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波教擦擦文化

《宁玛派源流》中关于莲师吸收伏藏苯波教法秘诀的记述
 来源:阿弥陀佛网
  旧译宁玛派等一切西藏佛教宗派,以及先于佛教的西藏本土宗教--苯教Bon(又称为本教或苯波教),也有许多相共的教法,苯教大量吸纳佛教的教法,西藏佛教徒一般认为两者的交流方式主要是有两方面:
  (一)、佛教把某些苯教的教法、修法及仪式融摄于佛教的修法之中。除了宁玛派的&伏藏&外,一切西藏佛教宗派也有这种情况。
  (二)、大量佛教经典被改头换面,易以苯教的名词,变成苯教白河派ChabdKar(又作&白苯教&)的教典。
  先说前者,西藏佛教密宗的某些修法,尤其是那些供养鬼神的仪式是来自苯教或受到苯教所影响,当然这种做法绝不是要放弃学佛的原则,又或是污染佛教的清净性。密宗佛教的殊胜方便是要运用正见及净观转化,令一切转成修行的助缘。譬如,饮食本身并不是佛法修行,但是假如行者能把饮食转成修持方便,那日常的生活便可以变成佛法修持。
  鬼神崇拜是藏传佛教受到苯教影响的铁证,从外表看来,以物质供品供奉未觉悟的世间非人鬼神是一种文化现像,但事实上,这些仪式已被融摄成为密教的修行方法。
  这种仪轨通常是以下列的方式进行:皈依佛、法、僧三宝,发起利益一切有情的菩提心,于定中自成观音菩萨等本尊佛身,加持供物转成智慧甘露,令甘露转多增广变成能满足各种愿欲的供物,然后以此施予非人鬼神令其欢喜饱足、恶念冰释。仪轨结行是教诫鬼神,回向功德令一切有情都能成佛。有时,行者会把鬼神观为出世间本尊,然后呈献供养,回向功德,有时又会把自身修成本尊加持鬼神,所以这些修法的本质与佛法修行全无分别。
  佛教徒相信有许多有情不为人类的肉眼所见,由于彼此缺乏共同的业力,及肉眼的能力极为有限,所以令我们没法看见这些众生,所以接受神鬼的存在与佛教世俗教义并无矛盾。发慈悲心、修习布施、敬信、承事、供养皆是佛教积集福德的修持方法,若我们能像敬爱承事佛陀一般对待有情,所积福德即与敬事佛陀相同,因为积集善业的主要因素并非在于外境而是自身及自身行为的果报,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有情众生视如佛陀,便能趣向正道修习。虽然密法的不共修持是以观慧把情器世间修成诸佛及清净佛上,但是藏传佛教仪轨绝对不会把世间神鬼视作世间的有情,更不会以他们作为究竟的皈依处又或进行杀生献祭,这种仪轨绝对不是佛法修持。
  至于第二者,应当知道在苯教白河派之中,有许多教法与佛法极为类似,甚至完全相同。这些教法除了以苯教的专门术语写成外,其内容所说的十地、五道、九乘教法与佛教,尤其是宁玛派的教法极为相近。
责任编辑:“洋芋擦擦,也叫洋芋坷拉,是陕北的一种农家饭。在粮食匮乏的年代,盛产洋芋的陕北人用洋芋擦擦做家常主食。
洋芋是土豆的别名。因为做此道美食时需要用“擦子”(制作的专用工具)把洋芋擦成寸长的薄片,故名洋芋擦擦。
在陕北本地,洋芋擦擦的吃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蒜汁、味精、酱油、醋、盐、葱花油调和而成的汁和当地人自制的西红柿酱拌入蒸好的洋芋擦擦中即可食用;另外一种是将完全冷却后的洋芋擦擦像炒米饭一样配上菜回锅炒一炒再食用。
至于哪种吃法更合胃口,介个真可谓众口难调。但是,不管怎么样来吃,最主要的是基础工作——蒸洋芋擦擦这一步得先做好了,才可能有美味的洋芋擦擦上桌来。
那么,今天我就详细地来说一说这洋芋擦擦的做法和注意事项,有兴趣的童靴不妨一试哈!”
