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恋爱四个月是什么情况的娃娃脸手还有肚子上长起小阔阔是什么意思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3
  14.好奇心让孩子的生命充满更多乐趣
  所有的科学发明,都是因为好奇心而导致的成果,人如果没有好奇心,就不会去做各式各样的尝试。例如,医学上青霉素盘尼西林的发现,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
  盘尼西林,它得自一个实验过程当中的偶然发现。实验者不小心把青霉菌放在病菌旁边,没想到在青霉菌附近的病菌统统死掉了,这时实验者才发现:原来青霉菌会分泌一种叫青霉素的成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盘尼西林。由于这位实验者对此情形有很大的好奇心,他马上就想到:这个青霉素盘尼西林,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杀死很多病菌?因为一个好奇心,于是一个医学上伟大的发明就出现了!
  另有一个,也是好奇心的例子。有一个科学家,某天他发现一个用来种花、没有上釉的瓷瓶,突然旁边有水珠冒出来,这时很多人可能会说,是天气遇冷有水珠了,或是瓶子破掉、漏水了;可是,这位科学家没有放弃,他不断想着:是否因为没有上釉的瓷器它有很小很小的洞,水分才跑了出来,而里面的杂土跑不出来?这就是后来所谓“细菌过滤技术”的发明,这种病毒之所以叫做滤过性病毒,也就是因为它在这种瓷器当中是跑不出来的而得名。
  小朋友天生是好奇的。比如说,从零岁到一岁时,他会把所有东西都放到嘴巴里试试看,当然我们或许觉得那很脏,可这就是小朋友的好奇心。甚至有一杯热水放在面前,小朋友也会很想去摸它试试看。
  许多父母会问,这怎么办?我就告诉他们,可以把热水弄到稍微有点热、又不会烫伤的温度,然后让小朋友去摸一下,让他稍微觉得烫到又不至于烫伤,这么一来,下一次他就会知道:先去摸一摸杯子是不是热的,去稍微试一下才不会让自己烫伤了。由此过程,小朋友便学会了如何自我保护了。
  常常家长在亲子教育过程当中,往往会阻止或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然而小朋友就是喜欢自己去尝试,喜欢做事情按照他想要的方式试试看。例如,他会把衣服反过来穿,这时家长就会说:“衣服干嘛反过来穿呢?”可是小朋友也会告诉你:“我这样穿穿看有什么关系?反过来穿又不犯法。”各位知道吗?后来就有人设计了一种“反面穿”的衣服,听说还卖得很好;还有人设计发明“两面穿”的外套,比如外头是黑色、里头那一面是雪白色的,让一件外套可以两穿而增加功能。
  世上这些伟大的发明家和天才,就是从小他的爸爸、妈妈鼓励他去尝试、鼓励他去使用好奇心,因而成功。因此,虽然我们知道有时好奇心太过也会闯祸或惹麻烦,但如果把小朋友保护得太好,压抑他的好奇心,反而他受的伤害会更大。
  在好奇心之后,其实会带来非常丰厚的收获。好像走进森林一样,想想看,如果一个人在森林里面永远都走同一条路,或是一个人去上班的过程永远都走同样的路线,请问:他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宽广吗?
  所以,鼓励所有的小朋友和家长们,有时我们可以去冒一点险,不要走原来习惯的道路,就让你的好奇心去绕一点路,跟着好奇心多做一点尝试;试着对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用好奇心去做实验。各位一定也常有这样的经验,因为好奇心而走进一家店,结果发现在那家店里面就有你过去梦寐以求想品尝的食物,或是觉得那家店实在太温馨了,是你找了好久的一家店。
  如果没有好奇心,我们就不会被启动去用不一样的方式看世界;如果没有好奇心,我们就不会想要去把盒子打开、知道里面是什么;如果没有好奇心,我们就不会去尝试。因为我们常太害怕会犯错误,而好奇心却能带给你一种冒险,我们将会从中找到一个动力。
  当小朋友想做任何事情时,只要注意在一个范围之内,不要让他有过度危险的动作发生,大人可以引导一个安全的范围,让小朋友在充满好奇心当中,得到成就、学习和成长。
  像我自己,说老实话到现在大家都还叫我好奇宝宝,因为我会去尝试很多的学习,尝试林林总总不一样的思考。告诉各位,好奇宝宝其实是可爱的,而且在将来人生的道路上,还会比人家走得更远、更成功。所以不只是小朋友,鼓励大家一起来当好奇宝宝,当好奇的大人,那么,生命将会充满冒险和乐趣。
  问:孩子几岁可以自己一个人睡?不和父母同房?
  答: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小孩很小就喜欢独立,喜欢自己一个人睡;有的小孩依赖性较重,没安全感,喜欢和父母一起睡。但一般而言,当孩子开始上幼儿园、进学校,就可以考虑一个人睡了,此时父母可以先陪伴到他睡着,再回自己房间。还有,不建议孩子长大了还睡父母中间,这样会影响父母的感情及亲密关系。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4
  15.自信心让孩子永远不会放弃自己
  在谈自信心这个主题时,请各位先一起跟着我念三句话:“我肯定我自己,我赞美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
  是的,我肯定我自己、我赞美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在小朋友的学习过程当中,这也就是所谓的“信心教育”。
  什么叫信心教育?就是在所有的教育过程当中,让小朋友对自己有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例如,有时我给一些校长和老师们上课,他们常问:“我怎样才能当一个好老师?怎样才可以当一个好校长?”我便告诉他们:“只要做到一件事,就是让小朋友对自己有信心。”因为,作为一个对自己有信心的小朋友,他可能会失败,可能会受挫,但是他永远不会放弃自己。
  并且,信心教育要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训练。比如说,当小朋友跑步得到第二名,你要跟他说:“没有关系,你看我们才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能够得到第二名,你很棒的!你可以越来越好,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或者,当小朋友某一次考试考得不好,这时你要跟他说:“也许这一次是你的准备不够充分,也许这一次考的内容刚好不是你所擅长的,我相信你是最棒的!”
  父母老师随时要去检视这一件事情:在小朋友成长的过程当中,是否我们都能够令他对自己产生信心?特别是,你不要常常拿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作比较,如果你经常拿他和别人比较,会让他渐渐地产生自卑感。
  有时我也不免感叹,我们中国人内在最大的问题,真的就是自卑感。以我自己为例,我的个子不高,以男生来讲从小都算是个比较不高的小朋友,曾经我也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比较自卑,自己总是觉得,漂亮的女生会喜欢一个身高一米八的人而不是我。有一次看了电视上的综艺节目,有一个女生提到:男生身高如果不到一米八,就算是失败者。当时我听了感觉很心酸,但果真要如此去看,这个世界的失败者还真多啊!
  许多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自卑的地方。比如说,长得不够高,总是被欺负;爸爸妈妈不够有钱,生活的用品上其他小朋友所用的东西都比他的好;或者,他可能在学校的表现并不优秀,长得并不可爱等等。一旦在这样的历程中成长,经常就会累积许多的自卑感。
  所以,父母师长要多去观察小朋友,可以问问他:“小朋友,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比人家差劲?”或是“你会不会觉得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然后,要令他知道:“如果你对自己越没信心,你就会表现得越糟糕;相反,如果你对自己越有信心,那你就会因为信心而产生力量,而增加勇气,因此加强了你的能力。”当小朋友对自己产生了强大的信心时,那么,未来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遭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够慢慢地克服。
  其实,亲子教育不只是小朋友在成长,我一直强调一个观念:大人要跟着成长。如果遇到一个缺乏自信的小朋友,往往我会问:是不是爸爸妈妈之中也有一位是没有信心的?比如说,爸爸或妈妈自己也不敢上台说话,爸爸或妈妈小时候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庭不如别人、学业不如别人或身高不如别人,等等。如果,父母本身内在有非常多的自卑和不快乐,反而这时是爸爸、妈妈要去面对自己的问题。为了让你的孩子有自信心,父母更要去面对自己内在自卑的地方,内在的胆小也好、害怕或许多恐惧也好,当父母愿意且能够面对自己内心的害怕和恐慌时,才能够真正带给孩子自信感。
  事实上,会害怕是正常的、是自然的,只要是人就会害怕。在自信心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告诉自己:失败了没有关系,再来一次;跌倒了没有关系,再爬起来。只要没有放弃自己,一个人就永远有机会。父母老师更要经常抓住孩子表现好的地方,抓准机会就称赞他、鼓励他。
  还记得我们的三句话吗?“我肯定我自己,我称赞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各位要常用这三句话来增加对自己的信心,每一个大人和小朋友都可以自信满满!
