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blueair空气净化器器和Blueair,IQAir,Dustie比起来如何?

热门搜索:
热门专题:
Allerair、Blueair、IQAir空气净化器都很不错吗?
提问者:| 浏览次数:2158次 |问题来自:上海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您还可以输入
验证码错误
TA回答得不错,我决定赏
注:每次只能打赏1积分哦~
你说的这3个牌子都是行业里比较专业的。其中Blueair在过内卖的最好,因为在国内生产的,所以比较实惠点。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也比较好一些。IQAir比较适合小使用,但是滤材寿命比较短,使用成本非常高,要想达到他标称的效果,每年滤材的使用成本至少4000元以上吧。而且他的效果其实很一般,你别看他们宣传的时候把检测仪放出风口那里,显示效果多好多好。其实评价空气净化器效果不是这么评价的。谁用净化器也不会去呼吸出风口的空气吧?!把净化器当氧气瓶卖啊?!另外价格高的离谱,行货15000,而淘宝上代购才不到6000!说明他的价格高并不是质量好,而是无良商家牟取暴利虚抬价格。Allerair这个牌子在国外名气大,号称是效果最好的空气净化器,加拿大原装进口,效果确实是好,风量大,滤材好而且分量足,适用大。但功能比较简单,外观看上去也比较简陋。价格也不。不过国内好像没有卖的。详情你自己上网查查吧。因此,如果你买的话,还是建议你买Blueair的实惠点。
已被 <span id="Reward人打赏
其他回答 共4条
TA回答得不错,我决定赏
注:每次只能打赏1积分哦~
发生地上的上的是
已被 <span id="Reward人打赏
TA回答得不错,我决定赏
注:每次只能打赏1积分哦~
网上查一下吧
已被 <span id="Reward人打赏
TA回答得不错,我决定赏
注:每次只能打赏1积分哦~
可以摆低下
已被 <span id="Reward人打赏
TA回答得不错,我决定赏
注:每次只能打赏1积分哦~
金地自在城欢迎您!!!
已被 <span id="Reward人打赏
您可能对以下关键字也有兴趣:
最新提问问题
最新已解决的问题
热点关键词
登录并提交回答
登录回答可获积分奖励
还没有账号?
如果您发现不正当的内容或行为,请及时联系我们!
举报内容:
举报原因:
(可多选)
含有反动的内容
含有人身攻击的内容
含有广告性质的内容
涉及违法犯罪的内容
含有违背伦理道德的内容
含色情、暴力、恐怖的内容
含有恶意无聊灌水的内容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如何评价小米空气净化器?
按投票排序
109 个回答
谢张亮邀评友商产品,作为小蛋的创始人,利益相关。又是令人敬仰的雷神,产品评价已经很多了,就不做续貂之评,仅分析下这件事本身。以雷军的聪明,团队的见识,势必早已想到今天的局面,法律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才会选择这样一条设计道路。所以等着看热闹的人可以洗洗睡了,这里面各种粉啊黑的,本身就是两个阵营,也无需争取,只要米粉买就够了。但这个商业策略是不是最好的呢?其实我觉得还不错,品牌的建立就是需要制造争议,小米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这条路来等人骂抄袭,骂能骂死一家企业的历史上还没出现过。为什么不能做一款设计出众,又自主创新的产品呢?风险太大。以小米的所有产品线策略来讲,投产就是十万量级起,所以在设计和外观上求稳是第一位的,颠覆性的设计,不是小米这个阶段的追求。以小米今天拥趸的数量来看,背负骂名倒是成本最低的事情。但这个模式下去对未来形成的影响是:在小米内部的设计师会很纠结,创新这个词的边界不断被销量PK,被老板喜欢的可能是那些迎合市场,能销出上百万台产品的设计师,哪管他是在老板的授意下“借鉴”别人,相反那些可能有想法的设计师很容易因为“风险”被边缘化。这很像百度中期PM和UE团队的冲突,以致于后面需要单独成立一个创新业务部,在一家高科技企业内部,这也算是很无奈的了。在智能硬件快速发展的今天,卖东西当然也很重要,这么惨烈的竞争,活不下来怎么做创新,这是中国企业几十年的路径循环。而小米今天的做法,是用价格抹平一切差异化,在用速生林干掉果树,松柏乔木等各种树木,从商业模式上很像当年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用一种无差异的文化灭掉所有新兴的文化,也像极了秦朝当年横扫六合的长弓劲弩的打法,但是我们知道,这两个朝代都不长久。因为这是一种兼容性比较差的文化。所有想和小米竞争的企业,其实在小米全力一击的市场都不要去正面冲击,走好你的路,做你该有的市场就够了,伺机穿越黑洞的边缘,也就是一秒。
我说说使用和评测后的意见,绝对干货,没有臆测。抄袭什么的就不论证和评价了,只说实际效果。(自己搬运的,原回答在):元月七日下午收到了机器,淘宝自费加价买的。一直都是用手动型号空净,我是看中了小米的自动功能,想省掉手动操作的麻烦(主要是家中老人不愿意主动开,还嫌噪音),应该还能降低噪音(空气质量变优自动降档,噪音自然就低)。下面是使用体验和分析结果,先说结论:一、机器自动档将不健康空气视为优秀,启用低档运行,净化效果变差,导致自动档失去意义;二、CADR值406噪音太大,所以附加使用条件是无人在场,对许多人来说实际可用值远小于406;三、用相对科学方法实测,三档CADR值相当于190立方/小时,低于个人预期(原出风口实验已经修改为房间测试对比);结论:暂时不要买,等待改进版。下面是详细解释。一、机器自动档将不健康空气视为优秀,启用低档运行,净化效果变差,导致自动档失去意义;先开到喷射档,体验了一下“飞机喷射引擎”的噪音,然后转入自动档。马上发现机器噪音太低,是低档位运行。查看空气质量指示灯,绿色(代表很好)。手机应用显示:45-空气质量优,明显不对。使用美国Dylos空气测量仪器测量,此时家里的空气质量PM0.5-2.5的颗粒数在七千,估算成PM2.5计重的话大概是45-50μg/m3,在美国标准是“不健康”,按照中国标准算“良”——中国标准是什么概念我想大家都知道,反正世泊平时是以10μg/m3为家里的健康标准的。拍了张图,图中可见小米应用认为空气质量分值33(好像55之内都算优),质量优。而我的Dylos空气测量仪显示PM2.5颗粒总数超过6691,...此时风量很小(风流循环往复是重要的空气净化手段),无法在整个客厅形成足够的循环,客厅偏远处轻松远超测量值。