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读高一,离异家庭,早上起床特别困难,晚上熬夜玩游戏,今天又不起床中国好哥哥免费上学了了,该如何说服他,郁闷

孩子长期熬夜玩游戏有什么严重后果?
上课日期:日
岳建国:大家好,现在上课,大家先看看新家长写的孩子的成长经历了,我们今天都来帮助她。
心路历程:
我是一个16岁男孩的妈妈。
2000年1月,儿子呱呱坠地了,我们很开心,从此我们的生活里多了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全心全意照顾儿子,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儿子不到一岁的时候,我下岗了,
全家靠老公一个人来养,生活很拮据
,为了节省开支,我带着儿子去了老公上班的乡镇,照顾老公儿子的生活。生活在一起,就难免会起很多小摩擦,而且老公以前很爱打牌,为此我们没少吵架。但是看着聪明可爱,乖巧的儿子,心里又感觉很幸福。小时候的儿子嘴巴甜,又聪明,人见人爱。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儿子三岁,2000年1月,儿子该上幼儿园了,我带着儿子回到了所谓的家里,其实就是租住的房子。五月份我们这里一家制药厂招工,我说服退休在家的婆婆帮忙照看儿子,去了厂里上班。因为上班比较远,我只能早出晚归,晚上带孩子。有时加班,孩子晚上就不得不也由婆婆照顾。婆婆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因为婆婆说院子里只有我儿子一个上幼儿园,她每天都得接送)孩子只上了一年半就被送到了学前班。老公依然是周末回来,每周五在家一晚上,然后不是打牌到半夜三更就是也不归宿,也很少给家里钱,我跟儿子依靠我微薄的工资生活,依然过得很拮据,为此我们一直争吵不断,家里充满了硝烟战火,有时甚至大打出手。
05年单位破产买断工龄,我用这笔钱,又跟妈妈姐姐借了一点买了套二手房,老公和婆婆也出了一小部分,06年单位让补缴养老金,那时我手里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我借了一部分钱交完养老金,手里一点积蓄都没有了。十一月份的时候我还需要补缴当年的养老金,我已经无力支付,但是老公不管我,让我缓缓再说,那一年我几近绝望,对老公从争吵到冷战,更多的想到了离婚.....
&06年,大概儿子也刚好上小学一年级,儿子的性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那个活泼开朗
的儿子不见了,性格开始变得内向,也不爱学习,每天晚上陪孩子做作业成了我的必修课,磨磨蹭蹭,作业做不完,老师每隔几天就会给我打电话告状,老公.孩子这一切让我抓狂......
& & 这样冷战的
日子持续了半年,有一天夜里我被一个声音惊醒,起来一看,老公在客厅喝闷酒,摔了啤酒瓶,我看了一眼回房继续睡觉。然后老公推门进来,说要跟我谈谈。最后老公妥协不再打牌,负担部分家里的开支,我们的关系才慢慢得以缓解.但是矛盾仍然有,吵架打架依然有,只是比以前少了。而儿子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子开始逃学出入游戏厅,从最初是周末出去到后来的逃课。
五年级下半学习,我们无奈把儿子送到了封闭式寄宿学校,儿子似乎变得乖了,没那么淘了......
心路历程二
四年级的时候,周末儿子出去回来的越来越晚,我在家附近经常找不到儿子。等到儿子回家问他,总说在不远处玩,我隐约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有一天,我找到了离家不远处的一家游戏厅,看到儿子正全神贯注的在那里看别人玩游戏,我怒火“腾”的一下升了起来,不由分说拉着儿子回家,老公狠狠地暴打了儿子一顿。但是,儿子似乎并不畏惧我们的棍子,依然周末偷偷跑到游戏厅黑网吧去,并且从周末去玩到逃课去玩,还不停的转移阵地。那一年,我几乎找遍了县城所有的黑网吧,每次下班回来,我都满城的找,很多黑网吧外面看起来是民房,我们根本找不到,路上看到跟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我就打听,或者请孩子喝饮料,让他带我去找。儿子的作业也完成的越来越差,老师隔山差五给我打电话说儿子作业没完成。
&那时候没有校讯通之类的,我就请老师帮忙监督让他记好作业本,回来我再按照记作业本上的题目监督他完成,这时我跟老公商量着也给孩子买了台电脑,本来制定的周末做完作业适当控制着玩两个小时,但是事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慢慢的我们就失控了,儿子不但平时也会偷着玩,而且玩的时间越来越长。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打电话告状,说孩子经常家庭作业完不成,说她忙的也没太多时间去监督。
&无奈之下,五年级下半学期,我跟老公商量把孩子送到了半封闭的寄宿学校,的确轻松了许多,儿子不能逃课,我也不用每晚陪孩子做作业,老公也兑现了承诺,慢慢的周末回来不再出去打牌了,也能负担部分家里的开销。夫妻关系也得以缓解。
&到了初二马上快放寒假时,儿子又不愿意去学校了,考试前几天,他偷偷从爸爸身上拿了500块钱跟另外一个同学一起离家出走了,我找了四天,那几天厂里刚好检查,忙得要命,每天下班后弟弟带着我去周边的小镇,县城挨个网吧找,每天找到深夜。第三天另外一个孩子被家长在离县城100多公里的一个镇子上找到了,我问那个孩子,他一口咬定第二天就跟我儿子分开了。我急的直哭,去跟领导请假,领导很体谅我,叮嘱部门领导让我先回家找孩子。第五天,我忙完手头工作刚准备走,儿子电话来了,说他在也在那个镇子里,让我去接他,我和弟弟赶去把他接了回来。回来之后我们没打也没骂,儿子被学校开除了。
&过完年,老公把孩子带去了他工作的小乡镇上学,这半年老公带的确实比我好,儿子也能安安心心上学了,不逃课不上网。也许是因为怕老爸,也许是因为乡下没有网吧,总之安生了半年,每天自己起床去上学,老公又开始给我做工作,想把孩子转回县城上学,说乡下教学质量差,其实老公也是嫌带着孩子累,不能自由去玩。然后我们跟孩子进行了一次谈话,跟孩子约法三章,孩子都同意了。刚好那段时间婆婆一时找不到保姆,没人照顾,那时婆婆已经瘫痪了两年多。于是商量之后我们决定,我辞职在家照顾孩子和婆婆。
开始的一个月,孩子的确表现很好,每天回来认真做作业,按时上下学,不会的就问我。一个月之后,
一天周末,班主任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孩子没去学校补课,我跟老公赶紧跑到附近网吧,孩子果然在游戏,我们把孩子叫回家又揍了一顿,然后送去了学校。没多久,一天晚上等到十点都不见孩子回家,我又去了那家网吧,孩子还是在里面玩游戏,我气急败坏的打了他一巴掌,儿子飞快的走出网吧,飞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之后的日子,隔山差五不去学校是家常便饭,开始每次逃学后我送去学校,后来我不再送了,由老公送,再后来我也没了耐心,让他自己去学校,老师要不要我们不管,就这样勉强混到了毕业。暑假儿子同学相继去打工,由于年龄太小,儿子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事,我让他去了朋友的KTV上班,上了大概一周,儿子告诉我他还想上学,但是不想去高中,因为初中底子太差,想在初中补习。那时他中考成绩太差,被离县城五六十公里的一家普通高中录取。于是,我忙着托人找关系,他上班快一月的时候,就直接不去上班了,在网吧玩了几天几夜,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又告诉我不想读书了,但是那时候学校已经找好了,就坚持让他去了一所新建的封闭学校读书。
&儿子去了两个月,大概十一月份,周一送儿子去学校,顺带给他充饭卡,儿子非要自己拿钱,我没同意,僵持在那里,最后告诉我不给钱他就不再去上课
,我坚持不给。就这样他再次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办理退学手续时我才知道,在学校的两个月,儿子晚上时常溜出去上网
,走时给他还了三四百块钱的债。
&儿子回家之后,呆了一个星期,我们让他不读书就去找工作,他自己在我们家附近找了一家餐厅,白天上班,隔两三天晚上出去上网,半夜两三点回来,这样干了不到两个月,不再去上班了,天天在家玩游戏。隔一两天跑到我上班的地方大吵大闹。跟我要钱出去上网。(儿子初三毕业后,我又给婆婆找了保姆,在一家酒店收银)去年夏天,我跟老公商量着给他换了台电脑,自从换了电脑后,儿子天天在家黑白颠倒,只是不再出去了。
&阴历二月初,婆婆过世了,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一时没有好日子,婆婆停放了七天,开始两天儿子表现还好,后来就坚持不下去了,每天晚上回来,白天去红白理事会。去了也少于人交流,沉默寡言,小时候那个活波可爱的孩子完全不见了踪影。
这期间老公多次催他去上班,儿子都是拖着,年前说年后,年后又不想去,到现在依然是黑白颠倒。性格也越来越内向,天天足不出户,没有朋友,没有交际,沉迷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每天的三大主题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
岳建国:大家都看了吗?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吗?这个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王红:新家长基本经常吵架;凡事都要求孩子照家长的意愿去做;孩子在家一点温暖感都没有;孩子一旦没有做好,家长不是打孩子就是骂孩子。
笑笑妈:孩子缺爱;没有肯定赞扬,社会需要极度缺失;没有自由也是社会需求缺失的表现。
岳建国:孩子问题的原因:
【1】家长基本经常吵架;
【2】社会需求极度缺失;
【3】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是打就是骂。
美丽心情:还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
王红:不该给孩子转学。
笑笑妈:孩子不停地变化环境,交不到朋友。
海燕:自然需求是什么?
