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沙漏计时器软件有铜壸滴漏、沙漏还有什么?

中国古代计时器 阅读答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语言的学习、思想的传达、文化的继承、文明的创造,都要通过阅读来实现。觅阅岛为广大师生收集了近年来各种考试的语文阅读材料,希望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素质。
下面文字介绍了中国古代计时器,阅读后回答问题。(共10分) 本 文来自 www.miy
①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比如圭(guī)表、日晷(guǐ)两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 www.mi
& 内容 来 自www.
觅阅$岛%提供
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根据太阳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日晷,本义是指 本文来自
& 本文来自www.miy
& 本文来自 www.miy
太阳的影子。《周髀算经》卷上:&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源自日晷测量光影原 www.mi
理。这两种仪器统称为太阳钟。圭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都居世界 www.mi
第一。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内%容 来 自觅 阅岛 www.
②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我国先民在使用陶器时,发现盛水的陶器常因破损而漏 内%容 来 自觅 阅岛 www.
& cop yri ght 觅 阅 岛 mi
水,这使古人逐渐认识到水的流失与时间的流逝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久而久之,我们的祖先想到了用水滴漏计时的方法。他们发明了一种滴水计时的计时器名
叫&漏刻&也有称&刻漏&。漏刻计时的工作原理是将漏壶注水让其滴漏,根据滴水量的多少来计量时间。漏刻由漏壶和刻箭组成。漏壶有二种:一种是壶的底 www.mi
部开一个小孔让水滴漏,观测壶内的水量减少量来计算时间。这种漏壶叫泄水型漏壶;另一种叫受水型漏壶,观测受水壶内的水的增加量来计算时间。中国历史 www.mi
& 内容 来 自www.
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漏刻计时。汉代滴漏报时已有制度。夜漏尽,指天明,要鸣鼓报时;昼漏尽,指夜临,要鸣钟报时。这种依刻漏而鸣鼓鸣钟的方式, www.mi
& 本文来自www.miy
& 内%容 来 自觅 阅岛 www.
自汉代以后历代循行。现代的人常说的一刻钟,就起源于漏刻计时。先秦时期军队中为便携,常用的漏刻就是&一刻之漏&,即每漏完一壶水的时间为一刻(一 内容来自觅 阅岛 www.
& 本 文来自 www.miy
& 本 文来自 www.miy
古刻合今14分24秒。现代的一刻等于15分钟)。
& copyright 觅 阅 岛
③漏壶的发明时代尚无定论。传说滴漏在黄帝时即已出现。《周礼&夏官》记载&凡军事县(悬)壶以序聚柝&o&皆以水火守之&。&水守&是在壶旁备水o需 www.miy
& 本文来自www.miy
& copyright
要时往壶里添加r&火守&有两方面的意义o即夜间用火照明以观察箭上的刻度o在冬天又要以火温水o防止冻结o由这条记载可知o在周朝已经有了漏壶。《 www.mi
& 内容来自觅 阅岛 www.
& www.mi yued
史记》上曾记载司马穰苴(r&ngjū春秋末期齐国人)在军中&立表下漏&以待庄贾(齐景公的大臣),日中而贾违令不至o被司马穰苴处以死刑。说明春秋时期漏 内容 来 自www.
& 内%容 来 自觅 阅岛 www.
刻的应用已经较普及,并且能够作为处罚违犯军令者的依据。那位庄贾可能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因不守时而被处死的罪人了。 www .
& copyright
④还有一种叫&称漏&。是以漏水的重量来计量时间。据传是北魏时期的道士李兰发明的。它的构造是一杆吊着的秤o受水壶挂在秤钩上,按李兰的计算,流水 内容来自觅 阅岛 www.
觅阅岛提供
一升,增重一斤,经时一刻。以称得水的重量计量时间。这种&称漏&在唐、宋时期比较流行。 copyri ght 觅 阅 岛
& 内容来自www.
⑤沙漏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o造沙漏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水因气温变化而影响计时精度。其原理是通过流沙推动齿轮组o使指针在时刻盘上指示时刻。明初詹希元
& 本文来自
创制五轮沙漏o后来周述学改进为六轮沙漏。但是流沙容易阻塞o使用并不普遍。 www.
& copyri ght 觅 阅 岛
⑥中国古代用皇帝的年号纪年,用漏壶计时,漏壶的原理是利用滴水的原理是利用滴水多少来计算时间,因此后人称作水钟。相应的沙漏也叫沙钟。有了漏刻, cop
觅 阅 岛 miy
& 内容来自觅 阅岛 www.
觅阅岛提供
人类的计时开始摆脱依赖天象。开创了人类制造计时器的新纪元。 内容来自觅 阅岛 www.
& 内容来自觅 阅岛 www.
11.&漏刻&的名称源自漏壶内的刻箭杆,上面刻有间距等长的刻度,根据水流入或流出量的多少来计时。一种是&沉箭漏刻&;另一种是&浮箭漏刻&。依据
觅阅$岛%提供
觅阅岛提供
& copyright 觅 阅 岛
第②段文中信息,请说明这两种漏刻分别对应什么漏壶?(2分) www.mi yued
& 内容 来 自www.
12.中国有成语&奉为圭臬(ni&)&,此处&奉&的意思是尊崇信奉;臬,指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圭臬的本义指圭表。生活中常说有人把某些言论或事奉为圭臬 本文来自
觅阅岛提供
,根据第①段的信息,请说明&奉为圭臬&的含义及这个成语形成的依据。(每小题2分,共4分)
觅阅$岛%提供
& 内容来自觅阅岛 www.
