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艺术学院研究生每学期有什么艺术活动

四川大学报
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1-0801/4 总编:高中伟&&
抓“五风” 促“四力” 提升文化自觉自信 为建设中国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作者:校长 谢和平 院士&&&&编辑:王允保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校长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报告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2011年工作简要回顾;第二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重点工作;第三部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第四部分,真情关爱师生员工,激发爱校建校热情。&&& 一、2011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1年,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学校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要求,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各项事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局面。下面,我从2011年学校重点推进的六项工作、取得的八项重大进展,向各位代表作简要汇报。&&& 第一,成功召开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2011年,学校成功召开了第七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领导集体和纪委领导班子,为全面加快建设中国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成功举办了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党员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阶段性工作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学校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第二,制定出台《四川大学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及各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制定出台了《四川大学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七项行动计划”和“五项改革创新举措”,明确了以五个“15”和一个“25”为主要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建成中国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学校“十二五”期间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各学院也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第三,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2011年,学校率先在全国高校开展了“大学文化自觉与自信”大讨论,与《光明日报》联合举办了“大学文化自觉与自信”论坛,积极倡导大学应当成为文化自觉与自信的主要引领者。同时,学校积极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着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中华文化》课程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制定了《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年)(草案)》;着力促进艺术与科学汇聚,积极筹建世界首个“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汇聚中心”;深入推进文化资源整合,形成了具有川大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弘扬川大精神,在央视成功举办《毕业歌》川大专场节目。&&& 第四,教育部与四川省签署了新一轮“985工程”部省共建协议,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教育部的直接关怀和四川省的大力支持下,在新一轮“985工程”建设中,四川省根据中央财政专项投入7.2亿元的建设经费,按照1:0.35的配套比例给予我校2.52亿元的经费支持,实现了部省共建经费配套的重大突破,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第五,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川大精英教育体系。学校进一步完善、落实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小班化教学班次已达到全校总开课班次的40%,增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探索型、实践应用型课程43门,建设面向全球招生的全英语授课专业7个,有57个专业顺利开展本科毕业论文高质量、多样化改革试点工作。同时,初步构建了“433”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了优秀本科生“3+2+3”本硕博连读计划,率先在全国推行了个性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六,着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进一步规范师生学术行为。从2011年秋季入学开始,学校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为研究生入学第一课,专门购买了近1.5万册《科研诚信读本》,发放给老师和新入学研究生。同时,对一位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维护了学校的学术尊严和社会声誉。在圆满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共同努力,2011年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以下八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新增国家教学名师2人、总数达到12人,两门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试点建设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新入选“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科专业7个,获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本科教学教改获得国家立项经费4400万元。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总数达到20篇。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际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特等奖15项、一等奖21项。学校入选首批全国高校试点学院改革计划。&&&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新增“长江学者”1人、总数达32人;新增“杰青”(A类)2人、总数达到38人;新增“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总数达到23人,新增“外专千人计划”1人,新增“青年千人计划”8人。新引进了4位高端外籍教师,目前,学校已与8位高端外籍教师签订了引进协议。&&& 三是科研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全年到校科研总经费达到16.5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33亿元,列全国高校第10位;SCI收录论文数达到2355篇,列全国高校第5位,华西医院“表现不俗”论文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第1位;获国家“973”项目1项,总数达到10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2项、列全国高校第9位,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正式挂牌。&&& 四是学科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新增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位,总数达到44个、位列全国高校第4位。