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实习护士丙肝,但实习期间不幸染上丙肝炎,什么办?

| 您现在所在位置:
九成丙肝患者未接受治疗,不少人感染途径不明
11:02:41 | 来源: | 查看:0 | 字体大小:&&
医生向记者讲解丙肝发病原理
  丙肝和乙肝一样,都是慢性传染疾病,传播途径也十分相似,但人们对丙肝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乙肝。记者近日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东湖医院)了解到,由于人们对丙肝认识不足,加上丙肝早期症状隐匿,很多患者得病多年也未能察觉,造成约九成丙肝患者仍然“流失”在治疗外,未接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这些“流失”的丙肝患者很可能会在未来恶化成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而他们所形成的庞大病毒库也可能会加速丙肝病毒的扩散。
  九成丙肝患者“流失”
  不少人感染途径不明
  不久前,27岁的小林在单位每年举行的员工常规体检中被检出肝功能异常。刚听到结果,小林还以为自己染上乙肝,但体检报告上明明印着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那证明自己已经有乙肝抗体了,怎么还会得乙肝?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林只好再到深圳市第三医院做了一次丙肝病毒筛查,筛查结果让他难以置信:他莫名其妙染上丙型肝炎!在医生询问下,他才想起自己5年前有一次经过一家文身店,因为一时觉得好玩,在自己后背文了一个繁体的“龙”字,很可能就是这个“龙”字,让他染上丙肝病毒。
  不过,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潜伏5年的丙肝病毒并没有对小林的身体造成太大伤害,医生告诉他,只要通过48周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他的丙肝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但目前仍有很多丙肝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丙肝,未能到正规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这些人很可能会有一部分在未来恶化成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八病区主任何清这样说。他表示,我国丙肝感染率为3.2%,广东估计有100万人染病,然而前往门诊治疗的丙肝患者数量却远不能反映这个数字。目前丙肝就诊率只有10%左右,也就是说还有约九成的丙肝患者“流失”在外。
  据市第三人民医院对丙肝筛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医院自2006年开设肝病门诊以来,已为上千名有过丙肝高危行为的人做过丙肝检查,其中,接近一半人被确诊为丙肝患者。确诊患者中又有70%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使用过血制品、参加不洁美容、共用针头静脉注射成瘾药品、母婴垂直传播等原因感染丙肝;另外30%的患者却是由于不明原因而感染,似乎还有未知的传染途径存在。
  丙肝病毒隐匿性强
  尚无疫苗能够预防
  为何病人染上丙肝病毒仍懵然不知?为何丙肝病毒潜伏多年也毫无症状?对此,何清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丙肝病毒的隐匿性很强,不容易被发现。在常规的体检中,有3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在检查时几乎无任何异常,或仅仅出现转氨酶(ALT)比正常值略有偏高。只有通过血液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HCV 核糖核酸(HCV RNA)检测,才能明确诊断。因此患者就算是感染病毒超过10年,如果不做丙肝病毒筛查的话就未必能发现自己已经染病。等到肝脏出现问题再去医院检查的话,也许已经出现肝硬化等症状,甚至已经演变为致命的肝癌。
  此外,由于丙肝病毒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新变种,因此目前医学上并没有能有效针对丙型肝炎的疫苗,人们的预防措施只有防止血液接触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在各种肝炎中,现在市民最关注的是乙型肝炎,社会上对丙肝病毒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不够高,常规体检也不需要专门对丙肝病毒进行筛查,这也是造成丙肝漏检率高的原因之一。”何清说,其实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病毒类似,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外伤、文身、拔牙、共用针头等生活上的不卫生行为都可能会造成丙肝病毒的播散。由于医学界对丙肝病毒发现得比较晚,我国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临床输血都没有对丙肝病毒进行筛查,因此1995年前有过输血史的人以及所有从事与血液接触职业的人,如警察、外科医生、牙医和护士等都属于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这类人最好做一次丙肝病毒的筛查。
  何清表示,不少患者还存在对丙肝的认识误区,以为注射了乙肝疫苗就可以预防丙肝,或者以为通过养肝、护肝就可以使丙肝自愈,甚至误信一些民间的秘方、偏方,最终不仅延误病情,还可能损害了肝、肾。
  “流失”患者令人担忧
  不予治疗会危及生命
  据悉,目前全国乙肝的发病率约为10%,丙肝的发病率约为3%。随着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防治知识的普及,我国乙肝的发病率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丙肝的发病率却因庞大的“流失”患者而有上升的劲头。
  据近七年中国卫生部公布的丙肝疫情显示,我国的丙肝病例数正在逐年大幅增高:2003年丙肝病例数为21145例;到2004年丙肝病例数几乎翻了一倍,增至39380例;而2005年至2008年的病例数分别是52927例、70681例、92378例、108446例;到2009年,中国卫生部报告的丙肝病例数为141609例,病例数几乎是2003年的7倍。对于深圳这座有着大量外来人口的城市来说,这些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量“流失”在外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形成一个庞大的丙肝病毒库,一方面使丙肝病毒在人群中更容易扩散;另一方面患者也不可能发生自发的病毒清除,也就是说无法自愈,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他们中会出现更多的末期肝病患者,不仅令生命受威胁,更会占掉大量医疗资源。
