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分泌物病毒诊断哪个医院有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儿支气管炎疾病对于患儿健康损害很大,小儿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很多患儿都被该疾病困扰许久,如果患者在疾病初期就被诊断出,并且得到及时的治疗对于患儿的恢复非常有利,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支气管炎的早期症状表现。小儿支气管炎的早期表现:1、支气管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症状较重时,应与支气管肺炎作鉴别。2、肺门支气管淋巴结结核:根据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及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译】:是医学上的常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和摄片两种。)。3、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6个月以下,有明显的急性发作性喘憋及呼吸困难。体温不高,喘憋发作时肺部罗音不明显,缓解后可听到细湿罗音。4、支气管异物:当有伴感染时,其呼吸道症状与急性气管炎相似,应注意询问有无呼吸道异物吸入史,经治疗后,疗效不好,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胸部X线检查表现有肺不张、肺气肿等梗阻现象。5、病情较轻者,须与上呼吸道感染作鉴别: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征: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乏力、、、腹泻,儿童可诉头痛、腹痛、咽部不适;咽部充血,有时、肿大,颈淋巴结可肿大并,肺部听诊多正常。6、年龄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7、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8、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1~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喘憋、、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周。9、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胸部x线片以、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10、头痛与,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可迁延2-3周,甚至减轻后又复发,尤其在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等患儿中易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
本文延伸阅读
生活中,很多患者把小儿气管炎误当做感冒治疗,虽然吃了一些药物及时控制了症状,但是咳嗽会一直持续,再次治疗时就会增加治疗费用。很多患者除了治疗...
小儿因为感冒引发了小儿支气管炎,这可怎么办呢?吃西药吧,又担心药物对身体带来伤害,许多家长朋友都来向咨询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方法。那么,中...
现在很多都患上了支气管炎,不仅仅是老年,还有青少年以及儿童,因为此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出现感冒要及时治疗,一起来看看...
针对于支气管炎的患者在临床上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也具有复杂性,针对于这种疾病来讲在临床上应该怎么护理呢?我们都知...
小儿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
北京协和医院
东院: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西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谈谈毛细支气管炎 - 嘉兴在线健康频道
> 医院介绍>
谈谈毛细支气管炎
有些宝宝就诊时,家长就说我家宝宝好像喉咙里有痰,“呼噜呼噜”的,当体检后,最后告知家长,您家宝宝得的是“毛细支气管炎”,有的家长一听就有点着急,怎么就好端端得了;又有些家长一听“支气管炎”,不着急,又不是肺炎。其实,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春季,可引起局部流行。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炎症常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所以以前一度就叫它“喘憋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年龄多见于1岁以下的小儿,尤以6个月以下婴儿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见。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2~3天后持续性干咳、呼气性喘鸣和呼吸窘迫,体温以中、低度发热多见,病情常在咳喘发生后2~3天逐渐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罗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病程1~2 周。极个别有过敏史及家族史患儿,可多次发生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胸部x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
小儿发病后应及时送医院治疗。由于毛细支气管炎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故发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治疗,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病情重者予以吸氧,必要时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此外可以加用中药治疗.急性期及缓解期可以用一些止咳平喘的中药制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此外小儿由于服药困难,可加用外贴药,外贴中药安全、方便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尤其注意不要打扰患儿,使之安静休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补充足够低水分,注意拍背排痰。
