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湾大选专题届宏程远大语文专题一

浙江省温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书》记皋陶①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当是之时,人之有罪与功也,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核其虚实以审其情,然后告之于朝而加其罚、出其赏焉,则其于得失岂有不尽也哉?然及其罪丽②于罚、功丽于赏之可以疑也,以其君臣之材非不足于天下之智,以其谋虑非不通于天下之理,以其观听非不周于天下之故,以其有司非不尽于天下之明也。然有其智而不敢以为果有其通,与周与明而不敢以为察也。必曰罪疑矣而过刑,则无罪者不必免也;功疑矣而失赏,则有功者不必酬也。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
夫先之以成教以率之矣,及其有罪也,而加恕如此焉;先之以成法以导之矣,及其不功也,而加隆如此焉。可谓尽其心以爱人,尽其道以待物矣,非忠厚之至则能然乎?皋陶以是称舜,舜以是治其天下。故刑不必察察③当其罪;赏不必予予当其功,而天下化其忠,服其厚焉。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言圣人之德至于民者,不在乎其他也。
及周之治,亦为三宥三赦④之法,不敢果其疑,而至其政之成也,则忠厚之教行于牛羊而及于草木。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 (选自《曾巩集》)
【注】①皋陶(gāo y&o):舜帝时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②丽:施加。③察察:明辨,清楚。④三宥三赦:《周礼》中规定,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刑薄则不必当罪&&&&&&&&&&&&&& 当:相当,与&&相称
B.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 本末:主次,轻重
C.则有功者不必酬也&&&&&&&&&&&&&& 酬:酬报,赏赐
D.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不经:不合常法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率天下之善&&&&&&&&&&&&&&&&& ②及其所之既倦
B.①则有功者易以众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及其不功也,而加恕如此焉&&&&&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尽其道以待物矣&&&&&&&&&&&&&&& ②木欣欣以向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圣人之治,教化先行,主张立教以化善,立法以成务,让百姓知所遵行;同时也强调君主与士人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B.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有罪则加恕之,有功则加隆之,尽量秉持忠厚之道,这是明君贤臣治理天下要遵行的准则。
C.&刑赏忠厚之至&超越了赏罚公平的的原则,是圣人之德施及百姓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儒家&爱人&和&民本&的思想。
D.本文论点清晰,论据简约,论证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构上照应绵密;语言冷静客观,有醇厚、质朴和稳重之美。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3分)
②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4分)
------分隔线----------------------------
古诗文图片鉴赏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考试题(有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考试题(有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考试题(有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
语文试题2015年09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 王向荣 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囿”、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这些园林也多为实用性的园圃,如果树园、蔬菜园和葡萄园等,形式也是几何式的。 随着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经由地中海传到欧洲大陆,西方园林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到了l8世纪,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后来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又影响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 18世纪开始,东西方园林有了非常广泛的交流。l8世纪英国风景园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园林的影响。那时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都有中国园林的景致,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在欧洲的园林中建造中国园林的片段曾是一种时尚。而在中国也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圆明园中有西洋楼、颐和园中有石舫,广东的许多园林更是东西合璧的产物。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每个国家的思想和技术都进一步融合,东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但是,中国园林的发展必须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和文化,传承优秀的园林传统,保持自己独特的鲜明个性和特征。&&&&&&&&&&&&&&&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园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中国园林一方面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起源于人们对秀美山川的景色的理解。 B.中国传统园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进入盛期,在宋朝进入成熟期,到明清进入没落期。 C.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以象征的手法来模写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D.自中国园林形成以来,尽管朝代几经更迭,但是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起源时期的西方园林,多为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果树园、蔬菜园等实用性的园圃。 B.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 走向成熟。 C.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都是为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D.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十分稳定,一直没有发生变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18世纪,欧洲园林中,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等中国园林的片段随处可见。 B.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C.圆明园中的西洋楼、颐和园中的石舫说明中国园林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D.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小中见大”,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程桓,字宗安,会稽人。父B,州知州。桓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桓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D、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桓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桓诏狱。