,还取消了光驱,并使用SSD,从而提高了它的运行速度和便携性,并迎合“云”概念的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款适合流动性更强的工作者和追求超高分辨率的人,如果嫌普通款重的人,也适合选择这个。不过价钱依然是硬伤,在Mac系统下面部分软件有针对超高清分辨率优化过,在Win下,就别想使用超高清分辨率了,累瞎眼睛不偿命。虽然配置很强大,但是不推荐以玩游戏为主的人选择(因为Mac系统下游戏不多,装Win系统散热量非常大)。MacBook Pro 13寸:除了没有独立显卡外配置和15寸相似,降低了对视频的处理能力,依赖于强大的屏幕它,处理图像的能力还是可以的。随着Air性能的提高,这款Mac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处理性能没有15寸好,运行速度木有Air快,而且价位和Air 13寸低配相当,非常不推荐(苹果店里的Genius就是跟我这么说的)。MacBook Pro 13寸 Retina:缺少独显所带来的影响和13寸非Retina相似,当时变轻变薄的它已经和Air划清界限了,两者拥有相似的处理速度,但霸气的屏幕让Air望尘莫及。适合处理影像较少的人、追求超高分辨率和日常办公人士使用。MacBook Air 13寸(我现在用的):超轻超薄,续航能力出色,非常适合各种办公人士使用。由于采用低电压处理器、集成显卡,对影像处理能力不是那么的强,玩稍微大型一点的游戏会卡,但是修改文档、浏览网页等日常使用还是非常的流畅、快速的。休闲娱乐、居家旅行、商业办公等都可以驾驭。MacBook Air 11寸:功能上同13寸相似,觉得这款定位上更适合女性和流动性强的职业人士选择,回家可外接显示器使用。比上网本更快速,更美观,不足之处是字小。另:所有MacBook型号的外接显示器功能都差不多,最大分辨率都是,显示流畅性视显卡性能。MacBook Pro with Retina可以外接三个显示器哟~以前写的,有疑惑可以提问。其他人答得方面都不错,有的也是我这个不接触影像制作的学生说不出来的。
不大不大,不過就Air三個字改成了Pro罷了行,我不開玩笑了-_-以下稱MacBook Air為MBA(不是什麼商業啥鬼的啊),稱MacBook Pro為MBP。目前MBP已經被拆成兩個產品線了,一個是傳統的產品,另外一個是搭載Retina Display的產品。MBP Retina Display版本目前只有15吋,但是機身比較輕薄,但傳統的機型並沒有變化,而MBA的外形就是輕薄,有著11, 13兩種尺寸,而MBP有13, 15兩種。兩者從以前到現在最大的差異就是MBA非常適合寫手、工程師們使用,因為輕薄好攜帶,且幾乎絕大多數不需要特別高效運算的工作都能完美勝任。但這並不代表它不能做影音剪輯的工作,相反的iLife系列(iPhoto, Garageband, iMovie)也運作得非常良好,可是Final Cut Pro、Motion等會稍嫌吃力。如此一來,你大概也知道MBP適合怎樣的工作了吧 :)
基本上就是揽胜和极光的差别,
我觉得你应该不是后期制作人员,就来个Air把,后期制作人员pro都嫌不够用,后期制作人员肯定是台式机用着舒服,笔记本就是属于玩玩/做个私单的级别。而且很少每天上班拿他来做项目,难道你们公司不给你配电脑么。。。如果你是做广告策划、文案/导演或者管理层,我觉得你就用个AIR就足够了【其实最新的pro也是很薄的啊啊啊啊,我同事入了一个新款的和我2010款pro一对比,我那真是砖头啊】 ,如果是更高级别的,每天上班点点word的。。。。好吧。无视我把。
 与  说的,大部分我比较赞同,小小补充:在说 macbook air 与 macbook pro 之前,先说两个前提:1.
只谈使用 mac OS X 操作系统的,不谈在 mac 电脑上使用其他操作系统的用户2.
区分谈 2012之前与以后的机型接着说一下说明一下三类主要用户:1.  家用、普通办公用、娱乐用,这一类用户以上网、字处理(mail / word / ppt ) 及游戏为主2.
印刷、平观设计、摄影、影像制作等创作类工作,solo 或中小工作室类型3.
