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 钢铝复合散热器优缺点不好吗?还有什么缺点?

MacBook Pro / Air 的散热做得好不好,什么水平?
提醒各位答主,这里说的是散热,不是轻薄/续航/配置/价格&br&&br&&b&相关问题:&/b&&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和 rMBP 同价位的笔记本有多少比 rMBP 屏幕更差的? - 笔记本电脑&/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说苹果笔记本的屏幕不好? - 笔记本电脑&/a&&br&&br&&b&参考资料:&/b&&br&&a href=&///?target=http%3A///read-htm-tid-311701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也说苹果的散热&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电脑散热问题-Mac OS X 综合讨论&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WriteBack_41008_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告诫朋友们不要在买苹果了所有的苹果散热都不好&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cn/Default.aspx%3Fclass%3DTopic%26Topic%3DPink%3DFals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不是说苹果不能玩游戏,个人觉得苹果的显卡是短板 而且散热也不好 说白了苹果就是奔着商务去的&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cn/303/303498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冰火两重天 苹果Retina MBP散热测试&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你敢发底部的热成像图片么?Retina-MBP 玩上古卷轴最高温度达到110度!桌子都被考黑了!!&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p/%3Fpid%3D%26cid%3D0%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水~纠结笔记本高温的筒子们&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苹果多开网页视频的渣散热&/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p/%3Fpid%3D%26cid%3D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偷来的吐槽贴,船粉船黑必须进来看看啦!&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apple各方面都好,就是散热不太好,一旦满载拷机,也是热出翔的结局。&/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p/%3Fpid%3D%26cid%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什么专业需求要用苹果的本子?&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rmbp烤屏幕一说 绝不是空穴来风的 内部热管仅一根 且cpu和gpu芯片距离过紧 你看看评测就知道了 苹果的散热问题一向很大&/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求助!】求助各位大侠,关于Mac Air作图性能问题&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温度还是感人……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15 inch跑NBA201X,温度感人。那种要我呵呵的感人。&/blockquote&&br&&br&另外我生活中Chrome开到100个标签页左右,对能耗的影响达到70~130左右,就感觉掌托比较热了,正在充电就更热了,这还是春天。&br&&br&&br&为什么部分其它笔记本的散热好?具体是怎么实现的?&br&希望看到专业人士的解答。
提醒各位答主,这里说的是散热,不是轻薄/续航/配置/价格相关问题:参考资料:你敢发底部的热成像图片么?Retina-MBP 玩上古卷轴最高温度达到110度!桌子都被考黑了!!苹果多开网页视频的渣散热apple各方面都好,就是散热不太好,一旦满载拷机,也是热出翔的结局。rmbp烤屏幕一说 绝不是空穴来风的 内部热管仅一根 且cpu和gpu芯片距离过紧 你看看评测…
按投票排序
293 个回答
最近两年, 只要提到 MacBook 与散热, 立刻就会有像第一个回答者这样的「高中生」, 以百度贴吧的语气送上这样的评论:苹果笔记本为了外观、便携以及轻薄向散热妥协太多,狭小的机内空间、奇葩的风道、保守的风扇策略都造成了其散热不好的现状。rmbp用着低于上述机型的配置,却换来如此糟糕的散热表现,不得不怀疑Apple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实力以及诚意。多半是苹果要外观不要实用,要脸不要命的设计理念让题主产生了这样的错觉。最后配上这些图片, 以及散热优秀们的本子的内部图:让不少人纷纷站队, 甚至让 MacBook 用户也产生了怀疑……可是仔细看看, 下面出现了奇怪的言论:就大多数人的需求而言(不包括坚固等需求的特种笔记本),笔记本的需求可分为轻薄、配置、散热等等, 占据 MacBook 40% 重量的电池到哪里去了?发现不对劲了就去搜索, 果然:电池容量:MacBook Pro 15"/13": 95Wh/71.8Wh.MacBook Air 13"/11": 54Wh/38.5Wh.其回答中提到的:W740SU: 53.28Wh.MSI GS60: 52Wh.这大概是什么概念呢……散热优秀们的本子加上一个 Air:的电池差不多一共有这么大.而在电池续航测试中, Engadget 对 MSI GS60 测出的结果是 3:13.