已,刑部坐桓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桓入谏垣①未半岁也。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桓得罪,自是无敢言者。桓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程练劾嵩,嵩疑与桓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桓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桓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桓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桓前,桓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桓还其家。  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桓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 擅政:擅长政事B. 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桓得罪&&&& 得罪:获罪C. 惟日读《周易》为疏解&&&&&& 疏解:疏通调解D. 衰病侵寻&&&&&&&&&&&&&&&&&& 侵寻:渐进,渐次发展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B. 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C. 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D. 桓还父/已前卒/桓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程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程练是程桓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程练的手脚铐起来。B. 程桓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程桓。C. 程桓要求表彰周尚文、董D、江瀚等这些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D. 程桓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至京师,桓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酒 泉 子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8、这首词的首句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2)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3)《行路难》(李白)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赵九章高 睿日,在古城河南开封一户原籍浙江湖州的中医世家,一个男婴呱呱诞生了,他就是赵九章。幼年的赵九辛,在私塾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发奋读书,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国家的栋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对赵九章的思想影响很大,少年赵九章不仅因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且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以“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为己任。1925年,他考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在这里,赵九章与一些进步同学走到一起,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爱国的民主学生运动中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不幸被捕入狱。所幸赵九章的姨夫戴季陶在国民党政府中位高权重,由他出面疏通关系,终于将已经奄奄一息的赵九章从狱中保释了出来。&赵九章虽然出狱了,但大革命失败后,进步势力遭到严重挫折,革命形势十分严峻。有戴季陶这么一个有权有势的亲戚做靠山,而且本身还曾做过戴季陶的机要秘书,以这样的资历,赵九章若要走上仕途,前程自然不可限量。但他却看不惯国民党官场的腐败,不愿同流合污,时常与戴季陶发生矛盾。1930年,他毅然北上,考进了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7月,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动力气象学、高空气象学和海洋学等课程。1937年,他在《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这篇论文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把数学、物理引进气象学领域的想法。同年,他在整理大西洋高空探测资料的基础上,用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定量地讨论了从热带高压到赤道途中信风主流中得到的水汽和热量的多少问题,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这是他按自己的思路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来的首次尝试。该文发表后,立刻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他也因此受到国际专家的瞩目。1938年,赵九章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大半个中国都成了抗战区,当时,凭赵九章的社会关系和自身条件,他若要继续留在国外,完全不在话下。可赵九章念念不忘的是用自己的学业报效祖国,因此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1945年,赵九章针对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著名气象学家C.G.Rossby等首先创立的大气长波理论的不足,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1946年,赵九章正式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职务。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当局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但赵九章决不屈服,他顶住国民党当局的胁迫,团结全所同仁,坚持不撤离大陆。身为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洞察到世界大国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并敏锐地意识到,新兴的空间物理研究将在国际上兴起,新中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1957年春,赵九章向国家提出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能性和提交技术实现途径的分析报告,成为我国提出研制人造卫星的第一人。针对当时国际上对中国技术封锁的现实,他在报告中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因此,在开展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事业中,赵九章始终都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科技和工业基础上。1959年,当国际磁层物理和太阳风研究刚起步,他就在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创立了以空间物理研究为目的的磁暴组。他抓住当时空间物理的主题――辐射带、太阳风、日地关系等,带领他的研究集体,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取得一批接近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撰写了中国第一本《高空物理学》专著,揭开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第一页。