商业摄影、职业音乐工作者、职业的视频后期工作者第一类用户,  的回复,已经非常好了,简单一句话, air 与 pro 差别不是大,主要在便携与价格这一点上有差别。第二、第三类用户, 的回复,也明确准确说了,我只是补充一下:第三类用户,多数使用 macbook pro 高配,价格对这些人来说,已经不是考虑的范围了。1. 高端的商业摄影,数码后背是需要移动笔记本电脑配合的,而 macbook pro 的显示屏与处理能力比较适合,机器重也不稳定从摄影现场(影棚或外景)的工作台上掉落。 现场查看拍摄效果也足够方便。 由于拍摄超大数码图像文件,大容量的快速硬盘是需要的。2. 职业的音乐工作者,这一类用户使用 pro tools 或 logic x 这一类音频软件,要求高速的外接音接口或高速的数据接口,超高速的硬盘读取速度,一般来说,air 也可以使用。 但多数还是以 macbook pro (可在音乐会现场使用) 尤其是 mac pro (录音棚或混音工作室使用) 为主3.商业的视频后期,这个,一般来说,是 mac pro 的天下,macbook pro 的接口、处理能力以及存储量,只能是个人跑私单时用一用4. 商业广告等平面设计(要求作印前制作的,即设计作品要拿去印刷或特别的印刷制作),一般来说,macbook pro 与 mac pro 都有可能,但一般不会使用 air , 原因是 air 的显示屏小、显示色彩与中高端的印刷要求有差别事实上,个人划分的第二类用户,介于第一类与第三类之间,对于 2012年后出来的机型,air 与 pro 差别不算很大,最大的差别,上面都已经谈到了:1.
重量 与价格2.
显示屏的显示色彩与精度、大小3.
外部接口 注:2012前后的 macbook pro , 在外部接口上,有非常大的变化:1.
USB接口的版本升级,USB2.0 升级到 USB 3.0 与 USB 4.0 2.
火线口firewire接口(火线400 与火线800 ) 取消,升级到Thunderbolt 口3.
取消了光纤数字音频接口(某些机型保留了光纤数字音频输出口,取消了光纤数字音频输入口)当然,最大的变化是 SSD !  SSD 对图像、音频、视频后期带好的好处太多了,这里不多展开了。日补充:我的 macbook pro 15吋到现在,已经陪我工作、生活了6年了,估计还得继续陪着我。自从两年多前,我把硬盘换成了 SSD, 截止到现在,一直工作顺顺当当的,我的 macbook pro 帮我作以下事儿:1.
开发,就是 coding
, 我目前的工作是某种百万用户级别的系统软件架构师,产品经理,需要开发一些原型.
mac OS X 就是一个 unix 系统,开发环境接近 linux ,当然,现在我也在 mac OS X 上用 virtualbox + vagrant 玩 centOS 虚拟机。 2.
图像处理,就是 PS,
我重度依赖 apple 的 aperture 软件与 phase one 公司的 capture pro 软件,以及 silver fast 扫描软件3.
音频处理,我用 apogee duet 外置声卡 + apple logic X 软件作一些音乐录音 + 后期处理什么的4. 当然啦,众所周知的,iwork 套件 +
omnigraffle 绘图软件 是我工作的好帮手了。算算从 1994年用 apple 公司的台式机(广告公司的印前制作)到现在,持续用 apple 也有 20年了,嘀嘀个嘀嘀的,我也从小年轻变成了中年轻!!日补充:SSD 数据必须必须必须安全、妥当的备份,随时备份!我的 macbook pro 使用 SSD 近3年,上月因后台正在编译程序,前台在用 safari 死锁,我失误操作:强行重启电脑。 SSD 硬盘出现故障,无法从 mac 识别,导致数据无法读取。(目前确认丢失了 一个月多没有备份的数据,而 SSD 的数据恢复,价格高居不下,还无法保障能恢复).
