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移动医疗appp上边的医生都是真实的吗?

医疗APP转变
叮当医生的3分钟答复
日 00:51&&&投稿:&& 作者:厂商投稿&& 编辑:丁蓓蓓
  没错,在资本聚拢和各种医院资源云集的健康平台,APP平台,移动医疗不但于传统医疗发生着冲突,也和进击的互联网本身有着莫名的矛盾。现在的医疗APP也大多已经泾渭分明,专注于医疗健康的APP大多数还是挂号、问诊,真正知名的APP平台,老牌健康网站,都在探索新的方向,“医生”则顺其自然的成了其中的一个香饽饽。问病网拥有一款叮当医生APP,对于移动医疗目前的发展态势也是身临其境,在整个市场的基地和势力划分渐渐成型之后,未来属于互联网医疗产品(各种APP)的具体发展方向成了重中之重。叮当医生不但是医生的线上诊所,更是患者的线上平台,目的是将医生品牌化、大众化、将医疗资源进行全国范围的共享,其根本也是从用户的思维出发,让移动医疗能够独树一帜,并且在将来愈演愈烈的医疗信息化进程中保持最先进的姿态。  对于无处不在的在线问诊、挂号、寻医、购药,不过现阶段与以往不同了, APP研发的中心渐渐的转移到了服务上,2015年之后移动医疗还可能更进一步到另一个新的阶段。  在专注于服务的医疗APP这一版块内,最热门和最优秀的莫过于BAT投资的互联网医疗产品,例如挂号网春雨医生等,但是区别于整个医疗行业的是,互联网医疗的弱势被他们体现的淋漓尽致,于是乎所谓的开设仙下诊所,O2O的路线也是蹒跚学步,无法真正的上道。当意识到实体医院、医生资源的重要性时,又发现产品本身做的不好,所以没有产生所谓的患者基数,也没有呈现扩散和上升的态势。  然而,像叮当医生APP这样的比较高端优秀的APP在市场上也是越来越少,当然移动医疗市场并非只有几家就可以吞下整个线上医疗领域,市场永远是割裂的,只有真正好的APP产品才能从服务方向打动患者的心。  叮当医生力邀全国各大城市知名医院的医生入驻APP平台,而且覆盖到县市、乡镇等领域的专业医生,通过在线问诊、快捷、订阅咨询等服务通道,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务,不但拥有真实的医生,而且目前医生入驻量达到2000名以上,各科室专业医生在APP平台可以在3分钟内快速的回复患者的在线提问,这正是当下移动医疗最值得赞赏和瞩目的焦点所在。  以“医生”为中心而开展的移动医疗产品研发方向可以说是必然之势,APP将医生品牌化、大众化、生活化,更是为今后医患沟通建立了最直接的桥梁,当达到咨询、满意、购药整个流程后,患者还可以选择更多的医生进行提问,多方意见采纳之后再得出最满意的答案,还有是否到院就医等问题。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62人浏览 206人浏览 153人浏览 149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19810 编辑宋宋和大国推出的脱口秀节目3641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9804编辑部的故事 13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854科技生活那些开发移动医疗APP的朋友,你知道医生和患者的真正需求在哪里吗?
