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一句队形说说说说有冯道楼三个字的

答案:略解析:
(1)①对封建王朝来说,小人更有存在的价值,他们才是封建政治生活的正常需要,而忠臣义士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道义上的补充。(应抓住两类人的差异性进行解释,突出忠臣义士)
②抓住第七段的“深刻对位”或者第段节的“找到”“社会心理基础”以及“巨大鼓舞”作答。
(2)根据第五段末尾的信息进行总结、概括。意思对还要具备下定义的基本格式。
(3)在实际生活中官场小人可厌可憎,低劣群落如恶奴、乞丐、流氓、文痞等人们亦是避之唯恐不及,由这两极对应而滋生蔓延的“巨大的小人化、卑劣化的心理效应”则更是传统社会留下的无法消除的灾难。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3题。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 一米 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 三米 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对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   
  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捉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摘自《我的精神家园》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16.文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17.(1)本文的第一、二两段似乎与描写这只独立特行的猪并无多大关系,你认为是否可以删去?
(2)文章对于这只猪的结局的设置,你认为合理吗?(5分)  
18.联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语境,根据这头“猪”特点,试探究王小波笔下这头“猪”的复杂内涵。(6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1—2题。
雨洒梅花岭
扬州的雨,是多情的泪,纷纷扬扬挥不去。当地人说,扬州一旦下起这样的雨,不见雪花不会晴。偏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一心要去拜谒史可法纪念馆。淋湿的不仅是衣襟,还有凝重的心。也许天公通晓了人意,泪水也有些禁不住似的。
史可法纪念馆原名史公祠,坐落在广储门外梅花岭畔。梅花岭,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我想象着那素洁的梅花瓣上应当浸润着点点血色霞光。冬天还未到,梅花初含苞,正好啜饮着雨汁做一点精神上的准备吧。我缓步跨进纪念馆大门,恍然觉得开封与扬州就近在咫尺了。仿佛英雄史可法伸开巨大的臂膀一搂,两座历史名城就亲如兄弟般地拥抱在一起了。因为,史可法是开封(祥符)人,却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岂不是一个人连起了千里之遥两座城么?
  其实,史可法的确一人成全了两座城池。
先说开封。一个地处中原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少年来尽管历史地位不断下滑(由都城而省会而省辖市),始终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么一种皇城人的派头。这里不缺少帝王将相文韬武略。不缺少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就是一个普通的市民也多少带点儿精明、算计、义气,外加上显而易见的自负自居……它所欠缺的大约也就是燕赵之士的那种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雄大气吧!但恰好又由史可法填补了这项空白。他在扬州仅仅十天的时间,却用生命完成了开封人另一面性格的辉煌展示:忠诚、爱国、大义、爱民,清正廉洁,文武全才,视死如归。宛如女词人李清照因为“人比黄花瘦”等绮丽词章被冠以婉约派之名,终于也有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金刚怒目式。这倒是开封人更可引以为傲的一个资本。
再说扬州。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扬州是一个“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自古以来就是达官贵人、诗家墨客诗酒游乐的地方。晚唐诗人杜牧可以说才华横溢,时人把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名声可谓高矣。……《红楼梦》中写的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曾是扬州一位负责盐运的官员,当年林府乃是这里的名门望族,据说他的政绩和名声都不错。林黛玉在病入膏盲时还念念不忘梦里扬州,不住地感叹;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诸事可以任意。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相传也是以扬州的园林为背景的。这里的秀丽风光也多是与诗人居士等有着不解之缘的。凡此,扬州之美、之秀、之文、之雅、之风流、之享乐等等,应有尽有了,惟一缺憾的仍是史可法这样的大丈夫气概也!所以,短短的扬州十日,绝不仅仅是史可法全其名节、成为一个时代大英雄的特别时段,也是历史给予扬州一个机遇,得以展现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性格风采。偶尔露峥嵘,就消除了一漫长的历史误会:除了“烟花三月”,还有“绿扬喋血”!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见仁见智,大约总不是一个开封旅游者的牵强附会吧。
还应该感谢那位写出千古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先生。生活窘迫,不得不卖掉心爱的马,穷得几乎“离唱莲花落不远”的程度,他仍旧大义凛然地写出了史公“为国事,不顾残躯”的壮哉之气……他不拘史实,让史公在恨与爱的痛彻肺腑中“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而慨然沉江殉国。因为史可法,开封与扬州可以说同时完成了自己的城市性格史,找回了久藏于内的精神主体。所以,它是英雄用生命写下的血色诗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宏观题旨啊!
