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内部误差放大器补偿电路中RC并联与rc串联电路误差的区别

一种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芯片的设计——算法分析及补偿、修调电路设计。声明:本人..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一种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芯片的设计——算法分析及补偿、修调电路设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LM324集成芯片内部电路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LM324集成芯片内部电路分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电压、电流放大器补偿网络元件之计算(上)
引言众所周知,在临界导通或连续导通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IC电路中,都有运算放大器作电压放大器或电流放大器,并且为了使放大器满足一定的频率响应的要求,在放大器的外接电路中还要加反馈网络(或称补偿网络)。反馈网络一般有2种接法:一是接在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二是接在输出与地之间,视运算放大器的类型而定。前一种接法中电路的形式如图1所示,图中R1、C1、C2为补偿网络的RC元件。在后一种接法中,运算放大器是跨导型的,补偿网络接在输出与地之间,但补偿网络的形式不变。如何选择和计算补偿元件的参数,是一个在设计电子镇流器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一般的文献资料中,通常是根据对放大器的电压传输函数(或频率响应)随频率变化的要求,即它的输图1 PFC中电压误差放大器的一般结构形式出电压/输入电压比依赖于频率的关系来选择的。其中,电压传输特性多用波德图和零点、极点来表示。但一般从事节能灯及电子镇流器设计的技术人员对这方面知...&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续上期)4PFC控制器中电压误差放大器补偿网络的分析在分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时我们知道,APFC控制器中电压误差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的直流电压的采样信号(输出直流电压V0经电阻R3、R4分压后得到)加以放大,它的输出通过IC内部电路的控制作用,可以保持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在放大时还要求对采样信号中的二次谐波的纹波电压予以衰减,尽量减少此分量的输出,这样IC电路才能使输入电流按输入电压变化,表现为纯粹的正弦波,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因此,电压误差放大器的通频带必须很窄,只对直流电压放大,而对二次谐波加以衰减。为此,需要对放大器加补偿网络,使之具有所希望的频率响应特性。带补偿网络的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典型电路如图1所示,这也是电压误差放大器一种最常见的电路形式。众所周知,图1所示加补偿后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传输函数表达式[1]为:AV=-Zf/Ri其中,Ri为信号源内阻,Zf为反馈网络的阻抗。根据戴维南定理,内阻Ri是图1中分压电阻网络...&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续上期)8连续导通模式PFC控制器中电流放大器补偿网络的分析电流放大器只在连续导通模式PFC控制器中使用,它的补偿网络也采用图1所示的形式。但各公司的PFC IC的产品资料中,关于补偿网络元件的计算方法,普遍缺乏对公式的详细说明,也没有给出前提条件,同一个元件的计算公式往往不尽相同,电路图中所给出的元件具体参数差异较大,彼此之间相差可达十多倍,无法使人确信哪个公式或参数更正确。因此建议读者在使用这些资料时,要通过自己的实验来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下面根据本人对一些技术资料的初步理解,对电流放大器补偿网络元件的计算方法进行推导,或许能对读者有所帮助。一般连续导通模式的PFC控制器中有2个控制环路(Control loop)——电流控制环路和电压控制环路。电压控制环路中电压放大器补偿网络的计算前面已经讨论过,下面讨论电流控制环路中电流误差放大器的补偿网络的计算方法。电流控制环路的简化电路如图11所示,它是根据固定频率、连续导通模式P...&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当今社会是一个能源紧缺的时代,LED(Light Emitting Diode)以其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占据市场。为了降低LED照明系统的成本,单从LED驱动电源上来讲单级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中小功率驱动器运用一套控制系统实现PFC+DC/DC功能,不仅比两级PFC成本低,体积小,散热好,而且功率因数比无源网络高,非常适合室内LED照明系统的应用。本课题研究设计一款51V/0.35A室内T8灯管内置式LED驱动电源,运用安森美NCP1607芯片实现有源单级PFC LED驱动电源的控制,在TM(Transition Mode)模式下控制反激式变压器工作在CRM(CriticalConduction Mode)状态,一套控制系统实现前级PF值校正和后级DC/DC的电压转化。本课题对单级PFC室内LED驱动电源的各组成模块做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参数推导。(1)EMI滤波电路分析。EMI模块由一级滤波...&
