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二手禄来双反价格2.8f双反相机注意哪些

& (已成交) 出售 11新 禄来 Rolleiflex TLR(出十多台收藏,禄来双反)
注册日期: 2004年11月
工分: 5946
出售 80新及以下 禄来
Rolleiflex TLR(出十多台收藏,禄来双反)
其他联系方式
已成交,隐藏
Rolleiflex TLR机器是相机行业光学和机械制作的巅峰作品!
纯机械,就连测光表都是不用电的,德国制造,金属+玻璃=Rolleiflex,蔡司和施奈德两家顶级光学巨人提供其镜头。
我个人一直喜欢禄来双眼相机,我使用过几乎所有的版本的禄来双反相机,经验告诉我任何一个型号的“Rolleiflex”的素质都是顶尖的,无论外表多么破旧的禄来双眼,打开里面你会惊讶几十年的机器也几乎没有任何磨损。我喜欢用禄来拍照,尤其是腰平拍摄人像等,习惯了这种方式。
本人欲转让收藏的十多台Rolleiflex双反相机,99新98新带包装的都有,可是那些新新的机器在我发帖以前已经被哥们们抢走了或预定了。这些所有机器三号对版。可以交换器材交换着玩,大画幅老镜头(只找黄铜和鎏金的,RPCHPetzval这些镜头成色新的,价格只要不夸张,有多少我要多少),成色好的Rolleiflex原型和花皮猫也是我想求购的
请直接电话联系。
保留选择买家权利。由于使用的数码相机是DP1的广角最近对焦0.3,图可能不够大,要大图可以邮件联系
等我一个一个拍好照片,然后在回帖中更新。
请不要在帖子里留你的联系方式,防止骗子钻空子
成交人: 成交价格:¥90000
__________________
01-20-2010 <font color="#:03
注册日期: 2004年11月
工分: 5946
IP:218.246.73.*
具体型号:Rolleiflex Automat Type 4 ("MX")
其他参数:Synchro Compur shutter 1/500 to 1, B + T and MX sync.
摄影镜头:施耐德Xenar 75/3.5 lens红三角
取景镜头:Heidosmat 75/2.8
生产年代:约
本人点评:此机器相对其他型号更轻更小,带着舒服,更适合拍摄黑白胶片,反差较天塞弱,分辨率很高,本人拥有的第一台Rolleiflex便是这个型号: Automat Type 4 ("MX")
此机器缺点:摄影镜头和取景镜头有拆过痕迹,有露铜痕迹,怀疑是保养留下的痕迹,但是使用没有问题。
其他性能描述:机身饰皮完美,镜片完美,快门速度较准,光圈和速度拨盘很顺滑,自拍正常,过片顺畅,调焦顺滑。这个机器可以配常见的背带,不用剪刀扣专用背带。
附件:大转小三脚架螺丝,其它没有。
转让价:¥2660
(已出,2400出的)
由 54军 于 01-26- 最后编辑
01-20-2010 <font color="#:41
注册日期: 2004年11月
工分: 5946
IP:218.246.73.*
Rolleiflex Xenotar
具体型号:Rolleiflex 2.8C Type 1
摄影镜头:Xenotar 80mm/F2.8
取景镜头:Heidosmat 80mm F2.8
生产年代:1953-54
缺陷:1秒延迟
其他描述:整机没有任何磕碰。镜片完美。镀膜完美,原厂方格屏,自拍完好,cao做顺滑。
兼容附件:Bay III
转让价:6300元
由 54军 于 01-29- 最后编辑
01-20-2010 <font color="#:46
注册日期: 2004年11月
工分: 5946
IP:218.246.73.*
Rolleiflex 3.5F Xenotar
具体型号:Rolleiflex 3.5F Type 2
摄影镜头:Xenotar
没有磕碰,饰皮完好,有使用痕迹,测光准确,机械完美,镜片完美。
转让价¥7700
由 54军 于 01-21- 最后编辑
01-20-2010 <font color="#:17
注册日期: 2004年11月
工分: 5946
IP:218.246.73.*
转让自用Leica M镜头一只,俗名叫七枚玉,买来没多久又喜新厌旧了。
开价¥(已出)
由 54军 于 01-25- 最后编辑
01-20-2010 <font color="#:07
cainiaoPPA
注册日期: 2003年11月
IP:61.133.121.*
留名,等待:)
