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查找国外一个建造师国外承认吗的名字,但我只有一张图片,能找到么?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qingbin5498 发表于
用身份证上的名字就好了。身份证用的多,可以解释的,那叫曾用名!
不知道派出所开的证明有没有用?
我也一样 到户籍所在地 开具一张证明&&证明毕业证的姓名是曾用名就可以了
就怕以后注册有问题
重新报估计不行,身份证号码只有一个。可以找毕业学校出个证明,说毕业证名字弄错,以身份证为准。更好的办法是找现场审核的老师给个可以通过审核方法。
二级也是这样报的没事呀,一样注册
我也正在为此类的事情纠结着呢!学历证上的名字与身份证上的名字同音不同字的。
看看这个:(佺、全)。不知道以后有没有麻烦。
xfxqh 发表于
我也正在为此类的事情纠结着呢!学历证上的名字与身份证上的名字同音不同字的。
看看这个:(佺、全)。不 ...
同病相怜呀
比我的麻烦还要小一点,我是改身份证号了,身份证号不一样,派出所给开了个证明,不知道管用不
最好在户籍里加个曾用名,喊派出所打个证明就行了
大家网旗下精品网课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我们要招几名建造师,深圳市航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可以合作吗?朋友介绍的_百度知道
我们要招几名建造师,深圳市航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可以合作吗?朋友介绍的
提问者采纳
我公司月升资质找要几建造师都提供挺
提问者评价
那放心了,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建造师待遇.公司福利何
你是哪里的人啊?
一级还是二级的?
前几天找他们要了几名咨询师,提供人才还挺快,服务态度也好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藏”与“抖”的游戏——《没有名字的东西》课堂实录
“藏”与“抖”的游戏
——《没有名字的东西》文学课堂教学实录
昨天在杭州讲了一节小说欣赏课,维·苏·奈保尔初试啼声的成名作《米格尔街》中的第2篇:《没有名字的东西》。
我永远的惯例:我的每一堂公开课都必须是处女课,就是说,从来没在外面讲过,并且也没在自己的学生当中试讲过(这样才能保证我的激情完全不被消磨。处女座的人讲究比较多,哈哈);另外,讲课之前绝对不见学生,不给预习题,尽量保持课堂的原生态和家常味。这次依然如此。这是一个课外文本,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才备好课(之前天天追连续剧《红高粱》),文本是事先发到活动主办方由他们自己印发给学生的。上课前我问了学生,得知文本是前一天晚上发给他们的,学生自己读过一遍。
这堂课响应会议的主题要求,定位于“文学课堂”。所以我的目标预设是:引导学生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独特性,并激发学生对《米格尔街》的阅读兴趣。
我在《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一书中说过,文学的本质功能不是解决,而是理解。甚至,文学并不负责给予界限分明的理解和判断。它的主题往往是丰富多元的。界限分明地判断好坏对错的,是道德教材和政治课本。小说不是,小说是一面镜子,它以特殊的角度和眼光,让你看见真实的人生。真实人生是复杂的,小说忠于人生的真相。
整个课堂的推进,基本完成了我的教学计划。
令我遗憾的是,话筒前两分钟有小小的声音,接着就时有时无,后来我索性弃而不用,“徒”口讲完了全程。我自己带了录音笔,但录下来的音频听不清学生的发言,只能努力凭记忆边听边猜,我自己的声音尚可辨识,过程中有摄像,但因为没用话筒,录像的音效估计也够呛。祸不单行,我的课件由于活动现场的电脑系统版本低不支持,我设计好分步显示的提问都被整批发送了,对于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实在有点小郁闷,呵呵。
我刚下课,《课堂内外》的主编兼创新作文网总监的王劲先生就来到我面前对我说:“您讲得真好!以后能向您约稿吗?”然后递给我一张名片,并要了我的电话。一位中科大的高材生说,这是他人生中听到的最精彩的一节课。
上完课我就跟十年未见的故友(男闺蜜哈)以及我们学校的一个语文老师一起到另一个会场去听一节初中的课,坐在会场我忍不住还在想自己的课,怎么想都觉得少了些什么,不满意,挺纠结。直到收到神仙姐姐、著名作家张丽钧教师发来的微信:“真棒!真正一堂文学的、生命的、哲学的、美学的课!这样的文本,一般人不敢选。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附有波普的魂。被动的丧失,主动的摒弃,时时刻刻都在惊心动魄地发生着。盗梦者可以是他人,盗梦者也可以是自己。芳芳,你对人性与生活的终极追问让每一个听者终生难忘!”并且告诉我:“吴老师(吴思敬先生)和顾老师(顾之川先生)都夸你呢!”姐姐的鼓励,让我的郁闷纠结得到了极大的舒解。
评课的时候,张鹏举先生也说我的课“充满了教学智慧的张力”。&
后来又收到当时听课的萧山十中的一位网名叫鲍可鲍非常鲍的学生发给我的微博私信:“老师好,我是萧山十中的学生,微博搜了你的名字看到你的微博,很幸运!!我就是那个说波普因为妻子改变生活状况承担家庭责任的那位同学。听了你的课,对小说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我语文不是特别好,所以以后还想请教你在答阅读题的时候怎样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不让自己存在误差,不对,偏差。”
看来学生在这堂课上还是有收获的。
但是我自己总感觉缺少了些什么。
看我的教案,除了时间关系我略掉了一处讨论之外,其他都完成了,也比较顺利。
缺少了什么呢?
