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爱我家乡"以花为话题 抒情写一篇抒情散文800字

范文佳作:将椅子坐好海鸥是大海的女儿,它与白云共舞,与海浪嬉戏,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大海,无怨无悔。雄壮的雁群从头上飞过,羡慕总会有的;玩耍的燕子从身旁路过,渴望总会有的,然而,它把一切都收之于心底,尽责地做海的护卫。我们的世界或许可以说由无数把椅子组成,坐稳了椅子也就对准了自己的位置。无论你怀有哪种心情,怀有何种目的,一旦你坐正了椅子,就该把自己的椅子坐稳,坐好,那便是你的位置,你的人生。将椅子坐好,就是要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尽职尽责地完成这把椅子交给我们的使命。既然坐上了这样的椅子,平凡亦可成就伟大。平凡水工徐虎,被人们誉为“十七点钟的太阳”,在掏马桶、通管道的本职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新时期普通劳动者树立了榜样。“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已经成为他及节素丽、时传祥等普通但不平凡的劳动者所遵循的崇高精神。我们引他们做我们的榜样,不是因为他们成就了多么伟大的事业,而是那种爱岗敬业,将椅子坐好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再普通的椅子,再平凡的岗位,只要你努力将其坐好,你的人生一样可以美丽,高贵的椅子不能保证你必定辉煌,同样普通的椅子不能注定你一生平凡。然而,满世界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椅子不免迷失了一些人的双眼,他们选择不准自己的椅子,或者想把每把椅子都坐一坐,这就像贪心的猎人要追向五个方向跑的兔子。也只能是一无所获。所以老百姓说“行行通不如一行精”,“一招鲜,吃遍天”。行行都通,但样样稀松的人,在哪儿都不受欢迎。坐上了椅子,便聚精会神地干下去,做到“术业有专攻。”尽职地做好椅子的主人,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演绎出自己壮美的人生,坐好了椅子也就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坐标与人生鹰击长空,天空是雄鹰展翅的天地;鱼游浅底,大海是鱼儿辉煌的领域。白云缭绕在青山,方可显现其高远,月亮高悬于夜空,才得以绽放美丽的光环。人亦是如此,只有找准自己的坐标点,才能尽显生命的价值,人生才会充实、丰盈。诗仙李白居庙堂之高而失其本,处江湖之远而尽其才,湖光山色就是李白的坐标点;班超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就是班超的坐标点;鲁迅弃医从文,以笔行医,拯救国民就是鲁迅的坐标点。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使得他们的人生与众不同,他们的价值划破时空而永恒。选择人生的坐标点,与其说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倒不如说是人们为了使自己生存和发展得更好所进行的一种自我优化,在选准了全力以赴的事业时,也选择了自我的方向,比如贝多芬与音乐、达芬奇与绘画、亚里士多德与哲学、司马迁与史学、华罗庚与数学,他们选准了各自的坐标点,演绎出各自成功的人生轨迹。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对目标的追求历程,决定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有的人生于豪门却沦为精神乞丐,有的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的人正值年轻却苍老委靡,有的人老当益壮,不移白首之心,对人生坐标的模糊造成了贫穷与苍老,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定位铸成了富有与活力。人生价值的实现无不基于坐标点的定位,在SARS肆意横行的那个春天,涌现了多少白衣英雄,勇于对SARS提出质疑的钟南山,敢说可以阻挡SARS的陈薇,面对SARS无所畏惧的张积慧,他们用责任与自己特有的知识能力体系绘出了各自的坐标点,更为可贵的是,他们选择了坚守,将勇气、智慧和忠诚完美统一,最终为自己的人生开启了辉煌的前程。展开生命的图纸,为自己的坐标定下一个完美的位置,让它支撑起生活的路标,让路标指引人生的辉煌。找准位置,创造人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位置决定了这样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又是位置产生了这样一种使命的人生;“高处不胜寒”还是位置促成了寂冷的人生,可见,位置对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面对位置,我们不能随遇而安,尤其是面对于自己不适合的位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我们要找准位置,创造人生。虽然“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但最终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曾经决心学医报国,但最终鲁迅弃医从文,用匕首和投枪拯救愚弱的国民;虽然曾被邀请出任以色烈总统,但最终爱因斯坦断然拒绝,将一腔热血执著奉献于科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他们创造性地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够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只有在适于自己的位置上,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最有可能发挥到极致,从而实现人尽其才。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定位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下岗职工,可以看到干事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可以看到回国发展的海归派……他们无一不是在寻找自己的合适位置,从而谋求自我发展。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里,无处不存在着机遇,无处不存在着挑战。我们只有剖析自我,不懈探求,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创造人生。当然,有时位置是我们所无力改变的,那么,我们就在此位置上将本职工作做好,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见异思迁。所以说,对于不可能改变的既定位置,既来之,则安之。无疑也是最好的选择。找准位置,创造人生,需要我们的洞察力进取心,更需要我们具有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经济特区、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固然是适宜我们的位置,但小城镇、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也同样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是飘飞的蒲公英,任由轻风决定生长的位置,我们更乐于追随我们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去找准位置,去创造人生。一、对题意的理解:1、位置影响人生①客观位置:出身、职业、职务处在不同的位置将演绎不同的人生。位置的高低、优劣影响人生作为的大小和社会地位的高低(虽然不是绝对的,不起决定作用的)。此项内容要明白,但无实际意义,不宜作为立意的选择。②心理位置:如何看待自己的客观位置,包括主观能力和客观环境准确地为自己的人生定位,有利于人生的发展。相反,对自己的客观位置不清楚,甚或不能正确看待,则往往导致人生步入歧途,走弯路,走错路。2、人生可以改变位置(出身除外)位置是相对的、动态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它又是被动的,而人生则是主动的,具有改变位置的能动性。积极的人生,可以使自己升位,步步登高;消极的人生,则可能使自己降位,直至成为垃圾。以上为可立意的两个角度或方向二、立意1、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在什么起点、有哪些条件、具备什么能力——正确评价自己。