结论:小米空气净化器改进其自动控制之前,它的自动功能接近于心理安慰。我作为用户的建议是:“用户自己能设定什么样的空气质量启动什么档位”,对空气健康来说非常重要。实现上也不难,无非是在“官方推荐”“美国标准”“个人自定义”三种选择其一,普通用户学习使用也不复杂。能让用户自己决定一些东西,这恰恰是APP控制可以“随需而变”的优势。小米产品经理夏勇峰在原回答()下回复:多谢建议,但目前这个版本的小净确实无法支持,我们尝试在后继的净化器产品里加入无极软件调速吧,顺便把turbo模式调速设置也加上。......这要涉及到改电路板,软件升级改不了。所以,我们可以期待小米的改进版了。二、CADR值406的使用条件是无人在场,对许多人来说实际最大使用在第三档位,CADR值相当于200(估测数值,后面有实测证实了这一点);前面说到,我开到喷射档,体验了一下“喷射模式”的噪音,此时CADR标称高达400多,但不能日常用——跟飞机引擎媲美的噪音啊...当然它有其独特作用,可以在家中无人时预先过滤,对家里经常有人的家庭就没什么意义了。这一点作为最重要数据来宣传不太合适,至少应该打个注释强调一下使用条件为不适合有人在场。此处有插曲:世泊曾以为机器手动调整除了自动档只能设静音档和喷射档,考虑到静音档基本无效(专用于睡眠),喷射档噪音太大不适合人类在场,真正起效的只有自动挡位——可惜因已论证的原因,此时净化效果很差。感谢 @李济羽 指出我的错误理解,告知可以手动调档位:自动挡还有三档可手动制定,手机app底下往左划一下。开到三档,此时噪音虽然还大,能接受了,这才是可以日常使用的档位。我没有找到第三档时的CDAR值数据,这里尝试通过标称功率判断:喷射模式的功耗是75W,CADR406,三档模式功耗是31W,那么CADR简单推算大致在167左右,我们估高一点算200吧。所以,小米净化器应该标注两个CADR值:正常状态CADR最大200,无人在场(这个条件很关键,那个噪音现场待不住人的)时可开启喷射特殊模式,CADR为406。备注:关于第三档模式CADR值,询问@夏勇峰收到回复:宋先生,这个我也不太清楚,需要让他们去测一下。因为这个档位出风量过400了,CADR应该起码在280以上。turbo模式出风量是500+。没有确切实测,我的推测和此回复数字都存疑,大家可据自己判断采信,同时也等候小米进一步的准确数据。我怀疑我的测算不符合机电学原理,欢迎机电爱好者指出这种推算的谬误。毕竟是第一代机器,网上有多人诟病其噪音问题,我认为小米今后会继续改进噪音性能,这台机器降低了噪音就可以在三档发掘出更高的CADR值。三、用相对科学方法实测,三档CADR值相当于190立方/小时,明显低于正常预期(出风口实验改为房间测试对比);第一次试验:用不科学方法实测,净化效果略逊于一般机器;昨天早上想起来对比一下出风口净化效果。注意,此处测试方法不符合技术标准,是个人兴趣做的小作业,供参考。测试方法为1.测定环境PM2.5颗粒数;2.打开机器,测试仪在出风口,在3分钟时取得出风口PM2.5颗粒数,做对比。测试设备:1.不著名品牌CADR值210的空气净化器一台(滤芯使用2个月);2.小米净化器一台(几乎全新滤芯);3.不著名品牌CADR值190的空气净化器一台(全新滤芯);不要问我不著名机器是什么牌子,商标已用色块挡住,我又没收到广告费......1.不著名品牌CADR值210的空气净化器一台(滤芯使用2个月),环境PM2.5颗粒数5997,总共3档,最大档位开机3分钟出风口测得PM2.5颗粒数为267;2.小米(滤芯几乎全新)三档环境PM2.5颗粒数5470,2.小米(滤芯几乎全新)三档环境PM2.5颗粒数5470,开机3分钟出风口测得PM2.5颗粒数为2234,当然这样测量是不对滴,小米在出风口处有两个“辅助无净化进风口”,用于提高射流风量增强循环作用,我拿来两本杂志,请来领导大人用力压住两个进风口,又3分钟后测得出风口颗粒数为351;3.这是晚上测的:不著名品牌CADR值190的空气净化器一台(刚换上新滤芯),环境PM2.5颗粒数6451,总共3档,最大档开机3分钟出风口测得PM2.5颗粒数为213;这是非常不严谨的方法下测得的数据,假设——是假设,这个数据有点代表性的话,说明这是非常不严谨的方法下测得的数据,假设——是假设,这个数据有点代表性的话,说明网上所谓的小米采用H11滤芯(无名品牌机器滤芯是什么标准我不太清楚)影响效果是存在的。我在中有观点,空气净化器净化效率相差10%影响不大,无非是空气达标前需要多运作10%的时间,因为它的原理是通过空气循环,反复过滤同一空间内的空气(新风系统这方面相反,是置换全新空气,所以净化率越高越好)。但如果以上数据差别(小米351对比无名小净化器的213)反映的是真实差别,那小米净化的效率的确低了点。第二次试验:在 @轩净 提议下,改用全屋测试;因为小米的喷射模式不适合“有人在场”只适合特殊情况使用,自动档的意义又不大,这次我们测试时使用小米第三档,我认为这样更有代表意义。测试方法:1.家里选了一个最小的闲置房间(面积2.5x3.5=8.75平方),开窗让PM2.5颗粒数达到两万以上;2.开启空气净化器,在10分钟、15分钟、20分钟分别取值;对比小米和无名品牌小净化器(最大档位标称CADR190)测试的结果。测试时我不开门进出,避免空气流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过程中检测仪一直开机,考虑到设备默认显示是最近X分钟的平均值,最后会关机重开测试一次,所得值为最终重测值。没清扫,担心地面扬尘影响测试,机器和检测仪都放置在一定高度了。测试值为PM0.5-2.5颗粒数量值,换算成PM2.5计重可简单除以130。机器 | 初始颗粒量 10分钟测试 15分钟测试 20分钟测试 最终重测小米三档 | 23578 | 5370 | 2557 | 1639 | 1248无名空净 | 23184 | 5412 | 3136 | 1767 | 1291小米测试的记录(点击查看1200宽大图):无名空净的测试记录(点击查看1200宽大图):无名空净的测试记录(点击查看1200宽大图):结论:小米空气净化器的第三档,其CADR值和标称190的无名空气净化器极为相似。这个指标很可能是和噪音妥协的痛苦产物。个人觉得,一台标称CADR406的机器,其低一档的净化风量应该在250-300比较合适,190就太低了。就净化风量而言,这两台机器的体积太悬殊了,小米不光体积大而且噪音更大,直观感受小米二档噪音相当于无名空净的三档......最后附测试房间照片。----------------------------------------------------------------------------批评:使用中发现,小米的空气检测元件无法区分0μg/m3-15μg/m3,此质量段的报告值严重不准,在14-25之间乱动。