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组利分析电视为什么越大清析度越差

液晶电视为什么越大清析度越差_ZNDS网友问答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综合交流 / 产品评测 / 活动公告
新手入门 / 社区互助
查看: 66|回复: 1
液晶电视为什么越大清析度越差上一篇:下一篇:
这是不一定的,和你的观看距离有关,越大你的观看距离就要加大,按照以前的,势必觉得清晰度差
亲可以来ZNDS智能电视论坛发起讨论的,这里有很多热心的网友和大神能提供帮助!
Ps:推荐智能电视&安卓机顶盒下载安装当贝应用市场,资源丰富、下载超快、是您休闲娱乐的不二之选!
强烈推荐,装机必备软件!专为智能电视和安卓电视盒子打造的TV APP应用商店!追求极简体验,完美适配遥控器!海量精选TV应用,快下载体验吧!
电视运行慢,看视频卡、玩游戏卡、用浏览器还是卡,卡的人想砸电视怎么办?别担心,当贝助手来帮您!当贝助手,第一款专为电视打造的功能全面的当贝电视管家!
倡导极简高效的电视主题桌面,极致的自主操作和用户体验。并提供智能排序、自动清理、快捷管理等一系列贴心功能,帮助用户让智能电视变得真正简单好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丨 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备案编号:71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当前位置: >
海信液晶电视维修
故障原因及分析【汇总】
13:08:59&&&来源:&&&
家中有液晶电视的人,相信都或多或少都发生过一些故障,但是有些故障还真是从来没有遇见过。很多人就对此束手无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送上福利:盘点海信液晶电视的故障愿意以及维修方法。这下,再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 & 家中有液晶电视的人,相信都或多或少都发生过一些故障,但是有些故障还真是从来没有遇见过。很多人就对此束手无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送上福利:盘点海信液晶电视的故障愿意以及维修方法。这下,再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海信液晶电视的电路原理图:
1、故障:整机黑屏,有声音,指示灯正常。
分析:有声音,指示灯正常,可认为主板基本正常,检查液晶屏的逆变器是否正常工作。首先查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地、ON/OFF开关、电流控制信号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可以采用替换逆变器的方法来确定期间是否完好。替换器件后,一般可解决问题。
2、故障:VGA通路正常,视频、电视通路不显示,白屏。
分析:由于软件设计中,考虑整机稳定性,各电路模块是相对独立的。如果VGA通路正常,说明AD9884、SD11010这一路正常。视频通道的芯片中,SAA7114、STV100等器件由于内部有保护电路,一般情况不容易受损,问题可归结为时钟信号相关的CY2071、NC7SZ00等损坏,可用示波器查信号后,更换芯片来解决。由于这些器件对冲击电流比较敏感,在连接仪器插接时,会由于冲击电流过大而损坏。
3、故障:屏幕有竖线的异常质量问题。
分析:出现竖的亮线问题,都是由于模块逻辑板和寻址板之间连接线的接头处有异物导致。
对策措施:
1、底座连接支架通孔螺柱背面粘贴密封件,防止固定底座连接支架产生的铁屑不会落入整机内部。
2、后期会改进模块排线的方式,减少寻址板茶肉裸露长度,可大大减少插头接触金属屑的几率。
3、用热熔胶将巡视办插头和连线接合处全部封死。
4、故障:生产过程中,图像出现类似画中画效果。
分析:这种问题的出现时由于电路焊接过程中,STV100与16MB的SDRAM之间的通讯地址腿出现连焊,造成读写错误而形成。
5、故障:无伴音其他一切正常。
分析:此现象主要跟前段音频版有关。首先检查主板供给前段音频版的三个电压是否供过来:+12V、+5V、AUDIO_ON_OFF(低),然后继续查找音频信号处理这一通路中重要的电阻、电容、电感是否虚焊、连焊等导致信号断路,如果因为电压没有供过来,那就根据电路图一一检查,也可利用耳机来排除到底哪部分出现问题,因为耳机和喇叭分别走不同的通路。
6、故障:接高清机顶盒有图无声。
分析:原因是电视机开机过程中,HotPlug(热插拔)复位时和机顶盒的HDCP(数字内容保护)通讯异常,导致机顶盒不能正常输出。将HotPlug复位放在开机完成后,才能使HDCP通讯正常,机顶盒输出正确。通过软件数据升级即可解决。
7、故障:接硬盘高清电视播放机无图。
分析:原因是HHP-500输出的HDMI格式不标准,行同步宽度特别大,而软件的判断比较严格,不能进行锁定,更改软件的识别条件后能正确识别。
8、故障:电视不开机问题。
分析:经检查,发现是手工背焊的330欧电阻虚焊,电阻的一端的焊盘已经脱落,更换电阻后即正常。
9、故障:生产过程中,图像出现类似画中画效果。
分析:这种问题的出现时由于电路焊接过程中,STV100与16MB的SDRAM之间的通讯地址腿出现连焊,造成读写错误而形成。
10、故障:图像整体变暗,通过用户菜单的参数调节,无法解决问题。
分析:图像整体变暗,一般是在微机信号自动调整等一系列整机参数调整,或切换信号源等操作后出现。原因在于EPROM(24C16)中数据操作有误。首先,可进入工厂菜单,调整参数。如不能解决,可通过复位选项、重新刷新EEPROM中数据来解决。
& &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欢迎登录:。
延伸阅读:
电视机热搜词
机顶盒热搜词
投影机热搜词  (讨论贴)大清为什么越混越差?——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下面分问题讨论  第 一个问题  英法不法商人为什么一定必定肯定要把鸦片弄到清来卖,而不是如此大规模地卖到日本、澳大利来、美洲或非洲去呢?  下面说我的观点。在说我的观点的时候,大家可以讨论。可以展开式讨论(就楼主我的观点或者不就楼主我的观点都行)。  正式发文之前,先发一下楼主我的简介。也同样希望参与讨论的朋友发一下各自的简介。  罗建华(笔名毛屋堂):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长期致力于历史与战争、管理、人伦边缘学科探索。写史风格嬉笑怒骂,说史态度风趣真诚,文风轻松时尚、热辣活泼。着力将大变革时代的社会、将轰轰烈烈的历史融于一炉,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文风——感受历史——运用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审视历史、解读历史。犹如用战争视角解析企业之间你死我活、尔虞我诈、抱团生存的竞争一样,着意于站在当代社会信息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上的战争、怪才、事业英雄、职场狗熊,感受历史带给人们的无穷魅力。  已出版历史作品:《晚清大变局》《洋务大业》《大唐霸业》《短命南朝》  已出版社科作品:《攻破壁垒有方法》《三分管人七分带人》《富有,从人脉开始》《跟说客学艺》《移动帝国诺基亚》。  即将出版的历史作品:《绝对猛男:成吉思汗》《落日旌旗1895.李鸿章》《晚清改革三十年》《黑道上的儒者 杜月笙》  博客网址 .cn/u/  下面正式发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清国库的银子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少了。  国家银矿生产的银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是越来越多,然而国家的府库却越来越空。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物产不停地生产,然而,社会积累的财富却越来越少。  这种现象实在太过于奇怪。  国家到底是得了一种什么样的奇特的病,是不是大清得了某种未具名的“癌症”?  你也可以猜测,是无数的贪官敛走了国家的财产,然而,情况比你猜测的还要糟糕。  