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开学第一课人教版安源区下册数学第一课怎么顸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4|
上传日期: 05:15:3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官方公共微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span class="g-ico g-ico-star g-ico-star-on" style="width:%">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梦想从这里放飞——萍乡市安源区第一小学数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上传: 曾招清 &&&&更新时间: 14:27:1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知道就行。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 &&&&&&&&0&&& 5& & 4& & 0& &&0& &&1
&&&&&&&&&&&&&&&&&&&&&&&&& 前3位表示邮区&&&&&&&&&&&&&&&&&&&&&
&&&&&&&&&&&&&&&&&&&&&&&&& 前4位表示县(市)
&&&&&&&&&&&&&&&&&&&&&&&&& 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码:&18位&&& &&&&&&&&&&&&&&&&&&&&&&&&&&&&&&&&&&&&&&&
1 3 &&& 0 5&&&&&&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左、右_奥数网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左、右_奥数网 内容详尽,但请..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13:55:4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左、右_奥数网
官方公共微信梦想从这里放飞——萍乡市安源区第一小学数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上传: 曾招清 &&&&更新时间: 14:11:32
第一单元 位置
1.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几 列&&&&&& &&几 行&
&&&&&&&&&&&&&&& &
竖排叫列  &&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5表示求5个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 表示求 的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 ,它的倒数为 ;非零整数 的倒数为 ;分数 的倒数是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 1&&&&& ② 求少几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
三、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 ∶&&&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 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 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如:&&&& 15∶10 = 15&10 = &= 3∶2
5.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如:& 已知两个量之比为 ,则设这两个量分别为 。
6.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第四单元 &&圆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pai) 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 & 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 c= &d &&&&&&&&&&&&&&&&&&d = c &&
或c=2& r&&&&&&&&&&&&&&&&& r = c & 2&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 r & 2&& 即&& &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r+2r &&即&& 5.14 r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因为:&&&&&&&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所以:& &&&&&&&&&&&圆的面积 = 圆周长的一半 & 圆的半径
&&&&&& &&&&&&&&&&&&&&&&&&s圆 = &r & r
&圆的面积公式:& &&&&s圆 = &&&r2& &&&&&&&&&&&&&&&r2& =& s & &
4.环形的面积:
&&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r=r+环的宽度.)
s环 = &r&sup2;-&r&sup2; &&& 或
环形的面积公式: &&&&&s环 &= &(r&sup2;-r&sup2;)。
5.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扇 = &r2& (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6.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7.两个圆:& 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例如: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8.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
9.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10.常用各&值结果:
2& = 6.28&&
&5& = 15.7
&6& = 18.84&
7& = 21.98&
9& = 28.26
10& = 31.4& &&&&&&&&&&&&
16& = 50.24&
36& = 113.04
64& = 200.96
96& = 301.44
4& = 12.56&&&&&&&&&& 8& = 25.12&&&&&&&& 25& = 78.5
11.常用平方数结果
&= 121&&&&&& &= 144&&&& &= 169&&&&& &= 196&&& &= 225&&&&
&= 256 &&&&&& &= 289&&& & &= 324&&& && &= 361
第五单元 &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2.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
3.百分数和分数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①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本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 0.5 = 50%&& &&&&&&&&&&&&&&&& &= 0.2 = 20%&& &&&&&&&&&&&& &= 0.625 = 62.5%&&&
&= 0.25 = 25%&&&& &&&&&&&&&&&&& &= 0.4 = 40%&&&&&&&&&&&&&& &= 0.125 = 12.5%&&
&= 0.75 = 75%&&&&&&&&&&&&&&&& & &= 0.6 = 60%&&&& &&&&&&&&&& &= 1.375 = 37.5%
&= 0.0625 = 6.25%&&&&&&&&&&&& &= 0.8 = 80%&&&&&&&&&&&&&& &= 0.875 = 87.5%
&= 0.04 = 4﹪ &&& &= 0.08 = 8﹪& &&& &= 0.12 = 12﹪&&&& &= 0.16 = 16﹪&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①合格率 = &&&&&&&&&&&&&&&②发芽率 =
③出勤率 = &&&&&&&&&&&&&&&&&④达标率 =
⑤成活率 = &&&&&&&&&&&&&&&⑥出粉率 = &&&&&&&&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3.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 100% &&&&&&&&&&&&或:
求多百分之几:(大数&小数 & 1) & 100%&&
② 求少百分之几:( 1 -& 小数&大数)& 100%&&
(二)、折扣
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 =80﹪,六折五=0.65=65﹪
2. 一成是十分之一,也就是1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三)、纳税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 = 总收入 & 税率
(四)利息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第六单元 &&统计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的面积大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一、&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
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要求根据总数量,求出各未知数的单量。
二、&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1.猜测法&& 2.假设法(1) 假如都是兔(2) 假如都是鸡(3) 古人&抬脚法&:&& 3.列方程法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