(本文共92页)
权威出处:
在光电探测领域 ,大多数探测器 (如STM,PIN ,PMT或APD)均需要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而实际信号处理电路则是以电压作为处理信号的。因此 ,如何将电流信号尽量无失真地转变为电压信号是应用工程师关注的焦点。传统电路中应用低噪声电阻来完成这种转换。而低噪声电阻转换对微弱信号的信噪比损失较大 ,更为严重的是 ,这种转换使系统的增益和带宽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在设计系统并选择放大器时 ,经常会陷入信噪...&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很多高灵敏测量,如真空度、弱放射性和弱光电 一般减少输入回路的响应时间常数,可采用深度流测量等都归结为微弱直流电讯号测量,需要高输入 负反馈来实现。图 2为一典型负反馈微电流放大器的阻抗、高灵敏的直流放大器。这些放大器的响应时间 简图,其输入回路的时间常数用下式表示;一般均较慢,且输入阻抗越高,灵敏度越高,其响应,_。厂D_CI十CO 、、。。、。、..-,、.、,一、-。、,、。、·一、、,。1=*。乙p十山L三卜(2)时间越慢。某些瞬态变化的微弱直流电讯号,如快速——1+A日真空电讯号、快速质谱、快速色谱测量等,一般微电流qRb。。_、;。。。。、_、。。。。。_。,。。。、。l、、、。。。。。、。。。。。。。,,。。。、。。卜_。斗 为反馈系撒,C。为输入端与反馈端。、“-’-。H,。。11。——。一。。—。。。。。———山”R+R。”“”””“““’一。/。:。。/·”。。。一、。。。-11。直流放大器就无法测量,需要快...&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随着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技术的日益发展,微电流测量显得十分重要。微电流放大器就是可以将极为微弱的电流经放大、转换成表头读数指示或其他方式指示出来。微电流放大器是十分有用的,加上一定辅助装置,可以派生出许多仪器,如高电阻测量仪、高输入阻抗电压表、等等;采用其结构和电路设计,又可以方便地制造各种仪器,如:pH计、质谱仪、高真空度测量仪和光谱、极谱分析仪等。 微电流放大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采用静电计管的,有采用特种双极型晶体管的,有采用结型场效应管或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还有动电容式的微电流放大器。本机采用绝缘栅MOS场效应管,较静电计管具有漂移小、寿命长、体积小、功耗小等优点,较动电容式微电流放大器具有响应时间快、价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灵敏度在普通条件下不能提得很高,另外MOSFET较易损坏,当然可以采用一些办法避免。 本机的最大特点是所有零部件都用通用零部件而达到了高性能,较之于某些仪器具有漂移...&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简化50W以下开关电源电路拓朴结构的芯片解析方案-传感器技术
&&&&&|&&|&&&|&&|&&|&&|&&|&&|&&|&
作者: 发布时间: 来源: 
1 引言低成本、高效率、小型化、离线式调节是开关电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VIPer50是将功率MOSFET与PWM控制器集成在同一芯片的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它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五端单片开关电源器件。该芯
1 引言低成本、高效率、小型化、离线式调节是开关电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VIPer50是将功率MOSFET与PWM控制器集成在同一芯片的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它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五端单片开关电源器件。该芯片简化了50W以下开关电源电路的拓朴结构,使得开关电源的效率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同时大大降低了电源电路的体积与制造成本。2 VIPer50的结构特点VIPer50在芯片上集成了开关管、驱动级、振荡器、PWM控制器、欠压锁存电路、宽带误差放大器、延迟电路、消隐电路、过载和超温保护电路等,实现了单片集成化,内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图1 VIPer50内部结构框图VIPer50的主要特点如下:(1)集优化的高压纵向功率MOSFET、脉宽调制器(PWM)和各种保护电路于一体,使外围元件减少20~50个,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降低成本。(2)工作电压范围为85~265VAC,适合于世界各地的工频电源,无需电压选择开关。(3)转换效率高,待机电流小。具有独特的突发模式控制功能,当电源处于待机状态时自动进入突发模式,消耗功率低于1W,符合欧洲&蓝天使&的待机标准。