而 PCMark 8 的结果是勉强两个小时. AnandTech 测评轻负荷三个半小时, 重负荷两个半小时.而这一代的 MacBook Pro 15" 标称 8 小时. 由于很少有媒体以同样标准评测两款本子, 所以无法找到最客观的对比. 不过 Engadget 和 PCMag
分别将 GS60 和 MacBook Pro 与 Razer Blade 做了对比, 在两者的对比中 Razer Blade 续航均为六个多小时的情况下, GS60 续航 3:13, MacBook Pro 15" 续航 8:52.我倒是要问问这位回答者, 为了那不到 10% 的满载运行下温度能低个十几度, 为了让你这样的不服跑个分党用 Furmark+Prime95 这样的极限测试软件, 让笔记本电脑日常使用下的续航时间从八小时缩短为三个小时是否值得? 在两个回答
里蓄意误导四百多人, 闭口不谈电池容量的差别. 请您拿出指责 iPhone 电池太小的精神来回答一下我的提问好吗? 在
里夹带私货被人打脸, 还没玩够?说了这么多, 其实核心也就是这几点.1. MacBook 的散热设计不是水平问题或是成本问题 - 而是为了把每一寸空间留给电池以达到比同级别产品高出很多的续航时间, MacBook 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更多, 在 iStat Menus 里密密麻麻的传感器是这一点的旁证.2. 作为 20% 的用户, 如果将 MacBook 用来做高负荷的用途, 那么你应该有自己调整风扇策略的觉悟 - 而不是让一般用户迁就你, 学习修改风扇策略或是忍受噪音.3. MacBook 的铝壳 - 不, 不是被动散热 - 会使得同样内部温度下感受到的外部温度更高, 进而产生散热不佳的感觉.4. 刚刚做了个测试. 软解两个 1080p YouTube 视频, 将风扇设置为 4600rpm/4400rpm 的情况下 CPU Die 是 76 度. 这个散热是否有知乎上此类人渲染的可怕, 众人自有公论.5. 将抄袭 MacBook 设计, 但又在细节上如此山寨的准系统拿来 YY 战胜 MacBook, 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不得不说, 回答有这些回答的问题都是让人感到心理不适, 希望这类人以后能少在知乎误导一些围观群众
我不同意当前得票第一的回答(据说这个开场白很有气势,不妨让我借来嘚瑟一下。)首先,Macbook Pro的散热确实不好。这个不需要洗地。只要跑有一定CPU或者GPU强度的任务,必须露怯。但是(我真的不是来洗地的……),有哪款控制轻薄的笔记本散热做得好了?我用过的笔记本数量有限,很高兴楼上 带来了一些不错的设计案例。尽管
剖析了这些案例中设计的优秀部分。但是并没有说这些优秀的设计到底带来了多大的优势。那么根据下面这几篇评测所述,尽管msi和asus都做了不错的尝试,但是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上面三篇测评可以看到:无论何种散热系统设计,只要CPU或GPU满载情况,掌托都得上30℃。而且在散热出风口这样的热量密集位置,温度无一例外的达到了40~50℃的区间。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更优秀的设计案例,但是从上面的测评来看:通过加强热管、布局、风扇等方面的设计,确实能有效降低笔记本温度。但是你仍旧没法让任何注重轻薄的笔记本胜任长时间的高负荷计算任务。究其原因,我想相对满载状态下CPU/GPU巨大的发热量,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任何散热上的优化都显得有点儿杯水车薪。很多同学,尤其是正准备选本的同学可能对这方面倍感纠结。其实,笔记本这个个人计算机的分支,在设计之初也不是为了高性能而存在的。倘若真的有轻薄笔记本能长时间满载运行还能控制住发热,那这得让台式机情何以堪。因此你真的需要一个长时间进行高负载计算的设备建议还是不要考虑笔记本了,非要考虑那么只能放弃轻薄。建议考虑一下加厚的移动图形工作站(我有幸见过一两台,那些机型确实能跟砖头媲美……囧)。我顺道再回答另一问题:为啥Macbook Pro散热这么查,我们还买它。我的理由:“满载散热差不代表平时用着一定烫!”这听起来横竖都像是诡辩啊!Macbook系列运行自家OS X和苹果原厂App确实对功耗控制的仔细。诸如写文档、浏览网页、搞搞Web App这类计算负担不重的应用场景我个人对Macbook的温度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再考虑到移动办公的话Macbook的续航更令我满意。这就扯出另一个问题:你明明对性能要求不高,买这么高配置干啥?且听我继续解(gu ?)释(bìan)。虽然常规任务确实不怎么需要高性能。但是偶尔文件压缩与解压缩、第三方C软件包编译、PS滤镜处理等等一些场景,间歇性的用到较高CPU、GPU性能的场景还是希望快一些的。第一代Macbook Air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该快的时候快不起来。另外OS X本身的一些特性我就不过多赘述了,这方面因人而异,按需选择才好。最后一个问题:你这分明就是给Macbook洗地!那我最后也黑一把:Macbook确实有不擅长的领域。第一就是游戏。曾经有个爱玩儿游戏的哥们耐不住Mac的外在气质诱惑,在我百般劝阻无效后依然决然入了Macbook Pro。事后各种不顺,至今追悔莫及。