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下载的的滴滴打车接单流程来接单

交港局:“软件叫车”接单 出租车顶灯将显示“电调”[图]
在主管部门看来,软件叫车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据《新闻晨报》报道,自从上周六推出报道《玩得转智能手机才能打到车打车软件血拼加剧岁末打车难?》后,引领了一股全城关注打车软件的风潮。
  打车软件到底是不是加剧打车难的罪魁祸首?加钱才能打到车在公共交通领域是否显失公平?记者再次行动,对话司机、乘客,乃至交通管理部门。
  采访下来,虽然随着打车软件的盛行,出租车司机甘苦自知,乘客贬褒不一,但我们得到的明明确确的结论,一是出租车将退出公共交通范畴,那么通过利益寻求优先权、无需兼顾所有人的需求,在市场环境中便属合理;二是电话预约、打车软件预约、出租车候客站候车这三种模式将逐步取代以前的马路扬招模式,因为满大街跑的空车明显有悖于效率,也加剧了污染,那么打车软件无疑是这种模式转变中最重要的推手。
  打车软件不会被叫停,但如同所有新技术总是带来改变,可能有的人一时不适应,但也应该积极磨合,而不是抗拒。
  [的哥爱上打车软件]
  毛师傅:抢单拼网速
  有的哥不惜血本升级手机、装加速器,只为提高抢单速度
  毛师傅,上海土著,在20岁的青春年华投身出租车行业,至今18年驾龄,算得上业内的骨灰级差头司机代表—人称“活地图&智能扫街神器”。
  有人说“做一行厌一行”,毛师傅虽然也深感出租车行业生意每况愈下,却因X牌照的优势,冲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收入,工作还算顺心。不过打车软件的出现,打破了毛师傅原本平静的工作。
  软件是补充,还得扫街
  新闻晨报:听说您有18年驾龄,当初是怎么入行的?
  毛师傅:我1996年就开出租车了,当时这个行业刚刚兴起,很疯很赚钱。我中专毕业后,正好朋友的驾驶员培训部多一个名额可以让我免费学车,我就去了,之后拿了本就开出租。
  新闻晨报:那时候有多赚钱呢?
  毛师傅:当时开出租是很有面子的事儿。起步费5公里14.4元,很好赚。而且打车的都是有钱人,很多人派头很大,零头都不要找,随便干干,一个月赚个七八千很正常。
  新闻晨报:现在新出的打车软件,据说能给的哥增益不少。有人算了一笔账,一天接5个“嘀嘀”和5个“快的”订单,司机可以多赚125元,像你这种单人开的出租车,一个月就能多得3750元。老伙计们是否都乐开了花?
  毛师傅:是啊,软件公司就是靠蝇头小利把驾驶员拖牢,而的哥都很好打发的,给点5元10元的小恩小惠我们就高兴坏了。其实软件做的就是个补充生意,不能靠软件吃饭。我们算过一笔账,一天全靠打车软件做的营业额没有扫马路加软件结合起来高。因此,有返现奖励或者乘客加价就做做,或者正好一个客人下车了,前面两三百米有呼叫的单子就接一下,其他的单子也不会太在意。
  抢浦东机场单子杀红眼
  新闻晨报:听说大家都喜欢浦东机场的单子,而且十分难抢?
  毛师傅:那是肯定的。只要出来一张机场的单子,司机们都像狼一样,呼啦一下全上了。另外如果遇到加价的单子,5元、10元、20元的,那绝对疯抢。前几天圈子内还在讨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浦东机场,结论是一小时多赚七八十元,肯定得抢,哥们为了浦东机场都杀红眼了。
  新闻晨报:怎么个“杀红眼”?
