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东吴大学的jcl外国语学院怎么样英文系怎么样……我是普通二本大学外国语的学生,想交流生去台湾东吴大学,不

苏州大学英语系的老师_百度知道
苏州大学英语系的老师
希望能给出名单,想找一位贵阳的英语老师,上外毕业。79年的,谢谢
提问者采纳
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方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文学硕士,苏州大学文学博士,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苏州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外语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参加过多部教材的编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女性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宋艳芳,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英国文学、20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2006年出版专著《当代英国学院派小说研究》。近年来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2007年起主持一项江苏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年底即将完成。2009年获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将赴英国访学半年。王腊宝,教授, 80年代后期在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攻读硕士学位,90年代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1999年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20世纪英语文学、西方文论与比较文学,近年出版《多元时空的回响》(2000)、《最纯粹的艺术》(2006)、《天之骄子》(2004)《新批评》(2006)等专著和译著,先后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澳大利亚《南风》(Southerly)、《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现任全国澳大利亚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会副会长。卫岭,博士、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2004年赴英国利兹大学访学。先后在《文艺争鸣》、《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中国高等教育》、《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专著《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苏州大学国家精品课程项目主讲教师之一;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及校级教改项目各一项。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吴彩亚,副教授,1985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外语系。1988年考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英语语言文学,1991年6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自此留校工作至今。主要担任英语专业综合英语等主干课程的教学。2003年曾被选派去加拿大Carleton University进修学习。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先后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一项,参编过教材、字典等。2001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增列为硕士生导师。张鄂民,教授,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外语系英文专业,现为苏州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本科基础教育,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好评。近年来在《当代外国文学》、《暨南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等各类学术杂志上发表文学评论论文多篇;编写出版了《大学英语听力(预备级)》、《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预备级》、《新闻英语读写》、《大学英语写作》等多套全国优秀教材。《大学英语听力(预备级)》、《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预备级》、《新闻英语读写》等教材评为国家级和教育部优秀教材。朱新福,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美国小说、美国诗歌、英美戏剧、生态批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
语言与应用语言学方向董成如,博士、副教授。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和语用学。近年来,在《现代外语》、《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外语类核心刊物发表近十篇有关认知语言学方面的论文,同时将出版专著一部(2009)。曾主持并完成苏州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和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一项,现正主持一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房红梅, 博士、副教授,2005年获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已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语言学论文数篇.高明强,博士、副教授,中国功能语言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篇分析等。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第二位),作为主要人员参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英语专业《综合教程》第四册,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高永晨,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曾赴英国剑桥Anglia大学深造。现为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老师。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级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省部级项目《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全球本土化: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角》和《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修辞语用比较研究》。出版专著两部,教材多部。在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被《文化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和《北京大学学报》全文转载或摘登主要学术观点。先后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苏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苏州大学陆氏优秀教学奖、苏鑫奖教金、苏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1世纪·爱立信杯”、“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指导教师等奖项。顾佩娅,教授、博士生导师。90年代初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先后获得语言文学、教育双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应用语言学、教师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1997年至今指导硕士研究生28名。顾卫星, 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英语教育(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学术论文(仅限核心期刊;*号者为第二作者):传教士关于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争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晚清“语法-翻译”教学法剖析,苏州大学学报,2002;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外国文学研究,2002;“别琴英语”剖析,苏州大学学报,2003;同文馆之前的中国学校英语教学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历史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层次,苏州大学学报,2005;英语综合应用能与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外语界,2005;从语言教学求生存到科学教育图发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东吴大学英语教学历史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6;试论近代国人英语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清末三次重要英语留学教育比较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07;许国璋中学英语学习轨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苏州大学学报,2008;中国职业英语教学的先驱,历史教学,2008;“中国各体英语”的历史演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学术交流”,中国大学教学,2008;*转型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个案分析,外语研究,2009;*中国英语教学双重起源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传统与创新,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学子歌声中的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学报,2009。