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红外摄影滤镜镜有用吗?哪种好呢

什么是滤光镜?滤光镜有哪些种类? - 摄影技巧 - 热门资讯 - 北京时尚新锋艺术培训学校
零基础学习,培养行业精英。
零基础起,培养影楼专业影楼摄影师
零基础学习,培养行业精英!
7天,打造美学专家!
零基础起,人像修图必修课。
PS提升课程,人像精修!
Copyright 2015 时尚新锋.
摄影技巧 | |
什么是滤光镜?滤光镜有哪些种类?
> 什么是滤光镜?滤光镜有哪些种类?
&&& 滤光镜顾名思义,它具有过滤光线的作用,在摄影创作当中,滤光镜起到&调味料&的作用。如果能够灵活的使用滤光镜,可以提高摄影作品的表现效果。在黑白摄影中用滤光镜可以改变景物的影调,使所拍的照片更接近于自然。而在彩色摄影中使用滤光镜,可以改变光源的、被摄者的颜色或者起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 许多朋友久闻滤光镜大名了,但对于初涉摄影大门的朋友还是会问:滤光镜是什么?常用滤光镜有哪些种类?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北京时尚新锋摄影学校一起深入了解滤光镜。
&&& 一、什么是滤光镜?
&&& 滤光镜是能够明显改变照片外观的最便宜的一种附件。简单的说,其实就是拍摄时放在照相机镜头前端的一块玻璃片或塑料片。
&&& 二、滤光镜有哪些种类?
&&& 滤光镜大致分为六类:
&&& 1、对比滤光镜:用于黑白摄影改变被摄景物某一色调,以提高对比的滤光镜,又称反差滤光镜。对比滤光镜的运用原则是,要使某色彩在照片上变浅,采用通过该色光的滤光镜,要使某色彩在照片上变深,采用吸收该色光的滤光镜。例如拍摄带有绿叶的红花,若红花与绿叶的明度相当,则在照片上的色调几乎没有差别,可用通过红光的红色滤光镜,使红花的颜色变浅。一般使用较多的对比滤光镜有六种,每一种又分成浅中深三级:
&&& a、红色滤光镜:吸收绿蓝紫色,主要通过红色,次为橙黄色&。
&&& b、黄色滤光镜:吸收蓝紫色,主要通过黄色,次为红橙绿色。
&&& c、橙色滤光镜:介于红色和黄色滤光镜之间。&
&&& d、绿色滤光镜:吸收红橙蓝紫色,主要通过绿色,次为黄色。
&&& e、黄绿色滤光镜:介于黄色和绿色滤光镜之间。
&&& f、蓝色滤光镜:吸收红橙黄绿色,主要通过蓝色,次为紫色。
各色滤光镜
&&& 2、紫外线滤光镜:简称UV,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线,但软片对其感应却很强,所以拍摄风景时宜利用紫外线滤光镜来吸收远景的紫外线,以减小其对底片的作用,加强影像的清晰度。又有名为天光镜,也是紫外线滤光镜的性质。
&&& 3、中色滤光镜:简称ND。中色滤光镜对各种光的吸收率相等,是用来减低通过镜头的光量。当使用最小光圈或最快快门还曝光过度时,便需要中色滤光镜来减低曝光值。它分为二倍、四倍、八倍三种,所谓的倍数是指曝光倍数而言。
&&& 4、偏极滤光镜:简称PL。它是由许多方向一致的极小晶体构成,从天空,水面,非金属光滑表面某个角度反射的光线会被偏极。若在镜头上装偏光镜,即可管制这些反光,把它消除或减弱,以表现物体的质地。它大约有以下四个功能:
&&& a、控制天空的色调:彩色摄影若要加深蓝天的彩度,可使用偏光镜、树木和水面的彩度也会因部分反光被吸收而加强。
&&& b、控制物体的反光:从非金属光滑表面所反射的光,用偏光镜来控制是很理想的。例如拍摄橱窗内的商品或拍水底的景物等,其中又以三十度左右斜对反光面较有效。
&&& c、提高色彩度。
&&& d、代替中色滤光镜:偏极滤光镜的曝光倍数和四倍的ND相近,前者可以代替后者。
红色滤光镜
&&& 5、红外线滤光镜:它吸收红外线以外的所有可见光线,仅通过红外线,专用于红外线软片摄影。
&&& 6、色温平衡滤光镜:彩色软片是针对标准色温而设计的,使蓝绿红三层乳剂的色感和速度达到平衡,以求色彩平衡。但太阳光线早晨到黄昏的色温不同,阴天晴天的色温也不同,灯光色温因电压而不同。当光源的色温不符合软片色温的要求时,便会呈现偏色,需要用色温平衡滤光镜。
&&&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北京,关注时尚新锋!