我仔细省悟,发现了问题所在。
缺少的是最重要的东西:我自己最充沛的激情。
备课的时候我心潮澎湃,讲课的时候基本在走过场。也许别人看不出来我的激情不够充沛,但我自己十分清楚我投入了多少。
这不是我要的效果,也不是我读到这篇小说时最初的感动。
然而,我的激情都去哪儿了?
再仔细省悟,我发现了原因:
一、有话筒的音效,类似于在电影院看电影,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没话筒的音效,类似于在办公室电脑上在线看一部电影,人物情节完全相同,音效不同的话,感觉也会大大不同。
二、公开课和电影、相声一样,是一种“藏”与“抖”的游戏。善于适度的“藏”,精于适时的“抖”,有了悬念跌宕,整个课堂才会风生水起。
所以我习惯于在学生来到之前打开我的课件,让它停留在第一页,在音乐声中等待学生入场,然后进入教学,学生不知道我下一步要干什么。
但是昨天的课件,我打开之后音乐没有声音。我向工作人员求助,他告诉我,先关闭课件,然后关掉之前的暖场音乐窗口,再重新打开课件,就有声音了。
我照做,果然如此。但是,这个过程让学生看见了我下面的幻灯片内容。所以当我导入提问时,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一个索然无味的拙劣开场。
还有后面设计的分步提问,到了现场的电脑上,分步的功能不支持,被整批发送了。譬如概括小说的情节,本来想让学生按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一步一步概括,边概括边显示字幕,不料点击幻灯片的第一步,就把全部的字幕一次性显示了出来。概括小说情节这个环节,等于我替学生包办了。然而这并不是我的初衷。科技让我变得如此被动(早知如此,这一环节不如就用板书,我原本就是设计了要用板书配合课件的),只好问学生:“你们觉得老师这样概括行不行?”学生说可以。于是进入下一步。
这样的整批发送,既让课堂缺少了悬念和层次,又让老师显得包办代替,自己的感觉首先就糟糕了起来。
事实上公开课就是一种“藏”与“抖”的游戏。前面“藏”得聪明,后面才能“抖”得漂亮。
张鹏举先生所说的“充满了教学智慧的张力”,也许就是源于我之前苦心设计的“藏”与“抖”,可惜由于电脑的问题,效果大打折扣。
下面看看我的课堂实录(根据音频中能听清的内容和回忆整理),我会穿插我的设计意图和修改过程的说明。
《没有名字的东西》课堂实录
执教:熊芳芳
学生:萧山十中高三10班
师:有人问过海明威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伟大作家呢?”你们猜海明威怎样回答?(笑)刚才你们已经看见了……
生(齐):要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师:对(点击幻灯片),他说需要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的作者奈保尔就给了这句话一个最好的注脚。我们来看一下,他在《作家看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点击幻灯片):
直到大约六七岁前,我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外婆家,在特立尼达的一个乡间小镇上……十六年后在伦敦,有段时间我情绪低落,开始觉得我永远也无法走上作家之路。我想到了那条街上和街上的人,他们让我写出了我的第一本书。
我从我的过去而来,我就得写我所来之地的历史,写那些被遗忘的人。
  ——奈保尔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这条街叫什么名字呢?
生(齐):米格尔街。
师:太聪明了,对,米格尔街。米格尔街是一个岛国上的一个最贫困的街道。而这个岛国特立尼达呢,是一个先后沦为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殖民地的小国家。所以这个国家本身就多灾多难,而这条街呢,又是这个国家最贫困的一条街道,所以,作者奈保尔从小就在这样一个贫民窟里面生活。这样一种糟糕的童年,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人生的一种负债,但是对于作家来说却恰恰是一种收入。所以我们看到(点击幻灯片),诺奖评委会这样评价他(插问:他是哪一年获得诺奖的啊?生齐:2001年)——
他童年的街头生活为他定下了基调。
  ——诺奖评委会
而我们中国著名的作家阿来对《米格尔街》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
最起码从《米格尔街》这本书来看,奈保尔就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荣誉。后来终于读到这部小说,一口气读完,不免有久违的如醉如痴之感。
&——作家&阿来
(教者按:这种导入的方式,我是经过反复思考,排除了几种方案之后最终才确定的。因为它是作家、作品、小说、人生等多种因素的关联点,是上述多个概念之间的一个核心的交集,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这部小说同学们之前有没有接触过呢?有没有了解过呢?
(生均摇头)
师:哦,没有。其实我接触它呢,也是前两年的事情。好,我们说,这是一篇小说,大家已经是高三的同学了,对小说这种体裁,大家有什么样的认识和了解?有一点说一点。
(教者按:文学课堂,就要突出文学体裁的特征。学生已经高三了,可以考查一下他们对小说的基本了解,并顺势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小说的核心要素:人物。)
一女生:小说要有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
师:哦,要有故事,也就是说,小说是有情节的,对吧?(生点头)还有吗?
一男生:小说很虚幻,但是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些真实。
师:哦,很好,这就是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的关系。小说往往是虚构的,但是它能够反映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一面。《米格尔街》是由17个短篇组成的一部回忆录式的自传体的小说系列,基本上是他自己真实的生活,但是里面还是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所以,小说是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的真实。这位男同学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一女生:我觉得小说有时候是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情感,有时候是自己童年的经历。
师:很好,小说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或者折射出作者的人生经历。每一部作品,都会凝聚着作者自己的情感或意旨:他要向我们说什么,他是用故事来告诉我们的。文学大师王鼎钧说:“小说表现人生,故事就是人的欲望、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瓜葛。”那么,《没有名字的东西》这篇小说,它提到了哪些人物呢?