  毛师傅:为了抢机场单子,哥们花三五千元换手机,一个比一个换得好,再加上移动WIFI,全不惜血本。手机配置好了还不够,还得安装手机加速器,就是下载一种外挂的作弊软件。单子跳出来是倒数6秒开始抢单,有了加速器就把6秒去掉了。我们算过,一部顶级配置的手机再加加速器,抢单速度比普通手机快16秒,也就是说,你手机上的叫车信息刚跳出来,我已经抢完了。我还听说有司机安装刷屏的软件,手机上设定一块地方,叫车信息一跳出来,不用手接,自动一秒钟按几下保证成功率,还有人用作弊软件突破一天5笔返现的上线……
  新闻晨报:针对作弊软件,打车软件公司也不管?
  毛师傅:他们为了防止作弊升级了软件,但是他们升我们也升,碟中谍嘛!只不过如果被发现,使用作弊软件的司机会被公司禁号。
  六成单来自打车软件
  新闻晨报:这么说司机对打车软件又爱又恨?
  毛师傅:大多数是喜欢的,软件的好处关键在于减少空驶,能提前知道去哪里接客。
  新闻晨报:听说你在打车软件接单排行榜上排名靠前,收益一定很可观吧?
  毛师傅:20强不算什么,有司机长期排名前2、3名,那才牛。我一般只用“嘀嘀打车”,太多了来不及接。收益倒不算多,是开车太无聊了,有了打车软件这么一闹,工作变得有趣多了。
  新闻晨报:按照你的排名,一天战绩如何?
  毛师傅:我一个人开车,每天工作时间不太长,也就接25-30单活,其中打车软件的订单占到15-20单,算是比例挺高的了。而且现在用打车软件叫车的乘客用微信支付的比例越来越高,市场双方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的游戏规则。
  大卫师傅:请叫我“互联网的哥”
  以前高峰时段加价比打车软件还厉害,预约接客代表先进的方向
  大卫师傅,是打车软件的忠实拥护者。他一台车上有四部手机,甚至为抢单配置了小米1、2、3手机。
  作为第一批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用户,他在4万多名的哥的接单榜中常年雄踞前5名,打车软件已经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利器。
  加价情况其实一直存在
  新闻晨报:有乘客反映加价现象打破了原本公平的打车环境,你怎么看?
  大卫师傅:加价的情况其实一直存在。比如我以前高峰期在淮海路开车,车窗一摇下来,就有两三个脑袋伸进来,“师傅我加30”“师傅我加50”,最终也是价高者得。记得元旦那天,一位乘客在风中瑟瑟发抖,他拦下我的车就说“200元去浦东”。而手机软件规定加价有5元、10元、20元三档,限制了肆意加价。但实在着急的乘客,可以在语音中报价格,我遇到过的最多的加价是30元,是乘客在语音中说的。
  新闻晨报:那么通过打车软件,你明显感到哪几方面受益?
  大卫师傅:空车率少了。我不会再漫无目的瞎兜,这样不仅油费一天省了三分之一,近100元,接到的单子还增加了十几笔,收益率自然增加不少。
  老司机抢单不会影响行车
  新闻晨报:有人说,司机忙着抢单一心两用,驾车存安全隐患。来自强生出租车公司营运业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空载发生事故的比例占70%,远超过重车发生事故的比例。而目前出租车空驶率仅33%,因此得出结论打车软件危及行车安全。对此,你怎么看?
  大卫师傅:在我们圈内,还未听到因抢单而发生事故的。其实对于我们这种开了几十万公里的老司机来说,点个手机真是小CASE。
  新闻晨报:针对如今打车难、扬招不停车的情况,民间有说法称,打车软件的出现,毁了上海十年建立起来的最好出租业。对此你又怎么看?
  大卫师傅:的哥都是逐利的。面对加价的单子,或者机场的单子,路边扬招的停车比例确实降低了。不过这不是拒载,也没有违反行驶条例。同时我认为互联网时代,从扬招向预约转变,这是代表先进的方向,我更愿意以后乘客把我们称之为“互联网的哥”。国外的出租车行业,很少有空车扫街的,大多是预约接客。比如我轮休的一天,我就在家里用电脑抢单,把第二天的预约单抢到手,这样就能很好地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新闻晨报:打车软件是否会成为黑车和克隆车滋生的土壤?
