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我想找薛钜夫西安著名的民间老中医老中医看病?怎么才可以联系到他啊?好像是在北京。急急急,拜托了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薛钜夫院长告诉你啥是真正的中医
下载积分:2500
内容提示:薛钜夫院长告诉你啥是真正的中医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13:2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薛钜夫院长告诉你啥是真正的中医
官方公共微信薛钜夫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薛钜夫先生,男,195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施今墨再传弟子,祝谌予亲传弟子,现任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院长,北京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秘书长及北京千金方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薛钜夫人物简介
薛钜夫人物履历
薛钜夫,杏园金方院长,1954年生于北京。
薛钜夫先生
自幼在其父薛培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先生亲传弟子)指导下,刻苦攻读历代医学典籍,后从师于全国著名中医教授,遵循祝师“中西医结合、切记辨证施治”之旨,治病以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
1986年,在祝谌予教授的倡导及支持下,薛钜夫先生创办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 (原名顺义国医院)。亲邀、李介鸣、董德懋、、等十余位京城名医来院坐诊。 [1]
1988年,薛钜夫先生成立施今墨医药学术中心,亲任秘书长,搜集整理施老遗文、遗墨、医论、医话、医案、医方等工作,将施派中医药学经验系统整理成册。
1998年,薛钜夫先生创立“北京千金方糖尿病研究所”,旨在研究糖尿病的中医疗法
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副局长和薛院长
,对祝谌予教授治疗糖尿病的验方系统研究开发,并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
2007年,在北京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及支持下,薛钜夫先生主持并建立“祝谌予名家研究室”,着手对祝老的相关文字、医案、实物、影像资料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1]
薛钜夫创立研究室
2011年,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医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抢救挖掘
与优秀传承人才培养联动工程(即“薪火传承3+3工程”),薛院长领导医院骨干,在北京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及支持下, 成立了“名医教授研究室”。
对祝老的相关文字、医案、实物、影像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充分展示其成长之路、学术渊源、学术特色等的系统研究工作,建立系统全面反映其学术思想的学术陈列室,并使之成为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研究平台和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培养基地及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2]
薛钜夫参与著作
薛钜夫先生除了国医院院长的工作外,还支持并参与了多项著作的撰写及编辑的工作:
1995年,国医院举办北京名医盛会
《祝谌予临证用方选粹》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祝谌予》
《李广钧内经十讲》
《杏园金方名医验案》
薛钜夫祝谌予教授简介
祝谌予,字慎余,男,日出生,汉族,北京市人。全国著名中医临床家,中
1989年薛钜夫与祝谌予教授合影
西医结合专家及社会活动家。京城四大名医先生弟子。
历任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科主任,研究生,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党员,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第五、第六届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第六届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首批认定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3]
薛钜夫出诊时间及地点
每周一、周三上午为普通门诊
每周一、周三下午,周四、日全天为预约门诊[4]
薛钜夫出诊地点
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区京密路后沙峪段5号 (城铁15号线在后沙峪站)。
薛钜夫擅长治疗
、男科病、妇科病、等内科疾病。
.杏园金方[引用日期]
.杏园金方[引用日期]
.祝谌予_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杏园金方[引用日期]中医是什么-&薛钜夫
转自:&黄祖斌博客
薛钜夫先生现任北京顺义国医院院长,1954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从1969年始又师从著名中医祝谌予教授,共6个寒暑。在祝老指导下,不仅通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历代名著,搜集祝老114首古方今用经验,并主编了《祝谌予古方今用临床经验集》共30余万字。还收集祝老所看病历20186份,声象病历54000余人次,结合临床实践不断研究、总结。其中,《通因通用治崩漏》附少腹逐瘀汤治疗功近90例临床观察,受到国内及港澳专家的高度重视,现已将该方制成胶囊剂型,在东南亚销势甚好。根据育麟方剂配制的“仙丹”疗效神奇,既可治疗性功能障碍,久服又可使精气不散、健身远病、延缓衰老。