(教者按:学生对小说的了解是比较到位的,而且,他们的回答并不是概念式的知识记忆,而是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很鲜活,这样的回答,我非常喜欢。)
二、人物、情节与主题
生:波普。
生:鲍嘉。
生:哈特。
生:波普的妻子。
生:伊梅尔达。
师:波普的妻子和伊梅尔达是……?
生(笑):一样的。
师:同一个人是吗?
生(齐):是的。
师:好,还有呢?
生:园丁。
师:园丁在小说中是波普的什么?
生(齐):情敌。
师:很好,还有谁啊?
生:“我”。
师:对,还有呢?
生:爱德华。
生:当地法官。
师:哦,有提到。是不是还有埃多斯啊?埃多斯是一个马车夫啊。还有“我”的母亲,也是稍微提了一下。好,那么,这么多的人物,主人公是谁啊?
生(齐):波普。
师:哦,很好。现在,如果我是一个外乡人,而你呢,就是生活在米格尔街上的一个本地人,你可以自选一个身份,你可以是刚才我们所说的这所有人物其中的一个,我这个外乡人现在来到了米格尔街,我要找波普,我要向你们打听这个人,你会怎样来向我介绍这个波普呢?(点击幻灯片:我找波普……)
(教者按:提问往往需要对答案做一个转换,转换的目的在于带出更多的东西,也就是类似写作中的“以一当十”。起初的波普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第一念是这样提问,但显然这样的提问极为平庸,毫无艺术可言,无法刺激学生的神经。而且,这样的提问太平面了。于是我化平面为立体,让学生以米格尔街上的一个人的身份来向我这个外乡人介绍波普,这样,波普的形象出来了,其他角色的形象以及他们跟主角之间的关系,也出来了。故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瓜葛,所以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把握也必须放在人与人之间来进行。)
一男生:波普是一个天天早上端着朗姆酒在人前炫耀的人。
师:你是以谁的身份说?
生:哈特。
师:好,哈特眼中,波普是一个很爱炫耀的人。
一女生:我以“我”的身份来说,波普是一个整天在那儿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的木匠。
师:以“我”的眼光来看,他真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木匠吗?
生:嗯,不是。因为他总说他在做一样没有名字的东西。
师:哦,他从来没做过一件像样的、正规的、有用的东西,对吧?好,请坐,还有吗?
一女生:我以那个园丁的身份来说,波普是个没用的男人,老婆都被我抢走了。
(生齐笑)
师:哦,你是以他的情敌的身份来说的,说他没用,怎么没用啊?
生:因为他总让老婆出去赚钱,他自己不干活儿。
师:哦,靠老婆养家。所以老婆被抢走了,他活该,是吧?
生(笑):嗯。
师:好,从刚才同学们向我的介绍,我们会发现,波普这个人,他自称是个木匠,但他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像样的东西,他总是做那种没有名字的东西,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他养不活老婆,结果导致老婆跟别人跑了。那么这样的一个波普,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齐):诗人。
师:他总跟“我”谈什么样的话题啊?
生(齐):生死啊,工作啊……
师:哦,全是这类严肃话题,人生的终极问题。那么这样的一个波普,后来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齐):有!
师: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改变了他?他经历了什么呢?我们来概括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就是小说的情节(点击幻灯片,打算出示“情节”二字,不料全部的情节概括字幕全都出来了,小恍惚了一下)……好吧,这个课件不支持,一下子全都出来了……波普的人生经历,我这样概括,可以吗?看一看,可不可以?
悠闲自在,诗意栖居
妻子背叛,与人私奔
寻妻无果,殴伤情敌
偷盗发家,妻子回归
被捕入狱,脱胎换骨
故事的开端,波普过着悠闲自在、诗意栖居的生活;但是后来呢,妻子背叛他了,与人私奔;于是他去寻找妻子,妻子不跟他回来,他便把情敌给打伤了;然后他就做了人生当中最宏大的一件事情(生:偷盗),对,偷盗,偷了好多好多东西回来,把家里装饰一新:“家里什么都有了,老婆你回来吧!”然后老婆就真的回来跟他过好日子了;结果后来呢,东窗事发,他被捕入狱,最后,他脱胎换骨,变成了另一个人。刚才我们说,在“我”的眼中,起初的波普是一个诗人,到最后,波普在“我”的眼中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暴躁的人。
师:最后。最后他成了什么样的人?
生(齐):真正的木匠。
师:对。他最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木匠。(点击幻灯片:在“我”眼中:诗人→木匠)那么在哈特的眼中呢?他起初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齐):傲气。
师:嗯,而且因为他从来不跟哈特他们一样,喝酒,打人,所以哈特还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一女生:娘娘腔。
师:对,一开始他们觉得波普是娘娘腔。到最后他们却都觉得波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生(大声,齐):英雄!
师:英雄。对(点击幻灯片:在别人眼中:娘娘腔→英雄)。从娘娘腔变成英雄,这个变化可真大。波普的转变,是由于什么样的契机?是什么改变了他?转变的契机是什么?
王鼎钧说过这样一段话(点击幻灯片):
人物在面对阻碍冲向前去的时候最能显露个性,最能引起读者关心。阻碍使故事曲折。阻碍可能来自环境,可能来自另一个人,也可能来自自己的内心。
——王鼎钧
那么,波普转变的契机是什么?用这段话中的一个词回答我。
(教者按: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情节是解读人物的突破口。冲突是情节的核心,人物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深处的需要,只有在冲突中才被“逼”出真相。就像一只杯子,如果平平稳稳地立在桌上,你在远处不一定能看见它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一旦它被人失手打翻,里面的东西流淌出来,洒在桌上,你远远地就能看见。所以,一旦生活突然被打翻,人物的精神世界瞬间就会历历在目。)
生:环境。
师:环境?