这样,才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进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否则,或者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或者自卑自抑,妄自菲薄。“准确定位,缔造美好人生。”“适当定位,方能缔造经典人生。”2、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根据自身的条件,找到最佳的起点。人的特点不同,基础不同,找到最能发挥自身特长的位置,才能尽显生命的光彩。“选择适合的位置,尽显生命的光彩。”“找准位置,创造人生”“坐标与人生”3、要珍视自己的位置:自然选择社会安排,常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施展才干,创造精彩人生。“将椅子坐好”扩展一下:“位卑未敢忘国忧”“螺丝钉礼赞”“做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小草的颂歌”“好男儿志在四方”&&&哪里需要哪安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用勤奋改写人生”“用汗水托起生命之舟”“出身难选择,路靠自己走。”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①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②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没有一点的音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三十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在从政道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尤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③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但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社会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拔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坚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种子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把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作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试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却只有柳永至今享此殊荣。
④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助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第①段中说柳永“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中的“经历”和“成就”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提到李白、陶渊明、苏轼、白居易、王维、诸葛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请解释这句话中相关短语的内涵。
①“一个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外一个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 笔墨之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它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规律中得到印证,是通会之后的大智慧。笔墨早已不是形而下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文化精神的述说方式。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由此彰显出人格力量是笔墨的魅力所在。国画不只是在画画,是借笔墨抒写心灵,是画家精神世界的剖白,才情的彰显,学识的记录。在“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社会功能外有更宏大的功能。
画家,以绘画为职业,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离开这个喧嚣的社会越远越好,离社会远些日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历代画论提出“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不可有名利之见”,就是说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这是中国画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与西方美学观不尽相同,中国画强调“人成艺成”。历代画论均论述过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足见这一命题的重要性。
&&& 人品立定之后还要读书,这是画家的终生课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只是指写诗,书画一道也是如此,读书决定着画格,读书是做学问的同义语。不做学问,画只见才情难有境界,古来大家没有不爱读书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是继承传统和体验生活。
&&& 端正了作画的态度,注意到人格的修养和锤炼,又能做到读书不辍、体察生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终生课题就是笔墨了。在笔墨技术上,前人的论述则更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太简,则失之阔略”,“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拙,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学者未入笔墨之境,焉能画外求妙”。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年以来的实践所证明。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人体内也是真气流转,没有间歇。观照笔法,也应是元气充沛。当外部的环境影响到人的心理和生理时,元气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如气虚、烦躁等等,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也有性格和修养的关系,沉不下心来,当然现出“浮气”,而一味讨好社会,急于求得别人赞扬,常现出“匠气”。所以,养气是中国文人画家的功课,能做到气脉不断,笔不困,墨不涩,元气安稳,神闲意定。在这里指出气韵妙决——心神高远则笔墨自能深厚,心境旷达则画境自然高迈,笔墨已不仅是技巧,是心胸、秉赋、气度、积累的反映,是才情和知识的记录,更是人格的标志。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这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是非穷毕生精神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中国画是生命过程的艺术,它的最大的意义是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从而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 (选自《新华文摘》2008/1,有删改)
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关“笔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笔墨可以抒写心灵,笔墨的魅力所在是在画作之中体现画家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B.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以,在笔墨之中,笔的作用较之墨,显得更为重要。
