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真的对24孝动画片全集图刻恶痛觉吗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  |  查看: 440|回复: 5
手机看此贴:
用得意APP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UID676307&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5 &积分420&在线时间5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最后登录&
UID676307&帖子&精华0&金币320 &威望0 &注册时间&
  日下午,因工作关系陪同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李中华老师、江力老师,一起前往小汤山太阳城拜访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当代作家宗璞。席间说起小区的环境,老人家最不满意的就是小区东北角长廊里的“二十四孝”浮雕。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同类主题的浮雕、壁画已然随处可见,公园、景点、社区甚至学校都有装设,一般大众也多见不怪,又何以引起一位八旬老人的关注呢?这还要从二十四孝的具体内容说起。
  “二十四孝”讲了二十四个做人尽孝的故事,不同版本的区别,仅在于个别人物和故事选取的不同。在最常见的版本里,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其中大部分故事说的是子女为保证父母的身心安悦和自己的内心宁静而做出的力所能及的孝行,这些当然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也有部分故事里的极端做法所显示出的超越常理、违背常识,读来令人不安。
  现代人对于“二十四孝”的评价,大多数人最为熟悉的恐怕是鲁迅先生的杂文《二十四孝图》。鲁迅说他小时,读了郭巨埋儿这幅图后,“怕看见我那白发的祖母,便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见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宗璞在《美芹三议》中关于《二十四孝图》的也是说明了个人看法:二十四孝图似乎是我们习俗中孝的代表,其中有几幅表现孝的行为却令人心寒,还生出一种恐惧感。最突出的就是“郭巨埋儿”。 郭巨家贫,他的老母常常把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分给孙儿,郭巨为了不让儿子和母亲争食,要把儿子活埋掉,图上画的便是。郭巨正在挖坑,不懂事的小儿子手里拿着拨浪鼓笑着在一旁看,不知道这坑是要埋他的。好在挖坑挖出黄金来,是上天赐给郭巨奖励他的孝心的。我觉得非常奇怪,这也叫孝心?他杀害了亲生儿子,他的生身母亲失去孙儿,岂不要痛彻肝肠,一命呜呼?这不也是杀害了母亲?我的想象可能太多,好在有上天赐了黄金,残忍的行为没有发生。不过影响也够大了。
  还有“曹娥投江”也是极不合理的。为寻父亲的尸首跳进江里,当然也淹死了。上天又发慈悲,让死后的她背负了父亲浮上来。这又是残忍、愚昧而又迷信的事。“曹娥投江”的故事很是著名,听说,现在还有许多宣传,真是不可思议。“卧冰求鲤”说的是王祥因继母患病,想吃鲤鱼。虽然继母对他不好,他仍不计前嫌,赤身卧冰用自己的体温去融化坚冰,果然跳出两条鲤鱼来。不计前嫌当然是可以表扬的,但这种行为若说是孝,也是愚孝。上天帮助跳出鲤鱼是迷信,事实的结果可能就是得一场肺炎,还要家人求医寻药。难道不知古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真是其愚不可及了。
  古训又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孝很必要,它是一种爱心,爱心应该是自然存在的,当然也要教育熏陶。但不必宣传二十四孝这些行为,特别是那些乖张的行为。这里的说法都很粗略,需要有人认真的研究二十四孝图,哪些该留哪些该续哪些可添,我实在没有力气了。
  可是“二十四孝”本身到底何罪之有?