来源:医谷
前段时间,医谷刊登了一篇《》介绍了国外关于移动医疗用户需求的调查,而对于国内到底如何?我们来看看日前召开的2014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信息中心主任王良炯在移动医疗主题分论坛上分享的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的年度报告的相关内容。据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的年度报告显示,有85.7%的中国用户希望通过手机能够查看他的电子病历,17.1%的用户希望能够通过手机来看报告,51.4%的用户希望能够得到用药提醒,还有的用户希望得到健康咨询远程服务和家庭医生的帮助,包括获得实时的一些健康数据。关键的功能点就是四个方面:医疗诊出、监测监护、医疗互动、健康提升。从患者角度而言,与国外的调查报告具有比较好的相似性。对于医护工作者而言:40%的医生希望能够实现医生间的沟通,37%的医生希望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获得电子病历,28.7%的医生也希望能够实现与患者的交流,还有希望能够远程处理数据,能够上医院的管理平台,能够管理他们的所接触的一些患者,能够随时查阅资料等。从该报告显示,目前众多医院开始尝试的微信医院,支付宝的空中医院,挂号网的微医可以说是刚性需求,现在就看谁抢的地盘更多了。另外,从开发者角度而言,目前很多企业都希望的自己的产品在治疗的同时,能够通过移动端向康复端延伸,那么就要考虑自己移动端的产品与医院信息化平台对接的问题,毕竟对于一个医生,不可能为了几类病装十几个APP,显然不现实,也不方便。文/ 郭元通
相关阅读:
扫一扫,关注医谷微信
每天下午 6 点,为您奉上有深度的医学资讯;同时,通过医谷微信,您还可以直接访问医谷手机版,随时随地,获取更多更全面新鲜医学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谷版权所有用APP的不常就医 常就医的不用APP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医疗健康产业里。
  当然,乐于在各个传统行业掀起轩然大波的“互联网+”,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体量庞大的市场。值得思考的是,尽管国家政策利好不断,资本扎堆拥堵,可每当提起这个大蛋糕是什么口味时,却似乎没有人能分享其中的滋味。
  有观点指出,互联网医、药平台正处于一个由先行者们用钱搭出的“莫比乌斯环”(无限循环)中,在不断烧钱的过程中找寻盈利模式。并且,不少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传统药企在面对互联网渗透的时候,常常会被牵着鼻子走,摒弃了自身传统的产品和理念,变成电商平台。
  不论是医疗还是医药,首先要注重临床效果,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首席咨询师黄东临告诉记者,互联网只是工具,不能本末倒置。
  “莫比乌斯环”之困
  今年1月,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药电商分会发布的《2014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另据易观智库统计,去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30.1亿元,同比增长52%。预测到201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进入高速发展期。
  移动端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线上挂号、送药上门、在线问诊和健康咨询等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服务。这是一场互联网为传统医药、医疗企业带来意义非凡的变革,但作为实际“操盘”APP等互联网工具的企业,却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际利润。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不管是移动医疗还是医药电商实际都难以盈利。“移动APP运营商留不住客户,只能不断烧钱去买客户流量。”
  实际上,这就是莫比乌斯环阐述的模型。烧钱买流量――流失客户――烧钱买流量,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无限循环。
  史立臣还认为,现在APP运营商所谓的“掌握医生资源”这一说法有待商榷。“医生资源说白了就是医生的时间,但目前多点执业还没有完全放开,医生基本都呆在公立医院,能有多少时间为APP服务?所谓的掌握了几十万注册医师,只不过是医生的名单而已。这些医生资源带来的线上客户流量实在有限。”
  流量难以变现,短时间内又找不出有效的盈利模式,包括阿里健康在内的移动医疗企业暂时只能继续烧钱循环。
  此外,除了盈利模式不清晰,移动医疗和医药电商的消费群体有限也直接影响了移动端的收入。黄东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使用移动APP的大多是年轻人,但较频繁去医院问诊和购药的基本上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一群体才是主要的医疗服务市场。”
  与移动医疗企业相同,医药电商的日子也不好过。
  日前,中国医药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张勇发布的《中国药店医药电商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医药B2C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6.6%,平均费用率为22%,平均利润率为5.4%,亏损加剧导致部分企业退市。张勇表示,医药B2C亏损加大的主要原因是参与者增多导致大盘被稀释,过度竞争导致行业毛利率下滑,促销战带来邮费及促销费用上涨拉高了整体费用率。