批评:使用中发现,小米内部平衡不佳,正常开启状态下机身会颤动,杂噪大。这可能是同样CADR值情况下小米二档噪音相当于无名空净三档的原因。表扬:我曾经问过:黄牛货可以退么?感谢 @夏勇峰 回复:可以退。后来小米客服也主动联系了我退款事宜,考虑到退货太复杂了——损失最小的方案是先说服并退给黄牛,由黄牛退给小米,我放弃了。小米售后服务还是不错的。表扬:手机应用界面做的美观易用,比起土气的broadlink“易控”好多了。----------------------------------------------------------------------------表扬:补几张照片,造型和质感都还是很不错滴(手机拍照品质也重要,对比本回答第一张图片),设计在巴慕达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减除了一些零碎碍眼的外观部件,弃用了黑色上出风板,这样视觉简单、更上档次:--------------------------------------------------------------------------------------------------------------------------------------------------------补充表扬:通过统计污染程度和风量设置,来计算滤网寿命的机制非常好,虽然不是百分百精确,但比按照使用时间估测要准确,比我拿着检测仪去检测方便。自动档根据空气污染值调整风量的阈值过低的问题,随着空气检测探头表面蒙尘严重导致报告值偏重,歪打正着的提高了自动风量。现在我有意不清理空气检测探头,让误报的数值加大风量,达成让空气质量更好的目的。----------------------------------------------------------------------------我家的空气净化全家福,都是实用货,没贵的(花在检测仪上的钱很划算。还是那句话,净化率差一点没关系,CADR要够大):----------------------------------------------------------------------------我在空气健康方面回答:----------------------------------------------------------------------------利益相关:不卖空气净化器,不卖空气检测仪,不卖手机,不卖沙发,不卖地板砖.........——————————————————————-欢迎关注 ,或微信公众号 ——————————————————————-....................................................................................
学长,你不能说我抄袭啊,你们咱们的论文各有上万字,不同的地方多达几百处。比如你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说的是1990年代;你说中国的地方,我都说的是我国啊;比如你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我说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再说,你是变压器,我是开关电源啊。这怎么能是抄呢?????
谢邀。利益相关:笔者供职于Blueair AB。又是评价友商产品,再次说明我回答这类问题的初衷:给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鼓励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促进有序竞争,让消费者和从业者双方受益。评价过程中我尽量保持中立,以提供信息为主,不做太多判断。再补充一个立场相关:小米的产品只用过MIUI,没用过别的,因此对于这个品牌,只是主观不喜欢,并不是黑,毕竟没用过就没有发言权。关于抄袭这个问题,我们Blueair也被人抄来抄去的,还不止一家。这种事我们也不想的。其中的法律/道德问题,我一介工科生就不讨论了。公道自在人心。开始正题。首先关于上面有人提到的适用面积的计算方法。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征集意见稿给出的计算方法是A=(0.07~0.12)*CADR,这个算法系数的不同是根据房间通风系数给出的,密封好的,就可以在大一些的房间里面用,密封差的,就只能净化小一些的房间。一般来说,北方比南方的房间密封性好一些。这一句客观事实,没有地域的意思。所以说,按照406m^3/h的CADR,算下来就是官网给出的数据,所以这里还真就挑不出来什么毛病。只是适用面积是CADR衍生出来的指标,只是做一个参考就好,真正的指标还是要看CADR。两个电机应该都没有用到性能的极限,应该是降速了。这样串联的两个风机提升的是对抗风阻的能力,提高对抗风阻的能力会导致风量升高,但是是按照一条实测出来的风阻/风量曲线来提高的。两个风机这样排布应该远远不会达到双倍风速的效果,所以没必要太过强调两个风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CADR上。CADR的标注有个问题。对于不同污染物,CADR的数值是不一定一样的,小米一概而论的标注406m^3/h不是非常严谨,影响不大。能耗方面中规中矩,给出的1.5W能耗应该是待机功率,而不是低速功率。事实上,这款净化器为了突出智能控制,并不提供速度档位设置,而是智能控制为主,辅以静音档和高速档。而高速档功率75W(检测报告中实测77.1W,属于正常范围),对比同样智能控制,408m^3/h CADR的Blueair 450E的50W,高一些但是不离谱。毕竟Blueair的价位也要高一些,指标好一些也是应该的。要强调的是,这里提到我们Blueair的产品,目的不是拿来对比,而是需要给大家一个大概的范围,不然功率一个数字拿出来大家也没什么感觉,选用自家产品主要原因是比较熟悉,无他。 接下来是非常重要的噪音。这里有个大问题。刚刚提到的Blueair450E的噪音是24-49dBA,而小米这款净化器的噪音数据我没有找到,大家如果有相关数据,欢迎补充。这么重要的数据没有公布,再加上双风机的情况,让我非常担心小米空气净化器的噪音控制到底如何。噪音看似影响不大,其实非常影响使用体验和积极性。如果一台空气净化器噪音很大,就会经常出现今天天气感觉还不错,嫌吵就不开净化器的情况,这样是严重影响使用效果的。对小米净化器的噪音问题,我有比较大的疑问。也希望引起大家注意。至于说360°除尘,制造大循环,这些,一看一过就可以了,营销概念而已,大家都用这些概念来营销,实际作用就那么回事,拿出来说是自家独特竞争优势就有点那个了。尺寸方面,小米强调尺寸小,不占空间,但是因为是三面进风加上正面指示灯,所以四周必须都留空间,哪一面都不能靠墙,所以实际应用中是否节省空间是个未知数。这个就和家里的布置有关了,大家自行判断。售后和质保,情况不明,官网也没有相关说明。但是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般来说,质量过关的产品不会坏,但是一旦出了问题,这一部分相关服务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价格不评价,各家商业模式不同,盈利方式也不同,定价自然有差异。外观和Balmuda一样,所以也就没什么好评价的了。个人觉得上下比例不是很好看,感觉脸长腿短,但是这东西见仁见智,如下图:=======(密恐预警)=======利益相关:笔者供职于Blueair AB