  大卫师傅:我认为不会。我们接单后会即时和乘客联系,确认定单。如果是克隆车的话,手机号和行车路线等证据都会被保留下来,他们不是自投罗网么?
  [乘客褒贬不一]
  反方:街头拒载增多毁了上海招牌
  雷蕾是一名上海白领,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坐得最多的就是出租车。多年来,她对上海的出租车服务一直很骄傲。雷蕾告诉记者,过去几年,国内北京、杭州等很多城市都存在打车难的情况,而上海街头只要不是闹市圈或者高峰时段,一般两三分钟内就能打到车,而且从来不拒载。
  上周,雷蕾和同事在镇宁路延安西路的高架桥下,想要打车前往沪太路恒丰北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接连遭遇两次拒载。第一辆空车司机靠近后摇下车窗问目的地,听罢后称不顺路扬长而去。第二辆车,雷蕾和同事直接拉开车门坐了进去,不料司机听说他们要去的地点后,称自己刚从浦东过来道路不熟。雷蕾和同事随即投诉了这名司机“拒载”。
  直到雷蕾看到上海生活论坛篱笆网的相关讨论帖时,才对如今上海街头越来越常见的空车不停和拒载的原因有所了解。篱笆网闲聊板块还为打车软件话题辟出一个版,其中大多数都是抱怨帖。有的标题就言辞激烈:“上海用10年时间,打造了全国一流的出租车乘车环境;打车软件用1年的时间,把它全部摧毁了。”这位ID为“meilizuonvren”的网友在帖子中写道:“拒载,挑客,加价,这还是上海的出租车吗?”不少网友纷纷附和,陈述自己遭遇的打车变难情况。有人说:“要发展新生事物没错,但你得要管,不能让他们乱来。现在是瞎来来了,谁加钱多,车就让谁上,这和黑车有什么区别?”
  正方:每单优惠10元未必都要加价
  张佳是一名上海白领,在浦东陆家嘴工作,自嘲是个“IT民工”。从他住的地方到公司,只有一个出租车起步费的距离。小半年来,张佳“爱死”打车软件了。“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用软件叫车,然后再起床洗漱。”男生出门不用太多准备,5分钟后当张佳下楼,出租车已经来了。尤其最近腾讯和阿里巴巴给乘客贴钱打车,每单可以优惠十元,张佳就更高兴了,“打车比地铁性价比高。”
  “我从来没有加过一分钱小费。”张佳对网上疯传的“不加价司机不接单”的传言感到很不解。“乘客应该学会捍卫自己的利益,遇到不良司机要积极投诉,打车软件的技术本身是好的,不规范的只是使用的人。”
  “叫车市场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以前黄金地段高峰时间完全拦不到车,现在加个5块10块很快就叫到车了,对于真正着急用车的乘客也是一种帮助。”张佳的女友小刘说,“新技术总是带来改变,可能有的人一时不适应,但也应该积极学习,而不是抗拒。”
  市交港局回应“打车软件助长的哥挑肥拣瘦”:
  乘客主动加价视作小费,难查处
  面对第三方打车软件引起的争议,市交港局昨天明确表示,打车软件的出现使出租车消费又多了一种方式,管理部门应加以规范化引导而不会去制止。下一步,通过协商的办法,将第三方打车软件纳入统一平台,便于规范操作。
  质疑:空车待运不停回应:将改进顶灯
  打车软件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便是,等了很久出租车,一辆辆空车疾驰而过,却视若无睹。
  在昨日上海交港局与上海各大出租车公司的研讨会上,交港部门认为,打车的乘客并没有明显增多,出租车也没有减少,市民所指责的“打车难”,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
  交港局认为,认定“拒载”有三种方法:一是市民扬招,驾驶员停车询问后不载客,二是出租车正在路边候客,却拒绝载客;三是营业途中无正当理由中断服务的。对于“空车不停”,出租车管理部门也试图进行干预,驾驶员却以“没有看到扬招”为由推脱,而比照现有法律法规,的确很难查处。市交港局表示,这一现象说明“打车软件”改变了出租车叫车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也要升级。
  “看着空车驶过而不停”,这些空车其实是去接使用“打车软件”的客人。这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司机接“软件叫车”的单子,无法在出租车的顶灯上显示“电调”。市交港局表示,已经注意到“待运”出租车遇扬招不停现象,对此,将对出租车顶灯进行技术上的改进,今后驾驶员通过打车软件去做接单生意时,顶灯不再显示“待运”状态,让扬招乘客便于识别。
  质疑:加价是变相涨价回应:视作给司机“小费”
  在高峰时段,乘客的加价行为,是否会助长的哥“拒载”和“挑肥拣瘦”的行为?如果不加钱,就打不到车,有变相涨价的嫌疑,出租车本是面对所有顾客,这样一来,是否对不加价的乘客很不公平?
