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糕王子切糕好吃吗双11免单名额

骆驼:双11免单大混战!你算得清这笔账吗?
摘要:&对赌老天&的营销手法在电商圈里流传甚广,11月8号,CAMEL骆驼总经理万金刚发微博宣布,旗下骆驼男装将在双11凌晨放出5000个免单名额,一时间在行业内和消费者间都引发了强烈关注。免单只是赔钱赚吆喝?
  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免单”却是双11商家最奏效的招数。  每一年双11,都有无数的商家加入免单的营销大战,免单的玩法也是五花八门。但因为是一年一次,消费者居然也没有审美疲劳。毕竟天下掉馅饼的事,谁遇到都会想去捡。只是如何在已经沦为常规招式的“免单”中玩出创意,就成了众多电商的营销新挑战。那些各出奇招的免单策略  与老天爷对赌型:距离双11还有一个月时,男装品牌gxg.jeans抛出免单宣言,放话“双11下雨就免单”,和老天爷对赌,一时风头无两。一场喧嚣过后悬念揭晓,原来只开放300个“下雨就免单”的名额,加购物车参加抽奖,抽中才有机会跟老天对赌。赌赢了最高可免1111元,赌输了也就是不下雨,也可获得300元优惠券。玩法有新意,却马上就有了呛声者:另一男装品牌太子龙立马宣称,与老凤祥合作将与天赌雨,双11期间不下雨的话,就给消费者免费发放金条。“对赌老天”的营销手法非常抢眼球,尤其在电商圈里流传甚广,但实际的免单名额有点少,真正消费者围观之余,难免生出伪免单的感觉。  有条件免单型:应对双11电商大战,某品牌的免单策略是所有商品最先付款的前三名免单,免单范围涉及980款,2829件。无独有偶,千纸鹤也拿出了十款产品,每款前111名享受免单优惠,涉及免单商品1110件。与前面蜂拥而上哄抢式一次性免单不同,木笛服饰的免单策略则是细水长流型,双11当天选取了11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内付款金额最高的一名将获得免单1111元奖励。  大手笔免单型:双11前三天,也就是11月8号,CAMEL骆驼总经理万金刚发微博宣布,旗下骆驼男装将在双11凌晨放出5000个免单名额,一时间在行业内和消费者间都引发了强烈关注。骆驼男装的免单策略非常简单:11月11日0点起前5000名付款的顾客全部免单,免单金额以500元为上限。这一条微博等于是花了250万现金,如果消费者是用了店里满599减100的优惠券再免单,250万的成本还会上升到300万。
免单只是赔钱赚吆喝?  为什么面对双11,所有商家都打出了免单牌?难道就只是不甘落后、你做我也做、赔钱赚吆喝吗?不然,其实算下这笔盈亏账,里面大有玄机。  以骆驼男装的5000个大手笔免单名额为例,按照正常的免单转化比例,一个免单名额能换来5个消费者参与抢夺,那么这一免单策略可以吸引25000个消费者到店铺消费。双11期间如果通过钻展来获得这25000单消费,按照平均3%的转化率来计算,至少需要83万的点击量,而双11当天的钻展每次点击竞价平均是10元,即需要830万元的钻展费用。按照每单500元消费来算的话,同样都是2万元的目标销售额,通过钻展需要830万,通过免单活动支出仅为250-300万。  此外,今年天猫双11实行会场赛马机制,全天分四个时间段来考核销售成绩、决定排名。每一个时段的排名决定下一时段的位置,好的位置又能带来好的销售排名,从而拿到下个时段的好位置。赛马机制注定就是一个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的生存规则。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赢在起跑线上!这样一来,骆驼男装的双11零点5000个免单名额,就是希望创造抢购潮,让骆驼抢占第一个时段的赛马优势,为双11的全天销售奠定良好基础,用几百万撬动几千万,以小博大。
