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苏教版六下语文习作六阶段早点分析

苏教版六下《习作7》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 试题 练习 课件 实录 案例 反思
您的位置:&>&&>&&>&
苏教版六下《习作7》教学设计
1.读懂习作要求,复习书信的格式,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书信来表达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借鉴例文片段,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通过具体情境,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
3.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对老师和母校的眷恋和感激之情,为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片段,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学会表情达意的方法。
2.启发学生回顾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的关爱和教诲,通过具体事例和典型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眷恋和感激之情。
第一步:作前指导
一、激情导入,积淀情感
1、不知不觉,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六年光阴,一路有老师的陪伴;2000多个日子,从蒙昧无知到学有初成;老师给了我们多少期待、多少关心、多少帮助、多少鼓励啊!老师的音容笑貌伴随我们每一天,亲密无间,老师诲人不倦的身影,都已深深地烙在我们心头。
2、此时此刻,即将走出小学校门的你,内心有怎样的感受?(生自由说:不舍、难过、怀念、百感交集&&)
二、联系生活,打开思路
1、感受来源于事例,回忆一下,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哪些老师、哪些事情或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你的感触最多呢?
2、组织交流: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帮我补课、下雨天送伞、犯错误时、生病时&&)
3、这些事例都体现了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和教诲,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很典型,都可以作为本次习作的材料。那么,怎么把这些典型事例写具体呢?这是写好本次作文的关键。我们来看一个事例,学习它的写法。
三、例文片段引路,学习表达
1.出示例文片段,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选择的典型事例是什么?抓住什么进行具体描写的?
&&& 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时,很胆小,离开了昔日熟悉的小伙伴,来到这个生疏的一年级教室里,周围坐着许多陌生的同学,心里难免有些害怕。因此我一直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始终也不敢抬头和同学交谈,紧张、害怕、孤独同时袭击着我,我只希望早点放学,投身到妈妈温暖的怀抱之中。突然,我感觉到一只温柔的大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那感觉像妈妈爱抚我一样,我猛然把头抬起来,啊!原来是陈老师!&怎么样,对这儿不习惯吗?&陈老师亲切地笑问道。&还&&还好。&我断断续续地回答。陈老师见我这么紧张,便在我身边坐了下来,开始和我聊天。&赵昕茹,你上课表现得很勇敢,回答的问题准确清楚,而且声音响亮。老师很喜欢你的!下课时你也要勇敢啊,和同学说说话,出去活动活动,要学会主动交朋友啊!&陈老师微笑着说, &跟同学交谈多了,你就会有朋友的,你的学习生活会变得快乐有趣的。别怕,胆大些!现在和老师说说话,行吗?&我使劲点点头,大胆地看了老师一眼,陈老师也正看着我,眼睛里满是妈妈般的慈爱。我心里感到暖暖的,心情慢慢地也开始放松了。陈老师跟我谈了好多有趣的话题,我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最后,陈老师对我说:&你看,有朋友是不是很好啊!&我懂事地点了点头。现在,我的朋友已经是数不胜数了,在这儿,我要说一声:&陈老师,谢谢您!&
3.组织交流,集体评议。
(1) 作者选择的典型事例是老师与我谈话,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进行具体描写。
老师:动作&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在我身边坐了下来&&和我聊天&&正看着&&&& 我&&跟我谈了好多有趣的话题&语言(略)神情&亲切地笑问&&微笑着说&
这些细节描写把老师对我的关爱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正是老师的关爱使我的心里发生了变化,找找描写我心理活动及感受的句子
&我&:心理活动及感受:&很胆小&&紧张、害怕、孤独&&温柔&&那感觉像妈妈爱抚我一样&&心里感到暖暖的,心情慢慢地也开始放松了&作者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心中的情感自然地流淌出来。动作&猛然把头抬起来&&使劲点点头&&大胆地看了老师一眼&&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懂事地点了点头&语言(略)神情&断断续续地回答&
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与眷恋之情。
学了事例,相信今天的习作已经难不倒大家了,一起来看看习作要求吧
第二步、下笔成文
四、回忆格式,下笔成文
1.请同学读读本次作文要求
2. 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1)给老师写一封信
书信有着不同于一般文体的格式,这些格式是约定俗成的。
复习书信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紧接一行写日期。
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与情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所以最忌虚情假意,必须带着真挚的感情来写(板书:格式正确,内容真实)
信的内容有什么要求?
