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院线站处设计配合施工经验总结总结怎么写

铁三院桥梁设计处
所属行业:
所在城市:
公司规模:500人以上
公司性质:国营企业/上市公司
企业简介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三院)成立于1953年,是以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勘察设计为主的国家大型综合设计集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齐全,拥有员工 4048人。其中,省部级以上专家78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9人;高级工程师867人,工程师1017人;其他技术人员916人。铁三院综合实力在全国勘察设计百强中名列前茅,拥有对外经营权,通过了英国劳氏质量认证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全国勘察设计单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个达标单位,多次被评为AAA级信用等级企业。铁三院拥有国家建设部核准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在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铁路客运专线、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设计、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等高科技领域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
铁三院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勘测设计一体化集成系统、远程设计计算机广域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远程视讯会议系统及工程图档计算机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获第十届国家管理创新二等奖。
五十多年来,铁三院先后承担了坦赞铁路等国外工程,大秦铁路、京九铁路、朔黄铁路、秦沈铁路、胶新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和石太、哈大、京郑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铁路工程,以及深圳、上海、天津、沈阳等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和多个公路工程的勘测设计;累计完成铁路勘测设计47000多公里,其中通车里程27000多公里,超过全国铁路通车里程的三分之一。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1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部级82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勘察、设计奖139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部级119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工程奖63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53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工程咨询奖22项;其中:国家级8项;天津市14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软件奖61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部级37项。获国家级优秀标准奖1项(国家级优秀规范)。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标准设计奖75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部级64项。日,铁道部战略重组铁三院,成立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先生
传真电话:022-
公司地址: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10号
公司网址:
铁三院桥梁设计处 招聘职位
目前该公司暂时没有需要的招聘职位!
相关地区招聘网
最新职位招聘:
最新行业招聘:
根据城市搜索招聘信息:
根据产品搜索招聘信息:
根据职位搜索人才简历:
根据城市搜索人才简历:
版权所有:
子站分类:& & &
Copyright &
&&人才中介服务许证RC0712292
京公网安备21谈谈铁三院线站处的事_铁三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25贴子:
谈谈铁三院线站处的事收藏
谈谈铁三院线站处的事
不好说时间长短,最先几年出的多些,全年两月,半年都有可能。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记铁三院集团公司桥梁处总工程师苏伟
记铁三院集团公司桥梁处总工程师苏伟
  高速铁路建设的先行者――记铁三院集团公司桥梁处总工程师苏伟&
  “年轻、稳重、亲切”是初次见到苏伟后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年仅39岁的他,如今已是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桥梁设计处总工程师,先后主持了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秦皇岛至沈阳铁路等25个国家和省市重大交通项目的桥梁设计工作,创造了我国铁路桥梁史上的多项“第一”,被誉为高速铁路建设的先行者。