01-21-2010 <font color="#:56
注册日期: 2004年11月
工分: 5946
IP:218.246.73.*
Rolleiflex 2.8 Planar 80/2.8后期 12/24
具体型号:Rolleiflex 2.8F Type 2
其他参数:"White Face" ,俗名昵称白脸
摄影镜头:Zeiss Planar 80mm/F2.8
生产年代:约70后
本人点评:最后期生产的禄来2.8F,产量较少,我认为很漂亮的机器。
缺陷描述:没有缺陷,没有掉漆,无论多么挑剔的眼光----难以找到使用痕迹。
性能描述:速度较准,测光指示灵敏,CAO做都很顺滑。
附件:镜头盖,Bay III遮光罩,剪刀皮带。
转让价:14700 (已出,;19:15,加了1300给的个原厂耳朵皮套)
由 54军 于 01-26- 最后编辑
01-21-2010 <font color="#:54
注册日期: 2004年11月
工分: 5946
IP:218.246.73.*
具体型号:Rolleiflex 2.8F
摄影镜头:卡尔蔡司Planar 80/2.8
取景镜头:Heidosmat 80/2.8
本人点评:2.8F蔡司,对于拍片来讲这个机器应该说是玩禄来比较到头的了,综合来讲算是顶级吧,光圈全开依然很好的成像水平。
成色描述:这么多年来有如此的成色实属难得,除了测光表那个透明表盖边缘有摩擦和极其轻微裂痕之外,难以找到明显使用痕迹,整体没有磕碰,过片/光圈拨盘/速度拨盘CAO作顺滑程度在我手里这么多禄来中算是相对最好的一台!
缺陷:阻尼原先不均匀,很久不用了,今天早上出去拍了一卷回来,现在阻尼完美如新,奇怪!
其他性能描述:机身饰皮完美,镜片完美,快门速度准,光圈和速度拨盘很顺滑,测光反应灵敏,自拍正常,过片顺畅,调焦顺滑。
一大套附件带原皮盒子,各种主要滤镜UV和两个近摄镜片,原厂遮光罩BAY III适用于几乎所有2.8的机器,这套附件就价值一台3.5F信不信由你,罕见!都是很实用且有收藏价值的附件.
全套不单出
我尽量用挑剔的眼光检查相机如实描述各个部分,有疑问请直接打电话
全套转让价¥20800电话联系,如下:(;机身已出,附件已出)
由 54军 于 01-26- 最后编辑
01-21-2010 <font color="#:26
注册日期: 2007年09月
IP:220.166.197.*
军座的大手笔不顶不行
01-22-2010 <font color="#:32
初级会员/普通会员
注册日期: 2004年03月
IP:61.144.128.*
严重关注!
01-22-2010 <font color="#:33
注册日期: 2007年09月
IP:58.19.126.*
01-22-2010 <font color="#:52
注册日期: 2006年07月
IP:222.70.241.*
关注一下。
01-22-2010 <font color="#:27
新会员/普通会员
注册日期: 2005年08月
IP:218.76.19.*
非常有意5#,就不知后面还有没有更心动的机器。LZ一次上齐吧,呵呵
01-25-2010 <font color="#:11
所有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 现在时间是 03:09. && 总页数 (4):
你可以发布新主题
你可以回复主题
你可以上传附件
你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HTML代码 禁止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我收集autocord的历程,介绍这款经典的120胶片机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文章征得作者ONE象授权先照抄一段资料吧 二次大战后列强们为了报复盘剥德国,宣布德国所有工业专利
文章征得作者ONE象授权先照抄一段资料吧