(4)既可工作于固定频率(约200kHz)方式,也可工作于用户调整方式或同步方式,最高工作频率可设置为300kHz。(5)开机软启动,并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例如欠压磁滞锁存、超温关机、过压限制保护等。(6)不需要外围电流检测电路,利用MOSFET的导通电阻RDS(on)来检测和控制流它的电流,与分立MOSFET的作用不相同。3 VIPer50的引脚功能VIPer50采用了PENTAWATT HV、PENTAWATT HV(220)、PowerSO-TOTM三种的封装,各引脚功能描述如下:漏极引脚(DRAIN),内部连接高压功率MOSFET的漏极引脚。在电源启动期间,通过高压电流源为内部控制电路提供偏置电流,在电源正常工作期间关闭高压电流源。源极引脚(SOURCE),内部连接功率MOSFET的源极引脚。电源供电引脚(VDD),该引脚有两种功能:(1)给内部控制电路提供电源电压,当VDD引脚电压低于8V时,功率MOSFET关断,启动电流源被激活, VDD引脚偏置电流约2mA,COMP对地短路。当VDD电压升高到11V阈值电压时,启动电流源自动关闭,器件开始转换,变压器向负载供电。(2)内部连接误差放大器,允许初级调节设置和次级调节设置。控制引脚(COMP),该引脚有两种功能:(1)它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部连接RC网络用于回路补偿。(2)当电子设备进入待机状态时,COMP引脚将电压低于0.5V,器件能自动转换到突发模式(低频工作模式),从而降低了开关电源的损耗。频率调整引脚(OSC),该引脚通过偏置电阻Rt连接到VDD,Rt、Ct网络决定了内部振荡频率。改变Rt、Ct的参数,可使振荡频率在30kHz~1000kHz范围内调节。Rt、Ct的取值与与振荡频率FSW之间的关系满足:当Rt&1.2k&O,Ct&15nF时,FSW&40kHz。
用光电耦合器取代Rt、Ct网络,在其发光二极管端引入外部时钟脉冲,电路工作在外同步模式,如图2所示。图2 VIPer50工作在外同步模式4 典型应用电路4.1 通用型开关电源由VIPer50构成的通用型开关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该电路采用了典型的单端反激式拓朴结构,交流输入电压范围为85~265V,输出功率为30W(+5V、6A),效率达85%,负载调整率S1在4%~6% 。接通电源后,220V交流电首先经EMI滤波、桥式整流、C2滤波,得到约300V直流高压,再经开关变压器T1初级绕组N1,给VIPer50提供开机电压。反馈绕组N2上的感应电压通过R3、VD3、C4整流滤流后,得到反馈电压,分成两路:一路加至VDD引脚,为芯片提供电源电压;另一路则通过振荡电阻R4送至频率调整端,为振荡电容C5提供充电电压。从T1次级绕组N3输出的PWM功率信号,经过VD2整流及C9、L2、C10滤波后,产生+5V的稳压输出。为防止刚开机时输入滤波电容C2上的充电电流过大,在交流输入端串联了一只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1。电容C1与扼流圈L2构成简单的EMI滤波器,用于抑制交流电网中的高频噪声。VD1、R2、C3组成钳位保护电路,可将开关变压器T1初级绕组上的高压感应电动势衰减到安全范围内,避免损坏芯片。VD1为阻塞二极管,实选BYD37J型600V/1.5A快恢复二极管;C3优选耐压高、漏电小的陶瓷电容(2200pF/1kV);BR1选择由4只INkV)硅整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器。VD3采用高频开关二极管1N4148;VD2须选用10A/30V以上的肖特基二极管,例如B82-004型(15A/40V)。C6、C7和R5组成了回路补偿电路,它们能改善内部误差放大器的频率响应。为抑制共模干扰,在开关变压器N2、N3绕组的同名端之间,还并联了一只高压陶瓷电容(1000pF/3kV)。图3 由VIPer50构成的通用型开关电源电路4.2 30W精密开关电源图3所示的开关电源不足之处在于负载调整率较高(S1在4%~6%),难以满足精密稳压的要求。由VIPer50构成的30W精密开关电源电路如图4所示。该电源的负载调整率S1&1%,与图3比较主要有以下区别:(1)电路中增加了由TL431可调式并联稳压器和光电耦合器组成的光耦反馈式电路,通过TL431内部2.5V基准电压和采样电压比较,改变光耦的工作电压的大小,再由光耦调节VIPer50的占空比,即可实现精密稳压的目的。光耦工作在线性状态,CTR(电流放大率)太大,容易造成VIPer50过压保护;若CTR太小,占空比D将不能随反馈电流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导致过流。因此,应选取CTR范围接近100%的光耦,例如SFH610A-2型光耦。
【】【】【
※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
※ 其他信息
访问数:&|&
数据加载中..一种LDO稳压器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的设计
19:18:47&&&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92941部队