透明公开的自由评论,最具活跃人气
关注时尚新锋微博& 慢门摄影ND中灰密度镜和GND渐变镜的运用
慢门摄影ND中灰密度镜和GND渐变镜的运用
水景慢门使用率最高的滤镜包括利用偏振镜CPL、中灰GND、中密度減光镜ND、反向渐变近RGND进行拍摄。CPL的使用很简单,就是通过旋转滤镜让天空更蓝,消除反光,让水面更清澈透底。本期夫子Slay详解大家接触较少的中灰密度镜ND跟渐变镜GND的运用。
中灰密度镜:中性灰度镜又叫中性灰度镜,简称ND,其作用是过滤光线。
使用ND镜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过曝,如果光线太亮就很难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这时使用ND镜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能够使用较慢的快门拍摄了。
市场上不同品牌的中灰密度镜编号比较乱,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用记下这些品牌编号,很多朋友问我用的是ND8还是ND400,其实我们使用的品牌可能不同,每个品牌对于减档的编号都不同。
在同样的光线条件、光圈大小和ISO下,ND后面的数字越大就档位越高。
由于工艺的原因,ND后面的系数越是大,就会越偏色,我们选购ND的时候只需要说“我要买减光多少级的ND镜。”就行了。如果你经常在下午拍摄水景,那么我建议你买一块高档位的ND,我现在ND的配置是两块,分别是LEE减3档跟Lee的big stopper减10档的,这两块减光镜足以应付我大多数拍摄的需求。
ND使用的基本原理
比如去海边拍摄,光圈设置为11,ISO设置为100,我们用点测光测天空中较亮的区域,测后得到快门为1000分之1秒,我们得出将要拍摄这张照片的一组数据:F11,1000/1,ISO100。
如果我们要拍出雾化的水面,或者平静如镜的水面1000分之1秒的快门肯定是实现不了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把ND装在镜头前面来减少进光量了,因为是下午,阳光比较大,快门速度达到了1000分之一秒,所以用一块10档的ND进行减光,减光10档是什么概念?就是减少10档快门速度,每一档就是现在的快门速度减慢一半,我们来计算一下1000分之一秒减10档快门后是多少:
1000/1秒×2=500/1秒
500/1秒×2=250/1秒
250/1秒×2=125/1秒
125/1秒×2=60/1秒
60/1秒×2=30/1秒
30/1秒×2=16/1秒
16/1秒×2=8/1秒
8/1秒×2=4/1秒
4/1秒×2=2/1秒
2/1秒×2=1秒
数一数,是不是计算了十次,这就是上了这块十档的ND后,我们的快门连续减少了十档。当然如果我们还叠加使用了CPL(偏振镜),那么可以在1秒快门的情况下继续延长两档:1秒×2=2秒,2秒×2=4秒
如果我们在前面还叠加了一片两档的GND(渐变镜),快门速度还将继续往后面延长两档:
4秒×2=8秒,
8秒×2=16秒
以上的数据分析就能直观的表达出ND使用及计算的方法。
如果16秒的曝光还达不到我们想要的雾化效果(有时候要让海面形成雾化的效果,大浪要在礁石上打击30秒以上才能形成),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延长曝光时间,比如调小一级光圈,或者将ISO调整到50,甚至让照片过曝一挡(对于过曝一挡的RAW格式照片,在后期中随随便便都能拉回来)。
采用向右曝光模式
当用RAW格式拍摄时,建议采用“向右曝光模式(指直方图)”,也就是强调的宁曝勿欠。一张数码摄影作品中照片中包含的信息80%集中在亮部,也就是说如果照片欠曝,将会损失照片中很多细节部分,试试将一张欠曝的照片后期将暗部提亮,你会发现很多噪点,这些噪点就是因为欠曝导致像素已经没有被记录下来,所以软件只能用噪点来代替这些像素了。
这张照片使用了10档的ND,长时间的曝光让天上的云层出现平常用肉眼看不到的拉丝状,非常冲击眼球,后期做了一些色彩调整,让整张照片有世界末日的感觉。
拍摄这样的云彩效果必须选择在有云的大风天。
数码摄影作品可以允许1-2档的过曝。在保证高光不溢出的情况下,我反而会倾向于轻微的过曝,这样相机中RAW文件将可以记录照片中更多的信息,后期LR随随便便就能把过曝的部分拉回来,而且保证了整张照片所记录的信息完好无缺。当然这个理论只适合佳能相机,尼康相机恰恰相反,是宁欠勿曝,有尼康相机的可以试一试,看哪种理念是正确的。
另外,使用ND曝光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有时候几秒的曝光也有它独有的韵味,长曝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0秒,ISO尽量保证在100否则任何降噪插件都无法让噪点从照片中消除。
没有ND中灰密度镜怎么办?