我拆解过巴慕达的机器,可以说,小米空气净化器除了前脸、wifi模块和后盖,其他基本都是照抄巴慕达或者根据巴慕达的设计进行简化的。巴慕达的机器为了保证很多细微的用户体验,很多地方采用了复杂的设计,比如后盖开合用的大卷簧,底部用了3个塑料件只为确保滤网能顺滑的卡紧。而小米要把成本压到899,这些地方必然都是被简化了的。根据小米放出的视频,小米空气进化器的吸气扇叶和排气扇叶的结构跟巴慕达的基本相同,滤网和风道设计也是完全照搬巴慕达。而且,据我了解的情况,连两个无刷直流电机都是直接用的日本电产供给巴慕达的货(可能有阉割)。日本人花了两三年设计这么一款机器,小米花了半年时间就完全copy过来,然后在宣传视频里大肆夸自己设计得有多用心多简约多科学,我只想说,去你大爷的。----------------------------------------------------------------------------------有些同学对我为什么了解小米净化器的内部构造表示怀疑,
,视频在这里,因为小米空气净化器跟巴慕达的结构基本一样,所以对我来说研究过这视频也跟拆解过机器差不多了....-----------------------------------------------------------------------------------------发这条答案被不少人小米人士说我瞎扯,本着有脸不打非君子的原则,那我就不客气地具体说说小米空气净化器的内部构造跟巴慕达像在哪里。以下这幅截图来自
2分17秒处,我圈了几个小米空气净化器跟巴慕达空气净化器相似的塑料件,这些塑料件,你们都可以在巴慕达的机器上找到原版,而且,位置相同,作用相同,模样还特别像。在此图中我只圈了相似的内部构件,而没有去管外壳的塑料件,外壳的塑料件虽然机器整体外观很像,但是客观的讲,外壳的塑料件跟巴慕达的并不相同,但是内部构造就不同了,图上圈出来的全是相似的。红圈和蓝圈是吸气排气有关的最主要的塑料件,左边红圈二合一后形成4个通道的风道,这两个塑料件与巴慕达的不完全相同,应该是考虑到了单片机电路板的安放而做了改动,但风道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右边红圈的左侧扇叶为吸气扇叶,右侧为排气扇叶(巴慕达有专利,小米做了改动)。蓝圈我看不清部件,但大体看来也跟巴慕达的很像,所以对蓝圈的塑料件持谨慎态度。至于黑圈,不是核心部件,但是跟巴慕达的都差不离。我圈的所有这些,恰好构成了小米空气净化器的最核心部分,而又恰好与巴慕达的大致相同,电视剧里说得好啊:“你别不信,还真就这么巧。”说完一样的,我再说说小米空气净化器跟巴慕达不同的地方。有一位答主说小米是像素级拷贝,小同志这样讲别人实在是不厚道,人家还是多少做了改动的,虽然少了点,但说明小米的同志们还是用了心思的嘛!除去外观、电路不讲,构造方面,小米最大的改动在底座和电机安装。底座方面:这个要感谢 黄易小编的底部扣锁装置对比图,让我想通了小米空气净化器的底部构造。之所以说底部改动大主要是因为小米把宽电压输入电路板放在了底部,而巴慕达则是选择了在机器外面拖了个变压器,这点各有所长。至于锁扣装置,变化不大。电机安装方面:看下图小米空气净化器的两个电机是直接螺丝固定在风道塑料件上的(居然没用橡胶垫片减震,吃惊),而巴慕达则是用铁件将两个电机连为一个整体,个人认为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减震减噪效果,小米这种改动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毕竟这两个铁件也是要钱的,工序也会增加。再说两点我目前已知的内部构造的小不同点:1、风道塑料件:巴慕达的风道塑料件上半部和下半部相同,小米上下两部分的不相同;2、上面那个可以打开的盖子,巴慕达是卡扣式打开,小米是旋转式打开。其他方面的不同点请看我给的网易链接。以上结论,全部基于小米目前提供的宣传视频,以及网易新闻提供的对照图片。够干货了没?答案我不会再补充了,我能说的就这么些,说错的地方,欢迎大家狠狠地指出,我会修改。同时,我也非常期待小米的员工能出面阐述下他们的设计历程,以正视听。就这样。----------------------------------------------以上复制自隔壁我写的答案。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答案,只是就事论事,想参考以决定选购商品的看官可以无视了。我也利益相关一下:没有购买和使用过任何一款小米产品。魅族MX,MX3用户。好了,以下都是我胡言乱语。======================================================================先给答案:小米做了不道德但是不违法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小米进入家电市场,会让一团混沌、浑水摸鱼的市场变得清晰和透明,这是它最大的价值。小米是否会造成家电市场创新的缺失?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各位思考这两个问题:1. 那么多大大小小品牌的四五千元的空气净化器都是因为知识产权溢价?2. 在小米进军家电市场之前,那些老牌传统家电厂商做了哪些重要创新?小米做手机之前,中华酷联什么烂手机都敢两千多三千多的卖,他们创新了吗?没有,他们做一个光鲜的模子,然后量产,然后利用资金和供货渠道的优势,卖到比国外大品牌手机低一些的价位。这时候有人问你,联想这款手机怎么样?你只知道,肯定不如苹果,不如索尼,不如三星,具体它该值多少钱?你不知道。小米杀进手机市场,苹果降价了吗?索尼降价了吗?三星降价了吗?