  问:孩子吃饭总是拖拖拉拉的,怎么办?
  答:因为吃饭对孩子而言是一种玩,一种乐趣,因此他不会像大人一样赶快吃完去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父母不要太过催促孩子用餐,免得未来得消化性溃疡、胃食道逆流等肠胃道疾病。若孩子实在吃得太慢,边吃边玩,父母可以技巧性地引导他,用“吃太慢,等一下妈妈要去忙,你要自己洗碗……”之类的方式,来教育小孩。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4
  16.觉察力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无往不利
  觉察力跟观察力,是小朋友在成长学习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
  你可以问小朋友:“请问你觉得老师今天的服装跟昨天,有什么不一样?”“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教室跟昨天的教室,哪里有差异?”或者“你觉得今天的心情跟昨天的心情,有何不同?”这就是所谓觉察力的培养,它就是如此发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再比方说,有非常多的益智游戏,可能是把两张图同时呈现出来,然后去问小朋友,请他说说两张图上面哪里不一样。这时,小朋友就在开始训练他的觉察力了。
  觉察力的训练,会刺激小朋友的大脑发育。人的大脑,除了表面的皮质之外,还有很多深层的大脑记忆,借由观察训练,可以让大脑深层获得一种潜能开发。
  如果带小朋友到野外时,可以请他把眼睛闭上,然后问他:“你现在用耳朵去听,你听到了几种声音?”那么,你会听到小朋友告诉你:“我听到了风吹的声音”“我听到了鸟叫的声音”……你再问他有几种鸟?那可能答案是有五六种或七八种,因为叫声不一样,小朋友会把它分辨出来。接下去,可以请小朋友试着去听溪水流动的声音,还有远方其他的狗叫声、或是轻啼的声音……这样就能训练他将所有能够听到的声音,一一觉察出来。或是你也可以跟小朋友说,请问在这片花园里面你观察到几种昆虫?请把它记录下来。那么,小朋友就会一个一个去找喽,他会发现有这种昆虫、那种昆虫,有蚯蚓、毛毛虫等等。
  在觉察力训练的过程当中,同时可以培养小朋友的耐心。尤其,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过动、注意力不集中,建议下次当小朋友正专心做他喜欢的事情时,大人就可以在一旁引导他去觉察和观察,通过这样的训练,可能你会帮助这个小朋友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家。
  例如,大家都知道的达尔文,他是物种“演化论”的发表者。但达尔文为什么会发表出演化论呢?其实,就因为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每次间隔一段时间,当他又到同一个小岛时,他突然发现:怎么这个小岛上的许多生物和以往看到时有点像又不完全像呢?达尔文就是这么发挥了他丰富的观察力,因此才提出了所谓的遗传和物竞天择的理论,发现生物经过遗传和天择的演化经过,整个后代的展现就会有所不同。
  所以,当小朋友慢慢培养出观察力的时候,他整个人生也会跟别人不一样。一个观察力好的孩子,他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无往不利,因为他总是知道找对的时间、说对的话,在该做那件事情的时候、做那一件事,在该说那句话的时候、就说那一句话。比如在职场上,某一天你观察到老板已经在生气了,你若还在这时告诉他这一季公司亏损多少钱,岂不惹他更生气了吗?当你要跟老板说坏消息的时候,就等老板心情好一点时再跟他说吧!先端一杯咖啡、弄点小饼干给他,等他心情好一点了、血糖不是太低时,才提出那些要跟他讨论的事情。如此一来,讨论的过程就会相对变顺利。许多人在职场上吃力不讨好,明明做得很辛苦,可是从来没有获得很棒的升迁机会,可能就是因为,从小觉察力的训练不够所致啊。
  觉察力跟观察力的训练,是随时可以引导小朋友学习的,请他讲一讲老师上课的内容今天有什么不同,或请他猜一猜爸妈今天的心情好还是不好?教小朋友从我们的表情和动作,去觉察并猜猜看。如果,小朋友能够适时觉察爸妈的心情,他就知道怎么把自己的问题处理好,当老师在生气时,他也不会故意再去惹老师生气了。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小朋友的觉察力,在亲子或师生关系的互动方面也会变得很好。
  问:孩子饮食不均衡,不喜欢吃青菜,怎么办?
  答:这当然要考验父母的耐心及智慧了,硬逼他好像又不是办法。首先,当然是找出孩子爱吃的那一类青菜了;其次,烹调的方式也很重要,有些烹调方式会令孩子对青菜胃口大开,比如烧烤之类的方式;再次,如果全家吃饭时都是心情愉快、开开心心,而不是气氛紧张、大呼小叫,那样大人及小孩都会有胃口的!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4
  17.个体性让孩子找到真正的自己
  观察近一两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个令人感受深刻的体会:西方比较强调个体性跟独特性,西方教育因此强调,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特色;而在东方的世界,比较强调团体性和整体性,固然这样的习性是好的,但东方教育因此过于强调一致性或制度性,有时反而就被框架住了,教育变成好像在工厂生产罐头或一个制式化的产品一样,制造出来的每一个罐头和产品,长得都一模一样。
  个体性,也是独特性的意思。我常跟小朋友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你跟全世界的所有人都一样了,请问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有你?造物主创造出每一个人来,就是因为──你跟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在教育小朋友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到他的独特性跟个体性。
  这里我先举个例子。从前,有一个小男生,他跟全班的小男生都不一样,因为他从小就喜欢玩芭比娃娃,一直到了中学他还是喜欢芭比娃娃。这时父母心里就觉得,糟糕了!一来,担心他长大之后会不会是个同性恋呢?二来,担心他是不是一个跟别人都不一样的怪小孩?尤其担心孩子本身会遇到一个状况──可能当他越大就越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因为一个大男生如果还喜欢玩芭比娃娃,大家总是会觉得很奇怪而嘲笑他的。
  可是,这一对父母决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与个别性,于是,他们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求学;到了国外,他们的教育观念就能够接受:这很正常啊,本来就不需要受到限制。所以,这个孩子就慢慢在接纳当中长大。结果各位知道,这个孩子长大成了什么吗?他成为了全球芭比娃娃的首席设计师!他是一个华人,而且年收入好几百万美金呢。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到,常常我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致性,大家都要一样,事情的标准答案也都一样。我自己从求学以来,就非常反对这种模范生的观念,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模范生,有人是念书的模范,有人是运动的模范,有人是捉弄老师的模范,有人是捣蛋的模范……总之,每一个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并没有一个小朋友比别人更糟糕。
  可是,目前的教育环境喜欢建立“标准化”的标准,所谓标准化就是指中间百分之九十五的范围是正常的,而落在两端百分之二点五的范围就算不正常。这个观念,其实是不对的!常常还因此影响我们变得害怕跟别人不同,害怕被当作异类或怪胎,对自己的特性没有安全感。
  教育,是要帮助每个小朋友找到他的“个体性”──认识我是谁、我有什么地方跟别人不一样,还有“独特性”──不要害怕你与别人不同。我们就是要鼓励小朋友,勇敢做自己,真正地让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当然界限就是不要伤害别人,不去杀人放火,不做不应该做的事。
  拿我自己为例吧!因为我经常觉得自己就是在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本来我是个家庭科的一般医生,之前也帮很多人治感冒、咳嗽、高血压、糖尿病等等,所有大病小病全都医;后来,我发现其实自己在教育、心理以及精神的领域更有兴趣,那其实才是我更大的独特性。老实说,当时我虽然想走向这个领域,但也还不敢跟我父母说哩!因为他们会担心啊。父母会觉得,“你好好当你一般科的医生就好啦,看看所有的小病就好了嘛”,因而不能接受;我于是就告诉他们:“也许这就是我的独特性吧!也许老天就是希望我能够来做这样一个领域!”想想看,如果我当年没有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今天就不会有一个这么可爱的专家,跟各位分享个体性跟独特性的观念了。
  所以,人要择善固执。什么叫择善固执?就是不对的事情你不要固执,要变通、要转弯,否则那会变成老顽固,这也是之前讲过的“弹性思考”。但是,这里也要告诉大家,如果你的特色是这样子的,那么,请你要坚持做你自己;当你坚持做你自己的时候,你会因为坚持而产生力量,最后你会证明给别人看自己是对的。
  要这样告诉小朋友:“小朋友,你坚持做自己看看吧!用自己的力量来证明,你是最棒的。”当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够勇敢做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性跟个体性时,将来他在职场上和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才是最大的!
