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螺细菌细菌是怎么产生的的?

细菌性痢疾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欢迎来到医学全在线网站!
细菌性痢疾
疾病名称(英文)
bacterial dysentery
XIJUNXINGLIJI
菌痢,中医:肠荩拖,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粘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其基本病理变化。以、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系由于痢疾杆菌感染所致。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需、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荚膜、不形成芽胞的杆菌。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本病的病原是痢疾杆菌,该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根据其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群:甲群志贺痢疾杆菌,可分为1-10型;乙群福氏痢疾杆菌,可分13型;丙群鲍氏痢疾杆菌,可分为1-15型;丁群宋内痢疾杆菌。甲群志贺菌能产生神经毒素,为一种剧毒的外毒素。各群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和肠毒素,后者亦为一致病力较强的外毒素。为44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带菌者,急性期病人排菌量大,常是本病的传染源。但是非典型和慢性患者,常长期反复排菌,在上应予充分重视。病原菌从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食物、水源以及、苍蝇等媒介经口进入人消化道。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健
康情况以及细菌的种类、数量和毒力。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病原菌数量多时,痢疾杆菌侵入结肠粘膜上皮后,在上皮细胞内繁殖,随之入侵邻近的上皮细胞,然后进入固有层继续繁殖,并引起结肠的炎症反应。致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使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形成浅在性溃疡,因而产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便或脓血便等。内毒素吸收入血后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
中毒性菌痢主要是由于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的反应所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痢疾杆菌内毒素从肠壁被吸收入血后,使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起全身微小动脉痉挛,由于内脏微循环障碍,致有效血循环量减少,导致;脑微循环障碍,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甚至脑疵;微循环障碍,引起肺瘀血、,临床上出现(ARDS)。
慢性菌痢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其中部分患者与急性菌痢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与痢疾杆菌耐药性有关;但也有不少患者虽经及时正规治疗,仍转为慢性菌痢,可能与全身情况有关,尤其原有慢性肠道疾病或营养不良等,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
1.湿热疫毒侵及肠道而成本病。
2. 夏秋季节,暑湿过盛,脾胃虚弱,如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品,或过食生冷,或过食肥甘厚味等损伤脾胃,人体抵抗力降低,湿热疫毒乘机侵入胃肠,使湿热内蕴或寒湿滞留,而致本病。
本病常年散发,夏秋季节发病率有明显升高。
西方国家则以宋内菌居首位。中国目前仍以福氏菌为多,其中以2a型最多,宋内菌次之,鲍氏菌再次之,志贺菌则较少见,宋内菌有增多趋势。
男女老幼对本病均易感,以青壮年及儿童的发病率较高,中毒性菌痢多发生于儿童。
强度与传播