嘉兴市中医院儿科医师提醒,首先要注意小孩的冷热,不要穿得太热,要让他有适当的耐寒锻炼。气温较高,不要只想着怕小孩冷,而更重要的是随时要注意不要让小孩热着了,免得汗湿衣服更容易感冒。保持家庭良好环境:患儿所处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烟者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对患儿的不利影响。(嘉兴中医院儿科 )
来源:&&&&作者:陆玉廷&&&&编辑:张丽萍&&&&责任编辑:
& 空气污染、冷风刺激,辛辣刺激的食物,烟酒过量,大喊大叫、长时间说话唱歌,都可能诱发咽炎。
& 不少女性一进入秋冬,手脚就开始发凉,每晚冷得像冰块一样,就算用热水袋捂着也是治标不治本。当前位置:
&肺部病毒感染所致发热
肺部病毒感染所致发热的检查和诊断
  即应详细全面询问病史,积极寻找病因,询问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是否存在发热、起病时的情况、发热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全身情况、诊疗经过、既往史和个人史等。   1.是否存在发热 对发热患者首先必须确定其是否发热.必要时口腔与直肠温度同时记录。因为有少数主诉发热的患者,经观察证明无发热,而是生理性体温波动或伪装热。常见于儿童和女性,热程长(可超过6个月),但无消耗性改变,24小时内体温多变,无规律性,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   2.起病时的情况 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伤寒、结核等除外)。   3.发热持续时间(热程) 感染性疾病的热程短,有乏力、寒战等中毒症状。   4.年龄、性别 青少年应考虑感染性疾病。   5.个人史 诊断发热性疾病必须有流行病学背景,因为不同的地区、季节,其感染性疾病谱各异。最近居住地、旅行饮食、接触家畜、野生动物和鸟(如鹦鹉热、猫抓热和禽流感等)。蜱接触史(间歇热、落基山斑点热、莱姆病)以前是否有急性感染性疾病,疫水接触史,是否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用药史(药物损害)和性病史等都可以提供感染的线索。   6.病毒培养:呼吸道病毒可以通过细胞培养时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CPE)或培养细胞表面出现血细胞凝集抗原来检测。通过标本来源、病人的临床症状、发病季节、特定病毒的分离率、表现CPE的细胞种类,常见呼吸道病毒往往可以鉴别出来。病毒培养后离心,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复制,可以早期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   (1)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常见临床表现为全身症状的突然发生。例如:发热、头痛、寒战、肌痛或全身不适,并伴有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和咽痛。患者一般均有发热,体温38~4l℃,起病后第一天可出现体温急剧上升,2~3天后体温逐渐下降,偶尔体温升高可延续1周以上,有时患者伴有畏寒和寒战,整个病程在1周左右。   诊断要点①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②发热特点:急性起病,体温骤升、畏寒、高热、可表现为稽留热,热程较短,一般2~3天,不超过一周。伴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但一旦发生常呈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③实验室检查,a.外周血象示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b.病毒分离示鼻腔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c.血清学检查示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效价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d.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e.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l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f.诊断分类,包括两类。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检查符合b、c、d、e中任何一项。   (2)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respl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本病的潜伏期2~8天。3岁以下的幼儿原发感染。常以发热、鼻充血、咳嗽起病,有时可引起咽炎。几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肋间肌辅助呼吸,提示下呼吸道受累。支气管炎的典型表现是喘鸣和过度换气,肺炎常同时合并细支气管炎,表现为喘鸣、啰音和低氧血症。胸部X线可见双下肺纹理增多,支气管周围阴影,气套征,发生肺炎时常见右上肺叶和中叶实变。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感染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鼻部充血、犬吠样咳嗽、咽痛和声音嘶哑。较普通感冒病情重,病程长。成人的严重肺炎可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要点①特定的易感人群和发病季节,如冬春季婴幼儿或免疫缺陷的成人。②发热特点:发热不高,一般不超过38℃,热程短,仅持续4天左右,少数病倒可以超过10天,也可不发热。伴阵发性喘憋和两肺广泛的喘鸣音为临床特点。③呼吸道分泌物做病毒分离培养,免疫荧光实验和ELISA测定病毒抗原可确诊。   (3)副流感病毒性肺炎:本病的潜伏期3~8天。多数副流感病毒感染没有症状。