  对于这一问题。上海交港部门回应:无论是加价,还是返利,这都是司机和乘客以及软件公司一种私下的行为,只要乘客不投诉,管理部门是无法进行处理的。去年7月,上海交港局发布了《关于规范本市出租汽车预约服务管理的通知》,禁止打车软件“额外加价”现象,但现在往往并不是司机要求加价,而是乘客主动加价,这可以理解为乘客给司机的小费,执法部门难以进行查处。当然,一旦涉及侵害乘客权益的行为,管理部门一定会严格执法。
  质疑:对有的人不公平回应:这是行业发展趋势
  一些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老人或者没有条件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如何为他们服务呢?
  交港部门认为:出租车不应该是出行的必需品,它和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的服务功能不一样。大量出租车投入市场,也占用了道路资源,并不环保,出租车应该是一个个性化的交通工具。“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沪上将适时调整本市出租汽车行业定位,使其逐步退出公共交通领域,并按照行业定位,相应调整相关政策法规、管理制度、价格机制,以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特殊出行需求。”交管部门表示。
  市交港局表示,今年,上海还将加大候客站点的建设,通过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将乘客引导到候客点等车,同时,加入APP软件,乘客可以通过这一软件查找最近的候客站,以及候客站空车的数量,方便乘客选择。今后,叫车的方式,将主要以电话调度、候客站候车、软件叫车三种为主,要逐步改变马路扬招的模式。
  “软件叫车,目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但它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它改变的是消费支付模式和叫车方式,只要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是不会叫停的。”市交港局相关人士比喻:“这就跟实体商店受网店冲击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消费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质疑:助克隆车揽客回应:的哥身份后台会查证
  目前,上海四大出租车公司电调系统,都是由公司统一进行安装,在运营过程中,有任何异常情况,乘客都可以进行投诉。但记者了解到,打车软件的客户端软件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只需手机号验证。而“司机版”的软件安装,则需要司机提供车牌号、监督卡号、出租车公司等信息,公司后台会予以查证。
  打车软件是否为克隆车增加业务?发生纠纷如何查询?“嘀嘀打车”工作人员表示:若打车后遇到车牌号不同的来车,请不要上车,直接投诉到公司客服,公司会查明情况后对于该号司机采取禁号措施。“更合理更规范的软件打车模式,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并会及时对外进行公布。”市交港局相关人士说。
  [记者手记]
  打车软件胜在市场配置资源
  “为什么出租车的调度平台竞争不过这些打车软件?我们也在思考”—在刚刚闭幕的上海“两会”期间,市交通港口局局长孙建平在回应有关打车软件对市场的冲击时,曾经这样自问。
  这个疑问我也有过,并且在某次打车时和司机聊起过这个话题。
  当时司机是这样反问我的:“你知道&&路吗?”
  “知道”。
  “&&(注:沪上某大型出租汽车公司)公司的调度中心就在那里。有一次我下班时经过那里,发现门口等满了出租车。这里又不是机场,为什么大家都来排队?同行告诉我奥秘:这些司机是来接调度员下班的。”
  “?”
  “跟调度员们搞好关系,你才能接到‘长差’呀!”