  秦沈铁路:事业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1991年8月,苏伟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到铁三院集团公司桥梁设计处工作,先后参加了京九、大准、济邯、锡兰、哈大、京沪高速等铁路的外业勘测,多次担任水文组长、内业组长;另外,他还参加过京九、济邯铁路,塘沽新华路立交桥、宁扬公路、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山海关东水关立交等工程的设计工作。1997年,苏伟作为主要设计者参加了上海轨道交通三号线中山西路桥设计,同年又担任哈大铁路鞍钢桥技术设计项目负责人。
  而最让苏伟感到记忆深刻的还是1998年3月被确定为秦沈客运专线桥梁专业负责人。用苏伟的话说,这是他事业的一个关键点。秦沈铁路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时速200km客运专线,苏伟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等各阶段的设计和勘测工作。他在各阶段都编制了详尽的勘测细则、设计原则并指导勘测设计工作。通过详细勘察,合理确定了桥涵设置、桥渡方案,采用了大跨度连续梁、钢混结合连续梁、刚构连续梁、框架墩等多种特殊结构、新结构,其中斜交刚构连续梁更是在国内铁路中首次出现。此外,他还对常用桥跨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了以整孔简支箱形梁为主的桥跨结构形式,技术先进且经济合理,这是在国内铁路中首次以整孔简支箱形梁作为主导梁形。秦沈铁路于2002年通车运营,苏伟也因参与秦沈铁路的设计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他所做的一系列研究都获得了好评,其中“秦皇岛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可研报告”获2003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秦沈客运专线斜交刚构连续梁桥设计”获2004年度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秦沈客运专线月牙河特大桥”获2006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京津城际铁路:人生经历的巅峰时刻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京津之间建设我国第一条城际轨道高速铁路。铁道部把京津城际铁路工程的设计任务交给铁三院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由苏伟担任桥梁设计总工程师。
  在京津城际铁路建设中,桥梁总长度达到101公里,占区间线路总长度的88%%。面对这一世界上时速最快的铁路设计,苏伟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多次到沿线察看地形地貌和京津两市环线道路的分布情况,并详细查阅了国外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大量资料。在桥梁设计中,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桥梁基础沉降控制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伟反复分析研究造成软土质的原因和预防对策,决定采取控制沿线两边地下水的开采、增加桥梁桩基根数和长度、采用可调高桥梁支座等措施,来控制桥梁基础下沉等情况的发生,为列车平稳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这一创新经验得到国内外桥梁专家的认可。
  在设计中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桥梁跨度过大。因沿线经济发达,道路纵横交错,特别是途中跨越北京二环路至六环路、天津的北站立交桥、金钟河大街、新开路等重要路段,如跨越北京四环路、五环路的桥梁跨度需要128米,这给设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避免大跨度影响桥梁的高速动力性能、确保运行安全,苏伟反复进行建模分析,根据演算中获得的大量数据,结合造价、景观等要求,通过多种方案比选,采用了连续“梁拱组合”的结构模式,即先建成桥、再在桥上加“钢管拱肋”的施工方法,有效增强了桥梁的承载能力,使设计达到标准要求。
  此外,苏伟在京津城际铁路设计中,与相关院校合作,引进建筑美学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对北京四环路、天津新开路等节点桥梁进行美学设计,而且还进行了全线桥梁总体景观设计,优化桥梁外形,对梁体、桥墩、桥栏杆等做到与当地人文环境相协调,主体结构简洁明快,使桥梁整体富有时代气息,成为连接京津两地之间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烟大铁路轮渡:开创铁路轮渡新篇章
  如果说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铁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的话,那么在渤海湾上建成烟台至大连铁路轮渡则是另一个传奇和创新之举。烟大轮渡是我国第一条超百公里的海上铁路通道,是一项涉及铁路、港口、航运等多行业的系统工程。苏伟在主持这项工程栈桥设计工作中,大胆贯彻创新理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的空白。
  实现铁路栈桥与渡船的对接,这是顺利实施轮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作为栈桥项目的总工程师,苏伟解释说:“我们所说的栈桥,与其说是一个桥,不如说它是一个机械设备。它由30多个机械衔接点构成,以保证栈桥能随着船的沉浮不断进行调整,这种设计不仅在国内是第一次应用,在国际上也具有了先进水平。”此外,苏伟在栈桥设计中还把系统论的思想贯穿到设计全过程,经过精心构思,决定采用“两跨一坡”新工艺解决桥体与船体不平衡的矛盾,即由两跨桥体组成栈桥,而后通过液压电气控制系统,使桥面与渡船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做到船桥联动,互相迎合,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两跨桥体在装卸车箱作业时基本无坡度代数差,保证了在6级风力的情况下安全作业。