在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表现是普通感冒,但是在低龄儿童,4个血清型引起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1型和2型是喉炎支气管炎的最主要病原,l型主要见于6个月至3岁幼儿,2型见于8~36个月幼儿。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痉挛性咳嗽、声音嘶哑。伴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梗阻表现。3型病毒在1岁内婴儿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类似,1~3岁幼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年长儿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气管炎。4型病毒感染仅有轻度呼吸道症状。副流感病毒在老年人可引起肺炎。   诊断要点①特定的易感人群和发病季节,当地有副流感病毒流行;②发热特点:起病缓慢,可有发热,体温多39℃以下,热程多为3~5天,咳嗽不甚剧烈,多无气喘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多不明显,几乎不发生心力衰竭;③鼻咽分泌物病毒分离.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或放免法有助于诊断。   (4)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巨细胞肺炎表现为持续发热,病程约4周,伴随肝病酶学升高。多数患者有上呼吸道症状,可无咳嗽、咳痰。胸片显示双肺斑片阴影或肺间质病变,以两下肺为主,胸腔积液和肺实变很罕见。病程自限。   诊断要点①宿主因素:免疫缺陷患者。②发热特点:起病埋幔,持续性发热。病程较长;胸部X线示双肺弥漫性浸润。③在外周血白细胞内检测出CMV抗原是CMV活动性感染的重要标志。④血清学诊断有赖于抗体效价升高或从阴性转阳性,需双份血清进行检测,IgG抗体阳性仅表示感染过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有助于急性感染的诊断。⑤诊断巨细胞病毒性肺炎需行肺泡灌洗或肺活检,进行病毒分离或病理学检查。免疫缺陷患者可长期携带病毒,因此从呼吸道分泌物、尿液或血液中分离出病毒,并不一定代表巨细胞病毒是肺炎的病原体。   (5)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是原发感染的结果。弥漫性口腔黏膜病变沿气管与支气管向下蔓延,引起灶性或多灶性坏死。肺炎的病理改变是弥漫性肺间质炎症、坏死和肺出血。在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cowdry A型小体),提示疱疹病毒感染。坏死性气管炎和食管炎常同时存在。   诊断要点①宿主因素,免疫缺陷患者;②发热特点:持续性发热、呼吸困难,严重的低氧血症,皮肤黏膜疱疹}③胸部X线示双肺灶性浸润或弥漫性间质病变;④气管插管时出现气管炎和食管炎;⑤通过支气管镜毛刷、灌洗和活检取得下呼吸道样本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发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确诊.抗体检测有助于原发性感染的诊断,对复发性感染的诊断价值不大。   (6)腺病毒性肺炎: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4~5天。常表现为咽炎、气管炎,婴儿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相对少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普通感冒的症状,持续3~5天。咽一结膜炎常在夏令营中暴发流行,表现为发热、结膜炎、咽炎和鼻炎,通常在3~5天内自行缓解。成人腺病毒性肺炎起病常缓慢,数天至一周后才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甚至咯血,常伴随上述症状。婴幼儿的播散性感染常急骤起病,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和发绀。胸部X线表现同非典型肺炎一样,表现为下肺野斑片状间质浸润,可融合成片,可有胸腔积液。   诊断要点①易发生在冬春季节,特别是冬季,常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②发热特点:多数起病急,1~2天内体温升至39~40℃稽留不退,热程较长,轻症7~11天,重症10~20天才退至正常,少数可持续3~4周。发热3~4天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精神委靡,嗜睡有时烦躁不安,严重者惊厥或昏迷,伴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③腺病毒的诊断主要靠从呼吸道分离出腺病毒,血清学检测对诊断有帮助。
《呼吸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学》陈清兰,胡成平等著《内科急症》梅冰主编
用途:该吸入器为呼吸系统雾化治疗的器具。
用途:产品为本公司配套加温输液泵一次性使用耗材,配合输血或输液加温使用。
用途:化痰止咳、理气平喘。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所致的咳嗽等症。亦可用于该症的冬病夏治。
用途:本产品与输氧系统连接供人体吸氧用
用途:产品主要供患者气管插管时固定用。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国内首例小儿下呼吸道新病毒检出(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国内首例小儿下呼吸道新病毒检出(图)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宣布,发现一种小儿下呼吸道新病毒――WU多瘤病毒(WUPolyomavirus)。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WU多瘤病毒,在世界上属第三例
  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 昨天下午,温岭第一人民医院对外宣布,继去年7月发现人博卡病毒后,该院研究小组日前在国内率先发现了一种小儿下呼吸道新病毒――WU多瘤病毒(WUPolyomavirus)。
  据相关病毒学专家称,这一发现是科学诊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又一重大突破。