获准全国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试点单位。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汇聚中心,新能源、新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航空航天学院等4个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顺利推进,特别是,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汇聚中心已得到财政部1亿元专项经费支持。五是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接待了美国副总统拜登、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泰国公主诗琳通等政要来校访问或演讲。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19所国外高水平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各类校际交流项目共派出学生327人。继续推进中层干部海外培训计划,选派了35名中层干部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进行短期培训。&&& 六是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重大灾害危机应对研究工作持续推进,成功举办了“日本3·11大地震”专题研讨会等系列学术活动。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四个附属医院全年共收治门、急诊病人560多万人次、手术11万多台次,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个,华西医院在全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蝉联排名第二。产学研工作取得新成绩,新签订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7.65亿元,与德阳市、常州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七是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党支部设置和支部书记改选,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全面实施了科级干部竞聘上岗工作,实施了新一轮中层干部培训计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123+X”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与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和工会工作有力推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八是为师生职工办实事取得新进展。2011年,学校共发放各级各类学生奖贷助学金、困难补助金、勤工助学费等2.24亿元;设立了学生食堂价格平抑基金,专门拨款900万元用于补贴学生食堂,有效缓解了价格上涨给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基本生活带来的压力。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教职工和退休老同志待遇,在职教职工年岗位津贴人均增加了1万元;根据教育部和地方有关政策要求,专门拨款约1亿元,按照属地政策“就高不就低”原则提高了退休老同志待遇,并补发了2010年退休职工生活补贴。进一步改善了广大教职工住房条件,建成“文星花园”二期教职工住宅1832套,核发住房补贴2000余人次、1054万元。制定了《校园交通秩序管理暂行办法》,对校内主干道乱停乱放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望江竹林村、华西鲁村等小区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为广大师生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校园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1年学校“双代会”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整合资源上水平”为主题,明确提出了整合公房资源、学科资源、实验仪器设备资源、社会及校友资源、周边土地资源、文化资源等六大资源的重点工作。一年来,教代会提出的资源整合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在公房资源整合方面,出台实施了《四川大学公房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完成了经管楼、新校区文科楼群等公房的调配工作,建立了公房巡查制度,清查、核定了学院用房近20万平方米,初步建立了公平、公正的公房分配机制以及有偿使用的公房管理机制。在学科资源整合方面,在新一期“985工程”建设中,实施了“高标准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基地建设计划”,着力促进文理工医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出台了专业学位与学科资源共享政策,正在制定《四川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实验仪器设备资源整合方面,优化升级了实验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平台,促进了全校仪器设备面向广大师生、特别是本科生开放、共享,共有22个单位、366台仪器设备参与共享,设备共享使用共计28万机时。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开发方面,新成立了3个地方校友会,学校教育基金会全年到账3100余万元,国家配比奖励2157万元。在校园周边资源开发方面,出台了《四川大学关于周边开发的意见》,对三个校区的13个地块项目进行了重新定位,新签订了华西胜利村地块合作项目,已签约的科华北路4号地块项目已全部完成拆迁工作。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积极发掘、整理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馆藏资源,正式出版了《川大记忆:校史文献选辑》等系列丛书。资源整合是一项长期、系统工作,学校将在以上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2011年,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跨越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国家刚刚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强调要以质量提升谋求内涵发展。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更是加快建设中国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步伐的内在要求。今年,我们将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学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学有精神,大学有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和校园风气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文化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大学的物质存在可以模仿、新建和改进,甚至可以依靠成倍增长的投入实现超越发展,但大学文化却不可能一朝一夕形成,需要长期积累积淀,需要历代师生传承弘扬。&&&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综观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大学,除了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一流的学生以及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关键就在于他们拥有风格独具的校园文化。无论是哈佛、耶鲁,还是剑桥、牛津,都没有学校围墙,但只要置身校园,我们马上就会被学校鲜明的文化标识、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高雅的文化品位所吸引,让每位师生都能安心读书、潜心治学,让全世界一流的学者、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学生都能无限向往。因此,大学文化已经让大学校园成为神圣的学术殿堂、诚信的文化高地、社会的精神家园。