生:内心。
师:内心?
生(大声,齐):另一个人!
师(笑,生亦大笑):另一个人?我说的是转变的契机,不是转变的动力。契机就是一个转折点,是什么东西让他有了改变的必要与可能?
一女生:阻碍。
师:对。很好。生活中的阻碍。对波普来说,他生活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呢?
生:老婆离开他。
师:对。这是他的阻碍。面对这个阻碍,波普的表现是什么呢?当他的人生一下子被全盘打乱,波普做出了几次改变?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波普的老婆跟人跑了之后,他首先是什么样的反应啊?
生:酗酒。
师:还有,发火想要怎么样啊?
生:打人。
师:对,他变成这个样子了,这个样子的波普在哈特他们眼中,恰恰怎么样啊?
生:是条好汉。
师:嗯,是条好汉,他因此一下子就被大家接纳了,大家再也不说他傲气啊,娘娘腔了。好,这是第一次的改变。但是他发现这样的改变于事无补,整天在家里酗酒,发火,打人,都无法让老婆回来,所以下一步,他做了什么啊?
生(齐):把老婆找回来。
师:对,去找!但是老婆不肯跟他回来,于是他迁怒于情敌,把情敌给打伤了。这个时候的波普,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生活中的阻碍呢?无论是酗酒、发火,还是打伤情敌,这都是暴力的手段。(板书:暴力)他从一个诗人、一个“娘娘腔”,从一个很温和的、诗意栖居的,关心生死啊工作啊这些人类终极问题的人,变成了一个暴力的人。这是第一次改变。然后第二次改变呢?
生:偷盗。
师:对,偷盗。(板书:偷盗)他偷了很多的东西回来,然后让老婆回来跟他过好日子,这既是违背法律的一个事件,同时对于妻子来说,他的这种行为也是一种什么呀?
生:欺骗。
师:非常好。这是一种欺骗。暴力,偷盗,这些算不算是他真正的改变呢?
生:不算。
师:对,不算,真正的改变在最后。他终于开始怎么样了呀?
生:做木匠活儿。
师:对,他开始做那些有用的东西、有名字的东西了。都是些有着什么样的名字的东西啊?
生: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
师:对,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改变。这最后一次的彻底的改变,动力来自哪里呢?环境?另一个人?自己的内心?还是命运?
生:命运。
生:另一个人。
师:谁?妻子,是吗?真的是妻子改变了他?我们来看,妻子在背叛之前,波普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悠闲自在。
师:悠闲自在的诗意的生活,什么也不做,是吧?好,妻子背叛,跑了以后,后来他用欺骗的手段把妻子骗了回来,这个时候波普有没有说:从现在开始,我就好好做事吧!有没有?
生(齐):没有。
师:他妻子回来以后,他是怎样做的?
生(齐):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活。
师:在哪一段啊?
生:63段。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遍好不好?……不只是63段这一段吧?从62开始就有了是吧?
生:是的。
师:好,我们把62段和63段一起读一遍吧。
(生齐读)
不过,我不在乎哈特怎么说。我很高兴。又能看到波普早晨擎着朗姆酒站在外面,用手指蘸蘸酒同熟人打招呼,我又能问他:“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并得到那熟悉的回答:“哈,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样没有名字的东西。”
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样没有名字的东西上。他又停止了干活,他妻子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
师:妻子被他欺骗回来以后,他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他有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
生:没有。
师:没有。他为什么变不了呢?为什么妻子跟人跑了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呢?为什么变不了?有这么难吗?
一女生:因为他觉得那些都不重要,自己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师:什么样的感觉?
生:自己的一种想法。
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吧?
生:我觉得这是他自己的一种人生乐趣,他对别人的想法和看法不在乎。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他对别人不在乎啊?(板书:对别人:不在乎)
生:65段,“但是现在波普不在乎了”。
师:哦,别人很难影响到他,别人对他的态度,他不在乎。对于别人,他除了不在乎,还有什么样的态度?当别人误会他用朗姆酒来炫耀,说他很傲气的时候,对别人的误会与批评,他是什么反应?
生:波普说:“孩子,早晨太阳刚出来,天还有点凉,要是知道你一起床就能出去走走,一边晒太阳,一边喝点朗姆酒,你会觉得很舒服。”他不生气,也不介意。别人的评价,他没放在心上。
师:哦,对别人的误解与批评,他毫不介意,是吧?(板书:不介意)甚至,当他妻子跟别人跑了之后,大伙儿都来安慰他,陪他一块儿喝酒,并且鼓励他去找别的女人的时候,他发现了什么?
生:大伙儿对他的接纳与亲近,他本来是期待的,但是他发现,他得到之后,并不像自己预期的那样喜欢。“现在他好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波普并不真的高兴。这友谊来得太晚了点。他发觉他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喜欢那帮人。”
师:嗯,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喜欢。(板书:不喜欢)也就是说,对于别人,他的态度是什么呢?不介意,不喜欢,不在乎。也就是说,别人的看法是无法左右他、改变他的。而妻子的背叛,也没能真正改变他,那么波普自己内心有没有想过要改变?他整天在做那些没有名字的东西,他有没有想过要换一种活法?
生(齐):没有。
师:从来没想过?确定?注意小说的细节。他自己主动地从内心里想要去改变,一次也没有吗?