  “如果丙肝患者未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不仅会丧失治愈的机会,还会增加得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何清说,感染丙肝病毒后约有50%~85%的患者会演变为慢性丙肝;慢性丙肝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抗病毒治疗的话,有10%~30%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而丙肝肝硬化患者中,又约有3%~10%可演变为肝癌。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已被纳入门诊医保
  “虽然丙肝病毒隐匿性强,又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是只要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话,丙肝是可以治愈的。”何清这样说。他表示,抗病毒治疗是国际上公认的控制丙肝的最有效方法。去年欧洲肝病年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9%(989例/997例)完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获得应答的患者,在停药5年后丙肝病毒RNA仍持续阴性,因此被认为彻底治愈。“关键是要及早,如果已经出现肝硬化的话,那就只能是控制并发症了。”何清建议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丙肝病毒筛查。
  据悉,丙型肝炎基本医疗费用在去年被列入深圳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报销范围,可以报销70%医疗费用。这让很多先前因为无法支付整个治疗疗程而只能中途换药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松了一口气,但在临床中,很多丙肝患者并不知道这项优惠。何清还提醒道,当前治疗丙肝常用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的每月治疗费用在5000元左右,这对很多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金额,已经参保的丙肝患者在看病时应保留相关的单据,作为报销的凭证。
本视频由国际肝病授权肝宝宝网使用,严禁转载!
[其它肝病]
[其它肝病]---12月13日 02:02赶时髦打耳洞,美女不幸患丙肝 - 网易德州
十天内免登录
赶时髦打耳洞,美女不幸患丙肝
今年7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据山东省疾控中心所公布的相关数字显示,去年全省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1%以下。
今年7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据山东省疾控中心所公布的相关数字显示,去年全省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1%以下。但我省每年通过法定疫情系统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仍高达4万多例,病毒性肝炎仍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肝功检测是体检中的重要一环。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人的代谢、消化、解毒、免疫调节等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肝脏异常,便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人的健康便受到威胁。
赶时髦打耳洞美女不幸患丙肝
看到别的女孩子戴耳环觉得漂亮,21岁的小高为赶时髦也打了耳洞,遗憾的是竟染上了丙肝。
小高最近常常感觉乏力,有时还恶心,在家人的催促下,小高去医院进行了体检,检查结果为丙肝。“我身体很好,家人也没有这样的病史,我怎么会得上这种病呢?”这是小高得知结果后的第一反应。
在医生的询问下,小高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这一切很可能源于她一个月之前在街边小店打的一个耳洞。
原来,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据小高回忆,当时在小店打耳洞时,她就发现该店消毒不严格,她患丙型肝炎,很可能就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染上她的。
无独有偶,今年23岁的市区某理发店学徒工小李,因多次在不正规的文身店文身,也感染了丙肝病毒。
据了解,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都非常容易感染肝炎病毒。
乙肝上身一个被迫辞职一个恋情告吹
近日,拿到体检结果之后,因为部分指标不正常,市民刘某经过复查发现自己患有乙型肝炎,虽然病情不重,但刘某担心自己的病会传染他人,随即准备到医院接受治疗。
为了不给他人造成麻烦,刘某向公司老板说明了自己的病情,并希望老板给他一个假期让他安心治病。老板同意了刘某的请求,但是没过几天,他就接到了公司人力部门的电话,因为乙肝有传染性,为了其他同事的健康,公司提出了辞退他的要求。
刘某不服,找到公司理论,并搬出了法律法规,最后虽留在了公司,但同事都知道他得了乙型肝炎。同事们渐渐疏远了他,让他深受打击,最终自己辞了职。
其实,很多肝炎患者和肝炎病毒携带者,都跟刘某有同样的感受。除了工作中有可能遇到的不公正待遇,来自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更让他们感到很受伤。25岁的小新(化名),年轻漂亮,但因为患有乙肝,很是自卑,遇到心仪的男生也不敢表白追求,有人追求时也总犹豫不决。后来,小新交了一个男朋友,两人确定关系后,小新将患有乙肝的事告诉了男朋友,没想到其破口大骂,说小新是骗子。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细节,男朋友急忙用湿巾擦手,随即去了医院检查。”现在的小新更加自卑和无助,她说,希望找个同样是乙肝患者的小伙,结婚后也不会要孩子。
过度劳累、酗酒会加重肝炎病情
今年7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以“抗击肝炎,预防先行”为主题,号召国民关注自身健康,通过疫苗接种、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等预防措施,成功抗击肝炎。生活中如何预防肝炎?