暮秋时节,扬州多雨。那雨总是不停地洒落在郁郁葱葱的梅花岭上。古老的梅花岭耸起英雄的脊梁,便将那雨点点吸入冬梅的苞蕾,一经雨收雪飞,漫岭的梅花吐艳流芳,于是,扬州便绽开了最美的笑容。   (有删改)
1. “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2.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扬州的雨中梅景,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1—2题。
雨洒梅花岭
扬州的雨,是多情的泪,纷纷扬扬挥不去。当地人说,扬州一旦下起这样的雨,不见雪花不会晴。偏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一心要去拜谒史可法纪念馆。淋湿的不仅是衣襟,还有凝重的心。也许天公通晓了人意,泪水也有些禁不住似的。
史可法纪念馆原名史公祠,坐落在广储门外梅花岭畔。梅花岭,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我想象着那素洁的梅花瓣上应当浸润着点点血色霞光。冬天还未到,梅花初含苞,正好啜饮着雨汁做一点精神上的准备吧。我缓步跨进纪念馆大门,恍然觉得开封与扬州就近在咫尺了。仿佛英雄史可法伸开巨大的臂膀一搂,两座历史名城就亲如兄弟般地拥抱在一起了。因为,史可法是开封(祥符)人,却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岂不是一个人连起了千里之遥两座城么?
  其实,史可法的确一人成全了两座城池。
先说开封。一个地处中原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少年来尽管历史地位不断下滑(由都城而省会而省辖市),始终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么一种皇城人的派头。这里不缺少帝王将相文韬武略。不缺少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就是一个普通的市民也多少带点儿精明、算计、义气,外加上显而易见的自负自居……它所欠缺的大约也就是燕赵之士的那种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雄大气吧!但恰好又由史可法填补了这项空白。他在扬州仅仅十天的时间,却用生命完成了开封人另一面性格的辉煌展示:忠诚、爱国、大义、爱民,清正廉洁,文武全才,视死如归。宛如女词人李清照因为“人比黄花瘦”等绮丽词章被冠以婉约派之名,终于也有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金刚怒目式。这倒是开封人更可引以为傲的一个资本。
再说扬州。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扬州是一个“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自古以来就是达官贵人、诗家墨客诗酒游乐的地方。晚唐诗人杜牧可以说才华横溢,时人把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名声可谓高矣。……《红楼梦》中写的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曾是扬州一位负责盐运的官员,当年林府乃是这里的名门望族,据说他的政绩和名声都不错。林黛玉在病入膏盲时还念念不忘梦里扬州,不住地感叹;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诸事可以任意。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相传也是以扬州的园林为背景的。这里的秀丽风光也多是与诗人居士等有着不解之缘的。凡此,扬州之美、之秀、之文、之雅、之风流、之享乐等等,应有尽有了,惟一缺憾的仍是史可法这样的大丈夫气概也!所以,短短的扬州十日,绝不仅仅是史可法全其名节、成为一个时代大英雄的特别时段,也是历史给予扬州一个机遇,得以展现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性格风采。偶尔露峥嵘,就消除了一漫长的历史误会:除了“烟花三月”,还有“绿扬喋血”!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见仁见智,大约总不是一个开封旅游者的牵强附会吧。
还应该感谢那位写出千古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先生。生活窘迫,不得不卖掉心爱的马,穷得几乎“离唱莲花落不远”的程度,他仍旧大义凛然地写出了史公“为国事,不顾残躯”的壮哉之气……他不拘史实,让史公在恨与爱的痛彻肺腑中“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而慨然沉江殉国。因为史可法,开封与扬州可以说同时完成了自己的城市性格史,找回了久藏于内的精神主体。所以,它是英雄用生命写下的血色诗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宏观题旨啊!