一女生:有过。他让我帮他写招牌。
师:非常好,说说。
生:波普让我给他写招牌……
师:非常好。波普曾经让“我”给他写一个招牌,这个招牌上,他把自己定位为什么样的身份的人?
生:建造师及承包人、木匠、家具师。
师:哇,一下子给了自己四顶帽子,四种头衔,这个细节,透露出了什么?说明了波普内心里还是有一种什么样的渴望?
生:想要一个身份。
师:对,他想要给自己一个身份,他想要给自己的生命一个命名(板书:为自己命名),我是一个建造师,我是一个木匠,我是一个家具师,是一个承包人。他为自己命名,但是偏偏呢,他又做那些没有名字的东西。这不是一种矛盾吗?就好像你们整天发誓:我要考取清华大学,我要成为清华学子,但是你又整天不学习,不做作业,上课不听讲,睡大觉,回家就玩儿游戏,这个矛盾,怎么去理解它?
(教者按:这一组矛盾,就是作者的“藏”,发现了这一组矛盾,就要在教学中也设计一个“藏”,为后面的“抖”做铺垫。)
一女生: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生齐笑)
师(亦笑):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根源在哪里?
生:没有足够的动力。
师,嗯,波普虽然也有理想,但是他更喜欢享受当下的这种生活,很悠闲,很轻松,所以,他做这种没有名字的东西,其实是因为他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板书:有意思)有意思的人生,有意思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也经常鼓励“我”:要做东西,就要做没有名字的。因为这样的生活比较有意思。可是他又想要为自己命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人,想让自己能够被身边的人所认同,所接受,他想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又是在追求什么呢?
生:个人价值。
师:对,他希望自己的人生除了有意思以外,还能够有价值,有意义。(板书:有意义)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他的生命当中出现了矛盾,有意思和有意义之间出现了矛盾,他喜欢过有意思的生活,所以他爱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像样的、有用的,甚至连自己的房子,那个小工棚,他都没能把它做完整,他连个安居的环境都没有。但他又希望别人对他有一个身份的认同,他想要自己的生命能够有意义。所以他是有这种期待的,可是到最后他都没能由于自己内心的动力去实现和完成这个最后的转变。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彻底改变了他呢?自己的动力也不足够,环境当中别人的评价他也不在乎,那波普最后彻底转变脱胎换骨成了真正的木匠,那个动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生:被捕入狱。
师:进了监狱就能成才了?
生:失去了自由。
师:失去了自由没事儿干,在那儿就必须得学本事?没事儿干就干正事儿了?
(学生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师:我在来杭州之前啊,发过一个微信(点击幻灯片):
其实这篇《没有名字的东西》,是我两年前,给我的高三学生讲现代文阅读的时候,遇到的一道题。这个汪俊成呢,是我上一届高三毕业的学生,他考到了暨南大学,学编导。我发了这个微信后,他就在后面评论说:“讲波普先生吗?”我就很惊奇,说你怎么这么聪明呢。
他说:“因为那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人,被环境改变了自己曾经所一直坚持的东西,就像中国的教育一样,每个人都得有同样的价值观。”
他说的这个主题,正是我在给他们讲这个现代文阅读题的时候,我们共同所感受到的东西。但是,等我读完了《米格尔街》整部小说,读了《没有名字的东西》全文以后,我才发现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现代文阅读题里面啊,它是有删节的。题目所用的这个小说是有删节的,它删掉了这一部分的情节(点击幻灯片):
至于阿姨……
哈特说:“他被判了多久?一年?就算表现好提前三个月释放,那也还有九个月。我断定她顶多守三个月的妇道。过了这段时间,米格尔街就不会再有伊梅尔达这个人了。”
但是伊梅尔达再没离开米格尔街。她不仅继续干着厨娘的活儿,还开始帮人熨洗衣服。街上没有人因为波普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而感到遗憾,毕竟这种事大家都有可能去做。他们只是可怜伊梅尔达一个人还要坐守空房那么久。
我们看一下,有这一部分的情节和没有这一部分的情节,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原来读的时候,是没有这段内容的,等我读到原文的时候,我才发现有这段内容。你觉得最终改变波普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教者按:这里也是一组“藏”与“抖”。正好有现成的素材——跟学生的微信对话,顺手就用上了。在删节的情况下,主题被简化了,我们只能读到这一单纯明确的主题,然而作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这种肆意删改的行为,在语文教材的编选中,实属常见。所以叶开老师才会对语文教材大批特批。)
一女生:爱情的力量。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在她丈夫坐牢期间,她没有改嫁,也没有再去找那个园丁,波普被妻子的行为感动,所以下决心要为家庭着想,学会承担责任,改变生活状况,让妻子将来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师:很好。你觉得是爱的动力。要知道,米格尔街的女人们,其中有一个典型啊,叫劳拉,她跟七个男人生了八个孩子(生一齐“哇”了起来)。在米格尔街这个地方,到处充斥着酗酒、暴力、流浪汉、成堆的垃圾、群聚的赌博者、乱跑的孩子,又脏又乱,又穷又苦。一个女人要独自在那种地方生活下去,是非常难的。而这个女人,这个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现在却愿意为他独守空房那么久,这种感情是极为难得的。所以,我也相信这位同学说的,是爱的动力改变了他,彻底地改变了他,让他脱胎换骨。正是因为他的妻子的这种忠诚的守候,给了他足够的动力。所以,波普第三次的改变,也就是最后真正的改变,是牺牲(补全板书:牺牲)。他牺牲了自己“有意思”的生活方式。现在的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他是被他妻子的爱所感动。所以才有了力量为他的妻子去做一个彻底的改变。那么,我想请一位同学以他妻子的视角来说一说,她为什么突然就变得如此忠诚了呢?以前在身边都守不住,现在波普都蹲在监狱了,她却“再没离开米格尔街”,“不仅继续干着厨娘的活儿,还开始帮人熨洗衣服”,为什么?是什么东西感动了她,让她愿意为他坚守呢?