60年代初期,在赵九章的领导下,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发射了气象火箭,研制出箭头仪器舱内的各种仪器及无线电遥测系统、电源及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等,还研制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这些踏实的工作,为以后成功发射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赵九章20世纪初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上过私塾,五四运动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B.赵九章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曾被捕入狱,后被保释出来。C.赵九章考取了清华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研习气象学等课程,他的论文《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D.赵九章在开展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事业中,始终都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科技和工业基础上,在该事业中做出重要贡献。 E.赵九章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与智慧,因为成就卓著,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2) 为什么称赵九章为“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赵九章在气象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作为一位取得了丰硕成果的科学家,赵九章充满了人格魅力。请结合文章,就赵九章的人格魅力,谈谈你的看法。(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在新年茶话会上,政协委员们______,对国家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新成就赞不绝口。②城市建设如何有效地保护文化遗址,与会的专家们______,提出了诸多建议。③如果我们不能______ 、换位思考,那么彼此之间的隔阂会更深。A.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B.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 各抒己见C.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B.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C.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D.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 ,&&&&&&&& ,&&&&&&&& 。&&&&&&&& 。&&&&&&&& ,&&&&&&&&& 。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深刻的底蕴。①由于它来之不易,绝不会轻易丧失 ②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 ③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 ④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 ⑤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 ⑥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⑥④②③⑤& C.③④⑥①②⑤& D.③⑥④②⑤①15、阅读材料,在空白处填写适当的语句使得上下文内容一致、连贯通顺。每空填写字数不多于20字。(6分)日前,“一带一路”倡议的牵头设计单位之一国家发改委在网站刊文称,以“五个一”为标志,①&&&&&&&&&&& 。成果的取得,说明“一带一路”是时代的要求,是适应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需求应运而生的。正如2015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②&&&&&&&&&&&& 。“一带一路”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其更好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仍需要更多的战略耐力。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中国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③&&&&&&&&&&&& ,以及美国及其军事同盟的战略调整的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趋向复杂化。16、依据下列材料写一则通知,文字可以作删减调整,必须符合通知的格式和语体。发通知的时间为日。(6分) ①学校拟举办2015年课本剧竞演活动,请各年级积极组织本年级的师生观看。②本次课本剧竞演的主题是“激活名著点亮心灵”。③本次活动的地点定在学校礼堂。④本次活动由语文组和团委联合举办。⑤本次课本剧表演将和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同时举行。⑥本次竞演活动将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⑦本次活动的时间定在日(周三)晚6点。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分)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谈甚欢。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生活困窘的人吃相不雅可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儿子不以为然:“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父亲说:“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如果有大的利益诱惑,他又会怎样?”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曲沃中学高二语文阶段性考试答案2015年09月一、现代文阅读1、B【解析】“到明清进入没落期”错,原文得不出这一点。2、D【解析】“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错,原文说“到了l8世纪,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 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3、C【解析】 A项,“欧洲的园林中……随处可见”说法错误,原文是“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曾是一种时尚”。B项,“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相互影响”错,原文中说“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D项,说的是中国园林创造过程中的特点,而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是西方园林的追求。 二、(一)文言文阅读4、A【解析】 “擅政”,独揽国政。5、A【解析】通读上下文理解大意,再抓“父”“桓”“世宗”“穆宗”等代词断句。6、C【解析】混为一谈,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D、江瀚。7、(1)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予夺”“捐弃”“何以”,各1分,大意2分。) (2)等到达京师,程桓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比”“系狱”“不他适”,各1分,大意2分)二、(二)古代诗歌阅读8、①点明情感,以“长忆”表明作者对西湖念念不忘,同时衬托出西湖风景的美好;(3分)②提示下文,一个“忆”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入对当年生活的回忆。(2分)【解析】先通读诗歌,理解大意;再结合诗句抓关键词的含义,为何“长忆”,因为西湖风景的美好;再从诗句的位置,首句有提示下文的作用。9、①“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通过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渺远的笛声,忽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从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词人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3分)②“闲整”“思入”两个动词把词人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动作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衬托了词人忆西湖忆得不能再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心情。