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水痘的传染源源

  近期寨卡病毒传染病在世界呈蔓延趋势,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3例输入性病例。感染寨卡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约80%的人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持续2-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见。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近期媒体报道的新生儿小头畸形。
  该病的可能传染源为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灵长类动物。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以及广东、云南省的部分地区)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该病是经蚊子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目前该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可能为3~12天。寨卡病毒病患者的传染期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备传染性。寨卡病毒病目前主要流行于美洲、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人类对寨卡病毒缺乏免疫力,没有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
  寨卡病毒病的主要防控措施是防蚊、灭蚊。夏秋季是蚊子的活跃期,即使没有寨卡病毒,平时我们也要防蚊、灭蚊、驱蚊,预防因蚊虫叮咬导致的其他疾病。伊蚊在水缸、水盆、轮胎、花盆、花瓶等积水容器中繁殖。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可以预防寨卡病毒病流行;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要穿长袖衣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使用驱蚊剂或使用蚊帐、防蚊网等防止蚊虫叮咬。
  另外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确需赴这些国家或地区时,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若怀疑可能感染寨卡病毒时,应及时就医,主动报告旅行史,并接受医学随访。
  邢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
今年4月2日是第九个“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
多校划片后学区房到底买不买?家长陷入纠结中。[]
& & & 正文
寨卡病毒(Zika)到底是什么?
【字号:&&】【】
  寨卡病毒(Zika)感染由于大部分没有症状,如果说诊疗只能针对那些感染后发病的,可是感染后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却可能成为传染源,只要有合适的蚊虫,也会将“输入性”变成本土传播。所以说,如果寨卡病毒真的可以引起小头畸形的话,那还真的是一个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至少在目前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禽流感等相对平稳的时候。
  寨卡病毒历史
  为何这样说呢?那得先说说寨卡病毒的历史了。
  寨卡病毒于1947年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分离。1964年尼日利亚首次发现人感染寨卡感染病例。2007年密克罗尼西亚出现暴发,3岁以上居民约70%被感染。2013年-2014年,法属波利尼西亚暴发流行,约报告3.2万例病例。2014年2月在南美洲智利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寨卡病毒首次进入南美洲。
  其实,在此之前,寨卡病毒感染并未太引起人们的关注。大概是因为感染后即便有症状也很轻微,发个烧,几天就好了,连需要住院的都很少,何况大多数没有症状。
  可是,2015年5月,巴西发现确诊病例以来,目前估计50万至150万人感染,截至2016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至少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其中在南美洲有23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日,我国台湾出现1例输入性病例。
  缘何对寨卡病毒紧张?
  世界卫生组织(WHO)前几天预测,估计美洲得有超过400万感染病例。如果没有小头畸形,寨卡病毒的地位就远不如登革热,顶多也就和基孔肯雅热差不多。可是,巴西现已发现至少4000余例先天性小头畸形病例和妊娠期感染有关,除此之外,它甚至还可能引起胎死宫内。有人说,巴西在12月份修改了小头畸形的诊断标准(之前小于33cm,现今为小于32cm便可诊断),使得小头畸形病例比之前多了20倍,不能因此说就和寨卡病毒流行有关联。但是,寨卡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是有证据的,至于是否有因果关系,还得研究。
  正是因为小头畸形,使得寨卡病毒迅速填补了目前没有其他新发传染病夺人眼球的空白。
  按理,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主要是埃及伊蚊,而埃及伊蚊生活在热带,距离我们甚远,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是除了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大家常见的花斑蚊子,也可携带寨卡病毒。白纹伊蚊在中国的分布可就广了。之前说登革热时提到过,登革热是随着伊蚊的扩张而蔓延的。由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的传播媒介都是伊蚊,既然,伊蚊广泛分布,只要有输入病例,哪怕是无症状感染者,只要携带病毒,如果不加重视,不能及时诊断和隔离,一个病例便可成燎原之势。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2015年5月的韩国MERS,就连本次巴西寨卡病毒感染蔓延据说是2014年巴西举办世界杯时传入所致。
  对寨卡病毒感染者的隔离和登革热一样,需要病人住在蚊帐里,病房需要有纱窗、纱门外,还得在医院周边地区定时灭蚊。
  重视它,未雨绸缪,很有必要。上周,接到电话,让写一个诊疗方案,于是和同事们编了一个初稿,下面将要点分享如下。
  病原学
  寨卡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巴西流行的为亚洲型。该病毒可被高锰酸钾、乙醚和60℃以上温度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寨卡病毒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灵长类动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也可携带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虽然可检测到寨卡病毒,但尚无感染病例报告。也有报道,寨卡病毒可通过输血和性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12天(也就是叮咬后2-12天发病)。
  大多为隐性感染,约20%-25%出现临床症状。该病起病急,多为低至中等度发热,伴有斑丘疹,关节痛(手和足小关节为主),非化脓性结膜炎。其他症状有肌痛、头痛、眼眶痛、乏力等。少见症状有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多在2-7天内缓解,很少引起死亡。
