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换更换显卡要注意什么显卡

原装台式电脑能换显卡么_百度知道
原装台式电脑能换显卡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只要有显卡接口基本都可以但是需要考虑电源功率能不能带的动
如果你的电脑用的是集成显卡的话 你主板上只要有显卡插口,就可以插上独立显卡,集成显卡就会自动关闭。如果是独显就简单了,直接扒下来换一张显卡就是了。
是独立显卡
是独立显卡
可以换显卡
能的!注意换显卡找好显卡驱动!
显卡驱动是什么
看看你电源是多少瓦咯
大部分都能的
电脑什么型号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换显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想知道我这个电脑 能换什么显卡 和能加内存条么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提问者采纳
显卡,800RMB买个通路牌子的GTX750TI 2G。不用动电源的,这卡就60W。500RMB GTX650 1G DDR5条子随便加了,没事的,看爱好了。
追问:你好。 我想知道 我能换的 最好的显卡是什么
回答:CPU超下频率,所有的显卡都能用,直到卡皇GTX980 4G
选择举报原因&
其他2条答案
内存可以加,而且原内存的频率有些低,建议换成的内存。I5-750比现在的I3-4150略强一点,与750或260显卡比较般配,对显卡要求高点的,可高配到750TI甚至760或270、270X,不过我倒是建议你高配,因为一但CPU不够用了更新平台的时候,也许显卡还能继续使用
选择举报原因&
320显卡性能确实很低,建议显卡可以上GTX750ti,性能主流功耗也比较低,内存可以加单根4GB、 DDR3 1600.如果还有预算的话也可以上SSD。
选择举报原因&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微信公众账号
没找到想要的答案?那就登录提问吧&&|&&责编:林光楠
1末日里,谁在天堂凝望着我们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当您看到这行文字的时候,我们已经一起迈入我们在这颗星球上存在的最后一周了。不管等待我们的会是海啸的冲刷,黄石公园的怒吼还是小行星的热吻,反正按照不少人莫名其妙坚信的观点来看,只要没有手握10亿欧元,我们在这个周末是免不了开启前往天堂或者地狱的单程旅行了。·
  好吧,既然2012躲不过,那我们索性不如放宽心,一起收拾收拾身边的家什,做好各种打算之后准备上路吧。可就在我们几个同事一起讨论去“那边”该带什么用什么的时候,一个很深奥的问题自然而然的就冒出来了:去了天堂要用,可怎么办啊。幸好德高望重的楠爹一语道破了天机——怕啥,史上倒闭的芯片级厂商还少么?你们还担心到了那边没人造显卡?
2012躲不掉的话,你准备好在天堂用啥显卡了么?
  在PC发展的初期阶段,芯片级厂商的百花齐放不仅造就了半导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更为我们带来了无数难以磨灭的经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业的发展,很多人们眼中“英雄”一般的存在都随着竞争的落败而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3DFX、、S3……这些已经亡故的芯片级厂商的英灵们,现在正在天堂俯瞰着我们呢。
正在天堂俯瞰着我们的显卡厂商们……
  回忆不仅能够让我们重温过往的一个个感动,再次体会各种偶然同时又是必然的促使显卡厂商们倒掉的原因,更可以让我们按图索骥,提前找好自己在天堂里打算使用的显卡品牌。所以在这世界的最后一个星期的开头,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惊喜和感动,最终却已然消逝的芯片级显卡厂商吧。
》现在去显卡道转转《|
2灿烂的花火——3dfx
  ● 灿烂的花火——3dfx