痢疾杆菌在外界的生存能力以宋内痢疾杆菌为最强,福氏痢疾杆菌次之,志贺痢疾杆菌最弱。均不耐干燥和热,但在10℃水中和蔬菜上能生存10d,在牛奶中生存24d。75%、0.05%升汞、1%含氯(漂白粉)液、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等都能很快将其杀死。目前常见菌种是福氏和宋内菌。菌痢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轻症或非典型病例以及慢性带菌者是菌痢连绵不断的主要传染源。痢疾杆菌可通过食物、水、生活接触和媒介苍蝇等传播。食物型传播虽以散发为主,但也可在集体机构中引起暴发流行。水型传播并不少见。在非流行季节的散发病例,大多由接触传播而来。家蝇和蝇的体内外均可携带病菌,带菌率可高达8%-30%,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痢疾杆菌经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灭,入肠后又未被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和肠粘膜的分泌性抗体IgA所消灭,则在小肠产生肠毒素可致水样腹泻,以后侵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通过基膜入固有层不断增殖,释出内毒素,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肠壁发炎、上皮坏死,造成粘膜水肿、充血及腺体分泌亢进,假膜及溃疡形成,因而产生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肠道症状。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主,一般限于结肠,但40%可累及回肠。
本病的病位在于肠道。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壅滞肠中,使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气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血瘀化脓则便脓血。急性痢疾多为湿热疫毒蕴结肠中,表现为湿热证候。中毒性痢疾(称为“疫毒痢”)乃疫毒内壅,热邪灼盛,蒙蔽,引动肝风所致,甚者邪盛正虚,出现内闭外脱之危候。如果湿热疫毒之邪上攻于胃,则胃不纳食,成为噤口痢。慢性痢疾,迁延日久,正虚邪留,或时发时愈,形成休息痢。或湿热伤阴,遂成阴虚痢。或脾肾两虚,导致虚寒痢。有的也因饮食不当或受寒凉之邪,而致反复发作,则可见寒热夹杂证候。
急性菌痢病变常累及整个结肠,尤其是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显著。严重时,全部大肠及回肠下段均被波及。呈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性渗出性炎症,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肠腔内含粘液血性渗出液,粘膜坏死部位形成许多不规则浅表溃疡。中毒性菌痢病理改变以大脑、脑干和其他脏器的弥漫性充血和水肿为主,而肠粘膜改变轻微,仅见轻度充血和水肿,极少出现溃疡。慢性菌痢主要表现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长期不能修复,可形成凹陷性瘢痕,溃疡周围可有息肉增生,瘢痕组织收缩可引起肠腔狭窄。
由于受染者对痢疾杆菌感染产生异常强烈反应,在内毒素作用下,血液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发生小血管痉挛,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导致中毒性休克、以及脑水肿、脑疝等中毒型菌痢的危重表现。中毒型菌痢的肠道病变轻微,全身中毒症状与肠道病变程度不成正比。
中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1.急性菌痢
(1):病前1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多见于夏秋季。
(2)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等症状,左下腹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粪便镜检多数成堆的白细胞或脓细胞,满视野分散的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或镜检10个高倍视野,平均每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连续两次检查每视野平均5个以上。②粪便或肛拭子培养生长志贺菌。
③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粪便中志贺菌抗原成分,获得阳性结果。
2.中毒性菌痢
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突起高热(少数体温不升)。腹泻一般较轻(成人患者腹泻较明显),粪便或灌肠液检查发现脓血或较多白细胞及红细胞,并迅速出现下列情况1种或1种以上。(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萎靡、嗜睡、躁动、谵妄、反复惊厥、神志不清、昏迷等。
(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或灰白,四肢发凉,紫绀,脉细速,脉压差小,血压下降等(排除因素)。3.慢性菌痢
(1)急性发作型:病前2~6个月内有菌痢病史,本次发作前有受凉、进食生冷饮食或劳累等诱因。有急性菌痢症状,并能排除再感染者。粪便检查符合菌痢改变。
(2)迁延型: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发作,症状典型或不典型;或急性菌痢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两个月者。如能排除其他原因,或粪便培养生长志贺菌,可以确诊。
(3)隐匿型:有菌痢病史,临床症状已消失两个月以上,但粪便培养阳性,或肠镜检查肠粘膜有病变者。
西医诊断依据
