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氧化碳可以取代二手四氯乙烯干洗机用于干洗吗?

中国洗衣业的突破性进展——浅谈液体二氧化碳干洗机在洗衣业的应用--《洗净技术》2004年08期
中国洗衣业的突破性进展——浅谈液体二氧化碳干洗机在洗衣业的应用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S973【正文快照】:
一.前言洗衣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从最初的传统皂液清洗工艺到采用烃类石油溶剂、氯代烃溶剂的干法清洗技术,经历了不寻常的历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既无污染又安全高效的适用于干洗的洗涤溶剂。目前一种对自然环境没有破坏、对人体更安全、对织物无损伤的高尖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文章;;[J];江苏化工.市场七日讯;1986年02期
江从发;[J];矿业安全与环保;1987年05期
陆国维;;[J];酿酒;1990年01期
邓必钧;;[J];酿酒;1991年01期
张平;[J];精细化工中间体;1993年01期
张平;[J];化工劳动保护;1994年01期
叶培德;[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7年08期
赵敏;[J];化工标准化与质量监督;1998年11期
王洪记;[J];化肥工业;1999年06期
;[J];上海化工;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卫平;;[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楼晓华;顾明志;;[A];第四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2002全国气调冷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A];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工——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C];2002年
Vittorio M;[A];深圳聚氨酯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2年
楼晓华;顾明志;;[A];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付志新;陈志强;崔少杰;;[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俞友皆;;[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刘学浩;胥琪;;[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任国战;[N];河南日报;2000年
陈四化;[N];农民日报;2002年
宋玉春;[N];中国化工报;2003年
长弓;[N];中国化工报;2004年
甘远志 符运炜 杨萌;[N];海南日报;2004年
姚耀;[N];中国化工报;2005年
毛立师;[N];铁岭日报;2005年
朱大明;[N];长春日报;2006年
陈耀;[N];中国化工报;2006年
陈继军;[N];中国化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碳氢溶剂(石油溶剂)和四氯乙烯干洗
按模块条件查看
碳氢溶剂(石油溶剂)和四氯乙烯干洗
信用指数:
摘要:干洗剂原理-工艺-技术篇:干洗技术发展的概况和干洗溶剂的选择简述说明.以下内容由买购网整理.提供给您参考.
碳氢溶剂(石油溶剂)和四氯乙烯干洗 一、干洗技术发展的概况: 干洗技术源于19世纪初的一次偶然发现,尽管有几个不同版本的传说,但大都是说无意中将脏的衣物落入溶剂中,竟然发现变得很洁净了。于是,在1840年法国巴黎第一次出现了在洗衣厂正式使用干洗衣物的方法,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干洗技术。当时所用的干洗溶剂正是石油类的碳氢溶剂,所以干洗技术是从碳氢溶剂即石油溶剂开始的。到了1926年,出现了一种叫做Stoddard(斯托达德)的石油干洗溶剂,这是专门为干洗而设计,而且配备了使用这种溶剂的干洗机,这种干洗机已经具备了洗涤、脱液的功能,尽管机型尚且比较简陋,但是干洗机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并且出现了应用这种技术服务于社会的专业洗衣店。 人所共知,碳氢溶剂(石油溶剂)确实能将油性污垢中的大部分洗掉,但是由于其溶解范围相对较窄,所以洗净度仍然不能尽如人意,而更为重要的是碳氢溶剂的易燃易爆的缺点给洗衣业带来层出不穷的灾害和隐患。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洗衣店的干洗业者。由此,人们开始寻求既能把衣服洗得很干净又具有一定安全性的新型干洗溶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采用三氯乙烯作为干洗剂,此后也有使用四氯化碳和三氯三氟乙烷(CFC—113即氟里昂)等作为干洗溶剂的。但是这些溶剂中有的脱脂力太强,对纤维伤害明显;有的毒性较大,对从业员工及洗衣顾客带来健康影响;有的则对一些染料造成损伤,使衣物明显退色等等。最后都被淘汰出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四氯乙烯以其所具备的较为均衡的条件脱颖而出,成为新型的干洗溶剂。它具有脱脂去污力适中,化学稳定性好、不燃、不爆、无闪点,毒性较小,容易回收等优点。从而迅速成为干洗溶剂的首选。同时机械行业和电子元器件业作为清洗剂、皮革行业作为原皮脱脂剂也得到广泛应用。