  如果您不知道3dfx,那么您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非DIY玩家了。以一间芯片级厂商而言,3dfx的存在时间并不算长,但短暂的燃烧让它迸发出了远比其他人多太多的光和热。在上个世纪的最后5年时间里,3dfx以从横空出世到耀眼的令人无法直视,再到盛极致衰并快速消亡的全过程,将自己深深地烙入了PC业界的历史当中。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3dfx是一间由多个强大的研发实体共同组成的公司。由硅谷图形(Silicon Graphics)、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MIPS计算机系统(MIPS Computer Systems)和Pellucid联合创办的3dfx成立于1994年,并在短短2年之后便以Voodoo开始了对3D图形世界的事实垄断。基于SST-1架构并搭配Glide API的Voodoo是PC世界中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3D加速卡,它第一次以硬件管线的形式实现了包括光照贴图、半透明混合、调色纹理、窄频压缩以及硬件雾化在内的许多先进特效,这些特效让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了PC的图形世界原来可以如此的精彩纷呈。
属于一个时代的3dfx(图片源自blueidea)
  显卡通常情况下会有两个称呼,大部分玩家会称其为GPU,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玩家尤其是老玩家喜欢叫显卡“3D加速卡”。真正让这个名字凝固在许多玩家脑海中的,正是Voodoo推出之后17个月之后3dfx推出的真正意义上的王者,基于SST-2架构的Voodoo2。这款引入第二组TMU单元,采用像素/纹理芯片分离设计,支持单周期双纹理的3D加速卡不仅继续以多样化的硬件管线来实现各种精彩纷呈的3D特效,让人们叹服计算及图形世界的魅力和精彩,更带来了包括SLI(当然,这是隔行扫描技术与今天的SLI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内的各种划时代的先进技术。Voodoo2号称是史上最卖座的图形芯片,Rage Pro、Riva TNT或者i740等等新兴的3D加速卡完全不是SST-2架构的对手,发烧友以拥有一块Voodoo2为荣,拥有SLI系统的则可以直接被划入X二代的范畴。
永难磨灭的印象——3dfx Voodoo2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充满光明的3dfx却向我们演绎了盛极致衰的经典过程。基于Avenger架构的Voodoo3在与NV5架构的TNT2系列显卡的对决中开始出现技术及市场运作能力的双重颓势,收购STB Systems并开始自产显卡让它失去了成本优势以及来自下游合作厂商的支持,Glide的封闭和保守伴随着DirectX的迅速崛起而日渐显露……最终,错过了硬件T&L这一重要特性的VSA-100架构被以基于NV10的GeForce 256彻底击败之后,3dfx带着充满神秘的未发布架构rampage,一起被这个先前最大的竞争对手NVIDIA完整的“吃了下去”。
最终3dfx被竞争对手NVIDIA所收购(图片源自博客)
  对于PC业界数十年的跨度而言,不到七年的时间只能算是一个短暂的片段,所以从诞生到最终被收购,3dfx就像一团灿烂的花火一般,横空出世、迸发着绚丽的光满、但转瞬之后变消失在了空中。3dfx不仅留给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更为整个显卡业界带来了大量的启示和思考。封闭的API、恶化与下游的关系同时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样的完全可以被称作“倒闭三件套”的组合过程,为后世存在的显卡厂商带来必须的生存经验。
3一直在除bug的野人——S3
  ● 一直在除bug的野人——S3
  相比于3dfx,S3 Graphics的资历和经历都要“老牌”。当Voodoo问世的时候,S3已经在PC图形界摸爬滚打了数年之久,并且留下了包括Trio64V+(S3 765)在内的许多经典产品了。
  在进入3D时代之后,S3的首秀并不比3dfx或者其他人差。1998年问世的Savage 3D是PC历史上第一款的图形架构,像素填充率达125MPixels/s,每秒最多能生成500万个多边形,这些数据在当时是令人生畏的。另外,它还支持Direct3D和OpenGL,拥有硬件Alpha混合、多重纹理、抗锯齿、16/24bit Z缓冲以及三线性过滤等技术,S3TC技术开创了材质无损压缩的先河,其MPEG-2回放加速以及质量在今天都被相当一部分玩家所津津乐道。
“野人的家”——S3 Graphics
  1999年到来的Savage4承袭了S3坚持技术革新为先的理念,它是第一块支持AGP4X总线的图形芯片,同时支持真32位渲染、更好压缩比例和质量的改进型S3TC、单周期三线性过滤、多纹理贴图、硬件DVD加速、最大32MB显存、针对AMD的3DNow!技术进行专门优化、支持高级数字平面显示器等等先进特性。在市场层面上,Savage4也首次采用了类似3dfx和的细分规则,以Savage4 LT、GT、Pro以及Pro+分别对应不同等级用户的性能需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S3 Graphics继续着它们的创新,Savage 2000作为DirectX 7时代备受瞩目的耀眼明星,在更多创新的簇拥下来到了人们的面前。0.18工艺制程,128bit显存位宽,硬件T&L单元,两条并行的单周期双纹理流水线,这一系列特性不仅紧跟当时正日渐强盛的DirectX的需求,更极大的加速和促进了3D图形领域的发展。