我的名字叫小纠结。我从来没用过苹果的电脑产品,但是打算开始使用,于是去巨大的专卖店挑选,然后我还是没买回来。店员跟我说了一句话,美女一般都用air,因为轻便漂亮功能足够浏览网页看看图片。而pro,店员跟我说,如果你是美女又刚好是做设计相关工作的可以考虑入手pro。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走出了店铺,因为我既不是美女做的工作跟设计又无关。我即将成为一名兼职家庭主妇,电脑用来记账查阅菜单整理旅行图片和装修相关的图纸。因为平时的日程都是用纸质的本子,日记也习惯钢笔手写,大部分的留言和提醒也是用便签纸。其实air和pro的最大差别就是你要用它来做什么,它们让你明确你的需要。所以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差别,而是自己的需要。以上。
如果是做非视频编辑和非app开发应该对性能是无感知的,我有一台pro15顶配和入门air在接外显示器开发,无法区分机器。
air:轻盈。重量,合盖就走,开盖就用。pro:专业。重,接口多,扩展强,重度使用者偏爱。生活-air;工作-pro。
如果从抗造上来看还是选pro吧,从整个公司的使用状况上来看,Air出问题的概率比pro大很多。所以,宁可沉点入个pro吧。日更新----------在一家做市场推广的小外企 老板是加拿大人 公司一水儿的MacBook(同事一起出去开会很拉轰的说),用过Mac Air也用过pro,个人建议如果不用运行复杂的软件什么的,air真的是最爱。按键即刻开机,随时合本随时关机,拿起来挤个帝都早晚地铁高峰啥的那都不是事儿。用了air之后,其他电脑真的碰都不想碰,虽然身边也有用Alienware的大牛,也借用过,但是我还是最爱air。
就从感受最明显的三个方面来讲吧~CPU、屏幕、重量。CPU:Air的1.6GHZ,Pro的2.7GHZ,编程的时候两者差别很明显,Air时不时会卡一会儿,eclipse的打开速度也明显慢于Pro;屏幕:Pro的Retina屏幕完爆Air的普通屏,好几次看了同事的屏幕再也不想看自己的屏幕了。重量:Air唯一能秀优越感的地方就是它的便携性,Air超轻超薄,Pro相对厚重一点。对于上下班背着电脑的程序员来说,轻便是很重要的。 此外,Air的内存上限是8G,顶配的Pro可以达到16G,这也会带来明显的性能差异,不过8G已经足以满足我日常的开发需要了。这些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苹果对二者的定位不同,Air侧重生活娱乐,Pro侧重工作。当然,理想的Mac必须是配上i7CPU+Retina的Air!
非R的的pro和air,我们以13寸来比较的话,巨大差别如下:1,重量的巨大差别,2,硬盘速度的巨大差别,3,屏幕质量的巨大差别(pro有玻璃覆盖,色域更广),4,接口的差别,以上是重要的差别,处理器屏幕分辨率等那些忽略不计。15寸的话只能和13的air比,不公平,而且只有显卡的差别巨大,其余和上面差不多。最后是光驱,光盘使用率多的人觉得pro好,用得不多而且是地铁公交上班族自然认为没有光驱是最好的。
一个可以切土豆一个只能垫桌角。ME866绝对的真爱
作为一个刚申请air退货的人,我来说一个问题。之前用惯了retina的设备再加上是近视眼,会造成看air的低分屏出现流泪,头昏的症状。苹果的野心是强大的,还是乖乖掏钱买pro吧,别的不说,就为了换那块屏。
两个不同定位的产品,pro是以专业,工作为主,air是以移动,轻便为主!就像一个是商务车,一个是轿车!
不要买AIR.....内存不足
自从我看到扎克伯格在用air就毫不犹豫买了air,不必谈论什么性能,适合需求才最重要。我就是不想拎个很重的本子跑来跑去
air和pro的差别在于价格、性能、屏幕和可扩展性。1.可扩展是说air除了能自己换个硬盘外其他都换不了,而老的pro可以自行更换内存和硬盘,但是现在retina版本的pro也换不了了。2.关于屏幕,对一般人来说,pro非常清晰,air充满颗粒感,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眼神锐利的人眼中,pro是字体清晰反衬图片模糊,而air的屏幕才是图片和字体清晰度统一。而使用pro创作的美术作品,在pro上可能色彩刚好,但在大部分屏幕上就会灰暗许多,如果你的客户群体观看你作品的设备是普通显示器,那么这个因素需要考虑。当然air的屏幕还是色域偏低也偏小,做设计的时候外接屏幕是必要的。3.关于性能,air满足大部分日常使用和部分专业软件,标配内存在专业软件面前显小,由于内存不可扩展,最好定制8G。3d性能方面air与pro有较大差距。软件方面,mac下面的软件是比较少,尤其是专业软件。特别是重度3d需求,直接不推荐mac系列,用pc比较好。4.作为曾经的金融学生和现在的美术民工,我用的是2012年中的定制8G内存的air13,主要使用mac系统,需要windows的时候使用虚拟机parellel desktop。平时使用软件是adobe系列,unity,xcode,intellijIDEA,iwork,pyCharm等。当然工作的时候用的是公司的台式pc,air业余做点自己的小作品。所以我本人的使用情况来看,购买air是更划算的选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air13寸尺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