①含义: 本文来自
& 本 文来自 www.miy
11.(2分)沉箭漏刻&&泄水型漏壶 浮箭漏刻&&受水型漏壶 www.mi
& 内容 来 自www.
12.(每小题2分,共4分) 内容来自www.
------分隔线----------------------------古代的计时器除了沙漏之外,还有什么?-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信息中心 >
古代的计时器除了沙漏之外,还有什么?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22:13:18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古代的计时器除了沙漏之外,还有什么?”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古代的计时器除了沙漏之外,还有什么?”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古代的计时器除了沙漏之外,还有什么?,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其构造之精巧细致使得在修复水运仪象台时遭到不少困难,吏部尚书苏颂观察太史局与翰林两天文台不同构造之天文观测仪器后、摇铃、延佑滴漏,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圭(读作guī)表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浑仪 161 回答者,而其发明用来控制运转稳定的「擒纵器」更比现代钟表内的「卡子」早一千年,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由此可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天文观测与计时报时装置、执牌等的报时设备连於轮轴之上且出没於五层木阁内,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赤道式日晷,并且在木阁内的轮轴上也连有报时的设备,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然后是浑象。制成中国唯一有说明的自动水运天文(浑)仪(浑)象及自动报时天文台,应用也普遍。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以水力激轮的方式使仪象运作,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最上面的浑仪,兼采自汉唐以来诸家对於浑仪。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激水运输之说法、赤道经纬仪、龙舟香漏,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此外,仪象装置分别置於一台中之上下隔、击鼓,名为「水运仪象台」,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 宋元佑年间(西元1088年),而枢机轮轴等隐藏於木台中。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火龙出水。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 苏颂水运仪象台,接著是推动运作的水力轮轴装置、浑象。 其他还有千章铜漏,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将此三者合而为一。 铜壶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壶”。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实为中国天文方面的重大成就。使用时。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司辰,水运仪象台是由三部份所构成
解决方案2:
圭表,日晷等
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古代的计时器除了沙漏之外,还有什么?_百度知道
古代的计时器除了沙漏之外,还有什么?
相关专业回答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沙漏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还有用水漏记时 。还有叫做日晷的
日晷啊,水(滴)漏,一柱香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铜壶滴漏 -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是古代的漏器,指用铜壶盛水,以水滴下来计算时刻,故古人将候朝见称为“待漏丹墀”,将夜深称为“漏尽灯残”。截至21世纪初,铜壶滴漏的发明时间尚不确定,其最早记载见于。 铜壶滴漏的计时精度比传说中的阿拉伯人用式调节水位的系统为高。这种计时装置是一种开环自动调节系统,其原理相当于有非线性限制器的多级阻容滤波装置。 能够不分白日夜晚、不分晴天雨天计时。但滴水的速度受温度影响,计时不免有误差.但它能够在晴天时用校反。
铜壶滴漏 -
铜壶滴漏滴水计时器的原理,是在某一条件下,每个滴落水珠的大小及其形成的时间相等。水从高度不等的几个容器里依次滴下来,最后滴到最底层的有的容器里,根据浮标上的刻度也就是根据最底层容器里的来读取时间。这样,无形的时间转换成了有形的尺寸。 铜壶漏滴中的最底层容器里的水位,是由高处的水一滴一滴流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因此铜壶滴漏的计时原理实质上就是水滴总数的自动累计。
铜壶滴漏 -
铜壶滴漏的构制历代不尽不异,有泄水型漏壶和受水型漏壶,有单壶式和多壶式。单级滴漏  铜壶滴漏这种装置最初只有两个壶,由上壶滴水到下面的受水壶,液面使升起以示刻度(即时间)。这里可看作是一种自动检测装置。保持上壶的水位恒定,则是自动调节的问题。这个问题后来用互相衔接的多级(3~5级)水壶莲华漏来解决。 莲华漏由4个壶组成,分作四层安设:第一层为上水壶,第四壶插有刻著时辰尺度铜箭。每个壶皆有盖盖之,第一、二、三壶壶底均有小孔,孔下有小槽,上槽之水,可漏到下壶。但漏水之小孔,有一定大小,如果将小孔弄大或堵塞小许,就会影响计时的准确。 从第一壶流下之水,流至第四壶,均有铜笕接住。一滴一滴,以次相注,最后滴入到第四壶,即升起铜箭。白天时刻,如在上午五点十五分上水,夜间则要在下午五点十五分上水。水自动不停滴下,滴了一刻,则第四壶的铜箭升起一刻。如此一刻一刻地升,便成了一。当水与壶平的时候,铜箭也就升尽了。日夜上水二次,则昼夜时刻,就在这个枝箭上表示。
铜壶滴漏 -
铜壶滴漏中国现存(21世纪初)最完整的成组型滴漏是元代仁宗三年(公元1316年)铸造,全组由4个安放在阶梯上的组成,最上层称日壶,高75.5厘米,外口径74厘米,内口径68.2厘米,底径60厘米; 第二层称月壶,高58.5厘米,外口径59.5厘米,内口径54.5厘米,底径53厘米;第三层称星壶,高55.4厘米,外口径51厘米,内口径44厘米,底径39厘米;最底下一层称受,高75厘米,外口径38.5厘米,内口径32厘米,底径31厘米。 各壶都有铜盖,受水壶铜盖中央插一把铜尺,该铜尺长66.5厘米,尺上刻有12时辰的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插一木制浮剑,木剑下端是一块木板,叫浮舟。水由日壶按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剑逐渐上升,从而。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保山学院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8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10:59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漏计时器电脑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