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仅限数据连接数据wall怎么使用

华尔街见闻_中国最专业金融资讯平台_外汇_期货_大宗商品_贵金属_黄金_股市_行情_金融_理财
英国退欧结果公布不到两小时,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英国个人资产排名最高的15位国民已合计损失55亿美元,损失最多的英国首富Gerald Grosvenor&失血&10亿美元,仅英镑暴贬就让他和另一巨富Charles Cadogan合计损失16亿美元。
在投票通过退欧后,不少英国民众似乎才意识到要搞清楚&欧盟&是个什么东东。谷歌搜索统计发现,在退欧结果正式公布6小时后,英国人搜索的第二、第三和第五大热门问题分别是:欧盟是什么?欧盟有哪些国家?欧盟有多少个国家?
周小川周五出席IMF年度会议称,为实现动态金融稳定和经济转轨,现有国情决定中国央行采取多目标制,包括四大年度目标,以及改革开放和发展金融市场的动态目标;和一般新发展中国家比,中国杠杆率是合理的;影子银行涉及网上支付系统问题,但不急于监管是想支持高新技术发展。
本周四交易者还在猜测美联储今年加息的几率。而周五英国公投决定退欧后,联邦基金期货交易数据显示,市场预期7月美联储会议决定降息的几率有10%,加息的几率为零。直至明年2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都高于继续加息。
受英国公投脱欧影响,欧股收跌逾6%,虽相对开盘时的恐怖跌势略有缓和,但仍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富时泛欧绩优300指数收跌6.24%,报1275.02点。德国股市收跌6.58%, 法国股市收跌7.66%,英国收跌2.74%。
英国公投退欧引发市场剧动。七国集团(G7)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声明安抚市场恐慌。IMF总裁拉加德敦促英国和欧盟确保整个过程平稳过度,并称已准备好在成员国需要之时提供帮助。G7称汇市波动带来危害,已采取措施确保流动性充足。
周五,汤森路透/密歇根大学发布报告显示,美国6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93.5,略低于预期的94.1和6月初值的94.3。现况指数升至110.8,创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预期指数由6月初值的83.2下降至82.4。
英国投票离开欧盟后,全球市场的&大地震&不会停歇。摩根大通称认为,退欧事件对市场产生长期不利的影响,市场的最初反应或将十分消极,股市继续下跌。野村证券称,英国退欧后,亚洲市场和经济将遭受最惨烈地打击。高盛预计,英国央行将在8月降息25个基点。
卡梅伦辞职后,继任者将由保守党党内选举产生。首相选举权首次集中在不足15万人手中(仅占英国总人口的0.2%)。目前赔率显示,前伦敦市长、退欧派Boris Johnson最有可能继任,司法大臣Michael Gove和内政大臣Theresa May也是有力竞争者。
英国公投&退欧派&获胜,晚间美股大幅低开,标普500跌逾2%,纳斯达克跌3.7%,道指跌2.56%。随后美股跌幅扩大,道指盘初跌538.21点或2.99%。此前,英国公投宣布英国将结束与欧盟之间长达40年的关系,投资者担心英国退欧会造成欧盟陷入脆弱不堪的风雨飘摇处境。
既然与欧盟分手已成事实,英国需要厘清下一步该怎么办。分析认为,移民问题看起来是推动脱欧派最终胜利的原因,但振兴经济增长与控制移民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英国同时需要处理动荡的金融市场和恶化的企业环境。投资者和企业都可能&用脚投票&。此外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导致英国分裂。
英国公投退欧引发市场巨震,欧洲央行声明正密切监视金融市场,中国央行表示已做好应对预案。瑞士央行称,已进行市场干预,以稳定瑞郎汇率。印度和韩国央行疑似抛售美元以稳定汇率,日本央行称六大央行将尽一切可能提供流动性。
有着&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Hilsenrath在最新的文章中提到,英国脱欧意味着美国或推迟加息,7月加息目前看起来不太可能。如果英国退欧的负面因素逐渐显现并持续下去的话,美联储的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都会下修,甚至不排除美联储降息至接近0%的可能性。
如果你爱他,请带他去交易英镑,因为那可能是天堂;如果你很他,也请带他去交易英镑,因为那可能是地狱。对于任何想从事外汇交易的人而言,这个周四和周五都应该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记。
连续两月上涨后,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大幅下滑,显示美国新设备投资依旧疲弱。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2.2%,大幅差于预期-0.5%。5月扣除运输类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3%、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7%,均差于预期。