  据这位司机告诉我,像他们这样没有经营“人脉”的司机,是不可能通过电调系统接到去浦东机场的好单子的,调度员会利用一些小技巧,把好单子给相熟的司机接单。至于他们,就只能碰运气了。正因为如此,打车软件出现后,所有出租车司机都趋之若鹜,因为打车软件在原先带有一定垄断性的电调系统之外,搭建了一个公平且提高效率的平台,更别提还有各种话费和现金补贴的诱惑了。
  “比如说我接到你这单去浦东机场的,其实在软件语音报出你的目的地之前,我已经按下接车按钮了—比的是眼明手快和经验,因为你们这小区出来的单子,双休日到机场的概率很高。”
  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回答只代表个案和局部,但它能帮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考量打车软件:电话调度早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旧技术了,效率低下,它要通过人工转接、多次问询才能对接,并且有滋生“权力寻租”腐败的可能(很多人都有多次在高峰时段用电调仍打不到车的沮丧经历)。而借助智能手机GPS定位功能的打车软件能够迅速将乘客的打车需求推送到周边邻近的出租车,让距离最近的供和需直接对接,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更高、更公平透明—这才是它大行其道的奥秘。并且,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互联网金融手段的加入,它已经开始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市场模式和规则。正如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冲击了如此众多的传统行业一样,这一次,轮到的是打车及支付市场。
  一边是背后有千万风投雄厚资金支持的打车软件,一边是众多出租司机对一度出台的“叫停加价”规定的置若罔闻,一边是舆论对打车软件是否加剧了春节前打车难的疑问—三管齐下,这两天主管部门该愁得睡不着了吧?然而,让我们意外的是政府管理部门的开放态度—他们并没认为技术革新给政府管理出了道难题,相反,他们认为,打车软件代表着未来新的消费模式和趋势,只要没有造成不公平竞争、只要没有乘客投诉,他们并不会横加干预。
  这是又一个“试衣间之问”,并且得到了很棒的回答。
责任编辑:AP015
本文相关推荐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打车App频遭诟病 地图定位“漂移”,滴滴打车app怎么付钱,虚拟定位的app软,滴滴专车app,打车app界面,滴滴打车司机抢单攻略
打车App频遭诟病 地图定位“漂移”
时间: 07:28:45 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原标题:打车App频遭诟病 地图定位“漂移”
补贴少了,打车平台怎样才能留住用户与司机?
不少用户表示,现在专车平台的“红包”越来越缩水。
 定位过分偏离 系统“高能”
  继7月滴滴、优步等专车平台被北京市相关部门约谈后,近日,滴滴打车、优步、易到用车3家平台首次被深圳市交委约谈,要求对私家车接入互联网平台参与营运进行整改。随后,Uber以“未盈利”为由不开发票又被指涉嫌漏税。如今,打车App在政策层面一再“上头条”,另一方面,不少司机、乘客在使用过程中的“吐槽”日渐增多。日前,有滴滴用户表示,其地图定位太差,常出现定位不准。司机更是抱怨,系统过于“智能”,涉嫌故意减少司机补贴。
  文、图整理/广州日报记者 李光焱
  地图定位“漂移”
  “明明在文明路和北京路的交叉口,滴滴定位却在文德路上。结果司机来电问了半天,建议我取消订单。”用户董女士表示,上周大雨自己虽然叫车有人抢单,但结果定位和实际位置不符合,司机最终没来接单。
  事实上,打车App定位不准许多用户都有体会,位置“漂移”似是常态。滴滴司机贺先生告诉记者,当前App自带的地图定位很有问题,他就多次出现距离3~4公里的抢单信息。“如果不是老司机,知道那个具体位置,都不敢抢单。”他表示,不仅是用户的定位信息显示常出现定位不准、偏离实际位置,就是系统派送的单,也会出现定位不准,甚至相距较远。因此,现在司机抢单之后,都要首先电话给用户,以确定真实位置避免绕道、白跑。
  “专车App定位不准,在我家附近永远会定位到区,按了不使用地理信息之后司机的派单也依然显示不准确的定位。遇到本地司机还好,遇到只靠地图导航不懂路的外地司机就更加无语了。”日前,广州用户Hui-K在微博上称。记者发现,类似的信息,早在今年5月份就见诸报端,但经过数月之后,情况并没改善。不过,定位不准的问题在神州、一号租车、Uber上也有存在。