一女生:因为她看到波普在她离开之后,他为了挽回她,尽了自己的一切所能。
师:很好,波普不只是尽了自己的一切所能,甚至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外,所以她也愿意尽自己的一切所能来守候,所以我们会发现,当爱呼唤爱,这个时候,波普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这一次的改变才是真正的为爱而牺牲。我们知道“牺牲”这个词在古文里面是指什么呀?
生:祭祀用的。
师:对,祭祀用的供品。献给神灵的祭祀的供品。我们会发现,这个时候的波普,他在用自己的自由,为爱情献祭(板书:用自由为爱情献祭)。他就好像在对他的妻子说:我把我的自由交给你,我把我的人生抵押给你,我把我的快乐也抵押给你,我甚至把我的尊严也抵押给你。为什么呢,因为我爱你。对,就是这样。所以当我们发现,他被他的妻子的爱所感动的时候,他才发生了质的改变。这种改变并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它是一个发生在我们内心世界里面的最微妙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发现,命运是什么东西呢?我总结了一句话(点击幻灯片):
最在乎的人+自己=命运
你最在乎的人,加上你自己,就等于你的命运。
所以廖一梅,不知大家熟悉不熟悉,几年前她有一个话剧作品,相当风行,叫《恋爱的犀牛》,她的另一本话剧《琥珀》,其中的男主角叫高辕,他本来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他曾经说(点击幻灯片):
“生命是一个游戏,我不愿面对这个世界,我要跟它保持距离,我要像一个熟练的老手那样掌握世界,在它面前保持无动于衷,不失理智,无论生活在我面前搞什么花样。”
但是当他爱上了小优之后,作品的结局是,高辕对小优说:“因为你,我害怕死去。”
所以我们总是会因为害怕失去我们最在乎的人,我们才会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高辕是这样,波普也是如此。
那么是不是我们所爱的那个人真的特别值得我们去爱呢?对此,廖一梅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爱是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人真正值得倾其所有去爱。但有了爱,可以帮助你战胜生命中的种种虚妄。”(廖一梅)
所以,一个没有爱的人生,既不会有意思,也不会有意义。
波普如果失去了他的妻子,他的生命就可能变得既没有意思,也没有意义。所以他最后有了一种动力来改变。
(教者按:这里也有“藏”与“抖”。波普的改变,经历了几个阶段,前面几个阶段都是“伪”改变,可见一个人的改变是相当难的。尤其是一个超脱世俗、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人,要改变自己,除非是有内在深刻的灵魂需要。这种灵魂需要,与时代社会关系并不太大,它更多的是关乎人性,关乎生命本身的奥秘。但是我们常常将人类的命运简单归因于时代和社会。这也属于米兰·昆德拉所说的“简化的旋涡”。)
那么这种改变,你怎么样去评价它呢?你觉得这种变化好还是坏?
师:完全好,纯粹的好,没有一点儿不好的?
生:也不是。
师:好,说说你们的意见?
一女生:放弃了太多自己,放弃了太多自己的东西,(无法形容的痛苦纠结的表情和左右为难的撕裂的语气)太那个了!(生齐会心地笑起来)变得不像原来的自己了,没有了自己了!
师:哦,失去了自我。也会有痛苦和失落。那么,哈特那帮人怎么评价他的改变?
生:英雄。
生:是条好汉。
师:甚至引以为荣,打心眼里佩服,觉得他“比我们都强”,是吧?那么,“我”怎么看?用文中的词来说。
生(齐大声):“伤心”。
师:对。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整天做那些有名字的、有用的东西,他再也不像个诗人。那么,你怎么评价他的改变?除了刚才几位同学的见解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一男生:我觉得一个人的改变,应该是发自自己内心的动力,而不应该是为了别人而改变。为别人而做的改变,很难真正持久,也很难真正快乐。
师:说得很好。到底波普的这种改变是好还是坏呢?其实我也没有答案。我们来看看作者有可能是怎么看的(点击幻灯片)。
他在他的《大河湾》的一开篇就写下这样一句话:
“世界如其所是。人微不足道,人听任自己微不足道,人在这世界上没有位置。”
同样在这篇作品中,他还说过:
“无论时运好坏,我们都清楚自己是可以牺牲的,我们的辛劳随时可能付诸东流,我们随时可能被击得粉碎”
人只要来到了这个世界,人被这个世界破坏是必然的。世界按照它自己的样子和步伐向前行走,是我们无法阻挡的。所以,不光是波普变了,“我”自己最后也变了。正如哈特所说(点击幻灯片):
哈特说:“生活真他妈的活见鬼。你明知道麻烦要来了,可你他妈的什么事也做不了。你只能坐下来,望着等着。”(《母亲的天性》)
“我”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呢?(点击幻灯片)
很久了,也不过只有三年。在这三年中,我长大了,学会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我不再希望成为埃多斯那样的人了。他太瘦弱了,而且还那么矮小。泰特斯·霍伊特是那么愚蠢和乏味,没劲透了。一切都变了。&
哈特进监狱时,我的一部分也随之死掉了。(《哈特》)
之前的“我”,看谁,看什么事,都觉得很有意思,甚至会因为羡慕而去效仿他们,但后来的“我”也变得习惯于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世界。所以每一个人在生活之流中,都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然而正如三毛的一句话:“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后来的“我”,也变得跟他们一样,找女人,喝酒,抽烟(点击幻灯片):