&&& 作为一所具有116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大学,我校始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吴玉章校长首开“崇尚学术、启用新派”,到张澜校长倡导“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体现了学校始终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治学理念;从胡峻校长提出的“仰副国家、造就通才”,到张凌高校长倡导“培养高尚品格,教授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要”,形成了独具川大特色的人文教育传统;从任鸿隽校长倡导“建设西南文化中心、担负民族复兴责任”,到张颐校长主张“努力使川大的文化水准和欧美大学同等”,更代表着学校历来重视大学文化、始终坚持服务国家的办学思想。以上这些文化思想,不仅逐渐形成了以“厚德博学、虚心从善、追求卓越”的育人文化,“崇尚学术、兼容并包、求真求是”的学术文化,“振兴民族、服务国家、引领社会”的治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川大文化,更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当前,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关键历史时期。要建成一流大学,不仅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研,更必须拥有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和环境氛围。&&& 从国家层面来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时,明确指出了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国家民族精神之所在,大学应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川大要履行好这一职能,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更加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率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坚守者、社会公德和正义的自觉维护者、修养境界和诚信道德的自觉践行者。&&& 从历史层面来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传承、弘扬和创新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坚守川大精神家园的文化使命。我们川大由三所全国重点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合校前的三所大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这是川大历史留给我们最为珍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每个川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促进原三校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更进一步凝练、弘扬和创新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真正内化为我们每个川大人的理念追求,外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行为风范。&&& 从现实层面来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力量。经过近几年的跨越发展,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各项核心竞争力指标快速发展,三个校区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现在,我们已经处于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最需要的就是人心、凝聚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真正形成一种川大的文化认同、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从未来发展层面来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一流大学的动力源泉。大学文化的软实力就是大学发展的原动力。我们要真正建成一流大学,不是简单依赖物质的积累,而必须依靠能充分体现一流大学特征的文化内涵、环境氛围。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校园规模再大、大楼再多、设备再先进都不等于有文化、有精神,关键就是要形成一流大学的育人环境、科研环境、工作环境和服务环境,真正使川大成为学生更有自豪感、教职工更有成就感、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学者更向往的精神高地和大爱校园。&&&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将今年确定为“校园文化建设年”,通过抓“五风”,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风、教风、学风、文风和机关作风,真正促进“四力”,即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学校工作的执行力,以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永无止境。目前,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进行了广泛调研,先后召开了25次座谈会,并通过纸质或电子邮件方式,向全校4100多位老师、45000多位学生、200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发放了调查问卷,全面、全方位征求了一线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整理、分析问卷,目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文风和机关作风等方面,特别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学校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有待进一步提升。长期以来,学校一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有些部门、学院还凝练出了本单位的文化,广大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度和关注度不断增强。同时,一些干部师生仍然缺乏一种对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最近,一位大一学生给我来信,专门谈到了“川大的大学精神传承并不理想”的问题,有22%的学生在调查中反映自己并不了解川大历史上的杰出校友和著名学者。去年,一位同学也在BBS上发表帖子,提出了“为什么川大的学生总是缺乏作为名校生应有的自信”问题。这些都反映出,学校少数师生员工还没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二,校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形成了“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但面对当前社会上一些浮躁、功利心态,学校的校风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22.7%的学生反映,目前学校还缺少一种“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文化氛围,有31%的学生认为周围只有少数老师是在潜心治学,有学生认为身边只有少数同学是在努力追求真知;还有个别师生不关心做不做学问,只看重能不能赚钱,逐渐远离了书桌和讲台。&&& 第三,教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始终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一直默默无闻教书育人。但是,也有少数老师存在一些教风问题,集中表现为“四个不够”:一是个别老师的责任心、事业心不够,心思根本不在课堂,简单应付、对付教学工作,甚至由于备课不认真而出现一些低级错误。二是个别老师的能力水平不够,在课堂上只能对着课件照本宣科,无法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从评教结果来看,64.7%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沉闷乏味、效果不够理想。三是个别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够,“上课匆匆来,下课匆匆走”,16.9%的学生反映,任课教师从来没有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自己进行过交流。四是个别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只顾自己讲好课,对学生上不上课、听不听课不闻不问。&&& 第四,学风有待进一步好转。