美丽心情:海燕,自然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海燕:社会需求呢?
笑笑妈:两个需求是:自然需求(物质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1】自由、自主:自主学习、自主交友、自主择业、自主择偶;【2】被肯定、欣赏、赞扬;【3】自我实现。自然需求应该适当缺失,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应该满足。
岳建国:笑笑妈,是的,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的自然需求是过度满足了,社会需求没有满足,但有有例外,如真心孩子现在的两个需求都缺失啊。缺什么补什么,过度了都不好。但是相比而言,自然需求缺失一点比较好,社会需求满足一点比较好。自然需求的低级的需求,社会需求是高级的需求。低级的需求容易满足,高级的需求不容易满足。
海燕:王红老师,孩子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王红:海燕,家长没有发自内心的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孩子会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
海燕:是的,小时候我也夸奖孩子,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一夸,他就给别的孩子找缺点。
王红:海燕,我们家长每次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别人的缺点,孩子的模仿力特强。
海燕:比如,xxx虽然学习好,但是爱偸东西,.xxx虽然学习好,但是爱撒慌。他说的都是他们班学习好的孩子。
王红:每次孩子这样说的时候,您怎么回答的?他说的都是他们班学习好的孩子,说明孩子嫉妒心强、好胜心强。
海燕:我说,嗯!撒谎不是好孩子,所以不能撒谎,后来我都不敢夸孩子了。
王红:比如,xxx虽然学习好,但是爱偸东西,.xxx虽然学习好,但是爱撒慌。。。。。。是吗。我儿子观察人这么认真。太好了。如果观察别人的优点那样更好,这样回答是不是会好些。
海燕:我做的确实很不好。
岳建国:夸别人家的孩子的学习好实际上就是否定自己的孩子不好啊。
艳阳皓月:孩子被肯定的少,内心极度需求,通过否定学习好的同学在其他方面的不足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
海燕:记得那时去开家长会,他们班有个孩子特别聪明,知识面也广,所以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表扬,回来时会跟老公说。
美丽心情:孩子觉得自己学习上不如其他孩子,又希望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做家长的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孩子的社会需求啊。
艳阳皓月:我们家长大多会犯这样的错误,以为表扬别人的孩子是给自己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不知道这样伤害了孩子。
王红:美丽心情,我们群里的孩子大多缺少父母的鼓励。
海燕:现在是我夸儿子,儿子觉得太假。
喜悦:我孩子就是,孩子原本非常优秀,我们总是拿他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越来越好:是呀,我以前觉得只有打击孩子,才能让孩子进步。
王红:海燕,当我们家长对孩子真心诚意的夸奖时,孩子才会接受。
美丽心情:我现在漠视孩子不好的地方,长大眼睛找孩子的优点,孩子每天都给我惊喜。
海燕:美丽心情,放大孩子优点,忽略缺点,我现在也在努力去做。
王红:海燕真棒,今天刚刚进来就有这慨念。
美丽心情:海燕,夸奖孩子,目前可以通过眼神、微笑、一个小小的动作来表达!我们目前的语言表达还没到那个水平,所以孩子会觉得我们很假。
艳阳皓月:爱就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求,我们以前都是关注自己感受,要求别人,要求孩子。
越来越好:其实,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欣赏自己,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孩子,欣赏孩子。
真心:不会说的就不说,这段时间孩子爱说了,也都是孩子找我来说,我就和他谈谈,顺着话题,有些就是点到为止。我孩子今天就跟我说有那些好大学、怎么才能上这些好大学。涉及学习方面的我就点了一下,说得用功读书考进去的,不能说多,点到为止。
岳建国:真心做得对,真心这是面授的结果是孩子主动找真心谈心了啊。
真心:他今天说要读书上大学,赚钱,我就说赚钱做什么,他说赚钱养家,我说有钱就幸福吗?他说不一定的。
王红:昨天有一家长小窗我,说他有的地方不能接受,比如给孩子把吃的送到网吧。我以前就是给孩子把吃的送到网吧。那时我真的大错特错。我跟着岳老师学习后才知道,给孩子把吃的送到网吧,大错特错。
岳建国:孩子为什么会去网吧玩网络游戏?是因为没有吃的吗?
王红:大家想一想,孩子吃的玩的都有了,还会学习吗?
岳建国:家长给孩子吃饱了,孩子就从网吧回到家了吗?
越来越好:好像有的地方是那样教的,说是感化孩子。
岳建国:王红老师说的好啊。
真心:孩子去网吧,原因有二:一是家里没的玩;二是家里的氛围玩起来不舒服。
岳建国:感化孩子,用什么感化孩子?孩子为什么会玩网络游戏,放弃学习呢?
海燕:现实中成绩不好,得不到肯定。
王红:越来越好,网瘾的孩子就送点吃的能感化吗?不可能的,我以前经常送,也没有感化孩子,他还骂我。
岳建国:孩子不努力,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是什么?谁知道?
真心:玩网络游戏,不学习:压力太大了,只有在网络里才能有口气喘。
马拉松:没有家庭的温暖,压力大,想逃避。
岳建国:说的好,什么压力?孩子的哪些压力?孩子的这些压力是怎么来的呢?
喜悦:父母的唠叨、不信任、指责。
马拉松: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
喜悦:父母期望值太高。
岳建国:太心疼孩子,结果孩子会怎样?
喜悦:得寸进尺。
岳建国:太心疼就会满足孩子的什么需求?
美丽心情:自然需求。
喜悦:情感和物质需求。
岳建国:自然需求(物质和情感需求)满足了的孩子会怎样?会努力学习吗?
越来越好:不会。
喜悦:物质需求满足的孩子不通情理,不知道感恩。
岳建国:会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努力学下去吗?
美丽心情:不会,没有内动力。
岳建国:新家长,你的孩子的自然需求你们满足的怎样?
海燕:物质需求也没过度满足。比如现在在家,零花钱基本不给,但是会做些半成品,饺子啥的。
岳建国:你儿子的学习干劲大吗?
海燕:已经不上学了。
岳建国:上学的时候学习劲头怎样?
海燕:上学时儿子抱怨我期望值过高,他压力过大
,他从小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中等,不能自觉完成作业。
岳建国:你儿子从小就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海燕:愚钝,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可能是因为我们经常吵架,家庭氛围不好吧,给孩子增加恐惧感,孩子没有安全感,还有,我们也不爱学习。
岳建国:学过的家长能谈谈吗?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就一定不努力学习吗?
真心:不一定,生的好的孩子父母常吵,学习照样很好。
岳建国:谁知道人学习的动力是怎么来的?内动力是怎么来的?
