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为了验证细胞膜特性某一功能的特性,用麦粒做了如图实验

当前位置:
>>>细胞膜(生物膜的一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但具有相对性..
细胞膜(生物膜的一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但具有相对性,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材料和用具:①新鲜的红色康乃馨 ②烧杯 ③玻璃铅笔 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⑤清水 ⑥量筒(1)第一步:选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玻璃铅笔标上A和B。(2)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问题:盐酸溶液中结果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实验题难度:偏难来源:
(2)在A、B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15%的盐酸、清水(3)选等量的红色康乃馨花瓣,分别放入A、B两个烧杯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4)结果:清水中花瓣仍为红色,水呈无色;盐酸中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而溶液变红(5)问题:酸性不良环境破坏了细胞膜(生物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使本来不能进出细胞的大分子(色素分子)进入溶液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细胞膜(生物膜的一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但具有相对性..”主要考查你对&&细胞膜的功能,科学研究方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细胞膜的功能科学研究方法
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的界膜) (1)膜的出现——生命起源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2)细胞膜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行使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物质主要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实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l)-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例如胰岛素,性激素等的调节。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 (3)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通过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1.位置:位于植物细胞膜外面。 2.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3.功能 (1)支持:细胞壁具有较坚韧的支撑性,维持细胞稳定的形态。 (2)保护。 知识拓展: 1、病毒、病菌和一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内,体现了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作 用具有相对性。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活细胞才具有的,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控制物质的出入。 3、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分子的大小。 例&& 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细胞都分散成单个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什么功能有关(& ) A.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B.细胞间的免疫作用 C.细胞的分泌作用 D.细胞间物质交流 答案A 4、细胞壁的透性:全透性。 5、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壁成分不同: 水绵一纤维素和果胶, 细菌一肽聚糖, 真菌一几丁质。 6、用纤维素酶除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不再保持原来的形态,将这样的细胞放置在清水中时,它会像红细胞一样吸水破裂。从这一事实可得出以下结论:细胞壁具有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并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例&&& 能使高等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答案B 7、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使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加热煮熟的玉米种子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中的色素大分子物质就可以大量进入胚细胞,而使胚细胞呈红色,相反正常玉米种子胚细胞则不会呈红色。 8、行使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例&& 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它证明了(&& ) A.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磷脂双分子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 答案D 科学研究方法:1、假说——演绎法①提出假设②演绎就是推理③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④得出结论2、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稀有稳定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3、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归纳法、类比推理法、实验法和演绎法。①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它把特性或关系归结到基于对特殊的代表(token)的有限观察的类型;或公式表达基于对反复再现的现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观察的规律。②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③实验法:通过试验的论证得出所需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分为: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④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演绎法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有待于实践检验。它只能从逻辑上保证其结论的有效性,而不能从内容上确保其结论的真理性。也可以从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思维延伸到其结论该以反证明。4、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①设置对照原则: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②单一变量原则;③平行重复原则5、实验的特性:对照,统一性质。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讨论结果;分析问题。分为科学实验;验证性实验;对照实验等。知识拓展:1、生物学的历史研究进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1)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叙述①提出假设(如孟德尔根据亲本杂交实验,得到F1,Aa这对基因是独立的,在产生配子时相互分离。