  数据显示,双11前三天是消费者加购物车的最高峰,骆驼男装抢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这么大规模的免单活动,对时间点和节奏的把握是非常精准老练的。这个活动的营销效果也值得期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jstufg5yyc9cuz切糕王子谈店铺:半年五皇冠 定制流水线  切糕本是新疆的一种民族特色食品,因为曾经的“天价”以及地理位置的遥远,自带神秘色彩,少有人敢问津。  但在淘宝上,它揭掉了这层面纱,成了一种日常食品,消费者可以用普通零食的价格就能买到这种原本看似神秘的食物。  在这其中,“切糕王子”贡献了95%的销量。它由新疆小伙阿迪力和他的两位同学蒋金亚、蒋春杨共同创立,从一万块钱的创始资金开始,曾创造过6个月5皇冠的惊人纪录,在淘宝网食品行业评出的两家2014年年度最佳店铺中,后起之秀切糕王子就占了一席。  《天下网商》专访了其运营总监曾柯,这位切糕王子背后的男人将告诉你,卖切糕你也学不会。为切糕正名  2012年,岳阳估值16万的天价切糕事件爆发,在成为全国人民谈资的同时,这件事也深深刺痛了大二学生阿迪力的心,在他看来,这个被叫做切糕的东西是他家乡最亲切不过的玛仁糖,由多种果仁和糖特制的一种健康食品。  大二学生阿迪力做了一件特别的事,就是去查了淘宝指数,“那几天切糕的淘宝指数竟然高达20多万,但是淘宝上还没有一块切糕可卖。”时至今日,曾柯仍然略带夸张的描述他们当时的这个惊人发现。  几个人一拍即合——阿迪力急切的想为切糕正名,蒋金亚和蒋春杨有着非常好的经济头脑,当时他们正在校园里鼓捣送外卖的生意——2012年,还在学校念书的阿迪力、蒋金亚和蒋春杨组成切糕合伙人,开始在网上卖切糕。  和大多数新卖家一样,他们申请了一个店铺,把商品上传,但除此之外,他们做了另外一件事,就是给阿迪力拍了个视频,视频里的阿迪力神情严肃,表明其身为一个新疆人想要为切糕正名的坚决态度。  既然是正名,当然要与天价背道而驰,走低价路线,阿迪力的父母从新疆寄来原材料,由阿迪力自己制作,然后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出售。  仅仅一个月之后,淘宝上逐渐多了其他卖切糕的店铺,阿迪力们一起合计,既然是打低价牌,索性就9块9包邮,低于成本价出售。这招十分奏效,没有人跟风做9.9,曾柯说,由于其他卖切糕的都是小卖家,十分在意利润,而他们几个纯属玩票性质,对钱没有那么在意,竟然就这样赌对了,当消费者搜索切糕时,他们的排序十分靠前。  但是,当时面临的一个窘境是,尽管切糕的淘宝指数一直居高不下,进店浏览的数量也非常多,而成交转化却不到0.1%,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14年5月。  “115℃下熬煮4小时,90公斤葡萄汁浓缩成30公斤糖浆。烘烤后的核桃仁,焦香酥脆。拌匀的玛仁糖,趁热切好。在中国其他地区,这种食物被称为切糕。”  2014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2》在“时节”一章介绍了玛仁糖,这直接转化成流量,大量的消费者在淘宝上搜索切糕。  “天价切糕带来的贬义形象,直到这期节目才迅速转变,切糕第一次以美食的姿态展现。”曾柯介绍说,这也让他们的销售出现了质的飞越,播出当天就有10万订单,“淘宝把我们关店了,以为是刷单,过了三天才恢复”。  而在客户方面,由于订单太多发不出货,切糕王子团队出动所有人给顾客打电话,告知将会到货延迟,不愿意等的则被请求退款,这轮电话轰炸进行了两天一夜,居然有8成的消费者选择等待。  同时,得益于舌尖上的中国,切糕王子也继续拉大与其他竞争者的差距,体现在量上,“当时整个淘宝没有可以谈得上的竞争者了。”到2014年7月份,切糕王子停止了9块9包邮的做法,招兵买马,重新优化产品线。地震中的大爱与转机  然而,舌尖带来的流量只不过是一时的虚假繁荣,和其他“舌尖美食”一样,这股热潮一过,切糕王子迎来了销量完全不足以支付开支的艰难局面。  似乎真的到了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了,这时,他们从电视里看到了另外一种悲惨——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6.5级地震,大量伤亡,同时,因缺乏净水,救援队伍不得不以浑水泡方便面。  曾柯回忆说,当时脑子里马上闪现的就是仓库里的那五吨切糕的原材料,“切糕是高能量的食品,容易保存,抗饿,不用水也能吃,要么全部捐给灾区吧。”&  白天加黑夜的赶工,一天之后,卡车就满载着五吨切糕向云南鲁甸驶去,公司几个人望着一粒原料都不剩的仓库,在店铺首页挂上暂停营业的告示,给客服和运营们也都放了假。  巧合的是,自舌尖播出后开始有联系的央视在此时给阿迪力打来电话,约采一个维汉大团结的主题节目,当得知他们正在忙着给灾区运切糕的时候,央视的记者连夜赶到了长沙。  一经在央视播出,消息很快得到了传播,当运送切糕的卡车到达云南之后,已经有一百多家媒体在等着采访了。  