本病的诊断必须综合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力求及早确诊。应重视粪便检查,典型菌痢的大便量较少,纯为粘液及脓血,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和脓细胞。大便培养找到痢疾杆菌是确诊的依据。为提高培养阳性率,必须在发病早期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取新鲜、带有脓血的大便在床旁接种或及时送实验室。必须反覆多次送验,至少应连续3次。分离得痢疾杆菌后,应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荧光抗体染色法和免疫荧光菌球法较培养法敏感,有早期诊断价值。
菌痢的临床表现因痢疾杆菌的型别、感染的轻重、机体状况、病变范围及程度而异。志贺菌所致者症状严重;宋内菌多引起较轻的非典型表现;福氏菌引起者介于两者之间,且易演变成慢性。
菌痢的潜伏期自数小时至7d一般为1-2d。根据病理与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菌痢与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1)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重症病人,尤其是老弱患者因剧烈腹泻而发生失水、、以至死亡。
(2)急性非典型菌痢:上述临床表现多不明显,粪便镜下检查可发现少量红、白细胞,可自行缓解,也可转为慢性。
(3)中毒型菌痢:大多发生于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多急骤,可分为以下三型:①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主要表现为中毒性休克。②脑型(脑水肿型或型):以脑微循环障碍所致的脑水肿、颅内高压、脑疝等症状为主。③混合型:兼有休克型和脑型的表现,最为严重。
慢性菌痢:病情反覆或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菌痢。可有以下型别:
(1)急性发作型:患者有菌痢史,因受凉、饮食不调及劳累等诱因导致急性发作,如同急性菌痢,但全身毒血症状则较轻。
(2)迁延型:患者有轻重不等的痢疾症状,迁延不愈。
(3)隐匿型:可无临床症状,但粪便培养可获阳性。 近年来发现痢疾杆菌所致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增多;痢疾杆菌、溶血-尿毒综合证、瑞特综合征(尿道、关节、综合征)、关节炎、球后视神经炎、、骨髓炎、肝炎和角膜溃疡等。
钡剂灌肠X线检查
仅适用于慢性患者。
实验室诊断
在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
大便粘液脓血样,涂片镜检有大量红、白细胞,并可见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细菌阳性者按常规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荧光抗体染色法、玻片固相抗体吸附免疫荧光技术、荧光菌球法、粪便凝集试验、增菌乳胶凝集法、对流免疫电泳法、免疫染色法等,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等优点,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尚待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组织学检验
乙状结肠镜检查:
对有痢疾样大便而疑有其他结、直肠疾患时或判断菌痢病人的肠粘膜病变恢复情况,均应进行此项检查。
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阿米巴痢疾: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明显降低,患者多为散发,缓慢起病,少有发热,腹痛轻,里急后重轻、大便次数不多,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果状,新鲜大便可查见原虫或包囊。
(2)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为常见。急性起病,呕吐、发热与腹泻为其临床特点。大便呈水样,偶带粘液。留粪便标本用电镜或免疫学方法直接查病毒或病毒抗原可确诊;取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亦可确诊。
(3)沙门菌肠炎:肠炎沙门菌、沙门菌和婴儿沙门菌常引起人类肠炎。临床多为轻度腹泻,病程短,但鼠伤寒发热期较长,大便中常带粘液和脓血。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粪便培养可分离出沙门菌。
(4)产肠毒素性: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以粪便细菌培养、动物结肠结扎试验(证实肠毒素存在的检测方法)及血清凝集试验可与急性菌痢相鉴别。
(5):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必须考虑此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可伴发热,大便呈水样或粘液便,迁延数日可出现粘液血便。
另外,急性菌痢应注意与空肠弯曲菌肠炎、副溶血弧菌肠炎、、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肠炎、亲水气单胞菌肠炎等相鉴别。