  广州交通集团一名司机就告诉记者,此前他也用过这些专车,发现找客人费劲,补贴又少,还不如拉路边客更自在。
  App的“太智能”
  除了不受司机和用户欢迎的动态加价之外,滴滴打车App还会耍下小聪明。
  “平台有个规定,如果一天跑到15单,就可以额外获得100元的补贴。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完成派单任务的50%及以上。“贺先生表示,目前,司机端有两个界面,一是抢单界面,一个是派单界面。后者由平台随机派单,司机每天的接单率要超过50%。“派单6次,接单3次,这就达到50%?其实不是,系统会显示为40%多,也就是派7单接4单,才行。”
  不过,这也许不是最伤司机的地方,伤司机的事是滴滴莫名其妙的突然派单。“明明派单完成率达到60%,全天接单也达到15单,这个时候要退出滴滴App界面时,点击屏幕却似无反应,这时一下子连续来好几单派单的活,让司机的派单完成率瞬间就低于50%。”贺司机表示,这样到手的100元补贴“飞”了,而且次日早晚繁忙期的1.5倍补贴也“飞”了。
  同样是滴滴司机的刘先生也证实了这一点。刘先生透露,“刚开始以为是自己多想了,但次数多了就发现其实好像有规律。”
  贺先生告诉记者,补贴减少、系统太聪明,导致现在专车司机少了,以前的单要抢,就像抢红包。现在,可以“挑活”暂时不抢也没关系——倒计时15秒,你有足够的时间挑单。
本文相关推荐
15-09-0715-09-0615-07-1115-07-0915-07-0714-12-23老人小孩打车不容易 “快的”“嘀嘀”求变(图)
来源:重庆商报
昨日,九龙坡区,市民在用打车软件打车。 记者 张路桥 摄  开栏语:很多年以前,北岛有一首小诗,题目是“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人们来说,互联网不再是那台等着你去用的电脑,而成了一张真正无处不在的“网”,融入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小孩,网络已成生活的一部分,或者生活已成网络的一部分。今天,重庆商报全媒体推出的“网生活”栏目,和你一起探寻互联网时代的生活热点话题。  打车软件冲击波之一  网生活  商报记者 谈书 饶方婧 实习生 杜文颖  “不是方便出行吗?现在怎么反而打不到车了?”随着打车软件风靡全国,在很多年轻人享受着新打车模式带来的快捷和优惠时,许多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老人小孩,却遭遇了打车难的问题,近日就连马云的母亲,也不幸“躺枪”了。  马云母亲遭遇“打车难”  “几天前,我妈说她在路上打出租车,很久没有车停下来。”2月27日,手机打车软件“嘀嘀打车”的创造者马云在网上发帖感慨,说母亲因为不会使用打车软件,不仅不能享受到“竞争红利优惠”,连起码的打车服务也没有了,父亲更是斥责,要不是他公司参与这个竞争以及看到很多年轻人喜欢,早骂上门来了。  “马云母亲打不着车”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不少网友感同身受,表示家中老人也曾遇到此类问题,“如果大家都用打车软件,老人就叫不到车了”。  7成手机打车者不到40岁  昨日,快的打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庆使用快的打车的乘客数超过150万人,司机安装量超1.6万人。使用快的打车最多的年龄层是30~40岁,占到全部用户的54%左右,20~29岁的人群占28%,50岁以上的人群占5%左右。  嘀嘀打车相关人士也表示,截至2月底,重庆已有25726名司机使用该软件,乘客也突破200万,叫车成功率保持在75%以上,“就全国数据而言,嘀嘀打车目前主要覆盖年龄层在20~45岁之间”。  “嘀嘀打车的对手是路边打车。”嘀嘀打车区域运营负责人杨晓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随着打车软件营销活动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哥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的打车方式。但此消彼长的背后,是那些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中老年人群,当年轻人潇洒地“嘀嘀”时,他们却遇到了打车难的问题。  乘客奇怪 空车虽多却不停  “真是奇怪,空车倒是不少,但怎么都不停呢?”