  问:孩子很粗心,忘东忘西的,父母该如何处理?
  答:训练孩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比如孩子第二天要上学的衣服、文具、功课,是否都已准备好、打包好了?培养孩子列清单的习惯:现在要做哪一件事,必须要先准备哪些东西,又有哪些先后的步骤。再来,在孩子的房间弄个备忘录看板,把一些容易忘记的,当日要做的,先在上面写好,以便随时自我提醒。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5
  18.快乐力让孩子开开心心过一生
  我经常跟朋友分享三大人生观,其中的第一个,就是:“我发誓这一辈子要当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但我们可以选择用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一杯水只有半杯满,乐观的人他会说“好棒啊,你看我还有半杯水”;而悲观、负面思考的人就会说“糟糕了,我只剩下半杯水了”。从“半杯水”的简单问题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到底您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还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
  在我门诊曾有一个中年男性的个案,他说:“许医师,我已经50岁了,人生半百,我的人生已经去了一半,我看我的人生没什么希望了。”其实,现在人寿命日渐延长,也许再过几年人都可以活到一百岁,所以我跟他说:“你看,你未来也许还有三四十年,甚至是四五十年美好的日子可以过,那么,你要去看那些你已经失去的,还是去看你未来可以拥有的?”
  尤其是在教育小朋友时,举一个实例让各位了解要如何帮助他们。我曾经遇到一个小朋友,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因为种种因素把她送人当作养女。于是,她从小到大过着痛苦和自卑的生活,总是觉得:“爸妈不要我了,一定是他们觉得我丑、看我讨厌,才把我送给别人当养女的。”从念幼儿园、小学到了中学她都很不开心,甚至有一点抑郁的情绪出现。
  有一天她又来看诊时,在过程中我突发奇想而问她:“小朋友,如果你要把一个东西送给你最好的朋友、送给你最尊敬的人,请问你会把最好的东西送出去呢,还是最烂的东西?”她回答说:“应该是最好的吧。”是的,我接下去告诉她说:“你的爸妈从小把你送人,可能并不是因为你不好,或是他们不爱你、要抛弃你;会把你送去别人家当小孩,反而是因为他们是这么的爱你,希望能给你最好的、但又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提供给你,所以忍痛把你送给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或家人,他们觉得这么做对你才是最好的。”
  这个小朋友听到这里,马上眼泪流了下来,她说:“叔叔,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爸妈不要我,我是一个没人要、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孩。今天听了你的话,我才发现原来亲生的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他们不但爱我,而且把最好的东西给了他们的亲人,这个亲人是他们心中认为能提供给我最好生活照顾的人。现在,我有了两个爸爸、两个妈妈。”看到这个小朋友重新找回快乐和欢笑,让我觉得为所有小朋友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经常告诉小朋友,你要当那个看到半杯水时,永远觉得“太好、太棒了,你看我竟然还有半杯水”的人。所谓乐观的角度,是每一件事情我们都可以往正面的方向思考。在小朋友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训练他这样的思考方式,比如可以问他:“小朋友,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今天五件最快乐的事情?”小朋友就会说:“今天老师称赞我了。”“今天有其他小朋友拿点心给我吃了。”“今天考试我考了100分。”“今天我到了幼儿园觉得心情真的太棒了,每个小朋友都来跟我交朋友。”……经过这样的引导和训练,小朋友便能培养出正向的思考。
  还有一个可能大家都听过的小故事,有一位母亲她有两个小孩,一个卖伞、一个卖面,卖伞的要下雨天生意才会好;可是卖面的要晴天,这怎么办呢?刚开始这位母亲很难过,但是后来想通了,她想:“下雨天我卖伞的儿子在赚钱,晴天时卖面的儿子在赚钱。”从此不管晴天或下雨天,这位母亲都很开心。
  各位亲爱的家长和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当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吧!
  问:孩子会经常啃指甲、抠指甲,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一种焦虑情绪的行为表现。表示这个孩子经常在一种紧张、害怕及焦虑的情绪中,此时父母应开始注意,到底孩子在紧张、害怕什么?你可以问他,是不是害怕功课做不完?是不是害怕被大人打骂?是不是害怕爸爸妈妈吵架或闹离婚?是不是害怕父母不要你?当我们耐心地探讨时,一定会找到原因。当然,对孩子的安抚及一再的爱的保护也是必要的。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5
  19.实践力让孩子踏实走好每一步
  咱们老祖宗说过“知难行易”,也有人说“知易行难”,又有人说要“知行合一”;不管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还是知行合一,这全都说明了行动力的重要性。
  各位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想打电话约一位喜欢的男生或女生出游、看电影,你想了好多问题:他在不在家、手机有没有电、他会不会拒绝我、万一他在忙……怎么办?好,当你已经想了那么多,各位,这时候最重要的也许就是拿起手机、拨个电话吧!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喜欢胡思乱想──尤其喜欢负面思考,因为想太多于是把所有的困难都想出来了。我经常跟学生说,其实人的所有困难和不快乐,可能都是想出来的喔!特别是喜欢胡思乱想、担忧以及烦恼的人;想得再多,都不如采取一个行动来得简单又有用。
  所以,我们要教育小朋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经过再三评估、然后就去行动。
  比如学校里面,许多小朋友原本就最喜欢实验课了,因为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家庭互动中,妈妈也可以在每天做家务的过程中,邀请小朋友一起来,一边聊天、一边劳动,把它变成一项快乐的家庭活动。父母老师便可以如此带领小朋友在生活里面,学习如何采取行动,在行动的过程当中学习成长。
  又比如运用在人与人的沟通方面,有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我们会在心里一直猜测对方的心意,猜他为什么不理我、他今天为什么对我脸色不好、他看到我为什么没跟我打招呼……常常我们都在心里面不断担心和揣测;此时,最佳的方式或许就是走过去,明白地问他:为什么你今天对我的表情特别不友善?可能对方就会告诉你,其实你误会了,因为我正在烦恼我爸妈的健康呢。另外,我也发现,许多父母遇到问题都不敢直接跟小朋友谈,好像怕他会生气或难过,还会担心两个人到时会说不上话。建议大家,不论是亲子问题或一般的人际之间,尽可能都要直接沟通,因为直接沟通就是采取行动──行动才是最有力量的,尤其如果能够做到“贯彻到底”就最好了。
  举个例子,以前有两个和尚,一个富和尚、一个穷和尚,这两个和尚都有一个理想,要到南海去拜佛;然后,富和尚心里想:哎呀,要到南海这么遥远呢,我还是多存一点钱吧,等到准备万全时再上路吧!但穷和尚心里想:反正我也没有多少钱,再存也存不了多少,不如就先上路再说;这一路也许化缘、也许寄宿,一路想办法应该就能够到达南海吧!结果如何,各位猜到了吗?是的,三年过后那个穷和尚已经拜完南海观音菩萨回来了,而那个富和尚还在原地存钱呢!