暮秋时节,扬州多雨。那雨总是不停地洒落在郁郁葱葱的梅花岭上。古老的梅花岭耸起英雄的脊梁,便将那雨点点吸入冬梅的苞蕾,一经雨收雪飞,漫岭的梅花吐艳流芳,于是,扬州便绽开了最美的笑容。   (有删改)
1. “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2.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扬州的雨中梅景,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8题,共15分。棉花被子衣向东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马宁二十年前跟李薇结婚是在他的家乡马湾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李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李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了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小镇。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李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蓬松细软的状态。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地告诉了马宁。姐姐说:“妈说,要是以后李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还软乎呢。”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小题1】第二段的环境描写“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答:&&&&&&&&&&&&&&&&&&&&&&&&&&&&&&&&&&&&&&&&&&&&&&&&&&&&&&&&&&&&&&&&&&&&&&& &&&&&&&&&&&&&&&&&&&&&&&&&&&&&&&&&&&&&&&&&&&&&&&&&&&&&&&&&&&&&&&&&&&&&&&&&&&【小题2】母亲临终时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请你联系全文,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探究母亲此时的心理。(5分)答:&&&&&&&&&&&&&&&&&&&&&&&&&&&&&&&&&&&&&&&&&&&&&&&&&&&&&&&&&&&&&&&&&&&&&&&&&&&&&&&& &&&&&&&&&&&&&&&&&&&&&&&&&&&&&&&&&&&&&&&&&&&&&&&&&&&&&&&&&&&&&&&&&&&&&&&&&&&&&&&&&&&&&&&&&&&&&&&&&&&&&&&&&&&&&&&&&&&&&&&&&&&&&&&&&&&&&&&&&&&&&&&&&&&&&&&&&&&【小题3】“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请联系全文,说说这“泪水”中包含着哪些信息。(6分)答:&&&&&&&&&&&&&&&&&&&&&&&&&&&&&&&&&&&&&&&&&&&&&&&&&&&&&&&&&&&&&&&&&&&&&&&&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度广东省汕头市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8题,共15分。
棉花被子
衣向东
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
马宁二十年前跟李薇结婚是在他的家乡马湾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
李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
李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了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小镇。
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李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
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蓬松细软的状态。
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
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
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
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
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
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地告诉了马宁。姐姐说:“妈说,要是以后李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还软乎呢。”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
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
1.第二段的环境描写“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 
&&&&&&&&&&&&&&&&&&&&&&&&&&&&&&&&&&&&&&&&&&&&&&&&&&&&&&&&&&&&&&&&&&&&&&&&&&&
2.母亲临终时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
请你联系全文,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探究母亲此时的心理。(5分)
答:&&&&&&&&&&&&&&&&&&&&&&&&&&&&&&&&&&&&&&&&&&&&&&&&&&&&&&&&&&&&&&&&&&&&&&&&&&&&&&&& 
&&&&&&&&&&&&&&&&&&&&&&&&&&&&&&&&&&&&&&&&&&&&&&&&&&&&&&&&&&&&&&&&&&&&&&&&&&&&&
&&&&&&&&&&&&&&&&&&&&&&&&&&&&&&&&&&&&&&&&&&&&&&&&&&&&&&&&&&&&&&&&&&&&&&&&&&&&&&
3.“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请联系全文,说说这“泪水”中包含着哪些信息。(6分)
答:&&&&&&&&&&&&&&&&&&&&&&&&&&&&&&&&&&&&&&&&&&&&&&&&&&&&&&&&&&&&&&&&&&&&&&&& 
&&&&&&&&&&&&&&&&&&&&&&&&&&&&&&&&&&&&&&&&&&&&&&&&&&&&&&&&&&&&&&&&&&&&&&&&&&&&&赵丹阳:冯道如何利用荣枯鉴成为五朝宰相? 打印页面 - 乌有之乡
- 有好书 有朋友 有思想 有责任
&>&&>&&>&&>&正文 
赵丹阳:冯道如何利用荣枯鉴成为五朝宰相?