饱受驱动问题困扰的Savage 2000
  但是,以上这些充满了创新并集各种先进特性于一身产品,却从始至终都没有给S3带来过任何的好运和好处。连续3代产品的叫好不叫座,最终导致这间命运多舛的企业在被连续数代的锐意进取耗光了精气以及先前储备的庞大资源之后,在2000年被VIA收入囊中,并最终在2011年再次被其卖给了日薄西山的HTC。此时的S3,基本上已经神形俱消了。
经过这般折腾,S3已经算是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保持精进的技术革新是一间科技公司最根本的成长要素,但S3却并未因此而完成成长,而究其原因,导致S3最终落败的要素竟然来自软件层面,那就是困扰了很多厂商很长时间的命门——驱动。无论多重纹理贴图,硬件T&L还是对这样或者那样程序的优化,硬件技术的一切创新都需要驱动程序为基础来进行呈现,而S3 Graphics长期以来最为欠缺的部分,恰恰就是驱动程序的稳定性以及兼容性,其糟糕的驱动水准甚至达到了Savage 2000发布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均无法开启硬件T&L功能这样一个让人无力吐槽的层级。在充满bug并极度不友好的驱动控制之下,再多的创新都无法得到发挥并被人们所接受,最终被市场所抛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消逝的多面手——SiS/XGI
  ● 消逝的多面手——SiS/XGI
  SiS矽统在图形行当里算是一个晚辈后生,这间以芯片组业务见长,并通过收购Rise获得X86处理器生产能力的公司曾经有机会成为一个横跨整个PC系统领域的霸主,但最终却为漫长的战线以及发展目标的不明确所拖累,变成了淡出大家视线中的存在。
  SiS在显示领域最初的成名之作,来自第一款高度集成功能单元并可被芯片组集成的显示芯片——SiS 6326。这款芯片并没有太多花哨的功能,但却首次以单芯片实现了2D、3D加速,DVD影像解码器,TV编码器及AGP总线支持五种功能。极高的集成度,广泛的用途、合理的价格再加上SiS芯片组推广的协力,让这款芯片成了当时市占率最高的之一。许多人购买的第一款显卡,就是这块以泛用性及高集成度著称于世的SiS 6326。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SiS专精于芯片组领域,其显卡事业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尽管也有SiS 300/305/315这样的革新之作问世,甚至SiS 315还是第一波支持T&L的产品之一,但其架构水平在当时并不突出,更多的是作为SiS 540/630芯片组的高集成化泛用性解决方案出现。此时的SiS正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整合型芯片组以及完整内建CPU逻辑核心、绘图输出及网路等功能的SoC芯片领域,很难有闲暇分出精力来进行图形领域的突破。
  2003年5月,SiS剥离了旗下的图形显示部门,独立成立了XGI图诚科技,这给了SiS显卡新的机会。XGI成立伊始,便以Sabre系列图形架构令世界为之一振。Sabre架构不仅支持当时最新的DirectX 8,同时开创造性地剥离了对运算需求相对较低的Vertex Shader,将其交给CPU进行运算,专注于Pixel Shader的Sabre拥有了很好的性能功耗比,虽然对CPU的依赖不小,但依旧获得了满堂喝彩。
XGI的剥离本是SiS的大好机会
  就在此时,SiS漫长的战线、相对而言较晚的剥离时机以及不够彻底的剥离进程,让XGI的前进遇到了阻碍。对SiS芯片组的过分迁就让其失去了防守腾飞的机会,Sabre之后的Volari系列显卡并没有如世人所期待的那样继续强调高性能桌面图形运算性能。尽管启用了BitFluent技术为基础的单卡多芯方案来增强性能,但这更多的是出于XG40架构自身性能不佳的弥补。Volari系列显卡的性能功耗比并不能令人满意,最顶级的双芯型号Volari V8 Duo整体性能在DirectX 9.0时代仅属中游,再加上Reactor反应堆驱动的不成熟,市场对Volari系列显卡的反响始终不甚热烈,这导致XGI没有能够挺过惨烈的DirectX 9.0显卡大混战,并最终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芯片组、CPU、SoC、显示、多媒体芯片……漫长战线拖累的SiS