  WU多瘤病毒是今年5月由美国科学家和澳大利亚科学家运用分子病毒筛查法从小儿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的一种新病毒。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科研小组于11月17日运用基因扩增的方法对本院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痰液278例标本进行检测,从中检出1例WU多瘤病毒。
  11月22日,相关人员又对该病毒进行克隆和全基因测序。这个月初,病毒基因序列被美国基因数据库收录,并命名为CLFF(中国林峰第一株)。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院的研究小组还建立了一种特异、快速、准确的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检测技术,整个实验检测过程可在1小时内完成。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约有10―39%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未知,下呼吸道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WU多瘤病毒的发现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发明,能快速诊断小儿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可以对症下药,避免乱用药和无效用药。
  我国著名病毒学专家谭文杰、王岳,对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样的县市级医院能够在国内率先发现小儿呼吸道感染新病毒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称这是对国内病毒研究的一个新贡献,也是医院自主创新的一大成果。
  (作者: 吴鹏飞)
】【】【】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的新闻
不支持Flash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呼吸道病毒诊断和管理.doc 1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与管理——D3呼吸道病毒检测系统的应用呼吸道病毒感染简述长期以来,呼吸道疾病一直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为低下的婴幼儿以及老年人。病原体感染很容易使婴幼儿引发中耳炎、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如果未能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不及时、恰当地治疗,会进一步引发其他慢性疾病,严重的引发慢性肺炎,使病情加重。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细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比病毒少。一旦感染,症状多较严重,定位比较明显,如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与其它病原体感染的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可能在2-3天后咳嗽的症状会表现比较突出30岁的年轻人中,肺炎支原体是最重要的下呼吸道病原体。呼吸道病毒一词并非是病毒分类学上的名称,而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首先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以及全身感染,造成呼吸道及其他器官损害的病毒的总称。临床上的急性呼吸感染中有90~95%是由这群毒引起的不同病毒的致病率[2]:值得注意的是:RSV,细菌,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是最大可能导致医生接触传染的病原体。而且,上呼吸道感染基本上都是病毒感染,细菌性感染非常少。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发生高峰期在北半球一般是从11月到4月腺病毒出现在深冬到夏初RSV通常是在冬天到早春,持续5个月流行。副流感病毒爆发会持续一年。呼吸道病毒症状与体征表现的详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以鼻咽部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A组、B组病毒和埃可11型等病毒所致。副流感I型病毒感染在儿童中可引起痉挛性咳嗽,有大量分泌物,以致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塞、哮喘和呼吸困难。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幼儿中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紫绀和呼吸困难,患儿鼻翼扇动,吸气时肋间凹陷、呼气延长,病儿极度不安,呈缺氧和呼吸衰竭状,需及时进行抢救,病死率在1%~5%间。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体检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急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3、疱疹性咽峡炎常由A组1~6、8、10和22型病毒所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4、咽结膜热3和7型引起,其它尚可有埃可、柯萨奇等病毒,多见于夏季,临床上可有发热、头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8型为主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夏季多见,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常为感染场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頜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I~Ⅲ型、腺病毒、流感病毒及68型肠道病毒引起。病儿先有上感症状,发热可达38~40℃,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病情加重。体检时背部可闻细湿罗音。7、肺炎 可由多种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以及某些肠道病毒等引起。近年来由于广泛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