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有关传送带上的摩擦力的问题。这一题的摩擦力的方向不是很清楚 包括第三问的分情况讨论 不懂米袋为啥先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理综)试题
给大家推荐一份好资料:&a href="&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试题(9科10份)&/a&
给大家推荐一份好资料:&a href="&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10月联考试题(9科10份)含听力&/a&
(经典高考资料尽在此
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三调考试
高三年级(理科)物理试卷
共8页。共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列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
C.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如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的四条图线1、2、3、4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的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D.两图象中的t2、t4时刻分别表示两物体开始反向运动[来源:学.科.网]
3.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6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当t=4s时两车相遇
B.当t=4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C.两车有两次相遇
D.两车有三次相遇
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但将它们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些后固定.将该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用同样的水平推力F向右推该工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工件仍可能向右匀速运动
B.该工件P可能向右加速运动
C.AB棍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F/2
D.AB棍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F/2
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两种情况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来源:学.科.网][来源:学_科_网]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来源:][来源:学科网ZXXK]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表中x为66.7
6.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轻质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物体B缓慢拉动一定的距离(斜面体与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平力F逐渐变大
B.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7.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2kg和1kg,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静止的叠放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有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在物体B上,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使物体运动,则F至少为()( )
A.20N B.22N C.11N D.17N
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A=1kg和mB=2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A.若F=1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
B.若F=1.5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
C.若F=4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
D.若F=8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1m/s2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与斜面底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平板A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B靠在平板的右侧,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放手,使A和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L时,A和B达到最大速度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达到最大速度v时,弹簧是自然长度
B.若运动过程中A和B能够分离,则A和B恰好分离时,二者加速度大小均为g(
sinθ + μcosθ )
C.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弹簧对A所做的功等于
D.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
B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等于
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传送带对物块A、B均做负功
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3
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与质量为m的物体A连接,A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B连接。现BC连线恰沿水平方向,从当前位置开始B以速度v0匀速下滑。设绳子的张力为T,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做加速运动
B.物体A做匀速运动
C.T可能小于
D.T一定大于mgsin
如图为湖边一倾角为30°的大坝的横截面示意图,水面与大坝的交点为O。一人站在A点处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扔小石子,已知AO=40m,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0=18m/s,则石块可以落入水中
B.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
C.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
D.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小
“套圈”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3根直杆1、2、3,直杆的粗细不计,高度均为0.1m,相邻两直杆之间的距离为0.3m。比赛时,运动员将内圆直径为0.2m的环沿水平方向抛出,刚抛出时环平面距地面的高度为1.35m,环的中心与直杆1的水平距离为1m。假设直杆与环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面,且运动中环心始终在该平面上,环面在空中保持水平,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能够套中直杆,环抛出时的水平初速度不能小于1.9m/s
B.如果能够套中第2根直杆,环抛出时的水平初速度范围在2.4m/s到2.8m/s之间
C.如以2m/s的水平初速度将环抛出,就可以套中第1根直杆
D.如环抛出的水平速度大于3.3m/s,就不能套中第3根直杆
如图(a)所示,A、B为钉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根铁钉,小球C用细绳拴在铁钉B上(细绳能承受足够大的拉力),A、B、C在同一直线上。t=0时,给小球一个垂直于绳的速度,使小球绕着两根铁钉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在0≤t≤10s时间内,细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两钉子间的距离为绳长的1/6
B.t=10.5s时细绳拉力的大小为6N
C.t=14s时细绳拉力的大小为10N
D.细绳第三次碰钉子到第四次碰钉子的时间间隔为3s
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支架上的摆长为l的摆,小车与摆球一起以速度v0匀速向右运动.小车与矮墙相碰后立即停止(不弹回),则下列关于摆球上升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H=l
B.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H=2l
C.不论v0多大,可以肯定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总是成立的
D.上述说法都正确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调考试
高三物理试卷 卷Ⅱ(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
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2分)
16、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面标明A,第六个点下面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面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面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面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14.56
cm,CD=11.15
cm,DE=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AB间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①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②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③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18.(8分)某天,小明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v1=lm/s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v2=15m/s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们距车站s=50m.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6m/s.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s0=25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t=10s,之后公交车启动向前开去.(不计车长)求:
(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
(2)若小明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该公交车.