二次大战后列强们为了报复盘剥德国,宣布德国所有工业专利统统失效,于是,各类仿制德国工业精华的产品便在地球上遍地开花了.作为仿制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禄莱flex的120双反机,美能达autocord却没有一味的照抄而独具创新....玩过120双反机比如禄莱,亚西卡124,国产鸟机什么的,都知道它们的过片途径是从下往上走,胶卷要经过一个轴,折九十度角后,才到达焦平面后方,这样若上了片而没有立即拍掉,胶卷在15分钟左右就会折成一个鼓折,拍摄下一张时这个部份就会虚.美能达autocord却采用了非常独特的倒装胶片方式,胶片装在上面从上往下走,过片路径上没有折角,保证了胶片的最高平整度.即使过片后长期搁置,下一张胶片也不会有丝毫起皱而影响清晰度.美能达的过片摇柄无需整体翻折收纳,方便性超过禄莱的折叠式摇柄.非常独特的压杆式对焦柄在前面板下,对焦方式采用了多头螺纹形式,不同于任何禄莱类型设计的抽屉式.据说,其对焦组件的镜桶和多头螺纹全是优质黄铜制造的,这台相机的对焦手感非常柔顺!.美能达双反是公认日本仿禄莱型双反里综合水平最高的一员.也是120双反世界里仅次于禄莱的杰作之一。 本帖为分享帖,主要分享LZ自己收藏的autocord,以及收藏过程的心路历程,和胶片同好者共同交流。LZ不是版本控,参数王,对这台机器的各类参数版本只按自己的知道的去说,欢迎对此有心得的朋友交流。所有机器不出,不询价。只交流。时间有限,而且希望中午阳光好的时候拍照,所以更新不会太快,但会争取更新完。好了,开始了。
跟autocord结缘,喜欢双反是从禄来开始的,如此经典的机器不用再说了,但这个机器贵族气质太盛,好品相的高不可攀,但一提到双反大部分人自然就会想到禄来,没有办法,它确实是太经典了。玩120两年,断断续续的把2.8GX、2.8f、3.5f、禄来cord都收齐了,接下来的时间就一直有意无意的收藏autocord。最初跟这台机器结缘非常偶然,当时跟很多喜欢双反的朋友一样,在各种型号的双反中比较试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淘宝看到了一台autocord,觉得很有眼缘,就拍了下来,到手之后,把玩了1整天,觉得真的是非常的精致简洁,操控方便,外观也很带感,对焦杆的设计很有特色,左右拨动的时候,润滑流畅的机械感让人上手难忘。但可惜的是,后来发现摄影镜头后组镜片有划痕,思忖良久(LZ是成色党),还是退了货。但短短一天的上手体验,一直难以忘怀。所以,收一台品相好的autocord就成了一个心愿,但谁知道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那一段时间,没事就在淘宝搜索autocord,但可惜的是,这台机器尽管不算昂贵,但品相好的实在太少见了。禄来虽然昂贵,但只要你出得起钱,满网都是好成色的机器,渠道也不一而足,但autocord,整个淘宝网常年挂着销售的就是那20多台,而且许久不变动,究其原因,很少有品相完好,没有缺项的。尤其是镜头,几乎看不到能拍胸脯保证完好三无的,最好往往也会很谨慎的说,极轻微的擦拭痕迹,不影响成像。但对于我这个成色党来说,一心就想要一台品相绝佳的,所以,搜索了很久,也是一无所获。偶尔在某个平台看到一台好的机器,也是转瞬即秒,问到的时候早已经花落别家。委托几个器材经销的朋友去找,大部分也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期间还进过一台后期版的CDS,但也是外观成色欠佳,退货了事,到现在LZ也不喜欢CDS,估计这就是眼缘的问题吧。 苍天不负有心人,多日的寻找,终于有了一点结果,偶然在一家淘宝店发现品相不错的autocord在售,店主是个新面孔,看上了一台小字版,品相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取景镜头有些擦拭痕迹。不过,综合比较,这个成色算是不错的。当时也在调整自己的心态,既然如此喜欢,就先买一台相对可以的用上吧。于是果断拍下,手里有了第一台autocord。第一台autocord 小字版
所谓的小字版就是“Minolta”字样在镜头上的商标铭牌上椭圆形外线位置。这个属于autocord较后期的版本,改进了镜头镀膜,取景镜头和拍摄镜头分别为蓝、茶两色,也就俗称的波斯猫机,前期都为茶色镀膜。这个版本跟后期的CDS采用了相同的背带挂扣,也就是上面最后一张图所示。这是让很多人对小字版又爱又恨的原因,这个独特设计,让人无法将现在的背带安装上去,而原厂的背带不要说买,能见到实物就算是很有缘分了。其代价就是拍摄时,要始终托着它,能让人身心俱疲。网上有人研究过可以用钥匙环穿过缝隙来挂背带,但外观不伦不类,而且磨损很严重。