国家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也没有大江大河的治理,甚至连皇帝的日子都过的紧巴巴的,没有大兴土木,贪官敛财也只是不大的一部分,国家财富系统还是出现了以前各朝各代从未出现过的某种巨大的漏洞。  这种情况实在让人担忧。  不管如何,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  那些有能耐用不知不觉的方式盗窃国库银两的汪洋大盗,到底是何方神人?  这实在是个大案要案。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只知道财政在不停地亏空,却又找不到其中真正的原因,你说,这能不着急吗?如果任其情况发展下去,最后到了某一天,大清政府岂不就要破产倒闭?(极其类似于今天希腊、西班牙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险)  不过,就目前我们的能力而言,一时三刻还查不出个所以原来,那我们就从小地方着眼,这个小地方,我特意选定了茶叶。  在谈及茶叶之前,我先明示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这个现象与茶叶的关联度实在是太深了)。  嘉庆末年,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的物产被外国人大量地盗卖到中国来,中国的白银哗啦啦地向外国人的口袋里流了进去。这个物品大家在初中课本里就知道了,那是祸国殃民的鸦片烟土。  为什么突然之间外国人想着到咱们中国来卖这玩意儿呢?不去非洲,也不去澳大利亚,就偏偏看中咱大清的子民?这就真是怪了去了。  他们别的东西不能卖?为什么偏偏要卖那叫烟土的东东?这也怪了奇了。  这其间的姻缘,还真是有点儿复杂。大家现在可以点上一支香烟,沏上一杯香茶,听我慢慢道来。  (未完待续)
楼主发言:250次 发图:
  现在,我要把手中的镜头向外挪一挪,先到英国的历史长河中去旅游一下。  18世纪初,对于远在西方的英国人来说,还没有几个人知道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最最普通的现象——“饮茶”——到底为何事,也没有几个人知道,中国人习惯于在杯子里泡沏的茶叶到底为何物(不好意思,那时的英国人全都喝牛奶去了)。  可是,当时光的长河流到了18世纪末时,英国的世间天地翻转,全国上下几乎人人热衷于饮茶了。原本为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喝茶”,一时之间,居然成为了英国人猛烈追捧的超级新闻。  为什么呢?  那个时代,英国是不产茶叶的,即使整个欧洲的人,谁也不知道茶叶长的什么样子,茶味的种子是圆的还是方的。英国人唯一知道的,就是如果你要喝茶的话,那就去东方的中国,只有跑到东方,具体来说,只有飘洋过海到咱们中国来,才能买到茶叶。全世界,整个地球人都知道,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出产那神奇的饮品——茶叶(今天的印度和非洲也产茶叶,不过那都是后来从中国传播过去的)。  从一些史料里,我找到了下面的几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对于茶叶来说,在英国,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之内,居然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式变化的过程。(有点类似于中国人在二十年以前不知道喝牛奶为何物,而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数以亿计的中国城市居民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上一杯鲜牛奶或酸奶)  1699年,英国官方记载的全国茶叶进口量不到6吨,一个世纪之后,官方记载的数字就猛升到让人惊叹的11000吨!如果算上走私茶的话,这个数字还得翻上一翻。  不只是数字说明了历史中突然发生的大变化,一些文学作品记载的当时英国的社会现象,充分而且肯定地说明了如此这般的社会巨变。  到18世纪末,英国社会的上层贵族与下层民众,无论贫富贵贱,几乎每人每天都喜欢喝上一、两杯茶。在1757年的报纸里,我翻到这样一篇时文,有作者作了这样的描述,“夏日里,经常可以在里奇蒙的某个胡同看到乞丐端着杯子在喝茶,修路工人在喝茶,赶灰渣车的车夫在喝茶,还可以看到晒干草的工人在买茶。”  可以鼓一次掌,庆祝一下中国的茶叶突然而且大量地被老外喜欢起来,种茶、卖茶的中国人应该是发财了。在QQ群里经常碰到卖铁观音茶叶的好友,平时你们给不怀好意的网友也骂累了,这一次,你们大可以大大地骄傲一下,原来你的祖宗曾经为咱们中国人脸上长光了。  可是,不要太过于高兴,不要因为有了发财的机会就一定能发财。太好的东西,太过于值钱的贵重的宝贝,有时候反而容易惹来杀身大祸。  如果你对我的说法不相信的话,在下面的章节里,你将会看到,大清的茶叶,这样一个宝贝,在英国无任何竞争对手,无限制地畅销,最后给大清的子民、给大清的皇帝引来了什么。  (未完待续)
  中国从明朝就开始变差了的
  对鞑子真的是毫无好感啊。。。  
  @扬名立万1984 2楼
08:51:54  中国从明朝就开始变差了的  -----------------------------  你的这个坑,挖的还真深啊
  @akbwdh 3楼
09:04:20  对鞑子真的是毫无好感啊。。。  -----------------------------  ?????
  走势上有点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支柱。但是,这种支柱的作用,是以民生基础为中心的。就是说,不涉及民生,这种支柱作用是不明显的。因此,余以为,单纯的从某一方面而论国家,不足以还原历史。
  @弋代 6楼
10:08:22  走势上有点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支柱。但是,这种支柱的作用,是以民生基础为中心的。就是说,不涉及民生,这种支柱作用是不明显的。因此,余以为,单纯的从某一方面而论国家,不足以还原
。  -----------------------------  你认为要怎么论才是正确的做法?
建议多搞搞英国方面的资料
  满清愚昧野蛮,当然越混越差!
10:08:22  走势上有点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支柱。但是,这种支柱的作用,是以民生基础为中心的。就是说,不涉及民生,这种支柱作用是不明显的。因此,余以为,单纯的从某一方面而论国家,不足以还原
。  -----------------------------  @罗建华6 7楼
10:40:34  你认为要怎么论才是正确的做法?  -----------------------------  有背景,有传承。
  狼来了  随着茶叶需要量猛增,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每磅茶叶的价钱却居然在迅速下降,到18世纪末茶叶价格居然降到了100年前的1/20。  销量的迅猛增加,市场需求量迅速扩大,按照常理来讲,应该是物价跟着上扬,为何来自东方的神奇饮品,茶叶这物件的价格,却不升反跌呢?  这中国与英国之间,那些个海上漂的路程,达到了地球赤道周长的四分之一,从地球的这边运点茶叶去地球的那边,实在是不容易。是不是长途运输的费用,因为运能的增加而下降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时间段,虽然经过近百年的变迁,海上运输的方式没有多大的改变,原来用帆船,现在还是用帆船,没有发展到现代的汽轮船运输。  原因在于一件事:缺货。  需求量的剧增,造成了严重的缺货。  因为从东方运点茶叶去西方,实在是太难了。茶叶供应量非常非常有限。只有等到某一天,从东方来的货船到港了,才有可能有货。  货物缺少了,按正常的做法,那就应该涨价呀。涨价是解决缺货的重要途径。今天,市面上,有些人不是估计炒作“缺货”从而搞涨价么?难道英国商人连这样一点最起码的商业常识都不懂?  问题在于,英国的商人太精明了。  面对严重缺货的大难题,面对茶叶运输的超长距离与长时间痛苦等货的煎熬,精明的英国商人,开动了他们的大脑,找到了一般的读书人想象不到的解决方案。  他们在茶叶中加些柳树叶、锯末、花瓣。这些东东,想一想,喝了又不死人,还能增加一些刺激的风味。(看到么,商家解决真缺货的方式,不是涨价,而是造假货。