  2006年3月,包括上海的联盟公司远弘科技(MacroSynergy)以及美国圣克拉拉分部在内的大部分XGI,被马上就要为AMD所收购的以增加自身筹码为目的所购入,这一并购为XGI的历史画上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污点。而日,已经日渐淡出人们视野的XGI再次被SiS收购,并伴随战线依旧漫长但已无专精可言的SiS一起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5ProVidia的先驱——Trident
  ● ProVidia的先驱——Trident
  Trident的名字同S3一样,是一个属于“老一辈DIY玩家”的特殊烙印。同S3不同的是,Trident在3D图形领域并没有过多少精彩的创新和过人的建树。但如果要问曾经最棒的All In One是什么,相信一定会有人说出Trident 50的名字。
  尽管上世纪末的最后几年是3D图形领域风起云涌的时期,但整体而言,PC图形及游戏在整个应用环境中所占的比例依旧不如GPU出现之后那般高速增长并呈现出主导地位。在当时的应用环境,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OEM用户群体当中,一款能够同时完成3D图形加速输出、视频加速、视频采集以及电视卡功能的全能型All In One显卡,才是最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Trident的产品,基本上都属于这一范畴。
  Trident的传奇始于1987年,在那个PC刚刚进入彩色显示的时代,曾经是市场的绝对主流,任何一个用过当时IBM兼容PC的玩家都应该熟悉这两款产品。其后的TGUI-9680甚至同S3的Trio64V+一起被中关村的奸商们冠上了“彩霸卡”的响亮名号。接下来的3DImage 50集2D、3D加速引擎,视频及DVD回放加速,视频采集以及TV信号回放等全功能与一身,尤其强调了视频信号的处理以及视频回放加速功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All In One功能。一款能玩3D游戏,能看片加速,同时还能当电视盒/电视卡的显卡,在当时的市场上还是拥有非常大需求量和号召力的。
3DImage 9750
  尽管如此,Trident的结局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你有的东西别人没有时,你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回报,而当别人有了你所有的东西,而你却没有别人拥有的东西时,命运显然也就不会再垂青于你。长期固守多用途以及2D应用的Trident在3D领域一直未有建树,其在3DImage 985之后推出的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性能级3D显卡产品Balde 3D因为表现平平并没有引起市场太多的反响,接下来的Blade XP仅能达到GeForce 2 MX200/MX400等当时中低端显卡的水平,再加上那个直接或间接杀死了太多厂商的驱动和兼容性问题,Trident最终也被淹没在了3D大战的滚滚浪潮中,只留下ProVidia这样的名字供老玩家们在回忆中咀嚼。
6到了天堂也要做王者——ATI
  ● 到了天堂也要做王者——
  ATI是一个让无数玩家爱恨交织的存在,它的历史,它的传奇,甚至是它标志性的红色,都是无数拥趸们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宝贵记忆。
不只是红色的记忆:Ruby
  ATI(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冶天)是全球最重要的显示芯片公司,1985年,华人创始人何国源将公司总部设在了安大略湖畔风景秀丽的Markham市,并开始了在图形领域的创造和发展。同当时的大多数厂商一样,最开始的ATI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色彩以及视频回放等领域,其VGA Wonder系列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始终不温不火,在强大的S3和Trident统治之下,ATI并没有表现出突出的过人之处。
  在进入3D时代之后,ATI跟随时代脚步的速度比大多数人都要快,同时在战略方向上也正确的(或者说“被迫”的,因为Glide的封闭性,你懂得……)选择了紧跟微软的DirectX以及牢牢把握住OEM市场。Rage/Rage Pro等一系列架构的推出帮助其迅速积累了3D图形架构的开发经验,接下来的R100架构被正式命名为Radeon,这不仅是让ATI在2000年的第一次3D图形大战也就是T&L大战中得以生还的重要作品,也是一个延续至今的红色经典传奇的起点。
Radeon 8500