2.中毒性菌痢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惊厥为其临床特点。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可用1%温盐水灌肠,取灌肠液检查;或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脑脊液有异常改变,而中毒性菌痢患者的灌肠液中有粘液,涂片镜检有大量红、白细胞。
(2):有呼吸急促、、紫绀,肺部体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X线检查肺部可有病变。
(3)脑型:根据史,临床特点和血涂片检查疟原虫,不难作出诊断。
(4)重度:有高温接触史,肛温显著升高,皮肤灼热无汗,可伴有谵语、惊厥及昏迷等神经症状,而粪便涂片镜检无异常。
3.慢性菌痢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病程长,抗菌痢治疗无效。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有广泛出血点或溃疡,粘膜脆性强易出血。晚期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结肠袋消失,结肠变短,管腔变小,可见狭窄区。
(2)直肠或:发生于40岁以上者较多,常见血便或脓血便,随后出现腹泻、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做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活体组织检查可确诊;高位者需行钡灌肠X线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慢性:有流行区河水接触史,肝脾多肿大,血,血清环卵沉淀试验阳性,粪便孵化沉淀检查有毛蚴,肠镜检查直肠粘膜充血水肿,肠粘膜活检可见血吸虫卵。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急性与中毒性菌痢
(1)近期治愈:①症状消失。②每日大便不超过两次,且外观正常。③粪便镜检:停药后隔日检查1次,连续两次,查10个高倍视野,每视野白细胞数均不超过3个。④粪便培养或荧光抗体检查:停药后隔日1次,连续两次阴性。如无条件做此两项检查,应达到①②③项,并在停药后观察4日无改变。
(2)治愈: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内容包括症状、体征、粪便检查及细菌培养,经6次随访,各项均为阴性。
2.慢性菌痢
(1)近期治愈:除达到急性菌痢的近愈标准外,肠镜检查结果正常。设备条件不足的单位,在患者达到急性菌痢近愈标准的前3项后,须停药观察8天。各项检查均无改变,始可出院。
(2)治愈:同急性菌痢。
本病一般只要治疗得当,多在1~2周内痊愈。若急性菌痢处理不当,易致慢性菌痢。慢性期患者常并发营养不良、贫血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一般预后良好,大多在短期内治愈。急性菌痢如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菌痢。中毒性菌痢如未能及时诊治或并有严重伴发病和并发症者,则预后不良。
近年来发现痢疾杆菌所致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增多;痢疾杆菌败血症、溶血-尿毒综合证、瑞特综合征(尿道、关节、结膜综合征)、关节炎、球后视神经炎、心肌炎、骨髓炎、肝炎和角膜溃疡等。
消化道隔离。注意适当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
1.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高热、腹泻频繁、腹痛剧烈时,应对症治疗。脱水时采用口服补液:糖20g,3.5g,2.5g或枸橼酸三钠2.9g,氯化钾1.5g,加温开水至1000m1。脱水明显者给予静脉补液,酸中毒时,应给碱性溶液。
(2)抗菌治疗:根据当时、当地与病人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儿童慎用喹诺酮类药。
①诺氟沙星:每次0.4g,每日2次;儿童每日15~20mg/kg,分之次服,5~7日为1疗程。
②依诺沙星,每次0.4g,每日2次;儿童每日15~20mg/kg,分2次服,5~7日为1疗程。
③复方新诺明:每片含SMZ400mg和TMP80mg,每次2片,每日2次,首剂加倍,儿童剂量酌减。5~7日为1疗程。对有磺胺过敏、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血象。
④甲氧苄嘧啶(TMP)
:常与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或中草药伍用。每次0.1~0.15g,每日2次;儿童每日5~8mg/kg,分2次服,
5~7日为1疗程、用药时要注意观察血象。
⑤抗生素:酌情选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肌肉注射,如丁胺卡那霉素0.2~0.4g,每日2次;8万U,每日2~3次,其次为氨苄4~8g/天,静脉滴注;钠2~6g/天,静脉滴注。亦可用0.2g,每日2次,静脉滴注。
⑥短程快速疗法:诺氟沙星0.6g或素1g
(或土霉素1 .5,加TMP
0.2g,每12小时1次,4次为1疗程。高热时酌加泼尼10~20mg,腹痛者酌加山碱(654-2)10~20mg。
2.中毒性菌痢
(1)解除血管痉挛:疾病早期即给予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血管痉挛,可用山(654-2)或治疗。654-2剂量为每次40mg,儿童每次1~2mg/kg,每10~15分钟静注1次。病情危重时剂量加大,每次50~60mg,儿童每次3~4mg/kg。待四肢转暖,面色微红,呼吸及循环改善时停药。也可用阿托品,每次0.03~0. 05mg/kg,用法同654-2。