商家们如果要玩涨价的游戏,在涨价之前,总是编些理由,说是缺货——假缺货)。  英国商人找到的解决办法是有效的,茶味的供货量就这样给他们一夜之间增加上来了。  有的商家更荒唐,据记载,有些商人竟然在茶叶里掺入了羊粪。  看到这样的资料,我就只能猜测,运到英国的那些茶叶,它们的色彩、模样,或许跟晒干的碎羊粪差不多(两者的颜色都是黑黑的,模样都是一小粒一不粒的)。想一想,那味道,让英国人喝过之后一定感觉爽歪歪了。当然,这样的茶叶,你能指望它们的价格能升上去么?  为了竞争,一些“非常有头脑”的商家在茶叶的颜色上做起了文章。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运输,茶叶绿色不见了,于是乎,聪明的商家开动了伟大的小脑子,他们在茶叶里掺上化学着色剂。经这么一伪装,美丽的绿茶飘然出世了(看来,咱们中国今天才出毒牛奶、毒香肠、毒鸭蛋,人家英国早就有毒茶叶了,咱们多少还是落后于人家了啊)。  真是越漂亮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水,估计也越是难喝了。  这样的茶味,还能卖高价么?能不喝死人,已经是万幸了。  还好,中国目前还没有毒茶味,只有加了三聚氰铵的毒牛奶。  今天中国的毒牛奶商人,跟历史上西方的毒茶叶商人,其出发点是如此的相似(为着提高商品的外观),真是让人惊叹。  经过数月漫长的海上运输,聪明的商人发现,红茶比绿茶更容易保鲜;另一方面,基于绿茶被掺色使假的原因,红茶越来越受欢迎。大家都是人,哪个不晓得,做假绿茶的化学着色剂有毒呢?于是红茶开始取代口味清淡、苦味较轻的绿茶。英国人更绝,在红茶里加上糖和奶,据老外讲,品起来更加齿颊留香。可是,要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茶水里加进牛奶,不恶心才怪呢(经特殊工艺加工的优乐美之类的品牌奶茶除外)。  这庞大的茶叶需求量,无论对于英国皇室还是对于英国的商家来说,谁拥有茶叶来源地的采购权、运输权、经销权,那就是拥有了一台台印钞机了。  二十年前,中国人还不知道牛奶为何物,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全中国人都喜欢饮用以前西方人习惯喝的牛奶了。谁能告诉我,这突如其来的天地翻转的原因是什么吗?  西方的英国人突然喜欢上喝中国茶,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嗜好,而是有他们的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位葡萄牙公主的到来,给英国皇室乃到整个英国贵族上层的时髦嗜好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中国是由鞑子通知的,英国人讨厌野蛮人
  @战国酱油批发商 9楼
12:56:43  老罗
建议多搞搞英国方面的资料  -----------------------------  
  又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谈历史。坐看。
  凯瑟琳公主的茶杯  十六世纪时,海上霸主是西班牙、葡萄牙。经历了资本主义革命的英国上层资本家,现在最最渴望的,是海外贸易的权力。有了那权力,就可以到国外去发财了。  然而,海上主权却不在自己手中。没有了通往海外贸易的权力,英国的资本家该如何办?  那就来一场海洋权的争霸战!  说得轻巧。当时英国的国力还不够强盛,谁有那么多的英镑来打造战船到海上去打仗啊?  英国的皇室就聪明多了,用了一个小小的办法,轻易地就解决了这个头痛的大事——皇室联姻。  1662年,查理二世与葡萄牙国王约翰四世的女儿凯瑟琳公主结婚。  在欧洲,皇室之间搞联姻非常正常,但是,这一次,在凯瑟琳的嫁妆盒子里,放进了英国皇室梦寐以求的两张纸——丹吉尔和孟买贸易站的贸易特许权!这下,英国商人可以堂而皇之到东方去做生意了。  英国的资本家、英国的商人乃到英国的皇室有机会从东方买到茶叶、香料,商人们能赚取更多的黄金。  凯瑟琳公主有一样特殊的爱好,她酷爱饮茶,而且喜欢用小杯啜饮。  她的这一个人习惯,也随着她一同带到了英国皇室,被英国的上层贵族争相模仿。  凯瑟琳啜茶的杯子“不到顶针那么大”,用这样的茶杯饮茶,一系列高难度动作非常时髦,迅速成为英国贵族间流行的一种时尚。  在皇室的带动下,饮茶之风席卷英国朝廷乃至全国上下。  1663年,喜好唱赞歌的诗人埃德蒙兴味盎然地为凯瑟琳写了一首生日诗“茶之颂”,高度赞颂了她对英国的两大贡献:来自东方的神奇馀品——茶以及在东方的印度进行贸易的机会。  最尊贵的王后,你给我们带来了世界上最好的草药(指茶叶)   属于我们这个勇敢的民族   我们赞颂您打开的那扇大门   通向太阳升起的帝国(指东方的中国)   那里有珍贵的种植   茶乃缪斯之友 (看样子,简直比喻成一种神品了)  去浮清躁,给灵魂以宁静 (感觉茶在英国人那里成了镇静剂)  心灵以慰藉 (同时还是安慰剂)  向吾辈之王后陛下致敬!  这首诗歌,可能翻译得不咋的,但是,它到底还是写出了神奇的东方那神奇的饮品,还有那神奇的功效。  凯瑟琳公主对于茶叶在英国盛行的伟大贡献,对英国王室形成饮茶的时尚风气,功不可没。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流行时尚也有时间性,然而,一经某些组织使出幕后推手的招术,它便有可能在全国流行开来,而且经久不衰。  饮茶风气之所以突然之间在英国大行其道,与某些具有政治性质的商业组织使出的推手招之间联系紧密。当然了,也正是这种神奇的东方饮品,让这些幕后推手赚得盆满盂满。
  @观泉 18楼
19:33:54  又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谈
。坐看。  -----------------------------  
  凯瑟琳公主的茶杯  十六世纪时,海上霸主是西班牙、葡萄牙。经历了资本主义革命的英国上层资本家,现在最最渴望的,是海外贸易的权力。有了那权力,就可以到国外去发财了。  然而,海上主权却不在自己手中。没有了通往海外贸易的权力,英国的资本家该如何办?  那就来一场海洋权的争霸战!  说得轻巧。当时英国的国力还不够强盛,谁有那么多的英镑来打造战船到海上去打仗啊?  英国的皇室就聪明多了,用了一个小小的办法,轻易地就解决了这个头痛的大事——皇室联姻。  1662年,查理二世与葡萄牙国王约翰四世的女儿凯瑟琳公主结婚。  在欧洲,皇室之间搞联姻非常正常,但是,这一次,在凯瑟琳的嫁妆盒子里,放进了英国皇室梦寐以求的两张纸——丹吉尔和孟买贸易站的贸易特许权!这下,英国商人可以堂而皇之到东方去做生意了。  英国的资本家、英国的商人乃到英国的皇室有机会从东方买到茶叶、香料,商人们能赚取更多的黄金。  凯瑟琳公主有一样特殊的爱好,她酷爱饮茶,而且喜欢用小杯啜饮。  她的这一个人习惯,也随着她一同带到了英国皇室,被英国的上层贵族争相模仿。  凯瑟琳啜茶的杯子“不到顶针那么大”,用这样的茶杯饮茶,一系列高难度动作非常时髦,迅速成为英国贵族间流行的一种时尚。  在皇室的带动下,饮茶之风席卷英国朝廷乃至全国上下。  1663年,喜好唱赞歌的诗人埃德蒙兴味盎然地为凯瑟琳写了一首生日诗“茶之颂”,高度赞颂了她对英国的两大贡献:来自东方的神奇馀品——茶以及在东方的印度进行贸易的机会。  最尊贵的王后,你给我们带来了世界上最好的草药(指茶叶)   属于我们这个勇敢的民族   我们赞颂您打开的那扇大门   通向太阳升起的帝国(指东方的中国)   那里有珍贵的种植   茶乃缪斯之友 (看样子,简直比喻成一种神品了)  去浮清躁,给灵魂以宁静 (感觉茶在英国人那里成了镇静剂)  心灵以慰藉 (同时还是安慰剂)  向吾辈之王后陛下致敬!  这首诗歌,可能翻译得不咋的,但是,它到底还是写出了神奇的东方那神奇的饮品,还有那神奇的功效。  凯瑟琳公主对于茶叶在英国盛行的伟大贡献,对英国王室形成饮茶的时尚风气,功不可没。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流行时尚也有时间性,然而,一经某些组织使出幕后推手的招术,它便有可能在全国流行开来,而且经久不衰。  饮茶风气之所以突然之间在英国大行其道,与某些具有政治性质的商业组织使出的推手招之间联系紧密。当然了,也正是这种神奇的东方饮品,让这些幕后推手赚得盆满盂满。
  国运走下坡路了,不管什么改良,改革,革命,战争都扭转不了国运向下的趋势。正如同期的日本国运上升,搞个改革,成功!发动战争全国赌上,赢了!历史就是这样,真的没法解释  
  @锦衣卫副使 23楼
22:17:21  国运走下坡路了,不管什么改良,改革,革命,战争都扭转不了国运向下的趋势。正如同期的日本国运上升,搞个改革,成功!发动战争全国赌上,赢了!