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作为干洗溶剂已经安全使用了六十余年,其他行业也使用了六、七十年。然而四氯乙烯并非是尽善尽美的干洗溶剂,它仍然属于具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各种有机溶剂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也在不断的提高认识。以追求更为尽善尽美的干洗溶剂为目的的研究开发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其中一些研究人员转而返回原来起点,重新探索碳氢溶剂干洗的可行性。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不曾停止,到了九十年代中形成规模。1997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洗涤博览会上大力推出安全可靠一体式全封闭石油干洗机和DF2000碳氢干洗剂,正式形成热点。自此碳氢溶剂干洗在各国发展开来,其中发展最快的当数日本、韩国地区。欧洲北美多数仍在使用四氯乙烯干洗,某些国家甚至还在使用CFC—113干洗。但是干洗机的机型、结构已经多次更新换代,至今欧洲北美地区的四氯乙烯干洗机基本上全部为高回收,低排放,低消耗的全封闭型干洗机。除去四氯乙烯干洗和石油干洗以外,目前也有一些研究机构不断寻求更新型的干洗模式,如二氧化碳干洗和硅烃干洗等。在欧洲,独辟蹊径的湿洗技术方兴未艾。尽管湿洗不属于干洗范畴,但是它以较高洗净度;更符合环保要求;更能保证卫生要求和适用范围较宽而迅速普及。仅数年间,湿洗技术在欧洲的覆盖面已超过30%的洗衣业,并有继续扩大之势。 二、干洗溶剂的选择: 干洗的目的当然是要把脏衣物洗干净,所以能否将多种污垢洗掉是最终目标。干洗的准确名称应该是溶剂洗涤,溶剂的溶解范围即溶解谱决定了某种溶剂的洗净度。而溶解谱是把双刃剑,当溶解谱较窄时就会有一些污垢洗不掉。而当溶解谱太宽时,则有可能对纤维自身、纺织品的染料、面料后整理的附加物质和衣物附件及装饰品等等造成损害。因此,干洗溶剂的溶解谱与衣物污垢成分最接近者就是最佳选择。象三氯乙烯、四氯化碳在较短时间即被淘汰,其溶解谱太宽就是很重要的原因。而碳氢溶剂(石油类干洗)则因其溶解谱相对较窄,部分污垢难以洗净,从而在洗衣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就很难适应,说开了就是较脏的衣物不能洗的很干净。几乎所有的溶剂都是容易挥发、有各种气味的,从而会对人类健康有影响,所以安全问题自然不可忽视。目前流行一种说法,即四氯乙烯是有毒性的而石油溶剂是无毒的,也就是说可以肆无忌惮的弥散和排放。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看一下世界一些国家和我国与其相关的法规对四氯乙烯和石油溶剂的安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发布的车间空气中四氯乙烯卫生标准,即GBl,规定最高容许浓度为200mg/M3(27ppm)。美国1982年规定335mg/M3(45.8ppm)德国1982年规定345mg/M3(45.8ppm)。后来美,德,意等国家又制定了四氯乙烯的环保标准为:干洗机工作环境为《25ppm。这与我国上述的国标是一致的。而人的四氯乙烯嗅觉阈浓度是50ppm。也就是说符合相关标准是闻不到四氯乙烯味道的。石油类溶剂也有其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保局日正式实施的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l中明确规定非甲烷总烃,即溶剂汽油和混合烃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50mg/M3(20.3ppm)。由此可知石油溶剂也是对大气环境有污染的,也有其相关的排放标准。北京市环保局2000年集中对加油站进行治理,要求必须实现卸油加油密闭化,贮油罐排放口必须符合GBl的要求,超过了这个标准也无安全可言。更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是溶剂的燃烧与爆炸,四氯乙烯不存在这类问题,而对石油溶剂来说则是一个致命缺点。这也是当年从石油溶剂改为其它溶剂的主要原因。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干洗设备上设置相关控制手段,对机内的温度、压力进行控制,但是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在。有些国家甚至要求使用石油干洗机的店家必须准备专用灭火器放在干洗机旁。干洗溶剂除了洗净度,安全问题(工作场地,人体保健,环境保护等)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溶剂本身的质量,这是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从而形成盲区的重要方面。现行常用干洗溶剂主要是四氯乙烯和炭氢溶剂(石油溶剂),其中四氯乙烯溶剂有工业清洗级和干洗级之分,干洗级四氯乙烯的要求要高于一般工业清洗用溶剂。由于四氯乙烯是单成分溶剂,其干洗级的合格品已经保证了其基本品质和相关指标要求。而石油溶剂是多种石油烃的混合物,它与普通汽油相比在成分上有很多差别,相比燃料汽油在燃点、闪点等方面干洗溶剂有更高的要求,更不能忽视的是石油溶剂中有很多机会混入不该有的成分如芳香族环烃(苯系物)。这些成分虽然有利于干洗(他们的溶解谱较宽),但从卫生保健和环境保护要求看则是大忌,因为苯系物是典型有毒溶剂。有证据表明,一些以低价竞争进入市场的石油溶剂中,苯系物含量有的竟高达10%以上。这样的干洗溶剂在开启式分体机运行时无异于放毒。由于绝大多数石油干洗机都是分体开式机,烘干过程中不能回收气态溶剂,而是全数排放到大气中。所以溶剂质量问题就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方面了。所有干洗溶剂都在有机溶剂范畴之内,都有相关的国内外法规对其排放指标的具体要求。所以,至关重要的是对于洗溶剂而言既要控制溶剂的质量,更要控制溶剂的排放量。那种不问溶剂质量不问排放指标,仅凭干洗溶剂品种就断言哪种干洗是环保的,哪种干洗不环保,不是别有他意就是不负责任的。