著作《晚清英语教学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江苏省高教学会研究成果2等奖科研奖励:苏州大学苏鑫奖教金(科研奖,2006)。教学奖励:苏州大学苏鑫奖教金(教学奖,2003);苏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2004);江苏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2005);苏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2007);苏州大学精品课程(第一主讲,2007年);江苏省精品课程(第一主讲,2008);苏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2,2009);江苏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2009);国家精品课程(第一主讲,2009)。衡仁权,博士、副教授。1996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近年来曾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参编教材3部。贾冠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上世纪先后在新西兰和加拿大学习,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三十多部,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持参加科研项目十多项,专业英语精读课程改革(参加者)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苏州大学周氏教育科研奖——教学类优秀奖(一等奖)。姜瑾,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英语教学30年,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英语教学,目前对生态语言学研究颇感兴趣。出版专著一本,主编教材三本,译作一本,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参编数本词典和教材,曾主持江苏省教育厅课题两项。现主持苏州市软科学课题一项,江苏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和苏州大学研究生英语优秀课程各一项。李明,教授,笔名李明一;从教27年有余。1995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年任外语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2001年被聘为教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或与人合作出版专著、译著、词典、文集等10余种。研究方向:双语词典学,兼及语料库语言学。公平正义是我的价值观,平淡简约是我的生活方式。陆明,副教授,1994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语言学硕士,以语言分析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并以如何将语言学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为主要兴趣。近年来,对右脑学习理论和右脑教学方法深感兴趣,并对此作了一些探讨和教学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苏晓军,博士、教授,1996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独著或本人为第一作者的代表性论文有:“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外国语》2009/5);“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外国语文》2009/2);“认知文体学研究:选择性述评”(《重庆大学学报》2008/1);“《复活节翅膀》的认知符号学分析”(《外语学刊》2007/1);“文学的认知研究史探(《苏州大学学报》2005/3);“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外国语》2001/3);“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观念研究”(《外语界》1997/2)等。独著或本人为第一著作者的主要专著译著和教材有:《虚拟结构的认知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致一位“愤青”的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人性的因素》(译林出版社2001);《表达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及教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孙倚娜,教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大学外语部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2年8月迄今任教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外语教育、英语听说教学、教材编写研究等。已主持完成项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一批)扩展项目、苏州市软科学项目、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3项。 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转型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个案分析”[J].外语研究,2009年第2期、“大型综合性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设计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话语分析、电视谈话节目、口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10 、“认知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界, 2003.3、“应重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3 年 3 . 20、& Towards a Higher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in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EFL Context of China&,《英语教学与研究面面观》,并出版《写作教程》等多部教材。王海贞,博士、副教授,1998年获苏州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语言测试、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出版合著二部、专著《英语录音口试评分过程研究》,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十多项。王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硕士,导师崔树芝,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博士,导师许余龙。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研究课题主要涉及回指、复合词、隐喻及转喻机制等领域。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作为第二责任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先后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学刊》等国内重要语言类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等各类科研奖励十余次。目前担任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王宇,博士、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和兴趣: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近期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北外中国英语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一部。为研究生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严世清,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哲学。近年在《外国语》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隐喻论》等数部专著。张凤娟,副教授,中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会员,专业研究兴趣主要涉及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领域,近几年在The Linguistics Journal, 中国外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天津外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教材2部,参编语法词典1部,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并主持苏州大学青年教师研究基金项目(已结题)和省教育厅项目《英语时态系统范畴化的转喻机制》(在研)。祝蔚红,副教授, 1984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现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和修辞学。主持过省项目《英语公众演讲与传播学研究》,著有《实用英语演讲教程》等书与论文。担任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的专职指导老师。2.