就是这样,真的没法解释  -----------------------------  国运观
  幕后推手的伟大贡献  不只是英国王室的潮流之风起着时尚引导作用,饮茶在英国盛行,东印度公司推波助澜的行为更加给力。  起初,东印度公司没有直接从中国进口货物的权力。为迎合王室的时髦需求, 17世纪60年代,东印度公司想方设法通过荷兰进口少量的“好茶”,进贡皇室以博取英王的欢心。  查理国王很是喜欢这些来自东方的茶饮品,当然也喜欢他们从东方运来的其他的贡品。国王得到的贡品越多,他给予东印度公司的权力也越大。一步步地,这家公司通过不停地向国王及大臣们送茶叶取得了海外确认领土权、货币发行权、保有军队权、营建联盟权、对外宣战或求和的权力,以及司法豁免权等。(感觉就象一个袖珍政府,只缺少一座法院与警察局了)  这样,到18世纪时,本来一个普普通通的贸易公司竟然发展成为了英国在东方的代言人,成为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商业组织。(将商业与政治就这么赤裸裸地结合起来,牛!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经济与政治之间,有着多么紧密的关系)  威廉?普莱费尔,苏格兰经济学家、作家,1799年他在自己的论文中写道:“东印度公司从一个有限的商业小团体摇身一变再变,最后变成了东方的仲裁人。”  一个纯粹经济身份的商业组织,如何能够成功地谋取到如此巨大的政治地位呢?  东印度公司的华丽转身,得益于公司领导人对英国茶叶市场的着力培育,特别是它从茶叶市场获取的巨额利润。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费解的命题,但是,他们就是成功地做到了。   东印度公司实际上只用了一个最为简捷的手法:在海外贸易中,公司一步一步地垄断从东方的印度到英国本土的商品进口权。  1669年,东印度公司第一次以公司的名义从东印度(即今印度尼西亚)进口茶叶。此时作为最珍希的东方神奇饮料,茶叶只供应英国皇室。在此之后,茶叶供应的范围才逐渐扩大开来。  茶叶的货源很不稳定,市场零售的价格变化很大。最昂贵时在1660年,每磅6~10英镑(比中国的野人参还要精贵),到1700年降到了4英镑左右,质量较差的也要1英镑。  或许你会说,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个价格,咋看上去也不是太贵。不过,要是你知道那时一个贫民家庭的年收入也才20英镑,你就知道喝一杯茶对很多英国人来说是多么的奢侈。  茶叶实在不是普通人能喝得起的,喝茶简直就成了皇族、贵族的特权。那玩法,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中国人喝普洱茶,那是唯一能喝下去的古董。  到17世纪末,受到廉价咖啡的冲击,茶叶价格才有所下滑,但一杯茶的价格仍然是一杯咖啡的5倍。   这么轻巧的茶叶,却又这么贵重,而且一旦人们喝了之后,还想着明天再能喝上那么一杯,茶叶简直就成了英国商人手中最能赚钱的黑色黄金。  到了18世纪初,情况有了改变,东印度公司终于可以在中国建立自己的贸易站了,现在它有权力能够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  得益于此,英国茶叶进口量直线攀升,价格一路下跌。  现在,这种东方的饮品终于能够让英国广大的民众有机会喝上一杯了。  我找到了1718年的一份资料,在英国与中国的大宗商品贸易中,茶叶的贸易地位迅速上升,以至取代了丝绸,成为从中国进口的支柱商品。以1721年为例,这一年英国进口的茶叶重量达到了5000吨。  1744年一位英国作家这样写道:“英国加强了与东印度的贸易交流,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茶叶价格空前走低,低到连最拮据的劳动者都买得起。”  茶叶进口量最大的时候占到东印度公司贸易总额的60%,单单茶叶税就占到了英国政府收入的10%(跟我们今天的烟草税比例差不多)。  不要小看了英国政府收入的百分之十啊,那也差不多相当于英国全年的整个军费开支呢。  正是由于牢牢地控制了茶叶贸易,操控了这一庞大的税收来源,东印度公司在政治上,它的影响力那就不是一点点了。现在,在政策制定中,它有着自己的发言权。  如果你只想着东印度公司运用这样的权利仅仅用来保护它经营茶叶,你看问题也太简单了。它动用手中的权利,促使英国政府颁布有利于它的各种可能利益的专门法令。  这些法令强行规定,英国政府采取法律的手段,而不是市场竞争的手段,禁止英国的茶叶经销商从欧洲其他国家进口茶叶。(这样的经济组织,附着在它身上的政治力,实在是太牛了。低调地做个比喻,有点类似于烟草公司、盐业公司的垄断权力。)  它促使政府降低茶叶关税,从而增加茶叶销量。东印度公司轻轻松松地、无障碍地扩大国内的市场。  国内茶叶市场的强大需求,巨额的暴利,使得茶叶走私、茶叶掺假现象相当普遍(多么象我们今天的假烟、假酒、假化装品)。  为保障自身的利益,东印度公司运用特权,促使政府颁法令,茶叶掺假一经发现,必会予以重罚(或许类似于我们今天对付地沟油、素肉精的办法)。  千万别小看了茶叶这么一点小税收,只占英国税收的百分之十,现在,喝茶的人数越来越多,人们喝茶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茶叶的销量直线上升,再加上法令强有力的保护,茶叶税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  这增加的税收使英国的军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现在有钱造船到海上来搞取它梦寐以求的海上霸权了。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这位从前在海上跑龙套的角色现在变是海上主角了,一系列海上争霸战在英国的枪口下发生。  在N次海战中,北欧的荷兰,这位海上霸主败下阵来。  一直以来,荷兰总是象一堵墙一样挡在英国与亚洲贸易之间。这下子,荷兰的海军倒台了,荷兰所属的东印度公司也于1795年宣布破产倒闭。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完全掌握了全球的茶叶贸易。  注意“全球”两个字,不再是英国,不再是欧洲,而是从中国收茶叶,到全球需要的地方去贩卖赚钱。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后来美国发生的内战,它的起因就是波士顿的某些人将英国茶叶商人运来的茶叶偷偷地倒进大海。  总结一下,当初,正是凯瑟琳公主给茶叶以名分,东印度公司作为幕后推手给茶叶以入场券,这样双重作用力之下,新颖时尚的茶饮之法使茶叶成为了社交的一部分,茶叶成了英国商人手中的软黄金;巨额的茶叶税款促动了英国军备的发展,从而人力量抢夺海上霸权,英国的茶味商人走向了经营全球的巨大战役。   对于穷人来说,茶逐渐成为一种买得起的奢侈品和必需品,他们也许会在沏茶的时候做点儿手脚,少放茶叶多加水,重复沏泡叶子,但无论如何,最后是每个人都有了茶喝。  前面我用了一个标题“狼来了”,那么狼在那儿呢?下文我要说的,真的是把狼给引来了。
  茶叶引来了鸦片?
  对鸦片为什么来大清发表你的看法
  找了8年,终于找到这么好的帖子。  我是来看评论的。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呀。  
  鸦片在大清的疯狂,丝毫不逊色于茶叶英国的疯狂吧
  @观泉 30楼
08:32:17  鸦片在大清的疯狂,丝毫不逊色于茶叶英国的疯狂吧  -----------------------------  两者都在疯狂
  @观泉 29楼
08:32:17  鸦片在大清的疯狂,丝毫不逊色于茶叶英国的疯狂吧  -----------------------------  提出你的观点来,欢迎你说明相关的证据
  ding,顶到云端
  顶起来一下。有料的货。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到现在都是传承,唯独蒙元满清不是。
  @天色无边 34楼
12:25:15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到现在都是传承,唯独蒙元满清不是。  -----------------------------  ????
  能不能不加"大"这个字?现在岛和半岛才自称"大",比如大日本帝国、大韩民国、大不列颠……  
  @怒海苍涛 36楼
13:41:17  能不能不加"大"这个字?现在岛和半岛才自称"大",比如大日本帝国、大韩民国、大不列颠……  -----------------------------  这个可以有
  话说鸦片很早就进入中国了,明朝有个皇帝就喜欢抽鸦片,还美其名曰“福寿膏”。  
  不仅仅是大清混的差,法国路易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不都瓦解了吗?这是自由和专制的较量。
  拿破仑扫荡了欧洲一切封建君主,日本在日俄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大败沙俄和清朝,在通往自由的路上,首先要教训皇帝独裁再教训资本家民主,还要教训民粹,把人类良心和理智都打出来。
  一个国家获得自由才能无比强大,就如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比古希腊大100倍的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你不主动出击,专制和野蛮国家就会吞噬自由。希波战争打了许多年,波斯帝国就是为了剿灭古希腊。
  人类历史只有两个主题:自由和奴役。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中世纪整个地球五大洲四大洋都笼罩在奴役当中,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启蒙思想家喜欢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找灵感的原因,自从美国在美洲打响了反抗英国的第一枪,法国打响了欧洲的第二强,辛亥革命打响了在亚洲第三枪,十月革命在东欧打响第四枪,就注定了大英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和大清帝国、沙俄将走向衰亡。。人类再次踏上了古希腊古罗马人争取自由的征程。。。。
