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日本最早与中国的往来在中日什么时候开战?试列举出中日文化交流的

使用次数:2
入库时间:None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中日关系。
材料一: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4月2日晚在伦敦会见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胡锦涛建议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确保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麻生表示,期待着即将对中国进行访问,日中双方应该加强两国战略互惠关系,扩大两国各领域沟通和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材料二:2007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16家日本新闻媒体驻京记者的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说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但是,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以史为鉴,就是要吸取历史的教训;面向未来,就是要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2006年10月安倍首相的“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
(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请举两例中日友好往来的事例。
(2)“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了侵华战争。”你知道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吗?请举例说明。
(3)在两次侵华战争中,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请举一例说明。
(4)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5)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国家领导人都希望促进中日友好关系,请你从材料中概括出中日关系的新未来。
(1)遣唐使,鉴真东渡
(2)年甲午中日战争;年日本侵华战争。
(3)南京大屠杀(只要举出符合题意的事例就可以)
(4)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fCoo备课中心c(5)加强战略互惠关系,加大各领域的合作,确保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12年湖南岳阳中考)第33题
(1)丝绸之路
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任选其中两种)
(2)遣唐使&&& 日本大化改新
(3)郑和&&& 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江苏扬州扬中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三中考模拟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说,中国领导人能够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使中美关系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品味习副主席的讲话,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对外交流频繁。请问:汉朝对外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是什么?(1分)列举一位唐朝时期为中外友好往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1分)
(2)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开辟新航路相比,目的有何不同?(2分)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外国势力侵入的新形势,试举一例说明。(1分)
(3)请列举一个20世纪40年代中美合作的事例。(1分)依据材料回答,建立良好中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历史(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2年2月我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说,此次访问是为推进相互尊重、互利互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并表示中国领导人能够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使中美关系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品味习副主席的讲话,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对外交流频繁。请问:汉朝对外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是什么?(2分)列举一位唐朝时期为中外友好往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2分)
(2)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开辟新航路相比,目的有何不同?(2分)明朝中后期,我国外交出现外国势力侵入的新形势,试举一例说明。(2分)
(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条约中哪一内容最能体现这一特征?(2分)
(4)请列举一个20世纪40年代中美合作的事例。(2分)依据材料回答,建立良好中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岳阳卷)历史(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中外友好交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时期开辟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陆上通道是什么?请你列举两例当时通过这通道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或手工业品。(4分)
(2)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先后13次派往唐朝访问、学习的使团名称是什么?中日友好交往对日本历史上哪次重大改革起了推动作用?(3分)
(3)明朝时,明成祖派谁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对南洋(东南亚一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解答题
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中外友好交往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西汉时期开辟的、连接亚欧大陆的陆上通道是什么?请你列举两例当时通过这通道传入中国的农作物或手工业品。(2)唐朝时期,中日交往盛况空前。日本先后13次派往唐朝访问、学习的使团名称是什么?中日友好交往对日本历史上哪次重大改革起了推动作用?(3)明朝时,明成祖派谁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对南洋(东南亚一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1895年御史杨深秀上奏:日本明治维新功在留学生,请派人赴日学习。1896年清朝驻日公使带赴日本学习的13名使馆学生为中国学生留日之始。1898年各省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1900年留日学生达140余人,成立励志会,创办《译书汇编》翻译欧美启蒙思想家名著。又改建“以民族主义为宗旨”的中国青年会。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留学生秦力山在孙中山支持下创办《国民报》,宣扬革命救亡。这年,陈独秀因宣传反清被迫逃亡日本留学,次年邹客、周树人(鲁迅)到日本留学,两年后秋瑾自筹资金赴日留学。l903年留日学生达到1300余人。留学生黄兴、陈天华组织军国民教育会,提倡“鼓吹、起义、暗杀” 以“实行民族主义”。此后,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游学译编》、《浙江潮》等与国内以上海为中心的革命宣传相呼应。1905年留日学生激增,一年后达到12000余人,以江浙、两湖、广东和四川为最多。这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906年清政府颁布留学新规定,限制留日学生资格,留日热开始降温。