没有,是那些屏幕粗糙配置垃圾的烂手机被迫降到两千元以下了。红米一出,所有杂牌山寨机全部被打死,因为抛去那些花哨的功能,对比手机的价格,信号强度,硬件条件和系统稳定性,红米将它们统统吊起来打。为什么那些高端手机的销量没有影响?因为消费者不是傻子,大家知道小米是什么质量,只是从此之后,消费者吧小米当成了一个标杆。国产手机可以比小米贵,但是,你得给我说出一个理由来,你比小米好在哪里?小米进入大众视线,手机行业的创新被终结了吗?没有,相反的,有创新有设计的公司才有资格和它竞争。是谁在扼杀家电产品的创新性和设计性?为什么家电一票死贵死贵的还那么丑?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小米,是那些攥紧各种渠道、市场资源和份额的老牌厂商。而小米的出现有可能会打破这一局面,真正展开一个全新的面貌。回到这件事上来,大家都在讲「抄袭的多了会造成创新的缺失」。说穿了不过是笼统的在讲原理,在我看来,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把成本降下来,把盘子做大,让更多的人用上产品,让更多的人关注产品,才有创新可以谈,才有人想去购买你的创新,这是我要说的利大于弊。小米这件事做得不道德,可从另一方面讲,却又是更大的道德。======================================================================有人觉得精巧唯美惊为天人的设计是伟大而值得尊敬的,而定价策略营销模式什么的不过是不上台面的伎俩。前者可以尊为「道」,后者则只能称为「术」。可是在我个人看来,后者依然美得惊为天人,让人窒息。作为一个魅族用户,MX4的出现最令我激动的不是其铝镁合金的选材和吊炸天的16枪喷砂工艺,也不是2070万像素的摄像头和超窄边框。最让我想说「干得漂亮」的是它MT6595的CPU和1799的定价。MT6595意味着节省了高通骁龙801高昂的专利费用,却能达到其实际使用效果的90%,这是MX4胜出的关键。这也是妥协的艺术。这就像有人喜欢虎式坦克,他的负重轮参差交互,88mm榴弹炮火力生猛,100mm前置装甲所向披靡,简直是天才的设计。德军魏特曼中尉凭借单辆虎式坦克,偷袭波卡基村,歼灭英军1 辆“萤火虫”,7 辆“克伦威尔”,2 辆“斯图亚特”,1 辆“谢尔曼”炮兵观察坦克,若干半履带车,若干输送车,并且全身而退,可称为战争史上的传奇。可是,德军最终失败了。而我则最爱苏联主战坦克T-34,它除了速度和行驶里程之外,在火力和防护性能上都不如虎式,但是它结构简单,易于量产,稳定可靠,性价比高。虎式的车体结构精密,全靠轧制钢板切削焊接,而T-34大多数部件可直接铸造,一次成型。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我是在crazy262大神的『军武次位面』里面听到的:如果我是一名坦克车长,驾车与敌人单挑,我会选择无敌的虎王;如果我是一个营长,要带领一个装甲营去补防某个战线缺口,我会选择机动灵活,攻防俱佳的豹式坦克;但如果我是一位集团军元帅,需要率领装甲集群突破敌人防线、长驱直入、攻城略地、直至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我会选择T-34。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思考的方式也会不同。虎式单兵作战再强大,不能被广泛配备,依然在库尔斯克会战被淹没在苏联T-34的钢铁洪流之中。正如262大神所说,库尔斯克会战中,T-34并没有虎式射程远和穿深强,甚至不具备正面击穿虎式装甲的能力。此时毛熊们采用了最英勇也最热血的战斗方式:向德军坦克营发起集团式「乌拉」冲锋,以最快速度和德军坦克拉近距离,寻求侧击机会,最终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重挫德军,阻挡了纳粹进军的铁蹄。在战争中,最具全方位性价比的战斗单位,往往才能给整场战争带来最大贡献。二战中T-34的最终胜利,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热血,什么是牺牲,什么是真正的战争大智慧。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没有一次是依靠「天价限量机」拯救世界,那样的故事只发生在动漫(EVA、高达等)和电影(变形金刚、环太平洋等)当中。带给人类进步的工业化,其核心就是廉价和量产,智慧结晶的可复制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源。这种复制的代价越小,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越快。发源于纺织领域的工业革命,是列兵们穿起比军官更华丽的制服。福特T型车的流水线投产,使得普通百姓可以开着汽车轻松超越贵族老爷的马车。现在屏幕前各位所使用的电脑,就算再烂也可以完爆28吨重的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了。可见,廉价并不等于劣质,量产才是实用工业产品成功的标志。从战场说回商场,这几年小米给我的感受就像横扫千军的T-34,米4甚至还搞了一个一次冲压成型的不锈钢金属边框,简直应景。(唉?我好像又把德棍都得罪光了。。。)有一句话叫「得屌丝者得天下」,其实我不喜欢「屌丝」这个说法,借用SIN的话说,大家都是拼了命在活着,只不过你混得好一些而已,凭什么管人家叫屌丝。但是这句话本身在现在的中国却是一点儿也没说错,谁能让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你的目标消费人群当中,谁就赢了。而小米的口号正是,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科技的便利。从另一个侧面,小米注定是没有逼格的,因为逼格源于差异化。艺术为什么有逼格,因为在艺术萌发的时代,有钱人才能享受艺术。红酒为什么比可乐有逼格,因为红酒有贵的,可乐都很便宜。好了,扯远了。我鄙视小米不论在何等程度上抄袭其他产品的行为(如果证明是真的),但更多的是赞许它将自身的营销方式带入家电领域的做法。对于空气净化器这件事,总体来说,这一定是个好的开始。======================================================================我回看了一遍,按知乎的一贯态度,这TM太像软文了啊。我平时随便调侃写两句,都有人说我给魅族写软文,这回写了小米这么多好话,估计是跑不了。。。这回你们看好了,我可是小米阵营哒!