  我的茶叶我的痛   1784年,东印度公司运动起英国政府通过了一项税制改革,大大地降低茶叶进口税。这在东印度公司的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就在这一年,东印度公司的茶叶销量整整翻了一番,生意兴隆得让人疯狂。  生意好了,一切都好吗?  答案是:“NO”。  生意好了,钱赚多了,东印度公司的问题出现了。  这是一个连东印度公司自己想破头也不会料想到的问题:公司在英国政治界的影响力逐渐萎缩。  难道金钱与权力成反比例增长了——这就奇怪了啊?  原因是——垄断带来了腐败——就这么简单的原因。  当东印度公司坐上了独享垄断贸易之利的专列时,公司官员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做一件事——贪污,大肆地贪污,无障碍地贪污,结果,公司里上上下下腐败成风,公司员工都尽心尽力专心至致地做他们认为最最重要的工作——聚敛个人财富。  在这样污浊的情形之下,东印度公司执行层完全糜烂。  被迫无奈之中,公司决策层做出了一个下下策的举措:董事会直接管理公司事务,向议会负责。  东印度公司的情况,在此时的英国,不是个案。英国普遍盛行公司垄断的制度,一个缺少竞争的经济环境使得国家经济糜烂,裹足不前。  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英国一位经济学家横空出世,他提出的主张打破了长期以来“垄断经营”的固有思路。  面对危局,英国政府决策层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抛弃原有的垄断经营的经济思想,更新国家整个经济管理与运行的模式,实行自由经济。(类似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英国政府这么一弄,整个国家的经济格局跟着就发生彻底的变化。  自由贸易的经济新思想,也正是那位经济学家根据时势的需要提出来的。  亚当?斯密先生(相信很多学经济的同学都知道他了),他大力主张自由贸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他的名作《国富论》。  1813年,英国政府接受亚当?斯密自由贸易的主张,着手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亚洲贸易(除中国)的垄断权。  失去了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不得不转型,它把经营的重点转向印度殖民地的管理。史料记载,1800年之后,东印度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收缴印度殖民地的地税。  1834年,英国政府做出了更让东印度公司领导者流泪的决定:取消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垄断贸易权。   东印度公司立即江河日下,往日的政治影响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不要忘记了,在它的手上,还有一张王牌,它仍然有效地控制着茶叶贸易。  由于庞大的茶叶进出口交易,中国与英国之间产生了巨额的贸易逆差。  如何填平这个沟壑?  19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的上上下下能想出来的最最管用的办法就是试着向中国经营鸦片。  为了有效地管理鸦片交易,东印度公司建立了一个走私鸦片的半官方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中国增加鸦片贸易。  对于这巨额的的贸易逆差,英国人为什么没有用其它的商品来平衡,非得要用害人的鸦片不可吗?  事实求是地讲,英国商人起初也是拿了不少好东西来到中国市场做营销试验。他们拿来了不锈钢餐具来代替中国人的竹制筷子,拿来了西方人的礼帽来取代中国人的麦草帽,拿来了他们的工业机器到中国的市场试着做销售。  结果,他们无一例外地发现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结局,只有钟表和机械玩具让中国人感到还有点意思,中国人对于用茶叶交换欧洲其它商品的贸易根本就不感兴趣。  天啊,中国人都怎么啦?这么好的东西你们居然不感兴趣?  是的,对于你们的皮鞋、领带,我们觉得不如中国的手工棉布鞋,你们的餐叉哪能跟我们的筷子比呢。对不起,你们的那些东西,我们一样都不需要,你又能拿我们怎么样?  此时的欧洲,已经进入工业化生产的时代,在很多很多领域,已经大大地超过中国,然而,足不出户的中国人,普遍处于因循守旧之中。中国人对西方的变化一无所知,中国的国家政府——大清王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还没有几个人见识过。  中国人信奉的是儒家文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资本文化、基督教文明之间,就这样擦肩而过。  有一个最简单的事例:当时,普天之下,在中国的地面,没有几本中国汉文字的书籍、报纸、杂志来描述过海外的世界是如何花花绿绿的。  18世纪的英国,其机械制造的水平,用我们今天的话讲,那就是世界领先,它远远地超过了中国。  理论上讲,中国人应该用卖茶叶的钱来买它先进的机器,使得大清跟他们也一起变得先进起来。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英国的商人们发现,大清的中国人对英国先进的机械产品,略略地感兴趣一阵子之后,中国人的热情很快就消退得无影无踪了。  这让英国商人很是失望。让东印度公司的商人更是失望,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得用硬通货(白银)买进茶叶。  这硬通货跟我们今天手里的美元英磅那可是大大的不同,那是真正的硬家伙,你说白银有多硬,它就有多硬。白银那家伙,份量又重,数额又巨大,携带起来极其麻烦。要是你不相信的话,你就带个3斤白银在身上试试,一上午就要把你累伤。那年头,要想来中国进口茶叶,英国商人一年之间需要携带的银两,折合现在的货币就是10亿美元,那可不是小数目。  如果只是携带不方便,商人们多付出一些运输的费用或许就能部分地解决掉这个难题。商人们遇到了另一个根本就无法解决的难题。  白银升值比茶叶快得多。  英国商人万里迢迢,贩卖茶叶弄点钱容易吗?有时商人们忙活了半年,好不容易赚点蝇头小利,结果遇上白银升值,那些赚到手的钱又白白地给抵消掉了。这对英国人来说,实在难以接受。  “哪里才是出路啊?”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个个发出了自己的呐喊。
  @人生长乐 39楼
19:15:28  清朝国库没钱与外贸关系不大,英国人用鸦片赚走了银子,但中国国库直到明朝才开始用银子,以前不用银子不也一样。银子只是货币,而国库空虚是因为没有财富,国库财富不是只有银子这一货币表现,还有铜钱、布帛、粮食等实物。将银子等同于财富,这是错误的财富观。西方在重商主义阶段,也是将财富等同于金银,禁止金银出国,重农主义兴起后,西方的财富观发生了变化,认为财富是产品生产能力,所以大力提倡生产、发展贸易,实......  -----------------------------  你搞错我的观点了  我的观点是:英国商人没有白银来买茶叶了。只好用鸦片来平衡贸易逆差。  所以我说,鸦片是茶叶引来的
  反过来说,如果大清没有茶叶,英国商人就不会找英国政府,最后就不会用枪让大清低头——不会让鸦片贸易合法化
  皇太极----〉顺治----〉康熙 历经三代,康熙晚年时已是吏治及其腐败,衰败之象已现,堪堪已是皇朝末期。幸运的是那时正是小冰川回暖时期,全国没有大灾大难发生,加上雍正这个办差阿哥的大刀阔斧,力挽狂澜,极力整顿吏治,削弱汉族豪强富绅,才有满清的中兴,否则,早就改朝换代了。  不过就算那时改朝换代也没用,自明时朱元璋大肆篡改《孟子》思想,极度提高君权,用八股取士,不定期灭新学就一脉传承下来了,要改变谈何容易。  看看《儒林外史》,放牛娃终究是放牛娃,目光短浅,为了一己之私,把知识分子变成了俯首帖耳的低能儿,还搞禁海令,把自蒙元开创的世界一体化,思想大迸发,东西方文化大碰撞的中国部分给扼杀了,自此与世界发展绝缘。而欧洲吸取了亚洲,阿拉伯文明,相继出现了达芬奇,伽利略,伏尔泰,孟德斯鸠,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机器文明。  而同时期的东方明朝清朝里作为国家精英代表的读书人举子们的全部心思是纠结着到底做清官还是贪官,是否媚上或清流做好一个门生故吏。这种状态会有可能越混越好吗?
  @人生长乐 48楼
20:50:55  鸦片是茶叶引来的,但是最后鸦片越来越多,形成贸易逆差,银子流失了,因此国库没银子了。鸦片来不来,与国库有没有财富至少关系不大,清朝穷,不是因为鸦片,而是没有社会生产能力,同时税制不完善。  英国商人不是没有商品来换茶叶,而是大清朝闭关锁国,不与外商往来,外商的产品进不来,只能偷偷摸摸搞鸦片。因为鸦片利润高,既然是偷偷摸摸,当然是选利润最高的下手。英国人用鸦片来平衡贸易逆差也是大清闭关锁国的......  -----------------------------  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因为有茶叶。  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国家有宝引狼来。
  说白了就是科举制每3年制造几千个地主家庭,几万个地主阶级成员,同时制造几十万流民,朝廷每3年流失几十万人的赋税
  @carls 50楼
21:23:35  说白了就是科举制每3年制造几千个地主家庭,几万个地主阶级成员,同时制造几十万流民,朝廷每3年流失几十万人的赋税  -----------------------------  欧洲不也有科举制吗?他们只是换了个名,叫国家公务员考试
  作者简介  罗建华(笔名毛屋堂):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长期致力于历史与战争、管理、人伦边缘学科探索。写史风格嬉笑怒骂,说史态度风趣真诚,文风轻松时尚、热辣活泼。着力将大变革时代的社会、将轰轰烈烈的历史融于一炉,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文风——感受历史——运用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审视历史、解读历史。犹如用战争视角解析企业之间你死我活、尔虞我诈、抱团生存的竞争一样,着意于站在当代社会信息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角度,来解读历史上的战争、怪才、事业英雄、职场狗熊,感受历史带给人们的无穷魅力。  已出版历史作品:《晚清大变局》《洋务大业》《大唐霸业》《短命南朝》  已出版社科作品:《攻破壁垒有方法》《三分管人七分带人》《富有,从人脉开始》《跟说客学艺》《移动帝国诺基亚》。  博客网址
        
  @carls
21:23:35  说白了就是科举制每3年制造几千个地主家庭,几万个地主阶级成员,同时制造几十万流民,朝廷每3年流失几十万人的赋税  -----------------------------  @罗建华6 51楼
21:30:47  欧洲不也有科举制吗?他们只是换了个名,叫国家公务员考试  -----------------------------  欧洲公务员是打工,中国科举制可以免税
  我提示大家一个研究方向——欧洲的资本家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日本民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是如何制造出资本家的?  再提示一个基点:当代社会的支柱是什么?——是不是民间大量的资本家来支撑
  @罗建华6 55楼
21:47:07  我提示大家一个研究方向——欧洲的资本家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日本民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是如何制造出资本家的?  再提示一个基点:当代社会的支柱是什么?——是不是民间大量的资本家来支撑  -----------------------------  现在全球资金流动,民间资本家再有钱,一秒钟转移到外国,一秒钟股权卖给外资,对国家没有任何利益,依靠民间资本的做法本身就是舍身饲虎
  @罗建华6
21:47:07  我提示大家一个研究方向——欧洲的资本家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日本民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是如何制造出资本家的?  再提示一个基点:当代社会的支柱是什么?——是不是民间大量的资本家来支撑  -----------------------------  @carls 56楼
21:51:23  现在全球资金流动,民间资本家再有钱,一秒钟转移到外国,一秒钟股权卖给外资,对国家没有任何利益,依靠民间资本的做法本身就是舍身饲虎  -----------------------------  你讲的这样的国家,全世界是不存在的
  讨论一定要基于现实,不能纯理论
  @罗建华6 57楼
22:48:59  你讲的这样的国家,全世界是不存在的  -----------------------------  香港、泰国、冰岛。。。。。
  @罗建华6
22:48:59  你讲的这样的国家,全世界是不存在的  -----------------------------  @carls 59楼
22:50:10  香港、泰国、冰岛。。。。。  -----------------------------  香港没有资金?