预防甲肝、戊肝的关键是把住“病从口入”关。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肉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不吃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等烧烤食品,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茶具和生活用具要经常消毒。聚餐时提倡用公筷、公匙,最好实行分餐制。工厂、学校、幼儿园等单位的集体食堂要加强卫生管理,加工、储存食物的工具、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并定期消毒等。
乙肝、丙肝和丁肝在传染途径、预防措施方面几乎是相同的:避免不安全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不要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的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等。
“目前,虽然没有疫苗可以用来预防丙肝,但预防乙肝已有相当成熟的疫苗,市民可选择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德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沙琪说。
那么,何种情况会加重病情?对此,沙琪表示,过度劳累是加重肝炎病情的因素之一,肝脏是人体制造和贮备能量的主要场所,发生肝炎后,肝脏产能和贮能的能力显著下降,如果此时机体仍因剧烈运动或劳动消耗过多的能量,势必加重肝脏负担,不利病情好转,甚至导致病情恶化;酗酒也会加重肝炎病情,主要是由于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此外,使用损肝药物也会加重肝炎病情等。
科学防范,谈“肝”不必色变
“作为治疗肝病的医生,我们希望患者在疾病控制的情况下能从事适合的工作。同时也希望社会不要歧视肝病患者,他们的疾病在日常的生活接触之中不会传染。”23日,沙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媒体借“世界肝炎日”大力宣传,提高公众对疾病的科学认知。
据介绍,在我国,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而近年来,丙肝患病人群增多。对于肝炎,许多人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些人认为肝炎是可以传染的,因此在工作、生活、婚姻、社交等场合,会对肝炎患者保持距离,甚至产生歧视心理。
沙琪说,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其次是母婴和体液传播。
“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一起吃饭、游泳等不会传染肝炎病毒。因而很多人听到有人患有肝炎就不接触,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沙琪表示,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
“有些人在检查时,发现自己患了肝炎,就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肝炎的治疗,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如果患者患的是丙肝,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需要到正规医院经专科医生指导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及如何进行监测,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是需要治疗的。”
对肝病虽然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用过度担忧,谈“肝”不必色变。沙琪建议患者,要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相关项目,需要治疗的时候及时配合规范治疗。此外,沙琪指出,肝炎中的
慢性乙肝是传染性疾病而非遗传性疾病。男性携带者生孩子风险较小,女性携带者生育如及时进行母婴阻断技术,85%左右的乙肝携带者可生出健康的宝宝。即便是乙肝患者也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结婚、生育。“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对肝炎了解的误区,耽误了下一代。”
来源:德州晚报
责任编辑:dezhou2015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门户导航
网易德州门户
合作热线:转8891
主编邮箱:
广告招商: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编辑:钟榴青
&分享到:0
&04月09日 12:03
&03月27日 16:41
&01月16日 08:17
&12月07日 15:27
&10月28日 08:56
&10月19日 08:33
&09月21日 09:44
&09月05日 16:35
&09月04日 15:44
&08月28日 08:19
人参与 | 条评论&
1092561074888265766554728292656237622431242
上下班高峰期你被堵过吗?“治堵”你有何良方妙计?你认为交警蜀黍的执法“任性”吗?考…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乌梦达 丁静 吴燕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各地房...
<div class="c3" seperator="|"
  昨天,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副省长陈云贤、市领导...不幸感染上丙肝后会有什么症状呢?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不幸感染上丙肝后会有什么症状呢?
  丙肝疾病非常严重,而且它的传染性非常强,主要通过病毒感染,而且丙肝的发病隐匿性非常强,很多时候一个不经意行为就能够带来丙肝病毒感染,但是它的感染没有任何征兆,为此广大群众应该要多多了解丙肝的症状,以免哪天不小心被疾病缠上却不知道。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护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