当没有ND的时候,为了增加曝光时间,可以将ISO降低到50,光圈设置在22,这样的设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曝光时间,下面这张照片没有使用滤镜拍摄的。
GND渐变镜:方片插入式渐变,渐变镜分为硬边跟软边
硬边过渡:在光线与暗部之间的过渡比较锐利,一般情况下,拍水景,海景,地平线锐利的情况下使用;
软边过度:一般适应于拍摄山体那种过渡不是很锐利的情况下。
渐变镜GND在天空与地面(或者水面)有光比的情况下使用,我们在没有使用GND的情况下,经常拍出一张照片地面曝光正常,天空过曝,一片苍白没有细节,又或者天空曝光正常,地面却欠曝,无法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曝光值。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没有使用风光摄影中必备的中灰渐变镜GND。在我们日常拍摄过程中,天空一般情况下都会比地面要亮,所以为了保证上下曝光一致,就需要一块渐变镜来压住上部的光。GND上部为中灰区域,下部为透明区域。
GND一般分为:
0.3 一挡、
0.6 两档、
0.9 三挡、
1.2 四挡、
使用率最高的是两档跟三挡的。
GND渐变镜的使用方法
比如拍摄海景,将相机设置为F11,ISO设置为100,先用点测光测天空中较亮的区域得出快门是1000分之1秒,接着用点测光测试水面中较为黑的区域快门是250分之1秒,那么我们得出的上下部分光比相差两档(1000/1秒减少一挡为500/1秒,减少两档正好是250/1秒)。通过计算得出,拍摄这张照片要使用一块两档的GND,来实现上下光比的平衡。
这张照片是使用GND最典型的例子,逆光拍摄。天空光线非常的强。如果不用GND拍出来的片子要不是地面肯定是一片死黑要不就是天空一片死白,测光后上下光比有五档,我使用了两张GND叠加才压住了天空的强光。&主题:【无忌一席谈】“有低通滤镜好,还是无低通滤镜好”无忌泡菜你怎么看
&浏览:72231&& 回帖:158 &&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 &纵览近两年的数码单反相机新品,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新的趋势。除了全画幅开始普及之外,另一个明显趋势可能就是越来越多的相机开始去低通化。所谓“去低通化”,即取消数码传感器前面的那块低通滤镜,以求获得分辨率更高的画面,提高照片画质。
泡网分: 10.661
注册: 2008年10月
有个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低通滤镜的机器同样出现摩尔纹,只要遇到有规律的密集的线条时。可我们又离不开躲不过这些线条,我们需要它利用它来完成拍摄要求。其罪魁祸首可能就是内部密集排列整齐的CCD、COMS的结构,今后随着制造工艺和软件处理的优化终究会解决的。现在要尽量避免摩尔纹的情况出现,只好尽量远离那些规律的条纹,只是离远一点拍摄并不是不拍。在机器的设置,拍摄角度,适当的距离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尽量克服。但有相当的拍摄对象是不用恐慌摩尔纹发生的,是不是厂家在设计时可否将低通滤镜设计成可拆卸的,可让大家自行选择使用。现阶段低通滤镜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对普众有意义。对那些摄影“大丝瓜”们将其一除为快的嚎声,借用非三世的名言“你不还没死吗!”,你等的到的,不是已经有厂家已经在摘除了吗!
