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份出产的草莓出产季节什么时候种植

>> 浏览文章
李伟斌草莓种植:一座草莓大棚就赚20万 [致富经]
日 来源:cctv7中央七套官网 作者:致富经 &
内容摘要:李伟斌,2009年他退休回村创业。2009年开始创业,2010年他开始做高端草莓,3年后,他把草莓卖到1580/斤,一座草莓大棚最高的利润达20多万元(当地普通的大棚1~2万元的年收益),拥有大棚131座。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李伟斌()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本期节目看点:
  ①养鸡场场长退休后种草莓与众不同
  ②想把草莓最高卖到400元一斤
  ③高价草莓卖给谁
  日,记者前往北京市昌平区调查当地的天价草莓。这里是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种植基地,400元一斤的草莓就产在这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这里采摘普通草莓的顾客。
  北京市民:没尝过,要是让我们免费品尝一下,要是觉得特别好吃,没准会考虑。
  记者 刘青青:400元一斤你也会考虑?
  北京市民:考虑买一两颗呗。
  法国游客:反正如果好的话为什么不呢?
  记者 刘青青:你觉得你能接受(400元一斤)?
  法国游客:我是不会买的。
  北京市民:我们肯定不会买的,我觉得400多元(一斤),这个有点炒作了。
  400元一斤的草莓是人为炒作还是真能卖这个价钱?带着疑问记者又采访了当地几家大型草莓园的老板和农业部门的负责人。
  草莓园董事长 夏永东:我刚开始感觉这个四五百元一斤,这个不成,价格太高了,不过呢,我一看他的草莓的品质,感觉还是物有所值。
  草莓园董事长 董正茂:看他的产品,让我感觉一宿睡不着觉。感觉追不上人家。
  草莓园董事长 王玉柱:(他的草莓)卖1580元一盒(4斤)应该来说呢他不光代表他自己,也代表了昌平草莓的最高境界。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王立府:现在来说,不仅是昌平一些企业,北京的一些企业,全国的不少草莓园纷纷到他的草莓园参观是吧?对推动昌平区的草莓乃至北京市全国的草莓都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
  他就是李伟斌,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来采摘的人介绍他的两种都卖到400元一斤的草莓。
  李伟斌:他这个心儿,是红的,是红的,他的口味呢,比较浓郁一点。这个果肉呢,是跟珍珠一样的嫩白,特别细腻,特别润白,你吃完在嘴里边留的香气,特别持久。
  被李伟斌卖到400元一斤的草莓占他全部草莓产量的三分之一。2009年李伟斌开始创业时手中只有50万元,而只用了3年时间,他就打造了一个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的草莓种植园。
  李伟斌今年61岁,黑龙江人,1983年来到北京,是中国农垦集团下属的一家养鸡场场长。2005年,他所在的公司破产。2009年,闲了一阵子的他看到了草莓的商机。
  李伟斌:在水果里,它是正好是所有的水果都没有的情况下,没有鲜果的时候,它开始出现了,它填补了整个冬季的空白。特别是靠着北京市经济圈呢,是吧,大家来采摘来,这个时候什么样的果都没有,它呢,从经济效益上讲是最合算的。
  2009年,李伟斌和弟弟李伟欣一起投资50万元承包了30亩地,建起了8栋这样的,每栋大棚占地480平方米。
  李伟斌的弟弟 李伟欣:初衷干这个玩意也不想挣多少钱了,就是说岁数大了,有自己一片天地,够吃够喝就得了。
  李伟斌:就觉得不赔本是吧,就行,不能赔本,因为有人家有好多这个搞草莓的,人家当年就收回成本了。
  然而,让李伟斌兄弟俩没想到的是,第一年他们种出的草莓5元一斤都卖不出去。投资50万元,收入只有9万元,还不如种普通蔬菜挣钱。
  李伟斌的弟弟 李伟欣:8个棚总的销售额9万元,还不如说种黄瓜、西红柿挣钱。
  李伟斌:赔的很惨。
  记者 刘青青:当时什么情况?
  李伟斌:当时就给小贩,往哪卖?就是说摆摊,是吧,都卖不动。
  第一年创业倒赔40万,这让李伟斌想到以前当养鸡场场长时,行业内经常有小养鸡户赚钱,大养鸡场却赔钱的现象。
  李伟斌:养殖户呢就两口子或者兄弟姐妹,几个人啥都没有,人家成本比你低多了,所以国营的大鸡场全部倒闭了,从那我就吸取教训,如果说你跟农民种一样的品种,一样的种植模式,一样的就是为了省钱走大众化的道路,你就赔死了。
  2010年,李伟斌想引进新品种,走高端路线。此时他看上一个人,想跟那个人合作种草莓。而那个人提出,自己只提供技术,其他由李伟斌负责,利润对半分,同时每个月还要给他两万元,这个苛刻的条件让弟弟很不满。
  李伟斌的弟弟 李伟欣:我说咱们还投入这么多,他没有投入获得这么多,觉得不合适。
  李伟斌:我就觉得用他是最合适的,而且呢保证合作的很好。
  李伟斌不顾家人反对,把家里的房子抵押借了200万,全部身家压在那个人身上。
  李伟斌:没了就在园子里住,城里反正也不回去了。
  李伟斌看上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能给李伟斌带来多大变化?