  如同我常讲的,许多事情想太多反而没有用。再打个比喻,就像有一道门,你在门的后面去猜测门的另一边有什么啊?等一下会遭遇到什么?会发生什么困难?那么,到最后你可能都只在那里空想;与其空想,不如踏出那一步!踏出那一步之后,你就会知道门后面有什么了!
  当然,我们也不要鲁莽行动,并且更要贯彻行动力。换言之,所谓的实践力,其实包涵了“执行与贯彻”,意思是,一件事情你说到了就要把它执行到位,如果执行不到就要问问困难在哪里。不少小朋友做事经常是三分钟热度,一下子就没耐心了;所以,父母老师在教育小朋友的过程中,要经常跟他们强调行动力和落实的重要,令其了解──凡事脚踏实地的去做,踏出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踏出了第三步,第一百步也就指日可待了,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愚公移山也是从实实在在去一铲接着一铲而开始的。
  各位大人朋友,就从我们自己开始吧!去落实儿童教育这件事,贯彻行动力,教会每个小朋友都成为脚踏实地、行动力超强的小超人!
  问:孩子被老师抱怨上课不专心,父母怎么办?
  答:首先了解孩子不专心的程度,是在老师上课时走来走去、吵闹,还是爱和同学说话,当老师制止时有效吗?每次孩子被指正后可以专心多久?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可以看儿童心智科,评估是否为多动症,但除非情形相当严重,否则不建议用药。此外,探讨孩子不专心的原因非常重要,如果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进入不了学习状况,当然动来动去;还是他一下子就懂了,老师还一再说,他当然也不耐烦。记住!探讨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6
  20.合作性让孩子获得的比付出多
  常听到有人说出一个相似的感触,感觉现在的社会似乎人人都在竞争。老实说,社会进步了、文明进步了,可的确也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人好像变得比较自私自利。套句俗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事实上,新时代文明的人类应该是彼此互助合作的,这是我们每个人内在就有的“利他性”本能;所以,我们不仅希望小朋友快乐、健康、勇敢,也希望他同时能是一个利他主义者。
  所谓的“利他主义者”,即我常讲的,不损己利人、也不损人利己,我们鼓励“利己、利人、利于社会、利于大众、利于国家、利于世界”。可是,在教育上,常常大人过度重视孩子的成绩了,以致孩子关注的事情渐渐局限在自己的范围内,变成不去关心别人、也不去了解别人,只在意自己的成绩和表现了。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与各位分享。从小我很喜欢协助他人,到了上中学时,也许因为我的成绩比较好,常常老师不在时,我就会带领同学们读书、纠正试卷,有时也会主动帮同学复习功课;总觉得当我学会了,又能够把所学、所会的教给别人,这是令我好开心的事情。而这样的个性,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改变过,像现在由于我是一个临床上的心理专家,所以也经常把自己的心得、经验,跟所有同行、学生以及各位分享。
  从中,我告诉各位一个很真实的概念──分享会越分享越多,分享越多、自己拥有的也会更多!在我自己的人生当中,我从一个心胸开阔、单纯因为能够帮助别人就感觉快乐的小朋友,一路到今天,我非常肯定地发现:其实,人是互助完成的,当你越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就越帮助你。
  还记得因为我常帮助其他小朋友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所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我,当我遇到困难或偶尔遇到有人要欺负我时,很高兴他们都会来帮忙我、保护我;可能我会帮他们复习功课,如果不保护我,就没有人帮他们复习功课啦!总之,这就是一个爱的社会互助合作。
  让我请问各位,你希望活在一个人人等着要陷害你、扯你后腿的自私自利的社会;还是,你希望可以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生活能够遇到很多贵人愿意时时助你一臂之力呢?
  我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棒的学习与教育历程。比如说,在教育小朋友时,我会问他:“请问你今天做了几件帮助别人或是让别人开心的事?”小朋友可能说:“我跟开车送我上学的司机师傅说谢谢了”“有一个小朋友,他的橡皮擦忘记带,我借给他了”或是“老师要帮同学收作业时忙不过来,我就帮了老师的忙哦”……这时候,不管你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告诉他:“你好棒啊!”
  此外,我们还可以像是玩游戏一样的自由联想发问,问小朋友:“是否你今天说了一句称赞别人的话呢?”“今天有没有笑容常开?”“今天有没有帮助需要被帮助的人?”也可以让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有没有小朋友对你好?是否有其他的小朋友来帮助你?今天老师有没有称赞你?”等等。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情教育小朋友时,他会越来越棒。教育的理念就在于说出孩子的优点,如果有个孩子他功课不好、表现不好,那么你更要去称赞他的优点,因为优点多了、缺点自然就少了,好比“一旦太阳出来了、自然星星就看不见了”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思考如何去加强正面的力量,帮助别人就是在加强正面的力量,它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比如,有一次我的车子在路上抛锚,当时我正要赶去医院上班,就很着急呀;后来,一辆计程车开过来,我向他招手拦下,心里想着,先快坐计程车到医院去吧,车子就先放在马路旁边吧。
  结果,这个计程车师傅一看到我就说,你这个人很面熟,是不是在哪家医院看过你啊?我回答说“是”,接下去他就说:“对了,我的小孩子住院的时候,你就是他小儿科的医生是吧!”我说“对”,然后赶快在脑袋里面回想,自己没有把他的孩子医死掉吧?开玩笑的,当然没有医死掉啦。我回想自己当时是否很好地对待过他的小孩子,是否尽心尽力地鼓舞过他的小孩子?一回想,发现在那次诊治当中,我做得还不错耶!那次后来我就发现,真的!所有你给人家的帮助,会回到你自己身上。因为,这位师傅他就免费送我去上班了。
  我再强调一次,也把这一句很重要的名言送给各位──凡所有给出去的,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
  要教会小朋友能够给出去爱、给出去帮助、给出去关心,如此一来,他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关心,得到很多的爱哦!这样一个爱的互助合作,会让整个社会都充满了爱的能量、爱的活力。
  问:孩子人际关系不好,父母应如何帮助他?
  答:现代的家庭大多一个孩子,孩子缺乏和同年龄的人互动的经验,因此多半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父母可以考虑让孩子参加类似儿童团体、亲子夏令营之类的活动,脱离父母、长辈,而和一大群的大朋友、小朋友过团体的生活,在团体的互动中培养人际互动技巧。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6
  21.肯定感让孩子找到人生的价值
  快乐的童年,很可能是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回忆。在我帮助过的许多成年人中,当我问他们,你觉得成人快乐还是儿童快乐?往往他们告诉我,这一辈子只有当儿童的时候最快乐,因为慢慢长大了,功课、前途、婚姻……所有的压力都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快乐的童年。
  在童年,父母老师要使孩子有一个正面、肯定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让孩子能够产生肯定感,经常跟他说:“小朋友,你要肯定自己哟!你要试着能够接受你自己、赞美你自己、肯定你的今天,好好地让你的今天过得充实和美好。”
  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做《Yes Man》,它讲的就是一个探讨肯定的故事。我在电影上看到这样的情节:有一位男性,婚姻不得意、工作不得意,因为他在人生中的许多事,都是以否定的态度去面对,他拒绝了任何朋友的邀约和活动,也否定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不够好”,太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负面的人生态度,什么地方不够好呢?第一,我的爸妈比人家穷;第二,自己长得既丑又矮;第三,总是被人欺负;第四,被老师和亲友讨厌;第五,功课不好且老是最后一名;第六,打架老是打输……总之,有太多方面可以让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够好。可是,各位知道吗?当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也会因此觉得:爸妈会不会不爱我?老师是否不喜欢我?将来去工作了,上司、同事会不会厌恶我?这样的小朋友,他会连带产生很多疑虑、担心和害怕,往后人生中的许多痛苦也都是来自对自我的否定和批判。
  我辅导过非常多的不快乐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就是这样告诉我:“许医生,我觉得我活着真没有用、什么都比不上别人,我觉得我自己是多余的,我不够好。”此时,我会笃定地对他说:“你一定有你自己没有找到、没有发现到,因而尚未肯定到的优点。”
  全宇宙的每个人,一定都有他的独特之处。比如我问各位一个问题:玫瑰花比较漂亮,还是百合花?百合花漂亮,还是菊花?大多数的人都会回答:“任何一个都很漂亮啊!”再来,我也常问小朋友:“苹果好吃,还是香蕉好吃?水蜜桃好吃,还是哈密瓜好吃?”有的小朋友说:“我比较喜欢吃苹果啦,可是香蕉也不错啊!”我便会加强他:“对呀,人就像水果一样,每个都不同,但每个都有他的好;那么,你要不要肯定你自己啊?”