  很多人在批判二十四孝的时候,都会搬出鲁迅先生七十多年前对于二十四孝的批评,比如卧冰求鲤、尝粪优心、卖身葬父,岂不是表现了封建礼教的野蛮和反人性吗?如果有人如此发问,那只能说明他根本没有读懂鲁迅的文章,而只是机械地引据。鲁迅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封建社会行将就木、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自由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年代。而当时的中国,却是封建礼教横行的社会。在那样一个父权无限泛滥,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只是服从和顺应的社会风气下,二十四孝的故事反复被统治者们宣扬、教化,将故事中的孝子的行为作为一种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来要求人们刻板的模仿、遵从,其目的无非是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从而从根本上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今天的社会里,任何一个人都知道,所谓典型、模范,不过是一种道德教化的手段,它并不具有强制力。而在封建社会则不同,封建社会礼法合一,道德与法律是不分开的,这样就导致人们在所谓以二十四孝代表的封建孝道面前,没有其他的选择,一旦逾越,轻则受到众人唾骂,重则送官治罪(古代家长以“不从管教”为由将子女有权送入官府,要求官府对其进行惩罚)。而鲁迅先生所批判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况下所谓的“孝”。先生曾经讽刺说,看了二十四个“孝子”的行迹,才知道“孝”有多难,对于先前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可见鲁迅先生所反对的是机械地搬用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故事、将二十四孝所确立的规则作为评价“孝”与否的绝对标准,因为这样将导致“孝”的表面化,使“孝”变得高高在上,常人不可做到。可见鲁迅批判的不是二十四孝本身,更不是“孝”本身。
  因此,那些认为宣扬二十四孝就是鼓励天下的子女们真的去“卧冰求鲤、为母尝粪”的观点是荒谬的。正如今天我们教小孩子“凿壁偷光”的故事只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要努力学习的道理而不是让他们去在家里的墙壁上砸一个窟窿一样,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二十四孝只是描绘一群人的孝行(当然,“埋儿奉母”的不算)的总和,其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到孝的重要,为人子女应该尽孝道理,而绝不是要人去机械的模仿,更不是要将二十四孝作为评价一个人“孝”与否的标准。
  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古代那个父权无上的时代已经过去。相反,今天社会培养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小皇帝小公主,似乎让人有现代家庭以“子女”为权力中心的错觉,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也似乎正面临着某些道德和责任感的缺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用一种不同于旧时代的方式提出“孝”,向人们展示二十四孝,完全没有错,相反也是有必要的。
  同时,也有人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不应该完全抛弃,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应该发扬光大。这也是今天有关方面推出并大力推广、宣传新“二十四孝”的愿望与目的。
  传统的孝道要以扬弃的态度加以继承
  5月18日,河南省邮政局与思念食品联合发行了“现代二十四孝”系列明信片及邮票。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正是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现代二十四孝”明信片及邮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无疑与其内容及倡导背景密切相关。
  时代发展到今天,“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已难以实现。许多奋斗中的年轻人与父母都分隔异地,距离遥远。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和不可压缩的空间距离,不少年轻人在潜意识里认为“尽孝”是放弃自身发展,回家将自己禁锢在传统生活圈内。有人因此忽视了对父母的关注和照顾;也有人选择用提高父母物质生活标准来尽孝;许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则在逢年过节时把尽孝做成了一种仪式行为。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现代二十四孝”应运而生。在这套系列明信片与邮票上,我们可以看见用漫画表现的多种现代尽孝方式:回家陪老爸喝点儿酒、给妈妈发一张自己的近照、教爸妈如何使用社交软件、拉着妈妈出去散步、给爸妈办个生日派对、为妈妈做菜的手艺点个赞等等。
  “现代二十四孝”相对古训中的二十四孝,在现代性、贴近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上均强于后者。提倡尽孝不苛求方式,而应注重心意。这是因为孝行不应被当做快餐文化来消费,不应被有目的地炒作。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些“秀孝”行为:有商家在母亲节让上班族在特定场所前集体为父母洗脚;部分学校让中小学生在操场上列队跪拜在母亲面前哭喊“母亲辛苦了。”这类尽孝行为或被商业营销手段包装,或是将长期、深沉的爱用仪式化的符号来替代,完全背离了日常精神关怀这一尽孝的本质。
  对于传统孝道,我们要去芜存菁,加以扬弃。其中的“愚孝”成分与明显不科学、违反人性的地方固然不应该盲目推崇,但其基本的道德核心却无疑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新“二十四孝”应该是一面镜子
  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这些颇具时代特色的新“二十四孝”标准一面世便引发争议。是与时俱进的新潮,还是空洞无聊的说教?