作者:赵丹阳&&更新时间: 14:30&&来源:乌有之乡&&责任编辑:昆仑
  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以汉人身份历仕沙陀、契丹等多个异族政权,被《资治通鉴》评价为&滑稽多智,浮沉取容&,是个&谤满天下,誉满天下&的人物。
  非议他的人,因为他见风使舵,阿谀谄媚,毫无骨节,从属多主。赞誉他的人,就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认为冯道一生经过唐末五代八十余年政治,五代五次亡国,他每一次都是站在最高位置,最后还封王,堪称官场不倒翁,佩服他的智计和权谋;另外一部分,则是欣赏他&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的品格,认为他虽然身处腌臜之中,可是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不仅为官廉洁、严格自律,还体恤民生、热助邻里,的确十分难得。
  在对于冯道这个文人兼政客的看法上,鄙人大抵持否定态度。众所周知,百川东归海,群星向北斗。乱世之中,精英泉涌,以其敏锐择主而事,贤才流向英主,以其智慧相佐而成大业!伊尹曲线见商汤,吕尚渭水钓文王,管夷吾佐齐桓公成霸主,伍子胥助公子光夺位称王。领袖靠英才而有天下,英才因功劳而拜相封侯。主仆双双彪炳后世,名垂青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人才都有&一击则中&的眼光,能一下子找到一个胸怀天下且能赏识自己的&老板&。伊尹在见商汤之前,尚且寄居于有莘国君之庖,一代名相姜子牙也曾错投纣王(据《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载: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管夷吾、伍子胥就更是标准的&贰臣&。
  正如《贰臣传》所言,出现贰臣,不能单单责怪臣子不忠,&老板&昏庸腐败,不纳忠言,自毁长城,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对于沦为&贰臣&之人,倒也不必以那套&愚忠论调&去过多谴责,只要他日后能够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可前事不计。
  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更换主人,且不断的以&良禽择木,贤臣择主&为借口,替自己辩白,这个人的政治道德就可想而知了。不用说在崇尚气节的古代官场,就是在当今的政界甚或商场,恐怕冯道这类人的品格也是受人鄙夷的。
  无怪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冷成金先生,评价冯道说:&冯道的确是一位&长乐老&。中国人说&知足者常乐&,冯道是有官就长乐;中国人说&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冯道是无官不能活,有官万事足。
  冯道的一生,就是一部&做官学&。他本人就是一位官场常胜将军,是一部活的教材。他一生的意义也许就是教人怎样做官,他用一生的实践向人们宣告着官场不倒的秘密:良心丧尽+善于投机。&
  有人说在五代十国那个年代,军阀割据,战乱频仍,以一介文人之资,的确难以改变什么,所以冯道也许是&势之所迫&啊!但事实上,冯道不仅不是&势之所迫&,更以自己多番易主、道德败坏为荣&&他的欣然自得、厚颜无耻之态,在他的著作《荣枯鉴》中表露无疑。
  一,《荣枯鉴》造就了五代以来,官员无脊椎,为做官而做官,尸位素餐,不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谋身固宠的阴暗文化。
  时值近代,有不少文人墨客出来为冯道洗地,以便他朝&以身效法&。他们苦心孤诣的从《五代史&冯道传》、《新五代史》及《资治通鉴》中找出只言片语,说冯道也曾艰苦朴素,为民说话。
  示例如下:一天,明宗问臣下年景如何,臣下们大多说了些粉饰太平的话,但冯道却给明宗讲了一个故事。冯道说:&我当年奉命公干,途经井陉。我早就听说井陉是个很难走的地方,人马到了那里,多发生被绊倒摔伤的事。因此我十分小心,没有摔倒。没想到到了平地,却差点摔死,我这才明白要处处小心,时时提防。我的事虽小,却可以用来比喻大的事情,望陛下不要以为五谷丰登、河清海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要兢兢业业,不要放纵享乐,这是我们臣下所希望的呀!&又有一次,明宗问冯道:&天下百姓的日子怎么样?&冯道趁机进言说:&唐朝有位叫聂夷中的诗人,写了一首《伤田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帝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宴,偏照逃亡屋&。&明宗听后,连说好诗,并命人抄录,经常诵习。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夸夸其谈,但一落到实处,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的人。单单是听几句大义凛然的话,恐怕还不能令老百姓完全信服。后面如果没有切实利国利民的行动,那么前面也只好称之为&卖直取忠&、&道德作秀&。
  在&卖直取忠&这种下三流的表演上,张汤、开济也比冯道不遑多让!