选取典型事例,抓住老师当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细致描写,展现老师高尚的人格和敬业的精神。还要抓住我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内心的感受,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之情。(板书:事典型,抓细节,述真情)
3.师根据板书小结出示温馨提示:
& (1)格式正确,内容真实。
 (2)事典型,抓细节,述真情
4.难忘和老师相处的那一幕幕!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把心中最难忘、最美好的记忆写下来,把心中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写下来,作为最好的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给你十分钟时间,直接写典型事例,信的格式及开头、结尾课后再补上。拿出草稿纸开始动笔
5. 学生下笔成文,师巡视,在此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事例典型、新颖等,既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又要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加以指正,看是不是有&选材千篇一律&的现象,或大话、空话太多等现象,力求作文更加完善。
五、作后评改&&
(1)好,停一下,刚才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一位同学写的不错,请她跟大家分享一下。对照要求,我们来评一评:她选取的事例典型吗?写的是什么事?(我考试考砸了,老师找我谈话。)有没有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感受写出真情实感?
(有一次,我的语文测试只考了84分,心里特别难过。我一向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次考那么差,刘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我正想着,刘老师温和地对我说:&张艺,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到了那儿,我很害怕,心想:完了,完了,这下完了。周围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这次是什么原因?&刘老师的话语仍然很温柔。我低头做小鸡啄米状,轻声说:&因为我没有复习好。&刘老师并没责骂我,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记住,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浇灌出丰硕的成果!&回到教室,我的脸上火辣辣的,十分愧疚。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刘老师失望。从那以后,我刻苦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这时,我看到了刘老师慈爱的微笑,那么美,那么甜,那么激人奋进。)
师边评价边圈点:
老师:&温和地对我说&、&仍然很温柔&、&并没责骂我,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记住,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浇灌出丰硕的成果!&&慈爱的微笑&刻画了一个关心和教诲我的老师形象。
我:&心里特别难过。我一向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次考那么差,刘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很害怕,心想:完了,完了,这下完了。&把我的害怕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有一个亮点:连&周围的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环境描写衬托我的害怕心理。&&低头做小鸡啄米状,轻声说&我主动承认错误&回到教室,我的脸上火辣辣的,十分愧疚。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刘老师失望。&我认识到自己不足,并决心拿出实际行动来&从那以后,我刻苦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取得了好成绩。这都要归功于老师的教诲。&那么美,那么甜,那么激人奋进&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赞美之情,升华主题。
2、同学们&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改了10年才成为世界名著。如果我们用这种态度去修改,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写出佳作。课后请大家对照本次习作要求,把自己写的作文多读几遍,先从字词句入手,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修改;然后再围绕&事例是否典型,是否抓住细节,是否写出真情实感&这一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继续认真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格式正确,内容真实&&&&&&&&&&&&&&&&&&
& 事典型,抓细节,述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习作7教后反思
城北中心校& 陆雪芳
&&&& 习作7是学写一封信,信是写给小学阶段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要说出真心话,把最难忘的,最感动的情景再现出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之情。
上课伊始,我先以深情的语言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积淀,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让他们诉说自己对老师的依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再现难忘的往事,实现了思维的碰撞。接着例文引路,学习写法(抓细节,述真情)。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有意识地让学生回顾书信的书写要求,在指导学生审题中,抓住本习作特点启发学生确定文章中心。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了适时的、恰当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这篇作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件事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和感激之情。最后学生写一件并讲评。
