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说明试题学防灾科技学院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请示事项”是请示正文的核心,它应该(
A、实事求是
B、具体清楚
C、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意见
D、语气坚决
2. 向有关单位提出问题或咨询有关情况,用(
3.合同的签约人之间的关系必须是(
A、平等的法律主体
B、平等的自然人、法人
C、平等的身份、地位
D、权利、义务对等
4.要使总结具有指导今后工作的实际意义,就必须(
A、突出成绩
B、写出特色
C、面面俱到
D、找出规律
5. 指示性通知大都采用(
)的写作模式。
A、发文缘由加通知事项
B、直陈事项
C、分条列项
D、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6. 某税务局(所)处理下列事项,可以用决定行文的是(
A、任免单位负责人
B、申请经费
C、处分违纪干部
D、答复下级部门的请示
7. 表扬性通报写作的一般模式是(
A、表彰背景+先进事迹+表彰决定+提出希望
B、表彰背景+先进事迹及分析评价+表彰决定+提出希望+提出要求
C、表彰背景+先进事迹及评价+提出要求
D、先进事迹及分析评价+表彰决定+提出希望+提出要求
8. 以下不能用来表彰的文种有有(
9.有篇通报第一部分概述了5月份税收收入完成和增长的情况,第二部份具体分析了收入增长的原因,并提出了下一步确保实现收入目标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这篇通报是(
A、表扬性通报
B、批评性通报
C、情况通报
D、知照性通报
10. 下列公文标题正确的有(
A、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湖南省人民政府XXX办法》的通知
B、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湖南省人民政府XXX办法的通知
C、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长沙市人民政府XXX办法的通知
D、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宁乡县人民政府XXX办法的通知
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些公文在某些时候可以不写主送机关(
2.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
B、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炼,可以不标明文种
C、所有的公文都必须标明主送机关
D、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意,公文标题字数可以到60字以上
3.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在于(
A、写作时间不同
B、作用不同
C、写法不同
D、写作主体不同
4.可使用主副标题的文种有(
B、会议纪要
D、调查报告
5.好的演讲稿结尾要求简洁有力,余韵无穷,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常见的结尾类型有(
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请给下列文书标题填写文种
(1)××市20011――2015年城市建设
(2)××大学校长办公室第十一周工作
。 (3)××市商业局关于报送工作总结的
通知 。 (4)××研究所人事考核改革
(5)××省教育厅关于将××师范学院更名为××师范大学的
。 (6)××省财政厅关于同意××大学新建教学楼的
(7)××县人民政府关于批转××乡人民政府〔1989〕10号文件的
。 2.你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的标的是 3.明星与经纪人之间签订的合同属于
4.介绍信具有介绍和
5.小于租了一套房子的租房合同的标的是
6.简报的报头中包括简报名称、期号、编发单位、
发行日期 保密级别 编号
7.×市纪检委员会将2007年纪检情况公布于市各直属机关和各局,应采用的文种是。
8.正文是计划的主体部分,是具体内容,一般由前言和计划事项组成。计划事项又包括、措施和步骤构成。
9.根据合同法,合同应具有以下的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
;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解决争议的办法
10.公文的紧急程度等级分为和一般文件。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向上级领导机关写报告汇报工作时,可在其中顺便将自己难以解决问题请求领导帮助解决。(
2. 为了表现总结的典型性,可以将某些材料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和创造。(
3. 通报和通知一样,一般都属于下行文,但通报有时也可用于上行和平行。 (
4. 演讲的选材很广阔,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毫无限制。(
5. 某单位对某一问题无权决定,也无力解决,要办理必须向上级机关请示报告。(
6. 工作简报在版头的简报名称下要写编号如(2002)第9期 总第87期。 (
7. ××税务局批复正文的批复依据写道:“你局《关于××有限公司减征企业所得税的请示》(×国税发[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
8. 某上级机关在审阅下级机关的请示公文时发现还有某个亟待解决的事项未作请示。为了及时而有效地帮助下级解决问题,在撰文时,将其与请求事项一起予以批复。 (
9.买期房的合同是诺成性合同。(
)对 10. 某单位完成了某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经验,应该及时向主管领导机关通报情况,以使经验得以推广。 (
写作题(本大题共5题,第1题15分,第3题5分,第2、4、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根据给定材料拟写公文式完整标题,要求标题各部分齐全。
(1)为了改善我院办学条件,学院拟在北校区新建教学楼一座,需征得地震局的同意。请你代拟标题。
关于防灾科技学院新建北校区教学楼的请示
(2)卫生厅就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出现死亡病例一事发文给卫生部,汇报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请你代拟标题。
关于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出现死亡病例的报告 (3)华北科技学院确定了2010年元旦放假时间及调课安排,须告知全校,请你代拟标题。
关于2010年元旦放假时间及调课安排的通知
(4)××校学生对该校学生的玩网游情况作了调查,写调查报告,请你代拟标题。
XX学校学生玩网游情况的调查报告
(5)××省财政厅对本省农业厅申请批准拨款购置办公设备的来文制发复文,批准对方的请求。请你代拟标题。
关于同意农业厅购置办公设备的批复
2.文翰大学英语系,近年来发展很快,本科生已达6000人,研究生800人,比八十年代初的规模增加了近十倍。但现在仍然在六十年代的地点办公,急需两个较大的会议室,一个研究生阅览室,一个教师阅览室。根据以上情况,分别以英语系和校长办公室的名义,写一份请示和一份表示同意的批复。
3.梨花园小区的物业公司现在正在整顿社区环境,规定楼道里不
得停放自行车,大多数的楼都有就近的自行车棚,只有4
因此4号楼的居民希望能够在旁边建一个自行车棚。请代梨花园小 区4号楼居民拟一个申请书。
4、根据下面给定材料拟写通报
(1) 昨天中午,东方乐园前开来了一辆编号为××的空调大客 车。乘客上车后,乘务员宣布每位票款2元。乘客说:“平常只 收1元,为何???”乘务员说:“不坐可以下车!”于是十几位 乘客下了车。其他乘客见天阴快要下雨,只好忍气吞声买了票。 奇怪的是,乘务员一律只收款不给车票。车到市内,一些乘客没 要车票,便接连下车走了,有些乘客则非要车票不可,?乘务员 才每人给了一张1元的车票。票上印着“××市××客车有限 公司机动车票”字样。
(2)××市××客车有限公司今天做出决定:对敲竹杠的司机、
乘务员罚款200元,停职检查1周,并在全公司通报批评。
要求在右面方框内按照正规行政公文的格式写作,含眉首、 主体、版记。细节可自行拟定。
5、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请你以“昂起头来真美”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演讲稿。------分隔线----------------------------