艳阳皓月:自然需求的相对缺失。
岳建国:海燕,你明白吗?
海燕:明白了。
岳建国:你的孩子有没有内动力?
海燕:没有。
岳建国:外动力呢?
艳阳皓月:社会需求的不断满足,孩子有了外动力。
岳建国:自然需求的缺失导致内动力,社会需求的满足形成外动力。海燕,你现在想要我们帮助你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你参加我们学习群的目的是什么?
海燕:对于我儿子现在这样情况到底怎么做才算对。
岳建国:你儿子的什么情况?具体一点,一条一条的解决。
海燕:比如现在儿子天天黑白颠倒,生活上该不该照顾?孩子一天一餐,瘦的皮包骨头。
岳建国:孩子为什么会“天天黑白颠倒”呢?
海燕:没动力。
岳建国:没有什么动力?是内动力没有,还是外动力没有?
海燕:都没有。
岳建国:你们怎么导致孩子内外动力都没有的呢?
海燕:过年出去,人人都问我怎么照顾儿子的,瘦得没人型了。
岳建国:“孩子一天一餐,瘦的皮包骨头”是怎么来的?天生就是这样的吗?是照顾来的啊。还照顾下去,孩子怎么活在世界上呢?
海燕:去年冬天我生气不给做饭,自己天天火锅料煮面,一天一餐,用他自己话说,跟喂猪一样。
岳建国:生气不给做饭,情绪化的人啊。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生活?
海燕:天天黑白颠倒,牙不刷,澡不洗,除了睡觉就是上网,看着能不闹心吗。
岳建国:“天天黑白颠倒,牙不刷,澡不洗”,谁导致的?孩子是天生就这样的吗?
海燕:我们。
岳建国:你怎么导致的?
海燕:溺爱。
岳建国:什么是溺爱?溺爱的孩子都这样吗?
我们的原因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沉迷网络世界的孩子基本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岳建国:孩子天天黑白颠倒,牙不刷,澡不洗,是在反抗,是对你们管束的不满的表现啊。
海燕:我感觉也不是反抗,跟儿子谈过这个问题。他说晚上组队打游戏的人都在,上网人少,网络畅通。
岳建国:海燕,你的孩子现在过的开心吗?“跟儿子谈过这个问题”,大家看了这句话有什么感觉?孩子为什么会不上学去打游戏呢?
海燕:抱怨我期望值过高,他压力过大。
岳建国:你同意吗?
海燕:我觉得他学习上得不到认可。成绩一直中等,也没了学习兴趣。
岳建国:学习上得不到认可,是外动力没有满足啊。
海燕:明白了。
岳建国:“全心全意照顾儿子,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这句话大家看了有什么感觉?这样的家长的孩子会不会感受到压力过大?
海燕:因为跟老公关系很差,老公也不怎么顾家。所以希望只要儿子有出息,我也算有个希望,有寄托吧。
岳建国:老公不好的孩子都不好吗?希望孩子好,孩子就好了吗?这个希望是压力啊。我的三不:不照顾、不希望、不指望,知道吗?
海燕:知道了。
岳建国:希望是压力啊。希望太大了,压力太大了,孩子承受不了了,去网络中缓解压力,而你们继续给孩子加压,孩子只能越来越沉迷网络了啊。要想使得孩子走出网络游戏,你应该怎么做?
海燕:我现在也迷茫。
岳建国:要给孩子减压啊。要让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减下来,孩子能承受得了,孩子才可能回归自然生活啊。
海燕:那个度真不好把握,怎么做才是给孩子减压呢?
岳建国:怎么做才是给孩子减压呢?我刚说过:三不“不照顾、不希望、不指望”。
真心:就按三不来做:不会说的不说,不知道结果是否有好的就不做,漠视孩子不当行为,当空气。
岳建国:三不:不想、不做、不说。
海燕:不想是指什么呢。
真心:不想就是不去想孩子在做什么,孩子怎么样了,当他是空气,过好自己。就是孩子想自己来谈一些问题,也是要少说为妙,点到就可以了。说多了总不是好事。
岳建国:不想怎样解决孩子的问题,而应该想自己是怎么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做好自己,不再继续给孩子不得不出现问题的环境了。
海燕:让自己平和下来,不焦虑,不担心。
真心:对了,按三不,过好自己,你变得好起来了,这些能量会传到孩子这边的,这样你就是一朵花,自然会招来蜜蜂。
岳建国:说的太好了,真心现在不就是一朵花吗?他的儿子现在不是开门了,主动找他说话了吗?
艳阳皓月:放下焦虑,孩子能做的尽量不再为孩子做,不说孩子,漠视孩子的不好行为,越是不好的越要接纳,给孩子减压。
岳建国:现在是语音时间了,具体怎样做好自己,成功的转变孩子,我们用语音来讲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离异]如何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_离异-牛宝宝文章网
[离异]如何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 离异
如何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现象。这种现象,随着离婚率的提高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据中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即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
夫妻离婚,不仅会造成彼此心理创伤,而且对孩子身心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极其严重且十会广泛,不仅会遏制孩子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会导致孩子精神异常甚至心理变态。尽管如此,对孩子而言,父母的离异终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孩子不得不接受的。但心理上的异常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健康发展,给予他们帮助是非常必要的。就学校而言,主要是帮助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应激源,在这种应激状态下,情绪反应会更加激烈。大多数孩子在应付压力情境时会产生悲伤、害怕、沮丧、气愤、迷惑等情绪。这些感受通常要在父母离异两年后才慢慢地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减弱。儿童的认知特点影响孩子的心理调适。幼小的孩子可能认识不到离婚是父母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往往会从自我中心的角度考虑父母离婚的问题,认为父母一方是要遗弃自己。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孩子改变这种看法。让孩子说说爸爸妈妈与自己愉快相处的情景,讲讲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真诚的、没有条件的。父母的离异只是代表着父母之间的感情破裂,却割舍不了他们和孩子之间的亲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同龄友伴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接纳程度是影响其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伙伴因其家庭破碎而歧视或远离他,这样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比离婚本身造成的伤害更严重。而如果离异家庭子女能在同龄人团体中获得支持和帮助,有机会和同伴交流感受,这种影响对青春期的孩子尤为重要。面对处于父母离异这种状况的学生,教师还要充分发动孩子的好友,平时更关心他们的朋友,多与他聊天、谈心。理解他所做的一些过激的言行,倾听他诉说内心的彷徨和无助,帮助他消除心理压力。离异家庭子女,尤其是年龄稍长的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在这种没有长辈可以依靠的情况下,教师应该为其提供特殊的服务,加倍关心其学业和生活上的问题,并成为化解孩子和父母间矛盾的主要工作者。同时离婚事件会给孩子的学业带来不少影响,教师要积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个别辅导,减少孩子学习挫折。离婚也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伤害,教师必须经常鼓励他,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予以表扬。此外,学校安排丰富多采的活动能使孩子尽情投入,释放压力。教师可以有意安排一些共同工作团体,使孩子为了共同的目标通力合作。这样既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又可增进集体感和归属感,使离异家庭子女不至于游离于集体之外。我该怎样引导她?我们班上有位女生,在读幼儿园时是全托在那里的.现在是一年级,学习很不错,是老师的好帮手,同时也较自制,但是自尊心很强,受不了别人说她的半句坏话,一定都要是别人说她的好话,和别的同学很难好好相处,和别人吵的话也一定要自己好,如果是说不过别人的话就去楼上找哥哥,或是躲起来让别人找不到,如果是做错一件事比如上次在班里她和同学玩把教室里的一块玻璃弄坏了,自己反而躲起来,我叫其它学生去叫她的话她是不会回来的,还一定要我过去把她领回教室,还不能批评教育她(可能她这么觉得才不会丢脸吧),如果讲她一句的话她可能会有一两节课在那里不高兴,靠在那里.这样的行为,我觉得是影响了他人对她自己也不好,因为小孩子是很会学样的.其实我也就这个问题对他引导过,她是班里的讲高手,在故事中的小动物小花小草们都是很讲礼貌很懂事的,我说过我希望她也能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当时她听了都是会说下次一定做到,但是真到了她不高兴时又忘了当初答应我的事了。由于她的自我中心,她不会理解与体谅别人,不会站在其他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在人际关系上会有一些不适应。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鼓励孩子学会容纳别人,主动帮助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合作 只有能够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有可能通过批评改掉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而平等相处则仅仅要求自我中心的人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和身份与别人相处,不过分苛责别人,也不冷眼看人,这样才能使人际交往的天平始终处于平衡的状态。 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克服过高的自我评价,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多设身处地地替其他人想想,以求理解他人。