欧盟领导人敦促英国必须尽快启动退欧谈判,因为拖延会增加市场不确定性。对英国来说,敲定与欧盟剩余27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协定、针对英国国内欧盟工人,以及居住在欧盟的英国国民的移民身份谈判都是棘手问题。据条约,成员国在告知脱欧意向后正式开启两年的谈判窗口期。
继昨天西藏旅游之后,又一家公司宣布终止重组!唐德影视公告称终止重组收购范冰冰旗下爱美神股权事项,股票将于6月27日起复牌。而今天下午证监会刚念过&紧箍咒&,称正对部分已实施并购重组,但承诺完成比例低、媒体质疑较大的上市公司开展专项检查。
英国公投脱欧后,英国央行发表声明称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行长卡尼更是表示,已做好准备提供2500亿英镑额外资金。高盛、瑞信和ING都认为英国央行降息至历史新低。摩根士丹利甚至称,如果英国和欧盟不能&和平分手&英央行有进行直升机撒钱的可能。
苏格兰首席部长Sturgeon称,将寻求一切可能确保苏格兰的欧盟成员身份;不能接受苏格兰在欧盟之外;现在第二次独立公投的选项已经在台面之上,将准备独立公投的法律程序。此外,爱尔兰新芬党呼吁,北爱尔兰举行是否与爱尔兰共和国统一的公投,以脱离英国。
上周,印度央行行长Rajan表示不再继任。他曾为印度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能的继任者Subramanian在控制通胀上不及Rajan鹰派,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认为,受日益增长的燃料价格以及公务员加薪影响,未来印度在控制通胀方面的工作将陷入困境。
据外媒,旅游、广告、汽车制造等外汇风险敞口较大的跨国公司将重估其在英国投资策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或在英国裁员。法国广告巨头阳狮公司称,本打算在英国设立中心,但现在已经不可能。
此前,笔者HansiHuang从博彩赔率角度出发得计算出市场给予的一个退欧概率,得出市场认为退欧可能性很小的结论。公投结果证明笔者错了。市场表现证明策略是可行的。本身经历这样的事件就是一种经验上的财富。有必要反思一下为什么错,又为什么对。
除了欧股大跌外,此前略有回升的欧元区边缘国家的国债价格,也重新掉头向下,推动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9%,创4月底以来新高;意大利和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2月来新高。与此同时,避险情绪骤升令德国、美国和日本国债收益率大跌。
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称英国需要新的领导,力求10月份选出新的首相,且在新首相上任之前不会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彭博称,前伦敦市长Johnson、司法大臣Gove和内政大臣May都可能成为继任者。摩根大通和汇丰都认为退欧会令英国失去大量工作机会。
证监会今日称,目前正对部分已实施并购重组,但承诺完成比例低、媒体质疑较大的上市公司开展专项检查;检查发现违规违法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针对万科重组,证监会回应称,交易所已对重组方案进行问询,证监会将对独立董事回避表决问题进行核实。
标普首席评级官今日向FT表示,英国退欧产生政治、金融和经济风险,将导致未来短期内英国信用评级下调。在这种情况下英国AAA评级难以守住。穆迪也警告称,英国决定退欧将&导致很长时间的不确定性,这将对英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压力&,并将损害英国的信誉。
英镑/美元日内跌幅缩窄至7.68%,报1.3732。大摩预期,英镑六个月后将跌至1.28,日元上涨,欧股将下行15%-20%。瑞银则表示,英镑/美元将跌至1.2,达到和欧元平价水平。高盛预计英国央行将在8月份降息25个基点。
英国脱欧后,美国短期利率期货合约上涨创新高,市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降息机率增加,预计在7月美联储有10%机率降息。美联储主席耶伦之前的几次发布会上表示,英国退欧形势是美联储考虑的一个因素。
&当首相干了这几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大概三件事:一个,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第二个,搞了个苏格兰独立公投留住了苏格兰;第三个,搞了个脱欧公投脱离了欧盟。主要的我就是三件事情,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卡梅伦
虽然备受市场关注的退欧公投终于在今天落下了帷幕,但是反应剧烈的市场变动似乎暗示着这场精彩演出才刚刚开始。无论对脱欧的结果是有所准备还是意料之外,这一标志性事件都会对未来的全球格局、大国政策和金融市场造成持续性影响。值此时刻,重温一篇旧文,或许能引发一些思考。