注:1、请根据收到资料的情况进行如实评价。2、评价次数不代表本商品的购买次数,买家收到资料后可自由选择是否在会员中心进行评价。3、如果本商品差评超过三个,请先和华文教育的客服联系,确认商品是否合格后购买。4、华文教育自1999年创办以来,一直为国内最大最权威的考研专业课辅导机构,经常遭到同行的恶意诋毁,禁止同行网站或者机构进行恶意差评,一旦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
购买流程:
1.网络或电话查询确认是否有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资料
2.向工作人员提交所需购买的资料
3.网上或到报名点认真填写登记表并交费
4.领取资料防灾科技学院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是中国地震局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大陆地震频发,灾害损失严重。为减轻地震灾害、培养防震减灾专门人才,国家于1975年组建了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学校于1983年迁至北京东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5年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防灾科技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欢迎各位 ,额外获取10个积分。
主要院系 地学类、土木工程类、电子仪器和信息类、经济和管理类、人文社科
简称 防科(DPST)
校训 崇德博智,扶危定倾
创办时间 1975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中国地震局
现任校长 薄景山
中文名 防灾科技学院
外文名 InstituteofDisasterPreventionScineceandTechnology
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河北省性质类别:理工类通讯地址: 北京东燕郊学院大街465号邮政编码: 101601联系电话: 010-35电子邮箱: zjb@;学校网址:http://www.招生网址: zjb.就业网址: zjb.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学院坚持“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技术培训等并存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现代办学体系,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有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等;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等;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等。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等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及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发展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等。学院有一支朝气蓬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等多项高水平应用研发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院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服务防震减灾事业,在汶川、玉树、芦山地震等国内重大地震灾害发生时,学院教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救援与科学考察工作,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应有贡献,已经成为能够解决防震减灾科学问题、承担防震减灾任务的重要力量。学院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形成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震减灾科研体系,开展了相应的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为防灾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院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高标准运动场等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6亿余元(生均1.6万元);图书馆实体馆藏23万种,71万册,电子图书65万种,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报纸100余种,电子期刊等各类数据库28个,建有现代化图书信息系统,建立了完备的文献保障体系。校园网络系统全面覆盖,能够有力保障教育教学和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学院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6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2个(含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积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一定研究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大学生在全国、省、市及地震系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百余个;近两年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到108项。本科生就业率保持良好,考研率保持较高水平。学院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学院,学院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在我国防震减灾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要求,秉承“崇德博智,扶危定倾”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精神,培育树立“仁爱、严谨、俭朴、担当”的优良校风,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把学院建设成我国防灾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学院现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和3个院级重点建设学科。近几年,先后承担了各级科研、教研课题,在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处理、城市震害预测、应急科普等领域,以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国内重大地震灾害应急与科考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建校三十多年来,学院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毕业生3万多名,多人获得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学院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学院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继续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强化质量”的办学思路,秉承“崇德博智,扶危定倾”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奉献”的学院精神,培育树立“仁爱、严谨、俭朴、担当”的优良校风,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把学院建设成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为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系名专业名专业方向学制授予学位地震科学系地球物理学地震监测、地球物理