  伴随着经验的丰富以及经营模式的得当,迅速成长的ATI在其后推出了更加成熟同时极富创新的R200架构,被命名为Radeon 8500的R200完整支持DirectX 8.1,拥有完全的Vertex Shader 1.4以及Pixel Shader 1.4特性令其在与NV20/NV25的较量中始终占据着特性支持层面的制高点。这款产品的出现奠定了ATI成为和分庭抗礼的存在的基础,并将这种对抗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ATI真正的辉煌始于收购ArtX带来的R300架构。对于这款结构极富精巧,充满了数学层面的简谐高效美感,但同时又因为浮点精度完全不符合IEEE754要求而备受争议的架构,单纯的赞美或者抨击的评价似乎都显得不够充分,我们就单看它对于历史而言最重要的部分吧——R300是一个足以影响整个GPU界前进的架构,不仅因为它取得了空前成功的市场表现并改变了其后显示领域的格局,更因为它第一次将寄存器问题的重要性如此透彻具体的表露给了所有图形架构研发者。R300的成功,绝大程度上均归功于其寄存器设计的殷实和恰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NV30则进一步加深了这层含义的重要性。寄存器及寄存器算法的开发以及经验的积累,从R300开始变成了事关生死的战场,并在多年后的今天再次决定了一系列架构的生死。
一代经典的Radeon 9700 Pro
  骄傲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在由人构成的集团中同样存在并适用。R300/350的辉煌之后的ATI变得骄傲自满,开始不再将已经被超越的竞争对手NVIDIA放在眼里,并减慢了自身发展的节奏。在接下来的2004年,ATI为这种骄傲付出了代价——经过卧薪尝胆的NVIDIA通过重设整个架构的寄存器结构,并经由一系列令人叫绝的情报战成功的发动了对ATI的反突袭。NV40的成功不仅令ATI仓促推出R420的举动显得拙劣,更为NVIDIA重新夺回了短暂失去的霸主地位。
  其后的ATI充分体会到了命运多舛的含义,先是精心积累的代号Fudo的R520架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工艺问题,TSMC的PECVD在吸湿、孪晶以及下游效应失控等等问题的困扰下极大的限制了这款架构的表现;接下来的R580虽然有着强调SIMD吞吐的先进理念,但却又因为工艺保守而输掉了与NVIDIA的成本和性能功耗比战争。这两款架构及其背后的X系列产品的表现都直接影响了ATI在3D图形领域的地位。
  时间来到2006年之后,上帝跟我们所有的人都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尽管R520/580的表现差强人意,但远未到令ATI的竞争力严重受损至不堪重负的地步,在这种前提下,ATI依旧接受了来自AMD的并购,并在为之收购前进行了一系列不甚光彩的抢先并购以及其他行为来“帮助”AMD做出了过高的价值评估。伴随着收购带来的巨大损耗以及价值高估的恶果,AMD陷入了长达6年并且仍旧看不到尽头的衰退,而ATI则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裁员和出走而日渐“稀薄”。伴随着2012年底新的一轮针对Markham团队的裁员,ATI即便是在形式上也已经正式迈入了天堂,只留下Radeon和红色的印记供我们缅怀。
同样是ruby,但却已物是人非……(图片源自AMD官方)
  在所有的“天堂厂商”中,ATI的地位是最重也是最特殊的,它为后人留下的启示也更有价值。无论是技术层面的寄存器的重要性,还是轻视对手的恶果,亦或者是并入AMD初期时代妄图以硬件政府程序员并迫其就范的狂妄,这些东西对于后世的其他显卡厂商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经验。无论生前还是身后,ATI都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  
7永远的疯猫——3DLABS
  ● 永远的疯猫——3DLABS
  “大口径舰炮风格的”,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疯猫(Wildcat)显卡时的感受,它超级巨大的尺寸以及“别致”的散热器设计不仅给人以十足的震慑,还能让人们联想到科幻片中星际战舰上的各种超现实炮门。
永恒的Wildcat
  3DLABS是一家专业色彩极为浓厚的公司,其前身创建于1984年,早期名为benchMark Technology,1988年该公司与DuPont公司合并后成立DuPont Pixel,开始为升阳开发IRISGL工作站显卡,1994年4月DuPont分离出了后来的3DLABS,并开始了为个人电脑开发绘图芯片的历史。旗下的疯猫(Wildcat)及Oxygen系列专业显卡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都是图形工作站的上选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夸张的散热造型