作为习作指导课,感觉作为教师的我启发和点拨还不够到位,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双向互动较少。顾老师说得对:应该引导学生先想你的心里话要对谁说,再认真思考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位老师。要分析写信和写事文章的不同之处(人称的变换)。事实上,尽管课后跟学生强调了,但还是有学生书信格式出错,人称没改过来。
此次习作课如能放在学完第七单元阅读课文后的话,可以借鉴《理想的风筝》选取典型的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表达方法;借鉴《孔子游春》,进行人物、语言和景物的描写;借鉴《明天,我们毕业》边叙事边抒情的写法。通过课文表达方法的复习,让学生灵活运用,迁移借鉴。相信学生写起来就会水到渠成了。来自。
点这里回到顶部
【】【】&&&&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正在载入,请稍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早)仿写作文
黎约荣耀if
早早晨,走进大门,眼前出现了一个圆形的花圃.这个花圃犹如一个花园,吸引着同学们的眼光.清晨,在雨露下,花圃更有魅力.花圃里,种着各式各样的花,有白色的兰花、黄白色的百合花、红色的菊花……四周还围上了一圈绿色的雪梅,像一个五彩缤纷的花圈.花园里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使人神清气爽.在花圃的正中间立着一棵笔直高大的皇椰树,树干下面,要两个同学才能抱住.它枝繁叶茂,小鸟站在上面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向同学们说:“早上好,早上好”.这棵树已经很老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像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指引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网 课题研究管理网
《基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序列化的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发布人:吴亚芬
浏览次数(395)
附件下载次数(0)
深入作文序列研究&&&提高学生习作素养
——常州市“十二五”备案课题《基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习作序列化的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吴伟、周海娣
摘要: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训练体系,虽然新课程对习作教学有总的目标要求,但训练的具体内容,每项具体内容所应达到的具体标准,训练的先后步骤等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思考与研究。这就造成写作教学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学生写作缺乏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本课题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序列性的教学策略。分析了写作教学要实施序列性训练,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用以解决教师教、学生学的问题。具体落实措施为:梳理苏教版教材,形成具有科学、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建立写作综合化训练序列;改变作文评价模式,体现科学序列评价梯度等,以期改变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序列化&&&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新课标提出一、二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三、四年级习作方面的目标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五、六年级的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由此可见,新课标背景下的习作要求也是有一定序列的。苏教版教材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低年级安排了写话练习,中年级开始进行作文教学。为切实帮助教师搞好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教材将作文部分编成独立的习作课文,使之成为与阅读训练并峙的一根“柱子”。作文教材努力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放胆作文,写自己的事,写喜欢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其次,注意“读写结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第三,提出“从模仿起步”。教材专题中中年级作文大都安排了例文。例文多用的是孩子的语气,写的是孩子的生活,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且篇幅短小,格调清新,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到了高年级,学生的习作逐渐由“仿”到“创”,有的作文题目不再安排例文。
虽然新课程对习作教学有总的目标要求,但训练的具体内容,每项具体内容所应达到的具体标准,训练的先后步骤等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思考与研究。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作文与升学紧紧挂钩,基于这种大多存在于共性化作文教学的训练走向,导致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训练目标的统一,强调训练规格的标准,强调训练流程的预设,强调训练结果的达成,最终造成作文说假话成风,造成学生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出现“作文是一套,内心是一套”双重人格现象,致使学生的作文大都变成与个性、心灵不相干的东西,甚至创意更是变不上,这个后遗症已经影响到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
