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某,女,66岁,因呼吸功能减退,行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进行人工呼吸。(1)此病人所在病室适宜的温度,湿度是

  二、A2型题
  1.李某,6岁,因溺水,心跳、呼吸骤停,送急诊室,护士不需实施下列哪项措施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配血 D.做好抢救记录 E.胸外心脏按压
  2.张先生,45岁,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被送至急诊室。值班护士在医生未到达前首先应
  A.记录病人入院时间和病情变化 B.向家属了解病史,耐心解释
  C.通知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D.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
  E.注射止血药物,抽血标本配血
  3.胡某,男,68岁,突然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继而呼吸困难,入院就诊。在医生未到之前,护士给予的紧急处理中,不妥的是
  A.平卧床上,头偏向一侧 B.询问并记录病史 C.吸氧
  D.清理呼吸道 E.测量血压
  4.某患者因车锅而致右下肢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被送至急诊室,在医生未到之前,当班护士应立即
  A.详细询问发生车祸的原因 B.向保卫部门报告C.给患者注射镇静剂
  D.劝患者耐心等待医生
  E.给患者止血,测血压、配血,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等
  5.某患者在候诊时,突然感到腹痛难忍,出冷汗,四脚冰冷,呼吸急促,急诊护士应该
  A.让患者平卧候诊 B.态度和蔼,劝其耐心等候
  C.安排患者提前就D.给予患者镇痛剂E.请医生加速诊查前面就诊者
  6.张女士,26岁,妊娠10个月,急诊检查宫口已开4cm需住院,住院处护士首先应
  A.办理入院手续 B.进行沐浴更衣 C.进行会阴清洗
  D.让产妇步行入病区 E.用平车送产房待产
  7.某破伤风患者,神志清楚,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抽搐,所住病室环境下列哪项不符合病情要求
  A.室温18~20℃ B.相对湿度50~60% C.门、椅脚钉橡皮垫
  D.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E.开门关门动作轻
  8.李先生上午9点行左下肢手术,护士准备麻醉床应纠正的操作是
  A.更换原有的大单、被套和枕套
  B.中单及橡胶单分别铺在床中部和尾部
  C.盖被呈扇形三折叠于一侧床边,开口向门
  D.枕横立于床头,开口向门 E.椅子放于折叠被同侧
  9.患者赵某,8岁,诊断为疝气,利用暑假入院治疗,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将回病房,下列准备工作哪项不妥
  A.铺麻醉床 B.备氧气 C.备热水袋及绒毯
  D.准备麻醉护理盘用物 E.备输液架,电动吸引器
  10.男性,70岁,因呼吸功能减退,行气管切开术,进行人工呼吸,病人的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
  A.保持安静 B.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C.加强通风
  D.合理采光 E.适当绿化
  11.男性,16岁,因外伤在全麻下行急诊手术,病区接到电话应准备
  A.检查床 B.备用床 C.麻醉床 D.暂空床 E.抢救床
  12.患者女性,29岁。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将返回病 房。铺麻醉床时,除铺床用物外,还须准备
  A.开口器、血压计、体温计 B.舌钳、输液器、棉签
  C.胃肠减压器、弯盘、纱布 D.吸痰器、治疗巾、压舌板
  E.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及笔
  13.护士甲在参与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时需要电话联系上级主管药师,在执行电话医嘱时应注意
  A.听清医嘱立即执行 B.听到医嘱后直接执行C.迅速执行自己听到的医嘱 D.听到医嘱应简单复述一次 E.重复一次,确认无误后执行
  14.患者女性,55岁。向护士反映病室人嘈杂,影响休息。最适当的护理措施是
  A.提供安眠药,促进患者入睡 B.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适应环境C.把治疗和护理全部集中在早晨进行D.病室的门、窗、桌、椅脚钉上橡皮垫E.做好其他患者的宣教工作,保持病室的安静
  15.某护士,毕业后分配到外科工作,应将病室温度调节到
  A.18~22℃ B. 22~24℃ C. 24~26℃ D. 26~28℃ E. 28~30℃
  16.患儿女,4个月,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近日病情缓解,应家属询问,护士指导其出院后家中婴儿室的适宜温度为
  A.18~22℃ B. 22~24℃ C. 24~26℃ D. 26~28℃ E. 28~30℃
  17.患者女性,30岁,因呼气性呼吸困难入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护士为其调节病室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
  A.20%~30% B. 30%~40% C. 40%~50% D. 50%~60% E. 60%~70%
  18.护士甲,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属于维护医院良好社会环境的措施是
  A.病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B.护士仪表大方,服装整洁
  C.避免噪声,保持安静D.建立良好护患关系E.病室摆放绿色植物