  除了专业领域的作为之外,3DLABS最大的成就在于推动了OpenGL这一著名图形API的发展。作为OpenGL ARB和Khronos Group的成员,3DLABS在OpenGL 2.0的开发,尤其是向DirectX靠拢等层面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实3DLABS的产品并不仅仅专注于专业图形领域,其在2D层面的表现同样是传世经典,这也是它出现在我们这样一篇关于“去天堂用什么显卡装电脑”的文章中的重要原因。曾几何时,3DLABS的permedia系列2D卡被誉为桌面领域的帝王,用permedia 2搭配Voodoo2 12M&SLI甚至被誉为是桌面图形领域的绝对终极配置。如果您真的在周末搬了家,3DLABS的permedia系列绝对不失为“新电脑”的上选。
Open GL成就同时也伤害了3DLABS
  每一位同志都有来到天堂的理由,3DLABS也不例外,如果发展一直顺风顺水的话,他没道理会出现在这篇文字当中。长期对专业领域封闭式的专注,permedia 3节奏性的失误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OpenGL的日渐式微以及和/AMD在专业图形领域的高速增长,让3DLABS的消亡成了多数人意料中的事情。现在的3DLABS已经不再是疯猫的主人,它已经在2009年1月与创新科技的个人数位娱乐部门合并,并更名为了ZiiLABS。其研发领域也从专业图形工作站显卡,转向了具有通用处理色彩的低功耗多功能GPGPU:Zii干细胞系统。疯猫同3DLABS的灵魂已逝,即便肉体还以某种形式存在着,那也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疯猫和3DLABS了,它留给我们的只有往事和回忆而已。
8色彩和显示的传奇——Matrox
  ● 色彩和显示的传奇——Matrox
  双头/多头显示,10Bit原生发色,CRT色彩帝王,Millennium,Mystique,G100,G200,G400,Parhelia 512……太多曾经的皇冠戴在了这位逝者的头上,甚至ZD Davis的PC绘图视频测试软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给了它的产品100分的满分测试成绩,更为神奇的是其实它的本体至今仍旧独立存在着,只不过已经进入了“脑死亡”的稀薄存在状态。这个传奇,就是著名的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
Matrox Electronic Systems Ltd
  Matrox的过人之处多不胜举,旗下的Millennium曾经一直都是CRT显示器最好的选择之一,民用多头(多屏)显示技术至今都是远超民品的专业级的存在,而且在专业领域同样斩获颇丰,G100/200/400更是在强调2D性能和多屏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同时具备与、以及3dfx等当时的3D霸主分庭抗礼的地步,甚至它还抢先推出了图形史上第一块支持DirectX 9.0的图形架构——Parhelia 512。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Matrox都是一个横跨民品及专业级应用领域,全方位制霸的无冕之王。
  当然,无冕之王之所以“无冕”,而且最终还被人从宝座上拉了下来,背后一定是有其道理的。
matrox g450 mms
  Matrox成立于1976年,这让它成了最老资历的图形解决方案供应商。老资历意味着沉稳以及经验丰富,但同时也意味着保守和“衰老”。Matrox一直都横跨于民品及专业级领域,并在两个领域均斩获颇丰,但两个领域的共同发展不仅让它失去了重点,更将两个领域的需求混为了一谈。Parhelia 512的确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DirectX 9.0的图形架构,可其新特性的支持重点被更多地放在了专业领域需求更大的几何端。Vertex Shader 2.0以及环境凹凸贴图(environment bump mapping)等特性对专业工作站也许更加有用,民品市场却更加倾向于对Pixel特性的支持。所以尽管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DirectX 9.0的图形架构,但不支持Pixel Shader 2.0的硬伤最终导致Parhelia 512在民用3D显卡的竞争中被彻底打垮,只得退守专业领域。
Matrox最后的辉煌——Parhelia 512