并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2、改变教养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很重要的一环。当子女渐渐成长时,家长应当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和父母责任。比如适当的给孩子安排些家务劳动,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大多数孩子的任性是由于家长对其百依百顺的溺爱造成的。家长无原则地迁就孩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我想要什么、做什么,你们就应该答应我”,所以孩子在家里成了颐指气使的“小皇帝”,稍不顺心,就发脾气、哭闹、摔东西,甚至不吃饭。这时做家长的往往心软,不得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此反复多次,赢家每次都是孩子,于是他就学会了用任性来要挟父母,满足他的种种不合理要求。爱接话茬的孩子课堂上爱接话茬,故意影响课堂纪律:对同学不太友好,有语言攻击行为:当受到老师批评时,并没有内疚或悔改的表现,还自我感觉特别“无辜”。产生以上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素质上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自控能力差,好胜心强,好冲动,缺少理智感。二是家庭教育失当,虽然家庭教育环境的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了解,但从案例中这位学生对母亲的冷淡态度可以得知,家庭教育的正面力量并不充分。三是早期学校教育失误,这位学生说自己“是武术学校毕业的,以前上课不听讲,很随便都习惯了”,足见过去的问题行为没有得到学校教育的有效控制,反而养成了坏习惯,导致矫正的难度大大增加。四是社会风气不良,成为产生攻击行为的外部诱因。
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认为,人的问题行为是由错误的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着眼于当事人当前的行为问题,改变学习方式,促使问题行为的变容、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所以,在解决本案例问题时,首先要调整学生的不合理认知,从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来看,希望能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有所帮助,但还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也就不能全面了解问题行为后面隐藏的错误认知。建议能和孩子先做个别交流,理清该生频频影响课堂纪律,尤其是对他人进行语言攻击这些问题行为在认知和学习方面的原因,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一般情况下,上课接话的孩子,一般来说都具有活泼、聪明、反应敏捷、喜欢涉猎新奇事物的特点,在小的时候,周围的人赞誉他们为聪明、反应快,于是,接话茬、好表现等行为常常被鼓励、表扬,得到强化,慢慢他们自己也就对此越来越来认可,甚至当做自己最大的优点特长加以在各种活动场合表现出来。针对这些负面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行为训练和正强化技术、榜样示范作用来塑造新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师生共同商量制定一个进步奖励计划,要求记录好他每一节课接话的次数,少一次,就口头表扬一次,累计达到一定的次数,给予更高的奖励,如当一天纪律监督员,监督同学上课乱接话茬的行为,或者取得家长的配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另外,还可以为他选取一个榜样,不过先要得到这个学生的认可,安排做同座,有榜样的积极示范与引导,必要的提醒和监督,相信效果会更好。一年级的孩子,他们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可塑空间,另一方面已经具有自我调节行为的能力了,老师们用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去正确地引导和帮助他们改变坏习惯,形成新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学习障碍的孩子何某今年九岁6个月,上小学三年级,长着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面色红润。家长说, 何某幼儿园时表现正常,经常上台表演节目,老师都说他聪明漂亮,将来一定错不了。可谁知一上小学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把数字写反了,拼音记不住,写字特别吃力,比如将汉字的左右偏旁颠倒,或者将数字与字母写反,如将b写成d,p经常写成q 或者将f和t搞混;计算则经常看错数字,加减号经常搞混。有时考试时也是全班最后写完的,更多的时候是写不完,每天晚上写作业都要磨蹭到半夜,第二天不能按时起床。起初家长以为是智力问题,可生活中孩子做什么都行,口算为班上前三名,课堂上有些难题,别人回答不上来,他偶尔能给人以惊喜。那么他是否为儿童学习障碍呢?首先从学习与视知觉的关系谈起。学习主要是用眼睛加工文字符号的过程,视知觉是随着儿童的年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其中视知觉对于左右方位的辨别能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有研究发现,四岁之前的孩子,发生左右不分,将数字和字母的方位颠倒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此年龄的儿童不善于辨别物体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比如,一个椅子只是椅子,儿童不关心它们的位置变化,数字2也是如此,由曲线和直线构成的,至于它是什么方向的是不重要的,近一半的幼儿园孩子会犯有这种错误。到了8岁左右,儿童对于图形和字符的空间位置的辨别能力已经基本发展成熟,很少犯有左右颠倒的错误了。但是如果一个儿童具有阅读落后或者视知觉能力发展性落后,在8 岁时,还不能掌握字的基本结构,计算过程也没有熟练化,他们就会仍然产生这类左右颠倒的错误,相当于较小年龄的儿童。结合何某在学习中的表现,基本可以认为他存在儿童学习障碍问题,其主要障碍是“视知觉能力发展性落后”。在辅导帮助何某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会跳绳和拍球,感觉动作能力落后于同龄人,虽然人比较好动,但缺少运动技巧,手眼配合较差。比如让他接球,他接不到,因为他要直到球快落到头上,才会伸手去接。还发现他眼睛的追踪能力落后,如果让他双眼盯住移动的物体,他的头必须一起移动,不会做眼睛的运动,眼睛肌肉调节能力低下。因此,对何某的辅导以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为主,如进行对墙推球活动,同时进行视觉追踪训练和视觉速度训练,如接球活动、打羽毛球等。经过3个月的训练,何某的感觉动作能力明显提高,特别表现在写字速度加快,错误率减少,成绩上升明显。一只冰糕的魅力有一天学生晓玲(化名)的家长来找我,焦急地说:您帮帮我们孩子吧。原来晓玲已经有一周不上学了,她也不说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不上学,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诫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打骂都不管用,反而造成了晓玲的焦躁情绪,有时候因为上学的事情和父母大吵大闹,甚至动手打母亲,与平时文静的样子判若两人。简单沟通以后,晓玲的父亲说:晓玲在楼下等着,我去叫她上来。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仍不见人影,我想上楼不会用这么长的时间吧?是不是晓玲不愿意上来?她有什么顾虑?我从楼道的窗户口向外望,看到楼下的晓玲站在父母的中间两只胳膊紧抱在胸前,一种防御的姿势,低着脑袋眼睛看着脚尖,一种拒绝的态度;母亲正对着晓玲却扭头看着别处;父亲身体向前倾着用手指点着晓玲说着什么,那架势充满火药味。一下子我明白了,在晓玲的心中有块坚冰,没有人可以走近,但在坚冰下面不知道压抑着多少苦恼和伤痛,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破冰。于是我连忙下楼,笑着热情地跟他们打着招呼,因为我曾任过晓玲的课,所以象老朋友重逢一样,我把手主动伸向晓玲,然后用整个手掌紧紧地握住她瘦弱的小手,让我的掌心贴住她的掌心,我感觉晓玲感受到了我手中的温暖和力量,抬眼笑了笑,虽然只是看了我一下,虽然只是嘴角咧了咧,但我感到她心中的坚冰晃动了一下。并没有说任何有关咨询或为何不上楼的话,我轻轻挽住晓玲的胳膊,但感觉她的身体很坚硬,我说,“今天的天气真是热儿,我在楼上郁闷坏了,晓玲咱俩去买冰糕吃,你们大人就先歇会吧。”说着把办公室的钥匙递给愣了的父母,回头冲晓玲吐舌头一笑,扮了个鬼脸。刚才紧张的气氛放松了下来,大家的脸色缓和了许多。我看到晓玲把胳膊放了下来,不再象刚才那样有点拒绝的坚硬,而是稍向我这里歪了一下,我很仔细地体验着每个微小的变化,越来越感到晓玲非常需要理解和倾诉,只有平等和接纳才可以走进她的心中,而质问、批评、责怪、劝诫、打骂等只能使她心中的坚冰越来越厚。就这样我们挽着胳膊出去了。 还是一句有关上学的话也没说,我们简直就是两个贪吃的小女孩很认真的讨论着吃什么冰糕。开始晓玲推辞说不要,我跟她开玩笑说她不够朋友,要馋着她,最后一人举一个冰糕大吃。晓玲的话不多,表现的很沉默,我没有直接问她什么,而是象聊天一样讲起我上学时的故事,尤其是那个年龄阶段的傻事糗事趣事,有时候晓玲也和我一样出声的笑着,偶尔说一句“老师你们那时也那样”或问一句“真的”。虽然只是笑出了声,只是一句感叹,但我感到晓玲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了,可以看出她感受到了我对她的信任和真诚,感受到了她所遇到的困惑做老师的我也有过,我们是一样的。最终我了解到她不上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焦虑、对人际交往的敏感以及自我认识的偏差,多是由于初一的不适应造成。 我们一直聊了很久,对考试、自我和人际进行了重新认知,还围绕如何学习谈了很多。最终晓玲决定要勇敢面对,去上学。“我努力了,却没有好成绩”中午来到教室的时候,远远就看见一个女生在门口徘徊。也许是听到我的脚步声,她回过头来,低低的叫我一声老师。她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的,脸上写满了无可奈何的表情。她稳定了一下情绪,慢慢的开始讲述她的经历:“我从前是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每次考试基本上都是在班级前五名。