在被媒体的阵仗感到吃惊的同时,曾柯想到了舌尖播出时的流量盛况,隐隐约约的觉得这有可能又会是一个新的爆发点,当下就开始着手备货。果然,随着报道的铺开,流量不断喷涌,这也让初出茅庐的切糕合伙人们觉得,要把切糕真正当成一个事业来做。  首先就是学会淘宝的玩法,而此前,切糕王子从来没有参加过活动,也不跟小二打交道。他们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新疆亿元团,曾柯介绍说,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坑位,但由于销量太好,被升至“海景房”展示,到最后活动的主题也变成了切糕王子带你品尝新疆美食,三天做了两百万左右的销量,“虽然跟后来的营销活动没法比,但在当时是非常震惊的。”紧接着的双11和双12也在不断刷新成绩,仅双十二当天就达到了五百万的销售额。  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双11的时候,由于切糕王子那时还没解决的发货短板,发货的动态评分一路降到了4.3,曾柯他们无奈的决定关闭这家店铺,再开一家新店的同时,补齐短板。这家新店就是传说中6个月做到5皇冠的神店。  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有这样的成绩,曾柯的解释是,切糕是传说了很多年、很多人只听过没吃过的东西,它有一股很神奇的社交力量在里面,同时,前面的大面积曝光让切糕王子成了一个非常正能量的品牌,“可以说,当时做活动,我们只要有展现,就有很好的转化。”  也可以说,切糕王子用自己的方式在线上完成了切糕对于消费者的市场教育,切糕也由此成了低门槛消费的常见商品。把切糕标准化  切糕王子发展到今天,也是在把原本随性而主观的手艺不断标准化的一个过程。  创业之初,一心要做好切糕的阿迪力亲自上阵,在长沙转了很久都没找到合适的器皿,最终在淘宝上买了一口大铁锅,放在自己的出租房内,有了订单就马上开始炒制。  但是,当舌尖的热潮带来了100万销售额的时候,阿迪力明显就负担不了这样的亲力亲为了。切糕王子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坚持要自己亲制,另外一派则建议找代工厂,最终在理念和现实的平衡之下,他们考察选出了几家代工厂,实行由阿迪力定下来的制作流程和标准,阿迪力也轮流在几个代工厂坐镇考察。曾柯对阿迪力的评价是“非常执着的一个人,眼睛里揉不了沙子”——这一步,带着个人化的一种标准化开始萌芽。  到了去年的8月份,切糕王子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定制国内第一套切糕流水线。他们跑到上海,找到定制流水线的厂家,半年内在上海和长沙之间往返多次,不断的改进设计,找到了可以媲美手工制作的方式,一天的产量也可以多达两万件,远远超出此前的500件。  目前,切糕王子店铺内的商品全部是不同口味的切糕,而在去年,店铺内还有30多个其它商品。曾柯的解释是,切糕贡献了90%的营业额,但是其它10%的商品,诸如红枣,拿货价格拼不过专门卖红枣的大店,相反,还占了供应链、定制包装以及员工的时间和精力等,所以去年已经忍痛割舍,集中精力做好切糕。  在切糕王子内部,他们还在商量做一个子品牌:切糕力量,以切糕这样一个高能量的食品为代表,做成中国的士力架,提供系列户外功能性食品。  另外,曾柯强调说,切糕王子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切糕,一个是新疆,在逐渐把切糕做好的同时,正在考虑把新疆的其它特色商品带给顾客,例如新疆羊肉串和新疆水果,这样的特色商品在网上还大有可为。切糕王子团队所希望的是,能够将更多的新疆美食分享给所有人,并以商品为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爱上新疆。只能说选对了产品,迎合了市场需求,别人给他做了免费广告。&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支持(0)回复(0)举报使用社交账号登入推荐阅读关于我们微信微博千牛1111扫一扫,换个角度看电商!微信号:u_wshang1111扫一扫,换个角度看电商!微博号:网商在线1111扫一扫,换个角度看电商!千牛号:天下网商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切糕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