特斯拉周二提议收购SolarCity,&马斯克经济体&的内部融合再进一步。目前包括SpaceX在内的三家企业两两互补:SpaceX为缺钱的SolarCity提供债务融资,SolarCity则帮助特斯拉降低电池的单位生产成本。但这种结构也潜藏着极大隐患,一家企业的问题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财务上的关联交易也容易引发市场质疑。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投资市场,天价房、高杠杆、地王等新闻层出不穷,难免令人联想到日本楼市。野村针对现在的中国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进行了对比,并指出,尽管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如果中国采取相应措施,仍然可以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北京时间周四下午2点,英国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公投开始投票,周五下午2点左右可能公布全国计票结果。公投结果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接下来会有许多重要事件,如英国可能启动退欧的6月欧盟峰会、7月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议息会议。
作为人工智能(AI)的后起之秀,Facebook毫不掩饰未来主导这一领域的野心。然而仅在不到三年前才正式涉足AI的Facebook,和早在1991年就研究机器学习的微软以及在AI领域长驱直入的谷歌相比,又有哪些底气去实现这一野心?将大量研究成果贡献给开源社区,Facebook又是怎么看待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钟伟称,民间投资在2016年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里还将进一步下行,中国资本外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他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放松人民币汇率,保房地产及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他提到,人们似乎在担心,若2013年来一些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迟迟不能落地,则中国有可能滑向勉强可控、但不可避免的危机式调整。
Jeff Gundlach称,市场将在夏天迎来抛售潮。特朗普或将赢得大选,届时将产生很大买入机会。以负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形同用汽油灭火,市场表现与当局目标相反。Fed加息、大宗商品基本面变化、债市违约风险,应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市场动向。
作为人工智能(AI)领域的后起之秀,Facebook已经迅速在其产品中融入AI技术,并且毫不掩饰未来主导AI和机器学习领域的野心。然而仅在不到三年前才正式涉足这一领域的Facebook,和早在1991年就涉足机器学习的微软以及在AI领域长驱直入的谷歌相比,又有哪些底气去实现这一野心?
瑞银估计,2015年六大产能过剩行业的总负债达到10万亿元,其中8.7万亿为债务,而其余部分为应付账款。瑞银估计,在产能过剩行业中,息税前利润低于利息支出公司的债务占总债务比重达25-30%,这意味着这些行业整体债务的潜在坏账率可能高达25%-30%。
5月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同比暴增逾240%,再度引起市场关注,这或许反映虚假贸易掩盖下的资本外流。独立智库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Setser认为,需要格外关注内地游客在香港旅游时的开支。2014年内地旅客在香港旅游开支增速达85%,远超过他们在国外旅游时的开支。
兴业证券指出,本轮房企&央企化&与&地王潮&原本就是硬币的两面,二者都是没有&强刺激&的L型经济的产物。政府迫切期待借卖地&补充&财政收入,央企则希望借&土地&保命。所谓&地王潮&,正是二者&合谋&的结果。
MSCI在三拒A股的同时却垂青了亚洲穷国巴基斯坦股市,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巴基斯坦股市有黑历史。该国股市在08年4月从15760点峰值崩跌。于是政府将跌停板幅度从5%调至1%,涨停板幅度则从5%调至10%,还规定股市不许跌破9144点,这个规定执行了三个月之久&&
在德银信贷衍生品分析师Aleksander Kocic最新的报告中,Kocic将美联储描述为&后现代计划经济&的杰出代表。通过&嘴炮&建立象征性的秩序来维护市场的稳定。对于美联储而言,&控制市场&并不是经济层面的难题,而是语言的艺术。