  各位父母老师,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希望你们每天可以教小朋友跳一支“肯定之舞”,不管是怎么跳,转圈或是拍手……都可以;总之,我们要告诉他:“小朋友,你很棒。你是全宇宙最棒的、最优秀的其中之一。”只是同时注意,别让他太过自大就好了。当小朋友从小就建立了健全的自我价值,他将能够在生活和学习的所有各方面肯定自己。就像刚才举的例子,到底你是百合花还是玫瑰花,不管什么样的花,只要你肯定了你自己,你找到了你自己,那么,你就是全世界最棒的那一朵花。
  此外,要去了解小朋友为什么老是觉得自己不好?可以关心地问他:“你要不要跟我说说你的不开心,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地方是哪里?”可能他会告诉你,“因为妈妈都说我这里不行、那里不对,爸爸也常常骂我。”这时,我会告诉小朋友,那是因为他们太爱你了,但其实他们是很肯定你的,不然你问你的爸妈,如果把你跟别人换过来他们要不要?当然不可能,因为你是他们心目中的宝贝啊!
  常常我们要以这样的心情肯定小朋友,也要回来自我肯定──肯定你的今天,肯定你生命的价值,肯定你每天的生活,肯定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学习跟成长。让我们在肯定感的练习当中,一起展开人生的快乐计划,请大家跟着我大喊一声:YES!
  问:我应该让孩子学习很多的才艺吗?不学又担心未来跟不上别人。
  答:切记!贪多嚼不烂。孩子的才艺学习不能勉强,也不要过多,选孩子有兴趣的一两样,作为生活的陶冶及未来生命乐趣的加分。而且,是为了快乐,为了培养未来人生广泛的兴趣而学,不是为了功利思想或赢过别人而学的,这样太辛苦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6
  新时代儿童常见的心智问题
  当孩子的人格、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不要慌,好好地静下心来,危机就是转机,应付危机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因此,本章论及的诸多问题都是要令我们深思的,“我的孩子是否具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是在问题的初期,我又该如何面对呢?”大家静下心来,一切都会有最好的解决之道。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7
  22.缺乏耐心易让你的孩子成为多动儿
  在儿童精神医学中,多动症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过动、冲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所谓多动,简言之就是一直动个不停。比如说,小朋友可能从早到晚都动个不停,不只在自己家里如此,到别人的家中也是,甚至到了学校、老师上课时,他都无法安静地坐在课桌前学习。
  冲动的部分,是他常常容易跟别人起冲突,包括肢体上或语言上。这样的小朋友,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和冲动。
  而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这里是指一种注意力缺损。举例来说,可能这个小朋友他很聪明,但一份正面、背面都有题目的考试卷,常常他会写了正面,背面忘记写就很高兴交卷了;或整个考卷写完,却忘记写名字;或有时写第一题可是第二题和第三题没看到,他就跳过去写第四题了。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小朋友学习成绩的明显退步。
  目前医学上遇到这些状况大都是使用药物治疗,但使用药物有利也必然有弊。这里,主要还是希望父母和照顾者能够了解,如何能在生活与心理适应上帮助多动症的小朋友。
  首先,当观察并怀疑一个小朋友出现类似多动的症状时,一定要请儿童专家做确定的评估诊断,避免随便给小朋友贴上标签,就说他有多动症或注意力的缺损,这样其实对小朋友是不好的。
  诊断多动症最常见的重要问题,就是常有些小朋友被过度诊断了。也就是,某一些并不是很了解这个疾病的人,可能他告诉你小朋友有多动症,但事实上小朋友并非多动儿。简单来讲,当小朋友在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时也无法持续和专心,到那样的程度他才真正符合多动症的标准。比如说,如果小朋友玩玩具时可以很专心,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力的问题;或者小朋友喜欢画画,他画得非常好也非常专心,可以画两三个小时都不动,这样他也不会是多动症。
  多动症之所以有时会发生过度诊断的情形,可能是大人只观察到小朋友面对他不感兴趣的事物时的反应。这种情况,当然他很难去集中注意力;此时,若发现原因是小朋友面对他不喜欢的东西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做法应该是要帮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比如小朋友可能对于坐下来静静听老师说话没有兴趣,我们可以试试其他比较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产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当小朋友有多动的情形时,也要去分辨是否有学习压力跟学习焦虑。
  在我的临床经验当中,曾经有些小朋友被诊断为多动症,可是后来却发现原来他的妈妈本身有焦虑症,可能这个妈妈“爱心无限、耐心有限”,导致她在教育小朋友的过程中,如果脾气好的时候就没事,可是一旦脾气不好时,立刻失去耐心;小朋友面对父母时,由于不知道爸妈什么时候会发脾气、什么时候会失去耐心,因此他在学习的过程同时会很焦虑而无法专心。例如,爸爸在教小朋友数学功课,可能教了一遍、两遍小朋友还是不会,爸爸就生气了,便开始骂小朋友“你怎么这么笨,笨的跟猪一样”,像是这种指责性的教育方式,小朋友肯定也会开始变得紧张、害怕了。
  所以,在教育上,古人才会说“易子而教”,因为当父母在教自己的小孩时,往往比较容易生气、动怒就骂人了;那么,我们还是让老师来当老师,让父母还是回到慈爱的角色上吧。
  再次,有许多多动症的小朋友,是因为他尚未学会团体的游戏规则。此时,如果遇到一个比较有耐心的老师,能够引导他逐渐进入学习的过程,用接纳的方式令小朋友在学习上不那么焦虑,通常因为这样子,小朋友也就不会常常出现多动的情形了。
  有些时候,小朋友是因担心学习不好、回家会被父母骂而产生一种学习焦虑,例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朋友,每次到学校去他都会很紧张,担心“等一下爸爸会不会骂我、妈妈会不会看我学习的不好又对我很生气”。当小朋友觉察到父母的观念,以及父母对待他的态度,他的学习就会在害怕中度过;小朋友如果在害怕中学习,就会产生多动。
  另有一个情况,我常在遇到多动症的小朋友时会先问他:“其实你不喜欢上学,对不对?”他说对,我接着又问他:“其实你不喜欢做作业?”他又说对。这时,我就问他:“因为你还在想要玩。”小朋友就说:“对啊!我想要玩。”此时,父母可以引导并令小朋友了解:“我们一边学习一边玩。”因为,有些小朋友根本只是还想要玩才抗拒学习的,这种时候他也会产生多动症的表现。
  因此,当小朋友出现多动的现象时,父母老师要思考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大人是否不够有耐心?教导的老师是否能够用引导的方式?我们是否让小朋友的学习太过紧张了?等等。
  当小朋友处于快乐、轻松的环境之下,他才能够学得很好,也不容易有多动症了。
  问:应该让孩子学习音乐或乐器吗?