  接下来,受到挫折的Matrox选择了更加危险的扁平化分散,表面上看其目标客户相当广泛,举凡有2D视频、3D视频、图像视频等需求者,以及科学、医疗、军用(防御)、财务等图像绘图工作站需求者,都是Matrox的目标客户,但实际上Matrox已经事实转向了特定的范围非常狭小的视频及多屏需求市场,这不仅导致了其在民用市场创新的停滞,也带来了专业市场的萎缩和衰退。
  Matrox没有死,它的肉体还活着,但包括专业领域在内3%不到的整体市占率说明它的灵魂早已飘进了天国,而最终导致它“脑死亡”的因素则几乎可以说是前面诸位先逝者的综合。如果本周末“一切顺利”的话,Matrox也会位列仙班,去天堂为我们提供全方位的多屏显示以及王霸级的色彩体验了。一直憧憬这真正10bit显示效果但却无缘见到的朋友们,不妨耐心等上几天。
9不仅为了缅怀,更为生存下去
  ● 不仅为了缅怀,更为生存下去
  其实,今天这篇看着像是“天堂导购指南”的文章,其目的不是真的为诸位提前挑好上天堂之后要用的显卡。我们都知道周末过了还有下周,下周过了还有下下周,所谓的世界末日其实是子虚乌有的,“老子这辈子终于只剩五天班可上喽”这种美好的未来并不属于你我。我们制作这期文字的目的依旧跟过往的一系列内容一样,在于通过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来揭示或者说唏嘘各种埋藏于显卡世界深处的道理。
地球毁灭这事……你懂得
  双树枯荣,月亏星生,生与死是万事万物必然经历的规律。永生是不可能的奢望,但无法获得永生并不代表一切灭亡都是正确的,或者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今天所回顾的每一个已经升天的厂商,几乎都是这种不可避免的反面教材——它们的倒下,实际上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封闭、守旧、固步自封、过于漫长的战线以及资源的耗散、与合作伙伴关系处理不当、单纯重视软件或者硬件中的某一个环节而忽略了其他环节、错误的判断或者无法跟上市场竞争的需求、创新停滞、为了单纯商业利益进行的毫无意义甚至道德水准令人怀疑的并购/拆分行为……导致一个又一个曾经辉煌的厂商最终倒下的剧本,无外乎都是以这些题目为大纲编写,然后在本不该属于显示世界的命运小剧场里一遍又一遍的反复上演的。The only thing we learned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learnt nothing from history,所以有人倒下了,后面却还有人以相同的或者相近的原因继续倒下。而很明显的是,没有人希望看到这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被再一次甚至是一再的重演。
2012也许是个笑话,但业界的危局绝不是笑话
  在回忆中咀嚼也许能给人甜蜜的回味,但更多的却应该是苦涩的酸楚——上个世纪末显示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爆炸式发展不仅因为技术进步的节奏已至,更因为这些厂商齐聚在一起时所产生的激烈竞争。竞争推动进步,而缺乏竞争显然会让进步减速甚至进入停滞,这种循环和因果关系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确定在这个周末等待着我们的到底是什么,但我们无比确定的是如果当下的显卡市场乃至整个PC市场继续维持现在的不平衡状态,某些人仍旧以错误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去重复过往悲剧的逐条剧目的话,那么想象中那些可能的灾厄都将会真实的降临在我们所钟爱的显卡世界乃至整个PC业界,毁灭将无可避免。
  3dfx,S3,SiS/XGI,Trident,,3DLABS,Matrox,让我们记住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记住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苦涩,记住它们留给我们的启示,并在它们于天国的注视中祈祷美好明天的到来吧。
玛雅人传说的世界末日临近了,在另一个世界那些早故的显卡芯片厂商或者显卡品牌商是否为我们准备好了最新的显卡产品呢?本文以诙谐、幽默的文风,为我们讲述了显卡的历史,是一篇值得我们细读并获得显卡基础知识的好文章。
显卡类型 显卡芯片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硬件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15995¥9996¥16997¥24998¥25999¥164910¥26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更换显卡需要注意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