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泄漏应急演练现场人员防护有哪些要求

-- 鄞州日报 --
液氨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人们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但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对于在含液氨区域工作的人们来说,更要时刻警惕事故隐患。那么,在此类区域作业应注意哪些防范措施呢?  
第一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三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四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五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就医。  “宏纬食品”鼓励员工  
为安全“停工”    日前,因为一台蔬菜切割机上的防护罩有点松动,宁波宏纬食品有限公司切割车间的员工决定停工,这一举动得到了公司董事长张德甫的肯定。  
哪有企业希望员工停工的,但张德甫却天天提醒员工不要忘记行使“停工权”。  
鼓励“停工”皆因安全。“宏纬”是家食品企业,“做食品,安全先行”,这是张德甫的口头禅,也是企业不变的准则。  
全厂450名工人均可通过一张 “安全检查表”来行使“停工权”。“宏纬”现有5个车间,7条生产线,每个车间和每条生产线每天都要刷新安全检查表,只要员工发现了不安全因素,都可填表,然后停工。  
调理车间是全厂最先进的一个车间,配置了价值数百万元的金属检测仪、质谱仪等精密仪器。王仲根是这个车间的负责人,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安全检查。“哪怕是一枚螺丝钉松了,我都要写在检查表上,然后让员工停工,直到把螺丝钉拧紧再开工。”  
员工行使这样的“停工权”已有十年,不管停多长时间,企业都不会扣员工一分钱。  
“停工难免会打乱生产节奏,但长远价值可不低。”张德甫说,只有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才能确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受益于这条厂规,近十年来,“宏纬”的产品95%进入海外高端市场,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
&& (不填默认为匿名)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精彩文章推荐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31上海液氨泄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