另外,薛先生还带教北京中医大学函大、京华医大中医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大专班的学生实习,指导其撰写毕业论文。特别是他兼任北京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秘书长和北京千金方糖尿病研究所所长,除在理论研究获得很大进步外,还先后收集整理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及其传人祝谌予教授的秘方验方60余首,经临床验证确有其效,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鉴于时间关系,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知医。学过中医或者和中医有过接触的同学可能知道,中医最大的特点是“”和“施治”。什么叫“整体观念”?我在这里要讲一个小故事,三国时诸葛亮问鲁肃什么是将?鲁肃说将就是统兵的。诸葛亮又问什么是兵?鲁肃说我们的士兵就是兵。然后鲁肃不解地问那你说什么是兵?诸葛亮笑着说一个高明的将领,不仅要把自己手下的兵看作兵,更要把敌人的兵也看作自己的兵,甚至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都是你的兵。其实中医治病也是这个道理。中医看病首先要强调“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人合一”呢?比如说一年有12个月,365天。而在中人体有12条经脉,365个穴位,和自然界是相对应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规律,在人的身上也有具体的体现,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脉在是有不同变化的。虽然阳气已升,但寒未尽除,气机有约束之象,故脉稍弦,同时也显示出体内的生机经过的储藏有一种蓄发之势;阳气隆盛,脉气来势盛而去势衰,故脉稍洪。阳气欲敛,来势洪盛已减,轻而如毛,故脉稍浮;冬天阳气潜藏,脉气来势沉而搏指。如果你说你摸自己的脉感觉和我说的不一样,那你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了。中医还特别讲究四时、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十二时辰。一天之中有24个小时,分为12个时辰。即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从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称为子时,依次排列到亥时。这和中医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中医当中有一个针法叫“子午流注”,把12个时辰和人体的对应起来。比如说一个病人他每天晚上23点就开始,晚23点属于子时,子时和人体脏腑中的胆相对应。中医说: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凌晨3-5点寅时归肺,到了卯时5-7点归,等等依次类推。
&刚才我讲的是“天人合一”,现在我来讲“整体观念”中,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在看病的时候看得是一个有病的人,而不是看人的一个病。同样是的病人,可能有的人发烧38度,有的人就不发烧;有的人发烧出汗,有的人发烧不出汗。即使是同一个病人在一年四季当中患的感冒也各不相同。另外,我们在诊病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如何,他的工作环境如何,他的如何,他的患病时间等等因素。这些方面都需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和病人取得沟通。
古人有句话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大家知道良相是治理国家的,良医是给人看病的,这句话就是说治理国家和跟治疗疾病有相同的道理。为良相,使国家昌盛,人民也就安居乐业了,自然会努力建设和发展自己的祖国。当医生,也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人民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努力的建设和发展自己的祖国。这里面有很强的辨证和因果关系。在古代时,有很多人既为良相,又为良医。如汉代的张仲景,就是长沙太守。当时民间流行,各地的医疗条件都比较落后,结果死人很多。张仲景很着急,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后在诊治众多病人的基础上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伤寒杂病论》,古人称之为“医圣”。宋朝的范仲淹,官居宰相,“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这句话就是他说的。所以说为人不可以不知医,知医很重要。最少你知道一点医学知识对你自己和你家人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有人不想从医,认为自己年龄很大了,没必要去专门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在此,我想讲几个例子。在唐朝有一个著名的医学家叫孙思邈,他小的时候总是生病,治病时又遇到了庸医,把家里的钱花完了病也没治好。于是他精研医道,到60岁的时候写出了一部巨著叫《备急千金药方》。他到了90岁的时候才看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感觉自己的医学知识还不全面,于是又写了一本医书叫《》。我不知道他学医时是如何注重健康养生之道的,我只知道他活了103岁。所以说学医真的很有好处,我希望大家多看些医书。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糖尿病这个病名是西医的称谓,属于中医病的范畴。近几年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发展得很快,在60年代10个糖尿病人中得有9个人眼睛失明,致盲率很高。而根据1995年的统计,现在糖尿病人致盲率不到50%,这就说明了糖尿病治疗的发展。当然这里面有现代医学的成绩,中医对此也有很大的贡献。