对比下巴幕达的产品就知道了,基本接近像素级拷贝。巴幕达亚马逊产品页
价格5499配套滤芯
价格799比巴幕达的滤芯贵100块钱,这个价格。。。如果能在第一批买到,年前就不打算给我的巴幕达换滤芯了。
讲真,要说外观设计侵权,对比ZL7,真心觉得前视图差了不少,考虑到产品的设计空间,在中国法院提起诉讼的话,恐怕巴姆达的胜算很小,我个人觉得输的可能性很大。小米现阶段的创新,是以借鉴为主,创新为辅,所以做出这样的产品,也在意料之中。只要卖得好,照样转型成腾讯。
看了这个问题和下面的答案不禁让我想起了之前的问题只不过上次是锤子水军配合知乎神折叠这次是小米水军神反对我只想说便宜不是你抄袭的理由,汽车四个轮子造型千千万你拽出来个奥迪你敢说合宝马差不多?你这个净化器非得做成和人家差不多 然后人家说你像素及抄袭你还不乐意了 让我想起了我国自主研发的cos系统呵呵
利益相关:净化器从业人员,目前就职于Cair净源开尔。个人比较热心,不会藏着掖着,该对友商做评价就做评价了,有错误欢迎指正。一、外观抄袭巴慕达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连A4纸宣传也是抄的,这边就不做评论了。二、检测报告小米宣传CADR是406m?/h,可惜检测报告里面的CADR值是固态污染物。再对比它的模仿对象巴慕达,其CADR值是469 m?/h,为什么抄袭还不超越?滤芯:其宣传HEPA等级为H11,广东阿波罗厂家供货。活性炭滤芯并没有采用巴慕达的蜂窝状,而是用碳粉夹层布,官网宣传比表面积570000㎡。但为了增强画面感又说8个足球场,问题是一个11人标准足球场面积是7140㎡,8个足球场应该是57000㎡啊!小米文案人员数学没学好吗?(我帮小米同志发现错误啦,小米的文案人员对不住咯,不能只片面追求感情文字,审核还是要严密的噢!)就算按570000㎡展开计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700~1500㎡/g,如果真是用的椰壳炭,那比表面积应该是比较高的,这样计算00=380g活性炭,如果虚假宣传用的工业煤质活性炭(应该不会,不过这么低的价格谁晓得),0=814g。总而言之,活性炭太少!(下面专门讲)接上面活性炭太少的问题。其一、在上海环保质检站的检测报告显示除甲醛是91%,前提条件是1小时30m?的密封实验舱,但是看到1小时后甲醛值居然是0.11mg/m?,而国标规定室内甲醛达标是0.08 mg/m?,在密封实验室30个立方,1小时后居然还是超标的。
其二、在广州微生物研究所的检测报告中,甲醛终于出现了CADR(为什么宣传不说CADR:406是固态污染物呢),是41.9,这个数值还是比较低的(CAIR可以达到98),如果按41.9科学计算(根据其检测时的自然衰减常数和总衰减常数)的一小时甲醛去除率,那是75%!还有一个重要指标,甲醛的净化效能0.54,刚好满足新国标合格级(还有节能级大于1.0)最低0.5的要求,不知小米等到今天发布产品是不是在等新国标呢?看看小米宣传后期的去甲醛全活性炭滤芯又是怎样吧。
其三,新国标有新指标出来,CCM累积净化量,这个几百克的活性炭有多少累积净化量,值得思考。三、有两个数值没有看到小米的报道,循环风量?噪音?按巴慕达的看,最高76.9分贝的噪音值,就连降低噪音要求的新国标也是大大超标!不知如此重要的数值小米同志不提,意欲何为?双风机开起来,那噪声大小不言而喻了。四、不说PM2.5,现在小米上来也讲PM0.3,那么这99.3%首先是HEPA滤网的性能指标,不是净化器本身的。能否达到PM0.3出口为零呢?H11的标准要求0.3μm美国DOP法检测要求是>98%,能否每一个滤网都达到99.3%(考验了阿波罗工厂)。五、结构设计:像根柱子,还是令人担心会不会很容易被碰倒地的。类似Cair的顶部出风设计一样,但不同的是小米顶部侧面还有回风口,这样不是为了增大CADR而去做的吧,回风的污浊空气直接又被吹出去。这是什么气流组织,污染气流短路?类似Cair的顶部出风设计一样,但不同的是小米顶部侧面还有回风口,这样不是为了增大CADR而去做的吧,回风的污浊空气直接又被吹出去。这是什么气流组织,污染气流短路?六、功能介绍:小米同志在广州微生物研究所检测中用的是“喷射模式”,为何介绍中没有?空气质量传感器,巴慕大中有气味检测,小米这边没有,小米只有空气颗粒物检测,估计是为了节约成本吧。从业内人的角度来看小米净化器,其实槽点很多我也不多举例了。不过小米的定价做到这么低总会有人买单的,产品的定位不同。放大点讲,小米做净化器除了有为官网流量变现的嫌疑,还能帮其品牌带来不小的曝光量,并且净化器行业的市场巨大——低价市场更甚。举个例子,高收入人群可能会买IQAir等产品,中产人群会选择买blue air、Cair等产品,而刚毕业的小年轻可能就会去购买小米了。当然这种细分不一定很准确,但小米的低价+巨大的资源推广还是能带来一定销量的,只是净化器这个行业一分钱一分货,总有人得去做品质产品的。利益相关:Cair净化器从业人员。
来自巴慕达官方微博
作为一名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看完小米的净化器之后,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像在打自己的脸,中国设计起步晚,借鉴可以,但是也不能这样抄啊!价钱挺小米的,宣传片挺苹果得,劳烦以后小米宣传得时候请不要把?@(?;·@&·《;·;?@《‘’》》)得工业设计师搬出来,手机从m1到m4?忘了,始终没有确定自己得产品特征,不说了,想想就心塞利益相关:工业设计师
点击链接-----------在一次访谈中,科沃斯董事长钱东奇,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中国,企业想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太难了,我们发布一款产品几个月就有企业抄袭。我们法务部门起诉对方,案件审理3年,我们胜诉了,得了20万的赔偿款。但这20万连我们三年的起诉费用都不够,在这三年间对方企业一直用我们的技术,而在三年后产品技术早已更新换代。”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笔者并不崇洋,我也不会反对大家购买小米空气净化器。但很多时候国内产品一味模仿让人伤心,山寨的文化的盛行难以让中国人挺起腰杆。今天小米的做法无疑看到,中国的山寨不但在低端市场,甚至像小米这样的“大企业”都在做。中国自主创新之路何时才能崛起!!!from (中关村在线)
呵呵呵呵呵呵补充一下,@x x,它的这个适用面积,按小米官网上看,是按每小时循环房间3次计算的;而业界的标准是每小时循环5次...你自己算一下这中间的差距吧。另外,如果它和巴木达模具一样,倒是可以考虑买他家的滤网替换原来巴木达的滤网,巴木达滤网简直贵的没天理...我就来贴图,看看小米会不会放水军来踩。早就听说知乎有大号可以买,一会儿也看看哪个大号会来说好话...耻辱榜:第一位: 看之前的答案,基本上在回答手机方面的问题,可能是小米员工噢!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小米的推荐使用面积的算法是耍流氓?!你看官网上是怎么标注的?这个算法完全是耍流氓嘛...这个算法完全是耍流氓嘛...CADR406 m3/h,号称12分钟一次,也就是1小时5次嘛,那么1次的洁净空气量是多少呢?406/5 约 81 m3,那么这81m3的洁净空气,适用于多大的面积呢?一般住宅的层高为2.8m81/2.8 约 28.9m2,这看起来和它标注的差不多嘛是不是但是!按这个算法,如果放在48.7m2的环境下,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方程,设CADR为xx/5/2.8=48.7 x=681.8要做到在48.7m2的环境里每小时循环5次,需要CADR为681.8 m3/h...这可远大于小米的标注啦...那接下来,按小米标注,这个CADR在48.7m2的面积下循环几次呢?还是一个简单的方程,设置循环次数为y406/y/2.8=48.7y=2.98也就是说,按照小米标注的最大适用面积计算,每小时其只能循环室内空气2.98次,远低于标注的5次嘛...这个算法,简直是耍流氓...还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小号另外,单风机已经吵的受不了了,确定双风机不会吵炸天么....视频里有个细节,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工业设计师,想来工业设计能力肯定不俗。视频拍的挺夸张,然后呢....以下图片均来自亚马逊。就改了几处细节啊亲...设计这么好干我也去做设计了好不好...你们是不是欺负雷军没见过世面?!