  答:如果孩子不是剧烈反抗的话,学习音乐及学会一两样乐器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切记,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成就感及面子而学,而是为了培养他自己的音乐素养而学。如果有浓厚兴趣及天分的话,也许孩子有一天会走上音乐的道路,也是未来人生的一个不错选择。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7
  23.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最易得自闭症
  自闭症(Autism),是一个小朋友可能或多或少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关于自闭症在儿童心智方面的诊断,大家或许都耳熟能详;另有一个大家比较不熟悉的问题,是亚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所谓的亚斯伯格症候群,它其实是属于高功能的自闭症,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当中的一个障碍。“高功能”的说法,是指这些小朋友他在智力方面是正常的,甚至可能智商还比一般小朋友高;而亚斯伯格症候群的问题,是他和别人相处时无法有很好的同理式反应、经常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不好,没有办法跟老师及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许多家长都是在小朋友可能已经八九个月大了,甚至一岁左右,才发现他有自闭症。到底是怎么发现的呢?第一,就是“No Eye Contact”──自闭症的小朋友,他没有办法跟你四目交接或有眼神的互相接触,他会经常逃避你的眼神、讲话不看人,他也不跟别人玩、看起来好像是自己在跟自己玩;第二,他会特别对某一类的声音有很执著的兴趣(比如电影里听到恐龙的叫声,可能他会要听一两百遍),或者他特别喜欢玩会滚动的东西(像轮子之类的)。当小朋友慢慢长大,父母发现他怎么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大概可能要怀疑他是所谓的自闭症了。
  自闭症的成因,生理上跟小朋友的体质和遗传都有关系,而从整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解释的成因如下:假设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比如当一个人害怕谈恋爱会受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谈恋爱,如果不谈恋爱就不会受伤了。所以,当一个小朋友他的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跟外界互动,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于是这个小朋友就会有自闭的问题出现,经常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跟外界互动。
  此时,可以用几个方法来帮助他。
  首先,小朋友一定有他喜欢的东西,比如在饮食方面他喜欢喝橙汁,那么你平常就只拿白开水给他喝,记得!一定要等他自己说“妈妈我要橙汁”你再拿给他。这么一来,才可以令小朋友学习主动说出他的需求,例如“我想要玩棒球”“我想要吃煎蛋”,借由食物和一个比较好的物质上的对待,引导小朋友从主动提出一个要求的过程当中,慢慢走出他封闭的世界。
  其次,在自闭症的训练上,要常常跟小朋友说:“来,看着我的眼睛。”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也发现有些人跟你说话时是不看你的眼睛的,尤其若是这个人他刚做了陷害你的事情,因为他觉得既对不起你又怕你发现而没有安全感。当一个人内心很恐惧,又怕别人知道他内心的不安全感时,或者怕别人发现他的缺点,这时你跟他说话,他就会逃避你的眼神了。或者也可能这个人是因为特别胆小、特别敏感,所以在人际关系上比较不敢面对。
  所以,接下来一个帮助这一类小朋友的方式,就是要加强他的安全感,引导他去结交到好朋友,从而建立起他的人际互动和内在安全感。在这方面,有一个问题很重要,比如遇到自闭症的小朋友,我一定会问他的父母:“你们自己本身是不是有安全感的大人?是否在生活当中能够自在去表达?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危险?”因为,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没有安全感的大人,那么,孩子跟外面的世界打交道时他当然会感到害怕。此时,如何面对自闭症的孩子,反而要回到父母本身去探讨这些重要的学习了。
  此外,我常跟父母讲,虽然自闭症的小朋友对父母而言有时好像是个折磨,可是真的也是个训练!因为,他也仿佛是要你用心去了解他的想法。
  举例而言,曾经有个自闭症的小朋友,有一次他要出门时,妈妈帮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结果他开始尖叫,一叫叫了好几分钟还不停止,然后妈妈就开始抓狂、紧张了,问他:“是不是哪里不对、哪儿不舒服?”可是小朋友什么都不讲,最后妈妈才发现,原来是帽子戴歪了;等妈妈把帽子一拉正,他马上就不叫了。还有另一个也是自闭症的小朋友,他在学校里面去大便时,他一走进那一间厕所,发现里面有人上过而排泄物还没有冲掉,这时小朋友就开始在厕所门口打滚,所有的大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后来老师发现:原来他想进去大便,可是厕所里面有人上过却没有冲水,他因此就在外面打滚。所以,只要你能够了解他的想法,问题其实就简单了。
  当我们遇到自闭症的小朋友时,不要完全往负面的方向想,反倒是一定要开始面对自己是否没有安全感?我们有没有给他安全感?能不能引导他很快乐地去跟这个世界互动?等等的重要问题。并且,要去了解小朋友内心的感受,然后一步一步引导他走出来,小朋友就会又快乐又健康,慢慢地也可以自在地跟外界的人交往了。
  问:孩子一天到晚生病,经常感冒咳嗽,怎么办?
  答:很多小孩一天到晚看医生,吃了一大堆的药物,包含抗生素,反而导致体质虚弱,抵抗力不足,更容易生病。此时,一个关于健康的正面信念及对身体的正面暗示非常重要。因为孩子是单纯的,当我们用正面的信念来暗示他的时候,会非常有效。告诉孩子:“你天生是健康的,你的身体很强壮,会一下子就把病毒、细菌赶跑了,等你好了,爸妈再带你去玩好玩的!吃好吃的!”如果善用暗示,孩子很快就会恢复健康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8
  24.孩子经常肚子痛可能是焦虑症哦
  曾经有一位妈妈带着小朋友来看诊,她说:“许医生,我的孩子自从上了中学以后,就开始经常肚子痛。”我问她到底怎么一回事,那位妈妈告诉我,因为肚子痛的缘故,带小朋友到过各大医院的肠胃科看病,每次看了医生、吃了药就好一点,不吃药又不好了,这样过了很久都没有医好。后来妈妈还发现,小朋友每次到了星期五、六、日三天,肚子就不会痛了,尤其是周六周日这两天,于是她觉得很奇怪。
  究竟为什么肚子在周末不痛,而周一到周五都会痛呢?答案是,因为周一到周五都要上学啊!