例如,施今墨先生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用药和别人不同。他首先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疗效果非常好。其“补益”这个治疗方法就丰富了糖尿病的经验,并且创出了两组对药。这两组对药在中医方面能够讲得通,中医认为糖尿病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而现代医学通过药理研究发现这些药确实具有降血糖作用,在西医方面也能讲得通。一个方子在中西医都能够讲得通,这应该说是施今墨先生的一大创举。如果说我们没有师承教育,施今墨先生不在了,这个方子也就失传了。就是因为师承教育,施今墨先生的学术思想后继有人,我的老师祝谌予教授在继承施今墨先生治疗糖尿病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在全国首次提出“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现代医学已经证实,糖尿病和、、、是相联系的,为什么得了糖尿病容易引发这些病呢?因为这些病都跟循环有关系。祝老在治疗糖尿病中发现,通过现代医学的血流变学检查出血的粘度是偏高的。通过中医的,可以看到舌下静脉是黑紫的,这是的表现。糖尿病有很多外周血管病变的迹象,比如手指末端是的,这就是血液循环不好的表现。于是祝老创出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我们是跟着祝老学医的,就继承了施今墨先生和祝老两代人的经验。通过在临床的体会,觉得老师的方法很好用。但是我们在长期治疗糖尿病当中,在老师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比如说现在有一个问题,有人问糖尿病你能治好吗?能除根吗?我们认为有些糖尿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不能除根。这么说是不是同学们觉得矛盾啊?现在我想跟大家提一个问题,感冒这个病简单不简单?可能在疾病里面,它是比较容易治好的。甚至有的感冒不用吃药,喝点姜糖水,吃点粥就好了。感冒和糖尿病相比治疗起来要简单的多,但是感冒能除根吗?我相信没有一个大夫能说治好感冒后病人一辈子不再得。由此可知,连感冒都不能除根,又何况是糖尿病呢?那么糖尿病是终身病吗?我们医院治疗糖尿病有18年了,经过随访调查,许多病人已经停药了,定期化验糖都正常,更没有并发症。其中最长的已经停药十三年了。这些病例说明了糖尿病是可以治好的。在临床中,我们把糖尿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糖尿病的早期,或者说在糖尿病的倾向阶段。什么是倾向阶段?就是说这个病人有多吃、多喝、症状,但空腹血糖不高,一查餐后血糖高了。或者说这个人已经得了糖尿病了,但没有因为糖尿病引起别的并发症。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功能代偿期,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为主,临床上以脏腑功能失调为特点,这一类的糖尿病人大多可以治好;糖尿病进入第二个阶段称为功能失代偿期,这一阶段患者不仅有糖尿病,还出现并发症了。中医辨证以火旺、气虚血瘀或燥热入血为主,临床上已出现脏腑器质理变化。此类病人在治疗上,既能做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并且让病人现有的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一类的病人大多需要坚持,配合良好的,使糖尿病能够稳定下来;第三个阶段称为功能衰竭期。比如这个病人已经并发了,或已经并发冠心病了等等,此时中医辨证以为主,医生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做到带病延年,减少痛苦。总的说起来,师承教育和学院教育各具优势,可以作为学医的不同阶段,应该取长补短,而不要相互排斥。
问:第一个问题我想问的是施今墨老先生研究出治疗糖尿病的那两组对药是什么?以及平时用药的剂量是多少?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您对中医在21世纪如何走向世界以及中医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答: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施今墨老先生研究出的的两组对药第一组是配。黄芪一般是20-30克,根据身体情况可以再加一些。山药一般是15-30克;第二组对药是配元参。苍术一般用10-15克,元参用15-30克。大家可以查查药理,这是第一个问题。下面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医如何走向世界。好像在上次讲座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中医能不能走向世界,不在于中医是否全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现在有人说中医要和世界接轨,中医有5000年的历史,请问美国的中医学有多少年历史?我们怎么跟它接轨啊?美国文化里没有,也没有整体观念。我认为应该跟祖国优秀的传统的文化接轨,应该与时代发展共进,就一定能够为现代人所接受,一定能够为现代人所服务。中医是否现代化在于现代人是不是能够接受它。比如说我们用现代科技的方法把制成现代剂型,比如说我们用现代医学的一些科技诊断。我在此给大家讲一个病例,有一个病人,患的是肝硬化腹水,住在北京一个大医院。这个病人最大的症状就是睡不着觉,于是就请一位老中医会诊。这位老先生开了个方叫汤,这是一个古方,需要加黄才有效。西医大夫就说这个方不能吃,病人那么高,还给吃鸡蛋黄?老先生就说那你有能让病人胆固醇不高还能睡着觉的方法吗?西医大夫说没有。老先生就说那我们先让病人睡着觉了,再说胆固醇的事。病人听了也说让我吃吧,不睡觉实在是太痛苦了。吃完药以后病人还真睡着觉了,更奇怪的是病人的胆固醇非但没升,反而降了。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个病例就可以说明中医走向世界一定要走自己了解的路。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中医,是因为我了解中医,我就能讲出来。如果让我来讲杨振宁的物理学,恐怕我是一窍不通,那我还接什么轨啊,我连门都出不去。我觉得只要你的方法、你的服务能够让现代人所接受,中医就已经现代化了。
问:您好,请问如果我对自学中医有兴趣,那您有什么较好的步骤和思路?比如先学什么,再学什么,想了解医学知识该从哪些书看起?