原创厂商们,小米喊你们去死诶~真当版权不存在啊?贵司挺不要脸嘛。今儿这么牛以后真被告了别哭爹喊娘说人家厂商欺负你,也别到时候要大家支持你哈,你自己挺住。---评论有人说小米把原本高价的东西拉到低价位让普通人买得起。所以就可以直接照抄别人的?想做这样的事完全可以自己设计新的造型一样可以卖低价占领市场,但为什么连人家文案都照抄呢?抄就抄了还弄的自己很伟大像救世主似的,还不承认甚至要人家去死,你上学的时候也是这么抄人家作业然后让人家去死的是吧?何等扭曲的人格。---评论区我都看不下去了,这什么狗屁逻辑,自己不重视版权还不让人家重视,还管我买什么,您才叫道德卫道士吧?洗地洗的挺业余啊。
小米用CADR值(洁净空气输出比率)来作为自己的卖点,号称过滤颗粒物的能力和价值6000元的BlueAir 410B相当,但是价格只是BlueAir的1/7,还附送和手机联通的各种智能体验。听上去是挺酷的但问题在于:CADR值只是衡量中低端空气净化器的主要标准,这类净化器主要只吸附颗粒物。而高端空气净化器除了吸附颗粒物,还能吸附化学物和微生物(包括Sars和H5N1病毒)。——言下之意:小米只是入门级家用空气净化器,但也确实是几乎成本价。衡量一个家用空气净化器不能只看CADR值之外,还有性能指标(包括去除率等),限制指标(包括能效、节能等)以及各种优化指标,风道、蜗轮、除噪等也是技术要点。——言下之意:小米的空气净化效果还需要测评后才能见分晓。而测评结果显示,这货的综合实力也就是配得上它的“良心价”而已。小米的高性价比,是建立在部分借(chāo)鉴(xí)同行的基础上的,当然人家也是为了省研发成本了啦~不要批评人家了啦~~~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WendysChoice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WendysChoice--------------------------------------------------不说这个了我们说说小米给自己做的广告:1. 关于CADR值选择空气净化器的三大标准:过滤效率高、风量大、噪音小,CADR就是用来衡量过滤效率的。按小米的说法,如果只考虑家用空气净化器的核心参数CADR值,千元不到的小米几乎完胜售价元的家用组。与BlueAir 410B接近的CADR值,价格却只要BlueAir的1/7,滤芯也只要149元,实在是让人心潮澎湃。但!是!CADR值只是衡量中低端空气净化器的主要标准,这类净化器主要只吸附颗粒物。而高端空气净化器除了吸附颗粒物,还能吸附化学物和微生物(包括Sars和H5N1病毒)。决定最终空气净化效果的不仅是CADR值,还有单次净化率、空气循环系统动力设计等诸多因素。例如在非典期间所有医院都在使用的空气净化器IQAir,它的单次净化效率在所有品牌中最高。而同样是医用级的Airgle,CADR值连续5年最高,也能过滤Sars、H1N1等病毒。这些都是小米做不到而且暗戳戳没有说出来的。2. 关于智能化设计当然,智能和物联网的装备也使得小米这个入门价净化器显得的格外诱人,但毕竟你买的是一个净化器,而不是一个巨型充电宝啊……总之,即便只是入门级的家用空气净化器,也不能只看CADR值,各种性能指标(包括去除率等)、限制指标(包括能效、节能等)以及优化指标,风道、蜗轮、除燥等都是技术要点。结论:小米确实是行业最低价,但也就只是个行业最低价的水平。-------------------------------------------------------最后介绍几款靠谱的空气净化器。可以来比一比然后各取所需。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大致可分为三类市场:专业组:如IQAir、Airgle,价格上万;家用组:如BlueAir及一些日本品牌,价格;入门组:基本就是2000元以下以及:小米专业组IQAir(专业组)业界资深老大哥IQAir是非典期间每家医院的标配,原本只做医疗级,现在延伸了家用产品线。公认行业老大哥。IQAir HealthPro250 plusne图片来源:价格:14000元左右。优点:单次净化效率最高。IQAir最大的优势就在于HEPA的滤芯等级,通过稠密的玻璃纤维,持久锁住微颗粒物及超微颗粒无,不会重新释放到空气中。超微过滤,无人能及。目前经检测,IQAir是唯一能够过滤小到0.003微米的颗粒物(也就是PM0.003,而不是PM2.5),且洁净效能达99.5%以上的空气净化器,这也是一般家用净化器无法企及的关键原因。能过滤化学有害气体,包括臭氧、甲醛、笨等。瑞士血统纯正,目前只在美国和瑞士生产,分别应对110V和220V电压的国际市场。缺点:110V的代购版国内无法保修,需要使用变压器,可能会对机器产生损害。建议选购220V版本。工业设计不人性化,没有自动调节风量功能,也没有遥控器和液晶屏。贵。Airgle(专业组)专业但低调如果真要比CADR值,那同行内最优秀的当属Airgle,连续五年排行第一,小米要不您来比比?(当然啦,人家小米的价格只是Airgle的1/10哦~)Airgle AG800图片来源:价格:¥12000优点:整机净化效率优秀。前面介绍了IQAir的单次净化效率最高,但是空气净化不是一次性的过程,密闭性上Airgle要优于IQAir,整机的净化效率没有直接的数据支撑,但有理由相信CADR值第一的Airgle丝毫不会逊色于IQAir。医用级别C-HEPA滤网(高端型号配备),同样可以过滤细菌、病毒和化学气体。出风量同行内最高,达811立方米,且风机半径大,降低了噪音。缺点:美国血统,东莞制造,价格也并不便宜,基本款都是万元以上。目前经销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少数几个大城市以外,没有线下购买、维修和保养渠道。家用组BlueAir(家用组)国内知名度高很多人了解到BlueAir是一个瑞典高端空气净化器品牌,但目前国内行货都是在深圳生产。它一直以CADR值世界领先(并非第一哦)为卖点,而且相比IQAir和Airgle,BlueAir的价格便宜很多。Blueair 510B图片来源:图片来源:价格:¥6000优点:结合静电集尘和HEPA滤网两种技术,因此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CADR值。