翻译方向杜争鸣,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口笔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翻译文化。年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兼北京新东方首任翻译课主讲教师;翻译出版各类图书约40余种,累计字数逾150万字。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编翻译教材一部。在《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外语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个人信条:学问求之于己,得失安之于命,远近随之于缘,毁誉听之于人。方华文,教授,发表的著、译作品约1000余万字,其中包括专著《20世纪中国翻译史》、《中国美丽的园林》(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中国的各个民族》(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中国文坛的名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中国秀丽的名山名水》(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千姿百态的中国历史名城》(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和《大师的小提琴》等,计200余万字;译著《雾都孤儿》、《无名的裘德》、《傲慢与偏见》、《蝴蝶梦》、《魂断英伦》、《儿子与情人》、《少年维特之烦恼》、《红字》、《从巅峰到低谷》、《马丁•伊登》、《套向月亮的绳索》、《圣经故事》、《君主论》旦紶测咳爻纠诧穴超膜、《社会契约论》、《吉卜林故事集》、《心情涂鸦》、《咖啡物语》以及改写本的《飘》、《汤姆叔叔的小屋》、《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大卫•科波菲尔》、《苔丝》、《高老头》、《三个火枪手》、《悲惨世界》等;主编的译作包括《基督山伯爵》、《红与黑》、《简•爱》、《汤姆.•索耶历险记》、《茶花女》、《金银岛》、《鲁宾逊漂流记》、《巴黎圣母院》、《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精神分析引论》、《论法的精神》、《国富论》、《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世界上最精彩的电影对白》、《世界上最传奇的人物》、《世界上最经典的品牌》等;并主编了《读遍最新英美报刊》、《50+1个最应该问医生的问题》、《50+1本最应该读的巨著》、《50+1个最应该游览的伟大城市》、《50+1位最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50+1个最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50+1位最闪耀的体育巨星》等多部英汉对照读物。另外,还参与编辑了850万字的《领导全书》(全六卷)。洪庆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实用翻译。金焕荣,副教授,1982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担任过大外教研室副主任、实用英语系主任、翻译系主任。研究方向:翻译(商务英语),主讲课程: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阅读等。先后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苏州大学财经学院(现为商学院)、英国伯明翰中英格兰大学(现为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商学院进修学习。先后主编和参编了8部书(其中主编3部大学商务英语教材),并且还撰写了6篇论文(其中3篇是关于商务英语教学与应用的文章)。多年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积累了相当的知识与经验。钱正福,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此后一直在高校从事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至2000年在南京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上半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翻译理论、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方面已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了四本大学英语教材。目前除担任大学英语和其它一些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王宏,教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翻译方向学术带头人。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长期担任硕士研究生“普通语言学”、“名作翻译比较与鉴赏”、“西方翻译理论”、“汉语典籍英译研究”等硕士学位课程,其中“名作翻译比较与鉴赏”、“汉语典籍英译研究”被评为苏州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汉语典籍英译研究”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已出版发表学术成果55项。其中有《梦溪笔谈全译》(汉译英)、《墨子全译》(汉译英)、《翻译研究新论》、《中国典籍英译》、《昆曲精华》(汉译英)、《金银岛》、《变形记》等23本著译作;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与翻译》、《山东外语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32篇。学术兴趣:英汉互译;翻译理论。汪榕培,教授,日出生于上海,1964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67年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5年评为英语教授,1985年6月到2001年9月担任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现任教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典籍英译、英语词汇学和英国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高鹏飞,教授,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科研方向为日本近代文学、夏目漱石研究。1982年07月黑龙江大学日语系毕业、学士学位,2000年03月 日本静冈县立大学大学院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主要发表的论文有: 《试论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语文明批评》黑龙江大学《外语学刊》 《试析「と」的语法意义及用法》北京对外贸易大学《日语学习与研究》 《有岛武郎和他作品中的批判性格》黑龙江大学《外语学刊》 《关于日文写作中病句的分析与指导》香港21世纪日语教育与研究 《关于日中惯用句的比较研究》日本第32届日语语源研究会(京都) 《日语病句的纠正及其病源初探》北京对外贸易大学《日语学习与研究》 《夏目漱石研究—青少年时代最初的七言律诗》日本《青塔》季刊第39号 《关于夏目漱石[“七草集”评]汉诗的鉴赏》明星大学研究纪要第40号(年刊) 《关于夏目漱石的绝笔诗》日本《蜻蛉》月刊第181号 《夏目漱石「门」论》日本《日本文艺学》第44号 《夏目漱石「明暗」论》日本《日本文艺研究》第59卷第3-4号李东军,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与比较文学(目前在日本做访问学者)施晖,博士(日本广岛市立大学语言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和省市级项目八项,在权威核心刊物《国外社会科学》《日语教学与研究》《国文学考》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2007年度苏州大学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一等奖。徐卫,博士、副教授, 1988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日语硕士毕业,2006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中日对比语言学。俄语语言文学姜艳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 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工作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2002年调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年获得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语言学、俄语词汇学、俄语修辞学。