勘探四年地质学地震地质四年理学学士资源勘查工程四年工学学士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学士防灾工程系四年工学学士土木工程四年工学学士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四年测绘工程四年工学学士地质工程四年工学学士防灾仪器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学士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工学学士灾害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该专业按大类招生,大类名称“电气信息类”四年工学学士网络工程四年工学学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管理学学士经济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四年管理学学士金融学四年经济学学士会计学资产评估四年管理学学士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学学士人文社科系汉语言文学四年文学学士广告学广告设计四年文学学士外语系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四年文学学士
专业介绍专业类型专业名称专业层次专业名称专业层次制造类 本科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工学类土木工程本科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资源勘查工程本科网络工程本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文化教育类文秘本科文学类商务英语本科英语本科广告学本科汉语言文学本科理学类地球物理学本科地质学本科电子信息类通信技术本科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软件技术本科管理学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工程造价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会计(涉外)本科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本科会计学本科工程管理本科工商管理本科经济学类金融学本科金融学(灾害保险与风险管理)本科艺术设计传媒类广告设计与制作本科财经类 本科
知名专家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薄景山 王子西 万永革 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省部级劳模) 孟晓春 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迟宝明 中国地震局“优秀人才百人计划” 薄景山 万永革 沈 军 兰从欣 中国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 薄景山 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刘春平 省级优秀教师 迟宝明 石 峰 孟晓春 丰继林 郭子辉 赵宜宾 博士生导师 薄景山 刘春平 迟宝明 万永革 高尔根沈 军教授风采薄景山,男,1957年12月出生,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学科带头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咨询专家组专家,目前主要从事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地下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和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60余篇,撰写专著三部,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博士生4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奖励9项,中国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中国地震局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批人选。曾任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吉林省地震局局长。现任防灾科技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世界地震工程》编委,兼职教授。迟宝明,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10月出生,辽宁瓦房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下水人工调蓄技术、区域大尺度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管理以及基岩岩溶裂隙水以及矿床水文地质等方面。 20余年来,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省、学校教学研究课题和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国土资源部重点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次、地质部科研成果奖两项;主编出版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专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习题集》和吉林大学“十五”规划教材《水资源学概论》;撰写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生20余名。 曾任吉林省教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岩溶》编委等职,获得过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刘春平,男,汉族,1962年1月出生,湖南醴陵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主要在地下水环境和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地下流体动力学和水岩耦合作用研究。曾经参加科技部中-俄合作双引项目、欧盟合作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十五”重点项目、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项目以及省内各厅局等多类项目;在国内主流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工程勘察》上发表“地下水系统规划与管理”学术讲座4讲(1995);出版专著和大学教材2部;主编全国高中实验教材《环境保护》(2004);曾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中国会、水利学会等多项奖励。 1988年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2002年当选民进湖南省委副主委,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推荐为湖南省首批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推荐为湖南省首批学科带头人。年在中科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年在英国Cranfield大学水和环境系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湖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会副理事长、水文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个硕士点领衔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高尔根,男,1965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防灾科技学院地震科学系主任,兼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固体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I收录10篇,SCI收录15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留学回国启动基金、中石油风险创新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从教10余年,主讲勘探地震学、应用地球物理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招收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李忠,男,1966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计算机应用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布论文30余篇,其中EI收录2篇,出版教材1部,著作1部,主持各级课题6项,技术负责3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级课题3项,软件注册1项。