(3分)10、(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B“彻底改变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准确,参见原文“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C“他的论文《现代气象学之研究与气象预报》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错,引起了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论文是《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D“因为成就卓著,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原文无据)(2)①洞察到争夺外层空间的新动向,意识到空间物理研究的兴起,提出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可行性和提交技术实现报告;②针对国情,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的重要建议;③带领他的研究集体,揭开了我国空间物理研究的第一页;④研制出了与人造卫星相关的多种技术工具。(每个要点2分,答出三个要点即可。意思对即可,答案要紧扣“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来回答)(3)①首次尝试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引进到气象科学中;②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每点3分)(4)①志向远大,追求进步。赵九章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青年时代投身爱国民主运动。②淡泊名利。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本来可以依靠关系和资历走上仕途,前途无量,但他不愿与腐败的国民党官场同流合污。③不惧危险,报效祖国。赵九章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本可以留在国外,但他为了报效祖国,毅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④不惧权贵,不屈服压力。新中国临近成立前夕,国民党威逼利诱,要赵九章将气象研究所迁到台湾,他坚决不屈服,顶住了压力。(每个要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A【解析】“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推心置腹”三个成语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但前者重在痛痛快快地说出;中者重在发表己见;后者重在待人真诚。13、D【解析】A句式杂糅,应去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B “突然猝死”,成分赘余;C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学习成果”后加“的评价系统”。14、D【解析】。首先排除法,③和①相比较,③更符合文意,假如④衔接③,文段显得很突兀,“它”不知指代的是什么。如果是⑥,那么正好暗合了文段的首句。到此已经得出答案C,而且后文“它”指代上文的“苦难”, ②句中“借此机会”紧密地衔接④句的“一种机会”,①句中的“它”指代⑤句的财富,和后文也自然地吻合。15、①“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②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③另一方面,受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变化。【解析】填写把握突破口。如填写①时注意上下文“成果的取得”“一带一路”;②照应“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造福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③注意上文“一方面”。(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16、参考示例:通知(1分)兹定于日(周三)晚6点,(1分)在学校礼堂举办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激活名著点亮心灵”2015年课本剧竞演活动,(1分)届时将在全校范围内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请各年级组织好本年级师生观看。(1分)语文组、团委(1分)日(1分)五、写作(60分) 1、分析:材料的核心事件是一次宴请中,父亲认定儿子的朋友是一个极为自利的人,并告诫儿子不能与之深交。其推理的逻辑是:小细节见其自利本性,其在大的利益诱惑中,必然私利至上。而儿子有自己的看法。2、审题立意(1)核心事件揭示的是“识人”之智,并揭示了如何“识人”之法。立论:要有识人之智;从小细节中见真人品。(2)“朋友”品性之劣,从小细节中显露无遗,遇到大利,更会不堪。立论:小处修身,以成大德;治病救人,应防微杜渐;祛除大病,也要从小处入手。(3)从儿子的角度,小细节(生活习惯)未必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立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从大处,用人用专长。不因细节而否定全人。【参考译文】程桓,字宗安,会稽人。父亲程B,做州知州。程桓考上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被授于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程桓请求朝廷给予“恤典”(即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追封、赠谥等典例),严嵩却阻挠不给予。程桓向皇帝上书说:“周尚文作为大将,以忠义自许。曹家庄那一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的董D、江瀚,努力抗击敌人,甚至为国而死。虽然已经立庙祀,但应该赐祭,来表彰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疏章奏入,严嵩怀恨,故意激怒皇帝,将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程桓没有其他居心,只是不受拘束应当治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程桓下了诏狱。之后,刑部判处程桓奏事没有事实根据,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程桓,但结果他仍然被关在诏狱里。这时程桓做谏官不到半年。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程桓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程桓被拘囚了很久,衣食多次断绝,只有天天读《周易》自为疏导缓解。后来他的同乡程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程练是程桓的同族,为同族进行报复,下令狱卒官将程练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得以免去。等到严嵩被解除职位时,程桓在狱中已经被关了十六年,他的妻子张氏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夫家有年老的父亲,年纪八十九岁,衰弱抱病不断相侵,已朝不保夕。过去我因为程桓没有儿子,给他纳妾潘氏。等到达京师,程桓已经被拘囚下狱,程桓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于是,我与她一起寄居在旅舍,靠织布来供沈束的衣食。这种日子过了很长时间,非常凄苦。想回家侍奉公公,那么丈夫的稀粥就无法供给。想留下来供养丈夫,但是公公又将不久于人世。翻来覆去地考虑,觉得进退无策。我愿代替丈夫被拘囚入狱,让丈夫能够为父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回来被拘囚,这实在是陛下莫大的恩德。”法司也为程桓请求,皇帝还是不许。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但天天让狱卒上奏他们的语言吃食休息等情况,这叫做监帖。有时无所得,即使是戏言也要向皇上报告。一天,一只喜鹊在程桓的面前鼓噪,程桓谩骂地说:“难道有喜事降临到我这个罪人身上吗?”狱卒将这向皇帝奏报,皇帝心有所动。正巧户部司务何以尚正上疏营救(也被关在诏狱里的)主事海瑞,皇帝大怒,用杖责打,并将何以尚禁锢在诏狱中,而把程桓释放回家。程桓回到家,父亲已经去世了。程桓枕土块饮水,假装癫狂自我颓废。刚刚两个月,世宗死,穆宗继位。起用程桓为原官职,程桓不到任。服孝期满,被召为都给事中。不久又提升为南京右通政。又以病辞官。穿粗布衣服吃粗食,终老在家。程桓被囚入狱共十八年,等到他出狱,最终也没有子嗣。&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大集团2016校园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