  在这类人看来,忠诚与正直,已不再是什么必备的品质,而是可以用来取悦皇上,蒙骗百官的资本。比如说张汤在审理诸侯王谋反案的时候,涉及到两个人,其中一个叫伍被,还有一个人叫严助,这两个人要不要杀汉武帝是有犹豫的。汉武帝的原意是说这两个参与谋反的人汉武帝想宽恕,但是张汤是坚决反对,张汤说伍被是淮南王谋反的主要参与者,严助是朝中的大臣去跟诸侯相勾结,如果这两个人不杀今后的人就没法管了。一直跟汉武帝顶,最后顶到汉武帝让步,只好把这两个人杀了。这个表面上看张汤是顶撞了汉武帝,但是张汤是越顶撞,汉武帝对他是越喜欢。这就奇了怪了,为什么他越顶撞他越喜欢呢?张汤把汉武帝琢磨透了,这叫小骂大帮忙,因为他主张杀这两个人实际上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在这一点上他跟汉武帝根本利益一致。所以他有时候顶撞一下,汉武帝反而觉得这个人正直,而且这个人敢于说话,可靠,反而更信任他。
  朱元璋法目如炬,却还是揪出了与张汤套路类似的刑部尚书&&开济!
  单看开济雷厉风行的外表,「以综核为己任,请天下诺司设文簿,日书所行事课得失。又各部勘合文移,立程限,定功罪」的治绩,甚至宰杀当朝驸马欧阳伦的魄力,我们哪里会想到他竟是一个能把死刑犯运作出狱,以换取钱财的巨贪?
  又哪里会想到他是一个渎乱人伦,役娶甥女,霸夺妹产的无耻小人?
  在一个充满仁、义、礼、智、信、忠、孝、恭、敏、悌的教条主义政府内,忠直的外表与大义凛然的姿态,居然可以用来贪墨腐败、渎乱人伦!
  可悲的是开济?抑或当时的礼法与察人观?
  类似于开济之流的官员,只有到魂归九泉的那一刻才会彻底悔悟,然而只要一息尚存,总是要高声疾呼忠君爱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冯道在明宗时期已经沦为&贰臣&,如果再不像开济与张汤一样表演一番,无论对《史书》还是对百姓,似乎都交代不过去。故而在摸透了明宗的脾气之后,才有了上面那番&冒死谏言&的佳话。其实以冯道自心而论,他是决计不主张冒死谏言,替老百姓说话的,这番心得在《荣枯鉴-闻达卷》里写的清清楚楚: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译文:做官不做官,升职不升职这类事情,根本不是以善还是恶、君子还是小人来作为判断标准的。)
  悦上者荣,悦下者蹇。(译文:让上边的领导高兴的,日子必定好过;让下边的群众高兴的,碰到的困难却会更多。)
  君子悦下,上不惑名。(译文:君子让下边的群众高兴,可上头的领导并不觉得你在群众里的好名声有什么意义。)
  小人悦上,下不惩恶。(译文:小人讨好上头的领导,下边的群众可能会反感,但是,这样的反感并不能对你有任何损伤。)
  下以直为美,上以媚为忠。(译文:下边的群众以道德高尚刚正不阿为美德,上头的领导会把谄媚顺应当做忠诚。)
  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译文:道德高尚,但是毫不顺应领导,上头就该不信任你了;顺应领导,但是让下头人觉得你不地道,下头人就该反对你了。)
  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译文:可是,上头不信任你,你就完了&&这是根本,下头反对你,顶多是给你来个坏名誉&&无所谓的事儿。因此,那些功成名就大富大贵的人都难免被人称作小人,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保住根本,顾不得那些没有意义的名誉了。)
  富贵有常,其道乃实。(译文:想富贵么?规律很简单:一切从实际出发。)
  福祸非命,其道乃察。(译文:祸福其实并非命运注定,也有规律可循:看你是否善于观察和判断。)
  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译文: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别受那些毫无实际意义的虚名的束缚。善于观察判断,就别老以坏人坏事为耻辱,那会搞得很不客观。)
  无羁无耻,荣之义也。(译文:没有名誉的羁绊,没有耻辱感的束缚,你离显贵发达也就不远了。求名者莫仕,位非名也。要是真想追求名誉,你就别去当官,好名誉不是当官儿可以当出来的。)
  求官者莫名,德非荣也。(译文:要是真想当官,你就别管什么名誉了,道德高尚跟富贵荣华是两码事儿。)
  二,《荣枯鉴》刻意将官员与百姓的利益对立起来,公开主张官员不为百姓说一句话,不为百姓办一件事。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是当前思想领域内最紧急迫切的一件事。即便是封建时代的平庸君主,也懂得经常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这些格言拿出来念一念,以此劝谕大臣。因为他们虽然做不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但是为了安抚民心,忽悠百姓,总要装装孙子。