  妊娠期感染可能会引起先天性小头畸形和胎死宫内。
  也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清楚。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 RT-PCR检测核酸,发病后7天内阳性率高。
  (2)病毒分离培养。
  (3)抗体检测:在发病1周左右,能够在血清中检测到IgM抗体。但IgM抗体与其它黄病毒如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等有交叉反应。蚀斑减少中和试验90%临界值(PRNT90):检测寨卡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不会和其它黄病毒出现交叉反应。
  确定诊断标准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相应临床表现者,如果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病毒,或中和抗体恢复期(发病后2-3周)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便可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还需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腺病毒感染、疟疾、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A组链球菌感染等相鉴别。
  目前无有效的抗寨卡病毒药物,对症治疗,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在排除登革热之前按照登革热进行治疗,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在发病第一周内,实施有效的隔离、防蚊措施。
  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参考文献略)
  作者: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蒋荣猛
  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北京也云感染论坛
&&责任编辑:浦琼月&&
除了疼还有别的吗女人初夜感受大揭秘] 女性对初次性交的感觉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这一点同双方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迷茫的城市中,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就像还在偷情的女人一样,难道偷情真的会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吗-?你所期盼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是性爱中的那一抹风骚还是脱光之后和别的男人炫耀你的性经历-。你所期盼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是性爱中的那一抹风骚还是脱光之后和别的男人炫耀你的性经历-。1、偷情是身体嗅觉的短暂迷路注意!偷情不是偷性,更不是偷一些能够以物质转换的东西。
你有没有发现,哪些发生外遇的男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同点,这只说明了一点:物以类聚。有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以下男性比较容易或者说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婚外情(但并不是说,这些人肯定会有外遇)。有钱、有权的男人。1.有钱、有权的男人。他们的金钱和地位特别会受到年轻貌美女性的青睐。他们的金钱和地位特别会受到年轻貌美女性的青睐。
(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朱梅)中风恐怕是现今最常见的词之一,每人身边都有中风的事例,且越来越多是年轻人,但我曾在中风治疗科室的门口发现中风患者中年轻的女性要少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在每天上班必经的电梯旁,会有很多各样年纪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在治疗室门口排队。每次看到他们,我都会仔细观察,发现年轻的患者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女性的身影。确实,在中风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的今天,年轻的女性中风患者依然少见。这是为什么?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寨卡病毒是传染源还是病原体_百度知道
寨卡病毒是传染源还是病原体
寨卡病毒是传染源还是病原体
1%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灭活: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病原体。  1.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1)传染源。  (二)流行病学,白纹伊蚊,有包膜、黄热病毒及西尼罗病毒等存在较强的血清学交叉反应、不耐热: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一)病原学。病毒可在蚊源细胞(C6&#47、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细胞中培养繁殖并产生病变,长度约为10、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2)传播媒介,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8Kb,分为亚洲型和非洲型两个基因型,目前在南美地区流行的病毒为亚洲型,呈球形、非洲伊蚊;36)。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直径约为40-70nm。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脂溶剂。寨卡病毒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传染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社区医生学习防“寨卡”日期:&&&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棘洪滩7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加培训,居民需做好防蚊工作&&&&本报讯(记者 赵伟华 通讯员 祁树国