19.(9分)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速度 vo = 5 m/s
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 ,货箱放到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车可视为始终做
a1 = 3 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μ = 0.2
, g = 10 m/s2 。求:
(1)货箱刚放上平板车瞬间,货箱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货箱放到车上开始计时,经过多少时间货箱与平板车速度相同;
(3)如果货箱不能掉下,则最终停止时离车后端的距离 d 是多少 。
20.(9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球的质量;
(2)光滑圆轨道的半径;
(3)若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为20 m/s,为使小球能沿光滑轨道运动,x的最大值。
21.(12分)如图所示,装置BO&O可绕竖直轴O&O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的质量m=1kg,细线AC长L=1m,B点距转轴的水平距离和距C点竖直距离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时,细线AB上的张力为0而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为37°,求角速度的大小;
(2)若装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时,细线AB刚好竖直,且张力为0,求此时角速度的大小;
(3)装置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试通过计算在坐标图中画出细线AC上张力T随角速度的平方变化的关系图像
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三调考试
高三年级(理科)物理答案
1.B 2. BC 3. D 4. D 5. C 6. AD 7. D 8. D 9. BD 10. BCD 11. AD
12. A 13. BC 14. ABD 15. AC
16. 0.986 2.58 5.99
17. ① 2.25mm ②
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18. 解析:
小明可以在汽车还停在车站时上车.
19. 【答案】(1)a=μg=2 m/s2
,方向与车前进方向相同(2)t=1s(3)1 m
试题分析:(1)货箱刚放上平板车瞬间,货箱相对平板车向左运动,由μmg = ma,得a=μg=2
m/s2 ,方向与车前进方向相同 (2分)
(2) 货箱放到车上后,先做匀加速运动,设经过时间 t和车达到相同速度,
由at = vo & a1t 得t=1s (2分)
(3)当货箱和车速度相等,此时货箱和车的位移分别为 x1
对货箱:x1 = vot - a1t 2 对平板车:
x2 = vo t - at 2
此时,货箱相对车向后移动了 △x = x2 & x1 = 2.5 m
& l = m ,货箱不会从车后端掉下来。
由于货箱的最大加速度 a = μg = 2 m/s2 &
a1 ,所以二者达到相同速度后,分别以不同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到停止,此时相同速度为 v =
a1t = 2 m/s
对货箱: s1 = v2/2 a1 = 1
对平板车: s2 = v2/2a = 2/3 m
故货箱到车尾的距离 d= l - △x + s1 - s2 = 1
20. 试题分析:(1)设轨道半径为R,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B点:(2)
对A点:(3)
由(1)、(2)、(3)式得:两点的压力差:△
由图象得:截距 6mg=6,得m=0.1kg (5)
(2)因为图线的斜率 所以R=2m (6)
在A点不脱离的条件为:
由(1)、(6)、(7)式得:=15m
21、解(1)细线AB上张力恰为零时有 (2分)
(2)细线AB恰好竖直,但张力为零时,由几何关系得: (2分)
此时 (1分)
(3)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上张力的竖直分量等于小球的重力
时细线AB松弛
细线AC上张力的水平分量等于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
时,细线AB在竖直方向绷直,仍然由细线AC上张力的水平分量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
综上所述 时,不变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2分)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12页,第Ⅱ卷13-16页。总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涂卡,非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1/9、1/6 B.3/8、1/9 C.1/6、5/12 D.1/6、1/9
2.据美国遗传学专家Mckusick教授收集统计,目前已经知道的遗传病有四千多种。右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可在人群中调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B.该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C.若该病为血友病,则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
D.若该病为白化病,则l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00%
3.下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
C.由图判断图乙可能发生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基因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
4.安哥拉兔的长毛与短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大量实验表明纯种的长毛兔和短毛兔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雄兔均表现为长毛,雌兔均表现为短毛,F1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雄兔长毛:短毛=3:1,雌兔短毛:长毛=3:1,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上的性别差异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一对长毛兔交配,子代可能出现短毛兔,且该短毛兔一定为雌兔
C.一对短毛兔杂交出现了长毛兔,则这一对兔的后代长毛兔约占1/2
D.安哥拉兔的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第一定律
5.果蝇的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现用无斑红眼(♀)与有斑红眼(♂)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有:①有斑红眼(♀),②无斑白眼(♂),③无斑红眼(♀),④有斑红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②的精巢中不存在含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
B.①与有斑白眼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果蝇
C.亲本无斑红眼(♀)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D. 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6
6.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A.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7.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 B.灰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
C.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D.两对基因中,显性纯合均能致死
8.下图的4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l/8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9.一个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全部染色体上共有10个DNA分子。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那么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核基因相同