学校一直大力倡导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但在毕业生问卷调查中,15.8%的学生认为“我校的学风问题依然突出”。最近,我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信中谈到,“一部分川大学子缺乏对人生的思考,特别是没有切实可行的规划。”甚至还有个别学生调侃说:“读大学的人越来越少,混大学的人越来越多。”个别学生平时上课找人代替签到,经常旷课玩网络游戏,考前临时突击应付,考试作弊,甚至考试结束后还会找老师要考分;还有少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浮躁、浮夸情绪,根本不能静心读书。特别是,极个别学生缺乏基本的诚信道德底线,为了发表论文以便评优、保研,甚至去找论文代写公司,或者抄袭、剽窃。&&& 第五,机关部门和领导干部文风仍需进一步转变。在文风方面,由于深入基层调研不够,个别部门制定出台的文件仍然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会风方面,由于会前的准备沟通不够充分,个别会议往往会而不议、议而不决,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还不能带头坚持讲短话、讲实话、讲真话,甚至有群众调侃、批评极个别干部是“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议质量。&&& 第六,机关职能部门工作作风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从2011年群众对机关单位网上满意度测评的结果来看,有87.7%的师生对机关部门工作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有15个职能部门的师生满意度超过90%,但也有个别部门的师生满意度仅为73.1%。无论是在调研还是群众来信中,仍然有师生反映个别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个别干部和工作人员仍然不能准确定位机关工作,接听咨询电话语气生硬、对待来访师生敷衍应付;总是喜欢围在领导身边,不愿意真情服务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极个别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由于自身工作的疏漏、差错,出现管理事故,给师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给学校声誉造成了深深伤害。&&& 各位代表,同志们,以上这些不足与差距,既是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学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这些关键、突出工作重点,必须制定具体举措、抓出实际效果,必须从实际工作做起、从自己做起。今年,学校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集中精力抓好“五风”、实实在在促进“四力”。&&& 第一,进一步抓好校风建设。大学的校园风气,是一所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深厚土壤,它不仅决定着大学的内在品质,更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围绕校风建设,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弘扬、创新和发展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持续开展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打造以“知川大、爱川大”为主题的“爱校日”活动、以“爱校荣校、感恩奉献”为主线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广泛开展以“一本书、一堂课、一次参观”为核心的校史文化教育,给每位师生发放《川大校史简本》,把“川大传统与川大精神”作为新入校师生的第一课,把参观“四馆一廊”作为入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真正使每位师生都能深入了解川大的历史、人物和精神;积极开展川大文化研究,设立华西边疆史料研究、川大与巴蜀文明研究、川大著名学者学术思想研究等课题,进一步发掘、弘扬川大文化和川大精神。&&& 二是积极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目前,各个学院、部处都在积极打造各具鲜明特色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每个单位要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凝练形成自身文化,真正使每个机关部门、每个学院、每个学科、每个系(教研室)都能提出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积极开展“学习身边的雷锋”主题活动,倡导认真负责、一心为公、关心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真正使每位师生员工都能首先成为文化人。&&& 第二,全面推进教风建设。教风不仅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风好,则学风浓;教风正,则校风正。今年,我们要把抓教风作为加强“五风”建设的关键,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考核。坚持把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培训全过程,把师德表现作为每位老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强化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真正使川大每位干部、教职工都能把老师作为第一身份、把上好课作为第一要务、把关爱学生作为第一责任、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宗旨。&&& 二是加大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力度。深入推进“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433”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强化青年教师“首开课培训”,开展“名师对话”活动,加强教学研讨咨询,着力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实施“优秀课程、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奖励计划”,重点表彰教学效果好、育人成果突出的先进典型。&&& 三是加强课堂教学督导评估。在把学生评教作为重要参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评教、教研室同行评议、校院领导听课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机制,鼓励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 四是完善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体制机制。强化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系(教研室)主任选聘标准、明确基本权责,充分发挥系(教研室)在教学过程管理、组织教研活动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严格执行知名教授、高水平学者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在教授、特别是博导中倡导落实“五个一”工程;探索设立教学型教师职称序列,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五是进一步健全教书育人激励机制。实施“优秀教师示范引导计划”、“名师采访计划”,积极发掘身边一线教师的先进典型;完善“十佳”系列奖项、“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的评选表彰制度,激励和引导每位教师把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最大成就,把受每位学生尊敬、让学生毕业后还能津津乐道作为自己的最大梦想。&&& 六是全面实施教师优秀教案、笔记采集示范工程。广大教师的优秀教案和笔记,不仅是学校珍贵的档案文献,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我们将面向全校广泛征集广大教师、特别是老教授、老专家保存的优秀教案和课堂笔记资料,举办“校院两级优秀教案和课堂笔记展”,真正使青年教师和学生通过观摩、学习,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第三,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不仅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形成优良校风的重要基础。今年,学校要把抓学风作为加强“五风”建设的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激励和引导。