编著教材及教学辅导书5部,发表论文30余篇。赵爱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1977)、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1990)。现任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俄语系主任。兼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等职。主要学术兴趣为理论语言学,包括普通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语言符号学等。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文集和教材各2部,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主持完成省部级社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周民权,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语语用学、语义学、社会性别语言学。任教30多年来先后出版专著4部,教材3部,在《莫斯科大学学报》、《中国俄语教学》、《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教学》等国内外权威核心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所申报的《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对比研究》获得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博导简介王腊宝,男,198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外语系,1991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20世纪英语文学、西方文论与比较文学,近年出版《多元时空的回响》(2000)、《最纯粹的艺术》(2006)、《天之骄子》(2004)《新批评》(2006)等多部专著和译著,先后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澳大利亚《南风》(Southerly)、《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现任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全国外语博士论坛副理事长、全国澳大利亚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会副会长。朱新福, 男,1963年3月生,江苏高淳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常务理事。1999年获“富布莱特基金”(Fulbright)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留学,2001年获硕士学位,2005年获苏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美国小说、美国诗歌、英美戏剧、生态批评。近年来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和《解放军外语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思想研究》等专著;参加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社科项目各一项。曾获第7届“苏州大学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奖” 、“江苏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赵爱国,俄罗斯语言文学教授。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曾两次国家公派赴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担任访问学者。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1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教材3部,在国内外语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科研成果获多种奖励。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普通语言学、语言文化学、心理语言学、俄罗斯国情学等。现任苏州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俄语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与符号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中国俄语教学》杂志编委、黑龙江大学《当代中国俄语学术名家文库》编委、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专业俄语教程》编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世纪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编委等职。贾冠杰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先后在新西兰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和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访学和合作研究,研究领域包括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出版著作多部,部分专著获省级优秀成果一、二等奖,部分主编教材被多所高校选为英语专业研究生教材,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十多项,曾获苏州大学周氏教育科研奖——教学类优秀奖(一等奖)。参与的本院“专业英语精读课程改革”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王军(1966-),男,山东荣成人。1988年本科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英语系,1995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硕士学位,2004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研究课题主要涉及回指(尤其是间接回指)研究、复合名词研究、隐喻及转喻机制研究等方面。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持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先后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学刊》等国内重点语言类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各类科研及教学奖励十余次。目前担任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顾佩娅 1990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2006年先后获语言文学和教育双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教师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近年出版《优秀外语教师成长案例研究》(2009)、《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6)等专著和编著,参编美国TESOL《教师业务档案与业绩标准》、《英语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007)等国际英语教学研究系列,先后在香港《亚洲英语教学》、美国《Essential Teacher》、《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现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估计是王军了,他的资料在上面
提问者评价
谢谢 但是个女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苏州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东吴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8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曾经,楼主也是无数学生狗中的一员,在被某论坛一篇人不留学枉少年的文字洗脑后,就开启了楼主人生
今年东吴大学第一年招收陆生,本人很荣幸被录取为东吴大学法律学系学生。希望和对东吴大学有兴趣的同学和想去东吴大学学习的同学交流交流,谢谢。
手握单反,交友技能MAX!