另外如果你是专业领域的,需要高强度计算。或者运行诸如matlab(恕我浅薄知道不多)之类的App跑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这类情况。奉劝不要考虑Macbook系列。以上就是我对题主一系列疑惑的个人浅见,欢迎共同探讨。========================================================================Update: ---------------------------------------------------------------------------------------------------------------可能我之前的回答不够清楚。尤其是对于C面掌托空载温度满载温度的问题。根据之前提到的三篇测评。空载时C面掌托温度大概是这样的:MSI GS70(29.4℃) & Apple rMBP 15(30.3℃) & ASUS UX301(31.2℃)再看CPU满载时C面掌托的情况:MSI GS70(29.8℃) & Apple rMBP 15(30.9℃) & ASUS UX301(34.6℃)以上取的都是掌托的温度,再看看完全满负荷状态(游戏)C面最热点(都是键盘处某块区域)ASUS UX301(41.2℃)
& MSI GS70(43℃)& Apple rMBP 15(48.2℃)下面咱分一般中等以下强度使用和高强度使用两种情况来说:一般用途时GPU不太活跃,CPU负载也小,接近待机温度。这方面不管什么测试即便测试方法不一样,结果基本偏差不会太大。我们姑且当是统一条件下测试得到的具有一定对比价值的数据来看。UX301温度最高都不用说了,GS70跟rMBP 15差距0.9~1.1摄氏度。GS70略胜一筹。是散热系统的优秀设计发挥功效了吗?不要忘了GS70是17寸笔记本,评测用的rMBP是15寸。另外GS70的屏幕分辨率为Full-HD 1080p,rMBP 15的屏幕是,这方面对CPU、GPU计算能力的需求都是有差距的。这时候GS70赚来的1℃的优势还确定是散热系统优秀换来的吗?再说高强度应用场景。这部分三篇评测文章中测试方法不知道是否一致。先抛开数据不谈,即使是41℃的C面温度,谁能真的把双手直接放在上面享受游戏乐趣呢?100摄氏度的开水不能直接烫脚,降个20摄氏度你就真敢往里放?这部分更新主要是明确两个问题:第一,设计好不好,实战效果比对着拆解图分析来的有效。虽然GS70在设计上很下功夫在极端情况也显示出比MBP更具优势。但是说到底,这种努力没有解决用户在笔记本上满载使用硬件的需求。你看到的硬件参数仍旧不是你能用到的水平。消费者关注的是实际使用效果,不能只靠一纸方案就让大家买账。第二,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再讨论散热方案优劣的事儿。现在的CPU、GPU发热摆在这儿。同等价位同等定位的笔记本散热很难拉开这方面的差距。比照拆解图说这个好那个不好没有意义,也是在自寻烦恼。咱能从设计上看出的那点儿事儿远赶不上发热的基数来的狠。========================================================================
刚从ThinkPadT410的深渊里逃出来,买了MBP,用了半天就觉得对苹果路转粉。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苹果的用户定位特别明确,没有长时间满载过载运行、移动办公需求大(我的专业要出野外)的人群,或者没事儿就拿来弄个文档看个小说的。有专业需求,有专业需求订做的本,这个选择空间是很大的,再不济还有台式机。言归正传,散热好不好这个问题其实应该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如果体验好,哪怕已经能煮鸡蛋,也不管我的事,是不是?那么用户体验在哪几个方面呢?就个人经验,其实就以下几点:1、不能烫着我(我被老黑本低温烫伤过)放在大腿上,直接接触皮肤,都有低温烫伤的危险;尤其是苹果这种散热基本完全靠外壳的,绝对不要干这样的事——私以为MB的设计已经把这种情况不纳入考虑,转而推荐垫板一类的专业配件。其实我觉得这个策略挺好,因为散热再好的本,直接接触皮肤,都有低温烫伤的危险。散热系统的设计或许有天可以突破瓶颈、完全保护裸肤接触,那敢情好。不直接接触,完全没感觉。看视频会发热得很明显,手放在底下可以烤火,但是放在键盘上发弹幕没什么感觉——不知道这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总之别把本放在腿上,哪个本都别。2、不能散热系统烦得要死这一点其实是我支持苹果的最大原因。我需要出工地,当年刚买老黑的时候带去,很快风扇就积灰,运行错误,直接开不了机,自己战战兢兢拆开清理(竟然拼回去了!)。。。出风口里面还爬进去过一只小蜘蛛,蜘蛛恐惧症晚期患者表示当时就吓尿了。当然还有噪音等等问题。总之我就是说,散热系统的维护成本需要考虑。当然,如果大家的办公环境湿润清洁,不担心灰尘问题,那当然无所谓。总之,风扇和出风口维护起来麻烦得要死,这已经挺烦的。3、过热到底有什么麻烦?除了烫以外,如果一热就烧坏元件,直接半报废,那再好的散热也悲剧了。我那号称散热不错的老黑刚用了一年多就换过主板,烧坏的(所以为什么前面有人拿T系列来嘲苹果我看着就囧了)。按照表面温度来看,苹果当然要高,但是那天我刷了一天B站,底下简直可以煎饼,运行速度毫无影响,而且一直在发弹幕,触板搁手那里只有轻微温度上升的感觉。如果这种效果,苹果就算真的散热比别的差,我也愿意买;再加上它还轻(大学开始背了六年板砖,现在觉得好轻松)。当然如果世界上还有能够更好兼顾轻便、续航、散热的本子,如果兜里能买得起,那我也愿意买。个人需求不同,就我的工作性质而言,MB算是最好选择。需要跑大程序的时候,我也有台式机可以用;笔记本拿来做那样的事,就像拿手枪去打坦克,不是一个画风的;自然的,技术已经进步到有平板大小的超级计算机,这一天也总会有,人的需求在变,世界也在变。但唯独没有意义的,就是恰来掐去,还顺便带人身攻击的;看了那么久评论,除了几个说话不夹枪带棒的技术分析以外,几乎所有的果黑都有个“因为买苹果的人基本都有装逼年头”的暗刺,有人在说事,更多在拐弯抹角的骂人。明明是几乎毫无争议点、只有角度差别的一件事,一有了人身攻击色彩就能掐出火来,真的是应验了“真诚理性的争论不会吵起来”这句话。