  一道难题解决了,另一道难题又摆在苏伟面前:怎样实现铁路栈桥一股道与渡船上的五股道移动对接?经过分析,他采取了在栈桥上设置“滑动道岔”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为保证道岔移动时准确无误实现对接,他在桥面上安装了“轨道转辙器”,并添加了机械控制系统,使道岔滑动一步到位,实现了渡船上的五股道与桥上的一股道任意对接,被业内称为“一对五”轨道对接模式。这种对接模式结构新颖,轨道平面布置紧凑,不产生任何“折角”,作业过程中噪音较小,成为我国轮渡栈桥建设史上的一大创新亮点。
  京沪高速铁路: 迎接挑战的新力作
  今年1月起,苏伟担任铁三院集团公司桥梁设计处总工程师,全面负责桥梁设计处的专业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并且作为主管总工程师主持京沪高速铁路的桥梁设计。这对苏伟来说无疑又是一项新的挑战。
  据了解,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设标准最高、线路最长的高速铁路。这条高速铁路的桥梁长度占线路总长的80.5%%,途中经过中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中土地资源紧张,地质结构复杂,部分区域地面沉降。针对这个项目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高速铁路自身的特点,苏伟全身心地投入到京沪高速铁路的桥梁设计工作中,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主持深厚软土、松软土地段桥梁基础沉降分析、监测和评估技术试验及特殊桥梁新结构和新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并且充分吸收京津城际铁路建设的经验,按照适合中国的国情路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博采众长,自主创新,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目标。
  近些年来,国家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1月至今,国务院已经批复的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万亿元,这对像苏伟这样的科技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苏伟说:“面对国家对铁路建设的巨大投资,我们现在所做的工程项目已经不只是一个量的增多,更多的是对工程标准的要求大大提高,这不仅是工作强度上的压力,更是技术层面上的考验。目前中国许多铁路建设的技术难题,都是世界上没有的,很多技术、标准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为此只有走创新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有人说,苏伟这一代是幸运的,正赶上中国铁路发展的黄金期;这一代是艰难的,要肩负起中国铁路赶超世界的重任,完成中国几代铁路人未能实现的铁路梦想;这一代是辉煌的,必定在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苏伟作为新一代铁路科技工作者,没有辜负时代寄予的希望,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并正在时代搭建的大舞台上,演绎着经典、创造着新的辉煌。
&&&主编推荐
H3C认证Java认证Oracle认证
基础英语软考英语项目管理英语职场英语
.NETPowerBuilderWeb开发游戏开发Perl
二级模拟试题一级模拟试题一级考试经验四级考试资料
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经济考试大纲矿业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
操作系统汇编语言计算机系统结构人工智能数据库系统微机与接口
软件测试软件外包系统分析与建模敏捷开发
法律法规历年试题软考英语网络管理员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高级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设备环境综合能力
路由技术网络存储无线网络网络设备
CPMP考试prince2认证项目范围管理项目配置管理项目管理案例项目经理项目干系人管理
Powerpoint教程WPS教程
电子政务客户关系管理首席信息官办公自动化大数据
职称考试题目
就业指导签约违约职业测评
招生信息考研政治
网络安全安全设置工具使用手机安全
3DMax教程Flash教程CorelDraw教程Director教程
Dreamwaver教程HTML教程网站策划网站运营Frontpage教程
生物识别传感器物联网传输层物联网前沿技术物联网案例分析
互联网电信IT业界IT生活
Java核心技术J2ME教程
Linux系统管理Linux编程Linux安全AIX教程
Windows系统管理Windows教程Windows网络管理Windows故障
组织运营财务资本
视频播放文件压缩杀毒软件输入法微博
数据库开发Sybase数据库Informix数据库
&&&&&&&&&&&&&&&
希赛网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您当前的位置 :&&&&&&&&&
铁三院线站处:寇胜宇
天津北方网
作者:寇胜宇&&
编辑:柴莹
  为美丽天津献青春为高铁腾飞做贡献
  寇胜宇,男,34岁,中共党员,现任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站处轨道工程师。
  当您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尽情驰骋在北京与天津两地,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与高效时,您是否会想到他的设计者,那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中国高铁奇迹、用努力和创新实现中国人骄傲与自豪的设计者们。年轻的寇胜宇就是他们中的一员,2005年,兰州交通大学毕业后,他怀揣梦想来到天津,来到向往已久的“铁三院”,成为一名轨道工程设计者,从事铁路轨道设计科研工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快速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承担着一大批国家重点高速铁路轨道工程设计工作,风化正茂的青春岁月伴随着钢轨的延伸渐渐逝去,回首过去,寇胜宇憨憨地笑着说:“用青春为高速列车导航,我无怨无悔”。