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动态管理,既坚持严格规范的统一管理,又重视激励成才的个人设计,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全力、全程帮助每个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梦想和生涯规划,真正使川大的每个学生都有梦想、有追求、去奋斗。构建完善人性化的学籍管理制度,搭建学生个性化成长通道,真正使每个学生在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都能成为优秀。&&& 二是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面向全校学生,打造“人文大讲堂”、“科学文化大讲堂”等系列学术讲坛,开设经典性、普及性相结合的多学科精品系列学术讲座,开展以“阅读经典、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系列读书活动,开展以“社团节”、“科技节”等为代表的多样化学生校园活动,真正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各类课外活动的机会,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是强化学生学术诚信教育。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严肃考风考纪,真正实施教考分离制度,建立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在学生评奖、评优和保研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真才实学,引导每位学生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实施学术道德读本及教材全覆盖,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全覆盖,以及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全覆盖,引导每位学生自觉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形成良好的学术规范习惯。&&& 四是充分发挥学生身边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开展“感动川大学生新闻人物”、“双十佳学生标兵”、“十佳团员青年标兵”、“十佳社团之星”等评比表彰活动,以学习身边榜样加强自我教育,以宣传身边典型引领优良学风。&&& 五是全面实施名誉班主任计划。在继续强化“四位一体”学生成长关爱服务新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班主任、学分制指导教师等制度,探索建立名誉班主任制度,由校院两级领导干部、知名专家、教授兼任学生名誉班主任,坚持每学期与学生见一次面、做一次交流,激励和引导每位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 六是探索建立面向学生的学术动态信息通报制度。从今年开始,学校鼓励各学院面向每个班级、面向广大学生,定期(每季度或每学期)发放本学院专家、学者的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情况简报,真正让每位学生都能及时、全面了解专家、学者的学术动态和学术活跃度,进一步增强每位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学科和专业的自信心。&&& 第四,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文风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党风、作风的大问题。”文风会风也直接关系着学校风气、影响着学校形象。今年,学校将集中精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形成良好的文风会风。&&&&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文风。校院两级领导干部要做好“三个带头”,即带头坚持讲短话、讲实话、讲真话,带头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好会,带头全程参与重要文稿的起草、把关工作,真正成为优良文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是大力倡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文风不实根本就在于作风不实,转变作风是倡导优良文风的前提。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调研,更多地深入教学科研一线、深入基层单位、学生宿舍,更多地与一线教职工面对面交流、与每位学生心与心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和解决一线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和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积极倡导“精简、规范、高效”的良好会风。完善会议程序和议事规则,严格规范会议的数量、规模和时限,坚持能合并的会合并开,能不开的会不开,没准备好的会坚决不开;坚持会前充分沟通协调、会上以决策为主、会后加强督促落实。&&& 第五,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机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不仅直接影响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深刻影响着广大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年,学校将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作为抓“五风”的突破口,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凝练形成优良的机关文化。广泛开展“建设机关文化、凝练部门精神”活动,真正形成以“强服务、顾大局、高效率、创一流”为核心内容的川大机关文化,努力打造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的服务型机关。&&& 二是制定实施机关工作服务公约。以制定出台“学校机关服务公约”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真正把管理岗位作为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机会,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好务、特别是为基层一线教职工服好务;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再烦也要保持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调,热情、诚恳、主动地服务每位师生。同时,校院两级机关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制定出台本单位服务公约,进一步明确服务宗旨、服务承诺、服务和监督举措,着力提高服务师生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构建完善机关管理考核与激励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学校机关干部、职工岗位考核实施办法,加强对机关干部、职工的岗位绩效考核,探索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机关管理考核与激励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机关干部、职工推动学校发展的激情与活力;制订完善机关激励政策,真正使工作业绩突出的机关部门得到应有的奖励和表彰,真正使我们身边“老黄牛”式、任劳任怨的机关干部、职工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第六,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目前,仍然有极个别师生员工缺乏爱校热情,对学校的指责多、建议少,要求多、作为少,索取多、贡献少,甚至在不了解学校政策的情况下,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损害了学校的利益和名誉。川大是我们每个川大人的川大,川大的发展、振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必须依靠全体川大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位干部应该带头树立全局观、集体观,始终站在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和推进本单位工作;每位师生员工应该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时常想到“我要为川大做点什么,我为川大做了点什么”,努力营造“人人爱川大”的校园氛围,使每个川大人自觉地把个人荣誉与学校荣辱统一起来,真正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建设紧密相连。第七,进一步增强学校工作的执行力。学校的发展靠改革,改革的关键在落实。