江海英) 近日,棘洪滩卫生计生管理所联合棘洪滩卫生院对街道70余名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内容是寨卡病毒的防控知识,接受培训的有棘洪滩卫生计生管理所工作人员、卫生院临床科室医师、集体卫生室乡医、个体卫生室乡医。预防寨卡病毒应做到加强监测早发现早报告,做好口岸卫生检疫;远离寨卡病毒,居民应该做好防蚊灭蚊工作。&&&&记者从培训会中了解到,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感染者约20% 发病,临床症状温和,一般持续2~7天,自限性疾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少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等;目前尚无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传染源包括患者、隐形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传播途径为蚊媒叮咬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科工作者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胎儿研究发现,寨卡病毒危害可能不止于新生儿小头症,还有积水性无脑和死胎;做好寨卡病毒预防应该加强监测,早发现输入病例、早报告、做好口岸卫生检疫,发现可能的输入病例、发布旅行健康提示、关注国际疫情动态。&&&&据了解,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参照《寨卡病毒病治疗方案》和《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进行详细讲解,让全街道医务人员了解寨卡病毒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疫情报告等,提高医务人员对寨卡病毒病的认识与防控能力;同时要求卫生院各科室、各卫生室要进一步规范发热病人就诊流程,严格按发热门诊要求进行就诊,做好发热门诊登记,发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的患者,应注意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流行地区旅行史),考虑寨卡病毒的可能,及时详细登记,并按程序上报。&&&&会后,卫生计生管理所和卫生院将及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并通过发放折页、更换电子屏等措施加大对寨卡病毒病防控宣传,加强寨卡病毒病防控知识的舆论引导,提高辖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卫计所工作人员提醒,炎热天气降至,为远离寨卡病毒,居民也应该采取适当措施: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子叮咬;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及时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最大限度减少蚊虫繁殖传代;在蚊虫活跃季节,穿长袖衣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如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地区旅行,做好防蚊措施。
&本版主要新闻
半岛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半岛网()是由半岛都市报所创建的大型综合性网站,所提的供新闻具有权威、真实、快捷特点,本网站所刊登的半岛都市报各类新闻p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半岛都市报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2、所有与半岛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半岛网对非本网站所属服务器上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极少量内容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以及根据中国有关规定合法转载、摘编获得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法律妥善处理。半岛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4、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新闻哥官方微信
微信号:xinwengenet
换个姿势看新闻,换个态度玩吐槽! —— 新闻阁
>>>知乎日报:寨卡 (Zika) 病毒是怎么回事?
知乎日报:寨卡 (Zika) 病毒是怎么回事?
来源:互联网
编辑:新闻阁
时间: 10:47:47
导读 : 最近的新闻层出不穷,而 专栏文章 的传播面有限,所以还是来回答一下好了,估计会火。【1】先来看两条新闻寨卡病毒世界多洲持续扩散 波及三十余国和地区世卫组织称寨卡并非危险病毒看起来好像很矛盾的标题,但是这就是事实。一、寨卡病毒确实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扩散传播,但是,二、...
  最近的新闻层出不穷,而 专栏文章 的传播面有限,所以还是来回答一下好了,估计会火。
文章链接:http://www.xinwenge.net/know/zhihu/1a110b3d.html
  【1】先来看两条新闻&&
  寨卡病毒世界多洲持续扩散 波及三十余国和地区
  世卫组织称寨卡并非危险病毒
  看起来好像很矛盾的标题,但是这就是事实。
  一、寨卡病毒确实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扩散传播,但是,二、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蚊虫叮咬,所以根据对付传染病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原则,只要切断其中一个要素就可以切断病毒的继续传播。那么从经济层面、操作难度和效果来考虑的话,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灭蚊!
  那具体的例子,我想也不用我过多介绍,前年 (2014) 广东登革病毒大爆发之后开展的各项灭蚊措施,明显减少了次年(2015)的发病人数,不过相比之下,我们的仙岛台湾就有点悲剧了&&
  我根据卫计委的统计数据做了一张比较直观的图,可以看到乙型脑炎的发病人数一直比较稳定(每年大概
例,近两年有所下降)。我国是乙脑的传统疫区(更多乙脑的信息可移步:乙型脑炎),在 SA-14-14-2 减毒活疫苗大面积推广使用之后,发病人数已经从之前的每年几十万降到了现在的低水平。再来看登革热,2011 年全年 120 例,和以往基本持平。2012 年开始抬头,达到了 575 例,所以就不奇怪 2013 年的发病数直接升至 4663 例。这两年登革热病例的急速上升其实预兆了 2014 年的结果。但是广东采取大规模灭蚊还是到当年的国庆节之后了,所以当年的病例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将近 5 万例(详细的回顾可戳:登革热疫情回顾)。
  (数据取自:疫情信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下面就是当时灭蚊的新闻图片,灭蚊的效果是很显着的,当年 11 月份的病例数直接只有 10 月份的十分之一!而正常情况下 11 月比十月的病例数一般只多不少。
  【2】具体到寨卡病毒本身,那啥,我又要说一些废话了。
  这是一种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说到专业术语,大家很容易犯晕,所以在此插一下:黄病毒(科、属)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黄热病病毒。
  黄热病毒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有多个「第一」:黄热病毒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人类病毒(发现的第一个病毒是烟草花叶病毒)。也是第一个被证实由蚊子进行传播的病毒。说到黄热病就不能不提美国和西班牙在古巴的战争。1898 年,战争开始后不久,黄热病就再一次在古巴流行,美军叫苦不迭。于是,美国政府在1900年专门成立了一个关于黄热病的委员会,一位名叫 沃尔特 - 里德(Walter Reed)的军医成为该委员会的主席。1902 年 2 月 22 日, 在古巴的美军黄热病研究委员会的沃尔特 - 里德上校和詹姆斯&卡罗尔医生发表了一篇科学报告,报告说黄热病这种可怕的热带流行病是一种蚊子传播的(1902 年 2 月 22 日科学家研究发现黄热病是由蚊子传播的)。这篇文献在 pubmed 上还能搜索到,免费。
  Public Health Pap Rep. -2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The Prevention of Yellow Fever.