LZ反复观察后,发现这个背带扣的孔距和大小跟以前的版本一致,所以,就找朋友按最初版本比较简单的造型车了一对儿,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事实证明,这是一台机器优秀的机器,这第一台机器是我现在每次拍片的随身机,功能可靠,操控顺畅,素质不俗。全机械的相机非常可靠,最重要的,不像禄来那么娇贵,在各种环境下都可以安心使用。机器到手后拍了一次,非常满意,在购买的同时,我知道这个卖家还有一台机器在卖,美中不足的是机械功能有些问题,慢门不准。当时没有留意,后来认真看了之后,觉得机器还是蛮不错的,就咨询了一下维修师傅,师傅说那是常见问题,100元可以修好。于是果断拍下,直接发维修师傅处修理,一周返回,于是,手里有了 第二台autocord这台机器测光很准,但指数型曝光实际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个人其实并不喜欢带测光的双反,因为这样的系统早晚会老化或早已临近老化。即使很新的品相,将来在描述的时候也要加一句“测光已死”,不如就是干干净净的用一台无测光的。现在胶片拍摄,手机,数码测光已经很方便了。可以所见所得,还能酌情看到增减曝光的效果。老的测光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有兴趣可以观察一下前期版本的挂扣。这里说一下这个机器的UV镜的选择。禄来Bay-1口的可以用。另外还有一种B-30口的也可以用,但两者都是很难找到的,好品相的尤其难遇,需呀长期刷各种老相机店,价格1-200元之间,遇到就收,慢慢凑齐吧,这也是很有趣的一个过程。这台机器到手后就封存了,没用过,中午为了拍后仓打开了,发现里面还有没拍完的卷,汗!再上几张第一次用autocord拍的片子,当时还没有用pro400H这种高感胶卷的意识,在室内勇敢的用1/15手持拍片,但居然没有虚,双反没有反光镜的结构,让机震减少到了最低。   两台机器可以说满足了用autocord拍摄的需求。但作为成色党,拥有一台品相完美的机器一直是没有放弃的目标。这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满怀期望以及大失所望。个人的体验,不要寄希望于销售商给你的空头支票,马上就会进一台品相好的,马上从国外会过来一台,马上让朋友在国外给你找一台等等,最后都不了了之。这台机器没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在任何地方都只能是碰。一段时间内每天刷刷淘宝,看看其他器材交易论坛成为了习惯。但时间过得很快,没有结果。直到有一天,一个个人卖家刚刚挂出来的小字版autocord映入眼帘,我看到的时候这台机器刚刚挂上,介绍是收藏级成色,镜片百分之百三无。这是看autocord以来第一次看到的这么自信的描述,价格在我心理预期的上限。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去和卖家沟通,知道他是朋友出国自己带回来的机器,简单的聊了下,就已经决定拍下来,但还是没忘打了下价,这是原则。结果小刀成交。付完款之后,就进入了等待期,那种感觉很奇妙。从快递手里拿了机器,没有回房间,直接进到车子里拆包装。确实是好机器,品相完好,镜片用最苛刻的方式看都是三无,仅仅微灰。后期的对焦屏通透明亮,唯一不放心的是自拍是否完好,虽然这个功能不用,但作为好品相这个是不能出问题的。按下自拍,上弦,按下快门,看自拍拨杆哗哗的缓慢移动,心里紧张,直到滑行到行程尽头,卡啦一声清脆的快门声,金属叶片快速开启闭合。心理慢慢的幸福感。这是一台毫无问题的全品相autocord。“老相机带着岁月的痕迹,也带着它历个主人的故事。想象它崭新出厂的样子、想象它曾被摆放过的老木柜,想象它游历过的旅程,以及镜头在几十年的光阴中透射过的人与事。它不匆忙让你心安,它不浮躁让你宁静,旋动按钮,按下快门,犹如一位经历时光冲合淡定的长者,陪在你的身边,同一起去看你的世界。”,几十年时光里,你能遇到这台相机,真有老友重逢的感觉,这个时候,它不再是一件商品,而是你的一个朋友。 第三台autocord好东西总是一起来的,伴随这台机器入手,连着收到了两个autocord的镜头盖。这个镜头盖虽说是小东西,但出现的几率仅次于那传说中的背带。很少有机器能有这个配件。至于单独买到更是机会难寻。autocord镜头盖采用了铝合金的材质,分外厚实,上面自然的金属纹路非常有特点,折叠精巧,拿在手里就像一件工艺品。没想到会单独收到,而且一下子就是两个。