(2)降温止惊:高热易致惊厥,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同时用1%温盐水1000m1流动灌肠,并酌用适当退热剂。对极度躁动不安者用安定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40~60mg/kg灌肠;或苯钠5mg/kg肌肉注射。
(3)防治循环衰竭
①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对无明显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者,按生理需要量补充,成人每日m1;儿童每日80~100ml/kg,分批静脉滴注。开始2~3批用1/2等渗液体,尔后用1/3等渗液体。对吐泻严重、有明显酸中毒及循环衰竭时,先用5%碳酸氢钠液,成人每次250~300m1,儿童每次5ml/kg、静脉快速滴入或静脉推注。后用2:1溶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溶液)成人每次500m1,儿童每次10~20ml/kg,静脉点滴。尔后用6%,成人每次不超过500m1,儿童按10~20ml/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300ml)静脉滴入。待有小便、酸中毒纠正及循环改善时,改用生理维持液补给。低钾者须补钾。根据病情掌握液体总量及速度。
②应用血管扩张药:对循环衰竭患者在扩容纠酸的基础上或与扩容纠酸的同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血管扩张药以改善微循环。常用654-2,用药方法同上。
③激素治疗:早期应用激素可较快地缓解高热和感染中毒症状,防止病情加重。常用泼尼龙()或。泼尼龙的用量成人每日300~400mg,儿童每日5~10mg/kg,分3~4次,加入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剂量为0.5~1.0mg/kg,加入输液瓶莫菲氏滴管内静脉滴注,必要时6小时后可重复使用。
④毛地黄制剂的应用:者,可用毛花甙丙或毒毛旋花子甙K治疗。
⑤缩血管药的应用:休克早期应用缩血管药可加重微循环障碍,减少组织的灌注量,弊多利少。经扩容纠酸、应用血管扩张药、强心、激素治疗等综合措施后,休克症状并无明显的好转或反趋恶化时,可加用升压药如或。
(4)防治脑水肿及呼吸衰竭。
①应用大剂量治疗(用法同上)。、
②应用脱水剂治疗:有脑水肿表现时,立即用20%或25%山醇每次1.0g/kg,静脉注射,4~6小时1次,与50%葡萄糖交替应用。必要时可用30%尿素每次0.5~1.0g/kg,静脉推注,直至脑水肿症状消失。
③其他:输液、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插管或切开,用人工呼吸器。
(5) 抗菌治疗:近年来耐药菌株逐渐增多,为有效地控制感染,应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物。可采用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剂量同前。待能口服或中毒症状好转后,按急性菌痢治疗。
(6) 视伴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
3. 慢性菌痢
(1)生活规律,注意体质的增强:慢性菌痢患者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性,除急性发作型外,均可适当地参加些轻度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及气功等、这对增强体质、恢复体力有一定帮助。对于食欲差、长期腹泻、消化吸收不良者,注意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粪便细菌培养阳性者作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粪便培养阴性者,采用既往未用过的抗菌药物,或根据该地区耐药菌株的情况,采用较有效的药物。最好应用两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疗程延长到10~14天。有时可反复多个疗程,直至症状消失,细菌检查转阴为止。但切忌过多滥用抗菌药物,否则易致耐药菌株的增加和肠道菌群失调。
(3)治疗肠粘膜病变:对肠粘膜有病变者,可用2%磺胺嘧啶胶悬液或0.3%液保留灌肠治疗。每次用量为200m1,每晚保留灌肠1次,14~21天为1疗程。
(4)肠功能紊乱的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易发生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便次增多,但粪便涂片镜检无明显异常,可用、或制剂等治疗。
(5)其他治疗:免疫功能异常者,酌用免疫调整剂。对并发症或伴发病如肠寄生虫病(蛔虫、钩虫)、贫血或其他疾病等,均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1)湿热痢:治法:清热化湿解毒,辅以调气行血。
方药:初起用汤加减。方用黄连、清热化湿解毒;、芍药、行血和营;、行气导滞;泻实热。兼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证者,加、、等。挟食滞者,加六曲、。
如热重下痢,赤多白少,或纯赤痢,发热较高,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滑数者可用汤清热解毒,酌加银花、芍药、、甘草等。