跪求解答T_T
23333??????花儿谢了,叶儿黄了,小麦熟了,▽为了回馈亲们无私的浇灌与栽培,小麦特请求老板,再松松口袋里的money大方一回吧,老板最终被打动,豪迈
手握单反,交友技能MAX!
急,求社会学系今后在大陆就业前景
浙江的文科生想报考东吴大学经济或者会计 2016高考大概要多少分可以录取
想问在大陆的香港人怎麼去台湾大学读书,是用高考成绩吗,还有是怎麼申请的,要一间一间的申请吗?希望有人可以回答到我万分感谢
高三了,打算考东吴精算数学系,东吴的精算数学系好吗?
一个神秘又充满魔幻魅力的龙与地下城世界
@百度安全总舵主 “不骚扰、不胁迫、不窃取!”使用百度安全产品,就是放心!! 【活动地址】:/p/ 【活动前言】 还
米国智库的观点对吗? 卡内基今月8日8日在华盛顿举办的第一次研讨。美国的“主流”智库在对中国和中叵嫡饬礁鲋饕?侍馍系目捶ù笾虑饔谝恢拢?⑿纬晌
诚招 打字员 1 字 15¥ 想障胝曳莅残募嬷暗睦 欲.做.留QQ 非诚勿扰
如题,诊所在中正区,已经准备好药,在9:00-23:00期间去拿就好,然后顺丰快递到香港就好,可以的请私信!!
会计系在的校区有宿舍吗?
我是准高三的文科.大概要超出一本线多少才能选一些靠谱的专业?个人比较偏向传媒类的.求学长学姐解答╰(●*◡*●)╮
大方展露事业线,深沟难以抵挡
我报了国际经营与贸易,和经济学,有没有可能上,求学长学姐解答!
1.东吴大学能保证4年都能住校吗?还是大一能住,之后要申请? 2.兜挠镅岳嘧ㄠ专业大约要在一本线多少分以上能被录取?
想问问有木有童鞋去过,什么情况?
5月29日上午,2015WUFC大学足球赛在下面举行新闻发布会。WUFC大学足球赛将于今年8月8日-8月16日在下面集美大学举行。此次发布会是WUFC大学足球赛首次
求解答,很急
想知道铭传大学招收大陆艺考生吗?如果招的话要以什么舞种才能考?分数线要多少呢?
RT, 请问东吴大学比较强的专业是什么?东吴大学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欢迎加入东吴大学15秋季交换生总群,群号码: 也希望能有正在交换的或者已经交换过的学长学姐加入进来,帮助学弟学妹们解答问题(&_&)
搜贼宁个,高qq:切切伞波伞罗页亮页
教学质量怎么样?
这是所出人才的学校啊,本人魔术爱好者,想看下贵校学生魔术社的魔术表演 在网上又没找到视频,有魔术社的么,还劳谢啦
大一党 法学专业,想参加今年暑假东吴大学溪城讲堂暑期交流活动。有参加过的学长学姐说下体验吗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I am from Global Technology Coverage. We provide Managed IT Services across the world. We have multiple positions based in Kaohsiung, Taiwan
敬请关注:有刘华强(中国,山东,潍坊,安丘,官庄,姜家庄子人)创立的物理学新基本理论(或物理学新基本定律),发表在《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12
大概就是东吴大学的招生条件什么的! 收不收大陆生! 是不是一定要普高毕业啊什么的! 求大神帮助啊!
原作者: (曾泰元/东吴大学英文系主任、林语堂故居执行长)   从小读国文,念中国史地,唱大时代歌曲,听外省长辈诉说他们家乡的故事,我对神州大
原作者: (落英/福建厦门) 台湾的大学面向大陆招生始于2011年,四年来已招收陆生近六千多人,但与香港的高校招生频现高考状元相比,台湾的大学似乎
你可能感兴趣的吧...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使用签名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东吴大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