第二,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更多地把作文看成一种单纯的“知识体系”,刻意向小学生灌输“章法知识”或“技法知识”,有意拔升甚至追求“崇高”的立意,学生背范文,套摸板,甚至恶意抄袭。
第三,如此形成的作文,从选材到结构,从思想到语言,都不属于儿童,不属于儿童的生活,即使丰富多彩的生活离学生这么近,而离他们的习作都是那么的远。这一些都是儿童生活抛弃作文,作文教学背离儿童生活带来的尴尬。
第四,作文教学起步晚,坡度陡。长期以来,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以识字教学为主,忽视了作文训练,到了三年级才开始抓作文教学,起步太晚。作文教学应当按照由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可是长期以来,一、二年级忽视说话和写旅话的训练,三年级一开始就搞命题作文坡度太难。
第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虽按单元编排了一些读写内容分散编排于各单元,教师对教材往往理解不够,这些固有的作文教学序列没被认识,加之教师各管一个学年,年段之间衔接往往处理不好,这就造成了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计划不明,各行其是,无所遵循。也造成写作教学随意性大,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要求、检验手段,学生写作缺乏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
综上所述,要改变习作教学的现状,要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对小学习作序列化的研究。习作教学就应当按照由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本课题就提出习作教学要注重序列性的教学策略,分析写作教学要实施序列性训练,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用以解决教师教、学生学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习作序列化: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生活内容、学习内容的特征,构建小学作文整体序列化训练体系,形成螺旋式循序渐进的习作序列。低、中、高年级分别以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想能力、描写能力、审美能力为目标,先从童话、诗歌教学入手,逐渐过渡到写人、记事、状物、写景作文的训练,进而开展实用文体的教学,努力做到科学全面,整体有序,重点突出,训练合理,使学生逐步从乐写,会写到善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小学习作教学序列的核心标准,也就是纵向主线,即依据什么来建立小学习作教学序列。二是小学习作教学序列的横向纬度,即小学习作教学应该包括哪些可教学的领域,以及每个领域各自的发展序列。三是小学习作教学的整体推进策略,即通过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设计和制定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平按序列提高的分阶段的主体教学方案或教学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小学习作内容序列化、能力序列化以及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形成具有校本化的小学习作内容序列、小学习作能力序列和科学的读写体系,使习作教学有序,学生习作有法,习作评价有标可依。
2、通过对小学习作序列化的研究,让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观察积累生活素材和情感,做到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乐于交流,表达,张扬个性,丰富童情。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切实提高春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3、通过研究,更新春小语文教师习作教学观念,树立科研兴教的思想,培养出一支素质高,业务水平过硬的语文教师队伍。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进行习作内容序列化的研究,对小学习作作出循序渐进的分步训练安排,使之具体化,系统化,以终身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等为依据,探索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和创新性的序列作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序的训练下逐步提高作文能力。
2、进行习作能力序列化的研究,以类别为载体,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依托,分解各类记叙文的写作基本要求,&明确每个年段的能力训练重点,从而有序构建小学的能力目标序列,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读写实践中螺旋式提升写作技能,自由自如地进行表达。
3、进行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为苏教版小学习作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
4、进行习作评价改革研究,探索有效的、科学的序列评价梯度,在组织学生的习作评价活动中,通过及时的肯定、鼓励,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写作兴趣动机;以发展的观点对学生的习作做客观的评价,充分肯定优点,并指明改进的方向。
五、课题实施的过程
(一)前期准备,保障课题研究的运行
2011年3月,自开题论证后,学校教科室立即组织召开了课题研究开题会,建立了课题研究机构,并制定了相关制度。
同时,为了了解我校各学段学生对习作教学的现状,为实验老师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我校组织三——六年级老师组织学生填写了《学生习作现状调查表》,随后老师们又针对本班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了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具体措施。
随后,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阅读理论书籍、网络浏览等方式对目前国内外对习作序列化研究得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我们发现:
近几十年来,关于作文教学序列的研究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表现为两种趋势。第一种趋势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作文要求具体化,变成序列训练的计划。例如有人认为小学六年制的作文教学的程序可以分三段:(1)作文起步阶段,包括一、二年级,以说完整的话,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为主;(2)作文过渡阶段,在三、四年级,让学生进行片断训练,能写一段话,叙述一件事;(3)作文综合阶段,包括五、六年级,综合进行记叙文训练,同时注意从模仿向独立写作提高。第二种趋势是根据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也尽量考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编拟相对独立的作文训练序列,比如作文分步训练、作文分格训练、读写结合训练、先放后收训练等。这些研究对建立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甚至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效果。但是作文教学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至少包括语言文字训练、知识经验积累以及心理能力训练等方面。简单地把作文教学要求分解为作文教学序列,或者简单地以单因素的序列代替作文教学序列,直接后果就是作文训练的技术化、机械化。
吴立岗教授认为应该根据活动理论来构建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构建的作文教学序列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小学低年级要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小学中年级要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小学高年级要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这项研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作文教学系统的全貌,在相当复杂的关系中构建了作文教学的序列。
国外的写作教学研究从不同的写作理论出发,提出了一些不同侧重点的写作指导模式,比如有观察指导模式、认知指导模式、文学指导模式和日常生活指导模式等。也有学者认为作文的内容与人的成长有极大的关系。根据日本教育改革家芦田惠之助研究,学生作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⑴小学1~3年级:只将所见、所闻、所做的记录下来,一般只会平铺直叙,缺少感想,少有修辞手法;⑵小学4年级:在记叙行为、见闻中逐渐加入感想,开始有把握文章中心的意识,开始使用超越具体事物的概念;⑶小学5~6年级:能将自己的信念、看法汇入事实的记述中,开始选择符合自己理想的事、物、行为来写,开始思考文章的结构与定题、构思、选材等作文方法;这是写作能力成长的序列,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序列,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的表达过程,也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逐渐转向以对自我感知为主的人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扩张的过程。
因此,我们认为:我们选择的该课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学习反思,夯实课题研究的基础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理论学习为根基,提升研究的理论素养,并通过以下方式达成这一目标。荐读:核心组成员,进行好书推荐;自读:通读必读文章,细读相关篇目,自己选择与课题组相关文章进行学习;研读:对必读文章选取其中的篇目、语段写读书笔记,用之于个人研究指导,为课题组选择重要文献进行读书交流和成效分析;辅读:选择重点文献请专家、骨干进行阅读辅导并进行对话,解决阅读中的难点和疑点;评读,按学科组进行读书笔记的交流,研究者进行点评、专家总评,重在将读书研究应用于实践指导的成效分析和课例以及其他案例集。我们学习了《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语文新课程标准》《加强习作规划,促进课程建设》等理论书籍。
以专家引领为助推。通过专家引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我校经常邀请校外专家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如成尚荣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潘小福副主任的《如何备课》、万永庆主任的《如何做课题研究》、朱洁茹老师的《有效拓展,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陈建伟校长的《追求有效的集体备课》等,帮助老师们转变观念,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在一定时期内,课题组有目的、有计划、有主题、有要求、有反馈地组织教师开展自学笔记、理论学习心得等评比,对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评价。
(三)梳理序列,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长期以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与巩固,是每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因而细而又细,反复而又琐碎,可是对教材规定的习作训练却往往是以指令性写文一次就一带而过,使之成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一个附庸,而没有把它提到一个与基础知识并重的运用的重要形式的位置上,这种模糊的认识与做法同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而微的要求与规律的把握不足有关。作文教学在实行中只有“点”的简单的涉及,而无“面”的渐进性广泛涵盖。对作文教学的规律把握与实际运用的内涵认识不足,是目前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中作文训练的指导意义不强而且实践的范围较窄,训练出现的次数在每册中只有寥寥数次,无法体现作文教学的连续性与渐进性。而作为担负着指导责任的教师不可能也无暇去深入设计这种训练过程,这就暴露了教材的一个弱点,只有“点”的训练,没有“线”与“面”的连接和拓展。为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对苏教版教材小学习作内容进行了梳理,作出循序渐进的分步训练安排,使之具体化,系统化,形成了一套与教材要求相匹配的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训练序列材料,供教师选择使用。内容编排的灵活性与训练层次的渐进性是其主要特点,这套材料,既能体现出课标的要求,又切近学生多彩的生活,也使学生在有序的训练下渐渐提高了作文能力。