泡网分: 10.661
注册: 2008年10月
有个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低通滤镜的机器同样出现摩尔纹,只要遇到有规律的密集的线条时。可我们又离不开躲不过这些线条,我们需要它利用它来完成拍摄要求。其罪魁祸首可能就是内部密集排列整齐的CCD、COMS的结构,今后随着制造工艺和软件处理的优化终究会解决的。现在要尽量避免摩尔纹的情况出现,只好尽量远离那些规律的条纹,只是离远一点拍摄并不是不拍。在机器的设置,拍摄角度,适当的距离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尽量克服。但有相当的拍摄对象是不用恐慌摩尔纹发生的,是不是厂家在设计时可否将低通滤镜设计成可拆卸的,可让大家自行选择使用。现阶段低通滤镜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对普众有意义。对那些摄影“大丝瓜”们将其一除为快的嚎声,借用非三世的名言“你不还没死吗!”,你等的到的,不是已经有厂家已经在摘除了吗!
泡网分: 13.566
帖子: 4000
注册: 2010年03月
坚决支持去低通。。。。。
泡网分: 20.598
注册: 2005年06月
能不能问得有水平点。。。能去低通谁留它又不是节操膜
应该把题目改成 现在厂家具备不具备去低通能力
泡网分: 16.038
帖子: 2971
注册: 2008年02月
坚决支持去低通,既提高画质又降低成本。希望RX100、RX10等DC、DSLR都能推出去低通后继型号,但是如果厂家不愿意,只能不买吗?
本帖最后由 mr1 于
11:16 编辑
泡网分: 25.36
精华: 3帖子: 2959
注册: 2005年01月
我觉得在现在的技术情况下还是有低通的比较好。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低通到底在做什么。
说到底是为了降低有规律情况下的摩尔纹。
但是低通滤镜无论怎么说也是一个参与感光的材料。
因此,有低通的机身一般来说会降低画面的锐利度。
但是,画面的锐利度不仅和低通相关。至少还和以下几个环节相关:
1、机身算法
2、镜头分辨率,包括最佳光圈
3、空气质量
而且,上述三点的影响我认为比低通大得多。
暂且不论无忌里面的摄友有多少真正做到了牛机+牛镜的组合,亦或者真正能了解自己的机身算法。
在主要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潜心研究有无低通,我认为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而且,我觉得,在达到一定画面锐利度后,一味的追求锐度,本身就是舍本逐末的作法。
以我的机身为例,D800+D4+金圈牛定,我觉得锐度已经足够了。毕竟几乎不会用到100%看图。
而,如果去除低通,以现在的马赛克来说,有些场景会造成拍摄不便。
我认为这样做才是不值得的事情。
当然,富士的特殊排列可能会大大降低摩尔纹,但是只要不是乱序排列或者是多层感光器或者是RGB分色。
理论上讲就不可能完全避免摩尔纹。
基于以上理由,现价段我支持有低通的机身。
PS:我的器材和我用过的器材估计无忌上能超越我的不多。以上言论都是实际使用的体会。
泡网分: 0.002
注册: 2013年11月
虽然不是很懂。看着还是有些帮助的
泡网分: 14.797
帖子: 6543
注册: 2009年09月
qw0358 发表于
我觉得在现在的技术情况下还是有低通的比较好。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低通到底在做什么。
说到底是为了降低有规律情况下的摩尔纹。
但是低通滤镜无论怎么说也是一个参与感光的材料。
因此,有低通的机身一般来说会降低画面的锐利度。
但是,画面的锐利度不仅和低通相关。至少还和以下几个环节相关:
1、机身算法
2、镜头分辨率,包括最佳光圈
3、空气质量
而且,上述三点的影响我认为比低通大得多。
暂且不论无忌里面的摄友有多少真正做到了牛机 牛镜的组合,亦或者真正能了解自己的机身算法。
在主要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潜心研究有无低通,我认为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而且,我觉得,在达到一定画面锐利度后,一味的追求锐度,本身就是舍本逐末的作法。
以我的机身为例,D800 D4 金圈牛定,我觉得锐度已经足够了。毕竟几乎不会用到100%看图。但是随着像素的升高,以前在一千万像素时出现的摩尔纹伪色应该不会出现在3600万像素上面。佳能如果推出4千万像素的机器应该也会有无低通版。
泡网分: 0.305
注册: 2003年10月
该人员 发表于
但是随着像素的升高,以前在一千万像素时出现的摩尔纹伪色应该不会出现在3600万像素上面。佳能如果推出4千万像素的机器应该也会有无低通版。对,但只要镜头够锐,3600万还是照样摩尔纹。
反过来说,高像素+不够锐的镜头,的确不容易出摩尔纹,因为镜头就是低通。但这种情况下传感器无低通也没啥意义。
所以说,高像素才是王道,只要像素足够高(比如100M+),超出绝大多数镜头的分辨率,就无所谓低通不低通了。 本帖最后由 eio 于
14:44 编辑
泡网分: 0.151
注册: 2013年08月
目前,取消低通滤镜有“蔓延”之势,这是摄影者的需求呢?还是商家的又一种概念炒作?