前面这几位写的不错,但是多少有点没说到点子上的感觉。另外,随着我个人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rMBP实际上的能力多少和这里的答案有很大出入,多少有点被各方面偏激言论淹没了的感觉。那我今天就借这个机会讲一下。首先想说明白:一台机器的散热能力可能理论上完美无缺(达到了制定目标),但是实际使用上则变数很大——我们不知道到了手之后用户会拿出去做了什么事,他/她的使用环境是怎么样的。比如MBP本身就不是为了装 Windows 去打游戏来的,结果某个住在大火炉环境一般的人买回来却拿着这么做了,结果可想而知。其次15寸标配的 MagSafe 2 只有85W,一般的板砖适配器要比这高一些。一个CPU就47W,对85W倒是没什么,但如果加了dGPU,这货倒好,TDP 60W……所以我就说为什么就不要去试 Windows 下面打游戏了……那么实际表现如何呢?根据ZOL那一个冰火两重天和Notebookcheck上面的评测,我了解到12年中旬的散热最高在50,平均40多左右(高负载)。15年则凉爽了很多,最高40,平均30(高负载)。一般情况下,15年的可以达到20多平均,12年有点惨,30左右。也就是说一定程度的高负载绝对没有那么恐怖。如果用Prime 95测试CPU(极限负载),12年最高温度 104,“Throttling”频繁闪烁,但文中并没提到有降频迹象。Furmark也在84度,也是没有降频现象。顺便两者都是Windows环境下的,要比OS X下的能耗更高一些。当然两者加起来,就降频了……15年,在温度方面有了长足进步的蛤丝well,反而因为自身TDP的设计,结果测试到底也是跪了,而且更彻底……可见蛤丝well对比Ivy还是有进步的,只可惜这个进步却被自己蛋疼的设计缺陷埋没了,经常性的突破TDP导致蛤丝well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性能。而且12年的Power Consumption,评测里没超过85W,结果在15年里一下子就突破了……当然倒霉的不仅是苹果,顺便看了几眼其它也是蛤丝well的笔记本,跪了的也不少。只不过因为苹果是苹果,到了rMBP上面自然这个锅都被苹果背了。总结一下:1. CPU和dGPU同时发挥到极限的话,的确是撑不住,还是因为MagSafe 2的85W供电以及dGPU的能耗问题。但如果是CPU核显only,那么是没问题的。2. 即便12年的水准目测也可以CPU极限负载,虽然很烫。当然蛤丝well本可以不烫又完美的……3. 蛤丝well本来应该负更大的责任,结果在群众的怒吼中这个锅全被苹果背了。苹果这也是倒霉催的。
Macbook散热设计差?各家 PC厂商真的是偷笑了,为了帮广大用(ling)户(dao)省那几百块,老是用三级料或四五六级料,散热不行就多挖几个孔多塞几条铜管,用户还会觉得我用料实在、设计很用心……总感觉工作没成就感,没想到在知乎上获得了安慰。MBP 13和15的散热在同等级中就算不是顶尖,也是数一数二的,以下是我整理 Notebookcheck上的测试数据。MSI脸上满满的红手印,铜管再粗有毛用?MSI脸上满满的红手印,铜管再粗有毛用?言归正传,MBP 13的散热效能应该是可以是同尺寸笔记本的第一或第二,满载消耗的电力是别人的1.5-2倍,热能溢出控制却比其他笔记本都好。MBA就比较尴尬了,体积小进气不足,硬生生的加了一个热点在D件。MBP 15散热也比 footprint大一些的XPS或华硕来的好。另外还有人说MBP靠金属外壳散热,那上面ThinkPad是靠啥散热?结论:说MBP/MBA散热是渣的,请多了解一些笔记本和散热设计,再来喷。铜管风扇不是你看得很爽效能就高的,设计有问题还用次级料堆上去才叫渣。MBP工作效能不差,但真的不适合玩游戏,就算是15顶配也不行,还不如买一台低配再加一台游戏笔电或组台游戏机比较容易。p.s. 筛选标准:尺寸以接近的薄型为主、拿蓝天出来的同学请收回抽屉。机型以2015年为主、显卡就当我筛选的不严谨吧,毕竟MBP 15如上述明显地不太重视游戏那块。