第二天晚上,我又去了那个俱乐部,而后又去了多次。
我们搞了些疯狂的聚会,带着朗姆酒和女人到马拉卡斯海湾彻夜狂欢。
“你变得太野啦。”我妈说。
对她的话我一点儿没在意,直到一天晚上我酩酊大醉,一直醉了两天。当我清醒后,我发誓再也不抽烟喝酒了。
我对我妈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特立尼达的错。在这里人们除了喝酒,还能干什么?”&(《告别米格尔街》)
到最后,《米格尔街》的最后一篇,在“我”妈妈的努力之下,“我”离开了,终于离开了米格尔街,再也没有回来:
我离开他们,步履轻快地朝飞机走去,没有回头看,只盯着眼前我自己的影子,它就像一个小精灵在机场跑道上跳跃着。(《告别米格尔街》
所以,“我”也变了。那么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呢?波普的改变到底是好的呢还是坏的,我们真的很难说清。生活就是如此,小说就是一面镜子,它把生活复杂的真相呈现给我们看。它不是道德教材,不是政治课本,它不告诉我们明确的好坏,它不下结论。它只给我们一些感慨。因为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点击幻灯片):
“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像的复杂。’这是小说永恒的真理。”
任何时代的所有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
对自我的探究总是而且必将以悖论式的不满足而告终。
小说……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就好像波普为妻子而做的改变,真的很令我们感动,但是这种改变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否能够持久,这些都是谜,都是自我之谜。而且,小说对自我的探究,总是且必将以悖论式的不满足而告终。最终没有一个很明朗的答案——是好还是坏。
小说如此,一个人物也是如此,是好还是坏,也很难有界限完全清晰的答案。包括一个环境,也是如此。就像这个米格尔街,米格尔街很贫穷很混乱,但是你也很难说米格尔街就是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它毕竟让作者写下了这么一部著名的作品。所以王鼎钧说(点击幻灯片):
故事短,层次多,颠倒不已,肯定否定混淆,这就很好。
——王鼎钧
什么意思呢,不一定要给我们结论的。小说不一定要给我们明确的结论的。它要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没有名字的东西”,不确定的东西。波普觉得做那些没有名字的东西很有意思,那么小说的意思,恰恰也就在于不确定、无命名。我们无法界限清楚地来说它是好是坏,这恰恰是一篇小说的价值。所以就像米格尔街,每一个有机会离开它的人都将永远不再回来,但是我们的作者尽管永远离开了它,最后却又满怀眷念地写下了这部作品。这也许正是米格尔街的魅力所在,你将永远离开它,却又永远无法忘掉它。因为那里有你最初的爱,最初的恨,还有一群最特别的人。
(教者按:这里也有“藏”与“抖”。这里的“藏”,是源于语文教学的定见——我们总喜欢给作品概括总结出一个确定的结论来,否则就不放心不安心,觉得没能教给学生准确的知识。事实上,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往往“不准确”才是真正的“准确”;小说主题的多元,由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决定。好的小说总会义无反顾地去呈现生活的真相。它不愿意下结论。也是不可能下结论。最后的“抖”,必须使用名家的观点,否则无法令人信服,甚至还会被人指责教学知识落实不到位、不准确,弄不好扣你一顶“误人子弟”的帽子,就够你受的了。人物情节主题讨论到这里差不多了,但小说的三要素,还有一个“环境”未涉及,在这篇小说的教学中,正好可以借由对环境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整部《米格尔街》的阅读兴趣,所以我决定花些时间在这一要素上。由人物和情节好坏的不确定,到小说主题的不确定,过渡到环境好坏的不确定,从而进入到小说的另一要素:环境。)
我们来看一看米格尔街上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在《焰火师》这一篇中,奈保尔说(点击幻灯片):
要是陌生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时,只能说一句:“贫民窟!”因为他也只能看到这些。可是,我们这些住在这里的人却把这条街看成是一个世界,这里所有的人都各有其独到之处……(《焰火师》)
“米格尔街上的奇迹之一,就是街上没有一个人挨饿。假如你坐在桌前,拿出一支铅笔,铺开一张纸认真地计算的话,你不可能找出一人挨饿。我是在米格尔街长大成人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没有一个人挨饿。也许他们挨过饿,但我从没听人说过。”(《母亲的天性》)
我们一眼就看出乐乐不可能是埃多斯的孩子。乐乐成了这条街的孩子,街上所有的女人,包括摩根太太、巴库太太、劳拉和我母亲,都帮着照料她。(《蓝色马车》)
这就是米格尔街,它很贫穷混乱,充满了酗酒和暴力,但是,它也充满了温情和爱。
(教者按:出于时间的考虑,此处省略了一个教学环节——
米格尔街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在本文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那个消息马上传开了。一天,埃多斯说:“波普怎么了?像是没有朗姆酒了吧。”哈特听后跳了起来,差点给了他一巴掌。打那以后,大家经常聚在波普的工棚里。他们谈板球、足球和电影——什么都谈,除了女人——就是想让波普高兴。
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你们说说,为什么?”