您可能关心的页面: 、 、 、
以上新闻文章、知识、名人、名人访谈源于"CNPP新闻搜索引擎自动分类排列收录和展示"或"由企业/经销商/分公司/用户自行提供",买购网不进行任何文章采集刊登和转载,版权属于原网站,与买购网无关。
建议登录CNPP系统后提交方便管理修改!
所属行业:
相关行业:
按条件查看:
按商城(推荐购物网站)查看:
按模块筛选:
知识大讲堂:
干洗的衣服是否卫生?现在连锁干洗店占据着市场上很大的一部分比重,因为连锁干洗店优势很多,再加上人们工...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干洗店在“干洗”衣服时,利用的是干洗剂的什么干洗是指使用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的一种方法.至今为止,干洗剂大致有以下四类:石油溶剂干洗剂(主要指汽油、煤油等)、四氯乙烯干_百度作业帮
干洗店在“干洗”衣服时,利用的是干洗剂的什么干洗是指使用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的一种方法.至今为止,干洗剂大致有以下四类:石油溶剂干洗剂(主要指汽油、煤油等)、四氯乙烯干
干洗店在“干洗”衣服时,利用的是干洗剂的什么干洗是指使用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的一种方法.至今为止,干洗剂大致有以下四类:石油溶剂干洗剂(主要指汽油、煤油等)、四氯乙烯干洗剂、氟利昂溶剂干洗剂和液态二氧化碳干洗剂.其中四氯乙烯遇水可缓慢生成三氧乙酸和盐酸,会腐蚀铁、铝、锌等金属.由于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许多干洗店仍采用四氯乙烯作干洗剂.上述干洗剂中,绿色环保、零污染的干洗剂是-______干洗剂;在国际上已被禁止使用的一种干洗剂是______干洗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溶剂干洗剂(主 氟利昂溶剂干洗剂和液态二氧化碳干洗剂-----已禁止
扫描下载二维码四氯乙烯_百度百科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四氯乙烯在室温下是一种非易燃性的液体。它容易至空气中,带著刺激的、甜甜的气味。暴露到非常高的四氯乙烯浓度会导致、头痛、有睡意、意识混乱、恶心、说话及行走困难、失去意识和死亡。因为四氯乙烯会被储存在体内的脂肪中,并且缓慢地被释放到血液中,四氯乙烯在严重暴露过后的几周中可在呼吸中被侦测到。大部分的四氯乙烯会进入水中或是土壤中,然后蒸发进入空气。微生物能够分解某些土壤中或是地下水中的四氯乙烯。在空气中,四氯乙烯会被日光分解为其他的化学物质,或是经由降雨再回到土壤和水中。[1]
四氯乙烯球棍模型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样气味。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88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等多数。
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乙醚的气味。 能溶解多种物质(如橡胶、树脂、脂肪、、硫、碘、氯化汞)。能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溶于约10000倍体积的水。
分子结构数据:
1、:30.45
2、(ml/mol):100.3
3、等张比容(90.2K):245.0
4、表面张力(dyne/cm):35.6
5、极化率(10-24cm3):12.07[2]
1、半数致死量(LD50):(,经口)13g/kg;(,经口)8.4g/kg。
2、一般不会燃烧,但长时间暴露在明火及高温下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3、纯净的四氯乙烯在空气中于阴暗处不被氧化,但受紫外光作用时逐渐被氧化,生成三氯乙酰氯及少量的光气。因此,工业用四氯乙烯要添加少量的酚类()、胺类、醇类、腈类等作稳定剂。医药用四氯乙烯则添加少量醇类、百里酚作稳定剂。含有稳定剂的四氯乙烯在空气、水及光的存在或照射下,即使加热至140℃,对常用的金属材料也无明显的腐蚀作用。不含稳定剂的四氯乙烯,在光作用下与水长期接触时,逐渐水解成和。四氯乙烯在无催化剂、空气和水分存在时,加热至500℃左右也是稳定的。但与空气一起通过红热管时,则热解生成一氧化碳、氯和光气。700℃与活性炭接触生成六氯乙烷和六氯苯。四氯乙烯和臭氧反应生成光气和三氯乙酰氯。同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作用生成三氯乙酰氯和少量四氯二硝基乙烷。同浓硝酸一起加热不发生反应,与发烟硝酸作用则生成和四氯二硝基乙烷。与二氧化氮在100℃反应生成四氯二硝基乙烷。氢化时生成四氯乙烷。在高压下与氨作用,分解成氯化铵和碳。与金属钾在其熔点附近发生爆炸性反应,与金属钠则不发生反应。经光氯化反应则生成。与氟化氢及氯的混合物在氟化锆催化下,225~400℃反应,得到1,2,2-三氯-1,1,2-三氟乙烷CClF2CCl2F(氟里昂-113)。在存在下,与其他氯代烃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高沸点物质。[2]
可联产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分下列二法。
a.直接氯化乙烯和氯在含FeCl3催化剂的溶液中,于280-450℃进行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再进一步氯化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经蒸馏后,分别用NH3中和、洗涤、干燥,即得成品。