B.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可能形成体积不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C.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5或10
D.此时会发生基因重组
10.下图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细胞从a时刻开始培养在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则e阶段时细胞核中含3H的DNA占核内总DNA的50%
B.分裂期细胞核中染色体高度螺旋化使转录受阻
C.c阶段细胞核内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为1:1
D.杂交育种中基因重组发生在d至e阶段
11.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正确的是( )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等人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来源:学科网ZXXK]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6
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
13.下面是一个家系中,甲、乙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这两种疾病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并且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请指出Ⅱ代中3与4结婚,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A 1∕18 B 5∕24 C 4∕27 D 8∕27
1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5.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
D.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
16.女娄菜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类型属于XY型。其叶片形状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杂交试验并获得相应的实验结果。由此可推测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全部是阔叶雄株
阔叶雄株:窄叶雄株=1:1
阔叶雌株:阔叶雄株:窄叶雄株=2:1:1
A. 控制阔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带有基因e的花粉无受精能力
若窄叶植株比阔叶植株的药用价值高、雄株的长势比雌株好,那么可以选择某种亲本组合方式,使所得后代的雄株全部为窄叶
D. 组合①中的母本与组合③中的母本基因型相同
17.某鲤鱼种群体色遗传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交配结果如下表所示。
F2性状分离情况
黑鲤:红鲤
据此分析,若用F1(黑鲤)与红鲤测交,子代中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是
A.1:1:1:1 B.3:1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8.有1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若连续复制n次,则在第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A.40&(2n-1)
C.40&2n-1
19.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 )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胰岛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翻译由启动子开始,到终止子结束
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A.①④ B.②③⑤ C.④⑤ D.①③⑤
20.右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酶①为DNA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
B. 图示体现了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C. 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将该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3/4
21. 右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基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
A.该动物是雄性
B.乙细胞表明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
C.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22.下列叙述中,不能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说法提供佐证的是 ( )
A.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
B.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能自由组合
C.基因发生突变,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D.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23.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医学界已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1基因
C.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D.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
2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B.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C.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D.G的数量为m-n
2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50
D.该DNA发生突变,其转录获得的mRNA及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均一定发生改变
26.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三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由图2所示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
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
27.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有1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
28.未被标记的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两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培养基中再次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情况为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29.洋葱是二倍体植物,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加倍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
B.低温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时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分生区同时存在染色体数为8、16、32、64的细胞
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0.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 )
A.①:AABb ②:AAABBb ③:ABCD ④:A
B.①:Aabb ②:AaBbCc ③:AAAaBBbb ④:AB
C.①:AaBb ②:AaaBbb ③:AAaaBBbb ④:Ab
D.①:AABB ②:AaBbCc ③:AaBbCcDd ④:ABCD
31.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