  然而作为国家二把手的冯道,就敢公开跳出来叫嚣:当官本来就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国家,更不是为了人民。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自己就危险了。所以聪明的人摒弃这种做法。
  对此,《荣枯鉴-解厄卷》记载如下:
  无忧则患烈也。(译文:什么都不操心,你就离倒霉不远了。)
  忧国者失身,忧己者安命。(译文:不过,操心根操心不一样。为国家操心的人,只能把自己搭上;为自己操心的人,却能乐享安然。)
  祸之人拒,然亦人纳;祸之人怨,然亦人遇。(译文:祸事是人不想要的,但也是人自找的,人人都讨厌有祸事,但人人都难免碰上。)
  君子非恶,患事无休;小人不贤,余庆弗绝。(译文:君子不做坏事儿,但倒霉事儿一个接一个,小人不干什么好事儿,却能够常年乐乐呵呵。)
  上不离心,非小人难为;下不结怨,非君子勿论。(译文:让上头领导对自己完全放心,不是小人就难以做到;让下头群众不怨恨自己,不是君子您就别想了。)
  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祸于下,争而罪人者免。(译文:上头要找别扭的时候,只有装孙子认罪才能保全自己;要是下头起了负面意见,就只有抢先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装好人,才能免去责任。)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也。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也。(译文:君子不爱拉帮结伙,所以,真有了祸事,没人会帮助君子。小人有一大帮酒肉朋友,成事解围,全都靠这帮人帮助。)
  道义失之无惩,祸无解处必困,君子莫能改之,小人或可谅矣。(译文:不讲道义不会造成什么实际的恶果,有了祸事没人帮可就必然倒霉。做君子倒了霉只能束手无措,所以,大家选择做小人,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在冯道这类官员眼里,本本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反倒是&求真务实&的体现,&为人民服务&却成了不切实际的&理念&。随着五代烽烟的渐渐远去,《荣枯鉴》这套原则和思想,却并未伴之归入黄土,而是如同饕餮恶鬼,流毒后世。
  它给千千万万的基层公务员留下这样一个思想烙印:为民请命者不得好死,愚蠢之至;明哲保身才是王道真理,智者所为。
  以往舍身求法、淡泊名利的人,虽然无产无业可留,但有清德可传,会播芳名于万代。可是随着《荣枯鉴》中阴暗文化对大众的洗脑,那些甘于奉献的人现在不仅得不到好处,甚至连一个&善名&也都留不下,白白被人看做傻瓜。
  试问在这样一个思想氛围下,初入官场的公务员是会选择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是&心忧天下&的清官廉吏?!
  三,《荣枯鉴》主张&御下以利害&,完全依靠朝廷占据的强大资源霸控下属及百姓,将道德、理想与信仰抛诸脑后。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曾经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则国家很容易灭亡。
  现在的国家机器远比几千年以前复杂得多,它的运作和维系也不可能单单再依靠这四个简单的道德要素。纵观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我们就不难明白,单单从道德层面来考量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是否稳固,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管仲这句话,给了后世为政者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国家需要有信仰,官员与百姓需要有道德。惟其如此,国家机器运作起来才顺畅。否则,韩非子在《亡征》中所提出的那七十多种亡国之兆,就会相继出现,民不聊生。
  历观五代之前诸多王朝的统治阶级,他们内部很少有一个宰相级人物劝谏帝王,要单单依靠自己所占据的强大资源来控制下属和百姓的。然而冯道这个官场奇葩就做到了!