&&&&答:如果大家真的对医学有兴趣,我建议先从现在中医学院的中医基础知识学起,这些是学医入门的书。虽然《》内容很好,但如果大家开始就读《》,你有很好的古文功底,能读懂古典医籍当然最好,否则会影响你自身学医的兴趣。若从中医基础知识入手,再有好的老师指导,从经典的理论提高,那你的将来会步入一个更高境界。
问:您好,请问关于高、高血脂的治疗?
&&&&答:刚才我讲了高血压、高血脂,这两个病都有相通的机理。什么叫高血脂?说的通俗点:血脂就是血管里的油,当血管里的油多了,血的粘稠度了,血液循环就缓慢了,它的压力自然也就受到影响。我建议这类病人多吃点素的,在饮食上积极的调节。同时我们也应该去找一些有经验的中医,让他们针对你的身体进行调理。对于治疗高血脂这个病我有个观点,我不同意吃降血脂药。现在有些降血脂药有一个副作用,就是把血脂都推到肝脏内。越是速度快的药越容易导致。所以我认为你最好还是找到自血脂的原因,高血压是否有?这个题目很大,但是我认为你要是去找一个好的医生,去和他好的沟通,把你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现在身体的状况跟医生进行交流,让医生给你做一个量体裁衣式的治疗方案是最佳的。没有一个方子可以通治所有的高血压、高血脂。
问:您好,现在学校里的学生由于用脑量大,脱落的也很多,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办法?谢谢!.
&&&&答:关于头发脱落,中医有这样一个理论:
“发为血之余”。就是说头发的好坏和血液的盛衰有关系。中医又说:“肾,其华在发。”所以头发又跟肾有关系。中医的“五志”学说认为“惊恐伤肾”。所以,如果你的是因为过度的紧张,你应该学会释放压力,以便更好的学习,能够把人与学业对立统一的联系起来,能够进取而不自伤,争取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曾经和一个同志探讨一个问题,我问他现在晚上几点睡觉,他说我现在晚上两点睡觉,忙啊。我说你忙什么呢?你做过统计吗?你每天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之间都在做什么?这段时间之内你能创造多大的效益?我认为这段时间之内你创造的效益真的很少。大家回去也可以做一下关于自身的统计,把你的学习目标制订好,自己给自己定的方向一定是自己的精力、能力能够达到的。不要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地方和别人去比,这也是中医的辨证施治。现在我想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有一位朋友是女演员,头发掉的很多。大家知道,这会对她的演艺事业造成很多麻烦。后来她来找我看病。我就询问了她的生活、饮食习惯,她说我最喜欢的就是,。我就问她为什么那么喜欢喝酒啊?她说喝酒可以解除疲劳,可以解除烦恼,可以让人兴奋,可以让人智慧。我一听,喝酒的好处还真多啊。我就对她说,我再给你加上一个好处,喝酒能让你的头发少。为什么?“发为血之余”,“肝为藏血之官”,大量酒精进入肝脏,血液受损,头发不掉就怪了。我认为现在的脱发主要跟情绪、跟精神压力有关,跟你的睡眠有关,也跟遗传有关等等。我认为一个人能认识到自我和自然的统一很重要,应该懂得去调节自己。
问:您好,请问现在社会比较注重健康,许多医院都开展了健康身查,但都是以西医的方式进行。那么中医可以做健康身体检查吗?是否可以就检查结果做出一个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呢?北京市有这样的检查吗?你们医院有这样的检查吗?谢谢!
&&&&答:目前我们没有开展单纯做身体检查的项目,中医在内经里有“神圣功巧,可得闻乎”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解释的:“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功,切而知之谓之巧。”中医看病是通过“望闻问切”来获取信息的,获得信息之后会知道你身体现在是什么状况,还可告知你应注意哪些,如果病人希望医生出示一些定量的指标,想了解你转氨酶、血糖是多少,那还是最好采取现代科技手段检查比较好。
&&&&问:您好,请您大致介绍一下糖尿病的起因及其在平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谢谢!
&&&&答:中医把糖尿病归于“消渴”的范围之内,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就这个问题给同学们做一个专题讲座。因为糖尿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致盲、末梢神经炎、等多种并发症,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说清的问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中医王琦看病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