b.氧氯化法以乙烯和氯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与氯、氧在以CuCl2和KCl为催化剂以及425℃、138-207kPa条件下进行氧氯化反应,产物经冷却、水洗、干燥后蒸馏,得高纯度产品。
将含甲烷、乙烷、、等的烃类混合物于50-500℃氯化热解,得氯代烃类的混合物,精馏后分离成各种产品。
乙炔和氯加热氯化生成,用碱脱去氯化氢得三氯乙烯,再经氯化生成,然后再用碱脱去氯化氢得四氯乙烯。因乙炔价昂,已逐步为乙烯法等代替。
1、四用途广泛,主要用作金属脱脂溶剂,也用作驱肠虫药。四氯乙烯可用作脂肪类萃取剂、灭火剂和烟幕剂等,还可用于合成和含氟有机化合物等。
2、广泛用作天然及合成纤维的干洗剂。也用作金属的脱脂洗涤剂及一般溶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等。[2]
3、用作色谱分析标准物质。[2]
4、用于胶黏剂的驱虫剂、脂肪类萃取剂,也用于有机合成。[2]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切勿吸入蒸汽。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穿戴适当的和手套。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R40 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 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R51/53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该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流涎。随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运动失调及酒醉样症状。口服后出现头晕、头痛、倦睡、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慢性影响:有乏力、眩晕、恶心、酩酊感等。可有肝损害。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
该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一般不会燃烧,但长时间暴露在明火及高温下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释放到周围大气中的大部分四氯乙烯,由于阳光作用而分解,形成象氯化氢、和二氧化碳之类的产物。地表水中的四氯乙烯迅速蒸发,在水中几乎不发生降解。该化合物在地下水中是稳定的,这正是作出由于工业溢漏和废物堆积造成地下水污染发生率增加这种考虑的原因。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存放需加稳定剂,如。[3]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防护:空气中逸散时,建议配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前苏联(1978) 环境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0.06mg/m3(日均值)
中国: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5mg/L
中国(GB)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1mg/L
二级:0.2mg/L
三级:0.5mg/L
日本:日本(1993) 环境标准:
地面水:0.01mg/L
废水:0.1mg/L
土壤浸出液:0.01mg/L
嗅觉阈浓度 50ppm[4]
.国家环境毒物研究中心 [引用日期]
.物竞化学品数据库[引用日期]
.中国化工企业联盟网.[引用日期]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或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四氯乙烯的化学性质是有毒.(3)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取代旧款干洗机,这一变化可将服装上残留的有毒物质含量大大降低,新款干洗机的这一改进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分析:(1)根据四氯乙烯的性质和分子运动的知识解答;(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分析;(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一些有毒物质.解答:解:(1)因为四氯乙烯是有毒的物质,为了减小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利用其挥发性,让有毒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2)物质的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故毒性属于四氯乙烯的化学性质.(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一些色素和有害气体.故答案为:(1)物质由微粒(分子)构成,微粒(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于洗后的衣服挂在室外的通风处,四氧乙烯的微粒(分子)会扩散到空气中,减少残存的四氯乙烯对人体的危害.(2)有毒.(3)吸附.点评:结合物质的性质和粒子的基本性质来解答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题难度较小.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化学