  他在《荣枯鉴-降心卷九》中这样写到:&术不显则功成,谋暗用则致胜。君子制于亲,亲为质自从也。小人畏于烈,奸恒施自败也。恩莫弃贤者,威亦施奸恶,恩威戒偏也。&
  简单的说,就是凡事依靠三样法宝&&枪杆、钱袋、权谋,不讲任何政治道德、人情义理。对于那些敢于杀身成仁,跟上头对着干,为老百姓争取合法权益的,就拿你的家人威胁你;对于那些恶毒的小人,当然就要以恶制恶,以毒攻毒,小人不要脸,我就更不要脸;对于那些普通人,就拿关乎他们自身利益的小恩小惠来说事,想要办社保、办保险、办住房公积金、升职加薪的话,你就乖乖按我这套来。
  一个从来不问人民幸福,只追求国民全体服从、化为鱼肉,以满足贵族集团无厌贪欲的国家,即便能维持很长时间,也必然遭致百姓的唾骂和诅咒。所幸的是,以冯道《荣枯鉴》为理论核心的五个政权,寿命最长的一个也没有超过二十年。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还是回到原点,来看看,在冯道振振有词的《荣枯鉴》中,在他这满是格言警句的&道理&中,有一个东西是贯穿始终的,那就是&损下益上&的理念。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只有向强权低头,龟缩自保,始终不为了老百姓而得罪上位者,才能官运亨通!
  也许,冯道这番言论符合某些事实甚至基本符合事实,社会现实在某些程度上也可以印证他所说的话,人类历史的实践和经验也能佐证他的观点,甚至一个低级公务员按他所说去做,还真的就能&成功&,但是,他忘了一点:对于政治来说,光有事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价值;对于一个人来说,光有&成功&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仁义。
  正如鲍鹏山教授所言:人类世界,不仅仅是事物的总和,也不仅仅是事实的总和,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价值。
  事实,再加上价值,才构成人类世界。否则,就是动物世界。
  价值,才决定人类世界的性质。
  在人类世界的构成中,抽掉了价值,就没用了意义。这样的世界,不值得我们维护,它也必然崩溃。
  四,对内宣扬忠君爱国的理论,对外巴结逢迎,甘作&汉奸&,是《荣枯鉴》贯穿始终的文化基调。
  唐末皇帝成了各派政治势力竞争的工具,以致&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军阀之间经过十余年的相互吞并,在北方出现了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为首的强大军事集团。这些军事集团最初,无一不是依靠镇压、屠杀农民起义军起家的。
  李克用的得力部将(后晋高祖)石绍雍自也不能例外,且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斗争中,战绩彪炳,颇为李存勖所赞赏。
  唐末农民起义,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官逼民反,然而石绍雍却跟随李克用对庞勋所部血洗屠杀,毫不留情。理由很简单:身为大唐子民,应该穷死不为娼,饿死不为盗!更何况揭竿而起、背反朝廷!简直是对&忠君爱国&四个大字的公开悖逆!
  问题是,我们的石绍雍先生既然知道身为臣子必须忠君爱国、恪尽臣节,恨透了那帮乱臣贼子,自己又何以先叛大唐,再叛后唐,甚至干脆割让燕云十六州以及岁输布帛30万给契丹,并甘当百依百顺的&儿皇帝&以换取契丹对自己的支持,将北方百姓置于契丹铁蹄之下?
  石绍雍的心腹大臣冯道,在《荣枯鉴》中对此表示支持和理解:&位高节低,人贱义薄。君子不堪辱其志,小人不堪坏其身。君子避于乱也,小人达于朝堂。节不抵金,人困难为君子。义不抵命,势危难拒小人。不畏人言,惟计利害,此非节义之道,然生之道焉。&
  意思是忠孝节义是统治阶级来要求老百姓的,如果老百姓做不到忠孝节义,就是&反贼&。但是统治阶级不能把这套东西当真,做什么事都必须考虑利害关系,必要时可以出卖国家利益,向外国人叫爸爸,不必考虑老百姓怎样叫喊!
  冯道这家伙当真不是说说而已,在他的第三个主子石绍雍面临&内忧外患&时,他还不辞艰巨,出使契丹,完成了屈辱媾和的任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理念,再一次在冯道及其主子石绍雍身上显露无遗。
  五,总结
  崇尚权谋、阴谋、潜规则的文化,是很可怕的文化。它们是一种阴暗的文化。然而这种文化却被当今大多数人奉为圭臬,甚至被称作&职场攻略&、&生存哲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套东西在当下能够行之有效。如何瓦解阴谋生存的土壤,使我们的政府与企业回归合理健康的运行机制,才是促使百姓和官员丢弃权谋,社会良性发展的关窍所在。
/Article/lishi/706.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句话的简单心情说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