  草莓园老板 董正茂:天翻地覆,做的非常好。
  记者 刘青青:就那一年的变化么?
  草莓园董事长 董正茂:就那一年的变化后来我也到他那去学习过,确实长了很多见识。
  李伟斌草莓园经理 陈秀桥:棚里的果销售一空,基本上棚里没有红果,红一个摘一个,采摘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到周六周日特别多。
  草莓园老板 夏永东:我都没想到,我原来,我得说一句我应该刚开始我发展比他早,完了他的发展速度比我又快了。
  他叫铃木薰,是日本人,在日本种了三十多年的草莓,就是他帮李伟斌一年时间扭转局面。在合作中,李伟斌的行动力也让铃木薰很佩服。
  铃木薰:每一件跟李伟斌说的事情,他都会立即执行,而且完成的特别好。
  除了从日本引进了新技术,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在草莓大棚里还种了许多蒜。李伟斌为什么要在草莓大棚中种这么多蒜呢?
  李伟斌:这个一你闻闻这个蒜味。
  记者 刘青青:很浓的蒜味。
  李伟斌:驱虫,杀菌。是吧,这个味就能把这个虫子都薰走。
  种蒜可以让草莓不打农药,可这样种出来草莓跟不种蒜的大棚里的草莓有什么不同?记者采访了几个来这儿采摘草莓的人。
  记者 刘青青:有什么区别么?大概。
  北京市民:我觉得挺甜的,入口比较甜一点,香吧,香一些。
  北京市民:我觉得这里的草莓就是口感很好,感觉是自然成熟。
  2010年,李伟斌又新建了8栋大棚,一共16栋大棚出产草莓两万多斤。此时,他的草莓卖到50多元一斤还供不应求。比一年前草莓价格翻了10倍,一年时间李伟斌净赚90多万元。
  李伟斌的朋友 胡翻译:非常高兴,虽然说前面很苦,有一张照片我给他拍的,抱着这个草莓抱着,笑的非常高兴。
  李伟斌:简直太高兴了,总算跟自己养活一个儿子似的,出生了,而且特别好,这一炮就打响了。
  铃木薰的加入让李伟斌一年时间就翻了身,可他当初怎么就一下就看上日本人铃木呢?
  李伟斌:实践丰富的人,你看袁隆平,天天蹲在稻田地里头,去观察去弄,他就能培育出这个东西,你这个习主席讲空谈误国,是吧,你这个光讲理论,我的工人不不懂理论,他就讲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做,是吧我们因为这不是研究机关。
  到2010年10月,李伟斌种出草莓的品质已经得到消费者认可。记者采访时发现,李伟斌却改变了传统草莓的销售模式,给自己的草莓定价400元一斤,价格一出,吓跑了很多来买草莓的消费者。
  北京市民:看他一排大棚门口这个大棚门口都写着400元一斤,我们就一个个的往前看,发现看了一溜都是400元1斤,给我吓得我就回去了。
原文: > :李伟斌草莓种植:一座草莓大棚就赚20万 [致富经]
网址:/shuiguozhongzhi/.html
扩展阅读:
(栏目:)  1989年,吕妙霞到北京做水果生意。20年后,夫妇俩已拥有百万元的积蓄。2009年年初,吕妙霞回老家孟津过年,看到村里很多留守妇女整日只忙着带孩子做饭,她说:“男人在外打工,女人也应自立自强,这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栏目:)  今年的草莓价格比去年上涨了50%以上,价格在8-20元/公斤,由于草莓保鲜的时间比较短,产地基本以本市为主,包括秀洲区、嘉善、桐乡、海宁等地,其他产地的草莓主要来自山东和上海青浦,但到场交易量比较小。据了解,福建枇杷刚上市一周左右,现在在嘉兴市场上的枇杷都是早熟品种,果粒还算比较大,色泽也不错,唯一...
(栏目:)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18℃。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理想温度,必须通过棚膜的温室效应、多层覆盖(棚膜和地膜覆盖)和外覆盖物(棉被或草帘等)的覆盖保温来达到。覆盖地膜邳州地区以10月上中旬为好,边盖边将苗掏出,不要损伤叶片,苗的周围用土压实,用黑色地膜为好。...
图片文章: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莓怎么种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