  人的情绪的自律神经,会影响到我们的内脏;对于上例提及的这位小朋友来讲,正是如此。当我们焦虑的时候,口水分泌会减少、容易口干舌燥,同时肠胃道也会受到影响,此时胃里的胃酸分泌会减少或过多,然后十二指肠跟胃之间的幽门会提早打开,可能也就会造成十二指肠溃疡、便秘或拉肚子了。
  各位一定有过类似的经验,遇到一个令人很紧张的考试,或是参加重要的聚会,那种时候特别容易去厕所。这是因为:自律神经过于亢奋。所以,当小朋友焦虑时,他们会出现很多症状,其中一个就像这个妈妈最初以为的,小朋友是肠胃道的疾病,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紧张和压力造成的肠胃道功能失调。
  各位你不要以为小朋友没有心事,以前大人都以为小朋友很天真、才不会有心事,他既没有忧郁也没有焦虑,可是现在的小朋友玩意儿可多了。比如刚才讲的这个小朋友,看了好几年的肠胃科症状都未改善,但到我的门诊看了几次竟然症状都好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就是由于焦虑才造成肚子痛的。这位小朋友就告诉我,因为每次到学校去考试,如果成绩不好都会被爸爸骂,所以他现在每次只要有考试、或只是到学校上课,他就变得很紧张,一紧张就肚子痛了。
  另有一个也是焦虑症的小朋友,他的焦虑表现在咬指甲和拔头发的行为上。小朋友开始出现这个现象时,妈妈就很紧张地来问我,怎么一回事?我了解之后发现,原来这位妈妈是个上班族,因为她本身的压力很大,所以她常把紧张的情绪传给小朋友,经常她会告诉小朋友:“如果你不乖的话,我就要送你到孤儿院去。”尤其在一两年前有一次他们夫妻吵架,这位妈妈曾经离家出走过三天,这三天小朋友都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
  让我们从小朋友的观点来想想看,假设这位小朋友他不晓得妈妈离家出走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他以为妈妈离家出走是不是从此就没有妈妈了? 请问如果你是他,你会不会紧张?一定会的!因为对小朋友来讲,全世界最重要的人就是妈妈。
  因此,当小朋友出现焦虑的时候,我们要问他:“是不是你在烦恼、害怕什么?”许多小朋友难免都会有一些不安全感──尤其是父母经常在他面前吵架甚至谈离婚的小朋友们,当这种情况,他会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小脑袋开始想:离婚之后是爸爸要带我、还是妈妈?虽然爸爸会给我钱、给我糖果,可是如果妈妈不在身边谁来照顾我呢?……这么多问题,我该怎么办?各位要明白,这对小朋友来讲是很大的一个压力啊,所以,当小朋友出现焦虑时,其实我们一定要试着帮助他去找出原因。
  另外,有些小朋友他很乖,但他也会焦虑。例如我看过一个小朋友,他在学校从未被老师骂过或打过,可是班上有些同学不写作业或是比较吵闹而被老师处罚了,那位小朋友看了就变得很紧张,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师也会打他?当小朋友这么一想,他就紧张了。对小朋友而言,有时被打这件事也许不会有问题,反而是在“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打”,在“不晓得事情何时会发生”的想象过程里,他会最紧张,那种担心的状态才是问题的所在。明白这样的过程,我们就要试着去引导小朋友,帮助他把压力降低。
  小朋友的焦虑常常反映在生病、睡得不好,或有时晚上说梦话、梦游、磨牙;所有这些问题,非常可能都是焦虑症的表现。发现这些现象时,我们可以去请教专家,也可以慢慢地来抽丝剥茧。只要找到小朋友焦虑的根源了,就能够渐渐帮他把焦虑一一降低,让小朋友身心恢复到原本的健康。
  问:如何增加孩子的创造力?
  答: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关,因此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同看故事书,看卡通及童话的电影,再引导小朋友用他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去想象及解决问题。“用想象力来解决问题”是一个有趣的亲子脑力激荡活动,鼓励孩子多想几个方法,灵活的解决问题,也可以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8
  25.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容易导致过敏儿
  过敏,是一个令小儿科医生和父母们都很紧张的问题。
  小朋友的过敏问题,有些不同的来源。有些小朋友对花生、海鲜、牛奶,甚至对很多不一样的食物有过敏反应;有些小朋友则是对尘螨、毛绒玩具,或是其他脏东西过敏。
  小朋友出现过敏情形时,通常有下列几种现象,这也是一般常见的三大过敏疾病:一是最恶名昭彰的气喘,气喘在医学上的原因,是由于毛细气管因为过敏而产生痉挛,治疗上会使用类固醇或是气管扩张剂;二是过敏性鼻炎,小朋友经常鼻子不通,有时甚至到了成年之后还是一早起来、天气一变就鼻子很不舒服;三是异位性皮炎。在这三大过敏疾病当中,异位性皮炎的小朋友算是最严重的了。
  记得曾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我的门诊求助,那位小朋友异位性皮炎的情形非常严重,程度严重到小朋友的整张脸都像被火烧过的一样、统统黑掉了而且结疤;小朋友的父母告诉我,有时他们甚至不敢带小朋友出去,因为别人看到会以为带了一只小魔鬼来,这对父母和小朋友的内心真的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此外,这一类过敏性或是接触性皮炎,它还有一个容易令人觉得沮丧之处,就是常常用了药它就好一点,可是一旦不用药它就会再复发。
  根据众多的临床经验,我发现许多有过敏问题——尤其是气喘——的小朋友,可能在其背后都有一个严格管教的爸爸或妈妈。比如在双亲之中有一位比较宽松、另外一位比较严格,相较之下严格的那一个就让小朋友觉得适应不了,当小朋友感觉到有压力而想要逃避时,常常在这时候气喘就会发作。
  举个例子,我曾照顾过一个气喘的小朋友,他的情形严重到必须住院做滴管治疗,注射类固醇。当时我就想,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气喘这么严重呢?后来跟他谈话时,他跟我说:“医生叔叔,我之前不小心打破爸爸最名贵的花瓶,我担心打破那个花瓶爸爸一定会把我打死;因为太紧张了,我就气喘发作了。”我就跟小朋友说:“不然我们问问爸爸,你把他最爱的花瓶打破,爸爸会不会因此把你打死?还是爸爸会因为你气喘发作了而很舍不得?”于是我就陪小朋友问了他爸爸:“爸爸,小明好像很害怕呢!他这一次气喘发作,可能是因为把你的花瓶打破了,他很担心被你处罚。”这个爸爸生气归生气,可是想想孩子总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听完我这么说,他就说:“许医生,我还以为是花瓶打破了,灰尘跑出来,小明气喘才发作的。”原来,这个小朋友气喘发作跟灰尘完全没有关系,而是他以为闯祸了,担心被指责,所以气喘就先发作了。
  此外,父母两人的教育方式是否一致?这也是在探讨许多儿童的问题时,必须同时了解到的一件事。原因是,假如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很多时候他们会因此而吵架,甚至有的父母因为教育方式冲突而离婚。当同一件事情爸爸认为要这样教、妈妈说不对,妈妈说要这样教、爸爸又说这样不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明明原本感情很好的夫妻,但因为亲子观念的不统一而导致冲突不断,整个家庭、包括小朋友最后都会充满无力感。
  小朋友经常就是用这样一个过敏的疾病,作为逃避大人的指责或压力的方式。因此,当小朋友有过敏问题时,常常这个食物不能吃、那个毛绒玩具不能玩,此时父母除了要去了解过敏原的因素之外,你一定要回到心理的层面问一个问题:会不会小朋友是在逃避压力?所谓“逃避压力”,可能他不想去做不喜欢做的事,可能做了不好的事、担心被大人责备,可能面对考试感觉到压力很大、担心考得不好会被骂了,等等。
  但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当你了解到这个内容时,可千万不要因此更加处罚他。比如跟他说“你看,许医生说你会过敏发作、气喘发作,就是想逃避责任”,然后把他打得更凶,这么一来,恐怕小朋友会病得更严重呢!反之,你要跟小朋友说:“你放心,犯了错误没有关系,如果你心里想要逃避什么或者你不能面对什么,那我们一起来解决,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让小朋友知道,原来他可以不用生病的方式逃避不喜欢的事情,不论是逃避体育课、逃避不喜欢的老师,或是逃避应尽的责任,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好好沟通,不需要用生病的方式。 当我们用这样的过程引导小朋友时,他的气喘和过敏就会慢慢减轻。
  问:孩子喜欢和父母顶嘴,该怎么办?