从教15年,主讲过8门计算机学科主干课程。丰继林,男,1963年10月出生,教师,灾害信息工程系主任。公开发表论文十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主编4部教材;主持国家级研究课题中的专题一项,多项院级重点课题,其中主持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2005年评为校级精品课,并主持开发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智能化考试系统”,获得2006年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获河北省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主讲过7门专业主干课程等课程。李德伦,男,出生于1945年10月,教授。十几年的教学承担了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地质力学,材料力学,固体力学等课程的主讲。编写教材主要有《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地质力学》,《构造行迹》等。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孟晓春,女,1961年3月出生,汉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学士,教授。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防灾科技学院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学会会员,地震观测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中国地震局京区优秀女干部。连续多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人事部和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齐福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9月出生,河北枣强县人,博士,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以及评估领域研究工作。现任防灾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副秘书长、专家库成员、院校创新教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教育分会理事,西部地区教育顾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培养评估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委,《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编委会主任,《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核心期刊)编委。主持教育部等多项部级课题(项目);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防灾科技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一项。李巨文,男,1963年11月出生,硕士,教授,中共党员。现任防灾工程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主讲课程有《土力学》、《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土木工程概论》、《岩土工程勘察》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完成社会技术服务项目20余项,获得市局级科技奖励2次。张敏政,男, 1946年1月出生,天津市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工作涉及强地震动参数估计、砂土液化和地基抗震分析、结构振动控制、振动台实验技术、结构健康诊断和性态抗震设计。人事部授予的“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参与震害预测、抗震鉴定和抗震技术标准编制等实际工作,参加国内外破坏性地震考察和学术交流,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技部攻关项目、公益性研究项目和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指导7名硕士研究生和6名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任鲁川,男,生于1958年5月,理学博士,防灾科技学院教授,综合减灾研究所所长,(北京)客座教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地震灾害预测、海洋灾害预测、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等领域研究。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截至2009年底,已发表论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论文他引上百次。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908项目子课题及省部级科学计划项目多项。曾主持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小区划项目多项。曾任青岛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青岛灾害防御研究中心主任(法定代表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月、月,在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曾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奖励(独立完成)、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人员)、山东省优秀科学论文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袁一凡,男,1943年生湖南宁乡人,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海口市防震减灾规划基础项目等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地震动空间输入研究”,以及其他地震学联合基金研究课题。以低烈度异常区,强地震动模拟预测,复杂场地影响,人工填土场地地震反应为题,负责开展与日本地震研究所,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合作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第一作者文章16篇。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指导硕士3人,博士3人,毕业4人,其中一名硕士获优秀论文奖。
学费:本科3500元/生o年,专科5000元/生o年,住宿费500元/生.年-800元/生o年。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if list && list.leng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灾科技学院教务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