  Reed W, Carroll J.
  (沃尔特 - 里德军医,图片来自网络)
  通过这个委员会的指导,哈瓦那市长 William Gorgas 制定了彻底消灭蚊子的方案并迅速展开灭蚊行动,当年就显着降低了黄热病的发病率。里德军医的下一篇报告有详尽的数据报告。
  J Hyg (Lond). 1902 Apr 1;2(2):101-19.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Recent Researches concerning the Etiology, Propagation, and Prevention of Yellow Fever, by the United States Army Commission.
  Reed W.
  关于这件英雄的壮举,Dean Cornwell 所作的油画&&「战胜黄热病的勇士们」描绘了英雄队伍所有的「勇士」。具体的细节就不叙述了,跑题太多了。
  (Conquerors of Yellow Fever / 战胜黄热病的勇士们,1939 年 Dean Cornwell 所作。)
  Dr. Jesse W. Lazear innoculated Dr. James Carroll with an infected mosquito at a U.S. Army Hospital, Havana Cuba in 1900. 图片版权属于 Wyeth 图书馆,转载时请删去此图)
  【3】整个【2】基本没有说到寨卡病毒本身,⊙﹏⊙b 汗。
  哦,简单说了一句:寨卡病毒和黄热病毒是一个科一个属的。这个属里面对人类危害比较大的病毒还有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和登革病毒等等。
  目前,这几个病毒当中只有黄热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有疫苗,而且都是非常好的疫苗。前文已经提到了,SA-14-14-2 减毒活疫苗在我国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了我国乙脑的发病人数,而且是我国第一个被列入 WHO 名录的疫苗。哦,对我个人来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疫苗的原始毒株 SA-14 是我们科的创科祖师爷当年在蚊子体里分离出来的。
  而黄热病毒的疫苗就更是大名鼎鼎了, 那就是上个世纪 30 年代就已经成功的 17D 疫苗。这个疫苗这么多年的使用,20 亿份,只有十几人是因为疫苗而引起脑炎,这个比例,太伟大了,难怪可以获得诺奖。
  1930 年,南非,南非,没错,南非病毒学家马克斯 & 泰雷尔(Max Theiler)发现小白鼠可被黄热病毒感染。相比猴子,白鼠的价格低、数目多又好操作,所以黄热病的研究变得容易多了。泰雷尔发现黄热病毒经过多次感染动物,能够在保持免疫原性的同时降低毒性。这个发现使得获取黄热病疫苗成为可能。1937 年,致命的毒株经过泰雷尔和其同事的手,终于演变成为安全无害的黄热病疫苗,泰雷尔将其命名为 17-D 疫苗。并于 1951 年凭借其对黄热病的研究和贡献,泰雷尔摘得诺贝尔医学奖。2007 年的 JEM 有一篇评价就说这是唯一一个病毒疫苗拿到的诺奖。人家南非 50 年代就拿到诺奖了哦!
  (Max Theiler,图片摘自诺贝尔奖委员会)
  J Exp Med. 2007 Nov 26;204(12):2779-84.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Yellow fever and Max Theiler: the only Nobel Prize for a virus vaccine.
  Norrby E1.
  【拓展阅读:科学松鼠会】
  上面提到的两种疫苗都是减毒活疫苗,都是在科学水平较为低下的时候通过将野毒株不停传代得到的,当然现在我们都不这么干了。关于疫苗的种类,我在之前介绍埃博拉病毒疫苗的一篇文章里有简单提到过,就不再赘述了(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但是我要说的是,现在要研发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的话,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速度是可以很快的。而且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有交叉反应,说明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的包膜蛋白上有类似的抗原位点,而且说不定寨卡病毒和西尼罗病毒、乙型脑炎病毒都有交叉反应。
  【4】寨卡病毒是怎么回事?Finally!