  在成熟的商业模式诞生之前,不论是医疗还是医药,都只能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随风而叹。
  “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在政策的大力推进下,“互联网+”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是传统医药企业在这股由互联网主导的浪潮下却略显被动。
  史立臣认为,有些药企受“互联网+”影响,已逐渐将电商平台作为主营业务,由原来的研发生产型企业过渡到医药电商的角色。“药企如果纯做电商,是难以与淘宝和京东这些巨头相抗衡的。”
  去年9月,太安堂斥资3.5亿元收购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这一并购被业内喻为A股药企收购医药电商的第一单。但是,其医药电商的业务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太安堂2014年年报披露,康爱多的净利润在报告期内仅为51.3万元,而当初收购时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康爱多月实现营收1.8亿元,净利润626万元。
  除太安堂外,迈入医药电商领域的上市药企还有以岭药业、片仔癀、修正药业和云南白药等。这些希望依托医药电商转型的药企,能否成功也有待市场检验。
  实际上,传统药企虽在接受互联网改造,但其产品、营销模式却和互联网企业有较大区别,其中涉及的流程、架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国药控股高级行业研究员干荣富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对企业来说应该是&+互联网&,利用技术和产品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发展;如果药企处于被动的&互联网+&,则很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流通上,盲目建立物流体系。”
  互联网的基因并不能完全与传统医药领域相匹配。黄东临说,“决策方(医生)、买方(患者)和支付方(医保)是三个独立的部分,不是纯电商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能完成的交易。”
  不过,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线上购药的市场理论空间潜力仍具诱惑。据《证券时报》此前报道,我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市场分别为1万亿元和2000亿元,而其中网购份额分别占17%和30%,总共约为2300亿元。
  挂号网战略副总裁李凡认为,传统药企在做好产品的基础上,“+互联网”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现在药物研发离不开大数据,而营销方面也增加了互联网这一渠道。”
  其实,传统企业从互联网获益的同时,也需要做一些思考。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来改变企业传统的架构,还是坚守自身的产品和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延伸。
  “三医联动”触网
  不论是医药电商兴起,还是在线问诊普及,从另一方面来说其实都是我国医改的产物。
  尽管国家一直提倡“三医联动”,但医院、医药、医保三个主体分属于不同监管部门管辖,部门间难以协作,医改“进行时”进展迟缓。
  史立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影响“三医联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药占比下降。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药占比下降意味着医保支付下降,医药价格下降以及医疗体系从药品获得的利益下降。也就是&三医&的利益链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史立臣说,不过,由于当前医院主要收入仍依赖药品,公立医院医生仍需坚守阵地,加之各地医保政策没有统一,致使“三医”联动很难落实到各省市地区。
  前述提到,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三医”的渠道,那么,“三医联动”能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起飞?
  李凡介绍,其所在的挂号网已开始探索将分诊、导诊、就诊等医疗服务和在线药店、支付等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O2O闭环。而保险方面则尝试引入医疗商业保险的形式。“对医院来说,我们帮其提升管理,对于医生我们帮其管理病人协助科研。而对于医药企业,我们支持患者规范诊疗,合规推广。最后对于保险,我们采集数据,推广产品,方便结算。”
  其实,以挂号为免费入口已成为各移动端运营商争相抢夺的资源,同时由于网上诊疗被卫计委叫停,曾希望寄互联网医疗争夺市场的企业无疑面临更激烈的厮杀。目前医保仍为主导,商保何时能被纳入体系还要等待政策落实。
  史立臣坦言,每个省份就诊量和医疗资源需求不同,很难做到统一医保和新农合的资金池。尽管商业保险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医保的补充和延伸,但企业如何去推广以及患者如何接受,都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UT024)
&&&&&&</div
社区热帖推荐
比买家秀还强的功力……[]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来源:段涛大夫
多数“移动医疗”APP是“意淫”?
[导读]2014年最后一篇文章不谈医改,不谈姜文的“一步之遥”,不谈性学专家李银河,只献给炒得热火朝天的移动医疗APP。
2014年最后一篇文章不谈医改,不谈姜文的“一步之遥”,不谈性学专家李银河,只献给炒得热火朝天的APP。
移动医疗APP靠谱吗?