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很多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举措,但由于个别部门和干部执行力不强,造成一些好的理念和思路总是悬浮在空中,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要重点加强职能部门效能建设,确保学校的工作思路切实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多点实干、少点浮躁,多出实招、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少做虚功。建立完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制度、重大改革举措落实情况督查机制,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同时,每位师生员工都应该主动关心、了解和理解学校的工作思路,自觉贯彻、执行和落实好学校的各项改革举措。&&& 第八,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一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度、支撑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目前,由于我们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较高显示度、贡献度的成果还不够多,仍然未能形成与川大地位相称的社会影响力。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应用对策研究,鼓励各类研究机构,主动对外发布具有影响力的评估报告和研究报告,积极构建国内高校评估报告的发布体系,在全社会发出川大的声音;鼓励和支持知名专家、教授、广大师生以及海内外校友,通过不同岗位、平台和渠道,向全社会展示、宣传川大,进一步提升川大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九,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关注全球热点问题的大学才能受到全球的关注;只有面向全球、以探讨和解决世界重大问题为己任的大学,才能成为引领国际社会的一流大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将设立“国际学术活动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广泛参与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事务和学术交流;实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鼓励科学家主动参与国际科研合作;整合现有的高水平国别问题研究机构,积极推进国际关系研究院和若干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专家、学者广泛开展全球问题、热点区域问题和国别问题专题研究,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活跃度,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四个结合”。远近要结合,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长期性;既要坚持做好长远规划,也要注重落实当前工作。上下要结合,推进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校、院、系(教研室)共同努力,学校要全面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各基层单位也要切实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抓好“五风”、促进“四力”。内外要结合,既要关注表面的物质文化,加强育人环境、人文景观、文化标识建设,也要注重深层的文化内涵,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启动大学章程制订工作。点面要结合,既要注重整体,也要关注细节;既要全面推进,也要突出重点。只有坚持以上“四个结合”,扎实落实每项工作,才能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全面带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校园文化建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今年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带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今年,我们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以下五项工作。&&& 第一,全面实施校园文化标识和文化视觉建设工程。校园文化视觉不仅是一所大学独有的文化名片,更体现着大学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拥有自己鲜明的文化标识,“哈佛红”、“剑桥蓝”早已分别成为哈佛、剑桥的主色调,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吉祥物“食蚁兽”、洛杉矶分校的“棕熊”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们更应该在保持多元、开放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川大特色的校园文化标识和文化视觉,使校园里的每处建筑都有标识、每个角落都有文化、每面墙壁都能“说话”。&&& 今年,学校将全面实施校园文化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校园主色调、校旗、校歌等基础标识系统完善项目,校园道路、楼宇命名及铭牌改造升级项目,重要建筑场所人文环境建设项目,宣传橱窗、公告栏及标语横幅统一规划治理项目,电子动态视频系统新建项目,校园网主页及新闻网站形象改版优化项目,以及文化用品和纪念品开发项目等七大建设专项,构建完善体现川大文化、带有川大烙印的校园文化标识和文化视觉系统。&&& 第二,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的永恒追求。今年,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召开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研究制定《四川大学教学质量工程实施计划》,特别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从今年开始,学校将逐年减少本科生招生规模,全面扩大研究生和留学生招生规模,到“十二五”末,力争使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达到1:1。&&& 二是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落实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完善“433”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术型、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四大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完善开放式专业学习、高水平科学研究、多样化特色培养“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落实全过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方位国际化教育、全新专业学位教育“三大类”研究生培养手段,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三是强化精英教育过程。积极推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试点工作,聘任具有教学能力的研究生助教参与小班化课堂讨论,努力使小班化教学班次达到全校总开课班次的60%,真正实现小班化教学。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师生互动环节,鼓励、引导广大教师开展研讨式教学、启发式讲授、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使教学过程考核成绩不低于50%,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课堂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真正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都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四是深入推进国际化教育。全面实施“本科生留学奖励计划”、 “本科生国际交流计划”、“优秀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计划”,定期举办全球性夏、冬令营,力争使在校本科生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经历。