①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②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A.1项 B.2项 C.3项 D.以上均不正确
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四倍体西瓜幼苗,可获无子西瓜,这种性状不可遗传
B.一块水稻田中偶尔发现一株矮秆水稻,连续自交后代都是矮秆,该变异可能源自于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实质都是染色体上的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
D.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三对基因可自由组合),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获得n株幼苗,其中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0
33.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人(2n=46)一个染色体组有23条染色体,人的单倍体基因组有23条染色体
②普通小麦(6n)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
③番茄(2n)和马铃薯(2n)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
④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35.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来源:]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3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一个家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庭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⑤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⑥近亲结婚将会导致各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B.羊水检测是产前诊断的惟一手段
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D.遗传咨询的第二步是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38.下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乙图中的
39.关于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
①植物多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②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③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
④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相比,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⑤多倍体的形成可因为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
⑥多倍体的形成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异常造成
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⑦ D.②⑤⑥
40.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的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
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草莓幼苗数量应该相等
C.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最容易成功[来源:]
D.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草莓结出果实并与二倍体结出的果实比较
41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4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43.某小麦自然情况下自由传粉,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若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在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时,全部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50% B.50%、62.5% C.62.5%、50% D.50%、100%
44.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
A.小黑麦是普通小麦与黑麦共同进化的产物
B.小黑麦的产生没有改变生物基因库的数量
C.小黑麦是新物种,其单倍体不可育
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45.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 ( )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l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物种1形成物种2一定需要长期的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非选择题:
46.(8分)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进行了探究(已知全保留复制中子代DNA均由两条子链构成,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请据图3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三的离心结果:如果DNA位于1/2重带和1/2轻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全中带位置,则是________
复制。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小组设计了实验四,请分析,如果DNA位于________
(位置及比例)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________ (位置及比例)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
(4)某卵原细胞(2N=4)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有条。其产生含有15N标记的卵细胞的概率为。
47.(14分)球茎紫堇的有性生殖为兼性自花授粉,即开花期遇到持续降雨,只进行自花、闭花授粉;天气晴朗,可借助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紫堇的花色(紫色AA、黄色Aa、白色aa)与花梗长度(长梗对短梗为显性,基因用“B、b”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相等数量的紫花短梗(AAbb)和黄花长梗(AaBB)两个品种的球茎紫堇间行种植,请回答:
(1)若开花期连续阴雨,黄花长梗(AaBB)植物上收获种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所控制对应性状的表现型为。若开花期内短暂阴雨后,天气晴朗,则紫花短梗植株上所收获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基因型aaBB个体因缺乏某种酶而表现白花性状,则说明基因A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如果基因a与A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____________
_,或者是__________ _____。
(3)紫堇花瓣的单瓣与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堇大多为单瓣花,偶见重瓣花。人们发现所有的重瓣紫堇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某些单瓣植株自交后代总是产生大约50%的重瓣花。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蔓的单瓣花为___________性状,Fl单瓣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发现,造成上述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而染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所致。下图为单瓣紫堇花粉母细胞中等位基因(E、e)所在染色体联会示意图,请在染色体上标出相应基因(请将图绘在答题卷中)