(2)疫毒痢: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加减。方用白头翁凉血解毒;黄连,、苦寒化湿清热。可加银花、黄芩、、丹皮等清热凉血。如高热神昏抽搐,可服丹以清营熄风。
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多,喘促,脉细弱者,是正虚邪陷、内闭外脱之证,可急服或治疗。脱证解除后、仍按原证治疗。
在疫毒痢和湿热痢过程中,若出现饮食不进、恶心呕吐、精神疲乏证候,称“噤口痢”,是由于湿热疫毒蕴结肠中,上攻于胃,胃失和降,运化无权所致。可用开噤散加减。方用黄连、石富菖、、陈皮、、、大黄等煎水少量多次徐徐咽下,以解毒降逆。如胃之气阴耗伤较甚者,可酌加、、、等,以和胃养津。如“噤口”症状解除,仍可按疫毒痢或湿热痢进行治疗。
(3)阴虚痢:治法:坚阴泄热,扶正止痢。
方药:黄连汤合去干。方中阿胶、黄连、黄芩,坚阴止痢;芍药、当归和血止痛;加瓜蒌润肠而泻利气机。本证不宜攻,免伤真阴。可取酸甘化阴法或从养精气治。
(4)休息痢:治法:健脾益气,清化湿热。发作时以清化湿热为主,休止时以健脾益气为主。
方药:发作时可用或白头翁汤加减。休止时可用健脾合。
(5)虚寒痢:治法:温补脾肾,佐以固脱。
方药:花汤合养脏汤加减。方用、益气健脾;温中散寒;、温肾止泻;木香调气理脾;当归、和血止痛;、、壳涩肠止泻固脱;梗米养胃和中;炙甘草和中。
齿苋、、苋菜、草等对细菌性痢疾均有一定疗效。
主穴:天枢、止泻或关元,足三里或上巨墟。配穴:发热配曲池、合谷;上腹痛配中脘;呕吐配内关;里急后重配阴陵泉。每天:1~2次,5~6天为1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菌痢用抗菌药或单纯服用汤药均可治愈。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且惊厥、昏迷等症状常出现在腹痛下痢之前,病情险恶,宜中西医结合进行抢救。慢性菌痢病程长,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除用抗菌药控制急性症状外,按中医分型辨证施治用汤药治疗,同时可加用针刺治疗以调整肠道功能紊乱。诊治参考:
1.急性菌痢的治疗,短程快速(2日)疗法:先后采用土霉素+TMP、黄连素+TMP、吡派酸+TMP、诺氟沙星+TMP等,单一疗程治愈率可达95%以上。中医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辅以调气行血。初期用芍药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白头翁汤加减。
2.中毒性菌痢发病急骤,病情险恶,宜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血管痉挛,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防治循环衰竭。应用脱水剂防治脑水肿及呼吸衰竭。中医的治疗是清热解毒凉血,应用白头翁汤加减。对出现休克者,急服参附汤或生脉散治疗。
3.慢性菌痢病程长,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除重视一般治疗外,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阴虚痢的治疗是坚阴泄热,扶正止痢。用合驻车丸加减。休息痢发作时以清化湿热为主,可用白头翁汤加减。休止时以健脾益气为主,可用合香连丸。对虚寒痢应温补脾肾,佐以固脱。用汤合养脏汤加减。
本病的预防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注意传染源的管理与易感人群的保护等综合措施。
1.管理好传染源对患者和带菌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予以彻底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应从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等多方面着手。认真贯彻三管一灭(饮水、食物、粪便的管理及灭蝇),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把住“病从口人”关。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如“依链”株菌苗,能刺激肠粘膜产生特异性分泌型IgA。国内已在研究用各种方法获得志贺菌减毒突变株用于自动免疫,但对此菌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金元时代已知本病能相互传染普遍流行,因有"时疫痢"之名。如《丹溪心法》记载,"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评论加载中...
(必填项)
评论内容: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生素是如何对细菌产生作用的?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164eL4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抗生素是如何对细菌产生作用的?
播放量数据: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300字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产生自溶酶的细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