疾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诊断起来并不如大家想像中的容易,从全世界来看,疾病误诊率在20%-30%,这还是去看医生,做身体检查,做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后得到的成绩,你说网上问诊靠不靠谱?所以,当前一段时间马云说互联网会让医生失业时,多数医生都是一笑了之。
移动医疗APP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让我们先看看患者就诊的痛点:服务体验,医疗价格,医生效率,医生的技术,安全与质量。移动医疗不是万能的神器,它可以提高医生和医院的效率,改善服务体验,但是无法改变医疗价格,无法提高医生的技术,可能会在一定成都上帮助改善安全与质量。
其实部分去医院看病的人是不需要去医院“看病”的,通过网上“看医生”就可以了,移动医疗APP的网上问诊是解决这部分人“看医生”的需求的,但它无法解决真正需要去医院“看病”的需求。网上纯文字,聊天式的移动诊疗只不过是类似网上流行的“暧昧”聊天,解决的是“意淫”而已。要想解决“真正”的问题,必须是F2F(Face2Face)或B2B(Body2Body),解决内心和身体的肿胀是如此,看病也是如此。
移动医疗O2O是“意淫医院”,“手淫资本”
最近移动医疗很火,连一些大家并不看好,挣扎多年没有起色的公司都拿了风投的A轮甚至B轮,很多新公司也纷纷成立。但是VC们感兴趣的并不仅仅是Online,谁都知道多数移动医疗Online赚的只是吆喝,如何把Information Flow(信息流)或Data Flow(数据流)转变为Cash Flow(现金流)是个很大的难题,做Online到Offline的O2O闭环才是多数VC的最爱。这不,许多拿了钱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也在计划开诊所,开医院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Online的移动医疗公司是不落地的“空军”,Offline的医院才是真刀实枪的“陆军”,在医疗行业,离开Online是可以的,离开Offline是不行的。在我这个Offline混了二十多年的,比较土的“陆军”看来,很多时髦的“空军”出身的人做移动医疗O2O是“意淫医院”,“手淫资本”,到最后很可能会落得个和“红楼梦”中贾瑞一样的下场。理论上讲,要想做到真正的O2O闭环的话,Offline(医院)去做Online更容易,Online(网络公司)去做Offline(医院)就困难多了,但是Offline(医院)天生缺乏Online(网络公司)的创新基因和创新机制,想做成真正的O2O也很困难。最好的选择是资本做媒人,Online(网络公司)和Offline(医院)结合,杂交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做APP6-12个月就可以了,做中等以上规模的医院从规划到开张平均要3年,运气好的2年左右就可以了,运气差的有时候甚至需要5年(取决于很多不确定因素)。1000张以上床位的平价三甲公立医院从开张到床位住满平均需要3-4年左右,受欢迎的500张左右床位的三甲公立专科医院需要的时间会短一些,大约需要2-3年,在竞争激烈的地方,三甲公立综合医院平均要花4-5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住满。至于没有品牌,没有大牌医生,收费又又远远高于三甲公立医院的中等规模以上的私立医院,何时能够住满,不用请教体育老师,自己算一算你就知道了。
Innovation Matters&#160; 创新,还是创新
不要以为移动互联网就是创新,移动互联网仅仅是工具而已,如果不去践行真正的移动互联网精神,在风口飞起来的猪依然是一头猪而已。一个行业颠覆性的创新往往不会来自于行业本身,不会来自于行业的主流,而是来自于边缘,更多更大的创新可能会来自于外来的搅局者,例如马云。
马云说对了: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会让不少医生失业,但是真正的好医生不会失业,失业的是那些只会开药的可有可无的医生,TA们本来就会被淘汰,马云只是加速了TA们的死亡而已。
马云说错了:死掉了无关痛痒的开药医生,我们需要更多的真正的医生,没有马云医生不会死,没有医生很多人会死。
其实拿了钱的移动医疗APP们也都明白VC“七年之痒”的道理,现在大家蜂拥而上,看上去很热闹,其实竞争很残酷,谁能真正能吸引到PPH(别理解错了,不是说我的老本行“产后出血”的PPH,我说的是:Patient患者,Physician医生,Hospital医院),谁才能笑到最后去IPO。遗憾的是,多数人熬不到这一天,3-5年后,现在多数的移动医疗APP都会不见了。VC们才不在乎谁的死活,只要他们投的几十个移动医疗APP中能有一个做大IPO,他们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但是,只有这种不计后果的一哄而上和前赴后继才有可能会杀出一个医疗界的“阿里巴巴”。【责任编辑: TEL:(010)】【】 【复制链接】 【】
这篇文章对您是否有用?