最近的一场金融危机让整个金融市场大变样,你曾经在教科书上学到的一些经典经济学原理已经失效。例如抛补利率平价理论(CIP)的崩溃、套息行为的死亡,导致对冲汇率风险的成本进一步上升,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更差,形成恶性循环。
周四,10年期德债收益率刷新纪录低点0.031%。当第二个&一生一次&机会到来的时候,格罗斯发表推文称,全球收益率降到500年来最低,超过10万亿美元债券是负利率。债市是一个早晚要爆炸的&超新星&。此前格罗斯称他开始做空信用市场。
德银首席经济学家严厉批评了欧洲央行的政策,将其与Reichsbank(年的德国央行)、和1920年代时美联储犯的错误相提并论。前者曾促成魏玛政权时期的超级通胀,后者对股市暴跌应对失措,最终导致了著名的美国经济大萧条。
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A股进入MSCI指数的结果将会揭晓。在经历前两次冲关失败之后,如今很多障碍已经清除,市场对这一次成功进入的期待很高。这对A股市场意味着什么?为何要纳入MSCI?外国投资者投资A股的渠道都有哪些?这篇问答带你全面了解。
像《饥饿游戏》一样,有些游戏一开始就注定无法结束,为此,我们在6月3日将为您带来长达5小时的竞技直播&&(还有一枚交易者大彩蛋)
每个周一凌晨,这座城打开石门,人们蜂...
在图像和语音识别等领域,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引起很大关注。但在金融领域,这种技术距离大规模采用似乎仍然遥远,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的研究热情。从预测股票挂单报价、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到预测股市波动率,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案例层出不穷。
软银首次减持阿里巴巴,是其分离国内外业务、调整投资组合等宏大计划的一部分,彭博社称其未来或进一步抛售资产以改善财务状况。2013年斥资216亿美元收购美国Sprint令软银陷入泥潭,债务激增至超过1000亿美元。为此,软银推出创纪录的股票回购计划,但未能脱离困境。现在似乎只剩出售资产这张牌。
在五月初人民日报刊登了权威人士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明确中国经济L型运行,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之后,&一行三会&不约而同地收紧了监管的尺度。一场收缩杠杆,引导资金&脱虚向实&的监管风暴,已经强势来袭。
中国庞大的银行业资产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泰君安报告指出,随着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时代的来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正在从贷款、同业业务转向投资类资产,目前已达32.6万亿规模,其中又以非标投资扩张最快,2015年增速高达56%,已达到8.6万亿规模。
虽然市场主流的声音都在说最近美国年中加息预期升温提振了美元,但实际上美元驱动因素远不止利率预期&&大宗商品这因素的影响被许多人所忽略。油价与美元的负反馈有完结的迹象,可能为美元的牛市带来重大压力。
欧美日央行将相继出台最新货币政策决议。6月1日日本国会闭幕,预期将有追加财政预算等宽松措施出台,若日央行在中旬进一步采取货币宽松,瑞银称,这对市场或产生直升机撒钱的效果。预期美联储、欧央行按兵不动,但欧央行货币政策有被动收紧的风险。另外,特别关注英国退欧风险。
继两个月前称区块链在多个行业存在无限想象空间后,高盛再发报告列出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高盛认为,利用区块链中信息不可篡改等特征,能构建可信信用体系,令Airbnb用户减少安全和财产担忧,从而提升这种服务的接受度。在房地产交易中,也可以让产权确认流程大幅简化,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差错。
英国退欧公投将于6月23日举行。&退欧&和&留欧&两大阵营正在进行最后冲刺。FT民调显示, 46%的英国人支持留欧,主张退欧的有41%。或许你还不知道,除了英国本国公民,生活在英国的英联邦成员国18岁以上的公民也能投票。关于退欧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见闻为你一一呈现。
在货币框架是为实际利率设定服务的前提下,只有央行承诺永久性零利率,货币融资才会比债务融资更具有扩张性。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央行完全放弃了货币政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东西看起来太过于美好的事情通常无法实现。
种种迹象表明,国企改革思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去年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鼓励国企做大做强。而今,李克强提出央企不是要和民企抢饭碗,国企改革的核心词是&瘦身健体&,也就是不要再四处扩张了。目前来看,关于央企改革的方向之战尚难见分晓。