C.当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元气就会产生不稳定的变化,反映在笔墨上便出现“浮气”“躁气”“匠气”。
D.笔墨已不是技巧,而是心胸、禀赋、气度、积累的反映,也记录着人的才情和知识,更是人格的标志。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又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是中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人的大智慧。
B.以绘画为职业的画家,应该远离功利,散淡从容,特别是山水画家,应该置身乡间山水,离开喧嚣的城市越远越好。
C.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突出了古人对笔墨技术的重视。
D. “通会之际,人成艺成。”是中国古代画论的结论,而通会要求穷毕生精神才能实现。中国画重人品人格,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紧相连的艺术。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强调“人成艺就”,认为高尚的人品能影响到笔墨,十分重视画家的人格精神,因此杰出的中国画作一定出于人格高尚的画家之手。
B.读书决定着花格,古来画家大师没有不爱读书的,所有说,画家书读得越多,画艺便越精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义正在于此。
C.由于中国古代画论植根于中国古典哲学,因而在笔墨技术上,抽象的论述多于具体的经验,大智慧优于小技巧。
D.中国画论气韵先看笔墨,舍笔墨无以谈气韵,中国画的境界主要体现在笔墨上,所以中国画始终关注笔墨技法。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山东)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灯火的温情叶延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文章有删改)【小题1】.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小题2】.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小题3】.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小题4】.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迟子建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左右的地理位置上。那是一个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我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庄稼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倭瓜、豆角、苞米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当然,也有半是观赏半是入口的植物,如向日葵。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微乎其微的。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死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有朝气。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淳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的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比如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会为没有成熟的庄稼而惆怅,亲人们故去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住自己的悲哀情绪。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以理解的情缘。我养过猫和狗,它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谈,可以和它们恶作剧,有时它们与我像是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候则因这我对他们的捉弄,而好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回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相反,那些事实性的事物和一成定论的自然法则却因为其冰冷的面孔而令人望而生畏。神话和传说喜欢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类似地下的矿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嗅到它的气息,这样的传说有待挖掘。还有一种类似于空中的浮云,能望得见,而它行踪飘忽,你只能仰望而无法将其捺入掌中。神话和传说是最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而且,她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童话。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申花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性的意义来讲,只有他们才值得永久的抒写。&&&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彩斑斓的梦。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人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它们,把它们视为虚无。要知道,在梦境中,梦境的情、景、事是现实,而孕育梦境的我们则是一具躯壳,是真正的虚无。而且,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选自《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有删节【小题1】概括说明文章第2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小题2】除了植物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影响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给予了作者怎么的影响?(8分)【小题3】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意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5分)【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做了诗意的回顾,语言清新,情趣盎然。B.第3自然段中“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一句,凸显了故乡亲人的淳朴善良。C.第4自然段中所谓“活生生的人”,是指有种种缺陷但忠于自己内心生活的人。D.文章内容与副标题相配,既点明故乡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又为全文笼罩忙换色彩,别具韵味。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福建省建瓯二中考前保温测验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怀念李尚大
我大概是1937年四五月间或是更早一点在集美中学入学的。7月间就抗战了,厦门胡里山炮台跟日本军舰对打起来,隆隆震地而响,每轰一声,人就跳一次,很怕人。学校就搬到山区安溪县的文庙里来了。
尚大是安溪湖头村人。那时的集美学校有个特点,到放暑假,南洋群岛的学生都坐船回家等开学之前再赶回来。本土的学生回本土。少数一二十个各有各的道理的学生留在学校。尚大这时候带着二三十个年纪大的高中同学回湖头去了。住在他家,吃在他家,不晓得这些大同学在他家里吃些什么,玩些什么,只听说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
我们小一辈的人也想去,他眯着小眼睛说:“300多里,抱你去还是背你去?”