“是啊。我以前都没有考得这么差的。我可以努力考好的,可是这两次考试我觉得自己越考越差,我现在信心都不大有。总觉得自己是不是脑子太笨了,不是块学习的料。我真的花了很多的时间,而且期中考试后更是加班加点的。结果却是这样,我真的没法接受。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你是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是吗?”“我现在每天在班级里上课都精神恍惚的,一点也学不进去。我很害怕。我觉得对不起我的爸妈,我很认真的在读书,可是却拿不出好的成绩来。现在又是这种状况,肯定会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啊?”她的眼泪突然一下子像决堤了一样,止也止不住。看起来她的情绪真的很差。很明显,学生因为表现出过强的学习动机,并由此而产生了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其根源在于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所以辅导要着重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如“我付出了努力,我必须获得成功”。在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模式发生改变,从而放弃不合理的信念。一旦学生放弃了不合理的信念,她过强的学习动机就会减弱。问题孩子路过班门口,班里有些乱,突然听到一个男孩子大声说道:“别吵,一个个说。”你一定认为是班长吧?“错”!这个孩子叫xx,是个问题孩子。课堂上经常捣乱,弄得老师无法上课,他总是无端地攻击同学,不分上课下课,站没站像,坐没坐样,老师一批评就会晃晃脑袋,一脸的不服气,批评重了,他连老师一块儿抓。我发现:这个孩子一表扬,就会高兴地不行,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舌头舔着嘴唇,再也合不拢嘴。于是,在我的音乐课中,我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办法;并且,让他当“官”,给他安排了“工作”,与音乐课代表共同负责课前的纪律。我通过让孩子为班里做点事来制造孩子的成就感,对他形成肯定与激励。也跟家长沟通过,妈妈很护孩子,认为孩子很好,爸爸经常打他;只有我的音乐课他表现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出现了刚才的那一幕。一位同学说:“老师,现在xx变得好多了,他不打我了,而且握笔姿势也端正了。”瞧,当老师们不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孩子时,班里的同学们也跟着改变了态度。学会欣赏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百思不解,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三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二十一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还是没有回答孩子。再一次考试,孩子考了第十一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没有回答孩子的问题,只是用手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笑了笑。孩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后来,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很神奇,也很微妙,我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悄悄地爱你――我的学生。只要用心去浇灌,铁树也能开花。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个人可以扮演着不同角色的人,有时是严厉的老师,有时是亲密的朋友,有时是认真的倾听者,有时是你依赖的父母??我相信:你的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才有你。你爱学生,学生才爱你,尊敬你。每当听到学生的问候时,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他们灿烂的笑容。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有了爱心,就有了耐心,尽管工作繁忙,累得无暇休息,无暇娱乐,甚至逛街购物都挤不出时间;尽管教育孩子十分操心,而且操碎了心,有时让你哭笑不得,有时让你气得发疯,但你必须忍耐、忍耐、再忍耐。静下心来,想一想,他们才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就不必大动肝火,一切风平浪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我的小“好朋友”我一直认为能做好小学老师的,当然和那些已经有家庭,而且有孩子的老师以及有经验的老教师相比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她们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处理一些突发状况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而我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因此在处理起学生关系的时候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不过我还是尽我的努力去做到尽可能的好。还记得我刚走进三(一)班教室的时候,我就对一个长得白白净净,高高瘦瘦,看起来很聪明、帅气的小男生吸引住了。但是起初的几次课,他的表现把我一开始对他的好感给打消掉了。因为他上课老是低着头,还时不时的和同学讲话,我虽给过几次提醒,可他都没有改正,而且作业也不及时完成。有一次,终于来了个机会,课代表来交作业的时候说张宇飞没交,这时我就把他叫了来,问他不交作业的原因,他给我的回答是掉家里了。其实我不相信,因为老是有学生不做作业就用掉家里来做借口,但我没说出来,只是问了他说得是不是实话,并且问了他家长的电话号码。晚上,我给他打了个电话,当时他接电话的声音有点有气无力,可能他担心我向他家长告状吧。本来我是想和他家长说说他的情况的,可转念一想,为了孩子的自尊心,我只是询问他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并且请他们帮助我一起督促孩子的学习,和他家长谈过之后,我还特地又叫张宇飞接了电话,说了几句鼓励他学习的话。第二天,我发现他有了细微的改变,他上课和同学讲话的次数少了。我没指望一次通话就改变他的习惯。但是在课上我加大了提问他的频率,让他没有机会讲话,而且课后也经常关心他的作业。渐渐地,他就习惯了来我这儿问作业什么的,他都做得很好,字也端正了。在周一升旗时杨主任又在大会上表扬了张宇飞他捡到财务及时上交,主动捡拾校园的落叶,我听后也非常高兴和震惊,我在回来时的晨会上趁热及时表扬了一番,让同学们向他学习。顺带说希望在学习上会有更突出的表现。后来,为了鼓励他,我索性选了他做了小组长。此后,他就慢慢变了,上课基本不讲废话,而且工作很积极,帮着管理好组员。现在他不光学习上有了进步,还成了我的“小助手”,班里的事他也都争着去做。他现在觉得我是他的好朋友,有什么困难的事会和我商量。我想:如果当初我是把他痛骂一顿,并且把这事和他家长以告状的形式说了,也许今天我就不会有这么一个小的好朋友了。李镇西在里这样说过:师生关系不是皇帝与臣民的关系,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信任的朋友关系。把学生当朋友,也许更能教好学生。当我发现,张宇飞那张小脸兴奋得通红通红,眼睛里盛满了浓浓的笑意、幸福和陶醉时,我知道自己并没做错,鼓励是一服良药,它能造就一个好孩子,只要教育者把握好尺度。微笑是一种修养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残疾人可能坦然乐观;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会面带微笑??一个人的情绪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你苦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对处境并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相反,如果微笑着去生活,那会增加亲和力,别人更乐于跟你交往,得到的机会也会更多。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微笑发自内心,不卑不亢,既不是对弱者的愚弄,也不是对强者的奉承。奉承时的笑容,是一种假笑,而面具是不会长久的,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除下面具,露出本来的面目。微笑没有目的,无论是对上司,还是对门卫,那笑容都是一样,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是对生活的尊重。微笑是有"回报"的,人际关系就像物理学上所说的力的平衡,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你对别人的微笑越多,别人对你的微笑也会越多。在受到别人的曲解后,可以选择暴怒,也可以选择微笑,通常微笑的力量会更大,因为微笑会震撼对方的心灵,显露出来的豁达气度让对方觉得自己渺小,丑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时候过多的解释、争执是没有必要的。对于那些无理取闹、蓄意诋毁的人,给他一个微笑,剩下的事就让时间去证明好了。微笑发自内心,无法伪装。保持“微笑”的心态,人生会更加美好。人生中有挫折有失败,有误解,那是很正常的,要想生活中一片坦途,那么首先就应清除心中的障碍。微笑的实质便是爱,懂得爱的人,一定不会是平庸的。微笑是一种修养,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总是容易取得成功。请多一些笑脸孩子不快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当人们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的同时,精神压力也影响到了孩子,让孩子失去了天真和快乐。其实,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智力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是必要的。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气氛能让孩子快乐。