  答:首先不要用大人的权威硬要孩子听你的,或大声的责备、打骂,记住,弹簧压得愈用力,就反弹愈大。此时要学会太极拳的以退为进及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告诉孩子,如果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用自己的方式试试看;如果不行,再参考爸妈的方法也可以啊!还有,要让孩子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及看法,这样孩子也才会尊重大人的意见及看法。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8
  26.不要逼迫拒学症孩子去上学
  在这个时代,我们知道父母难为,老师也越来越不容易当了;因为时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舆论看法对于父母老师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这是因为现代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我们都希望带领小朋友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及成长。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像是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其实是比大学教授更重要的。因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育,正是儿童建立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硕士和博士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性能和观念的学习。
  现代的父母和老师常常发现,许多小朋友有拒学的情形,出现了不想上学的心情,尤其是在儿童心理咨询中也经常见到拒学症的小朋友。
  这一类小朋友如果到门诊求助,通常父母可能会说,小朋友从什么时候开始上课起不了床、起床之后又拖拖拉拉,然后到了学校又不愿意进去。当小朋友出现拒学的状况时,当然父母会很困扰,可是由于大人要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跟他在那边拖拖拉拉,有时父母也只好催促小朋友赶快起床、刷牙、吃饭,赶快上学……我就听过一个小朋友告诉我说:“许医师,我妈妈跟我讲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快点’,快点上学、快点绑鞋带、快点准备功课。”
  此时,建议父母还是要耐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第一,要了解小朋友在学校有没有被人欺负?新闻上也常报道一些校园的霸凌事件,小朋友在学校被欺负了,可是他回家不敢讲。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是一名警察的儿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回到家却不敢告诉爸爸,就算爸爸是警察他也不敢讲,因为那个欺负他的小朋友跟他说:“你跟你爸爸讲也没用,我会连你爸爸一起打。”他就当真相信了。所以,小朋友出现拒学情形,第一个就要弄清楚是否有校园霸凌事件发生。
  第二,了解小朋友的学习有没有压力?小朋友学习的压力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比如老师过于严格,可能老师他相信严厉的管教才可以教出好学生,所以老师对小朋友太严格了,小朋友感到恐惧就不敢上学了。或者,很多小朋友他们不喜欢在竞争的环境下学习,他喜欢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可是到了学校每个人都在互相比较,这时小朋友也可能因此开始拒学。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拒学的小朋友不优秀,可能他是表现很好才压力太大,每个同学都会问他:“这个怎么写?这个你会不会?”“你为什么这么优秀?”他因为不喜欢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才抗拒上学。
  第三,了解小朋友对于“上学”这件事,是否有完成心态上的一个改变?就像之前提到过的例子,有些小朋友可能他并不喜欢学习,他还打算过着只要玩乐的学前生活。我就辅导过一个出于这个因素而拒学的小朋友,我就跟他说:“不然你问问妈妈,看妈妈小时候喜不喜欢上学,喜不喜欢考试。”这时我让妈妈说实话,她说:“当然不喜欢上学啊,还有如果没有考试、谁希望考试,妈妈当然也不喜欢考试。”同时我跟这位小朋友分享:“医生叔叔小时候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考试,也不喜欢功课那么多。你还可以问爸爸,问他喜欢工作吗?他肯定也会觉得压力很大啊。可是,人总是要有一个责任跟义务,就像爸爸要去工作、妈妈要去工作,或是爸妈有时候假日会做好吃的东西给你。人生总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要面对的。如果你不喜欢念书,我们可以了解、也可以接受,但我们慢慢来培养乐趣喽,爸妈也会常常在上学以外的时间,带你去玩。再者,其他小朋友都到学校念书了,如果你都不去学校,这样你以后都没有朋友了,是不是?”
  面对小朋友的拒学问题,父母老师不要急着逼他去上课,才不会适得其反;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妈妈就是用很大的力量强迫他去上课,后来小朋友得了抑郁症,而且从那天开始到十八岁,他再也没有进过学校了。此时,反而我们要少安毋躁,试着一个一个找出原因,当我们找对了原因去帮助这些小朋友,让他开始试着喜欢上学、试着喜欢人际互动,拒学的现象就会慢慢降低了。
  问:我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把孩子宠坏了?
  答:当你过度为孩子着想,什么都帮他准备好、处理好,随时准备为他服务时,别怀疑!你一定是宠坏他了。当你的孩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为他做事付出都是应该的,那他已经被宠坏了。记得,让孩子为自己负责任是父母的责任,当孩子逐渐长大时,很多时候,父母要让孩子“自己来”,而非什么都帮他做得好好的!这样孩子永远不会长大。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2-9 14:29
  27.让孩子快乐学习,拒绝少年抑郁症
  在我们国内,儿童青少年的忧郁是一个慢慢被重视的现象。我们先不谈忧郁,先简单来说一说“不快乐指数”。各位一定不难发现,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早开始觉得不快乐了。
  如果你问一个四五十岁的成人,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快乐?他可能告诉你,进了中学、进了大学,或是出了社会开始工作之后变得不快乐;或者,有些人也许会说是结婚之后才不快乐。可是现在的儿童,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告诉你他觉得不快乐了。
  原因是,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常常父母看着小朋友时就不禁忧心忡忡,心里想着:真糟糕,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的孩子将来会不会输给别人,他会不会进不了一流的大学,会不会将来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会不会缺少竞争力?父母就这么把所有的焦虑、担心和恐惧都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比如我常跟很多父母开玩笑说:“好像只要看到你的孩子现在不念书,你就觉得他长大会当乞丐一样了?”这就是父母自身过度紧张的焦虑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好,如果各位看到这里,请你今天就问你的孩子:“你快乐吗?”“请问你觉得现在的学习快乐吗?你现在的生活快乐吗?”看看你们家的小孩怎么回答。可能他会告诉你,他一点都不快乐,因为功课压力太大了、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每天要么就是上学、要么就是考试,生活一点都不快乐。这样的小朋友,他会越来越忧郁。
  世界各地的报道均指出,抑郁症的患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青少年自杀的案件也逐渐增加了,甚至在一些国家都出现了儿童自杀的案例。曾经有一个新闻,内容报道一个儿童因为刚刚被父母骂,结果就自杀了;其实,小朋友当然不是因为只被父母骂就自杀,这个小朋友想必已经不快乐很久了。
  我们谈亲子教育,希望大家不要只在乎小朋友的成绩如何、学习到不到位,也不要只在乎他的小提琴拉得如何、钢琴弹得好不好。我们更要在乎的是:我的孩子开不开心、快不快乐?否则,一个应该在未来很优秀的人,却可能因为未来社会的打击和刺激,而走上一条心灵不快乐的道路。
  如果小朋友总是感到忧郁或是常常不快乐,第一,他的病痛会增加;第二,他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许多科学统计的结果就显示:一个不快乐的人感染到传染病的几率较一般人高,不快乐的人不仅容易生病,而且生病之后更不容易好起来。
  所以,在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太快的令他失去童年,要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这将会成为他一辈子的资产;如此一来,当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他自然慢慢自己会懂得念书。
  举例而言,比较东方跟西方儿童的学习差异,研究结果指出:通常在高中以前,东方的儿童比西方儿童表现优秀;但在大学之后,西方的大学生表现比东方大学生还要优秀。虽然这是过去的一个统计数字,在这里提出来的用意是要让大家明白:之所以西方的孩子上了大学后会自发地越来越喜爱念书,这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功课压力,长大了慢慢自己便知道也想念书;而东方的孩子则因为从很小就被逼着念书、被逼着要进行很多的学习,由于他以前是逼不得已才念书的,所以慢慢长大的时候,等他有一天上了大学,反而只求考试能过就好,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之后,一旦自由了,他就再也不想看书了。
  因此,如何培养孩子在学习当中产生乐趣,这是一件比孩子学习的成绩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带领小朋友导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心态,比如参加跑步比赛,能够跑完全程就比获得第几名更重要。当我们教给小朋友这样一个观念,让小朋友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小朋友自然就不会沉浸在忧郁的情绪当中了。
  建议父母要主动去发现,了解孩子有没有忧郁的情绪?有没有很多的不快乐?你可以问问他:“你开心吗?”“你喜欢当我们的小孩吗?你觉得当我们的小孩痛苦吗?”那么,小朋友就会告诉你他的感受。
  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当我们能够让孩子离开忧郁、迈向快乐时,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越来越密切,那样也可以在和谐的亲子关系当中,创造和谐的家庭、创造温暖的社会。希望大家一起来努力和加油哦!
  问:父母的个性太急,是否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答:是的!现代父母的生活忙碌,什么都在赶赶赶,又因为社会竞争激烈,根本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不够多。于是,好像永远在急,在赶小孩:“快点!快点!时间来不及了!”当父母的个性愈急,反而孩子的学习速度愈慢,愈缺乏自信心。父母教育孩子不要急,一定要用耐心及爱心,还要有信心,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会更好。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孕四个月肚子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