我个人从来没有觉得安装了低通滤镜的数码相机有什么锐度不够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的软件锐化的宽容度足够大!
低通滤镜消除了摩尔纹,而软件帮助我们得到锐度已经足够的画面,还要什么呢?取消低通滤镜好?当初研发和安装低通滤镜,难道是个大谬误?此理看来说不通!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不同的机型也不能一概而论,影响锐度,但也要考虑到摩尔纹的问题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两害相较取其轻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具体的例子可以做出对比,不同的机型最初的设计侧重点就不一样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锐度相比起摩尔纹还是别出现摩尔纹为好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鹰狼 发表于
个人观点:追求最佳的画质,更稳妥的画质表现突出主题,感觉锐度没那么重要。同感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对于锐度个人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更看重画质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比较抗拒摩尔纹
泡网分: 4.977
注册: 2010年10月
问题是有低通 摩尔纹也经常出现,比如拍商业的内衣
泡网分: 14.797
帖子: 6543
注册: 2009年09月
eio 发表于
对,但只要镜头够锐,3600万还是照样摩尔纹。
反过来说,高像素 不够锐的镜头,的确不容易出摩尔纹,因为镜头就是低通。但这种情况下传感器无低通也没啥意义。
所以说,高像素才是王道,只要像素足够高(比如100M ),超出绝大多数镜头的分辨率,就无所谓低通不低通了。如此说来3600万像素在棚拍人像时还是很容易在衣服面料纹理上出现摩尔纹伪色了。您的意思是一亿像素就可以杜绝摩尔纹么?135镜头分辨率的上限是多少呢?135msk感光器像素上限又是多少呢?
泡网分: 0.172
注册: 2013年02月
能否设计可切换的低通滤镜?电子的或机械的结构
需要使用的时候加上,不需要用的时候选择屏蔽,岂不是两全其美。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lyricxing 发表于
能否设计可切换的低通滤镜?电子的或机械的结构
需要使用的时候加上,不需要用的时候选择屏蔽,岂不是两全其美。好主意
泡网分: 0.301
注册: 2013年11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3.163
帖子: 1782
注册: 2013年01月
希望新推出的相机的功能设计为大家带来便捷
泡网分: 7.703
帖子: 7391
注册: 2012年09月
折衷的办法就是厂家研发新低通
A99和RX1的用的就是新低通
泡网分: 7.635
注册: 2009年08月
关键是有低通也不一定能消除摩尔纹
所以干脆还是去掉低通
泡网分: 42.452
精华: 1帖子: 10180
注册: 2006年06月
代表民用数码最高画质的120中幅数码 从一开始到现在20年 都是没有低通的 特别是商业领域 也没见客户投诉摩尔纹
本帖最后由 阮蒙蒙 于
20:31 编辑
泡网分: 31.661
帖子: 9924
注册: 2006年12月
有忌摄影 发表于
理光家新上市的K3已经做到了,需要低通的时候有低通,不需要的时候去掉!进入菜单就可选择。
...低通是硬件。你说的那是擦边球。
本帖由 iPad3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4.797
帖子: 6543
注册: 2009年09月
阮蒙蒙 发表于
代表民用数码最高画质的120中幅数码 从一开始到现在20年 都是没有低通的 特别是商业领域 也没见客户投诉摩尔纹有摩尔纹的片子肯定不会交给客户。
泡网分: 4.361
注册: 2010年07月
其实富士一直都挺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只是会输在主芯片的计算速度上~
低通是手段而不是必须,迟早会消失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影滤镜使用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