  19.护士在候诊室巡视时,发现一年轻女患者精神不振,询问后患者诉肝区隐痛,疲乏,食欲差,双眼巩膜黄染。检查:尿三胆(++)。护士应
  A.转急诊室诊治 B.安排提前就诊 C.将患者转隔离门诊
  D.给患者测生命体征 E.安慰患者,不要着急焦虑
  20.患者男性,77岁,因脑出血入院,患者大小便失禁,需加铺橡胶单,其上端距床头约
  A.35~40cm B.40~44cm C.45~50cm D.50~53cm E.50~55cm
【】【】【】【】
定价:¥353 优惠价:¥353.0&&..
定价:¥265 优惠价:¥265.0&&
2015版护士/护师考试宝典软件名称版本试题数免费下载
4.3 9270道
4.310687道
7.416970道
7.416970道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2013o将乐县质检)今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地震发生后,遇到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_百度作业帮
(2013o将乐县质检)今年4月,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地震发生后,遇到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原理是用人工方法使病人的______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2)某幸存者救出时,下肢正在出血,流出的血呈暗红色,并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可以判断这是______(填“静脉”、“动脉”或“毛细血管”)血管出血.(3)为做到“大灾后无大疫”,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4)救援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注射破伤风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性免疫.(5)疫苗通常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
(1)人工呼吸是常用的急救措施,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人工的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或逐步恢复呼吸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2)静脉血管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流出的血呈暗红色;静脉血管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因此静脉血管受伤时应在远心端压迫止血.(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4)注射破伤风疫苗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破伤风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相应病原体;但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5)疫苗通常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答案为:(1)胸廓(2)静脉(3)切断传播途径(4)特异(5)蛋白质;遗传物质
该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了血细胞的功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出血的初步护理、输血的原则、特异性免疫等知识点,宜逐题分析解答.
本题考点:
人工呼吸;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考点点评:
本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但基础性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各题考查的知识点.
扫描下载二维码前程99学习网品牌推荐:
| 经验交流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内科护理学: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
来源:前程99学习网()& 14:03:57 & 【前程99学习网: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摘要]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时间长的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呼吸道,其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专家们和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时间长的 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呼吸道,其护理一直是专家们和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将我科ICU病室自1998年9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气管切开的患者12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男79例,女47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2岁。其中重度有机磷中毒者18例,电击伤致呼吸骤停者2例,其余均为颅脑外伤患者。126例中并发肺部感染7例,其中1例并发颅内感染死亡。
  2.呼吸道护理体会
