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中央政府目前企图刺激消费,抑制私人消费,增加均衡产出。对此,请你:(1)运用教练技术希克斯的IS-LM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西方经济学_补充习题与答案.doc5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本文档已强制全文免费阅读,若需下载请自行甄别文档质量。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西方经济学B2 课外练习 和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总值 3.国民收入
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 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8.国内生产总值折算系数 9.最终产品
10.中间产品
二、选择题:
1.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
A.当年生产的一辆汽车;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C.某人去年收购而在今年专售给他人的汽车;D.一台报废的汽车。
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农民生产的小麦; C.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
D. 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消耗的电。
3.政府购买支出是指:( )。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 政府的转移支付。
4.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 ;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5.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 ; B.个人购买的游艇;
C.个人购买的服装;D.个人购买的住房。 6.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A.国民收入 ; B.国内生产总值 ; C.国民生产净值;
D.个人可支配收入 。
7.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A.间接税; B.直接税;
D.公司未分配利润 。 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是: 。 A.间接税 ;
B.直接税; C.折旧额
D. 个人所得税。
9.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 A.净出口;
B.折旧 ; C.转移支付;
D.国家债务。 10.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 A.政府购买支出 ; B.转移支付;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西方经济学(栗小丹主编
宏观部分)课后题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西方经济学(栗小丹主编
宏观部分)课后题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宏观经济学第16章练习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宏观经济学第16章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第6​章​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名词解释:
1.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购买且能够购
买的该商品的数量(p15)
2.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
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p17)
3.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p26)
4. 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p44)
5.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
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p46)
6.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p47)
7.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所增
加的产量迟早将出现递减现象。(p71)
8. 等产量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
同组合的轨迹(p74)
9. 机会成本: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
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p85)
10. 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图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p182)
11. 洛仑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
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p181)
12. 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p241)
13.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
想要有的支出。(p254)
14.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264)
15. Is曲线:IS曲线是用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产品市
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等。(p278)
16. Im曲线: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与利率的关系的曲线(P285)
17. 凯恩斯陷阱:指一段时间内利率降到很低水平,此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利率再也
不会下降,利率太低,人们宁愿持有现金,最后扩张性货币政策失去了作用(p292)
18. 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消除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失业率)(p336)
19.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20. 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
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p340)
21.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在横轴表示失业率、
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
1. 影响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因素:(P15)
1商品的价格(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提高,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3相关商品的价格(与它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馒头价格不变花卷价格上升,往往会增加馒头的消费)4消费者偏好(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强时就会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预计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2.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p32)
1商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品越多,相近度越高,弹性越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弹性可能越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弹性较小)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弹性可能越大)5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大)
3. 简述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关系:(P21)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他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原因是不同的,而且,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同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其他因素指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等。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4.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p49)
向右倾斜,斜率为负;同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曲线;曲线不相交;曲线凸向原点
5. 等产量线的特点:(p75)
等产量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近的代表产量水平低。=(p49)
6.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p167)
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最大时劳动供给量也将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不增反减,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7. 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p172)
由于土地供给量总是既定的,与土地价格的高低无关,所以土地供给曲线垂直。
8.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p242)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其大小有时间维度。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9.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
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10. 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11. 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
12.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0而小于1?(P257)
由于消费增量只能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小于1的,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
13.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机制是怎样的?(p299)
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相机抉择)。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措施。首先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自动的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的少下降一些;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这可以抑制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最后农产品价格的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首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斟酌使用,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需求;反之,经济过热时,政府应增加税收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14. 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用IS模型分析)(p303)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因此IS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是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就少,即政策效果越小图A中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0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b中IS曲线较陡,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果较大。
28.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是什么?其政策工具是什么?(三大工具)(p309)
调节货币供给量改变利率,利率的下降将引起投资的增加,利率的上升则引起投资的减少,从而影响总需求即国民收入。
1.再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减少;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增加从而货币供给量就增加。
2.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就是向市场投放货币,卖出债券就是回笼货币3变动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准备金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由于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因此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
29.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p335)
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但对个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的。因此,它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30.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p347)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相反,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中受益。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收入的再分配作用具体的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第一种情况:通货膨胀导致产出增加,收入增加(前提:资源充分利用)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引致失业。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31.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p343)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此时表现为货物供不应求,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以后如果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曲线就不再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引发通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用教练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