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可是,我们打心眼里佩服波普,他是条真正的男子汉,也许比我们谁都强。
街上没有人因为波普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而感到遗憾,毕竟这种事大家都有可能去做。)
所有的人都互相扶持,虽然常常也有磨擦,但是这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人,他们相互取暖,相亲相爱,在困顿的生活中,在灰色的绝望中,每个人都在爱与孤独中挣扎,但是他们还是活得兴高采烈。在这样的一条街上的人生,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呢,你们感觉?(点击幻灯片)
米格尔街的人生
是一种      的人生。
如果要用一个比喻来说的话,你会怎么说?
一女生:酒。
师:为什么是酒?
生:如痴如醉。
(教者按:鉴于时间,没给机会学生多说,我自己也没多说。其实米格尔街上的人生,让我联想到许多。譬如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两粒沙子”,譬如尘埃,譬如野草,米格尔街的人们,也像沙子一样,随风飞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像尘埃一样渺小,却又如野草一般顽强。一堂课时间十分有限,我想要将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他们,所以必须忍痛割爱,删繁就简。)
师:醉在其中可能还无法自拔,没有办法跳出去。我想,如果让作者来说的话,他会说,这是一种飞虫式的人生。他在《大河湾》的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片段中这样写道(点击幻灯片):
“……汽船又发动了,在一片黑暗中沿河而下,离开了打仗的区域。空中肯定满是蛾子和各种飞虫。探照灯打开的时候,能看到成千上万的虫子,在白色的灯光下,白茫茫一片。”
奈保尔在他的一生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人生,飞虫式的,渺小的,很容易被世界吞噬的,杂乱的,这样的人生。
但是,跟他的这种形容相比,我倒更情愿把它说成是星星的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星球,米格尔街的每一个人都是天上的一颗星,就好像来无影去无踪神秘的鲍嘉,还有经常被警察找麻烦的哈特,以及坚持理想却屡考屡败的伊莱亚斯,还有爱打老婆的酒鬼乔治、试图通过拳击改变自己地位结果一败涂地的比佛、把一辆辆好车修理成废品的机械师哈库,还有不肯相信任何人乃至撕碎中了奖的彩票的博勒,还有爱德华,一往情深却为情所伤,还有自创宗教,学耶稣上十字架的曼门:“用石头砸我呀,兄弟们!”还有前面说过的,跟七个男人生了八个孩子的劳拉,还有终生实验各种焰火一事无成房子失火却成就了本地最壮丽的一次焰火演出的摩根,有个有钱有地位的医生丈夫的赫瑞拉太太,固执地爱上了一个一无是处的穷鬼,天天打她,放狗咬她,但是她说:“我知道这听上去很傻,但我喜欢托尼,我爱他。”驾着蓝色马车的清洁车夫埃多斯说:“昨天我刚给卫生局局长收拾了两三桶垃圾。你们知道,我和他可熟啦。”认真而虚荣的“教育家”泰特斯·霍伊特:“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世界根本就不真实?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脑,而你们却在思考着别人的事情?”(一男生“哇”地一声发出感叹)一个终其一生也没有写完一首诗的落魄诗人B.华兹华斯说:“我是诗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当你做了诗人后,你就会为任何一件事哭泣。”但他在临死的时候,他对“我”说:“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后,我要你保证你会离开,再也不要回来看我。你能保证吗?好。那么听着……所有什么写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作,都是假的。”
(教者按:这一环节的幻灯片是我的精心制作,介绍米格尔街上的每一个小人物的时候,背景图片都是不同的星星;感谢北京王涛老师为我提供的音乐,我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他的一个微课作品中发现的背景音乐,这个背景音乐瞬间攫住了我的心,于是向王涛教师讨索,王老师很热心很慷慨地伸出了援手。在此衷心致谢!)
这一群人,是天上的星星。但他们不是宁静的星星,而是梵高笔下的星星。(点击幻灯片:梵高《星空》图片)它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力的奔涌,汹涌奔突,四处寻找出口,但找不着,所以只能在原地回旋挣扎,躁动不安,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囚禁和突围,但是始终找不到出口,梵高最后在这种心灵的困境之下,开枪自杀了。但是,米格尔街的人们,却兴高采烈地活了下去。支撑他们活下去的,是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和原始粗糙的温情。里尔克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而叔本华也说:“幸福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英雄生涯。”所以,我今天要对大家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点击幻灯片):
勇敢而快乐地活下去,就是小人物最大的壮举。
(教者按:梵高的《星空》,以前我并未认真去体会。自己年少时曾纯粹出于兴趣而粗浅地学过一点绘画,但鉴赏绘画作品是另外一个概念。我对《星空》的这种领悟,居然就是一瞬间的事!不知道是米格尔街人的生命状态向我诠释了《星空》,还是《星空》向我诠释了米格尔街人的生命状态。当二者擦肩而过的时候,瞬间迸发出最壮丽的火花!而这二者的相遇,只是因为米格尔街人让我想到了天上的星星,于是我在百度搜索“星空”的图片,《星空》便跳了出来。在二者交汇的瞬间,我理解了梵高,也理解了米格尔街的人生。我一直是相信审美直觉的力量的。我更感谢上帝在我还在母腹中的时候,就给了我这种直觉。我不喜欢理论,除非是那个理论正好切中了我的直觉,我才会如遇知音,心悦诚服。所以我在《语文不过如此》一书中才会说“书在读我”,理论只是给了我自己的直觉和实践一个“安全的港湾”,“理论的未来是没有理论”。)
暴力→偷盗→牺牲(献祭)&&用自由为爱情献祭&&&
&&&&对别人:“不介意”“不喜欢”“不在乎”
为自己命名←→没有名字的东西
&&&&&&&&有意义←→有意思&&&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级建造师国外承认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