如果你问我 MacBook 散热到底好不好,那我首先要反问一个问题:和谁比?最起码,应该相同或相近厚度来比吧?就连拳击还分重量级呢。以 MacBook Air 的厚度,对应的是哪些产品?以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的厚度,对应的是哪些产品?然后,散热好不好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是看内部温度高低,还是体感温度高低?抑或是降温速度?如果一款产品内部温度很低,成功把热量都排出去了,但是机器表面温度却仍旧很高,使人手很不舒服,这样的散热属于好还是不好?再接着,散热水平代表什么?一台散热慢但是最终温度低的笔记本,和一台散热快,但最终温度较高的笔记本哪一台散热水平更高?再接着……哎,也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国内 DIY 玩家圈中流传起「散热」一词,然后就有了散热水平的对比,最后扩散到更广的范围。反而国外的评测中很少提及这个词,一般只会考虑使用时感到热或不热。综上,你要问 MacBook 散热好不好,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请先解决上述问题。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MacBook Air 在 OS X 下绝大部分时候温度都很正常,摸着很舒服;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在高负载时温度会很高,摸着较烫手。如果你不是想买,那就不要看了,反正 MacBook 到底怎么样也与你无关。如果你确实想买,最好去 Apple Store 摸一下。温度数值毫无意义,自己摸着的感受才最为重要。
说一个个人体验。前几天喝冰水太多胃疼,抓起mbp打开高清电影打开下载,然后直接放到肚子上……电影还没看到一半,胃不痛了。
因为乔布斯是风扇去死去死星人,风扇会影响他禅修:散热不好可以说是传统了,Apple III 就是这样,Mac G4 Cube 也是这样,MacBook 这种程度已经很温柔了。帮主抛弃 Power Pc 架构就是因为功耗太高,转向 Arm 也是嫌 Intel 不思进取,乔布斯自己一直是支持 Intel 方案的, Intel 前 CEO 欧德宁回忆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答应乔布斯搞低功耗的嵌入式芯片。iPad才是教主心目中理想的计算机形态:无风扇,一体化,图形界面,续航一天,随身携带。
因为不仅热(很多笔记本和 SFF 都不凉快),而且满载还掉频,这个还不叫「散热差」那真没天理
= =!说两句。。。以前用PC,现在用Mac,很简单,我不怎么玩游戏。有人找我推荐电脑,只是工作,打文档,看看视频。我推荐他mac。这里说的一堆散热差啥的,都是为了做的更薄牺牲的。但的确在这狭小的空间不可能植入很大号的风扇,对于不玩游戏,不装windows的人来说,完全OK,我平时运行FCPX也就导出和渲染的适合才会听到风扇转动,一般还真没听到过(ps,我用的RMBP 15)。倒是以前我用的Asus N45(几年前算旗舰本),看个网页都听得到转。如果有人让我推荐游戏本,那我绝对不对说苹果,一定是微星,外星人之类的。甚至神州的游戏本也不赖。毕竟mac本来就不是为打游戏运行别人家windows系统而设计的。散热方面,在这么薄的情况下给出这么不错的一个解决方案。足矣。所以且用且珍惜~
嗯,用的MacBook 12 inch。实话说,玩游戏的时候没有注意过,至少键盘和触摸板没什么温度。而且没有任何噪音干扰。但是写Java的时候放在腿上感觉不错,当热水袋用也适合(不知为何写Node时候没有这种感觉)
任何电子产品不可能总是做到面面优秀,肯定有取舍。既要机器性能强,外形骚包,同时轻巧,并且续航长,而且价格不能太高?等到机器造出来了——rMBP和台式机比散热,被完爆。和外星人比外观,被完爆。和工作站比性能,被完爆。和轻薄本比续航,被完爆。这对比下来rMBP完全就是渣渣嘛。人道毁灭算了,要它何用。实际应用中,rMBP Late 2013顶配机器,Final Cut输出全速吃满CPU,风扇6000转,室温23度,iStat显示核心温度一般在90度上下浮动。同时,x230,i5-3210m的U,跑Pr剪片子最后输出同样全速吃满CPU,电源管理器里风扇Turbo开启,核心温度基本保持在85度左右。那现在怎么评价x230的散热?是和rMBP一样渣渣还是——好NB,比rMBP低了5度哟!!!是不是觉得拿x230和rMBP比很不和谐,至少也要W530来一战吧?我看到楼上拿那些“可以方便搬动的长着笔记本外形的台式机”和rMBP比好像也是这种违和感……
知乎的苹果厨真是不断的刷新人的认知呐,那种与题目没有丝毫关系,纯粹人身攻击与感情宣泄的答案居然能被顶到第一。关评后还把与自己持不同态度的评论删的一干二净,别这么逗行么?知乎真是越来越有神坛风范了。所有问题在我后继补充以及以前评论中均有提到,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中指出。----------------------------------原提问被改,建议查看问题日志:,避免造成误解(改标题我没意见,把那堆问题描述删了是什么意思?鸵鸟么?()因为苹果笔记本散热(回答时调整语序,不小心漏了“散热”二字,多谢提醒,已修正)本来就很烂,说其散热不好只是在陈述这个事实而已。苹果笔记本为了外观、续航以及轻薄向散热妥协太多,狭小的机内空间、奇葩的风道、保守的风扇策略都造成了其散热不好的现状。其它的笔记本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从高端到低端那么多款模具,好的比MBA/MBP好很多,差的甚至比MBA/MBP还差,所以“其它笔记本”这个空泛的概念散热好是不成立的。接下来简单说说“其它笔记本”中散热好的为什么散热好~就大多数人的需求而言(不包括坚固等需求的特种笔记本),笔记本的需求可分为轻薄、配置、散热,这三者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追求轻薄和配置,那么散热一定很糟糕(比如水果rmbp和灯厂Blade);如果追求配置和散热,轻薄需求就难以满足,通常都很厚(Clevo大板砖);如果追求轻薄和散热,那么它们的配置就很坑爹了(超低电压U或者直接Atom)。轻薄、配置、散热三者之间只可取其二,所以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能同时满足三者需求的笔记本,最多也就是在三者之间妥协,出一个中庸的产品(比如说msi GS70