  @罗建华6
22:48:59  你讲的这样的国家,全世界是不存在的  -----------------------------  @carls
22:50:10  香港、泰国、冰岛。。。。。  -----------------------------  @罗建华6 60楼
22:52:00  香港没有资金?  -----------------------------  香港资金完全自由,一旦风吹草动,可以一个星期让香港变成死港
  @罗建华6
22:48:59  你讲的这样的国家,全世界是不存在的  -----------------------------  @carls
22:50:10  香港、泰国、冰岛。。。。。  -----------------------------  @罗建华6
22:52:00  香港没有资金?  -----------------------------  @carls 61楼
22:55:17  香港资金完全自由,一旦风吹草动,可以一个星期让香港变成死港  -----------------------------  你又是理论上的,香港从来没有出现过
  @carls
22:55:17  香港资金完全自由,一旦风吹草动,可以一个星期让香港变成死港  -----------------------------  @罗建华6 62楼
22:58:17  你又是理论上的,香港从来没有出现过  -----------------------------  没出现过不等于不会出现,泰国危机时大资本家拼命抽资存欧美,国家外汇加速破产,经济危机恶性循环,导致1997年以来泰国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动荡不断
  当代社会的支柱——从这个基点出发,近代很多问题,就能理得更清
  毒品的神奇魅力  在某一天的晚上,有位在印度的英国商人,在苦苦地寻找解决茶叶与白银难题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他意外地找到了答案。  这位精明的商人,无意中看到,在印度当地,有一种类似于烟草的物品,跟茶味一样轻便,却跟白银一样值钱。  如果将中国的茶叶称之为软黑金,他看到的那种物品就是软白金了。  天啊,地球上真是神秘无比,真是一物降一物啊。英国商人们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这一发现让满脸阴云的商人们立刻变得欢欣鼓舞了,也让东印度公司看到了摆脱目前困难处境的新曙光。  这物品许多人都听到过,但真正尝过的人,除了清朝的人以外,其它朝代的人,包括今天的人在内,真的不是很多。  这种神奇的物品就是鸦片,别名,罂粟、阿芙蓉,学名,毒品。  罂粟是提取鸦片的主要毒品源植物,印度是它们的主要生长地之一。  人如果长期地吸食鸦片,非常容易成瘾,产生慢性中毒的症状,严重者危害身体健康。  一些人吸食鸦片上瘾后,就成为了民间常说的鸦片烟鬼。更为严重的情况是,过量吸食,会引发呼吸困难,最后葬送性命。  印度是鸦片的主要产地。之前,鸦片的生产只是存在于民间,政府并不过问。现在,它神奇的经济价值一经发现,鸦片的种植、生产和贸易各个环节,立即受到东印度公司的高度重视。  重视你还远远不够,只有控制你才能赚到钱。  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东印度公司渐渐控制了鸦片业的各个环节,它运用了默许的方式(这种方式很特别吧,既不高调贩卖,也不高调禁止),把鸦片卖给那些走私商人。  英国的鸦片走私商人立即将这种比茶叶更神奇的东方产的吸食品卖到大清国来了。  哈哈,现在就用你们买鸦片的白银来买你们的茶叶。  英国的商人们还有一个比发现鸦片更有价值的发现。  大清政府的官员,对于英国商人走私鸦片这些事件,居然表现得非常的配合。甚至出乎商人们意料的是,这些官员还跟他们搞合作,共同做鸦片走私的生意。  发财了,发财了,真的是发财了!东印度公司立即用鸦片代替白银做茶业贸易。  英国商人们向中国人卖了鸦片,然后又买了中国人的茶叶去英国做生意,两头赚钱,想不发财都不行。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组织人力物力,大量种植罂粟。种罂粟就等于种钱啊,中国人需要多少咱们就可以组织印度人种多少。  当然,东印度公司不是傻瓜,这种交易,地球人都知道,那是罪恶的。毒品换茶叶的交易,他们是决不会大张旗鼓地进行的。这需要精心策划,特别是具有一定国家代言人身份的东印度公司,更需要扯上一块遮羞布来掩盖直接参与鸦片贸易的丑行,使自己在鸦片贸易中扮演幕后指挥者的角色。  这样的办法,对于在海洋里闯荡的英国商人们一说,自然不是一件什么大难题。  鸦片产于孟加拉,在加尔各答的年度拍卖会上它被出售出去。这时,会有独立贸易组织的印度“国家公司”来采购。它们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授权,可以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东印度公司堂而皇之地宣称对鸦片最终售往何处一无所知。  这些国家公司也不是傻子,他们也不会高举着大旗大叫我是卖鸦片的。他们偷偷地将鸦片装船,经海路运往广州湾,在伶仃岛卸货并换成白银,再由中国商人装上平底大船走私上岸。  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啊,这些印度国家公司冠冕堂皇地说,我们并没有将鸦片运进中国,我们没做任何触犯法律之类的事情。“你说的是那些运进中国的鸦片吧,它们不都是你们中国的平底船运进你们中国港口的吗?”  东印度公司领导早就说了,“我们与此种罪恶的贸易没有任何干系,因为我们已禁止本公司的所有船只装运鸦片。”  对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过程,清政府的海关官员能理出个头绪来吗?  问某某官员,个个都会说,“这个,是真不知道”。  这个啊,是应该知道的呢!  翻翻自己的口袋,看看有多少银两是鸦片走私商贿赂的?为何不说说你们也同样参与了走私过程?  有位美国商人亨特就非常羡慕这个奇特的过程,他赞美说,“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贿赂网!在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出色的表现,而事后,竟然表现得和外国人一点干系都没有!生意做得如此轻松流畅!偶尔有新官上任,暂时出现一些阻力,那也不过是贿赂多少钱的问题。只要钱一送到,类似的问题也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圆满解决。送完钱以后,中间人就可以红光满面地从官府里出来,我们也就可以安心地做生意了。”  中国的地方官也会根据国家海禁的政策要求,偶尔颁布法令,要求在伶仃岛附近游弋的外国船只不许入港,时不时还要做点驱逐的游戏。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外国商船赶出官府视线以外。游戏之后,当地官府还会张贴公文,称官府又驱走一艘外国走私商船,向民众歌功颂德,向上级邀功请赏,天籁之间不绝于耳。既做婊子,又树牌坊。  在东印度公司及其英国政府的朋党们的眼中,中国地方官这种充分配合的高级伎俩相当有趣。哈哈,咱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不再有犯罪的感觉,大家都依着游戏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该收钱时收钱,该放货时放货。海上的交易安稳而又静谧,一切都呈现得那么安详,不要向市场管理员交费,连税收都给免了。  1830年一年,出口到中国的鸦片就增长了250倍,达1500吨。对支付购买茶叶费用所需的银两,那是完全足够了。从那一年起,英国茶叶贸易逆差完全扭转。  英国政府的感觉真是爽极了。不用担心,印度“国家公司”会将白银一五一十地运回印度,东印度公司会从伦敦开出银行汇票来买回这些白银,再由代理商携带白银前往广东买茶。白银就这样在流转中洗白了。英国的茶叶供应也有了充足的保证,以前的茶叶供应问题、白银涨价等等问题,现在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啦。英国政府高兴了,东印度公司放心了,中国的地方官也有较好的灰色收入了,大家都不缺钱花,生活真是越来越美好。  可是,有一个人不高兴了。
  这个不高兴的人是皇帝。因为他的国库因此变空了——鸦片大量走私,白银大量外流,是国库变空的原因之 一。  上面的文章选自《晚清大变局》  《晚清大变局》
网购地址链接  京东网
/.html  当当网  /.html#ddclick?act=click&pos=_2_q&cat=&key=%CD%ED%C7%E5%B4%F3%B1%E4%BE%D6&qinfo=27_1_48&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ref=http%3A%2F%%2F.html&rcount=&type=&t=0
  大家继续就鸦片——茶叶论展开讨论。  接下来,将推出一个新的问题  鸦片战争,大清真的必须失败吗?