在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互相赞赏、互相激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和危机。家长坦白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过失,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使之积极乐观,性格开朗。帮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自己生活得快乐,讲些快乐而幽默的事情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就知道如何制造和珍惜快乐。大自然能让孩子快乐。喧嚣的都市生活,对孩子的心灵有许多束缚,不免给孩子的情感世界带来冷漠和烦躁,如果父母多抽时间带孩子到郊外和孩子一起放风筝,在田野里奔跑,可使他们获得享不尽的乐趣。让孩子避开消极情绪。父母有时会烦恼、发火,但应尽量避开孩子。如果让孩子卷入压抑沉闷的氛围中,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真的,在生活中我们多给孩子一些笑脸吧:)让笑容永远存在孩子的心中!小议差生差生就是差生,让老师倍感头疼的两个字“差生”。现在应该不是这样称呼了,叫“后进生”又名“学困生”,从名字上看,这个两个定义还是有必要区分开来的,“差”字太过笼统,一个“差”字就能把学生定位成一无是处,否定了一切。“学困”倒是道出了本质的关键,顾名思义,学习困难生,这些学生或许是基础差,智力问题,或是多动,贪玩,不肯下功夫去学习,等等,总之,学习成绩跟不上。成绩在不及格边缘,让老师要多花好些课余时间,当然给学生补缺补差是老师的本职,但总是要让老师费不少功夫。然而作业经常不交,书写不认真的也往往是这些人,这是让老师很不满意的,整个班级的作业都交上了,就少那么几个人的两本,这种现象让老师很反感,气不打一处来。明明自己布置的作业不多,难度又不大,却总是不能完成,也或许是站在一个大人或好生的角度来看,这些作业没什么。这些学生很难让老师喜欢,确实也很难教好,然而他们点滴的进步又是让老师最高兴的,在他们身上的付出得到回报是让老师最欣慰的,其实他们还是挺可爱了。“差生”和“学困生”区别太大,这些成绩不佳的学生中,倒也不泛真正的差生,成绩差,品德差,行为差,油腔滑调,目无尊长,什么伦理道德,规范守则都与他们无关,他们的成绩或许不一定是最差的,有些反而头脑灵活的,往往自认为聪明总是反被聪明误,有个性却表现在误区里。或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很重要,亦或许老师该有自己强硬的措施,威信毕竟至关重要。正确对待“学困生”或“差生”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雷锋 让3.15成为36549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日报》发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接着,祖国大地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如今,每年的3月5日已成为学习雷锋纪念日,3月便成为了雷锋月。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这些《雷锋》中的话语现在已不常被人提起,而“雷锋出国了”、“雷锋精神过时了”、“学雷锋太傻”倒成了人们熟悉的。时至今日,现代社会难道不需要“雷锋”了吗,我们真的就不记得助人为乐,不记得拾金不昧,不记得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不记得中华民族应有的种种美德了吗?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然而,历年都是短暂的热闹过后,日子很快又将归于平寂。或许,学雷锋在某些人那里,真的只是一个固定时间节点上的“活动”而已,以致有人戏称“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正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雷锋逐渐变得流于形式甚至功利化了,纵观国内的许多类似的活动日,都是如此,这种形式化作风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雷锋何必要等到三月五日呢?日子只是为了加强观念或为了纪念,套用一句歌词“其实雷锋精神牢记心中,雷锋日每天都过”,当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的时候,3.15自然而然就成了365??鼓励――给学生,也给自己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它深深地感动着我。罗杰?罗尔斯是纽约第五十三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就职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罗杰?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整天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一天,当小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对他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从此,罗尔斯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的说话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五十一岁那年,他真的成为了州长。在罗杰?罗尔斯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他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获得了他,并且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成为所有奇迹的萌发点。”也许对我来说,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信念”这个词儿有点远、有点空,但仔细想想,在日常教学中,信念不就可以转化为最直接的鼓励和表扬吗?作为老师,我们也许倾注了很多,可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我们的用心,如何让他们真正接收到老师的关爱,这就要求老师学会鼓励学生,因为这是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法宝,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巨大力量。鼓励并不难,有时只需一个眼神的肯定,一句话语的支持,一声问候的慰藉,一丝微笑的给予??不客气地说,老师的鼓励应该像明媚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房,带走他们的阴影。同时也别忘了给自己一点鼓励。早晨镜子中的第一缕微笑,心中暗暗却坚定的“加油”,碰到困难或挫折时涌起的信心??如果鼓励也能时刻围绕着你,那你的每一天都将是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所以,不要总期待着别人来拍你的肩膀,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让勇气和力量在自己心中回荡,好比开了的泉孔,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 所以,与其抱怨工作的不顺利、学生的不争气、生活的不如意,不如学着鼓励,鼓励学生,也鼓励自己,让自己朝一名幸福的老师更迈进一步吧!企盼你的一小步――辅导学习困难生方法谈一般说来,教师总会把红灯高照的孩子,称之为学习困难生。这一类的孩子,上课时不会认真听讲,总喜欢做做小动作;或者想尽方法找个伙伴说废话??纠其原因,是因为老师上课的知识点,他根本听不懂,如听天书一般,因为听不懂,也就不要听,索性一玩了之。因为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知识,所以课后也就不会认真做作业。如此的恶性循环,造就这样的孩子,与伙伴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远,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就当然无存了,学习困难生产生了懈怠的心理。
学习困难生每个班级都有,教师见之,则会头疼不已。但为使学习困难生能够跟上伙伴的步伐,老师们总会想尽办法,绞尽脑汁,为提高他们的分数,哪怕是一分,都要拼劲全力。对于有点智慧的但是又有点懒的的孩子,我是这样做的:乡下有这样的一句俗话:“蚂蝗盯螺丝壳”,柔软的蚂蝗只有用孜孜不倦的精神,才能盯上坚硬的螺丝壳。同样的道理,老师也要向蚂蝗一样,用孜孜不倦的耐心,去盯住那些不爱学习的学习困难生。 上课了,当发现学习困难生在开小差时,在允许的情况下,我会第一时间请他回答一个问题,或者我会悄悄地站在他的身后,给他有一个措手不及。我时时刻刻的盯,只想让学习困难生产生这样的一个想法“作业不及时完成,作业不认真完成,老师永远不会放过我,老师永远会在我的身边出现。我还不如快点把作业完成,快快乐乐地玩吧!” 用真诚去解长此以往,学习困难生总会产生一个自闭的心理,自卑的心理,他们则需要老师用自班级里的小齐同学,是一个外地学生,父母说做物流的,平时没空管理孩子。这个孩子,我感觉,他十分需要与人交流。平时,一碰到书写生字的时候,他总会粘着我,拿着本子在我的面前晃晃悠悠, 让我看看他的字,让我说说他的字写得是否规范漂亮??他想从老师嘴巴里得到一点评价。每每这时,我总是很认真地告诉他我的观点,“很好看,假如这一捺有一点笔锋,这些字会更加漂亮。”“今天的字写得太大了一点,没有昨天的好,赶快擦掉重写,老师相信你会写得好的。”??老师的表扬,会让小齐满脸微笑;老师的批评,他也总会接受。小井同学喜欢吃肉,每当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总多分给他一份。孩子是聪明的,看看碗中的肉,看看我的微笑,他明白了其中蕴藏的一切。用真诚的心去与孩子谈心,交流。用真诚的情感,去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喜好。解开孩子孤独的心,解开孩子的疑惑,相信,孩子会慢慢进步的。碰到通常印象中的笨孩子――上课能够认真听的,作业也愿意做的,可是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孩子,用“情感”法去对付他们显然是不合适的,老师只能加班加点,让孩子们反复做,反复写,今天做,明天也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希望孩子在反复的操练下,能够记住应该记住的知识。但是切记对这部分孩子用“罚”的办法,“罚”会让他们望而生畏,止步向前,不进则退。