缺点:静电集尘会产生臭氧,在有些国家单纯的静电集尘技术已被禁用。中低端空气净化器中的头牌,山寨货、假货太多。包括滤芯……果壳小蛋:科技界新秀果壳也有自家的空气净化器,叫做“果壳小蛋”。果壳的官方数据称,小蛋的CADR值为550,高于小米的406,如果按40平米计算,每小时完全净化房间空气5次,售价1984元。果壳CEO姬十三说:“它的性能胜过市价1万4千元的IQAir,每小时出风量550立方米。” 这里并没有说明性能具体是什么,但如果仅是后半句的出风量的话,并不具备说服力。但是小蛋好看啊!小蛋情怀卖得好啊!长得像EVA的小蛋就是深得科技青年的心啊!-------------------------------------------------------------总结一下,每家都只说自家最擅长的核心指标,单次最强的说单次,CADR值最强的说CADR值,但最具参考意义也最综合的“整机净化效率”却没有横向数据支撑,对消费者而言只能各取所需。小米的超高性价比加智能体验,可以说给所有空气净化器,尤其是中低端品牌,一个强有力的下马威。也变相告诉了消费者,入门级净化器真的只要这么便宜!虽然它的营销真的做得不厚道……一款入门级净化器,脸皮得多厚啊才敢把把自己和家用、医用级的专业空气净化器放到同一个层面上做比较……真正的净化效率可以参照 知友 的回答。
————补充感谢各位对答案的关注,特别是愿意花费时间在评论里讨论的各位,无论你是支持或是反对,我都是万分感谢。————昨晚思路太散漫,话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对于前段时间果壳的十五言抄袭,优酷的少年不可欺抄袭,各位展现出了令人振奋的愤怒。而对于这个事件,各位尺度就宽了不少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十五言各位不用,少年不可欺不是自己的作品。人人都希望用更少的代价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这没有错。但这不是抄袭,或者接受抄袭产品的借口。我是在害怕大公司就此被冲击失去市场吗?不是。我是害怕抄袭者没有惩罚甚至是警示而越来越肆无忌惮吗?不是。我是害怕我自己,或者,姑且我再代表一下现在对这类事感到愤怒的人。怕我们麻木,冷漠,直至接受。————说一些题外的…————我和一个人米粉朋友谈起了这个事。【你看这个和那个XXX一模一样呢!(附上链接)】【5499……咱家小米899!全白还更好看!】————我突然感到一点愤怒。愤怒于同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他面对像素级的拷贝毫不在意。然后我更恐惧。我很害怕,害怕我自己努力做出来的一点点成就被别人挥手就复制走了。就像他们在学校时复制设计,复制论文。c+c,c+v。我更害怕,人人都对此从一开始的拍案而起,愤怒,到激动,平淡,漠然,甚至习以为常大为推崇。就像是发现了一条成功的捷径,借着这样那样的名义,做着苟且的抄袭。我知道,没有人,在这里,在知乎,在中国,没有人可以阻止这款产品大卖。历史就像从前一样,我们呐喊,然后我们抢购。我好怕。最后我也这样,漠然的看着,甚至微笑着。吃人
作为空气净化器行业的先驱从业人士,以及家电行业最早的从业人员,以及老员工,我的第一感觉是,互联网行业的人士真厉害啊,家电行业哪些腐朽的(如某空调大姐)恶势力,终于有人出头来教训他们了。不明白楼上哪些无名的火从何而来?如果是业内人士,特别哪些某某air,你们心中有数,自己的天价机器,其实真那么值钱吗?如果是消费者,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空气净化器只要有好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有好的换气效率,保证使用优质的HEPA和活性炭,899和万元净化器,没有本质的区别。小米这个,美得让消费者有购买欲,从结构上看,有可靠的性能,而且足够便宜没有购买压力,如果你真的需要一个净化器,安慰一下(其实空气净化器的作用毕竟真的有限度的)自己对空气质量的恐慌,这个真的是不二之选。
我也来说几句。要看空气净化器全面、客观、科学比较的,请上,国内的评测大多数是垃圾,少数有参考价值,但是没一个能比得上这个网站的。具体到小米这台空气净化器,抄袭的部分已经有很多人讨论,我就不废话了,总之两个字,无耻。我主要来说说虚假宣传(其实也是很多中低价空气净化器广告宣传的通病)。首先,全新活性炭状态下的甲醛吸附能力对家用的价值为零,因为它对甲醛无法实现化学分解,甲醛吸附饱和后很快就会脱附)。具有化学分解能力并且已经商业化的只有高锰酸钾(IQAir、Austin Air、Honeywell)和碳载铂(亚都),并且要有数公斤的含量。其他的基本可以认为是虚假宣传,包括大金的流光能和各种什么光触媒(原理上可行,但没有足够的紫外线和停留时间,根本起不到作用)第二,椰壳活性炭是活性炭里的中低档品种,而煤质活性炭密度更高,在相同体积下表面积更大,属于高档品种,IQAir用的就是煤质活性炭。第三,除了IQAir(可能还有Airgle,不了解这个品牌)之外,其他各家的空气净化器都无法达到它们宣传的过滤效率,主要就是滤纸和滤芯框之间的泄漏、滤芯和机器外壳之间的泄漏。从我的经验来看,Honeywell 18450是其中相对较好的,一次过滤效率97%,夏普的FU-GB10密封要差很多,一次过滤效率大约90%。小米为了降低成本,把抄袭对象的软质滤芯外框换成了硬质材料,必然导致泄漏量增加(同时也提高了风量,使CADR看起来更好看,许多空气净化器在这方面做手脚,包括Blueair)。最后是Balmuda和小米的共同问题。一般空气净化器都把活性炭滤芯放在HEPA前面,而这两者都把活性炭滤芯放在最后,碳颗粒存在很大的二次污染风险,“像素级抄袭”,不要把别人的缺点也抄来好吗?还有比表面积和表面积傻傻分不清楚之类的这些问题,我就不一一吐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lueair空气净化器50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