相关热词搜索:
点击图片可刷新验证码
中国电子学会智慧医疗工作推进委员会官网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号&营业执照
&京ICP备号&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51CTO旗下网站&:&|||深圳-11月29日全国 11月19日已结束成都 11月22日已结束
阅读(5590)
加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产品经理实战训练营,BAT产品总监手把手带你学产品
一、移动互联网线上推广的困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应用市场的App也在不断增多,同时也诞生了越来越多的移动医疗类的App。任何一款APP被成功的开发出来之后,都希望得到众多用户的关注和下载使用。那么,如何在茫茫的APP市场里脱颖而出被大众熟知呢?这时候,推广是必不可少的。
推广又分为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互联网上所做的一切包括线上推广,都绕不开百度、腾讯这几家大的流量入口。然而线上的流量已经被几大集团掌控,流量越来越贵而且质量也不是很好,尤其是随着创业团队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多,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有大量的资金支持线上买量,也不是有钱就适合买量。加之线上的排名优化不稳定,在线广告价格虚高,越来越多的APP运营者开始转向线下地推的推广模式。
那么,作为移动医疗类的APP,又该如何做好线下推广?
移动医疗APP是一款连接医生和患者的工具。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频发,导致医患关系走向极端化,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了患者不相信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也不相信患者的地步。在此般恶劣的环境下,移动医疗APP是否能获得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的信任,这将是推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面向医院医生的线下推广
首先,在医生端,移动医疗的一部分主要用户群是医生。医生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各方面保守的人非常之多,在医院的工作环境中逐渐潜移默化的形成了防御心理和求稳心态,还容易把小概率发生的事情放大化,而且工作的繁忙让大部分医生无暇光顾工作之外的新鲜事物,所以一个新产品要被他们接受,推广团队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直接面对面交流
面向医院医生这个特殊的人群,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推广方式就是面对面的交流。业内相关人士说,如今频繁往医院跑业务的除了医药代表,越来越多的是移动医疗APP的推广人员。推广人员去到各个医院各个科室,逐一对医生进行轰炸式的宣传推广,演示APP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分析APP能为医生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有的推广员为了完成业务指标还有可能进行情感型推广,不厌其烦的对医生进行宣传以解除医生的心理防备,从而获得机会在医生的手机直接下载自家APP并代为注册。虽然此方法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用户的数量,但是怎样让医生真正觉得工具有用并使用下去是一个大问题。
学术会议或行业主题会议
另一种推广渠道则是和医药企业合作。很多药企在临床案例、临床病例、数据等方面有宣传推广需求,另外,药企在研制出新药产品后需要组织新药推广的讲解会。与药企合作,在药企举办的讲解会议、学术推广会议或相关机构联合举办的行业主题会议上间接宣传和推广APP,这种以学术的名义做推广的方式,比较容易得到医生的接纳。同时,运营者也应该了解的是,和医药企业合作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移动医疗和医药企业的合作暂时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商业模式,是移动医疗为医药企业提供服务,还是医药企业为移动医疗提供产品,当然,只有互利共赢才是双方最理想的状态。
线下评选活动
前段时间,广州“家庭医生在线”成功举办的 “羊城好医生”评选活动引起了医疗行业的关注。该评选活动吸引了广州市28家知名三甲医院的热情参与,所覆盖科室达到30个,投票总票数高达600多万。此活动不仅是对医生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更弘扬了一种社会正气,为“家庭医生在线”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是其品牌和产品推广的一个巨大推动力。在相关人士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评选活动,更是一种鲜明的推广方式。
新闻发布会