这里假设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②演绎就是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③最后实验验证假设和推理(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2)遗传物质验证的三个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重组实验(3)酶发现过程中的实验:①1777年,苏格兰医生史蒂文斯从胃里分离一种液体(胃液),并证明了食物的分解过程可以在体外进行。②1834年,德国博物学家施旺把氯化汞加到胃液里,沉淀出一种白色粉末。除去粉末中的汞化合物,把剩下的粉末溶解,得到了一种浓度非常高的消化液,他把这粉末叫作“胃蛋白酶”(希腊语中的消化之意)。同时,两位法国化学家帕扬和佩索菲发现,麦芽提取物中有一种物质,能使淀粉变成糖,变化的速度超过了酸的作用,他们称这种物质为“淀粉酶制剂”(希腊语的“分离”)。科学家们把酵母细胞一类的活动体酵素和像胃蛋白酶一类的非活体酵素作了明确的区分。③1878年,德国生理学家库恩提出把后者叫作“酶”。④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用砂粒研磨酵细胞,把所有的细胞全部研碎,并成功地提取出一种液体。他发现,这种液体依然能够像酵母细胞一样完成发酵任务。这个实验证明了活体酵素与非活体酵素的功能是一样的。因此,“酶”这个词现在适用于所有的酵素,而且是使生化反应的催化剂。由于这项发现,毕希纳获得了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4)生长素的发现实验:植物的向光生长和胚芽鞘实验2、同位素示踪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动态地观察生物体内或细胞内生理、生化过程,认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例如,用C、O等同位素研究光合作用,可以详细地阐明叶绿素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什么是从这些简单分子形成糖类等大分子的中间物,以及影响每步生物合成反应的条件等。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从DNA复制、RNA转录到蛋白质翻译均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酶切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研究证实了DNA分子中碱基排列规律,在体外作合成DNA的实验:分四批进行,每批用一种不同的32P标记脱氧核苷三磷酸,32P标记在戊糖5'C的位置上,在完全条件下合成后,用特定的酶打开5'C-P键,使原碱基上通过戊糖5'C相连的32P移到最邻近的另一单核苷酸的3'C上。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首次提出了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从而建立了分子杂交技术,例如以噬体T2-DNA为模板制成[32P]RNA,取一定量T2-DNA和其它一些DNA加入此[32P]RNA中,经加热使DNA双链打开,并温育,用密度梯度离心或微孔膜分离出DNA-[32P]RNA复合体测其放射性,实验结果只有菌体T2的DNA能与该[32P]RNA形成放射性复合体。从而证明了RNA与DNA模板的碱基呈特殊配对的互补关系,用分子杂交技术还证实了从RNA到DNA的逆转录现象。4、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还表现在:a、对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三个连续阶段,即肽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研究;b、核酸的分离和纯化;c、核酸末端核苷酸分析,序列测定;d、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e、RNA中的遗传信息如何通过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向蛋质中氨基酸传递的研究等等。为了更好地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除了有赖于示踪剂的高质量和核探测器的高灵敏度外,关键还在于有科学根据的设想和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以及各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发现相似题
与“细胞膜(生物膜的一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但具有相对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5124914587834389231879087185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A.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有保护内部的作用C. 一种半透膜D. 选择透过性
圣泽瑾年00104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错误;B、有保护内部的作用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B错误;C、细胞膜是一种选择性的半透膜,仅仅说一种半透膜不准确,C错误;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D.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由于组成细胞膜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需要的离子、小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离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因此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本题考点: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考点点评:
本题容易混淆的地方是半透膜和选择性透过膜的区别:选择性透过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还具有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性透过,活性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扫描下载二维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5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
1.下列哪一组物质或结构的化学元素组成是不相同的 A.乳酸菌的基因与酵母菌的细胞膜
B.蓝藻的核糖体与玉米细胞的细胞壁
C.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与水绵细胞的染色体
D.花生种子细胞中的脂肪与人体肝细胞中的糖原
2.如图为处于某种状态下的细胞图,对此及其相关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则清晰可见⑤的内膜
B.如果①处是蒸馏水,则该细胞更容易恢复正常状态
C.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之中
D.结构④与⑤是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结构②则与细胞壁形成相关
3.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4.2014年2月,非洲地区再次爆发新一轮的埃博拉病毒疫情.据国外媒体报道,此次疫情已导致非洲利比里亚等多个国家两千人死亡,目前仍无很好治疗方法,引起了全世界对非洲疫情及病毒传染性的关注与警惕.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为获得大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某人为了验证细胞膜某一功能的特性,用麦粒做了如图实验_百度知道
某人为了验证细胞膜某一功能的特性,用麦粒做了如图实验
我有更好的答案
怎么看不到图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细胞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量特性验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