  鸦片战争,是唯武器论者的胜利吗?  如果不是唯武器论的话,人家英国从那么远的地方来——长途奔袭——为什么反而成功了呢?
  鸦片战争,大清真的必须失败吗?  鸦片战争,是唯武器论者的胜利吗?  如果不是唯武器论的话,人家英国从那么远的地方来——长途奔袭——为什么反而成功了呢?  下面正式发表我的见解  咋就整出一战争来了呢?  林则徐得了皇帝的指示,由湖广总督改任专事禁烟的钦差大臣,劲头十足到广州来办理禁烟的大事来了。  说起来这禁烟,的确是需要着手解决的国家大事,但决不是什么好事。显而易见,从嘉庆到道光,有太多太多主持禁烟工作的政府大员,却没有一位在这事上面成功过,不能说他们都是笨蛋吧,难道你林则徐有绝招不成?  放着恰意的官不做,去做冒险的事,是薪俸少了还是灰色收入不够用?那湖广总督又是多大的官?两湖两广是多大的区域!在很多人的眼中,林则徐是明显的没事找抽型。要知道,把皇上交待的事情做成了,也就是成了,要是做出麻烦来了,那是要丢官,甚至要丢脑袋的!依着道光那领导的狗屎脾气,决不会因为你努力了,因为你辛苦了就同情你。他是一个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主儿,你林则徐不出事还好,要是给他弄出麻烦事来,有你吃不了兜着走的时候。  特别是禁烟这档子事,直接涉及几个方面的利益。放在奏章里写写,放在嘴巴上说说,跟驰禁派辨明道理,即使有不好的结果,也不会坏到哪里去。现在真的要你动手去执行这个决策,那只能说,你家坟头埋错了地方。  林则徐是不是没有弄明白连街边大嫂大妈都能看出来的这场风险呢?  (未完待续)
  林家  要弄明白林则徐当时的状态,我们有必要暂时按下禁烟的事不表,来看看林则徐本人,看看他到底是哪根筋有问题。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他老爸是福建侯官(今福州市)的一名穷秀才,算是出身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吧。不过,这位秀才实在不咋的,比范进混的还要倒板,在科举考试的赛场,总是失意缠身,最后只得在家乡舌耕为生了,而且据记载,那日子才叫一个清苦,他从学生那里弄的几个学费钱总不够生活开支,因为他的生育能力太过于强劲,生下他们兄弟姐妹一共有八个,“往往漏尽鸡号,尚未假寐”。过的日子是破屋三间,一灯在壁。(看来还是计划生育好啊,儿多母受苦!这话讲的有理)。  老子读书实在不咋的,儿子却让人大跌眼镜,林则徐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七岁中进士。在那个地方,可谓之神人了。  不仅如此,林则徐由监察御史、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一路的升上去,而且升任巡抚、总督,成为位居一方的封疆大吏。这样看来,他家祖坟上又在冒青烟了。  在京城时,林则徐是个不安分的人,他参加了魏源、黄爵滋、龚自珍这批“睁眼看世界”的人结成的宣南诗社。与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读书人不同的是,这批人提倡经世之学。(简单地理解为,做学问不是用来搞理论务虚的,而是用来解决现实难题的)  在道光年间,把持清朝学术界潮头的是考据学派,他们穷毕生之精力,来注释儒家的经典,真是想把儒家学说做大做强。  宣南诗社里的这批人却逆潮流而动。这几位用附会的方式,从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引申出大义来,以图达到致用的目的。  高调经世致用主张的林则徐,在驰禁派与严禁派的争论中,他一路跑在前边,成了禁烟派主张的领军人物。  就这样,1838年,林则徐被道光任命为钦差大臣,有节制广东水师的大权(军事大权),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这一次跟以前大不一样,他在走一条前人走过的路,但却是一条前人屡战屡败的路。  林则徐现在手握道光交给他的大权,要去执行国家的海禁政策,禁止洋人来中国贩卖鸦片,要去摘除那一批走私鸦片的洋人的既得利益。现在他必须跟大清王朝的烟民作斗争,必须禁止千千万万上瘾的烟民吸食鸦片烟;必须与烟民体系相关的庞大利益集团作你死我活的斗争。  在朝庭里,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禁烟派暂时取得了胜利,可是,那一批驰禁派的官员们正在等着看林则徐的好戏。只要林则徐一失手,他们就会立即跟上去,踩上一脚,而且希望再踩一脚,直到自己掌控或影响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林则徐这次去广州禁烟,将要演变成一场实实在在的权力与利益的面对面的较量。这意味着责任,意味着风险,对林大人来说,实在是一件不值得庆贺的事。
  我的茶叶我的痛   对楼主此段不认可。要有充分的史料来分析为何英国产品,是否真的滞销?如果是真滞销,其依据及原因?如果并非如此,则又是为何?  不能人云亦云,而没有依据。有一点要清楚,白银,对英国来说,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
  @观泉 75楼
09:57:02  我的茶叶我的痛  对楼主此段不认可。要有充分的史料来分析为何英国产品,是否真的滞销?如果是真滞销,其依据及原因?如果并非如此,则又是为何?  不能人云亦云,而没有依据。有一点要清楚,白银,对英国来说,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  -----------------------------  我的观点是第一次出现,怎么是人云亦云?  我的数据,你看清了,都是有来路的。
  @观泉 75楼
09:57:02  我的茶叶我的痛  对楼主此段不认可。要有充分的史料来分析为何英国产品,是否真的滞销?如果是真滞销,其依据及原因?如果并非如此,则又是为何?  不能人云亦云,而没有依据。有一点要清楚,白银,对英国来说,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  -----------------------------  如果你认为我的观点、资料有问题,你可以举出反证。
09:57:02  我的茶叶我的痛  对楼主此段不认可。要有充分的史料来分析为何英国产品,是否真的滞销?如果是真滞销,其依据及原因?如果并非如此,则又是为何?  不能人云亦云,而没有依据。有一点要清楚,白银,对英国来说,是一种商品,而非货币。  -----------------------------  @罗建华6 77楼
10:45:29  如果你认为我的观点、资料有问题,你可以举出反证。  -----------------------------  仅仅是认为你的观点缺乏依据而已。仅指这一段,况且也未见资料。  仅仅是提醒,要从清初到鸦片战争前,进口英国商品结构的变化来分析,清朝对商品需求的变化。这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时,进口的银元,不是英国货币,这不需要证明啊。  因为是讨论帖,因此提点异议。如果认为不合适。就不再发言了。
  @罗建华6 66楼
23:36:02  这个不高兴的人是皇帝。因为他的国库因此变空了——鸦片大量走私,白银大量外流,是国库变空的原因之 一。  上面的文章选自《晚清大变局》  《晚清大变局》 网购地址链接  京东网 /.html  当当网  /.html#ddclick?act=click&pos=_2_q&cat=&key=%CD%ED%C7%E5%B4%F3%B1%E4%BE%D6&qinfo=27_1_48&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ref=http%3A%2F%%2F.html&rcount=&type=&t=0......  -----------------------------  这个结论,说明作者缺乏经济学常识
  @罗建华6
23:36:02  这个不高兴的人是皇帝。因为他的国库因此变空了——鸦片大量走私,白银大量外流,是国库变空的原因之 一。  上面的文章选自《晚清大变局》  《晚清大变局》 网购地址链接  京东网 /.html  当当网  /.html#ddclick?act=click&pos=_2_q&cat=&key=%CD%ED%C7%E5%B4%F3%B1%E4%BE%D6&qinfo=27_1_48&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ref=http%3A%2F%%2F.html&rcount=&type=&t=0......  -----------------------------  @观泉 79楼
10:58:41  这个结论,说明作者缺乏经济学常识  -----------------------------  你应该针对问题,而不是针对我本人。我有没有经济学常识,你这就能看出来?神人。我的确 是历史专业的,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太佩服你了
  这里跳太快了,道光是通过什么发现钱变少的,地方官员的奏折?还是政府的财务报告?依照我国官场的尿性,打掩护的程序必不可少,派林则徐之前的博弈没介绍。而且,鸦片在国内到底流通到什么程度,形成的食利阶层有多大权势,做过哪些干涉调查的行为。
  道光叫林则徐去查已经尘埃落定了,护烟派和禁烟派在朝内的较量怎能一笔带过。鸦片让清朝财政遭受的损失到底有多大,道光和大臣们有没有给出查禁之外的解决方案,道光让林则徐去查,体现的是哪种经济思维,道光要禁到哪种程度。
  @罗建华6
23:36:02  这个不高兴的人是皇帝。因为他的国库因此变空了——鸦片大量走私,白银大量外流,是国库变空的原因之 一。  上面的文章选自《晚清大变局》  《晚清大变局》 网购地址链接  京东网 /.html  当当网  /.html#ddclick?act=click&pos=_2_q&cat=&key=%CD%ED%C7%E5%B4%F3%B1%E4%BE%D6&qinfo=27_1_48&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ref=http%3A%2F%%2F.html&rcount=&type=&t=0......  -----------------------------  @观泉
10:58:41  这个结论,说明作者缺乏经济学常识  -----------------------------  @罗建华6 80楼
11:12:58  你应该针对问题,而不是针对我本人。我有没有经济学常识,你这就能看出来?神人。我的确 是
专业的,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太佩服你了  -----------------------------  你应该推理出这一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同时要确认一个基本事实,即国库空虚出现的时间节点,此时是否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鸦片输入?