(2009?沈阳)某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制照明弹等,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中X的数值为12,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科目:初中化学
(2009?沈阳)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隆重而热烈.29个高科技烟花“大脚印”令世人震撼,又寓意深刻.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某种烟花的火药可能含有C、CuO、KNO3、Ba(NO3)2、Na2CO3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质.某化学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分析:(1)该烟花的火药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Ba(NO3)2、Na2CO3;一定不含的物质是CuO.(2)无色溶液①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Ba(NO3)2.(3)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均使用了大量新型环保、高科技烟花代替了上述品种烟花,主要是为了减少产生CO(或CO2、NO2)气体(答一种即可)和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的影响,真正践行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沈阳)在老师指导下,某化学小组分别用一杯西瓜原汁和一杯草莓原汁(原汁均已过滤),练习“检验水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内容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如下:
均加热煮沸
有少量黑色沉淀生成
有红色沉淀生成
有黄色沉淀生成【知识回顾】①西瓜原汁和草莓原汁中都含有葡萄糖.②配制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操作题,向2mL 10% NaOH溶液中滴入5滴5%CuSO4溶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问题猜想1】甲、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可能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用量有关有关.【请教老师】老师说:为了检验葡萄糖,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设计实验1】请选用一种试剂,用实验方法确定氢氧化铜悬浊液中NaOH是过量的.
选择的试剂
无色酚酞试液PH试纸硫酸铜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铵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PH>7有蓝色沉淀生成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氢氧化钠是过量的【问题猜想2】乙、丙两实验中生成沉淀的颜色为何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与可能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有关.【设计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预期的实验现象
相应的实验结论
①取1mL西瓜原汁适量水稀释②将稀释后的西瓜汁全部加入到一份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③加热煮沸
若有黄色沉淀生成
则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反思&&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最终得到沉淀的颜色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科目:初中化学
(2009?沈阳)某同学家为解决水稻出现的病虫害和倒伏问题,购买了一些钾肥.该同学仔细看过钾肥的包装标签(如右图所示)之后,对钾肥中KCl的纯度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带着钾肥样品到实验室进行实验,老师为其提供了相关的实验用品.该同学称取1.6g钾肥样品,倒入适量水将其完全溶解;加入适量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白色沉淀2.87g(提示:该钾肥中的杂质易溶于水、不参加反应且不含钾元素).请你通过计算回答:(1)该钾肥中KCl的纯度并判断是否符合标签所示内容;(2)该钾肥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以上计算结果均精确到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氯乙烯干洗机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