平时,假如孩子默写词语特别糟糕,我经常会对他们说这样的话:“今天回家再默一遍,明天老师来检查,希望明天有进步!”假如孩子的考试成绩特别糟糕,我会说:“把考试卷订正好,待会儿再做一遍,好吗?争取把打叉的地方都变成打钩,可以吗?”??用柔软的话语,来平复孩子糟糕的心情,郁闷的心情;用征求的语气,让孩子看到希望,拥有一点自信??“勤能补拙”,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能够尝到它的甜蜜。当然,要使学习困难生的能够向前迈出一小步,光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说说孩子的进步与退步,谈谈孩子的懂事与乖巧,交流孩子的教育方法等等,都十分的必要。假如老师与家长合力,相信能够托起一个阳光的孩子,健康的孩子。用“不平常”的心对待“平常”的事小学是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一、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俗话说:指头都有长短。那么人的能力有高有低,因此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在成绩、能力上整齐划一。对他们“不求战功卓越,但求问心无愧”,成绩高低在其次,只要他们用了心、尽了力就行。我班有一位语言发展慢(三岁开始说话)的小女孩,上一年级了说话吐字都还成问题,思维也就慢半拍。记得刚开始教拼音时,她要么读音节有困难,要么就是分不清四个声调。学习结果可想而知了,她在孩子们的眼中是个笨娃娃,大家瞧不起她。自然就不受欢迎,造成自己也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对学习就没多大的兴趣。我每天给她开“小灶”,效果还不明显。当时的我就纳闷,花在她身上的时间比其他孩子多几倍,结果还如此糟糕,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我彷徨过、迷茫过,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可是当想到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于是我决定从思想和态度上着手。我当时就想啊,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只是我一边热乎,她对学习充满了一种畏惧,不光是学习不主动,其他方面也如此。于是我就针对她的实际情况,有意无意的抓住她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或者夸大她的优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有了惊人的发现,孩子变得开朗、有自信了,语言表达也比较清楚了。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与活动,找会了自信。记得上次开家长会时,孩子的妈妈这样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我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陈芯如说她的听写没怎么错了,事真的吗?”我说:“是呀。”此时孩子的妈妈激动了,迫不及待的把孩子的变化告诉了我。原来孩子对事的态度变了,知道明天要听写,睡觉之前要先听写,早晨5、6点时就爬起来记当天要听写的生字词。我的内心荡起了涟漪,久久不能平息。孩子在一点一点的发展变化了孩子的地位在班上慢慢在改变了,确实好的态度造就了这一切。孩子现在各方面发展都很快。将眼光放远点,也许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有一颗赏识后进生的心常言说:“身体不好是次品,学习不好是废品,品质不好是危险品。”对于思想后进生,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努力。学校教育不歧视,不遗弃。对这部分学生,我们不可能,也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以为他们确定阶段目标和远期目标,同时为这类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以转移其注意力。同时努力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成人教育,教导他们尽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家庭方面,切实加强家校联系,帮助家长走出家教误区,为子女确定明确的努力方向和适当的奋斗目标,让家长对自己孩子充满信心,让子女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看到希望。社会方面,加强警校、(社)区校联系,在加强警示教育同时,进一步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切断他们与社会、校内不良青少年的交往,营造学生良好的发展、成长空间。有一年我班转来一个调皮的孩子,思想不到位,把学校当成是“茶馆”想来就来,无组织无纪律。我始终认为他只是一时的没有看清问题,相信能让他慢慢改一些的。于是我经常对他嘘寒问暖 ,同学校领导开车找他,通过家访感化他的家庭。爸爸本来已经对他放弃了,可是看见我这样做,他也充满了希望,顶着毛毛雨去寻找自己的孩子。还向我们说一定将其送到学校之类的话。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孩子彻底的变了,从原来长期逃学的孩子,变成从不逃学,专心学习的孩子。我相信只要长期坚持下去,他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老师们千万别放弃,要有一颗赏识的心。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三、敞开心扉走进孩子心灵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近几年来我的教育生活就犹如丁香般悄悄绽放。本期的班级文化建设又一次拉开了帷幕。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学生对此项活动已有了初步的感知与理解。于是我这期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做主设计本次的班级文化,学生的心是细腻的,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知识银行,促进生与生之间对问题解决的方法的一种讨论。以七星瓢虫为参照物,确定了本班的孩子应该具备哪七星、、、、、、经常会有孩子给你提这样那样的点子,孩子们真的结合本班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了属于我们的文化阵地,学生的心是透明的,没有半点瑕疵, 学生的心是五彩的。孩子真的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主任了。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融,做事才事半功倍。 是啊!孩子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东西自有他的道理,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五彩的梦,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孩子的梦想,让它们在我的手中绽放。让心灵五彩的童心,蹲下来看学生成了我和孩子们真情交往的一条无阻的通道。如何让一个孩子听话孩子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当预计孩子可能因某种情况任性时,要提前打好预防针。比如带孩子到商场之前,要估计到孩子会要求买玩具,一旦得不到满足八成会耍赖。家长在从家里出发前就要和孩子讲好条件,看到喜欢的玩具只许看一会儿,不能买,不听话就不带他去商场了。如果孩子表现好,家长可以表扬鼓励他,甚至可以给他买个小礼物以示对“不任性”的奖励。孩子任性往往是抓住了家长的弱点。家长怕孩子哭,孩子就哭;家长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偏偏要满地打滚。就比如上文提到的郑女士,因儿子哭闹打滚在众目睽睽之下感到难堪,她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满足小明的要求买下机器狗。“得逞”了的小明会因此认为,妈妈怕他在人多的时候耍赖,下回他还用这一招。因此,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绝对不能让步,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闹,都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底。目前,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溺爱,又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执拗的性格。形成这种性格后,在外面和小朋友、同学相处困难,一不顺心,回家更要耍脾气,恶性循环。因此,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在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没道理要求别人事事顺着自己,对别人任性耍脾气的结果可能就是“没人理了”。孩子慢慢会因此意识到任性的坏处,并且在和同龄人交往中改变任性的坏毛病。针对上述情况,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松达哉先生提出10条训斥孩子的最佳方案。为孩子不听话而头疼的家长不妨一读:一、当孩子的某些行为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时,如孩子在公路和水沟边玩耍、玩火或玩耍利器时,要毫不客气地狠狠力口以训斥。二、当场训斥。对于幼小的孩子,如果不当场加以训斥,就不会有效果。固为早上发生钓事情等到晚上再去训斥,孩子早就忘在脑后三、训斥时,全家人要意见统一。态度一致。同样是撒野、淘气,可是家里的人有的训斥,有的放任不管,有的甚至批评不该训斥孩子;这样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但是,在训斥孩子时如果大家七嘴八舌一块训,那效果也不好。要由一个人做代表,其他的人可以采取赞同的态度。四、先表扬后训斥。不要一上来就不分清红皂白地猛训一通,可以先表扬一下孩子好的一面,然后再批评做错的地方。五、管教孩子不能例外。同样是孩子淘气,由于客人在场,或者是身体劳累,事,情大忙等原因,时而训斥,时而不管,那是管教不好孩子的。不要制造例外,始终如一的训斥方法是很重要的。六、训斥时不要感情冲动。看到孩子淘气,十分恼火,大发雷霆,不知训斥是为了什么,这种感情冲动地训斥孩子是不可取的。