  1947,寨卡病毒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分离出来,5 年后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也分离到了相同的病毒。1969 年在马来西亚的伊蚊体内分离到了寨卡病毒,说明病毒 60 年代已经传播到东南亚了。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509-20.
  Zika virus. I. Isolations and serological specificity.
  DICK GW, KITCHEN SF, HADDOW AJ.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521-34.
  Zika virus. II. Pathogenicit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DICK GW.
  Am J Trop Med Hyg. ):411-5.
  Isolation of Zika virus from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in Malaysia.
  Marchette NJ, Garcia R, Rudnick A.
  2007 年在一个西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我也是因为这个病毒才第一次听说...)上第一次发现寨卡病毒。缘由是这样的,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Yap Island)上的医生报告了一例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的病人,采血检测发现登革病毒 IgM 阳性,可是这个症状又和登革不太一样。后续检测才发现病人血里有寨卡病毒的 RNA,这是一个很大的发现,因为在此之前,全世界有报道的寨卡病毒感染者仅仅只有 14 例。当然,也是最近一年这场大戏的开端。
  N Engl J Med. 2009 Jun 11;360(24):2536-43. doi: 10.1056/NEJMoa0805715.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Zika virus outbreak on Yap Island,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Duffy MR1, Chen TH, Hancock WT, Powers AM, Kool JL, Lanciotti RS, Pretrick M, Marfel M, Holzbauer S, Dubray C, Guillaumot L, Griggs A, Bel M, Lambert AJ, Laven J,Kosoy O, Panella A, Biggerstaff BJ, Fischer M, Hayes EB.
  再后来就是比较具有戏剧性的事情了,一个感染寨卡病毒的老公通过 XXOO 把病毒传播给了他妻子(我是真的忍不住想笑,haha),关于这个故事的细节可以移步【一场房事引发的科学新发现】获知,我就不瞎掰了。
  Emerg Infect Dis. ):880-2. doi: 10.3201/eid.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Probable non-vector-borne transmission of Zika virus, Colorado, USA.
  Foy BD1, Kobylinski KC, Chilson Foy JL, Blitvich BJ, Travassos da Rosa A, Haddow AD, Lanciotti RS, Tesh RB.
  在 2015 年之前,寨卡病毒病主要在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岛国中发生。
  欧洲第一例 2013 年;
  加拿大 2014 年有一例泰国旅游者带回来的;
  日本最早在
年有两例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病例;
  但是,2015 年之后,美洲多个国家相继报告了感染病例。
  2015 年上半年,巴西北部有多例轻度发热,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症状患者的报告,这几个患者都处在登革病毒的流行区,但是检查结果却是登革病毒阴性,同时也排除了基孔肯亚热(绕口不,了解详情请移步 基孔肯亚热)。最终,采用 RT-PCR 检测到了寨卡病毒的 RNA,并经过测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发现的病毒属于亚洲分支。这也是巴西第一次报道寨卡病毒病例。
  Mem Inst Oswaldo Cruz. ):569-72. doi: 10.. Epub 2015 Jun 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First report of autochthonous transmission of Zika virus in Brazil.
  Zanluca C1, de Melo VC2, Mosimann AL1, Dos Santos GI2, Dos Santos CN1, Luz K3.
  然后就是你们现在各大新闻网站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新闻了。短短一年时间,巴西已经有将近 4000 例的小头婴儿了,这还不包括没生下来的、已经怀孕的 (⊙o⊙),天啦噜&&夭寿啦&&
扫描二维码进入“新闻阁”移动版(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欢迎关注“新闻阁”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搜索:"xinwenge" 关注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最新知乎日报
近期热门事件
男孩遭校长暴打,究竟是怎么回事?三名9岁小男孩在校...
黄宗泽新片扮女郎,竟然这么重口味!实在是太逗比了!...
近日凤姐可谓又大火了一把,形象也是扑朔迷离,不得不...
20万孩童信息被卖,实在是让人震惊。20万孩童信息被卖...
拒看老人影响信用,事情背后有太多无奈。5月1日起,《...
01020304050607080910
昨天,新闻哥推送完微信后就精尽人亡了!所以今儿让他...
大家好,小薇又来和大家见面啦~时隔一日,大家有没有...
洗浴中心大堂,隔壁老王在向经理投诉抱怨:我这个月来...
昨天,女孩酒店遇险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实我是有一个...
【FUN眼看世界】别人的生活:秀恩爱、换对象、夜店、...
北野武的作品,尤以九十年代制作的片子为代表,在整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