(四)课例研讨,提升课题研究的内涵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因此,我们不断进行实践研究,努力做到:
1、习作课堂走向开放
针对以往作文课堂封闭、作文内容封闭、指导和批改封闭、训练手段封闭、习作心理封闭等弊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努力让课堂开放起来,让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开放的大作文课堂中享受作文的快乐。
2、教学方法力求多样
有感兴趣的材料并不一定能写出好的作文,还得进一步在操作上花力气、有突破。因此,在教学形式与方法上,我们提倡“活动化、趣味化、体验化、多样化”,努力让学生在多形式中体验快乐,如:说与写结合、听与写结合、画与写结合、读与写结合、玩与写结合、操作与写结合、吃与写结合、观察与写结合、想象与写结合、采访与写结合、调查研究与写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人人参与活动,人人获得体验,人人表达自己,人人获得赏识”中快乐地写作,在快乐中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以观察作文为例,为了丰富学生素材,体现习作的活动性、趣味性,我们六年级学生在学校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种植基地,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带领学生种下自己喜爱的蔬菜,并随时带领学生到校内种植实地观察后写观察日记,孩子们有的写植物生长的过程,有的写某次捉虫的经历,有的写活动的感受……课堂上,教师也专门进行了观察习作的交流、指导,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观察、体验,获得真切感受,而后尽情抒写,一吐为快。
3、指导过程形成序列
对学生的习作指导一般分三个步骤:一是作前指导,二是作中指导,三是作后指导。而先放后收,是作文教学的一条规律。作前指导重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话与习作的欲望,打开思路,指导宜粗不宜细,旨在让学生按习作要求及时书写,感受到快速写作、一吐为快的快乐。作中指导带有明显的指导意义,重在发现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优点与不足,宜细不宜粗,及时评价,及时修改,让学生体验到不断提升的快乐。作后讲评主要是本次习作的全面展示,重在肯定,重在激励,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五)书香活动,丰富课题研究的素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方法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营造读书的氛围,“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名著的语篇随处可见,“如春书吧”里更是好书不断漂流;学校“如春书苑”里的图书更是时时更新,各班设立了图书角,建起了班级图书专柜。学校计算机房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上网浏览,查找资料,这些硬件设施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营造了浓浓的阅读氛围。老师积极向学生推荐好书,班级召开读书会,全校掀起了读书的热情。大量阅读,为促进学生表达,提高写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近生活、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生活中,现实的社会中去选择感兴趣的习作材料,坚持让学生体验感悟、积累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逐步提高习作的兴趣。校园、班级文化氛围越浓厚,各类活动形式越多样,学生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自我表达的需求就越强烈。写作一旦成为内在的需求,学生从中体会到的必定是酣畅淋漓的快乐,就不会再害怕或当成一种负担了。为此,我校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富有特色的“植根文化节”系列活动,一年一度的跳蚤书市,特有中国味道的传统节日活动等,还有以“感恩”“安全自护”“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热爱祖国”等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参加各项征文活动。如:“华人杯作文大赛”“书信大赛”“学雷锋征文”等。特别是学校的体育节,平时进行的接力比赛、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单项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捕捉写作素材,乐于表达,有表达的内容,从而提高习作地积极性。这些素材,也都成了实验老师的课例,形成了我们春小独具特色的习作内容序列。
(六)改革评价,关注课题研究的实效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作文成绩通常以等级来评定,许多老师批分严格,有的学生甚至一个学期都得不到一个“优秀”,这无疑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胜心、求成欲、威望需要是儿童作文洞中的重要成分。这是一种追求他人对自己尊敬并希望获得他人赞扬与肯定的成就动机。它实质上是一种取得成就和获得在集体或朋友中的威望的一种需要。”
为此,我们大胆改革习作评价方式,实施让学生快乐作文的两大策略,即改变作文批改方法和形式的2大提倡,提倡新的评价方法——“等级+附加分”,提倡新的批语形式——“批语”变“心语”。
“等级+附加分”:指出“等级”要舍得给“优秀”,附加分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分别用星或笑脸、大拇指等标志性的图案来表示,以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绩。我们指出,老师在具体操作时也可以打破“等级+附加分”的评价方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如低年级的老师就用星数和漂亮的印章来评价,星数上不封顶,下有保底,写得特别好的地方加盖学生喜爱的可爱印章,从而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批语”变“心语”:改变传统习作中空洞俗套的评语,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句充满鼓励的心里话,具有指导性的真诚中肯的建议:“你写的这篇文章我读了很感动。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词‘以情动人’。作文也好,做人也罢,‘情真’最重要。”“好!继续努力!不久的将来,你会是一个小作家!”“我很欣赏你文中的人物对话,简洁却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如果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态,也许会更传神。”同时,也鼓励学生将习作与家人和伙伴进行分享,并邀请他们为作文写上评语。这既增加了学生习作的成就感,同时也强化了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我们就是通过以上方式,将评价贯穿在日常的写作教学和活动过程中,使写作评价日常化、通俗化、动态化,采取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信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抒写表达,在快乐中习作。