第一个是来自第三台机器的卖家。与这台小字版同时卖的还有一台品相战斗的autocord,但是,但是,这台机器配有原厂的镜头盖。接下来就是大量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卖家把这个镜头盖单独卖给我。当然是非常喜悦。也许是这个卖家单独做了一个镜头盖买卖链接的原因。第二天随手刷淘宝,居然又出现了一个单独挂出的镜头盖。开始以为自己看错了。但认真看发现不是自己刚拍的那个,而是另一个个人玩家卖的。第一时间过去询问,原来是一个学生玩家朋友,为了凑维修费才单独卖出的,价格合理,毫无犹豫,立刻拍下。至此,后面的漫长的时间里,再没有看到这个镜头盖单独出现,也没有再说服别的卖家单独割爱。一切都只能说是“缘分”。原本感觉这样autocord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后来才发现这只是结缘的开始。事隔不久。就发现了一套新的可爱机器。于是,就有了   第四台autocord这是基本比较齐全的一套包装,带有原装皮套和包装盒,以及说明书。整体保存不错,机身干净。卖家并不是主营这个门类的。所以价格不高,经过协商,还小刀了一下。拿到快递,一样一样的打开,真的是爱不释手。这样的带包装的机器拿到手慢慢把玩,看每一个配件的细节,感觉穿越了时空,去碰触另一个时代带呼吸的温度。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流水线上工人忙碌的气息,产品设计制造者严谨细节追求。即使不喜欢摄影的人也会被吸引。一个不摄影的办公室的同事看到,一同把玩了半天,居然跟我说,你让给我吧。呵呵,一件完整老物件,即使放在那里,也感觉收藏了一份精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吧。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段怀旧梦,或早或晚。总会出现的。  再上几张用autocord拍的黑白片黑白胶片的宽容度让人赞叹,室内的人物曝光正常的前提下,窗外的树叶依然保持足够的细节。最暗部也有柔和过度以及细节。120拍照片,同样的场景与125在取景框里就是两张片子,氛围,感受截然不同。真是神奇。   就如回帖的朋友说的,收集双反的配件也是一大乐趣,随着收集机器的深入,各类配件的收集也同步进行,如果说机器是缘分的话,那配件更多的就是乐趣了。近摄镜   之前对这个配件毫无印象,玩禄来的时候也没觉得是个必要的东西。一次偶然刷出来这样一盒东西,知道是autocord的原配近摄镜,而且价格非常低。联系到卖家,才知道他是清手里的配件存货,这个近摄镜是他看着好玩买的,也没有用过,估计买入的时候价格也不高。当时纯出自好玩,就拍了下来,谁知道后来这个就成了每次拍人像必不可少要携带的东西。而且也是后来知道,这个价格只是标准价格不到一半。
拿到手后有点傻眼,居然是三片镜片,问卖家,卖家也一无所知。网上搜资料也没有。后来问到一个禄来资深卖家,才知道这是仿照老禄来的设计的制造的。安装方法如图所示。是一厚两薄三片镜,厚和薄的拼成一个,放在取景镜头上,另一个薄的,放在拍摄镜上。上两张近摄镜拍摄的照片。遮光罩
这是最曲折得到的一个配件。当然现在网上有很多新产的遮光罩产品。但能获得一个原厂的遮光罩,自然是收集者的夙愿。但这个配件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难得一见。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去北京马连道的摄影器材城闲逛。在一家卖老相机的店里看其他机器的时候,很偶然注意到了一个放置很不显眼的抽屉。里面零七八碎的放了一些老相机的配件。在里面翻了两下发现了一枚很新的遮光罩。一面显示着日本的英文。心里一动,但不敢确实是不是我要的那个东西。这是老板走过来,把那个遮光罩给我拿起来,反过来看,正是是字体很娟秀的minolta。那个时候心里激动的乱跳,好像在一个很陌生的地方突然撞见了一个心思很久的老朋友一样。这样的几率实在太小了。后来想,那就是缘分。但这个遮光罩上贴着一个很小的纸签,写着300,这应该是老板贴的。但问到价格的时候,这个上了年纪的店主一口咬定要350元。问及标签,他坚称这是收购价,交谈气氛很不友好,没有谈成。倒不是因为50元的价格,而是这种很明显的看客加价的行为让人感受极差。最后没有买下。但回到家里就一直惦记这个遮光罩。