加快建设20个左右面向全球招生的全英文授课专业,建立面向全球招生的研究生导师库,全面推进“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建设,与成都市共同设立海外留学生奖学金,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招收一流学生,力争使我校留学生规模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0%。&&& 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工作,特别是着力加强学生实验室建设,在去年投入9000万元全面改扩建学生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继续每年投入3000万元左右的资金,进一步推进基础和专业实验室的全面改造,大力改善学生实验教学条件,为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保障。&&& 第三,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有好的老师,才会有好的学生,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才会有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潜心育人、素质优良、竞争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是全面落实青年教师培养的“三个全覆盖”。目前,学校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青年教师导师制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今年,我们将全面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学位提升计划”,重点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名校联合培养博士计划”,鼓励和支持每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青年教师博士学位和海外经历全覆盖。&&& 二是为中老年教师创造更加良好的事业发展条件。中老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骨干。我们将更加关心、关注在岗中老年教师的发展,鼓励中老年教师参加访问学者计划、研究生导师合作交流计划,为中老年教师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搭建更好平台、创造更好条件。鼓励广大中老年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精神、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指导、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成长、发展。&&& 三是加大高端外籍教师引进力度。大力实施“高端外籍教师聘任计划”,通过灵活的全职到校、半职到校、短期到校和不定期到校“四种形式”,全方位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发达国家的院士、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的著名教授、在海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具有重大科技创新潜力的优秀中青年学者“三个层次”的海外高端人才,力争引进高端外籍教师20-30人;全面实施“全职外籍教师聘任计划”,力争使编制内的外籍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5%、大约200人左右。&&& 四是全面实施“海纳人才”工程。在深入推进“优秀青年教师国际名校深造计划、名师培育计划”,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的同时,学校将大力实施“海外名校优秀青年学者引进计划”,设立“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岗位,重点引进35岁以下、在国际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实施“卓越学者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国内著名学者;实施“学科跨越定向引智计划”,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定向引进高水平学科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文科优秀青年百人计划”,力争引进100名以上、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人文社科优秀青年人才。&&& 第四,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只有真正构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每个教职工的激情与活力。今年,学校将进一步推进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探索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大学人事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项目助理制改革,构建完善项目制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科研启动经费申报通道,建立健全聘用制和项目制教职工转轨的评价考核、遴选、激励和淘汰机制,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同标准同待遇,努力构建以教师队伍和教学、科研辅助队伍“两支队伍”,以项目助理制、合同聘任制和固定编制“三个层次”为鲜明特色的现代大学人事管理体制。&&& 二是全面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从今年开始,学校将构建实施“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的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奖励性绩效比例,全面加强岗位绩效考核,计划将基本工资以外薪酬的70%作为岗位津贴、30%作为奖励性绩效,根据岗位目标考核情况以及业绩贡献大小发放,真正实现多劳者多得、优劳者优酬。在加强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待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职员制改革。加快研究制定管理人员职员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为导向,以奖励和鼓励先进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切实增强管理干部、职工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 第五,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大科学时代对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根本要求。学校将按照“长远规划、重点推进、开放包容、分类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实施《四川大学“2011计划”实施方案》,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深入推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学校层面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整合学校文理工医优势资源,积极汇聚国内外优质学科、科研资源,努力培育建设一批覆盖多学科的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包括与美国加州大学等共建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等共建灾害科学技术与管理协同创新平台、与成都市共建天府新区文化园、与德阳市共建产业研究院等协同创新中心。&&& 二是推进学科层面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围绕行业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以现有优势和特色学科为基础,培育一批协同创新体。推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皮革产业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生物医用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口腔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数学协同创新中心等的建设。&&& 三是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平台建设。