  2005年参加工作伊始,他便有幸参与了京津城际铁路建设。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铁路行业浓墨重彩的伟大工程,是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在国家高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部署下,系统引进了德国博格板式无砟轨道技术。为了尽快消化、吸收国外引进技术,开展轨道工程设计,他同设计团队人员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虚心请教,边学习边设计,不断积累工程设计经验。
  2007年3月,他作为轨道专业副专线负责轨道工程设计,担子沉了,责任也更重了,为了体现高铁示范线的意义,引进的无砟轨道技术不能照搬利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创新,以满足工程需要,但创新岂是想想就能做成的,过程是何等的艰辛,为了攻克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维护国家利益,他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工作上,白天的时间几乎被各种会议、电话占满,只能用晚上加班时间开展设计工作。夜深了,咖啡也抵挡不住倦意的时候,就靠在椅背上,休憩片刻;心累了,有时也想放弃,但沉甸甸的责任告诉自己要坚持再坚持。如此日复一日,只有一摞摞不断垒高的图纸才能让他意识到时钟在运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强度让他本就单薄的身体看上去越发的消瘦。
  日,京津城际铁路一跃成为世界的焦点话题,看着飞驰的高铁列车、国人的欢心喜悦、外国人的惊讶赞叹,他欣慰了,中国高铁可以在世人面前竖大拇指了,一千多个日夜付出是值得的!直到现在,只要有关于京津城际的话题和报道,都会让他心潮澎湃,他说:是京津城际让他成长,他与京津城际有着不解之缘。
  京津城际铁路拉开了中国高铁建设的大幕,之后他又先后参与京沪高速铁路、京石客专、石武客专、京沈客专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高速铁路项目,负责无砟轨道设计工作,同时参与行业规范编写,负责Ⅱ型无砟轨道板通用图编制,负责参与集团公司和总公司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到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执着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已成为集团公司轨道专业青年技术骨干,被评为2012年度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2009年以来多次获得集团公司、线站处优秀共产党员和共产党员示范岗称号,入选集团公司165核心人才。他参与完成的《京津时速350公里线路工程技术及应用》获2009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同时获2010年度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桥梁及路基工程系统设计》获2009年度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获2009年集团公司优秀设计一等奖;《高速铁路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体系研究》获201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种套轨线路用混凝土轨枕》2013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石太客运专线DK49+610-DK97+088无砟轨道设计》获2010年度铁道部优秀设计三等奖;《京沪高速铁路CRTSII板打磨软件研发》获2009年度京沪公司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新建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轨道工程(京徐段)设计》获2012年度集团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获2013年度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完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京徐段轨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获2014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在荣誉的背后,永远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在近10年的工作时间里,因工作需要,他仅有两个春节回东北老家陪父母过年,内心的那份愧疚感始终不能释然,以后要尽量多地孝敬父母,这是埋藏在他心底里的那份不解的孝子情愫。还记得为了不影响工作,2007年他与妻子商定利用春节假期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婚礼之前竟然挤不出时间去拍婚纱照,直到2008年京津城际顺利通车后,夫妻俩才利用“十一”假期补拍了一套婚纱照,也算了结了他对妻子亏欠的一个心结。现在家里又多了一个小成员,他内心又多了一种牵挂,但因工作需要,仍旧聚少离多的日子又增添了他的一份亏欠。
  正因为有了众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国之栋梁,才有了中国高铁和中国速度;正因为有了甘愿付出无悔青春的津城赤子,才有了美丽天津的繁荣与发展。相信有了更多像寇胜宇一样执着于职业梦想,甘于奉献青春的有为青年,必将把天津建设的更加美好,中国高铁也必将伴随着祖国的腾飞走向世界。
我来说两句
·&············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配合施工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