洋芋(最好是陕北洋芋)
洋芋去皮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没有擦子用刀削也不错,我就是用小刀削的。
处理好的洋芋薄片过水清洗两至三遍,用清水浸泡10分钟。
浸泡后的洋芋片捞出来,放入有眼的网篮或笼屉中沥干水分。
少量多次地加入面粉,每加入一次都充分搅拌均匀。
均匀地撒入少许十三香粉。
加适量食盐,可增加洋芋擦擦的口感。
充分搅拌,至每一个洋芋薄片都分散独立,没有粘连成块状即可。
蒸锅水烧开,拌好面粉的洋芋片入蒸笼中大火蒸25分钟,出锅后搅拌开来即可。
1、做洋芋擦擦时,洋芋片一定要够薄,太厚吃起来就不够软。
2、泡过的洋芋片水分要沥干,保证洋芋片是潮湿的,但容器里不应有多余水分。
3、洋芋擦擦在上锅蒸之前整个应该是干爽分散状的,如果坨成一团,说明水分过多,应适量再加入面粉然后搅拌均匀。
4、洋芋片沾上面粉后,蒸的时间一定要够长,一般家里做,根据量的多少至少得20分钟以上才行。
5、如果要做炒洋芋擦擦,炒之前,要把蒸好的洋芋擦擦放凉,否则容易粘锅!
6、洋芋擦擦比较吃油,炒制的时候要适当多放一些油。
热门食材:
微信公众号
Android客户端
iPhone客户端从神话经典及其所涉文化因素看东巴教与古苯波教的关系--《西藏研究》1998年04期
从神话经典及其所涉文化因素看东巴教与古苯波教的关系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98【正文快照】:
西藏现存的苯教由于长期以来深受佛教的影响和排挤,其教义融进了大量佛教内容,原生形态的文化特质与思维结构大都丧失殆尽,而东巴教中的苯波文化因素保留了原初风貌。从民族发展历程看,纳西族东巴教与藏族的原始苯波教息息相关。藏族与纳西族先民具有相同的族源关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狄;;[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洲塔;樊秋丽;;[J];中国藏学;2010年01期
阿贝尔;;[J];辽河;2010年03期
;[J];中国西藏(中文版);2010年02期
罗桑开珠;;[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和晓蓉;;[J];思想战线;2010年02期
佚名;;[J];文史博览;2010年04期
孙林;;[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孙林;;[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才秀加;;[J];中国藏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桑开珠;;[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范霄鹏;李扬;;[A];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傅千吉;;[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周拉;;[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崔红芬;;[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佟德富;;[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根秋登子;;[A];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提要[C];2002年
赵宗福;;[A];山岳与象征——2001山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伦珠旺姆;昂巴;;[A];山岳与象征——2001山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石硕;;[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德美;[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刘成有 刘修志;[N];中国民族报;2010年
意如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N];通辽日报;2010年
扎西;[N];西藏日报;2010年
石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魏冬;[N];西藏日报;2010年
鄂崇荣;[N];青海日报;2009年
青海社科院藏学研究所研究生
旦正加;[N];青海日报;2009年
;[N];西藏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王朝书 张磊;[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甘措;[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刘艺;[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拉巴扎西;[D];西藏大学;2009年
黄慧;[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张晓东;[D];兰州大学;2008年
供邱泽仁;[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扎西卓玛;[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魏晓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索南旺杰;[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内玛才让;[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黄治国;[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陈霓;[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方便的修行法门
擦擦艺术的源流与艺术特征--《佛教文化》2006年01期
方便的修行法门
擦擦艺术的源流与艺术特征
【摘要】:正 “擦擦”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种类,藏语意为“脱模泥塑”,即捐用模具制成的各种小型泥佛像、佛塔等宗教艺术品。从创作于法上看,擦擦一般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圆雕三种主要类型;从内容和人物造型上,可分为佛塔、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本尊、高僧和祖师像等。作为一种方便的供佛和修行方式,擦擦多流传于
【关键词】:
【分类号】:B948【正文快照】:
“擦擦,’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种类,藏语意为“脱模泥塑,’,即指用模具制成的各种小型泥佛像、佛塔等宗教艺术品。从创作手祛上看,擦擦一般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圆雕兰种主要类型;从内容和人物造型上,可分为佛塔、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本尊、高僧和祖师像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卫红;朱霞;;[J];西藏研究;2011年04期
李雪山;姚鹏;;[J];飞天;2011年12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荣松;费新碑;;[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马丽;[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卓么措;[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通铃;[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张豫;[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丛彦博;[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田燕;[D];苏州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苯酚的最大吸收波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