十年来企业盈利水平零增长、与美国企业三十五年来最大估值差、四十三年来最差的复苏步伐&欧洲在不断刷新记录的同时也令投资者对其退避三舍。不过在瑞银看来,最坏的时刻恰恰可能意味着最佳的介入机会。
青岛港近海停满了超级油轮,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因为民营炼厂进口激增,还可能与石油换贷款协议有关。委内瑞拉等贫穷产油国在油价高位时与中国等签署了此类协议,如今油价暴跌后被迫偿付三倍于以往的石油。安哥拉几乎将今年的所有产出都用于该协议的偿付。
尽管官方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4万亿元,不良率1.75%,但围绕坏账水平的争议从未间断过。法兴预计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可能为15万亿元,银行整体损失可能达8万亿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50%,GDP的12%。央行或被迫扩表,这一观点与Kyle Bass如出一辙。但在瑞银、中金等机构看来,银行坏账情况远远没有这么严重。
main-special-news
请输入注册邮箱
用户名含中文、空格、特殊符号的老用户请用注册邮箱登录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使用邮箱注册
使用社交账号注册苹果将 iCloud 中国数据转存中国电信云服务,对用户有什么影响?
新浪科技讯 8月14日上午消息,多个不同渠道的信息显示,苹果公司 iCloud 中国用户的数据已开始转存至中国电信云存储,这也是苹果首次将 iCloud 数据正式存储在中国大陆地区。此前, iCloud 产生的数据大多被存储至美国的数据中心。最公开的一个信源来自江西省抚州市政府网站,在这个网站的部门信息公开栏目中,有一条来自抚州市崇仁县电信分公司,发布于8月12日的主动公开信息显示:“苹果 iCloud 生产流量割接至中国电信云存储服务”,即苹果iCloud中国用户的数据已完成转存中国电信云服务。[...] 苹果公司关于云存储合作的要求细节也被部分披露,例如:每个月只能有 4 分 19 秒的中断,每用户服务请求处理时间超过一定数值即视为服务不可用,以及意味着不能丢数据的“数据的可用性达到 99.%” 标准等。相关新闻:目前江西省抚州市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栏目已经将本篇文章删除,Update:
Apple has officially added China Telecom as a data center provider in China,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The move comes after 15 months of "stringent tests and evaluation" by the Fuzhou city government, as Apple states that all data stored on the servers is encrypted. (via Macrumors)
按投票排序
从医疗行业的角度做一个推测。苹果最近一次WWDC上推出了HealthKit和Health (app),都是关于个人健康信息的。虽然目前苹果将这类信息都存储在设备上,不进行上传和同步,但相信这类信息终究不会只停留在个体设备上,只有聚集,比对,分析,个体的医疗信息才会更有意义。这就涉及了这类信息的存储。2014年5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和发布了《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提到不得将人口健康信息在境外的服务器中存储,不得托管、租赁在境外的服务器从目前国家对外资企业的态度,以及这条明确的规定,医疗是苹果的战略之一,那在国内做服务器部署是必须的
Apple 对此事关于用户隐私安全担忧的回应:& Apple takes user security and privacy very seriously, We have added China Telecom to our list of data center providers to increase bandwidth and improve performance for our customers in mainland China. All data stored with our providers is encrypted. China Telecom does not have access to the content. (Source: )即数据在中国大陆境内,而且加密的,密匙离岸存储,不在境内。中国电信无法读取, 倘若 government request,苹果公司在华实体和中国电信不得不配合的话,也仅能够拿到加密的数据。而且理论上来说,iMessage 等端到端加密的服务,也会更安全。所以大概是可以放心享用更快的速度而无需恐慌的。Apple 真是一家成熟,有担当,考虑周全的公司。我看好 iCloud Drive.