,rmbp闪一边去_(:3 」∠)_ 看看GS70这又多又粗的热管,rmbp那蛋疼的热管设计能与之相比么= =,而且GS70 GPU规格翻倍依然只有2cm厚,价格也是9999起哦(京东价)~然后还有msi GS60
,GS60以2cm的厚度不足2kg的重量塞下了i7-4700HQ和GTX860M(GK104核心),由于规格相比GS70更高且空间更小,所以对散热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增加了两个散热口用于增大散热鳍片面积,但由于物理限制,这款笔记本的噪音相比GS70较大,烤机温度80度左右虽然比不上大砖块游戏本,但对于这体积和配置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还有Clevo W740SU超极本(国内型号TF X411)还有Clevo W740SU超极本(国内型号TF X411) ,i7-4750HQ的核显本(HD5200核显),2cm厚1.9kg厚。散热设计比较独特,采用双风扇内吹…不过效果还算行,单烤CPU四核睿频基本能稳2.8GHz,80度+,双烤的话CPU降至默频2.0GHz,70度+…双风扇内吹嘛,可以兼顾其它原件的散热(比如说南桥),并且脑补噪音也会比较小。不过目测在灰尘多的地方会是一个吸尘器…除了底部主进风口外,还细心的在侧面开了辅助进风口,避免在床上使用时造成散热不畅。再看看rmbp15那可怜的一根热管,还是PC低端本上饱受诟病的CPU/GPU共用一根热管的设计……接下来简单比较一下上述机型的规格,CPU都差不多没啥好说的,下面比较一下GPU如果是核显款的话规格和W740SU一样,没啥好说明的…独显(图简便,只比较SP数量)的话13款rmbp是GK107的GT750M,384SP;GS70是GK106的GTX765M,768SP;GS60是GK104的GTX860M,1152SPrmbp用着低于上述机型的配置,却换来如此糟糕的散热表现,不得不怀疑Apple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实力以及诚意。笔记本追求配置、散热的极限大概就是Clevo P570WM3 ,可选配和Mac Pro(2013)同档配置,散热还更好,不过这体积和重量还能称得上是笔记本电脑么。。左边两个最小的风扇就相当于P377SM最大的那个了,由于都是暴力扇就不要太在意下面那弯弯曲曲的热管了=。=接下来看看轻薄本的散热,华硕Zenbook UX301定位和MBA 13相仿,可是你看看这散热设计,对于低压U依然配备双风扇双热管,保持良好散热的同时又能控制好噪音,华硕扇厂之名不是吹的相比MBA13吝啬的散热设计…相比MBA13吝啬的散热设计…所以,为什么说MBA/MBP散热烂以及一些“其它笔记本”散热好的原因已经出来了吧?对于其它厂商的优秀产品而言,即使追求轻薄,散热同样是放在前面的。大概是因为狂热用户没那么多,如果做出MBA/MBP那种水平的散热会被骂死吧…日厂还有很多更棒的产品,不过价格太坑爹,关注的少就不多扯了。。以防评论开喷,关于某些果粉经常洗地的几点做下简单说明:(一)MBA/MBP键盘(C面)温度高,甚至烫手洗地:C面热是因为金属导热效率高被动散热,为了将机身内的热量散发出来驳:被动散热对于CPU+GPU TDP能上90w的笔记本电脑作用微乎其微,对于这种配置的电脑不存在被动散热实际原因:C面隔热做的差劲(可能为了控制厚度)且机身内部温度过高,再加上蛋疼的下沉式转轴设计(将出风口热量部分引至C面)(二)在线看视频或玩Flash游戏时温度高洗地:上网温度高是因为万恶的Flash,才…才不是笔记本散热有问题呢,哼(傲娇状驳:虽说Flash一直在被唱衰,但当今在互联网上依旧被广泛使用,别家都支持的好好的,凭啥OSX就不去做好?咱2k买的Z3740 win8.1平板被动散热刷B站玩舰娘的话都好好的呢(﹁"﹁)实际原因:OSX对Flash支持不佳、保守的风扇策略以及糟糕的散热共同作用 “OSX对Flash支持不佳” 这种说法存在误导。事实是 Adobe 对非 Windows 平台的 Flash 支持一直不佳,在连 Adobe 自身都弃用 Flash 的今天就更不用说了。
(三)装Windows满载时温度过高洗地:说MBA/MBP散热不好的都是装了Windows,blahblah…驳:在满载情况(假设同频同压)下Windows比OSX温度高就好比说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实际原因:普通使用时win确实比osx温度高,这是因为电源管理还有CPU调度问题,但是在满载情况下(假设同频同压),温度理论上不会有任何差异,难道osx有降温制冷外带突破物理功耗极限的功能?(其实osx下会自动降频缩性能(四)直接否定存在散热问题()洗地:你没用过XXX吧,我的就没XXX问题驳:无话可说,Apple原来还有突破物理极限的能力实际原因:呵呵(五)先写这么多,想到了别的再写---------------------------嘛,没想到又被人针对了,果粉你们至于么(还好早就互相拉黑了X_X首先上来就诉诸立场并附带人身攻击,这算哪门子的论证,分明是来挑事的…然后通篇都在诉诸立场并附带了一堆不当论据…电池大和散热好有哪门子的关系啊简化一下就是:问:Macbook的散热怎么样?