③为探究“梁色体缺失的花粉致死”这一结论的真实性,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图示方案获得F2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 。该过程需要经过①______
_②_______ _后得到F2,最后观察并统计F2的花瓣性状表现。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 ______,则上述结论是真实的:若____________
_____,则上述结论是不存在的。
48.(7分)油菜细胞中有一种中间代谢产物简称为PEP,其运输到种子后有下图所示的两条转化途径。科研人员根据PEP的转化途径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即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物质C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前者含有 。
(2)分析上图可知,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
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
(3)油菜的花色有黄、白之分(用A、a表示),种子中芥酸含量有高、低之分(用B、b表示)。黄花低芥酸和白花高芥酸油菜杂交,F1全部为白花高芥酸,F1自交得到的F2有白花高芥酸和黄花低芥酸两种,比例约为3:1。
①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 。
②请在右侧圆圈中画出F1的染色体组成并标出基因的位置。
③若要研究控制花色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可让F1的白花高芥酸植株与 植株杂交,如果子代
,则说明与芥酸含量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9.(9分)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已知控制果蝇刚毛(B)和截毛(b)的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请分析回答:
(1)基因B和b的根本区别是
,它们所控制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若只考虑这对基因,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2)若某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若此雄果蝇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
。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条(写出全部可能性)。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分析,此种三体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种配子,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例为。
50.(7分)某家族有两种遗传病:β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β-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表2;蚕豆病是只在X染色体上G6PD酶基因显性突变(用D表示)导致该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但女性携带者表现正常,请回答:
(1)β-基因突变可产生β+基因和β0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这体现了__________多样性
(2)对家系部分成员的DNA用酶来获取β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表2,推断II-8的基因型为 。
(3)III-11个体的蚕豆病致病基因来自___ 个体。
(4)若图中II-9已怀孕则M个体出现蚕豆病的概率是_______
_。为避免M遗传病的出生,应采取的产前诊断方法是__________ __。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45分):
1-10 DCBBD,DCBDB 11-20BCCCD,BBCCD 21-30BCCDC,DBCCC
31-40ACDBC,CCADD 41-45ACBCC
二、非选择题(45分)
46.(1) A—U(2) (3) 半保留 1/4轻和3/4重
1/2中和1/2重
(4)4 0或2或4 3/4
47.(14分)(1)3 紫花长梗、黄花长梗、白花长梗 AAbb、AABb、AaBb
(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性状 种类改变 翻译终止(或肽链合成终止)
(3)①显性 Aa
②见右图
③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诱导F2花瓣只有重瓣花
F2花瓣有单花瓣和重花瓣
48.(7分)
(1)胸腺嘧啶(T)和脱氧核糖 (错一处不得分)
(2)物质C(双链RNA);翻译
(3) ①白花和高芥酸 ②见右图
③黄花低芥酸;只有白花高芥酸、黄花低芥酸(或白花高芥酸、黄花高芥酸、白花低芥酸、黄花低芥酸,但比例不是约为1:1:1:1)
49. (9分)(1)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 基因分离
(2)50% 100%
(3)染色体数目变异 1、2、4 4 1:1
50(7分)(1)不定向性; 基因;
(2)限制性核酸内切 (限制)
β+β-XdY或β0β-XdY或β-β-XdY
(4) 1/ 8 基因诊断
衡水中学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
高三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e~20 S~32 Zn~65 Na~23 K~39
Cu~64 Fe~56 Mg~24 Al~27 Cl~35.5
Ca~40 Ag~108 Ba~137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风能、生物质能、沼气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做环境的消毒剂从而预防流感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
D.已知水热反应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可以降低自然界中碳的含量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22.4L 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NA个
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的质量均为28g
D.常温下,1
L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的总数小于0.1
3.在含有、、、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固体,微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A. B. C. D.
4.有下列三种叙述:①两种酸之间未必都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可燃烧的物质未必都是一些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化合物;③含金属元素的离子未必都是阳离子。判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由一种阳离子和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下列关于混盐Na4S2O3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混盐水溶液呈碱性
B.该混盐溶液加入BaCl2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C.该混盐与H2SO4反应有气体生成
D.该混盐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S,每产生1molS转移1.5NA个电子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
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NH3·H2O
C.5.6 g铁和6.4 g铜分别与0.1
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D.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
③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①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0 mL 1
mol/LFe2(SO4)3溶液和250 mL 3
mol/L的Na2SO4溶液所含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因为酸性H2SO3&