不要忘记,训斥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孩子知错改错。训斥和发火是两码事。七、不要动手打,要用语言训斥。为了教育两三岁的孩子,有时在训斥时,揍孩子的屁股和打手心也是需要的。但是,孩子到了五六岁时,不要再打孩子,而要用语言训斥。特别是倘若打得频繁,孩子就难以充分理解被训斥的原因,容易造成抗拒心理。训斥时应耐心地指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错误有多严重。八、不要无休止地训斥。训斥孩子要直截了当,干净利索。如果训斥起来没完没了,有时孩子就搞不清楚为什么遭到训斥。九、不要在饭前训斥。在饭前和吃饭时斥责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特别是禁止或限制孩子吃饭,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十、要以强烈的疼爱之情来训斥,不要抱着怨恨情绪来训斥孩子。只要经常以疼爱心情和诚意同孩子接触,和孩子进行亲密的交流,训斥就会收到好的效果,给孩子的人格以好的影响。即使训过了头,也会取得孩子的谅解。和孩子说话的五大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语气肯定、直接了当。切忌语气委婉、目的不明。棠棠5岁,很爱画画。妈妈还在幼儿园里给棠棠报了钢琴班,所以每周一、三、五都有钢琴辅导老师来带他去上30分钟的钢琴课。一次,江老师来领棠棠的时候,赶上棠棠在专心致志地画画。江老师对他说:“棠棠,你能把你的画收起来吗?老师在等你上钢琴课呢!”棠棠头也不抬地说:“不,我还没画完画。”另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听了棠棠的回答后,说道:“棠棠,把画收起来,钢琴课的时间到了。”棠棠听后,乖乖地把没画完的画收好,然后高高兴兴地跟江老师去上课了。显然,使用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疑问句会给儿童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儿童通常会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比如,对于“能不能把画收起来”的问题,棠棠选择回答“不”。与疑问句相比,陈述句则不给儿童选择的余地,并能让儿童明白他们需要履行的责任,如“把画收起来”。所以,家长和老师在说话之前,应该明确自己是要询问还是要求。如果是要求儿童做某件事,最好使用陈述句,如果是询问儿童是否愿意做某件事,才用疑问句。运用成人间的婉转迂回的方式与儿童交流是不妥的。注意事项二:用词具体、形象、通俗,清楚地表达期望与要求。切忌用词抽象、笼统、华而不实。有一次,我听到某个老师这样对一群3岁左右的小朋友说:“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爱护图书。”但是没过多久,就发生了书被撕破的事件。当老师责问犯错误的小朋友“为什么不爱护图书”时,小朋友问:“老师,爱护是什么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和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才给孩子说得清清楚楚,孩子却“明知故犯”。在我们气恼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责任可能就在我们自己?笼统,抽象的用词,如“爱护”,会给年幼儿童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换一种形象、具体的说法是必要的。
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做到不折书,不撕书,不在书上乱写乱画。”注意事项三:循序渐进、耐心仔细。切忌“一厢情愿”,高估孩子的记忆容量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在一次半小时的实验课上,一个年轻的实习老师计划教3~5岁的孩子学会播种。她这样说道:“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播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去水池边拿一个小纸杯,到门口的蓝桶里盛上大半杯黑土,然后到我这里来领一粒种子。把种子埋进土里,再到水池那儿接一点儿水,最后把纸杯放在水池边的台子上。”听完实习老师的指导后,有的孩子站起身,但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的孩子仍然坐在地毯上,看着老师;有的孩子去拿纸杯;有的孩子去捧了些黑土??孩子们的这些不同反应并不是实习老师的本意和初衷,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研究表明,对不到5岁的儿童来说,一次接收并记住一个以上的指导信息是有困难的。换句话说,一次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导信息,只会主观超越儿童有限的记忆范围,影响儿童的理解能力。所以,要使儿童能够执行并完成某样指定的任务,必须要让他们明白我们要他们做什么。而要让儿童明白,就必须分层次、按步骤地耐心指导和引导儿童。可以对儿童说:“现在每一个小朋友都去水池边拿一个小纸杯。”等到所有小朋友都拿到纸杯之后,接着说:“现在,到门口的蓝桶里盛大半杯黑土。”等他们都盛好黑土后,再接着说:“现在,每人到老师这里来领一粒种子”??注意事项四:直奔主题、简单明了。切忌话中有话。和孩子说话,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特点,说孩子能听懂的话,并坚持我们要表达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要传递的信息,才能最顺畅地到达孩子那里。不要让对孩子的期望变成伤害我从不否认做父母对子女的那分爱的热烈与执著,可怎样爱的深刻和长久不能不说是一门让我们怎样去懂得爱,认识爱学问与艺术的结合。看到让一岁半的孩子读书经,又使我联想到了《道德观察》节目里的那个父亲。他不仅仅让1岁的孩子读书经,把孩子培养到3岁的时候,孩子已经会背书经、唐诗300首、宋词、化学元素周期表,走平衡木、滑冰、游泳等等很多大人都不能做到的事情。也引起了社会关注的目光。那为父亲谈起来自己的孩子总是引以为毫,而我总觉得是自以为是。而对于这样的爱我产生了质疑,思考了许久才得以下笔。
我可以相信所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最初愿望都是好的。而为什么有的家庭会教育的效果却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呢?为什么有些子女却恰恰与本来最爱他的父母反目成仇呢?为什么大家都那么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就真像说的那么可怜吗?想了解天下的父母为什么可怜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能去挖掘和分析问题的本质。如果不想做可怜的父母,自己就不要做狭隘可怜的人。你能不能做到真的爱你的孩子,就看你是希望把他变成什么样的人还是要让你的孩子怎样快乐的成长。而如今中国多数的父母在过去的文化和传统的观念熏陶下已经根深蒂固的形成了中国试的教育和发展观念,而这种可怕的难以改变的观念对于老师也好,父母也罢,对于整个中国的发展可怕到能让每一个人深受其害的地步,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夸大其词,因该说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敏感的人,充满爱并深刻爱着的人都能感觉到遗留下来的陈旧的体制与观念对社会与国家的危害有多大。多数父母只会按照自以为是对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他们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那种形象,也就是说这些父母关注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希望和没能在自己身上实现的愿望。而没有去真的关心孩子的想法,孩子的需要。说起来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我真的很想让每一位做父母的问一问自己,那是真的吗?你们想过那样严格的塑造孩子,孩子可能失去什么吗?孩子可能失去童年最美好快乐的时光,可能有大半生的时间和自由的情感都被你们的控制和束缚了,孩子失去的更可能是他本身所最亮的那个闪光点,失去了他在30岁以前,或在摆脱你们控制之前所有本因该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我们天天谈人权,不懂得爱或不知道怎样去爱孩子,孩子的人权又在哪里呢?而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因该去反思,问问自己真的去爱了吗?爱的深刻吗?望子成龙到底是为了可以今后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还是真的在教育孩子。好的老师都这么说“教育是要孩子快乐的成人,而不是所谓的成才”。爱一个人----自私的爱常会成为爱的理由,而这样的理由是别人无法反对的理由,狭隘的爱通常变成爱的借口,而这样的借口往往是推脱责任的借口,
无知的爱就是社会和家庭的癌症,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深重的罪孽!不要给孩子带来太多伤害的时候,父母还在顽固不化的高喊着“我是爱你的”那样空而乏味含糊的。看了这些每个人才能看清那些家庭破裂,幸福逃窜的根本原因。是啊!真的爱太多的时候是一种伤害!父母不能深刻的去认识自己,懂得怎样去爱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对孩子说“我多么多么的爱你”爱要真的很用心,要用心良苦的爱了多年以后,让孩感动的对所有的人自豪的说----我的父母是怎样深爱着我,让那样长久的爱,值得赞颂的爱、长久的延续下去吧,每个人都会去做父母的忠心的祝愿。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那是时代的磨难,做父母的不要把磨难变为遗憾,更不该把自己遗憾成为伤痛的种子,不要把伤痛的种子再次的种在下一带人的心里。爱不是错,可不懂怎样去爱却常常犯错。
爱常常太容易变成一种伤害,那样的伤害我们可能暂时是看不到的,可是你只要今天种下了一棵罪恶的种子,十年后的今天就会受到一种变向的惩罚。那时候你可能会想不通,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对我冷漠,永远不要去责怪你的孩子,他是你一手带大的,你的孩子有多爱你多恨你都是在于你曾经播下的是什么样的一颗种子。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上学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