  相信你是希望通过讨论,为你的新作提供一些启迪及依据。因此希望你接受这样的质疑。  当然要相信旁人的质疑,并非为了臭你,而是为了进一步的探讨。
  如本人提出的质疑:白银,对英国人来说,不是货币,仅仅是一种商品。  这是否是事实?如果这是事实的话,是否还存在所谓的逆差,必须用鸦片来平衡逆差?
  @观泉 85楼
12:20:23  如本人提出的质疑:白银,对英国人来说,不是货币,仅仅是一种商品。  这是否是事实?如果这是事实的话,是否还存在所谓的逆差,必须用鸦片来平衡逆差?  -----------------------------  白银,不是货币?你讲的对,太对了,因为是国际货币。哈哈。
12:20:23  如本人提出的质疑:白银,对英国人来说,不是货币,仅仅是一种商品。  这是否是事实?如果这是事实的话,是否还存在所谓的逆差,必须用鸦片来平衡逆差?  -----------------------------  @罗建华6 86楼
13:10:02  白银,不是货币?你讲的对,太对了,因为是国际货币。哈哈。  -----------------------------  如果你想讨论的话,就请驳斥。  英国人运入中国的是英镑?还国际货币,谁告诉你的?  不要因为大清是银本位,就想当然其他国家都是银本位了。
12:20:23  如本人提出的质疑:白银,对英国人来说,不是货币,仅仅是一种商品。  这是否是事实?如果这是事实的话,是否还存在所谓的逆差,必须用鸦片来平衡逆差?  -----------------------------  @罗建华6
13:10:02  白银,不是货币?你讲的对,太对了,因为是国际货币。哈哈。  -----------------------------  @观泉 87楼
13:15:54  如果你想讨论的话,就请驳斥。  英国人运入中国的是英镑?还国际货币,谁告诉你的?  不要因为大清是银本位,就想当然其他国家都是银本位了。  -----------------------------  
  呵呵,还以为你提出什么依据了。
  一根筋脑子  林则徐离京时,龚自珍向他写了一封信,郑重地提醒他,在广州禁烟,外国人可能要动武,应该有所准备(这人的预事能力咋这么牛呢?)。  动武,那是一个好听的词,说白了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国际战争,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林则徐心中清楚,道光只希望安安静静地过日子,现在国库空虚,决不会同意在艰难时节来一场战争。如果因为禁烟引发了战争,不管失败还是胜利,这是懒人道光坚决不答应的。一旦因禁烟而引发战事,对林则徐来说,都是丢官失职甚至掉脑袋的事。  冒着风险的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正月下旬来到了广州。  当然,他的心里清楚,处理禁烟这档子事,他的手里握着两张牌。  其实,任何有最终决断权的官员手中,都有着这样的两张牌,它们跟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一样,具有着特异的功能。其中一张牌叫紧,另一张牌叫松。  官员可以对被执行人紧一紧,也可以松一松。林则徐的手中握有全权,大可以对烟民、对洋人紧一紧,也可以对他们的政策松一松,还可以一紧一松。这全看林大人如何玩牌了。  不过这林大人似乎是一根脑筋走到底的人,他一到广州,在公开场和,居然放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这不是明显自己跟自己叫板吗?  其实在清朝的官场上,此时的林则徐已经是一个玩政治的老手了。政治家说话,那就是喝酒时说的酒话。头天晚上酒桌上可以放出大话,说出自己平时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第二天清醒时,可以宣称那些酒桌上说的话是醉话,现在都忘记了。当然也可以说,那些话是实话,现在就来实行。  也不知道林则徐放出的那句话是真是假,一到广州,他立即打出了自己的第一张牌。  他的第一张牌是捉人。根据探听的情况,林则徐开列了一批“汉奸”的名单,通知地方官迅速把他们捉拿起来。这张“汉奸”大帽子底下扣住的那些倒霉鬼,是些什么样的人呢?简单明了说吧,就是一些跟外国鸦片商人做走私生意的中国人。  无论是地方官还是外国商人都明白,林则徐使出的手腕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式的大小官员最惯常不过的做法——不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吗?  洋商们心中清楚,在中国这个地方做事,按着一句中国话来做就简单的了。在阿拉伯世界,那句传说中的话叫“芝麻开门”,在中国,那句现实的话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大清官员都是可以买通的,这已经是英国商人经过N次试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官员们的胃口大小不同而已,只不过有的官员在做婊子时还喜欢树牌坊而已。中国的官员就是这样富有特色,象禁烟这档子的事,只不过是一些全功利性的事,与政治无关,多年来,大清的官场里那些来来往往禁烟的官员敲响的都是没有雨点的雷声。
  @观泉 90楼
13:30:31  呵呵,还以为你提出什么依据了。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什么长途奔袭的英国反而打胜了?
13:30:31  呵呵,还以为你提出什么依据了。  -----------------------------  @罗建华6 92楼
13:39:01  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什么长途奔袭的英国反而打胜了?  -----------------------------  这是你的主帖,因此本人仅仅是对一些问题质疑。而不是本人来解答。因此本人仅仅是看你如何来阐述这个问题,是否有依据,推理是否合理。  本人是根据你讨论帖的邀请来讨论的,可能你接受不了本人的质疑。
  本人在本论坛上有个请教帖“嘉庆元年清朝政府是否下过禁烟令?”  如果你有兴趣解答,不胜感谢!
13:30:31  呵呵,还以为你提出什么依据了。  -----------------------------  @罗建华6
13:39:01  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什么长途奔袭的英国反而打胜了?  -----------------------------  @观泉 93楼
13:49:52  这是你的主帖,因此本人仅仅是对一些问题质疑。而不是本人来解答。因此本人仅仅是看你如何来阐述这个问题,是否有依据,推理是否合理。  本人是根据你讨论帖的邀请来讨论的,可能你接受不了本人的质疑。  -----------------------------  这里看帖子的人一定很多,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跟你一样,同样希望看到大家的看法。我的看法,在我的文章中已经表露完毕。当然是希望看到不同的看法。便于丰富这本书的内涵,在再版中,提升这本书的理论深度。
  @观泉 94楼
13:54:35  本人在本论坛上有个请教帖“嘉庆元年清朝政府是否下过禁烟令?”  如果你有兴趣解答,不胜感谢!  -----------------------------  好,你的网址,我一定去看看
13:54:35  本人在本论坛上有个请教帖“嘉庆元年清朝政府是否下过禁烟令?”  如果你有兴趣解答,不胜感谢!  -----------------------------  @罗建华6 96楼
14:13:20  好,你的网址,我一定去看看  -----------------------------  很遗憾,没人来解答俺的请教,沉了。用此题目搜索一下即可。也可发这里,但这样就喧宾夺主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楼宇液晶电视受众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