昨日,记者来到重庆解放碑、观音桥等数个商圈,在采访过程中,许多中老年市民都发出了类似感叹。  今年58岁的市民易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她在路边扬手叫车,常常遇到空车不停的现象。“好不容易拦下一辆,的哥却不走,说有人用手机软件预订了,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拒载”。  会用打车软件的乘客也有难题,家住在渝北的市民田先生表示,前天,他通过打车软件叫了一辆出租车,就在他准备搭乘时,一位路人抢先一步坐上了车。尽管他和司机向这位乘客说明了情况,但对方仍抱怨了许久。  司机无奈 乘客误上接单空车  “手机接单后,去接乘客的路上亮的仍是空车牌,所以常有市民误上接了单的空车。”的哥廖师傅说,这种情况他遇见过好几次,“有时候,不明就里的人还要投诉我,说我拒载。”  在记者体验两种打车软件的过程中,不少出租车司机表示,对于这个问题他们也很无奈,不拒绝就会违约,只能尽量向乘客解释。  “使用打车软件的大多是年轻人,许多上了岁数的市民因为搞不懂手机支付而最吃亏。”的哥吴先生说,尤其是天气不好时,看到路边的老人在风雨中久久等不到车,他心里也很不舒服。所以,他现在只在晚上业务少的时候,才使用打车软件来接单。  提醒  交管部门:  “接单”后  应亮暂停灯  重庆交通执法直属支队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司机打着“空车”,看到路边有人招车停下,问询之后再告知已经通过打车软件接单,此种情况该司机就涉嫌拒载,乘客可以进行投诉。已经接单嘀嘀和快的打车业务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可以亮起暂停灯,不要仍打着“空车”牌子开,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而引起投诉。  该人士也提醒,使用打车软件,应该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不能以此作为拒载、绕道的理由。  改进  快的打车:  调整补贴,推出老人免费乘车  快的打车负责人表示,打车软件设计初衷是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让大家感受到打车软件和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性,因“打车之争”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老人打不到车了,路边招车司机不停了,的确在意料之外。为此,他们正在持续调整方案,快的方面表示,从3月4日零点开始,将乘客通过快的打车内置支付宝支付车费的补贴调整为10元/单,每天2单,司机端补贴不变。其次,将乘客通过支付宝钱包扫码付的补贴调整为10元/单,每天2单;将用支付宝钱包扫码付的司机补贴调整为5元/单,每天10单。借此,鼓励司机去服务那些还未使用快的而在路边扬招的乘客。另外,3月5日起将在北京率先试点老年人免费打车的公益活动,试点顺利后将在其他城市进行推广。  嘀嘀打车:  执行雷锋计划,设立“爱心热线”  嘀嘀打车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到更多人,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了“雷锋车队”,双方确认将会在全国30多个城市执行“雷锋计划”,促使出租车司机优先接送老人、孩子和孕妇。目前这个计划已经在成都开始试点。  另外在产品上,计划设立一条“爱心热线”,这个热线可以通过产品客户端进入,也可以通过电话接入,目前产品已经进入了开发流程。同时,微信产品队伍已经在讨论如何进一步改善在微信内叫车的流程和体验,让老人们体会到在微信内嘀嘀叫车的方便与快捷。  该负责人称,现在他们每天都通过嘀嘀播报,向司机传递正能量,希望司机听到老人和孩子叫单的时候,不要介意活优活劣都能积极应答。嘀嘀打车同时透露,每年会拨出至少5000万的专项资金,致力于“雷锋计划”。
(责任编辑:UN641)
原标题:老人小孩打车不容易 “快的”“嘀嘀”求变(图)
&&&&&&</div
数字之道:
独家策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求认识……[]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打车接单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