  2.1 正确的体位放置 术后患者取头高15°~30°卧位,软枕垫于患者肩颈部,头轻度后仰,分泌物易滞留在下肺,常变换体位,以减少滞留。
  2.2 套管的护理 套管系带打手术结,松紧度适宜,以放入一指为宜。为避免口腔内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吸入气管,防止气体内呼吸道返流(呼吸机应用时),气囊充气压力应控制在2.4 kPa以下,2 h~4 h放气1次,10 min/次~15 min/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内壁,引起黏膜缺血坏死。
  2.3 充分湿化气道 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呼吸道黏膜脱水,分泌物稠厚不易排出,易引起感染。用生理盐水30 ml~50 ml加庆大霉素4万 U,地塞米松5 mg,糜蛋白酶4 000 U配制成雾化吸入液行雾化吸入,每2 h~4 h雾化1次,15 min/次~20 min/次,雾化前吸净痰液,雾化后立刻翻身拍背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加强基础护理
  口腔护理,2次/d,以保持口腔清洁;盐水棉签擦洗鼻腔,湿润鼻黏膜;凡士林纱条覆盖双眼,保护角膜。本组1例出现角膜炎,经滴氯霉素眼药水,3次/d,涂红霉素眼药膏,4次/d,炎症消退。各项操作均应遵守无菌原则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无菌手套。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等,尽可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导尿管、尿袋、电极板等。呼吸机管道中段应低于患者头部,防止管内积液倒流,积水过多应及时倒出。
  4.合理氧疗
  4.1氧气的湿化 常用蒸馏水作为氧气湿化液,每天更换吸氧鼻导管及湿化瓶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氧疗时,应在湿化瓶内氧气管口装配有细砂样多微孔金属头的给氧装置,以使氧气经过湿化瓶时形成许多细小气泡,增加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加大氧气湿化程度。
  4.2氧饱和度的监测 如发现SpO2下降,首先检查传感器是否松动,当其低于90%时应先吸痰,看有无痰液堵塞,检查套管是否脱出。如吸净痰液后SpO2仍低应给予增大氧气流量;如血氧饱和度仍未上升,宜做动脉血气分析,真正做到合理有效的给氧。
  5.正确有效的排痰保证有效痰液引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三步排痰顺序,即:一吸、二拍、三吸。
  5.1一吸 即吸入药物,通过气管滴药(每次滴入药液20 ml~30 ml,24 h滴入药液总量不超过500 ml)或雾化吸入将药物吸入支气管肺内,起到溶解、稀释干燥痰液及灭菌的作用,使粘痰变稀易于咳出。
  5.2二拍 即翻身拍背,吸入药物后协助患者翻身,叩击背部使药物与粘痰充分接触后发挥药效。在翻身同时固定呼吸机各管道以防脱开,拍背应自下而上,从边缘到中央,手成勺状以增加共振力量,使痰松动,同时嘱患者咳嗽,将痰咳出。
  5.3三吸 即吸痰,由于危重患者咳嗽无力或因昏迷咳嗽反射消失,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排痰,此时应予吸痰。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时可致血氧分压降低,在吸痰前应加大吸氧浓度。如痰液过多,在2次吸痰中间应连接呼吸机呼吸10次后再吸引,以免缺氧。吸痰时选择外径为气管内径1/2的无菌硅胶吸痰管,作双侧主支气管吸引,左右旋转,导管边吸边上提,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以免造成缺氧。吸痰应轻柔迅速,同时观察病情,如发生紫绀或心率过快,应立即停止。
  6.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6.1保持ICU病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做空气消毒 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桌面及地面2次,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1次,1 h/次。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工作人员进入ICU病室时戴好帽子口罩。
  6.2减少咽喉部分泌物渗漏入气道 由于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上呼吸道内普遍存在大量细菌。因此,除了加强口腔护理外,对使用气囊的患者,每次气囊放气前,必须充分吸引气管及口腔咽喉内的分泌物,以免含菌的渗出液漏入下呼吸道诱发肺炎。
  6.3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防止交叉感染。
  6.4呼吸机各管道雾化吸入器在使用前严格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吸入的气体或药物被细菌污染。
  6.5避免冷凝液的吸入 由于气管内套管附近存有大量的细菌,致使机械通气环路中的冷凝液内有细菌定植的可能,因此冷凝液的吸入易导致肺部细菌感染。为避免冷凝液的吸入,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及时弃去集液瓶内的液体。
  6.6帮助恢复呼吸肌功能 为使患者尽快恢复呼吸肌功能,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应在加强营养的同时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于手术后1 d~2 d后开始。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热门课程培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皮气管切开术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