紧紧围绕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引导,大力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中国边疆安全战略研究院等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高水平、应用性强的战略咨询服务。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迫切需求,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与文化复兴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2年是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年,加强 “五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将向大会提交《四川大学机关服务公约(征求意见稿)》、《四川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四川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四川大学校园交通与环境整治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四川大学各学院发展评估报告(2011年)》等五份文件,请各位代表讨论、审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真情关爱师生员工,激发爱校建校热情&&& 各位代表,同志们,以人为本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核心和本质,更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我们要通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全面激发每位师生员工爱校建校的热情和激情,真正使每位教职工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作为、有地位、有待遇,使每位师生员工在川大更幸福、有尊严、有成就。&&& 我们要更加投入感情关爱每位学生,努力为全体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今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计划增加教育教学经费约1.3亿元,教育教学总投入将达到4.35亿元;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额度,计划在去年基础上增加约6000万元专项投入,使研究生奖助学金经费总投入较2011年翻一番;另增加1000万元鼓励优秀博、硕士生兼任公共课程助教。进一步实施人性化管理,把关爱、教育和服务每个学生作为每位干部、教职工的第一责任,校领导要坚持带头在江安校区上班,学院领导要经常到江安校区看望、关心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困难和实际需求;鼓励每位老师下课晚几分钟离开,主动留下自己的手机、邮箱,经常与学生交流;每位管理人员要用良好的服务态度,真诚对待、热心帮助学生。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堂工作,探索建立食堂供餐前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切实保障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同时,加强门诊式心理健康咨询体系建设,开设系列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咨询和关怀。进一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正在研究制定教室和学生宿舍空调安装、以及学生宿舍热水供应方案,为每位学生潜心学习、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要更加充满真情关爱每位教职工,努力为广大教职工的事业发展和安居乐业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今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个人学术生涯规划的指导,在改革举措、制度设计上体现对教师的真情关怀,把教师的事业追求作为学校目标来管理、作为学校行为来实现。学校还将逐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合理提高教职工住房公积金计提基数、青年教职工住房补贴计提基数,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缴费基数,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收入待遇;进一步加快望江校区青年教职工周转房建设、并逐步扩大周转房覆盖范围,做好文星花园二期选房工作,继续努力在江安校区周边争取土地,建设2000套左右的经济适用房和临时周转房,进一步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文体生活。特别是,今年,学校将把加大校园交通秩序整治力度,作为校园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校园交通“净、畅、宁”工程,完善电子门禁计时收费系统,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在校园通行和停放;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完善分校区、分片区巡逻体系;强化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强校园环境净化、美化,加大校园“牛皮癣”专项整治力度,全力为广大教职工营造更加安全、整洁、舒心的校园环境。&&& 我们要更加满怀热情关爱每位离退休老同志,努力为广大老同志幸福生活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广大老同志不仅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功臣,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只要国家有政策、有要求,即使学校财力再困难,我们也一定千方百计执行相关政策、千方百计落实老同志待遇,真正使广大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学校将在去年退休同志按属地政策“就高不就低”落实生活补贴的基础上,今年按同样原则落实离休同志的生活补贴;将以往退休同志两年一次体检,改为每年一次体检;进一步增加退休同志活动费,将关工委、老年大学和老年文体协会的日常经费纳入老同志活动经费预算,进一步丰富离退休同志活动;进一步加强离退休活动中心建设,尽最大努力为每位老同志做好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关工委建设,充分发挥老同志在教学督导、关心教育下一代、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更加真情关心每位干部,努力为广大干部提升整体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干部是关键。如果我们的干部没有文化自觉和自信,就不可能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推进文化建设。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真正使每位干部都能成为有修养、有公德、有境界、有胸怀的好干部;继续实施学校中层干部海外培训计划,进一步提升干部的水平和境界、拓展干部的思维和视野;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让我们每位干部都学会修身,真正做到正心、正身、正行,学会律己,真正做到有底线、有敬畏、有责任,学会珍惜当下,真正做到珍惜岗位、珍惜名誉和身份、珍惜自己,真正使整个校园充满阳光和正气。&&& 各位代表,同志们,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今年的重点工作,抓好“五风”、促进“四力”是推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抓手。面对当前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没有满足的资本,更没有停步的理由,只有拼搏才有出路,只有奋进才能发展。我们坚信,只要以一流的大学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凝聚人心,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扎实的工作成效推动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全面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以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行政楼504室
邮编:610065 电话:06576 邮箱:scdx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大艺术学院复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