H2CO3,所以非金属性S&C
C.1.2 g 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 N
D.分别为7.8g
的Na2S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分别为0.1NA、和0.2NA
9.以下四组气体分别与对应的试纸接触,均能使试纸变蓝的是( )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
A.2Na218O2 +
2H2O = 4Nal8OH + O2↑
B.NH4Cl + 2H2O
NH3·2H2O + HCl
C.2KMnO4 +
3H2SO4= K2SO4 +
2MnSO4 + 518O2↑ +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 3H2O
二、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36分)
11.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Y[来源:学+科+网]
1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③④⑤ D.①②⑤
13.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
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
A.Al3+、K+、SO42&、Cl&、AlO2&
B.Fe2+、H+、Br&、NO3&、Cl&
C.Na+、K+、SO42&、NO3&、Cl&
D.Al3+、Na+、Cl&、SO42&、NO3&
14.下列离子或分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
K+、NO3-、Cl-、HS-
c(K+)&c(Cl-)
Fe3+、NO3-、SO32-、Cl-
逐滴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
Na+、HCO3-、Mg2+、SO42-
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NH4+、Al3+、SO42-、CH3COOH
滴加NaOH浓溶液立刻有气体产生
15.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学科网,成红棕色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16.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C.溶液中c(OH-)=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17.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符合的是 ( )
A.向含0.01mol KOH和0.01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D.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a2++CO2+H2O===CaCO3↓+2H+
B.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
Cu2++HS-= CuS↓+
C.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1时,
3 Fe +2NO3- +8H+ = 3
Fe2+ +2NO↑+4H2O
1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 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C.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学科网,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20.水热法制备Fe(FeO2)2纳米颗粒的反应3
+xOH-=Fe(FeO2)2+S4O62-+2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生成1mol Fe(FeO2)2转移4mol电子
B.该反应中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
C.3mol Fe2+被氧化时有1molO2被还原
D.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x=4
2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沉淀完全:
2Ba2++NH4++Al3++2SO42-
+4OH— === Al(OH)3↓ +2 BaSO4↓+
Cl2与FeI2溶液反应,当n(Cl2):n(FeI2)=1:1时,
2Fe2+ + 2I- +2Cl2 = 2
Fe3+ + 2I2 + 4Cl-
D.将1 mol/L NaAlO2溶液和1.5 mol/L
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6AlO2-+9H++3H2O=5Al(OH)3↓+Al3+
22.已知:P4(s)+6Cl2(g)=4PCl3(g)
ΔH=akJ·mol-1
P4(s)+10Cl2(g)=4PCl5(g)
ΔH= bkJ·mol-1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
1.2c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
2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差。
键能/kJ·mol-1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 ( )
A.+412 kJ·mol-1 B.-412
kJ·mol-1[来源:学科网]
C.+236 kJ·mol-1 D.-236
kJ·mol-1
24.实验室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学科网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
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有
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用盐酸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该固体M的具体成分
B.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C.常温时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一定是Na2SO4
D.往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O4
25.t℃时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量KCl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x g KCl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y
g晶体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zg水,再冷却到t℃,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KCl的溶解度为( )
26.某无色溶液中含有NH4+、K+、Al3+、SO42ˉ四种离子。
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
mol白色沉淀
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必要时可加热),最后沉淀完全溶解。并且随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和气体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根据图所示数据计算实验中使用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根据信息分析该溶液中焰色反应呈现紫色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C、另取一定量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Ba(OH)2溶液,能使Al3+和SO42ˉ同时完全沉淀
D、NH4+、K+、Al3+、SO42ˉ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3
27.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根据方案Ⅰ与方案Ⅱ指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可以选用方案Ⅰ分离NaCl中的I2
B.方案Ⅰ中X物质不可能是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C.方案Ⅱ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含SiO2的Fe2O3
D.方案Ⅱ中加入的也可以是能够溶解除X外的其余物质的试剂
28.短周期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元素的一种核素没有中子,且