后来又是很偶然的机会在淘宝上看到了另一只不是很新的遮光罩在卖,价格标到了400。但我家在天津,为此再跑一次北京有些太夸张了,而且也不愿意再去找那个店主。后来灵机一动,在淘宝搜了一家在马连道的销售商,找到客服,跟他说我要买一件东西,可以给他一些跑腿费。客服很痛快的答应了,毕竟就在一层楼,很方便。于是给他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甚至详细到那个抽屉的位置。客服心领神会,15分钟之后回复我,东西已经拿到手了,价格没变350元。问及加多少钱,客服说随便了,于是加了20元,并包了一个快递费。终于在转天,我从快递员的手里拿到了这只梦寐以求的遮光罩。当然那个标价300的纸签已经被老板撕掉了,呵呵。
装上机器,是不是帅惨了。
第五台autocord
这是第一台我在淘宝之外平台购买的机器,来自一个私人手里。当时这台机器慢门不准,跟维修的师傅打电话沟通一下,了解了维修的价格和可靠性。就买了下来。但就是这台机器给了我第一次对焦杆断裂的体验。平心而论,这台机器是蛮不错的。但拿到手的时候,对焦杆有一点点歪,当时并没介意。自己更新了布列松的对焦屏,维修过后,各档快门也很准。专门配了camin的背带。是早期的最高1/400之一的版本。更换后的对焦屏,非常明亮,收拾完毕后,非常喜欢,还拿着出去拍了一次片。这就是用这台早期的autocord拍摄的照片,尽管早期,依然令人满意。
但是,这台机器的对焦杆还是断了,断得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就在放进包里,再拿出来的时候就断了。这个著名的autocord短肋终于给我展示了它的样子。所以,购买autocord一定注意对焦杆是否有碰弯状况,有碰弯尽量不要,这台机器的对焦杆是生铝制造的,没有韧性,如果有弯曲基本已经发生内部断裂,也许可以用,但稍微一点向上的力,包括放入相机包跟包壁的摩擦都可能让它瞬间断掉。但后来想了想,这也是命运的一次安排,当你注定要体验一件事物的时候,就要体验它的正负两面。既要体验它的好,也要体验它的缺憾,这样才是真正体验了一件事物。当然对焦杆断裂也不是不可救药的事情。介绍一点经验,发生断裂后一定要把断掉的拨杆头留好,这个机器对焦杆的维修方法是用金属再做一段对焦杆,然后跟机器上的对焦杆铆合在一起。好的师傅可以做到天衣无缝。这样维修过后的对焦杆一般不会再断裂了。所以,如果你找了这样一台维修后的机器,很大程度上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不让你再担心断裂的问题。后来我找了重庆的维修师傅,把断掉的对焦杆用这个方法修复了,费用是150元。上面的图就是维修后拍摄的,虽然这个师傅的手法不是最好的,但很显然,这台机器对焦位置很好让人接受,最重要的是,它不再那么容易断裂了,后来我偶然收了一台minoltacord的尸体,对机器内部的结构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重新铆合的位置在原对焦杆最宽大的位置,很保险。
当然,最后还是决定把这台机器出手了,原因,接下来就讲。第六台autocord
这第六台autocord收还是不收,我斗争了很久,不收的原因很简单,价格有些略高,而且在第一次跟卖家商量价格的时候,卖家很坚决。收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套机器很新,最重要的是,它带了一条小字版原装的背带!这个背带实在是太难得一见了。很多人只是听说过,最多看过照片。之前曾经给一个朋友代买过一台带背带的小字版,拿到手的瞬间就后悔了,应该自己留下,但已经答应的事情,没有办法。后来每次遇到这个朋友,都要摸摸这条带子。当然,最后的斗争结果,是买!决定买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出手第5台机器的理由,我要买这台。当然,第五台机器挂出的当天就被识货的朋友秒了。再有就是,经过了半个月的间隔,当我再找第六台机器的卖家时,他肯让步了,哎,天注定!
尽管有卖家很新的描述,但拿到手里还是被吓了一跳,因为它实在是太新了。晶莹剔透,光亮整洁。在手里把玩心里还在暗暗的后怕,如果自己懒一些,慢一些,这台机器可能就是别人的了,爱不释手...
还是要忍不住放一张特写,相信对每一个男人,都会有机械情结,这样的角度,金属,质感,结构,操控,我是控!