回答:Macbook的电池是大的;散热好的本子电池是小的;Macbook的本子是好的所以请容许我点了没有帮助。而且电池占用空间大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是内部风道,这只是我回答中仅提到的一个点,内部风道不单单受该因素影响,狭小的入风口与出风口,下沉转轴设计都是降低其散热能力的原因。其所说的电池大也不能解释热管与风扇设计问题,关于这点请参考GS60与Blade 14 New的散热设计,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能力几乎是由热管和风扇决定的。顺便关于他诉诸立场所说的几个点做下简单说明,以免被神教忽悠(话说我从没说过阿婆的本子续航差呀…黑也主要拿MBP说事个说=。=首先关于续航,个人是将其与轻薄放在一类,因为对于用户需求而言,二者几乎相伴而行。有便携需求的用户通常伴随着续航需求,除了几个奇葩的日厂货,提到过的低端tu131、高端ux301超极本无一例外配备了大电池。对于部分轻薄商务本而言则考虑的更为细心,甚至还具备了不断电更换电池的功能。这就是定位与需求相适应。但是对于配备了标压i7以及中端独显以上的性能笔记本而言,则更多的向性能和散热倾斜(不然上高配有何用?),其使用场景也更偏向于桌面。MBP配备了大电池确实是个不错的亮点,超薄机身(对于这配置)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便携需求。但是!不要忘了它配备了标压i7以及独显,身为性能本过多的向轻薄妥协则会丧失其本身的定位(其实MBP前身定位是工作站,现在阿婆哪还提这个…),变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存在。大电池虽然是不错的亮点,但不能抵消其散热的严重不足,更不能以电池大而忽略其存在问题。对于标压i7以及中端独显的笔记本电脑而言,所谓的续航需求只是谎言。若是经常在外随身携带,不接电源使用,标压i7限制频率后的性能甚至还不如标压i5,请问上这配置有何意义?若无重度使用需求,只是上网、编辑文字,请问上这配置有何意义?重度使用下连默频都保不住,nbc测试CPU/GPU双双掉到最低频率,请问上这配置还有何意义?少拿便携本的标准套用性能本的需求!至于纯粹的性能肌肉本?那是什么东西?Apple没有的产品就不应该存在,那不是人类的需求。选择是由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决定,而非盲从Apple的做法,更不能因为Apple没有而去否认用户的需求(游戏本/移动工作站),毕竟消费者才是大爷而非厂商,没必要将厂商捧上神坛。对于听不得Apple半点不是的果厨而言,本人向来顺手拉黑,这类果粉通常还有一个特性,当你说一个点时,他会拿一个面来说明你是错误的,而对那个点避而不谈(话说iPhone续航糟糕和性能笔记本续航有多大关系啊…使用场景完全不一样,这也能作为论据?哦不,您是在诉诸立场。性能笔记本(注意不是便携本)绝大多数使用情况都是插着电源适配器使用,即使是便携本,在其所需的使用场景找到插头也不是难事,二者的使用环境相对于手机都是固定的。手机难道要插着充电器或者移动电源一直使用?关于Mac Pro散热以及供电问题的那个提问,先是否认散热、供电存在问题,说不圆后又直接认为是测试软件的问题…到底是谁在扯啊,反正我是没见过散热和供电如此糟糕的工作站。能见到工作站CPU跌破默频温度逼近100摄氏度,电源还没有任何余量,我也算长见识了。关于prime95+furmark烤机问题,可以看看nbc测试的定位为超极本的w740su的表现,这货连移动工作站都不是哦,厚2cm重1.9kg,这是烤机一小时后的截图------------------------------------最后,常盘台中学只有初中部啊摔!目前是二年级生&"&
其实,我就说一个故事吧,主角是第一代熊猫机,467,当时我装了虚拟机,跑windows下载,合盖后系统未休眠,而是继续运行,我就这样把本子放到了incase的带天鹅绒的内胆包里,再把内胆包放电脑包里,扔床上去吃饭了,(你可以想象下,当时本子如何扇热)吃了饭我躺床上看电视,感觉哪里热,第一反应是电热毯开了,后来发现不对,是脚边的笔记本包发热,好奇的打开笔记本包,发现是内胆包发热,这时慌了,赶紧把内胆包打开,拿出笔记本后,我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把本子扔了。。。。。。是的,我扔了,因为烫手。后来为了救我的本子,我用厨房棉手套握稳本子,打开电脑,当时整个屏幕都是烫的,以为本子100%烧了,但是,等本子启动后,发现,一切正常,赶紧关机。该本子没有任何后遗症,在我家一直服役了3年,后二手出了,没反馈有任何问题。so,apple本子确实烫,cpu使用率一高,风扇就狂转,底壳热(金属导热),但是,又是但是了,它不会烧!不会烧!不会烧!这就够了。