电子产品制造商每出一个新产品,都会召开新品发布会向大众演示产品的功能,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每次的新品发布会都受到万众瞩目。APP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使用的移动客户端,再花俏的宣传噱头都不如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进行功能演示深入人心。移动医疗APP新产品的诞生或者更新版本,同样可以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推广,但这需要对自家的APP产品有足够的信心,这是建立在APP产品的优秀程度上的。
专家座谈会
作为移动医疗类的APP,不少企业都有自家合作的特约专家。可以举行座谈会,邀请专家对APP产品进行体验并发表观点,这不仅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还能为APP的改进提供建议。
三、面向用户的线下推广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线下的地面推广。常用的纸质广告传单派发、二维码扫码下载领取奖品或者关注微信后的二次转化,虽然可以短期内增加一些新用户,但对长期的用户依从性并没有太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较为吸引人的宣传推广方式?
官方媒体或机构的宣传
目前最强有力的宣传方式应该是所谓的媒体宣传方式了,移动医疗APP在用户端的推广也无不例外的需要借助媒体的宣传。但是有官方背景的推广能使自家的APP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本地正规电视、电台、知名报社等媒体合作,会提升知晓度。另外,医疗本来就是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移动医疗APP能够和政府性质的机构联合进行预防保健类的宣传,这无疑会使APP产品的推广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上。当然,这需要企业有强大的人脉、关系、资源以及资金作为基础,并且自家的APP产品要足够的完善才能得到认可。
健康讲座或咨询、义诊活动
随着大众的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随手可得的健康保健人们都普遍愿意接受。聘请几位医院专家,给企业员工进行健康讲座或者进入社区进行免费的义诊,不出家门、不用去到医院就能向医生咨询问题,这样的活动主题恰好符合了移动医疗的目的。医生现场解答健康问题,推广人员辅助引导用户下载和使用APP,既具有公益性质,又能达到宣传推广效果,可谓名利双收。
与保险机构合作
在社保面临收支压力的困境下,商业健康险行业速增。而商业保险和移动医疗企业需基于核心的医疗大数据,才能最终实现为个人提供服务,商业企业的崛起正在加速医疗大数据形成闭环。2014年11月国家文件要求将商业保险纳入慢性管理领域,移动医疗企业通过APP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未来用户慢性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帮助保险公司避免这部分的医药支出。保险公司拥有巨大的客户量,双方的合作能为APP的宣传和推广带来可观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App的推广方式也应随之改变。或者说,对于开发者和运营者而言,永远没有最好的App推广方式,只有最适合的App推广方式。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对于产品推广来说都是一种途径。推广只是方式,而产品本身和人的因素才是最主要的。因此,开发一个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完善的APP产品以及构建一个优秀的APP运营推广团队至关重要。
#专栏作家#
雷华萍,微信公众号:yidongyiliaoquan(移动医疗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家庭医生在线运营总监,长期从事互联网行业,非常喜欢研究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对APP运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移动医疗行业第一微信公众号:移动医疗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中国最大、最活跃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社区,集媒体+招聘+教育+社群活动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woshipm。成立5年以来举办线上活动500余场,线下活动数百场,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重庆、厦门等30多个城市,在互联网业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社区目前拥有300万忠实粉丝,其中产品经理占比50万, 中国75%的产品经理都在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医疗app融资情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