所以我们从未实现过去一次湖头的幻想。
也有三五个南洋学生没有回去的,他们见闻广,夹在我们里头想贡献点外国的下流习俗见闻的时候,尚大就会走到跟前左手捏着他的脖颈,右手抠着他的屁股眼推出屋去。
“贱!”尚大说。
这点功夫我练了好多年都没有学会。
大约是9月间,县城里某个地方唱戏,学校里新来的一位教员去看戏,挨了警察局局长带领的人一顿臭打,说是我们这位教员调戏了坐在旁边的他的夫人。这绝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连我们这帮小孩子都明白,集美学校的声誉那么神圣,聘请老师从来非常严格,道德、学识都经过慎重考察,难以想象会让那种人混进教师队伍里来。
当晚李尚大带领一帮大同学把警察局砸得稀烂,局长、股长们一个个被收拾得像僵蚕模样……
3天之后全校师生在广场开了一个旷古未有、别开生面的“欢送开除同学大会”(我忘了除尚大之外还有哪几位同学)。
这事发生在1938年的秋天,和尚大兄再一次见面是在1949年夏天的香港
1949年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在厦门搞大屠杀。尚大父亲的老部下帮助他秘密地只身逃到香港。后又几经艰难来到印度尼西亚。
李尚大1949年只身来到印尼干了什么呢?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他爸爸的朋友、老部下,受恩惠者要帮助他,他真诚地多谢这些阿伯、阿叔说:“让我先在印度尼西亚码头上混三两年吧!眼前我什么都不懂怎么做事情?”
于是在一个陈姓名人码头上找到一个扛生橡胶块的工作。每块生胶重108公斤,从这个地方的码头仓库里扛出来,过码头,上跳板,进船舱,入舱底,堆叠整齐:随船开出到另一个地方,再把生胶扛上肩膀,上船面,过跳板,到码头,进仓库,一块块码齐。苏门答腊、巨港、雅加达……真的足足玩命地干了3年。从苦力,提升工头到仓库管理,让老板发现了:“你是个大学生!你玩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不是玩,是上学。”
“码头有什么好学?”
“它是本大辞典,大百科全书的第一页!我从码头学起……”
“你别走,我提升你,把好的位置给你……”
“我3年流汗吃苦不是为你,是为我自己。从今天起我要忙自己的事情了。”他微笑点头而别。
一开始在各岛跑些橡胶、咖啡、椰干散碎生意,越做越大,加进了木材厂、夹板厂、瓷砖厂、轧钢厂、酒店、房地产、石油……从1949年到他2008年逝世,60年过去了。
上头这一段话不到100字,读起来连气都不用换,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
上世纪90年代(1994年),尚大兄邀我全家到印尼雅加达参加一个有点意思的聚会。科学家李远哲在美国柏克莱大学计划盖一幢化学大楼,需要1000万美元,想到印尼慷慨好义的李尚大,便去求他帮忙,果然一口答应。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也得到同意。于是尚大找了几位印尼富豪好友一起成就了这个善举。在印尼雅加达他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一个盛大酒会,来了各界猛人。李远哲上台,尚大也上台,完成收受1000万美元支票的典礼。
尚大在祖国建厦大医学院,开办集美大学、厦门中山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蔡继琨音乐学院……
尚大安排先到印尼的儿子龙羽,在一两百公里直径的加里曼丹森林里搞开发,与蛇蝎猛兽蚊蚋朝夕相处。1966年去,1971年年底才让回来;然后上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商科、东京农大木材加工专业学习。川羽先在香港大楼建筑工地当泥水工人,然后才进树仁学院,后在林场、夹板厂从小工头干起。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
尚大兄一生到老无病痛,饭量很大,爱好运动,于日安睡中逝世于新加坡家中,足足活了89岁。
尚大兄!精彩!&&&&&&&&&&&&&&&&&&&&
(节选自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李尚大》)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尚大被学校开除,却在码头苦干,把它当成一部大辞典来学习,由此可见社会比学校更能催人进步。
B.“有点意思的聚会”中“有点意思”是指慷慨好义的李尚大表现得举重若轻,有异于一般的富豪。
C.尚大对儿子们的安排,是先让他们受尽人世煎熬,这种不溺爱孩子的观念与以前他妈从不另给他开偏食有相通之处。
D.李尚大答应李远哲赞助盖一幢化学大楼,条件是大楼要用“陈嘉庚”的名字,这是因为陈嘉庚的名气更大。
E.本文作者与李尚大交情颇深,有兄弟之谊,故以轻松亲切调侃的语气来叙谈往事,而无一般的悼念亡人之文的沉痛,也不像一般的他传那样平实庄重。
2.作者感叹说“可知道这是尚大忙碌一生的时间?”对李尚大最辛劳最有成就的这段人生为什么却只用了不到100字的一段话概述?(4分)
3.人的一生如何才能精彩?请结合本文内容来探究。(6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文是一篇借物抒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