当然,主角要登场,那就是autocord小字版的原装背带。
这就是传说中的小字版背带,相信当你把它拿在手里的时候,都会感叹它设计的精妙,有朋友曾经发短信给我,让我把结构拍给它,想要仿制。但我只能说,个人的力量真的很难做到。它的设计太巧妙了,以至于,亲手安装几次,都不会弄清楚,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个结构能瞬间那么妥帖的结合在一起。好了不说了,看看背带扣上的minolta的标志吧,我承认,当时我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安装在机器上,第一感觉,就是,“众生,你们都跪了吧...”怎么用呢?放在包里好好珍藏吧,我不会拿出去用的,不会,绝不会,不不不,谁说也不行!视差调控器
作用看说明书基本一目了然。但在实际操控中,这东西并不是必须的,视差在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但这样一个做工精细的配件,自己把玩也是不错的。购于一个兼职做淘宝的导演手中。 装上效果也是很亮骚。继续上几张autocord的照片,用的ektar的卷,很多人说这卷不太适合拍人,肤色过红。但很喜欢用这个卷拍人。autocord的对焦杆可以让你单手操控对焦,磨砂对焦屏虽然各人各爱,但我的体验是使用过程中判定对焦非常直观,成功率和方便度远超裂像对焦屏幕。
这是拍摄于北京一家知名咖啡厅的照片。当时走进去的时候,咖啡厅里已经座无虚席,基本都是外国的客人,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临窗的这个位置光线非常舒服,一个外国女士坐在这里写东西。我上去跟她商量,想借用位置拍一张照片,她很配合的让出座位。于是,这样,女孩坐在这个位置上,我端着autocord,用最快的时间对焦,构图,然后按下快门线。这一切都在咖啡厅其他人的极度关注目光下进行,但内心极其平静,周围观者的眼光里尽管也有好奇,但都很绅士的保持安静。我相信这台机器的气场此时也在帮助着我。
第7台autocord
写到这里,不禁要感慨一下。世上很多事都是同理的,有人讲“任何事做到尽头都是领悟人生”。无意开始收集autocord的历程。其中经历了若干心路,你会发现,当你全力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很多无法描述但可以体验的东西在帮助你,成全你。这些成全有的来自于正面有的来自于负面。但最终都成就了你对一件事的全部体验,经历过后,你很难说哪些是好,哪些是坏。你要体验“得”自然也要体验“舍”,你要体验“求”就自然也要体验“断”。实际上,最后得到的始终是一颗心。有人说过:“不是人收藏东西,而是东西收藏人”,何尝不是呢,机器存在的时长一定会超过人。在你短短的生命历程里,你无论怎么喜爱,机器都要离开你找到下一个主人。所以,人和机器只是一聚,或长或短,彼此珍惜缘分,但凡有一天“断、舍、离”,也应该心无挂碍。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智者说过的话:“人生没有对错,只有体验”。最大程度的体验生命,体验人生,体验好的,体验坏的,收集这件小事如是,其他也皆如是。
在收集到第7台autocord之前,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收一个全套。一个是很少有人能自己把这个全套收齐(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全套,autocord配件之全超乎想象,前不久还看到ebay卖autocord原厂的自拍器)。另外,如果齐了,那也是个天价了。之前在豆瓣看到过一个记者出一个准全套,沟通数次,临近成交,这个卖家反悔了,不准出售,现在想来,也是缘分未到,但冥冥中已经暗示了什么东西。及至后来,偶然发现一套这样的机器在卖,还觉得不很真实,配件没有描述很详细,但价格不高,(当然后来才发现,是太不高了)。联系卖家,居然还是已经成交被放了鸽子又自己小刀了一下再出售的(那个卖家你?好吧,我知道你是为我留着的)。这个卖家还不太会淘宝,委托朋友做的链接,直接拍下,然后几天后,收到了一个很大的包裹。然后...,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是一台非常新的autocordCDS,也就是常说的四眼机,可以说是autocord的收山之作,前期各版本的优良之处全部集大成者。不再详述它有多好了,可以去百度。之前一直没有收这个版本,一是非常难找到好品相,曾经找过一台,到手5分钟上弦就挂了,退货了事。二是个人不太喜欢这个机器的造型。但这个时候在手里拿着这台机器,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感觉就该这个时候遇到这样一台机器。当然,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大包裹里有什么好东西吧。透视调整器
是的,全新,没有开封的透视调整器。近摄镜
是的,全新的原厂近摄镜,当然,我很乐意事无巨细的告诉你,包装纸都是minolta的。