  支持者认为,这些标准契合老龄时代的中国现状。媒体评论员傅达林称,新“二十四孝”不是愚忠愚孝的训教思维,而是触及了很多现代人容易忽略的内容,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对于正在步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来说,对于年轻人压力很大的现实来说,这种提醒非常有必要。与传统“二十四孝”相比,新“二十四孝”有传承更有创新,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突出对老人的心理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行为指向性,有助于唤醒民间风尚。
  反对者则认为这些标准背离了现代子女的现实。媒体评论员邓海建表示,在房子、教育、医疗的高压大道上,新“二十四孝”的要求无疑奢侈而残酷。无偿加班的劳资关系、层层设卡的高速公路、僵化刻板的户籍制度,令年轻人想实现新“二十四孝”标准中的大多数条款,基本上是“难于上青天”。
  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博士说,ZF发布指导民众私人事务的标准是否合适暂且不论,不断要求成年人更好地照顾父母一事表明,在一个不断老龄化的社会里,由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的确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照。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会”发布微博称,新“二十四孝”出台,不是硬性要求,你也可以反驳孝敬不能量化,但却可以提醒我们,父母正在慢慢变老,我们却依旧回报得太少。
  尽管现实中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却不必据此看轻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对更多人来说,新“二十四孝”标准不是标准而是镜子,不是教条而是提醒,不是训教而是倡导。我们无妨换一种心态和眼光看待,把其当作尽孝的建议,对照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孝顺,更关心、关注父母的生活与精神状态,这或许才是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的真正意义所在。
  资料来源:
  中国经营网《“现代二十四孝”多一种爱连结父母》
  中新网《二十四孝,何罪之有?》《新24孝更契合老龄时代?肖复兴:凸显形式化弊端》
  搜狐文化《推崇“二十四孝”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严重误区》
UID58928&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56 &积分4180&在线时间598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5&最后登录&
UID58928&帖子&精华0&金币2979 &威望1 &注册时间&
UID316209&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42 &积分1269&在线时间540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5&最后登录&
UID316209&帖子&精华0&金币179 &威望2 &注册时间&
孝顺是应该的,但是不能愚孝
世界上每个人所向往的事  相似却不一样,。  
UID686615&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91&在线时间1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最后登录&
UID686615&帖子&精华0&金币53 &威望0 &注册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UID93641&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28 &积分1507&在线时间606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60&最后登录&
UID93641&帖子&精华0&金币295 &威望0 &注册时间&
古代人是用道德绑架人性撒,所以宣传愚孝撒,现在谁会愚孝谁傻冒~!父母该孝顺,但是为了孝顺伤害他人就是绑架~!
UID686704&好友&帖子&主题&精华0&小红花0 &积分56&在线时间19 小时&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最后登录&
UID686704&帖子&精华0&金币18 &威望0 &注册时间&
支持,支持!
版权所有& Powered by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是?_百度知道
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是?
提问者采纳
  《阿Q传》  《狂记》  《孔乙》  《故乡》  《药》  《兔猫》《明》  《件事》  19185月鲁迅《新青》发表短篇说《狂记》篇具划代意义作品宣告崭新文世纪始艺术明显具淡淡象征主义色彩《狂记》问世前白体诗歌散文已经现真具深邃革命思想文革命风貌彻底反封建精神与崭新完美艺术形式结合起作品则篇《狂记》说《狂记》现代说山作  鲁迅说集《呐喊》、《彷徨》《呐喊》收入间所写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奋起呼喊代特色《彷徨》收入1924《祝福》、《酒楼》、《肥皂》1925《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反映鲁迅<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代期思想苦闷表现断探索真理、寻找路贵精神  收入《呐喊》《阿Q传》鲁迅先代表作部篇说辛亥革命前社背景通雇农阿Q受压迫要反抗反势力杀害悲剧描写深刻揭示农村阶级矛盾批判资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及其彻底性作者阿Q饱受欺凌与摧残幸遭遇寄予深深同情表现哀其幸怒其争精神;赵太爷等反势力则予力鞭挞;并通阿Q精神胜利痛切批判表达力图唤醒农民觉悟、促使起革命强烈愿望《阿Q传》现代文史杰作品世界公认名作  《彷徨》关农村题材作品都表现农村妇命运《祝福》祥林嫂悲剧性命运封建礼教吃力控诉《离婚》鲁迅先篇现实题材说比《风波》更深刻展示辛亥革命农村现实表明农村妇命运并没改变  说《孔乙》简洁、单纯构思纯练、精粹语言塑造科举制度知识形象揭露科举践踏、毁灭性罪恶《药》愤怒揭露吃封建建制度名篇仅封建愚昧、迷信吃掉普通百姓封建专制屠刀吃掉轻革命者华栓用血汗钱买血馒给栓治病情节早已醒文典故  《故乡》谓家喻户晓名著佳篇通我久别故乡所见所闻特别我少代伙伴闰土故事让读者看农民<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代所承受、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重重灾难  鲁迅说具清醒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习西说结构经济、灵便、优点打破传统章说单形式创造现代说新形态称鲁迅现代说父份鲁迅塑造典型物形象文家现代文艺术殿堂塑造第批永垂朽典型形象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君、孔乙、四铭等
提问者评价
thank you very much
I come from Austraila..thank you !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阿Q传》《狂记》《孔乙》《24孝图》《百草园三味书屋》
...我虽比少我自打能抄袭
参考资料: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写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之间,最初分章刊登于北京《晨报副刊》(注:《阿Q正传》第一章发表于日《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
《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中篇小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24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