以下是个人愚见:iCloud数据给电信,对用户来说速度能保证,对政府来说觉得数据更安全,对苹果来说避免了被墙和被卷入美中信息贸易战。这确实是一种跪舔,但是三全齐美。反正大多数用户一辈子都是傻子。
除了访问变快,几乎没有影响。首先有一点必须要清楚,那就是 iCloud 数据原本就没有存放在苹果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是在微软的 Azure 和亚马逊的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上。现在苹果把中国账号的数据转存到中国电信的云上,其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点苹果也没有隐瞒,在文档里明确表示,自己使用一些第三方存储服务商(using third-party storage services, such as Amazon S3 and Windows Azure)。同时,中国用户没有必要担心放在中国电信的数据会被老大哥轻易看到。原因很简单,苹果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用户的数据被微软和亚马逊得到,因此所有数据都会通过 AES 128bit 加密,对中国电信自然也不例外(如果有变化,那么 iCloud 的服务条款就要更改了,而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当然,这里我用了轻易一词,因为凡事无例外,再安全的加密也有被破解的可能。其次,对于
回答中的担心,也不用过于敏感。君不见,Dropbox、Google Drive、One Drive 这些国外的云存储服务都已经被老大哥拒之门外了,而他们没有一个把数据放在国内。一句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苹果的 iCloud Drive 也因为某些原因让老大哥不爽,那么无论数据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劫难逃,并没有本质区别(有人提到了科学上网,但所有用户里会科学上网的能占多少呢)。
网速肯定快了,但安全性未必会受影响苹果完全可以采用文件加密存储的形式,至于密钥仍然本机保存,这样别有用心的人仍然无法窃取数据检查iCloud说明文档后,确认苹果采用了这个方式“Each file is broken into chunks and encrypted by iCloud using AES-128 and a key
derived from each chunk’s contents that utilizes SHA-256. The keys, and the file’s
metadata, are stored by Apple in the user’s iCloud account. The encrypted chunks of
the file are stored, without any user-identifying information, using third-party storage
services, such as Amazon S3 and Windows Azure.”
中国电信的云资源池也不是完全自主研发,应该是花了大力气大价钱找VMWare合作的,技术上肯定有保证。被监管肯定是会有,拔线什么的就有点扯了,又不是一般的托管机房,云存储你知道数据放哪在?与其担心这,还不如担心自己密码会不会在其他地方被泄露,相比之下这个的几率真是大得多。
对于遵纪守法的良民来说,撇开查水表之类的政治风险,还是会存在一个很大的使用风险:被拔线导致数据取不回来。服务器在国内意味着可能会被拔线,如果被拔线,那么用户存在iCloud上的所有文档、照片等将无法取回来。被拔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用户通过iCloud分享了某些敏感照片或Pages文档,导致有关部门直接去拔线,然后所有iCloud用户躺枪。并且,这个问题在iOS8更新后将会更加严重,因为iCloud Drive和改进的Photos完全是以iCloud为中心,会把所有文档存在iCloud上,而iOS设备只是从iCloud中选择性地下载部分文档。详细来说是这样的:目前iOS7,iCloud中的文稿和数据必定会同步到所有绑定了该iCloud账号的设备上;但在iOS8中,进化后的iCloud Drive变成了类似dropbox的形式,将所有文档存在云上,iOS设备可选择地将云中的文档下载下来使用;至于照片,iOS8会把原片保存在云上,而iOS设备可以选择只下载针对设备优化后的照片(减小文件体积)。因此,在iOS8发布后,如果用户把所有文档存进iCloud、而iOS设备里只下载了部分文档的话,万一iCloud被拔线,那么损失的数据将是巨大的。我现在关心的问题是,对于使用大陆行货iOS设备、但使用US的iCloud账号的用户,iCloud数据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目前苹果对此没有任何表态。
斯诺登事件之后,Hacker News上第一时间就有人指出“Public Cloud is Dead”。深刻的道理需要时间去消化,这条见地也一样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被大众接受
毫无疑问,备份速度将有可见的提升。但是你还会不会备份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影响不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s_wall的贴吧提示信息 -
恩山无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抱歉,指定的主题不存在或已被删除或正在被审核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电信仅限数据连接 的文章

 

随机推荐