六、课题实施的成效
(一)实验老师系统地了解了学生的习作现状,有了可依照的数据依据,并以此制定出了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具体措施。
(二)梳理了苏教版教材中习作的序列,并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化习作拓展序列内容。(具体见附表)
(三)初步探索出了一些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构建了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课堂教学模式。
(1)总体观察(看、想、说)→启发学生口述图的主要内容。
(2)有序观察(细看)→启发学生有层次按顺序说出图上内容。
(3)紧扣画面,合理想象→启发学生图画内容,完整地叙述图意。
(4)写话→指导学生把口述内容写下来。
2、构建了中年级观察作文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观察取材→启发想象指导构思→口头叙述→评议→起草作文→讲评修改&→誊写
3、构建了高年级命题作文的课堂教学模式。
(1)审题—启发学生自己审题或拟题,教师点拨。
(2)构思—教师作精要的指导后,学生独立选择,立意、布局谋篇。
(3)口述—学生口述,师生点评、补充。
(4)起草—快速成文。
(5)评议—&小组互相评议,集体点评。
(6)修改—学生根据同学评议和教师点评受到启发,自己修改或互改。
(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实验教师的习作理论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尤其是在各类习作教学的指导上目的更加明确,方法更为多样,教学效果也更好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提供素材,让学生参与活动,调动学生情感,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作文与生活相融通,作文与做人相融通,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同时,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多篇论文、教学案例获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市、区作文大赛,参与面广,获奖率高。学生作文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学校自主编辑的学生优秀作文选《笋芽儿》也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七、课题实施的困惑
1、在作文教学研讨过程中,对年段、年级的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准,训练的层次感、定位不准,目标拔高现象比较严重。
2、习作讲评课缺少实效性,讲评的面不够宽,讲评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集体讲评有用,而对于一些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老师讲评完后还不能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的指导方可有效,可有没有那么多时间,因此,也影响了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
3、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习作编排内容,重组整合的能力有待加强,只有这样,才能让习作指导更高效。
4、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量有待提高,阅读兴趣和习作兴趣需要长期耐心的培养,要消除学生的畏惧作文的心理,就需要教师更加努力,在指导方法上多下功夫,不断探索。
八、下阶段研究的方向
&&&&1、树立苏教版教材背景下学生习作能力序列,形成清晰的序列网络,使课题研究成果辐射全校。
2、加强习作教学课例的研究,促进学生习作能力提高。将梳理的习作能力序列,通过多样化的习作教学策略高效落实,切实提高学生习作整体水平。
3、整合课程、课堂、活动资源,使习作教学整体优化。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整合、系统设计。开展读书节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学校通过一定的渠道定期请一些各行业的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也鼓励年级、班级聘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与学生交流,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二)下阶段研究计划:
我们的课题处于研究的第二阶段。后续研究将按计划进行。
(2011.9—2013.12)实施阶段
1、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
2、分组上课进行研讨;&
3、撰写案例论文;
4、编写学生作文选、《采蜜集》
5、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6、形成校本化的小学习作内容序列、能力序列及读写体系。
(2014.2—2014.6) 总结阶段
按研究方案进行总结,整理资料,完成结题报告,编印论文专集,汇报课现场展示,开展课题结题鉴定汇报活动等。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网 保留所有权利 苏ICP备号
建议 或以上  使用IE6版本以上浏览器
主办:常州市新北区教育文体局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衡山路8号 制作、技术支持:常州梦幻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教版语文三下习作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