M、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1、2、3、4、2(不考虑零族
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分别和其它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化合物
B.M分别和W、X、Y、Z形成化合物,均显相同化合价
C.M、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D.M、X、Y组成化合物和Y、Z组成化合物,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相同
Ⅱ卷(共5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29.(11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图中(下一页)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 (填字母): 。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上表。
①上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30.(10分)N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尿素、羟胺、硝酸、亚硝酸钠均为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1)尿素[CO(NH2)2]是人类利用无机物合成的第一种有机物。
①尿素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②尿素在土壤中的脲酶作用下会水解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会造成氮元素损失,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③已知:20oC时,H2CO3:Ka1=4.2&10ˉ7、Ka2=5.6&10ˉ11;NH3·H2O:Kb=1.7&10ˉ5,碳酸氢铵溶液中HCO3ˉ、NH4+、OHˉ、H+四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羟胺(NH2OH)可看做是氨分子内的1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物质,常用作还原剂。
①利用羟胺的还原性,可以除去含Fe2+中的Fe3+,氧化产物是一种性质稳定、无污染的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制备NH2OH·HCl(盐酸羟胺)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ⅰ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步骤中使用的NaNO2外观酷似食盐,误食会中毒。可用电解法将工业废水中少量的NO2ˉ
转化为N2&以降低其危害。写出NO2ˉ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氮气的电极反应式为。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来源:学*科*网Z*X*X*K]
温度差[来源:学科网ZXXK]
平均值[来源:学,科,网]
(t2-t1)/℃
31.(16分)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硬质玻璃管常作为气体和固体反应的场所,如图(其他装置
省略,必要时可加热)。
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固体A为无水硫酸铜时,可以检验气体X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B、固体A为铜时,可以除去N2中的O2
C、在空气流作用下,加热氯化铁晶体得到纯净的无水氯化铁
D、将氨气和空气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铂丝,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Ⅱ、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解释和结论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含酚酞的NaOH溶液
棉球变为白色
离子方程式:
棉球变为白色
结论:该气体具有 性
Ⅲ、硬质玻璃管与其它装置结合完成定性或定量实验。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的装置。
实验一: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a.按上图组装仪器(夹持仪器均省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5.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c.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 后,点燃A处
d.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1)步骤c中填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1.35g,则铁矿石中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3)步骤④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②和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__。
(5)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c.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实验结论:推算铁的氧化物的组成
(6)由实验一、二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分)某强酸性溶液X中含有Ba2+、A
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不能确定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若要用实验证明该离子一定不存在,其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中生成气体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沉淀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测定A、F、I均为0.01mol,10mL
X溶液中n(H+)=0.04mol,且不能确定含有
的离子只有一种。当X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是_________,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
33.(10分)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若A为常见的非金属单质,B的溶液为某浓酸,其氧化产物的结构式为 ______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填所在周期和族)
②含 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
(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高三化学试题答案
1-5 D B B A D 6-10 C A A D C 11-15 D A D C A
16-20 B B D B C 21-25 C C C D C 26-30 C B A
29、(11分)Ⅰ.(1)5.0(1分)(2)a、b、e(2分)
Ⅱ.(1)1/2H2SO4(aq)+
1/2Na2SO4(aq)+ H2O(l)
kJ·mol-1(2分)
(2)&#(2分) &#
kJ·mol-1(2分)
③a、c、d(2分)
30(10分)
31(15分)Ⅰ、C(1分)Ⅱ、各1分(共4分)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解释和结论
离子方程式:
2OHˉ+SO2=SO32ˉ+H2O
含淀粉的碘水
结论:该气体具有 还原 性
Ⅲ、(1)在C装置出口处收集H2并验纯后。(1分)(2)24%(2分)(3)除去溶液中溶解的过量的Cl2(2分)(4)烧杯、玻璃棒(2分)(5)c(1分)(6)Fe5O6(2分)
32.(8分)(1) Fe3+
(1分)取少量X溶液放在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无Fe3+(其它合理答案也可)。(1分)
(2)①
3Fe2++4H++NO3-=3Fe3++NO↑+2H2O(2分)②AlO2-+CO2+2H2O=Al(OH)3↓+HCO3-(2分)
(3) Fe3 + (1分,) >0.07mol
(1分)(或Cl-
(1分,) <0.07mol (1分))
33、(10分)(1)MnO2+4H++2Cl-(浓)=
Mn2++Cl2↑+2H2O(条件为加热)(2分)(2)O=C=O
(2分)(3)①第4周期第Ⅷ族(2分)&#a(2分)(4)NaAlO2
NaCl(2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送带摩擦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