(1)报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 (2分)(2)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进.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年间促使中国青少年留日活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7分)(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日两国间留学教育兴起的共同原因。(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材料二&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请回答:(1)报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八世纪前后唐朝和日本的友好交往有何意义?(3)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进。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年间促使中国青少年留日活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4)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日两国间留学教育兴起的共同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1)报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 (2)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进.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年间促使中国青少年留日活动兴起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中日两国间留学教育兴起的共同原因。答案:解析:
  (1)日本遣唐使多选择夏季出发,帆船可以在东南季风吹动下顺风来唐朝;秋冬季节帆船可以在西北季风吹动下顺风返回日本。
  (2)东海风涛险恶,变化莫测的原因是这里海面辽阔,不仅受偏南季风和偏北季风影响,在夏秋季节还受到台风影响。
  (3)纬度位置相同或在同一条纬线附近 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 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均属于季风气候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单元双测同步达标活页试卷高二  地理(上)
读唐代中日海上交通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日本先后13次派________到中国。唐代高僧________6次东渡到日本。这种长距离的文化交流属于________扩散。
(2)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国学,这一文化扩散过程属于________。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表现在
①仿造唐朝的制度,改革行政制度,实行班田制、租庸调制
②参照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本的文字
③饮食、服装和日常生活,至今保留了唐朝的某些风尚
④京都的建筑样式几乎同唐朝的长安城一样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年学年浏阳年一中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试题
我国的外交之路已由过去的“引进来”变为现在的“走出去”,其中又特别重视“远亲不如近邻”:06年北京非洲峰会、广西南宁举行的“东盟十年”、06中国的“俄罗斯年”及07俄罗斯的“中国年”、06年胡锦涛主席温总理的印度南亚之行、最近的中日领导互访及胡主席的中亚之行等外交活动。下面是我国“近邻”一些资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1)读下图,回答问题。
①图示区域是________,它是目前仅次于波斯湾地区的世界重要石油产地,如果我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通过该运输方式运进我国,最先到达的省区是________。
②图中①河沿岸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该河注入的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 下图为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结合图1及上表回答:
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之间分界线的名称是________。俄罗斯东部经济带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________倍,简单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下图为唐代中日的海上交通图:
从图中看出唐代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直接通航的路线有三条。隋代及初唐时,主要走北面新罗道。日本遣唐使多选择夏季出发,秋冬季节返回日本。试分析日本遣唐使这样安排行程的主要原因。自密州到金城到京都三地气温和降水量有何变化?三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图:
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六都中学高三地理模拟试卷
我国的外交之路已由过去的“引进来”变为现在的“走出去”,其中又特别重视“远亲不如近邻”:06年北京非洲峰会、广西南宁举行的“东盟十年”、06中国的“俄罗斯年”及07俄罗斯的“中国年”、06年胡锦涛主席温总理的印度南亚之行、最近的中日领导互访及胡主席的中亚之行等外交活动。下面是我国“近邻”一些资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1)读上图,回答问题。
图示区域是________,它是目前仅次于波斯湾地区的世界重要石油产地,如果我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通过该运输方式运进我国,最先到达的省区是________。
图中①河沿岸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该地区种植这种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2)材料一 下图为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结合上图及上表三回答:
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之间分界线的名称是________。俄罗斯东部经济带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________倍,简单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下图为唐代中日的海上交通图:
从图中看出唐代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直接通航的路线有三条。隋代及初唐时,主要走北面新罗道。日本遣唐使多选择夏季出发,秋冬季节返回日本。试分析日本遣唐使这样安排行程的主要原因。自密州到金城到京都三地气温和降水量有何变化?三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图:
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回顾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都有哪些文化交流或使节的往来?_百度知道
回顾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都有哪些文化交流或使节的往来?
我知道是汉朝,主要是第二问,谢谢
提问者采纳
三国时期邪马台(古代日本的称呼)女王卑弥呼曾经向魏王曹操称臣,这段在三国志里面也有记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生产技术等。 中日交流。统一后的日本、经济文化,日本为了学习唐王朝先进的政治模式,密切的原因就是。这是反映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最早记录,日本就派遣“遣隋使”来隋朝的首都长安学习,,只是那时候的日本尚未完成统一,唐朝时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日本又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汉朝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来唐朝建立,在汉代就有,在隋朝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想一想华盛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