引言稳压器的调整元件通常采用PNP管或PMOS管,通过共射或共源的结构输出,因此,LDO稳压器的输出阻抗比较高,受负载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系统的不稳定。通常利用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进行频率补偿,以改善其稳定性。这种方法对输出电容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ESR,若处理不党会提高方案的成本。本文提出了将频率设计到稳压器内部的方法,降低了对输出电容的要求,并且补偿的零点跟随负载电流变化,降低了负载电流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LDO稳压器的频率补偿原理影响LDO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误差放大器、调整管、反馈电阻网络、输出电容及其等效串联电阻和旁路电容等。LDO稳压器的典型频率响应如图1所示。其中UGF代表单位增益频率(Unity gain frequency)。虚线代表ESR的稳定范围。零点ZESR和极点Pb由RESR决定,当RESR改变时,ZESR和Pb也上下移动,使得环路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必须选择合适的RESR。LDO稳压器的应用资料一般会提供保证系统稳定所需RESR值的范围。通常钽电容的ESR值较为合适,并且比较准确,但其价格比较昂贵,这无疑增加了设计成本。同时,采用输出电容的等效串联阻抗进行频率补偿的另一个缺点是,ESR对LDO稳压器的瞬态响应的影响。在最坏情况下,当负载电流瞬态从零变化到最大值时,输出电压最大的瞬态变化量为: (1)其中,苩1是LDO需要的响应时间,如果忽略压摆率的影响,苩1约等于闭环带宽的倒数。芕ESR是ESR上的电压变化量。由等式可看出,ESR越大,对瞬态响应特性影响越大。针对LDO稳压器利用ESR进行频率补偿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的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对此进行了改进。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的设计采用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的LDO稳压器系统如图2所示。电路内部添加了一个RC补偿网络,并采用了两级放大结构。第一级放大器采用跨导运放实现,第二级放大器采用输出阻抗较小的放大结构。从图2中可得出其主要的零极点如下:第一个极点:(2)第二个极点: (3)第三个极点: (4)零点: (5)从第一个极点Po的表达式可得出,该极点与负载电流成正比,如果内部RC网络产生的零点频率固定不变,则单位增益带宽随着负载电流变化,同时可能会引起振荡,达不到补偿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电路中可引入可变电阻构成的动态RC频率补偿网络,该电阻用工作在线性区的MOS管导通电阻来实现。通过在调整管处并联一个电流检测管,使其检测输出电流,以控制RC补偿网络可变电阻R的阻值,使零点Zc也随负载电流变化。当负载电流减小时,零点频率也减小;负载电流变大时,零点频率也变大。此时,零点Zc和极点Po同时随负载电流增大或减小,保证了稳定性和环路增益带宽不变。 频率补偿RC网络的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可变电阻是M8的导通电阻,RC网络主要是由M1、M2、M4、M6、M7、M8、Cc构成的,其中M1是电流检测管,调整管M0用宽长比很大的PMOS管实现。由M3、M5、R3构成的偏置电路,可以保证M0和M1的漏/源极电压基本相等,使电流ID1以恒定的系数正比于电流IL变化,ID1通过M4和M6构成的镜像电流源决定M7的电流。则: (6)其中,M8的栅-源极电压VGS8为:VGS8=VGS7-VGS9&&&(7) 其中,M7的栅源电压VGS7为: (8)由于第一级运放的输出阻抗较大,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也较大,并且M8没有电流流过,因此,M9的电流非常小,可以近似地认为。所以, (9)此时,M8的导通电阻为:(10)整理得: (11)&&&&&&&&&&&&&&&&&为了保证等式(10)成立,VGS8必须大于VTH,通常M7选用一个宽长比较小的MOS管,而M9选用一个宽长比较大的MOS管。由表达式(11)得出,当负载电流IL减小时,导通电阻RON变大,补偿的零点频率减小;负载电流增大时,补偿的零点频率增大。第二级放大器主要是对误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和调整管的栅寄生电容起隔离作用。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比较小,产生的第三个极点可在单位增益带宽之外,从而克服误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和调整管栅寄生电容产生的低频极点。仿真验证m该电路采用Hynix 0.5 CMOS工艺来实现。在Level28模型下,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的频率响应采用Hspice仿真,整个系统的相位裕度为60低澄榷ā&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其频率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看出,采用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其环路增益带宽不随负载电流变化,满足系统稳定性的要求。结语本文提供了一种新颖的LDO稳压器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与利用ESR进行频率补偿的方法相比,此电路不仅改善了瞬态响应特性,而且在提高LDO线性稳定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外部电容的ESR要求。此时可以采用ESR比较小的陶瓷电容,从而在提高性能的同时,降低了LDO稳压器的应用成本。
LDO相关资源
补偿电路相关资源
编辑:冀凯
本文引用地址:
本周热门资源推荐
EEWORLD独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