看到这些真是忍不住想说两句了,我知道我的回答肯定是会被排在后面,但是还是要说,首先声明不是来给苹果洗地的,说说自己的体验,鄙人目前还在向着苦逼的码农路上前进,平时又有点不靠谱的2B爱好,mbp在自己的手上就是写点小程序,然后就是处理照片,平时剪两个小视频玩,或者玩玩gb之类的软件,前边说了有点不靠谱的2B爱好,例如烧箱子玩。osx给我的体验就是好用,软件和硬件真的是比较友好了,散热不好这个问题我也注意过,可是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带来什么困扰,一直很稳定,从未发生温度过高自动关机的状况,我相信有着良好使用习惯的Mac用户感受和我应该差不多,如果没有咱们不强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那些说Macbook散热不好同志们有个问题,运行大功耗应用有几个本子是可以凉嗖嗖的,如果不运行大功耗应用,你说说有几个本子在续航和温度上做的和MacBook一样的,只针对人家短板却不说产品优点一个劲的黑,没意思吧,一姑娘长得漂亮你骂人家平胸,拿劳斯莱斯越野,有意思吗?扬长避短不用别人来教吧,那些对产品使用定位不了解购买以后用的不舒服就要黑,你是多没脑子,鄙人当初购买MacBook的原因是因为爬山背着单反肩膀压的都想哭了,回去以后打消了买蓝天的念头,琢磨着买MacBook吧,就是这个很扯淡的理由我买了MacBook,而且购买之前我也咨询了MacBook的用户,他们把优缺点都和我讲明了,缺点也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那我就买咯。如果MacBook真的像你们说的那么烂,那为什么还会有用户,我说的用户是把装win的和装逼党们排外的,因为被某些秀优越的刺激过,碰到这些人照样毫不留情的黑,那些就因为散热把MacBook黑出翔的你们消停消停吧,再怎么黑出翔你也不能阻挡一个产品带来的良好体验,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而把MacBook或者其他产品吹上天的,你们也消停消停,再怎么吹该有的缺点还是会有的。说到这还是希望大家使用一个产品最好提前进行了解,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偷懒去承担不该承担的损失。最后说两句,如果一定有人要跟我讨论拿Macbook打游戏之类的,那我说清楚,我打游戏就是ps3和Xbox,我知道Mac就不是干那活的玩意儿。鉴于本人没有什么学术水平,也没什么专业知识,如有不恰当发言欢迎指正及修改,大家理性讨论即可,互相学习(貌似我没啥资格说这话,上面的发言好像也跑题了。。。)长得漂亮但是平胸说的就是我女友怎么了,哼~
先说结论:苹果本的散热的确不让人满意,但不能推导出苹果本的散热问题是其设计做的烂导致。因为苹果本的确被刚性的续航要求制约了散热部分的水平。这是个互相妥协的最终结果罢了。然后对于前两高的答案之争,我觉得可以这么来看:你让苹果拆了这么多电池后,留下的空间用来做散热,这一定是让他们的结构设计师开心的事情,因为你所希望的调整CPU位置,安排更多的热管,鳍片,慢速大尺寸风扇等,都能有各种余量空间做到了。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出各种替代方案了。可你让你目前觉得好散热设计的厂家,在保持目前散热水准的情况下,给他们一个任务:把翻倍的电池塞进去,并且不允许加大尺寸…他们一定会想杀了你。你说那只是他们不愿意做这样的产品线?不不不,如果能做的出来,他们一定做,因为那就是个全面打败苹果本的设计(包括续航),光这个噱头就是最好的宣传语。没有厂商会和利润过不去。可没人能做到。所以你让任何其他厂商的设计师来说苹果的散热烂,他们都会点头。可你让他们说苹果工作的同行散热这部分的设计烂,他们都会摇头,因为在同等设计要求下,他们无法做的更好。别人愿意多花钱买这个配置,不是因为这个配置值这个价,而是因为有这个配置,还能这么久待机的只有mbp。这么说是不是理解了?他照顾的就是有这样需求,并且愿意为其买单的人群。对那位反果答主我想说,真实世界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只是一个点,你能站在面上看问题,才说明你真正踏出了校园。ps,非果粉ps2,chrome开100个网页?…正常人谁这么干啊…败了,实在不知道怎么吐这槽…
不好,确实不好。MACBOOK 是全机身散热,整个键盘面都是散热面,但其散热效果依然比不上大多数只用侧面散热的笔记本。这是很糟糕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夏天。不光是笔记本,面向台式的 MacMini,以及 iMac ,散热依然不好,无法让你很有信心的运行有一定负荷应用(例如大型3D游戏)。或许唯一能过得去的是 Mac Pro 桌面机箱,但这玩意却并不是给普通人用的。是的,确实,苹果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取舍,为了高续航的取舍。但是,这个问题上最可怕的其实是果粉的嘴脸。因为无论你散热不好是什么原因,但散热不好确实是事实,反复的强调一些借口并试图引导话题,否认这个事实的做法并不可取。
要是能外挂9芯 90Wh的大锂电……就随便黑苹果的散热……dell 好像能拆电池的都行不然人家会告诉你我们为了情【tang】怀【shou】才放那么多电池没地方放散热的讲真,我还是喜欢dell, 比如这样 不服我们比续航,ubuntu 15.10 / win10 TH2分分钟教做人【3芯不干什么奇怪的事情还是能撑两个小时的,我的电池老化严重】有本事别开chrome=。=
我想问,用过Mac Book 后,还能忍受别些品牌笔记本开机时散热风扇呼呼响的人有几个?
反正出了 被flash广告搞的风扇转意外 别的都不转本人不玩游戏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铝复合散热器优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