小包里装的是什么?打开,我辗转寻找到的遮光罩,现在另一个崭新崭新的就放在这里。水平仪
原厂水平仪滤镜4枚
忘记之前搜遍淘宝也找不到的滤镜吧,200元左右一个还不是很新的那种,喏!四个!带原装盒子、皮套。广角镜
就是这个!长焦镜好吧,两个给大家合影一个看看手柄
带热靴的原厂手柄闪光灯
这个精致的小皮套是?居然是闪光灯...可能你会问,没有灯泡怎么用?当然没问题,卖家已经准备好了。原厂的CPL
这个....价格可以在Ebay查到又是遮光罩,
但这个我真的是没见过了原厂的黄镜加红镜
这个M字的设计印象深刻,正面为红,反面为绿。两本说明书
翻看里面的照片,如同站在了时光隧道的一个入口,看几十年前人和他们的生活。上一任主人写下的便条
时间是日,40年后,我们在这个瞬间灵犀相通,放心,我会好好珍惜我跟这台机器的一段时光。这是第七台autocord以及它带来朋友的合影再上几张autocord拍的片子,非常喜欢胶片的这种青调。另一条背带
前文所述如何艰难曲折的得到一条小字版的背带。那么回到之前的一句话,当你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看到看不见的机缘在帮助你。那天在淘宝偶尔刷新浏览。一个单卖小字版背带的出售消息映入眼帘,当时的感觉是浑身的血液瞬间凝固了。你可能觉得这是夸张,但这实实在在是当时的感受,手激动得有些颤抖,直接拍下,为了怕被被人抢拍,第一时间联系卖家,直到全部确定,才松下一口气。这样,有了两条背带。第8台autocord
本来觉得收藏autocord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很多事情到来的时候,出乎你的想象之外。在驾驶途中刷出这台autocord,当即靠路边停车拍下。1/400快门版,大约是年的早期产品,太新了,不可思议。茶色的镀膜晶莹通透,金属部分光亮整洁。仓内更是干净整齐。拿在手里每一个机械的细节和质感都让人心动。老机器穿过岁月与你相遇,似是故人来。把X100S唯一留下的红色快门钮配上,乐哉!之前那台惋惜断掉对焦杆的机器用这种方式又出现在我手里,精心的装进皮套。再上几张autocord拍的片子。最后,让机器们合个影吧。好了,这个帖子我想可以结束了。最初想写这个东西是在豆瓣,但豆瓣的广告吞噬机制太过变态,因为出现了出售,出手的字样就被吞了若干次。在人人写东西就顺畅得多,于是就把它完成了。也没想到这么快。收集是小事,体验种种,苦乐参半。但有一点感触尤深,那就是要尽量更多的去体验生命。自己拍数码8年,曾经视拍胶片的为时代落伍者,他们的一些言论觉得陈腐过时。但偶然的机缘接触胶片拍摄到一发不可收拾。重新从另一个角度体验了数码和胶片两种拍摄载体。才发现之前的一些观点片面,也发现胶片的一些美好除非经历否则无法深刻体验。现在,觉得数码蛮好,方便快捷,发展前景广阔,也觉得胶片好很赞,特殊的表现力、经典的静拍体验,都很好。总能看到所谓数码党和胶片党的互相指摘。其实两者都体验之后就会感受,其实任何偏向一方都是某种程度的思维不开放。二者的最大分歧在于参数和技术指标。但有一点不要忘记,一副优秀的作品之所以优秀,是画面本身所传达出的拍摄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理解,感动人,打动人的也是如此。一副平庸的作品即使宽容度再高,像素再多,能输出广场大小,它依然是一幅平庸的作品。所以作品好坏不取决于参数,更不取决于胶片还是数码。同样,二者实在没有争出此强彼弱的结果,“须知千姿百态,方是幸福本源”,这个世界多一种选择,就多一种美,多一种体验世界的方式,体验每种拍摄媒介的特点,来成就自己心里想表达的想法,这媒介多一些,本来蛮好。我不怀疑在某一天,胶片会完全退出舞台,成为记忆,但在这个胶片还能买到,还能体验的时候,我们偶尔选择拍一张胶片,体验一下底片拿在手里的感觉,体验一下机器电动倒卷的马达声,体验一下冲洗出来之前的期待,不是很好么?
最后也秀一下我的禄来
人们说,所有的双反都是禄来的临时替代机,而我是相反的,先收集了禄来,再转身autocord的。这样我的心很安静,这里面有较为残酷的人生真相,不再多讨论了。旅行婚纱摄影 摄影技巧 旅行攻略 胶片摄影 旅行途中的故事分享陌上花开 可缓缓归矣 是陌可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主张。我们将流转时光中的每一刻记录。我们专注旅行婚纱摄影拍摄高端婚礼微电影拍摄!添加微信号关注:moke52014新浪微博:@陌可旅行摄影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moke52014
所有关于 &旅行攻略&& 旅行摄影&& 婚纱摄影&& 婚礼电影&&后期处理&每天欣赏摄影作品与千万同行 一同关注旅行途中的摄影 不出掌心 走遍全世界!可直接回复官微获取您想要了解的信息 官方网站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数码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禄来双反3.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